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精讲笔记(二)
- 格式:doc
- 大小:1.22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组织信息的采集与处理企业组织信息的采集一、组织信息调查研究的阶段与步骤第一个阶段:调研准备阶段。
通过对企业有关情况、信息、情报、资料的初步分析和非正式调研,确定调研的主题内容和范围。
本阶段可分为三个步骤:1、初步情况分析。
2、非正式调研。
3、确定调研的目标。
第二个阶段:正式调研阶段。
本阶段可分为三个步骤:1、决定采集信息的来源和方法。
信息资料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资料,又称为一手资料,或初级资料;另一种叫次级资料,又称二手资料。
2、设计调查表格和抽样方法。
应当力求做到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内容简单、明确,所提的问题不宜太长、太繁,要便于被调查者回答,尽可能让被调查者用“√”或“×”来回答。
3、实地调查,又称为现场调查。
第三个阶段:结果处理阶段。
本阶段可分为二个步骤:1、整理分析调查资料。
常用描述性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和预测性分析法。
2、写出调研报告。
书面的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调研的目的要求、调研的方式方法、调研结果的结论和有关问题的建议等,有的还应当带有附录,即附上有关组织信息调研的详细资料、统计分析表。
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明确说明调研的资料来源,以示资料的可靠性;(2)必须说明对资料进行分析的方法,以示资料的科学性;(3)还应当说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职务、职称,以示资料的可信性。
二、进行组织信息调研的具体要求1、准确性。
2、系统性。
3、针对性。
4、及时性。
5、适用性。
6、经济性。
三、组织信息调查研究的几种类型1、探索性调研。
2、描述性调研。
3、因果关系调研。
4、预测性调研。
四、信息采集的方法1、询问法。
询问法由调查者事先拟定出具体的调研提纲,然后向被调查者以询问的方式,个别地询问各种想要调查了解的问题,请他们回答,来采集有关信息资料。
(1)当面调查询问法。
优点:比较机动灵活,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得到的资料也往往比较真实。
第三章管理理论概述框架图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1.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030101】1.1 与管理有关的六项关键活动(低频且难)【03010101】法约尔是管理研究领域里最早的学者之一,在他早期的著作里,法约尔确定了与管理有关的六项关键活动:2)商业活动,例如采购和销售。
3)财务活动,例如确保充足的资本。
4)安全活动,例如确保财产安全。
5)会计活动,例如提供财务信息。
6)管理活动,例如计划和组织。
法约尔的管理原理如下表所示:1.劳动分工2. 泰罗和科学管理学派【030102】2.1 “逃避工作”(低频且易)【03010201】泰罗认为工人努力工作主要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劳动报酬,同时他们会设法躲避工作,只愿意付出尽可能的努力,这种行为他通常称为“逃避工作”。
2.2 “职能型工头”(低频且易)【03010202】泰罗认为所有工作都可以划分为相对较小的任务,而这些较小的任务不需要考虑整个工作过程,工人们执行这些任务,根据生产出的单位数量能够得到额外的奖励。
这种奖励方法基于一种指示卡制度,这种制度也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施。
为了确保这项工作顺利进行,有必要配备一名有经验的工人来对工作过程的每个阶段实施监督,泰罗将这名工人称为“职能型工头”。
2.3 “例外管理”(高频且易)【03010203】监督者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与任务相关的高超技能。
因为他们必须为那些被监督者提供指导,同时还需要避免一些可能导致冲突的情况发生。
如果工作进展顺利,管理者的压力能够极大减轻,他们就只需把时间用来察看有问题的地方,也就是“例外管理”。
2.4 实施科学管理的步骤(低频且易)【03010204】为了对车间实施科学管理,泰罗确定了所需要采取的步骤:(1)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工作过程中的每一项操作,确保与其他操作相比,这项操作是独一无二的。
(2)应该研究每项操作以确定完成任务的正确方法和时间。
(3)组织应当建立管理流程,将管理职责从工人身上分离,从而确保他们集中精神提升绩效。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2010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答: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所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是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一定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综合体,它是包括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表现在劳动者身上并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资源。
2.人力资源规划答: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企业稳定的拥有一定质量和必要数量的人力,以实现包括个人利益在内的该组织目标而拟定的一套措施,从而求得人员需求量和人员拥有量之间在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匹配。
3.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扩大化答: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扩大化是指扩大工作的范围,从而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工作种类。
但是,这些工作与员工以前承担的工作内容非常相似,或在逻辑上和场地上具有连续性,体制是一种工作内容在水平方向上的扩展,不需要员工具备新的挑战性技能。
4.劳动争议诉讼答:劳动争议诉讼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
5.人格答: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实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制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6.人力资源管理答: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指对人力这一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活动总称。
7.工作分析答:工作分析是收集信息已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的技能、责任和知识的系统过程。
8.工作丰富化答:工作丰富化是指工作向纵深方向扩展,以此提高工作的挑战性,以及工作任务的同一性和工作中的独立自主性。
9.绩效管理答:绩效管理指的是为实现组织发展战略和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员工个人或群体的行为表现、劳动态度和工作业绩,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员工和组织的行为,提高员工和组织的素质,挖掘其潜力的活动过程。
2010年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大纲第二章(2)-弹性冗余原理。
要求在人与事的配置过程中,既要达到工作的满负荷,又要符合人力资源的生理心理要求,不能超越身心的极限,保证对人对事的安排要留有一定的余地,既要给人力资源一定的压力和不安感,又要保持所有员工的身心健康。
工作岗位信息的分析确定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内容。
:主要为6W1H,注意跟工作分析略有区别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面谈法、问卷调查法、工作日志法、典型事件法等。
工作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
可分为直接观察法、阶段观察法、工作表演法。
比较适用于对体力工作者和事务性工作者如搬运工、操作员、文秘等。
2、面谈法。
可分为个别面谈、集体面谈、管理人员面谈。
此法不能单独用于信息收集,只适合与其他一起使用。
可以获得观察法不能得到的任职经验、任职资格等方面的内容。
3、问卷调查法。
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内容等编写结构性调查表,由工作执行者填写后回收整理,提取出工作信息的一种方法。
最快也最省事、费用低、范围广、调查样本量大等的一种方法。
但设计问卷难度大,信度差!4、工作实践法。
适用短期可以掌握的工作。
招聘申请表设计可能有方案设计,注意掌握去的功能特点及掌握设计要领招聘申请表的特点分析招聘申请表是由单位设计,包含了职位所需基本的信息并用标准化的格式表示出来的一种初级筛选表,其目的是筛选出那些背景和潜质者与职务规范所需的条件相当的候选人,并从合格的应聘者中选出参加后续选拔的人员。
其优点是:1、节省时间;2、准确了解;3、提供后续选择的参考。
招聘申请表的设计(要懂得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可注明请按您的真实情况填写1、个人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电话、身体状况、联系方式、婚姻状况2、求职岗位情况:应聘岗位,求职要求(收入待遇、时间、住房)3、工作经历和经验:以前的工作单位、职务、时间、工资、离职原因、证明人等4、教育与培训情况:学历、所获的学位、接受的培训5、生活和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姓名、关系、个性、态度6、其他:获奖情况、能力证明、未来目标等。
2010年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知识点第一章来源:考试大 2010/5/18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字号:T T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P11、广义人力资源规划和狭义的概念(单选题)。
P12、人力资源规划的分类(3种)(多选题)P13、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5种)(多);每种概念(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对(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P24、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单)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P25、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多)1)完成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首先要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
2)3)工作岗位分析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形成两种书面文件P36、工作岗位分析作用(单、多)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评价)的基础。
P47、工作岗位分析信息主要来源(多)P48、岗位规范的概念(单)P49、岗位规范的内容(多)岗位劳动规则包括(5种):多P410、岗位劳动规划包括(多)P5、11、(2)定员定额标准包括:(多)12、P5 3.(1)岗位规范的基本形式(多)13、P5 3.(2)管理岗位培训规范的内容(多)P614、工作说明书的概念(单);分类(多)P715、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排序单选题)准备阶段的具体任务是()P7P1516、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多);每个原则的含义(单);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是()P15P1617、工作扩大化包括?(多);模向扩大工作的例如,纵向扩大工作例如。
程序、步骤:1、工作分析的程序和步骤:准备阶段( 明确工作分析的意义、目的、方法、步骤;向有关人员宣传、解释;与工作分析有关工作的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使他们作好良好的心理准备; 组成工作小组,以精简、高效为原则; 确定调查和分析对象的样本,同时考虑样本的代表性; 把各项工作分解成若干工作元素和环节,确定工作的基本进度。
); 调查阶段( 编制各种调查问卷和提纲; 灵活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如面谈法、问卷法、观察法、参与法、实验法、关键事件法等等; 广泛收集有关工作的特征以及需要的各种数据; 重点收集工作人员必需的特征信息; 要求被调查的员工对各种工作特征和工作人员特征的重要性和发生频率等做出等级评定。
); 分析阶段( 仔细审核已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创造性地分析、发现有关工作和工作人员的关键成分; 归纳、总结出工作分析的必需材料和要素。
); 完成阶段。
(19)2、招聘的程序:准备(招聘需求分析;明确招聘工作的特征和要求;制定招聘计划和策略);实施(招募;挑选;录用); 评估。
(28)3 、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步骤:按照企业计划任务和目标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包括各个管理层次和职能部门的建立; 按照业务性质进行分工,确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 按照所负的责任给予各部门、各管理人员相应的权力; 明确上下级之间、个人之间的领导和协作关系,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 配合和使用适合工作要求的人员。
(135)4、信息处理(数据处理)的程序:采集;加工;传输;存贮;检索;输出。
(133)5、HRP 的程序步骤:检查现有HR;HR 需求预测;HR 供给预测; 供需匹配; 执行规划、实施监控;HR 评估。
(20)6、编制费用预算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工资项目的预算( 分析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本年度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对工资预算的影响; 分析当年同比的消费者物价指数; 分析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工资指导线); 社会保险费与其他项目的预算(分析检查和对照国家有关的规定,对涉及职工利益的项目有无增加或减少,标准有无提高或降低; 由于本类项目的提取比例一般是按照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测算的,因此应当掌握本地区有关部门公布的各种有关员工工资水平的数据资料,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 企业中上一年度工资及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相关统计数据和资料) 。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笔记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是人力资源领域的一个重要职业资格认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考试,可以提升自己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以下是我在备考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过程中的一些笔记,希望能对正在备考或者对人力资源管理感兴趣的朋友有所帮助。
一、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它是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组织能够获得所需的人力资源。
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组织的战略目标、业务发展计划、人员流动情况、市场劳动力供应情况等。
常用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法有德尔菲法、经验预测法、比率分析法等。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一般包括:1、分析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计划,确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和范围。
2、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盘点,包括人员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
3、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情况。
4、对人力资源的供需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供需之间的差距。
5、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包括招聘、培训、调配、晋升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6、对人力资源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能够适应组织的发展变化。
二、招聘与配置招聘与配置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组织能否获得合适的人才,以满足组织的发展需求。
招聘工作的流程包括:1、确定招聘需求,包括招聘的岗位、人数、任职资格等。
2、制定招聘计划,包括招聘的渠道、时间、预算等。
3、发布招聘信息,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如招聘网站、校园招聘、内部推荐等。
4、筛选简历,根据招聘要求对收到的简历进行初步筛选,选出符合条件的候选人。
5、组织面试,包括初试、复试等环节,对候选人进行综合评估。
6、做出录用决策,根据面试评估结果,确定最终录用人员。
7、办理入职手续,为新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在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岗位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和方法,以提高招聘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第一节:员工的招聘与配置一、招聘过程管理1、招聘目标:最直接的目的是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人。
(还有降低成本、规范招聘行为、确保人员质量等)2、招聘的前提:1)人力资源规划2)工作描述与工作说明书3、招聘的过程:主要有招募、选择、录用、评估等一系列环节。
二、确定招聘的原则: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效率优先原则(1)依靠证书进行筛选 (2)利用内部晋升制度2、双向选择的原则3、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公正社会现象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有历史、心理、社会等多种原因,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利益因素。
(歧视)4、确保质量的原则:最终的目的是每个岗位上用的都是最适合的人员,达到组织整体效益的最优化。
三、人员配置的主要原理1、要素有用原理:没有没用之人,只有没用好之人,配置的目的是为人和人员找到和创造发挥作用的条件。
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对于那些没有用好之人,其问题之一是:没有找到他们的可用之处,没有正确的认识别人。
问题之二是:没有创造人员可用的条件,只有条件和环境适当,人员才可能有用。
2、能位对应原理:具又不同能力特点和水平的人,应安排在要求特点和层次的职位上,并赋予该职位相应的权利和责任。
一个单位或组织的工作,一般分为四个层级: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3、互补增值原理:通过个体之间取长补短从而形成整体有时,实现组织目标最优化的目标4、动态适应原理:人与事应随事业的发展不断调整,从而达到新的适应5、弹性冗余原理:要求在人与事的配置过程中,既要达到工作的满负荷,又要符合人力资源的生理心理要求,不能超越身心的极限,保证对人对事的安排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既要带给人力资源一定的压力和不安感,又要保持所有员工的身心健康。
第二节:招聘准备第一单元工作岗位信息的分析一、工作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1)直接观察法:分析人员直接对员工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观察。
2)阶段观察法:由于工作的周期性较长,为能完整的观察所有工作,必须分阶段进行观察。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二版)记忆要点汇总1 人力资源规划1.1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1.1.1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1.1.1.1 组织设计理论的内涵(知X)1、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对比分析组织理论是广义的组织理论,组织设计理论则被称作狭义的组织理论。
组织理论应该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2、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近代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理论依据)3、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静态研究组织的体制、机构和规章,动态除上述外还加入了人的因素,加进了组织结构设计,及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1.1.1.2 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知Y)1、任务与目标原则2、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5、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1.1.1.3 新型组织结构模式(知X)1、多维立体组织结构2、模拟分权组织结构3、分公司与总公司4、子公司与母公司5、企业集团(企业集团的职能机构分为①依托型组织职能机构②独立型组织职能机构③智囊机构及业务公司和专业中心④非常设机构)1.1.1.4 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能X)1、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
(①企业环境②企业规模③企业战略目标④信息沟通)2、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3、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机构设置4、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5、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1.1.1.5 部门结构不同模式的选择(能X)1、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包括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2、以成果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包括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3、以关系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跨国公司)1.1.2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1.1.2.1 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知Y)1、组织结构的功能在于分工和协调,是保证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2、有关企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说明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主要战略有:①增大数量战略,用于企业发展阶段②扩大地区战略,用于扩张战略③纵向整合战略,用于增长阶段后期④多种经营战略,用于企业成熟期)1.1.2.2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序(知X)1、进行组织结构诊断(1)组织结构调查1)工作岗位说明书2)组织体系图3)管理业务流程图(2)组织结构分析1)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改变2)哪些是决定企业经营的关键性职能3)分析各种职能的性质和类别。
2010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监制第一部分职业道德(1~25题,共25道题)(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第二部分理论知识(26~125题,共100道题,满分为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6~85题,每题1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26、短期企业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 D )。
基础知识P11(A)生产资料(B)劳动资料(C)资本投入(D)劳动投入27、对劳动者而言,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 A )来实现。
基础知识P31(A)社会保险(B)社会保障(C)社会救济(D)薪酬福利28、以下不属于劳动保障法的是( C )。
基础知识P39(A)促进就业法(B)社会保险法(C)工作时间法(D)劳动福利法29、顾客力量分析室企业特定经营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不包括(B )。
基础知识P48 (A)顾客购买动机分析(B)市场商品消费结构分析(C)顾客消费承受能力分析(D)企业产品消费群体分析30、教师连续提问两个学生都不能回答某个问题,而第三个学生则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尽管他的回答并不完全正确,可是教师还是会认为第三个学生更出色些,这种现象属于( D )。
基础知识P103(A)首因效应(B)光环效应(C)投射效应(D)对比效应31、以下不属于人力资源特点的是(D )。
基础知识P180(A)时间性(B)主观能动性(C)消费性(D)客观规律性32、(C )不属于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的研究内容。
2(A)管理行为规范(B)权、责结构(C)组织信息控制(D)部门划分的形式和结构33、以下关于分公司与总公司的组织结构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5(A)分公司有自己独立的名称(B)总公司对分公司的债务没有责任(C)分公司受总公司控制但在法律上独立(D)较多出现在由横向合并而形成的企业中34、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要选择不同的部门结构模式,以下不属于部门结构模式的是( B )。
第一章战略、组织变革与企业制度1人力资源规划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基础..。
[判]人力资源规划是实施组织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又必须服务和依托于人力资源战略、组织结构和公司制度。
[判]第一节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其实质..是围绕组织战略对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计划和部署。
[判]将谋略思想运用于企业,形成企业战略。
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将企业战略定义为“企业为开发核心竞争力和获取竞争优势而整合和协调企业一系列资源和行动的谋划”。
企业战略的基本内容应包含3方面:目标、计划和部署。
[判]组织结构服从于战略。
组织结构是保证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其功能..在于分工和协调。
组织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岗位或职位。
企业的目标和战略通过岗位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任务和职责上,并由制度予以维持。
企业通过由上而下的指挥、指导、控制和协调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判]企业在实施某一战略时,不同形式的组织结构有着不同的效率,同时企业的组织结构也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
谋求新的发展是企业重新设计组织结构的前提条件....;企业进入各种相关或者不相关的产品和市场后,要获得经济效益,就必须改变组织结构,这是重新设计组织结构的必要条件....。
[判]企业应采取的主要战略(4个):1、数量扩张战略;2、地区扩张战略;3、纵向整合战略;4、多种经营战略。
[判/单/多]战略往往有前导性,而组织结构往往有滞后性。
战略与结构关系基本上是受企业经济发展状况制约的。
[判]针对不同的周期应采取不同的战略,从而使企业的总体战略更具有前瞻性、目标性和可操作性。
依照企业偏离战略起点的程度,可将企业的总体战略划分为(3种):发展型、稳定型和紧缩型。
[多] (1)发展型战略,又称进攻型战略。
适宜于企业生命周期变化阶段的上升期和高峰期。
(2)稳定型战略,又称防御型战略。
适宜于企业生命周期变化阶段的平稳期。
(3)紧缩型战略,又称退却型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重点笔记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组织理论又被称作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组织运行的环境、目标、结构、技术、规模、权力、沟通等,都属于研究对象)组织设计理论被称作为狭义的组织理论或小组织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从逻辑上说,组织理论应该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组织理论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古典组织理论: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强调组织刚性结构近代组织理论: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着得强调人的因素现代组织理论: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5个原则)1)任务与目标;2、专业分工和协作;3、有效管理幅度(呈反比例关系);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5、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新型组织结构模式(5点):1、多维立体组织结构2、模拟公权组织结构3、4(母子)分公司5、企业集团实施结构变革(3点):1、经营业绩下降2、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显露3、员工士气低落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3点):1、改良式变革2、爆破式变革3、计划式变革第二节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人力资源规划广义:泛指各种类型人力资源规划狭义:是特指企业人员规划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5点):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2、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员规划期限,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预测工作准备精确而翔实的资料3、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
5、人员规划的评价与修正。
人力资源预测的局限性(4点):1、环境的不确定性;2、企业内部的抵制;3、预测的代价高昂;4、知识水平的限制SWOT分析法:S代表优势(strength),W代表劣势(weakness),O代表机会(opportunity),T代表威胁(threat)。
第二章【相关知识】一、组织的概念从管理学和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企业组织是一种建立企业生产经营功能实体的职能活动,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职能,是企业活力和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组织现代化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所谓管理体制中的“体”,是企业组织的有形部分;管理体制中的“制”,是企业组织的无形部分。
二、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步骤1、按照企业计划任务和目标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包括各个管理层次和职能部门的建立;2、按照业务性质进行分工,确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3、按照所负的责任给予各部门、各管理人员相应的权力;4、明确上下级之间、个人之间的领导和协作关系,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5、配备和使用适合工作要求的人员。
三、组织设计的要求及原则1、目标—任务原则。
组织设计以企业战略、目标和任务为主要依据。
企业组织设计应因事设职,因职设人。
设计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2、分工、协作原则。
应兼顾专业分工及协作配合。
在组织形式上,应将分工和协作结合起来,分工与协作是使组织协调和具有激励性的保证。
3、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4、统一指挥的原则。
5、权责相等的原则。
权责相等是发挥组织成员能力的必要条件。
6、精干的原则。
这才能使组织成员有充分施展才能的余地,才能使组织具有高效率和灵活性。
7、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管理幅度(或收管理跨度)是指一名上级领导直接领导下级的人数。
☆人员计划的制定工作岗位的信息采集工作岗位信息的收集工作岗位信息的收集主要是通过岗位分析(即工作分析)实现的。
岗位分析的第一件事是收集和研究该组织的全部资料,收集每个岗位与前后岗位有关的资料。
根据组织机构图和工作艺流程图。
工作分析的目的是对员工做什么、如何做和为什么做及工作条件、工作要求等作一个简要的描述。
工作分析公式:6W1HWho:用谁。
工作对人的要求,从事该项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
What:做什么。
从事的工作活动是什么,生产什么产品或结果,工作结果达到什么标准。
人力资源管理第二讲辅助笔记1.接上一讲内容1.1治理团队有效作业的条件1、共同的目标●成员对目标清晰了解●认同感:个人的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一致●承诺感: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举例:割黄豆的体会2、强调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好是资产,处理得不行是负债。
3、坦诚的沟通:坦诚沟通的基础是信任。
4、信任关系:信任是治理团队有效作业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也是所有治理行为的基础。
信任的特点:破坏容易建立难;需要一个过程,行动胜于语言;操纵下的的信任无法建立。
信任关系与组织公平:组织公平,信任易产生。
1.2 Outsourcing 外包外包是组织专业化的趋势,是组织保留核心竞争力的手段,外包有两层含义: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组织内部部门之间的关系。
2.传统人事治理2.1传统人事治理的特点1、人事治理只是人事部门的治理,限制了人事治理活动的实质内涵,忽略了高层经理人员与直线人员的人事治理职责;2、将人事治理贬低为事务性地位,难以担当企业高层规划的“策略性伙伴”的角色;3、人事治理职务被视为非专业性的末流职务。
人事治理本身也缺乏系统性知识体系、工作伦理规范、实务操作性和组织认同。
2.2传统人事治理的差不多职能•聘请•级别治理•薪资系统3.传统聘请与现代聘请的比较3.1传统人事治理的聘请与甄选●有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
●有什么样的事,找什么样的人。
●快速而粗略的选择过程,仅依照工作所需要的某一个关键特点(如躯体特点或教育背景)。
缺乏科学的甄选程序。
●押宝式聘请:认为聘请绝对不能犯错误,后续人事功能跟不上。
●以社会标准代替企业标准。
3.2现代人力资源治理的聘请与甄选在人力资源规划确认对企业内外人才的需求之后,第一要依照企业策略和文化确定企业职员的特点和性格倾向,然后在确定所需人才的资格条件和工作内容。
有了这些支援性的背景作业,就为职员聘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聘请甄选模式图解工作分析工作衡量资格条件工作内涵及指标对个人的衡量能力工作绩效评估3.4现代人力资源治理聘请应具备的理念请大伙儿评判下面的结论:“智商令人受聘,情商令人升职”美国一个有关企业聘用MBA的要求的研究说明,企业最需要MBA具有的三种能力是与人交流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开创精神。
2010年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复习提纲(一)1、组织机构实施要则:命令管理系统一元化;明确责任和权限;优先组建管理机构和配备人员;分配职责。
2、组织设计要求七原则:目标、任务;分工、协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指挥;权责相等;精干原则;有效管理幅度原则;3、岗位设置的原则:因事设岗;岗位精简;岗位有效配合;发挥积极效应;体现经济、合理、科学、系统化。
4、HRP费用预算与执行原则:分头预算;总体控制;个案执行。
转自环球网校5、HR基本原理:同素异构;能位匹配;互补优化;动态适应;激励强化;公平竞争;信息激励;文化激励。
6、招聘广告设计原则:引起读者注意;激发读者兴趣;创造求职愿望;促使求职行动;真实、合法、简洁。
7、人员录用原则:因事择人;任人唯贤;用人不疑;严爱相济。
人员甄选原则:因事择人;德才兼备;用人所长;民主集中;回避原则。
8、招聘原则:效率优先;双向选择;公平公正;确保质量。
9、人员配置原理:要素有用;能位对应;互补增值;动态适应;弹性冗余。
10、培训原则:战略原则;长期性原则;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全员教育、重点提高相结合;主动参与原则;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原则;投资效益原则。
11、培训需求信息分析指导原则:审查一致性和准确性;使用所有相关信息、数据;保守个人信息、数据秘密;尽量使用最简单的统计方法。
12、职业发展计划原则:清晰性;挑战性;变动性;一致性;激励性;合作性;全程;具体;实际;可评量。
13、绩效管理原则:公开与开放;反馈与修改;定期化与制度化;可靠性与正确性; 可行性与实用性(限制因素分析;目标与效益分析;潜在问题析)。
14、绩效考核原则:客观、公正、科学、简便原则;注重实绩;多途径、分能级;阶段性和连续性结合。
15、岗位评价原则:系统性;实用性;标准化;能级对应;优化原则。
(另注意:P259)16、薪酬管理原则: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正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薪酬成本控制。
17、福利管理原则:合理性;必要性;计划性;协调性。
2018年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精讲笔记复习(一)企业组织信息的采集一、组织信息调查研究的阶段与步骤第一个阶段:调研准备阶段。
通过对企业有关情况、信息、情报、资料的初步分析和非正式调研,确定调研的主题内容和范围。
本阶段可分为三个步骤:1、初步情况分析。
2、非正式调研。
3、确定调研的目标。
第二个阶段:正式调研阶段。
本阶段可分为三个步骤:1、决定采集信息的来源和方法。
信息资料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资料,又称为一手资料,或初级资料。
另一种叫次级资料,又称二手资料。
2、设计调查表格和抽样方法。
应当力求做到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内容简单、明确,所提的问题不宜太长、太繁,要便于被调查者回答,尽可能让被调查者用“√”或“”来回答。
3、实地调查,又称为现场调查。
第三个阶段:结果处理阶段。
本阶段可分为二个步骤:1、整理分析调查资料。
常用描述性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和预测性分析法。
2、写出调研报告。
书面的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调研的目的要求、调研的方式方法、调研结果的结论和有关问题的建议等,有的还应当带有附录,即附上有关组织信息调研的详细资料、统计分析表。
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明确说明调研的资料来源,以示资料的可靠性。
(2)必须说明对资料进行分析的方法,以示资料的科学性。
(3)还应当说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职务、职称,以示资料的可信性。
二、进行组织信息调研的具体要求1、准确性。
2、系统性。
3、针对性。
4、及时性。
5、适用性。
6、经济性。
三、组织信息调查研究的几种类型1、探索性调研。
2、描述性调研。
3、因果关系调研。
4、预测性调研。
(5)问卷调查询问法。
优点:费用适中,回收率较高,效果良好。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调查者亲自到现场观察被调查者的言语和行动来采集有关的信息资料。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被调查者、观察的对象并没有意识到并发现自己正在被观察、被注意。
其缺点和局限性是,它往往只能观察到被观察者、被调查者的表面行为,而无法了解、掌握他们内在的心理变化,更夫法真正了解被调查者的思想。
2010年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精讲笔记如下:
三、组织信息调查研究的几种类型
1、探索性调研。
2、描述性调研。
3、因果关系调研。
4、预测性调研。
(5)问卷调查询问法。
优点:费用适中,回收率较高,效果良好。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调查者亲自到现场观察被调查者的言语和行动来采集有关的信息资料。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被调查者、观察的对象并没有意识到并发现自己正在被观察、被注意。
其缺点和局限性是,它往往只能观察到被观察者、被调查者的表面行为,而无法了解、掌握他们内在的心理变化,更夫法真正了解被调查者的思想。
(1)直接观察法。
(2)行为记录法。
组织信息的处理
一、企业组织信息处理的要求
1、及时性。
所谓及时差,一是指对时过境迁并且不能追忆的信息要及时记录;二是信息传递的速度要快。
2、信息的准确性。
要求企业中的同一信息具有统一性或惟一性。
3、信息的适用性。
4、信息的经济性。
二、信息处理的程序与内容
信息的管理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的处理过程。
信息处理,也叫数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原始数据的采集、加工、传输、存贮、检索、输出。
组织信息的分析
一、组织信息的分析
组织信息分析是对原始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使信息转化为情报的过程,在信息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