解构主义视角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
- 格式:pdf
- 大小:250.59 KB
- 文档页数:3
结构和解构主义对比视角下翻译实质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在翻译领域中一直是备受争议的理论流派。
结构主义强调语言结构的稳定性和客观性,认为翻译是一种重新呈现源语言结构的过程。
而解构主义则挑战了结构主义的观点,强调文本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认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
在当代翻译实践中,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理论对照下,翻译实质备受关注。
研究者们希望通过对两种理论的分析,深入探讨翻译的本质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表现。
通过比较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观点,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的复杂性,为翻译实践提供更深入的思考和指导。
因此,本文旨在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对比视角出发,对翻译实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翻译中的多元性及影响因素。
通过对照不同理论观点,对翻译实践进行全面审视,进一步认识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在翻译领域的重要性和启示意义。
1.2 研究目的翻译实质分析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对翻译实践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对比这两种不同理论视角下的翻译实质,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翻译的本质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研究的目的也包括探究翻译实质的多元性,并分析翻译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照不同理论视角下的翻译实质,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翻译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对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翻译视角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对翻译实质做出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为未来研究提供一些可能的展望和方向。
2. 正文2.1 结构主义对照下的翻译实质分析结构主义是一种通过对文本结构和语言结构进行分析来揭示其含义和规则的理论方法。
在翻译实践中,结构主义认为翻译的核心在于保持源语言的结构和组织方式,以确保意义的准确传达。
翻译者所要做的是在不改变语言结构的基础上将源语言的信息转移到目标语言中。
结构主义翻译实质分析的关键在于对语言结构的理解和维持,翻译者需要通过对比分析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结构差异,找到最适合的翻译方式。
浅析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原文与译文关系的阐释内容摘要: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涵盖了一些较为偏激的理论观点,因而争议较大。
但是通过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分析不难发现,解构主义翻译理论重新确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肯定了译文的地位和译者的主体性及创造性,并将之与原文和作者相提并论,肯定了译文的文学和社会意义,对处理原文与译文关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对各时期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家对原文与译文关系的解读,分析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在处理原文与译文关系方面的发展进程,进而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有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原文译文关系曹旸19世纪60年代,解构主义最早初出现于哲学领域,之后开始影响文学批评,建筑,翻译等社会学科,运用解构主义的思想观点来分析解释翻译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同样也带有了解构主义部分偏激的、不可知的因素,因而遭到了诸多反对。
但是,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在对原文和译文的关系问题上却是积极的,肯定译文和译者地位,并与原文和作者相提并论,一改传统的翻译理论中把译文和译者当作原文和作者的附属的观点,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将讨论解构主义精神在翻译理论中的体现,浅析不同时期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者对原文和译文关系的阐释。
一.解构主义思想简介解构主义是当代哲学、文学批评以及其他一些社会科学领域兴起的一种理论,最早出现于哲学领域。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其著作《存有与时间》(Being and Time)中提出了“毁坏”(Destruction)这一概念,对西方传统哲学提出质疑。
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acque Der-rida)借鉴了这一概念,融汇了尼采的反传统思想,提出“De construc-tion”的哲学原则。
在德里达看来,自柏拉图以来几千年,西方哲学所固守的信念是形而上学的,其原型将“存在”定为“在场”,通过借助海德格尔的观点,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就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解构主义视角下分析《论语》译本的翻译——以阿瑟•韦利和辜鸿铭的英译本为例陈延琼 云南大学摘 要:《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英译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采用译文对比研究的方法,在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下,从语意层面和句法层面解读《论语》不同的英译本,比较分析其中的差异和优缺点以期丰富译者典籍翻译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论语》;解构主义;对比研究作者简介:陈延琼(1994.12-),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英语笔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56-02一.引言20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发表了三部著作——《书写的差异》、《论文字学》和《声音和现象》,标志着解构主义哲学思想的诞生。
解构主义另一位鼻祖就是本雅明,他发表的《译者的任务》可谓解构主义的经典之作。
本雅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认为,语言之间是彼此关联的,具有内在的亲缘性,不同等级语言之间的转换就是翻译。
翻译的任务就是救赎语言,让世俗的语言走向上帝的语言,走向纯语言。
二.文献综述解构主义于20世纪60年代形成于法国,于70年代登陆美国,并在那里得到长足的发展。
到90年代初,其影响已经扩大至翻译理论界。
1923年,德国翻译家瓦尔特•本雅明发表的一篇文章《译者的任务》,由于这篇文章在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界具有重要的地位,本雅明成为解构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解构主义在翻译方面的应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入中国。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基本上得到了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随着儒学在国内重要性提高,以及典籍文化研究的发展,《论语》的英译本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近20年来,这些对《论语》英译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奈达“功能对等”、归化和异化、社会符号学视角、生态翻译学视角。
从解构主义看伍光建译作5侠隐记6中删节原作现象王立荣王伟解构主义如今尽管不再新鲜,但其理论所影响的翻译理论尚有值得挖掘的东西,目前已经有很多翻译研究者从解构主义入手对翻译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伍光建是清末的一位著名翻译家然而却被很多翻译研究人员忽视,他的译作5侠隐记6(现译作5三个火枪手6)受到当时翻译界的一致好评。
一、解构主义的兴起、特征及其翻译观解构主义(Deconstr ucti on is m)是后结构主义思潮(Post-str ucturen i s m)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特点是反逻各斯中心、反权威、反理性、反结构,是对结构的不满、失望,乃至否定和反叛。
解构主义翻译观的研究首先表现在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系上,换言之,原作者的死亡。
与传统翻译观相比,原作者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翻译观中原作者是第一位的,译文作者从属于原文作者,而解构主义翻译观认为译者要突破原作者,因此宣称原作者的死亡,确定了译作与原作的平等地位。
[1]解构主义翻译观的研究还体现在译者的地位上。
Ben j a-m in用/纯语言0(pure la nguage)来说明语言之间的差异。
译者为了追求纯粹的语言就必须突破自身语言陈腐的障碍。
通过对原作的再创造解放禁锢在原作中的语言,在自身的语言中释放出在陌生语言中的纯语言来。
[2]解构主义翻译观还体现在翻译的目的上。
解构主义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使原文通过译文在目的语国家真正存在下去。
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读者接受能力等因素考虑进去,否则再精彩的译文没有读者的认可也是不成功的作品。
[3]二、伍光建先生及其译作5侠隐记6提及文学翻译,人们似乎总在关注林纾、严复等光鲜人物,实际上,清末我国曾出现一大批默默无闻、工作在翻译第一线的文学翻译家,伍光建就是其中一位。
严复与伍光建是一对师生而又同为著名翻译家的例子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4]295与严复的光鲜形象相比,伍光建的默默无闻体现了其为人低调的性格。
结构和解构主义对比视角下翻译实质分析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潮,它们对于翻译实质的分析也有着不同的视角。
本文将从两种哲学思潮的视角分别分析翻译实质。
结构主义的视角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结构和规则组成的。
翻译实质也同样如此。
翻译实质不仅仅是在语言层面上的转换,更是在文化、语境、历史等多个方面的结构和规则的转换。
在翻译中必须考虑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结构对应关系,从而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例如在翻译“我爱你”这个句子时,必须考虑到汉语和英语中的人称、时态等方面的结构对应关系,才能正确翻译出来。
解构主义的视角认为,任何文本都存在着多个意义层面,这些层面之间相互影响,互相构成。
翻译实质也同样如此,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对文本多个意义层面的重新构建和再现。
在翻译时必须考虑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和转换,从而寻找到最合适的意义表达方式。
例如在翻译中国的名著《红楼梦》时,必须考虑到中文文化所包含的多个文化喻示和象征,在翻译成英文时就要找到对应的英文文化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对于翻译实质的分析各有侧重。
在翻译实践中,需要综合这两种哲学思潮的视角,从结构和规则的对应关系中寻找到最合适的意义表达方式,并在多个意义层面之间进行灵活的切换和转换,实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无缝连接和交流。
解构主义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摘要: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出现,译者主体性受到关注。
在这一过程中,解构主义作为一支理论力量异军突起,通过“延异”、“重组”、“改写”等概念,否定了意义的确定性,宣告了作者的死亡,从而赋予了译者绝对的阐释权,将译者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通过对翻译家朱纯深几首宋词译文的分析,从解构主义的视角探讨其在翻译过程的主体性,旨在从解构主义的角度揭示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创造者身份及其翻译主体的地位。
关键词:解构主义译者主体性宋词英译1.引言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bassnett(2004)指出“语际翻译过程必然有译者对原文创造性的解释”,从而译者主体性研究被纳入翻译研究范围。
venuti(2004)在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一书中反对传统的通顺翻译,认为译文必须看得见译者。
其理论以解构主义的观点为理论基础,提倡译者就是创造者。
douglas robinson(2001)甚至直接将译者看为作者,充分肯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的积极和创造性角色。
伴随着这种趋势,解构主义翻译流派逐渐得以形成。
一方面,解构主义翻译流派认为原文取决于译文,没有译文原文将无法生存。
文本本身的意义是由译文而不是由原文决定的(李文革,2004:276)。
德里达等解构主义者甚至认为“翻译文本书写我们,而不是我们书写翻译文本”(gentzler,2004:146),一切文本都具有“互文性”,并且宣称作者和原文的死亡,认为译文是原文的来世,这样就否定了作者和原文的权威。
另一方面,解构主义提高了译者和译文的地位。
他们宣称译者是创造者,翻译文本是创造的新生语言;认为原文意义不可能固定不变,只是在上下文中暂时被确定下来。
正因为原文意义的不确定性,译者便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掘出能使原文存活的因素,利用语言间的转换,使原文得以发展并走向成熟,这样译文便是原文的一种创造性的“延异”(廖七一,2000:73)。
《解构主义视角下《关雎》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篇一一、引言《关雎》作为中国古代经典诗歌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后现代理论,对于分析文学作品有着独特的视角。
本文以解构主义为理论框架,对比分析《关雎》的三个英译本,探讨不同译本在传达原作意蕴和艺术特色方面的差异和共性。
二、解构主义理论背景解构主义源于20世纪后半叶的法国哲学思想,它主张对传统结构进行拆解和重组,以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含义。
在文学翻译领域,解构主义强调翻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多元性和对话性,提倡从文化、历史和语言等多维度解读原作,以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三、《关雎》及其三个英译本简介《关雎》是一首表现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古典诗歌,其情感细腻、含蓄。
本文选取的三个英译本分别为:译本一(Translator A 的译本)、译本二(Translator B的译本)和译本三(Translator C 的译本)。
这些译本在翻译过程中均有所创新,但侧重点各不相同。
四、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1. 翻译策略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三位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译本一注重直译,力求在形式上保持原诗的结构和韵律;译本二则更倾向于意译,侧重于传达原诗的意境和情感;而译本三则在直译和意译之间寻求平衡,既关注形式又注重内容。
2. 文化背景的解读三位译者在对《关雎》的文化背景进行解读时,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
译本一着重于传达古代中国的社会风俗和道德观念;译本二则更关注原诗所体现的爱情观念和生活态度;而译本三则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以展现原诗的多重内涵。
3. 语言风格的呈现在语言风格方面,三位译者也有所不同。
译本一的语言较为古典,与原诗的风格相呼应;译本二的语言则更为现代,更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而译本三则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寻求折中,以实现跨时代的传播。
五、结论通过对《关雎》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翻译策略、文化背景解读和语言风格呈现对于传达原作意蕴和艺术特色的影响。
百家争鸣AIJIAZHENGMINGB112 Jan. 2016 MAGAZINE解构主义哲学思潮在西方翻译理论界的影响巨大,并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通过对解构主义及其翻译理论的探讨,澄清了人们对于这一思潮的误解,阐释了解构主义给翻译领域带来的巨大变革。
二战之后,科技,语言学和翻译都迅猛发展,机器翻译兴起,人们对翻译的看法也随之改变。
翻译理论研究不再局限于哲学家,作者和翻译人员,翻译理论得到了长足发展。
然而,尽管翻译理论众多,所有的翻译理论都对原文本和翻译之间有严格的区分。
几乎所有的理论和翻译家都无法逃脱传统翻译理论的限制。
本文旨在纠正对解构主义理论的怀疑态度,分析其巨大影响力。
一、传统翻译理论及问题传统翻译理论在西方社会和我国都是权威性的翻译理论。
其中结构主义是最具代表性。
(一)传统翻译理论由于逻各斯中心主义和结构主义观点的影响,传统翻译理论持有以下肯定观点:任何带有语言符号的文章都是真实的。
文章的含义是固定的。
在传统翻译观点的基础上,作者通过利用语言符号和语法规则来创造原文本。
因此,原文本的作者决定文章的真正含义,实际的翻译工作是重复或原文本的复制。
无论是中国或西方传统翻译理论,忠实原文都是翻译的标准和准则。
传统翻译理论家要求翻译应完全表达与原文本相同的意思,写作风格和技巧。
因此,作者被认为拥有绝对的最高地位。
作者是文本真实和具体意义的权威。
译者肯定没有权利表达任何意见。
作者和译者就像是主人和仆人,译者必须遵守传统翻译理论规则, 准确忠实地表达作者的想法,无权改变作者的任何观点,添加或减去任何文本中的思想。
(二)传统翻译理论问题传统翻译理论中的翻译原则、原作者权威及原作与译作二元对立关系等。
二、解构主义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解构主义理论。
解构主义为西方学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
它涵盖哲学、语言学、历史、文学和翻译等领域的基本问题。
(一)解构主义的起源解构主义为西方哲学的一种。
德里达从语言的概念分析,反思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思维方式,把结构和中心分离开来,每个解构都是创建新的结构。
《解构主义视角下《关雎》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篇一一、引言《关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研究者的关注。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后现代的理论框架,强调对文本的拆解、重组和再解读,为文学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以《关雎》的三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其翻译策略、文化传递及译文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二、解构主义与文学翻译解构主义主张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打破传统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重视文本间的互文性和不确定性。
在文学翻译中,解构主义强调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互文性和文化交流的复杂性。
在翻译《关雎》这样的经典文学作品时,解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从多个角度解读原文和译文的可能,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原作的文化内涵。
三、《关雎》及其三个英译本概述《关雎》作为《诗经》中的开篇之作,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著称。
本文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是:1. XX教授的译本(以下简称“译本一”):注重传达原文的情感和意境,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力求使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
2. XX学者的译本(以下简称“译本二”):强调对原文文化的解读和传递,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
3. XX出版社的译本(以下简称“译本三”):结合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注重在传达原文情感和文化的同时,使译文更易于被英语读者接受。
四、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1. 翻译策略对比在翻译策略上,译本一主要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力求使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而译本二则更加强调对原文文化的解读和传递,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相比之下,译本三结合了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既传达了原文的情感和文化,又使译文更易于被英语读者接受。
2. 情感和意境传达对比在情感和意境的传达上,三个译本都做出了努力。
其中,译本一通过流畅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手法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情感和意境;译本二则通过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使读者在欣赏译文的同时感受到原文的文化内涵;而译本三则在情感和意境的传达上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百家论点解构主义翻译观探析王淑婷(海南大学,海南海口570100)摘要:解构主义翻译观自其诞生之日便以它在哲学立场、思维方式和阅读策略等方面的鲜明特性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进而形成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一股主流,对西方乃至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简要介绍解构主义翻译观,运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主要是源于先秦儒家和道家的基本观点)对解构主义翻译观进行简要探析,并结合实际进行批判与借鉴。
关键词:解构主义翻译观;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1引言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法国动荡的社会中兴起的一股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产生于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界对结构主义的反叛,以消解为主要特征,系统地消解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故称“解构主义”(destructuralism),又名“后结构主义”。
1967年,德理达的《语言与现象》《论文学字》《文字与差异》三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这一理论正式确立。
(苏琪,2006)解构主义翻译观是以德里达、本雅明和韦努蒂为代表的解构主义学者从哲学、语言及文化等方面对翻译所进行的论述。
2解构主义的主要内容一是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不在于语言符号本身,而在于该语言符号与其他者的差异关系之中。
由于构成该语言符号的他者是无限多样的,因而该语言符号的意义也就是无限多样、无法确立的,而且这种差异关系不是静止、封闭的,而是运动、开放的,处于无限撤播和延衍状态,因而语言符号的意义也总是流变不居、难以把握的。
以此看待以转换原文意义为根本目的翻译活动,解构主义翻译观认为:原文的意义已不在原文本身,而在与其他者所构成的差异关系中,所以,转换原文意义的说法便不成立,传统观念中的翻译便成为一种不可能;既然翻译原文意义都已成为不可能之事,那么,再谈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忠实于原文也就显得毫无意义,传统翻译理论所强调的“忠实观”也就难以成立。
二是世界是一个被语言符号化了的文本的世界,如德里达所说“一切皆文本”“文本之外无物”,故原文作者进行的创作实际上也就是对一个个现存的有形或无形文本的翻拍或改写,原初意义上的所谓原创性创作是不存在的,一切文本都是互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改写。
解构主义与翻译研究作者:宋佳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2期摘 ;要:解构主义是20世纪欧洲的哲学思潮,近年来在我国翻译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译介学导论》及《解构主义与翻译》入手,集中阐释解构主义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影响。
关键词:解构主义;译介学;翻译研究;可译性;不可译性[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2--01一、解构主义与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戴维斯在《解构主义与翻译》一书中在第一部分探讨了翻译中的可译与不可译问题。
1.延异(différance)这一章探讨了延异及由此产生的印记(trace)的相关内容。
延异是解构主义中的核心概念,它是由德里达杜撰出来的,取自法语单词“différer”,有两层含义,即延迟(to defer)和差异(to differ)。
意义体现在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不同之处,而非符号本身。
意义是语言产生的效果或作用,而不是语言所表述的实物在场的现象。
“意义的产生不能先于延异,因为它是延异的嬉戏的结果。
所以,翻译在某种程度上显现了其不可译性,因为意义体现在符号之间。
2.限制(limit)这一章阐释了解构主义对于语言或文化有清晰界限这一观点的质疑,从单一性和普遍性(singularity and generality),文本(text)以及书写(writing)三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可译性的限度问题。
任何语言或文化、具有其单一性,这使得文本不能被完全翻译,同时,任何语言或文化又与其它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尤其重叠的内容,这就使得其具有普遍性,从而阻止了文本的完全的不可译性。
如果某一文本是完全可译的,那么它只是完全重复已经存在的,这就表明它没有单一性,也就没有个性;反言之,如果某一文本是完全不可译的,那它同任何意义系统毫无关联,就表明它是完全自我包容的,将会很快消失。
3.可重复性(Iterability)这一部分论述了“可重复性”这一德里达理论的关键点。
结构和解构主义对比视角下翻译实质分析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流派,它们在文学、语言学和翻译等领域内都有相应的应用。
在翻译实质分析方面,这两种流派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结构主义认为一切都有一个结构,这种结构是不可见的,但是可以通过各种符号、语言和文化形式来表达。
因此,翻译实际上是对原文结构的转换和再现。
翻译员应该尽可能地准确和忠实地传达原始结构,而不是简单地转换语言。
在这种方法下,翻译员将会使用一些规则和指南来翻译特定类型的文本,例如文学作品或法律文件。
结构主义方法着重于文本的内在组织和意义的发掘,而经过结构主义分析的文本翻译更倾向于完整而准确地传达原始本文的结构和含义。
然而,解构主义则不同,它认为结构仅仅是一个概念,并不存在单一不变的结构。
相反,任何文本都是在词汇、语法和文化背景之间的互动中被塑造和影响。
在解构主义中,翻译员应该理解和重构原文,并将重点放在原始文本的多义性和模棱两可性上。
这种方法下,翻译员更需要关注原始文本中的语言层面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不是简单地翻译结构。
因此,在这两种流派之间,翻译实质分析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结构主义翻译更着重于保持源语言的结构完整性,而解构主义翻译更关注语言的多义性和文化背景。
因此,在实际翻译实践中,翻译员应该根据特定的文本类型和翻译目标来选择合适的哲学流派,以保证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