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红腿病防治问题辨析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9
养蛙场的红腿病预防措施概述:红腿病是一种常见的蛙类疾病,它可以对养蛙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养蛙场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降低红腿病的发病率并保护养殖蛙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预防措施。
1. 严格管理养殖环境:- 清洁:保持养殖场的环境清洁,定期清理废弃物和异物,防止病原菌滋生。
- 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养殖设施、工具和器材进行定期消毒,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 通风:养殖场的通风系统应保持良好,以确保空气流通,减少微生物滋生的机会。
- 环境温度控制:根据不同蛙类的需求,控制合适的环境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对蛙类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 强化蛙类饲养管理:- 饲料质量控制:选择优质的饲料,确保蛙类得到充分的营养,并避免因饲料污染导致的疾病传播。
- 饲养密度控制:根据不同蛙类的需求和养殖场的实际情况,控制适当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造成的感染传播。
- 平衡饲养与运动:合理安排蛙类的饮食和运动,以促进其免疫力的提高,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 定期检查:定期对蛙类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3. 有效的疾病监测与控制:- 病理学检测:定期对蛙类进行病理学检测,监测红腿病的流行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 防疫隔离:对新引进的蛙类进行隔离检疫,预防潜在的疾病传播,并对患病蛙类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疾病扩散。
- 疫苗接种:根据病原体的特性,研发有效的疫苗,并对蛙类进行定期接种,提高其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 养殖区域管理:养蛙场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对蛙类的来源、数量、流动等进行严格监管,避免从外部引入病原体。
4. 健康教育与科技支持:- 员工培训:对养蛙场的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红腿病及其预防措施的认识,增强防病意识。
- 科技支持:养蛙场应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及时了解和掌握关于红腿病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养殖中。
红腿病预防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养蛙场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牛蛙养殖常见病红腿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1.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及乙酸钙不动杆菌等。
2.症状:病蛙精神不振,跳跃力弱,腹部臌气,临死前呕吐、拉血便;病蛙的体表有粉红色溃疡或坏死灶,腿水肿、充血,有腹水,肝、脾、肾肿大,脾、肝呈黑色。
3.流行情况: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25~30℃为常见。
自蝌蚪至成蛙均受害,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尤其当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较差、蛙体抵抗力低下时,常造成巨大损失。
4.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对病原进行分离鉴定。
5.防治方法:(1)岸上及水中泼2~3次消毒药。
同时每千克饲料每天用鱼泰8号药1.5克或复方新诺明50毫克(第2天用量减半)或蛙病灵拌饲,连喂5~7天。
(2)如病情严重,每千克蛙用5万单位庆大霉素10%葡萄糖注射液腹腔注射,并在体表处涂抹鱼泰8号药粉,隔离饲养。
(3)治愈后2天,泼洒生石灰,再隔2天遍洒复合光合细菌、东江菌及蜡状芽胞杆菌等有益菌。
常见蛙病及防治对策1. 红腿病胡成钰(2000)确认该病的病原体为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caleoacericus)和嗜水气单胞菌红斑、肿胀,部分蛙趾指充血或溃烂,不活跃,不吃食。
剖检可见腹腔有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内空虚,出血发炎。
防治:监测水质,定期换水,保持良好水质,用1.5 mg/L硫酸铜全池泼洒,2mg/L漂白粉溶液或30mg/L生石灰进行池水及池埂的消毒。
隔离发病蛙,用 0.1%-0.15%的食盐水浸泡,也可用20%磺胺类药液或每公斤加18万IU青霉素和4万IU链霉素合液浸泡10min,3d为1疗程,每天在饲料中加土霉素 0.2g/kg蛙重,分2次喂,3d 为1疗程,治疗细菌的感染。
胡成钰报道,经药敏实验表明:红腿病的2种病原体共同敏感的抗生素主要有卡那霉素、氯霉素、土霉素、诺氟沙星、新霉素。
因此可用这些抗生素防治红腿病。
2. 肝肿大病陈晓风、陈祈辉等确认其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mas hydrophila)。
肝肿大病也是一种高死亡率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患病蛙外观呈现肥胖症;后肢粗大,手压有硬肌肉感,皮肤不明显充血而呈微红色;在全身各处,出现形状、大小不规则的表皮溃疡瘢,在高温期,溃疡瘢小或不明显,在气温较低时(<20℃)溃疡处大且深,剪开双腿皮肤可见皮肤内侧血管充血,肌肉呈淡土黄绿色,似被胆汁所染。
内脏解剖发现,腹部皮肤内侧血管充血,肝脏极度肿大,达正常水平2-3倍,呈灰白色、土黄色或青灰色,胆肿大呈浅绿色;病蛙呈现全身性充血感染状态。
防治:可用卡那霉素、青霉素、氯霉素等治疗,注意消毒水体,交替、轮换使用药物。
3. 腐皮病(又叫烂皮瘸、脱皮病)其致病菌为奇异变形杆菌、克氏耶尔森氏菌。
该病流行广、传染快、难以控制,死亡率极高,包括营养性腐皮性。
发病初期,病蛙头部背面,背部和躯干部皮肤失去光泽,皮肤温度降低,底色变黑,出现白斑花纹,随后表皮层脱落,真皮层开始腐烂,显露肌肉,眼球逐渐变白,食欲减退至停食,严重者死亡。
蛙类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防治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24期虎纹蛙、黑斑蛙、美国青蛙、牛蛙等蛙类已开展人工养殖,形成了一定规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蛙类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疾病的发生与危害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蛙红腿病、腐皮病、脑膜炎这三种细菌性疾病的流行,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与查询资料,对蛙类养殖中三种常见细菌性疾病的病原与流行情况、主要症状、防治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上述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1蛙红腿病1.1病原与流行情况该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或醋酸钙不动杆菌。
外伤、水质恶化、养殖密度过大等为该病发生的重要诱因。
蛙红腿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流行于3-11月,5-9月为发病高峰期。
流行水温10~30℃,20~30℃发病更为普遍和严重。
蛙红腿病发病率一般为20%~80%,死亡率可达80%。
1.2主要症状病蛙活动能力较差,表现为呆滞状,食欲减退甚至丧失,腹部膨胀。
四肢腹面明显充血、出血,后肢红肿,可见红斑或红点。
部分病蛙还伴有皮肤溃烂、肛门红肿等症状。
对病蛙解剖,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或微红色腹水,肝、脾、肾等实质器官肿大,表面有出血斑,严重者表现黑紫色。
1.3防治方法预防方法:红腿病常在水温、pH变化较大的季节交替时期暴发。
红腿病传染性强,被致病菌污染的水体和排泄物,未及时捞出的死蛙均可造成该病的传播。
对此,在红腿病暴发高峰期,应加强管理与防疫工作。
①蝌蚪在入池前,可使用复合碘(2%有效碘)进行浸泡消毒,避免将致病菌携带入蛙池。
②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新,及时清除饵料台上残留饵料。
特别是在雨后,注重对水体的消毒,可选用适量的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
③定期使用三黄散、板黄散等中草药制剂拌料投喂,每个月2次,连用5天,起到保肝护胆、增强疾病抵抗力的作用。
治疗方法:①可选用生石灰(30g/m3)、复合碘(2%有效碘,500mL可用2000m3)进行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用2~3次。
林蛙染上疾病怎么办?林蛙常见疾病的症状与防治林蛙养殖是近年来新兴的养殖项目之一,药食两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然而,在林蛙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感染上一些疾病,如红腿病、气泡病、脑膜炎、水霉病等,极大影响了林蛙的养殖效益。
那么,林蛙染上疾病怎么办?现将林蛙常见疾病的症状与防治介绍如下。
一、红腿病症状:发病个体精神不振、活动能力减弱、腹部膨胀、口和肛门有带血的黏液。
发病初期,后肢趾尖红肿,有出血点,很快蔓延到整个后肢。
剖检以后可见腹腔有大量腹水,肝、脾、肾肿大并有出血点,胃肠充血,并充满黏液。
防治措施:保持水质清新,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定时、定量投喂食物,及时将发病个体分离治疗,控制疾病蔓延。
圈养要定期换水。
用3%的食盐浸泡病蛙20分钟,用氯霉素带动物全池消毒,使水体浓度达到10X10-6,每天1次,连续3天。
在饵料中加拌磺胺嘧啶,每千克饵料加药1~2克,连续投喂3天。
二、气泡病症状:蝌蚪肠道充满气体,腹部膨胀,身体失去平衡仰浮于水面,严重时,膨胀的气泡阻碍正常血液循环,破坏心脏。
解剖后可见肠壁充血。
防治措施:投喂干粉饵料先用水稍加浸湿,植物性饵料煮熟以后投喂。
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控制池中水生生物数量。
发现气泡病可以将发病个体分离出来,放到清水中,2天不喂食物,以后少喂一点煮熟的发酵玉米粉,几天后就会痊愈。
另外可以向养殖池加入食盐进行治疗,每立方米水体加食盐15克。
三、脑膜炎症状:病体精神不振,行动迟缓,食欲减退,发病蝌蚪后肢、腹部和口周围有明显的出血斑点。
部分蝌蚪腹部膨大,仰浮于水面不由自主地打转,有时又恢复正常。
解剖可见腹腔大量积水,肝脏发黑肿大并有出血斑点,脾脏缩小,肠道充血。
防治措施:引种时严格检疫,围圈养殖要勤换水。
合理规划养殖密度。
发病后可以用浓度为3X10-6的红霉素溶液药浴,同时用漂白粉连池水带蝌蚪一起消毒,使水体浓度达到0.3X10-6。
四、水霉病症状:水霉的内菌丝生于动物体表皮肤里,外菌丝在体表形成棉絮状绒毛,菌丝吸收蝌蚪和蛙体的营养物质,使蝌蚪和蛙体消瘦,烦躁不安。
·159·畜 牧 兽 医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1期摘要:林蛙人工养殖过程中,从蝌蚪期到成蛙期都极易患病。
本文针对林蛙人工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结合本地区林蛙的防病实践,介绍林蛙疾病诱因、防治原则、预防措施及常见疾病治疗措施。
关键词:林蛙;疾病;治疗措施在林蛙高密度、集约化人工养殖过程中,由于放养密度大,其生活空间受到极大限制,排泄物清理十分困难,蛙圈内的病源微生物明显增多。
此外,投喂饵料营养成分不全面,管理技术不科学、不规范等因素,均造成林蛙的自身免疫力降低。
因此,林蛙从蝌蚪期到成蛙期都极易患病。
1 疾病诱因1.1 生物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水环境中除存在着一些致病微生物外,多数是兼性致病菌。
这些病菌在数量少、蛙体健康的条件下,不会使林蛙致病。
但随着水质变差、气候恶化、饵料不足、饲料单一、密度过大等不利因素出现,这些病菌就会成为致病菌。
目前发现最严重的病害是林蛙红腿病、烂皮病、肠炎等。
1.2 环境因素例如水温、水的酸碱度、水中溶氧量、水中有害气体、农药、化肥等,超过允许范围时均可能导致林蛙生病。
1.3 饲养管理因素如不合理的放养密度、饲料变质、饲料单一、营养不全面、蛙池及蛙场设计不合理等,可导致林蛙生病。
蛙场环境恶劣,不定期消毒,也可使林蛙患病,所以蛙场应定期消毒,严格防疫程序,控制细菌和病毒繁殖和产生,保证林蛙不得疫病。
林蛙养殖主要是防疫和预防。
得病后治愈率较低。
2 防治原则基于林蛙发病诱因,疾病防治基本原则是:无病有防,遇病早治,防病重于治病。
避免林蛙疾病发生,林蛙人工养殖才能健康发展。
3 预防措施3.1 环境消毒林蛙生活在水中,水体环境对林蛙影响很大。
在放养林蛙前半个月左右,对林蛙孵化、饲养池进行彻底消毒。
用生石灰(300kg/hm 2)进行全池抛洒消毒。
林蛙孵化、饲养池注水后,还要对水体消毒。
用浓度为0.5g/m 3的硫酸铜和0.2g/m 3的硫酸亚铁全池泼洒消毒。
林蛙红腿病与类红腿病的区别及红腿病的防治措施周敏;邓际华;范兆廷;赵伟;程越超;姚丽丽;张俊臣【期刊名称】《畜牧兽医科技信息》【年(卷),期】2012(000)008【总页数】1页(P115)【作者】周敏;邓际华;范兆廷;赵伟;程越超;姚丽丽;张俊臣【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合江林业科学研究所,154002;黑龙江省合江林业科学研究所,154002;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哈尔滨150030;佳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佳木斯154007;黑龙江省合江林业科学研究所,154002;黑龙江省合江林业科学研究所,154002;黑龙江省合江林业科学研究所,154002【正文语种】中文林蛙红腿病是全人工养殖中引起重大损失的一种恶毒性传染疾病。
该病有爆发突然,来势凶猛,短时间内猝死,常可在24~48h内造成80%以上的死亡5~7d内蛙圈内全部死绝,林蛙养殖生长全程均能够发生,因此成为养蛙行业著名的“林蛙杀手”性疾病之一。
“类红腿病”感染现象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症状会非常相似,容易混淆误诊。
由于用药不同,耽误了最佳的前8h的治疗时间而损失严重。
本文对林蛙红腿病及类红腿病的原因、症状及红腿病主要防治措施进一步说明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 发病的原因及主要症状1.1 红腿病病因当环境条件恶化、蛙体受伤、营养不量、饲养管理不善、饲养场环境剧变、湿度条件过大、持续高温等原因病菌从消化道或从伤口侵入致病,致病的真实原因为嗜水气单细胞、乙酸不动杆菌的不产酸菌株等革兰氏阴性菌等。
导致的一种溶血性拜血症引起体内广泛的出血现象。
1.2 类红腿病病因是由非嗜水气单细胞包括温和性气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假单胞杆菌及黄金葡萄球菌等导致蛙接触性的蛙腹部肿胀,角膜、皮下组织水肿充血,呼吸系统紊乱等。
导致局部出血淤血等现象。
红腿病与类红腿病的主要区别就是溶血性、造成的林蛙败血症,引发体内广泛性的出血性;表皮出现溃烂病灶,多处组织器官发生急性病变或坏死等病理现象。
林蛙红腿病防治问题辨析陈夷林蛙红腿病是全人工养殖中引起重大损失的一种恶性传染性疾病。
该病暴发突然,来势凶猛,常可在24-48小时内造成60%以上的死亡率,5-7天内全部死绝,因此成为业内著名的“林蛙杀手”性疾病之一。
已经证明,具有以上特点的林蛙红腿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
它对林蛙不仅能够造成“红腿病”,还能造成具有同样杀伤力的肝脏出血病、血腹病、肠道出血病等以出血性为特征的恶性传染病。
很不幸,水产养殖业中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防治问题直到目前还是一个国际性的技术课题,甚至在人类疾病方面也才刚刚引起对这个病菌的重视。
可见要完全解决对这个病菌的防治问题还言之过早。
所幸的是到目前为止对这个菌的基础研究已经为我们在林蛙养殖中的防治确定了基本的解决依据和方向。
由于气单胞菌对动物的危害性日益明确并且其种类多样,目前生物界已将其从原来的弧菌属独立出来,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气单胞菌属加以分类研究。
本文参考目前有限的研究资料,结合笔者现场研究与防治实战,重点对该菌属中的嗜水气单胞菌造成的红腿病加以阐述。
国内外对蛙类红腿病的研究及其概况继Ernst、Sanarelli之后,Trambusti(1993)、Roger(1993)也分别对蛙红腿病进行了研究,他们将分离到的致病菌命名为Bacillus hydrophilus,该病菌可引起病蛙精神不振,四肢无力,厌食,下颌、腹部和四肢表面充血发红,指、趾部充血、出血或溃烂,死亡迅速。
Trambusti研究该菌株的代谢产物后得到了类似洋地黄(digitalis)和藜芦碱(veratrin)两种外毒素,对蛙具有强烈的致病作用。
Bergey(1939)将此病菌名修订为嗜水变形菌(Proteus hydrophilus)。
Kulp于1942年对嗜水变形菌的病理学、细胞形态学、生化特性、血清学、分类学、毒素和免疫学进行了深入研究,确认该菌是蛙红腿病的病原菌,感染蛙除了出现以上病症外,经解剖发现,心肌发白松驰,肺严重充血,肝呈暗褐色并杂有黑色斑点,脾肿大、粗糙,胃肠道肿大,表面血管大量充血,并有极粘滞、发臭的液体从胃肠道内流出。
林蛙常见病害介绍及其防治林蛙养殖需要熟练掌握其养殖技术,而且饲养技术较高,所以养殖林蛙一定要在平时的饲养管理技术上下功夫。
此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做好疾病防控。
本文针对林蛙养殖中常见的几种病害及其防治介绍如下:一、红腿病此病是蝌蚪、幼蛙和成蛙的常见病,又称败血症。
其病原体为嗜水气单胞菌及乙酸钙不动杆菌的不产酸菌株等革兰氏阴性菌。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
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池水不清洁,饲养密度过大,蛙体有外伤引起。
1、症状:发病个体一般精神不振,活动能力减弱,往往潜伏水中,不愿活动,不摄食,腹部膨胀,口和肛门有带血的黏液。
发病初期,后肢趾尖红肿,有出血点,很快蔓延到整个后肢。
剖检可见:腹腔内有大量腹水,肝、脾、肾肿大并有出血点,胃肠充血,有黏液。
2、防治方法:定期换水,保持水质,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定时定量投喂,发现发病个体,及时分离治疗,以防蔓延;用3%的食盐浸泡病蛙,时长20分钟,用氯霉素带蛙进行全池消毒,水体浓度达到10X10-6,每天一次,连续消毒三天。
在饵料中加拌磺胺嘧啶,每千克饵料加1-2克,连续投喂三天。
二、肤霉病1、病原与症状:病原体是水霉菌,主要寄生在蝌蚪体表皮肤损伤部位,病菌由皮肤伤口入侵,逐渐深入肌肉,同时,病菌菌丝体向外长成肉眼可见的棉絮状菌丝,并逐渐从伤口向四周扩散,致使蝌蚪游动迟缓,摄食困难,**终导致死亡。
2、防治方法:用10%紫药水涂抹。
三、气泡病该病为蝌蚪的常见病害,及时诊治,很容易治愈,治疗不及时,会造成大量死亡。
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水中的浮游植物在强烈的光照条件下,经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引起水中的溶解氧气过于饱和,蝌蚪在流动取食过程中吞食大量气泡而形成。
1、症状:患此病的蝌蚪肠道内充满气体,身体膨胀,在水面呈仰游状,严重时,体内膨胀的气泡阻碍其正常的血液循环,蝌蚪会很快死亡。
剖检可见肠壁充血。
2、防治方法:勤观察蝌蚪池水质,勤注入新水,防止水中不生植物过多;发病个体立即分离,置清水中1-2天,不投喂食料,以使体内气体逐渐分压平衡,从而使气泡消失。
如肺炎、败血症等,症状包括高烧、呼吸困难、出血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细菌性疾病如水霉病、鳃霉病等,症状包括皮肤糜烂、鳃丝发白、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真菌性疾病如吸虫病、线虫病等,症状包括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寄生虫疾病如脑炎、心肌炎等,症状包括神经症状、心脏衰竭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病毒性疾病林蛙疾病的种类与特点01环境因素如水质污染、温度变化、溶氧量不足等,均可引起林蛙疾病的发生。
02饲养管理如饲养密度过大、饲料质量不佳、消毒不彻底等,均可引起林蛙疾病的发生。
03生物因素如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寄生虫的感染等,均可引起林蛙疾病的发生。
林蛙疾病的发生原因010203林蛙疾病的发生会导致种群数量减少,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种群数量减少林蛙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控制昆虫数量、促进植物繁殖等,林蛙疾病的发生会导致其生态功能受损。
生态功能受损林蛙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林蛙疾病的发生会导致其他生物的感染和死亡,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生物多样性下降林蛙疾病对生态系统的危害通过监测林蛙的流行病情况,及时发现并控制疾病的传播。
监测流行病定期检查记录与分析定期对林蛙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及早发现异常情况。
记录疾病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030201建立监测体系优化环境布局合理设置水域、陆地和植被等环境元素,提高林蛙的生活质量。
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加强生态系统的管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病能力。
改善水质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减少污染和细菌滋生。
改善生态环境根据林蛙的生物学特性和营养需求,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饲养环境。
科学饲养定期对饲养场所进行消毒,消灭病原体和有害生物。
定期消毒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和应激反应。
饲养密度控制科学饲养管理针对林蛙的常见疾病,研发有效的疫苗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疫苗研发根据疫苗的使用说明,定期对林蛙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
林蛙红腿病防治问题辨析陈夷林蛙红腿病是全人工养殖中引起重大损失的一种恶性传染性疾病。
该病暴发突然,来势凶猛,常可在24-48小时内造成60%以上的死亡率,5-7天内全部死绝,因此成为业内著名的“林蛙杀手”性疾病之一。
已经证明,具有以上特点的林蛙红腿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
它对林蛙不仅能够造成“红腿病”,还能造成具有同样杀伤力的肝脏出血病、血腹病、肠道出血病等以出血性为特征的恶性传染病。
很不幸,水产养殖业中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防治问题直到目前还是一个国际性的技术课题,甚至在人类疾病方面也才刚刚引起对这个病菌的重视。
可见要完全解决对这个病菌的防治问题还言之过早。
所幸的是到目前为止对这个菌的基础研究已经为我们在林蛙养殖中的防治确定了基本的解决依据和方向。
由于气单胞菌对动物的危害性日益明确并且其种类多样,目前生物界已将其从原来的弧菌属独立出来,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气单胞菌属加以分类研究。
本文参考目前有限的研究资料,结合笔者现场研究与防治实战,重点对该菌属中的嗜水气单胞菌造成的红腿病加以阐述。
国内外对蛙类红腿病的研究及其概况继Ernst、Sanarelli之后,Trambusti(1993)、Roger(1993)也分别对蛙红腿病进行了研究,他们将分离到的致病菌命名为Bacillus hydrophilus,该病菌可引起病蛙精神不振,四肢无力,厌食,下颌、腹部和四肢表面充血发红,指、趾部充血、出血或溃烂,死亡迅速。
Trambusti研究该菌株的代谢产物后得到了类似洋地黄(digitalis)和藜芦碱(veratrin)两种外毒素,对蛙具有强烈的致病作用。
Bergey(1939)将此病菌名修订为嗜水变形菌(Proteus hydrophilus)。
Kulp于1942年对嗜水变形菌的病理学、细胞形态学、生化特性、血清学、分类学、毒素和免疫学进行了深入研究,确认该菌是蛙红腿病的病原菌,感染蛙除了出现以上病症外,经解剖发现,心肌发白松驰,肺严重充血,肝呈暗褐色并杂有黑色斑点,脾肿大、粗糙,胃肠道肿大,表面血管大量充血,并有极粘滞、发臭的液体从胃肠道内流出。
其实,这些学者分离到的蛙红腿病病原菌:Bacillus ranicida、Bacillushydrophilus fuscus、Bacillus hydrophilus、Proteus hydrophilus均为嗜水气单胞菌。
由于红腿病是危害蛙类最为严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且病原复杂,其后国外又有多位学者从病蛙分离到数种病原:粪产碱菌(Bacterium alcaligenes)(Miles, 1950)、嗜水假单胞菌(Pseudomonas Hydrophila)(Kaplan and Light, 1955)、斑点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Reichenbach and Elkan, 1965)、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弗氏柠檬酸细菌(Citrobacter freundii)(Gibbs, 1966)、多态小小菌(Mima polymorpha)、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Cunningham,1996;Gibbs, 1966;Glorioso et al.,1974;Herd et al.,1981,1983)、变形杆菌(Proteussp.)、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 (Glorioso et al.,1974)。
Miles(1950)认为粪产碱菌是意大利北部一批实验用欧洲树蛙(Hyla arborea)患红腿病的主要病原菌;Gibbs(1966)、Hird et al.(1981,1983)则认为嗜水气单胞菌和多态小小菌是导致美国中西部地区豹蛙患红腿病的罪魁祸首;Glorioso et al.(1974)在研究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大批牛蛙蝌蚪和成蛙患红腿病的原因时,认为变形杆菌主要使蝌蚪发病,而不动杆菌和黄杆菌多使成蛙发病。
Cooper et al.(1978)在经过微生物学和组织病理学研究后认为,达尔文氏尖鼻蛙(Darwin’s frog)吻部溃疡和坏疽的致病菌为液化气单胞菌(Aeromonas liquefaciens)。
Olson et al.(1992)从一批患病的实验用豹蛙体内分离出产吲哚金黄杆菌(Flavobacterium indologenes),他认为该病类似于红腿病但又与之有明显区别,如病蛙腹部肿胀,角膜、皮下组织水肿,呼吸紊乱等,黄杆菌是主要致病菌。
Cunningham et al .(1996)从患多种综合病症(如皮肤溃疡、全身系统性大出血等)的英国林蛙(Rana temporaria)体内分离出嗜水气单胞菌,并认为这是造成大批蛙死亡的原因之一。
Ramakrishnan et al.(1997)发现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可致豹蛙慢性肉芽瘤,并抑制其免疫活性,严重时,可使蛙迅速致死从国内的研究看,刘学龙、崔岩、闫大明等人的研究证明,林蛙红腿病是由嗜水汽单胞菌引起。
除此以外,尚有文献认为造成林蛙红腿病的还有温和性气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乙酸钙不动杆菌的不产酸菌株、假单胞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综上所述,造成蛙类红腿病的远不止是嗜水气单胞菌一种。
“红腿”是一种溶血性败血症现象,并非一定是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有多种致病菌都能够导致该病的发生。
所以严格地说,目前来自现场和实验室研究所得到的、学术上所称的“林蛙红腿病”是针对同一种现象(红腿)的“同病”异菌性疾病,是一个总称。
这是在了解红腿病防治问题之前就需要加以了解的。
各种非嗜水气单胞菌红腿病与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红腿病之间是有着差别的,其防治方法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在此笔者将非嗜水气单胞菌红腿病划为“类红腿病”。
但是现场和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对林蛙造成短时内覆灭的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这才是林蛙业内恐惧的“正宗”林蛙红腿病以及病原,本文就是针对这种病例进行讨论。
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理学特点嗜水气单胞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有致病性菌株和非致病性菌株之分。
致病性菌株可感染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动物,同样能够对人类引起危害。
嗜水气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端单鞭毛,没有芽胞和荚膜。
刚从病灶上分离的病原菌常两个相连。
在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形成的菌落园形、边缘光滑、中央凸起、肉色、灰白色或略带淡桃红色有光泽,发育良好。
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所谓“条件致病菌”指的是已经存在体内或环境中,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含毒素或处于休眠),一般不致病的细菌。
当机体与细菌的平衡被打破,如蛙应激反应、体质不良、变态、受伤、环境恶化等,相关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就会通过不同途径(包括外界传染和自身条件致病)引起蛙发病。
致病嗜水气单胞菌可以产生很强的毒素,如:溶血素、组织毒素、坏死毒素、肠毒素和蛋白酶等。
该菌的毒性一旦发作,其破坏性是极其严重的。
从实践看,它不仅能够直接造成林蛙的败血症,引发体内广泛性的出血;表皮出现溃烂病灶,还可同时使得多处组织器官发生急性病变或坏死(最常见的是肝肾病变和趾端坏死)。
人类医学文献指出嗜水气单胞菌主要通过肠道感染,能否感染取决于菌体对肠道组织粘附力的强弱,通常具有高粘附力的嗜水气单胞菌株才能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
出血病病因的模型可以描述为:嗜水气单胞菌侵入机体后,先在肠道内增殖,再经门动脉循环进入肝脏、肾脏及其它组织,引起肝脏、肾脏等器官以及血液病变,继而出现全身症状。
有研究认为该模型与鱼类感染相同。
笔者从现场确认该模型同样适用于林蛙。
进一步的现场病例分析确定该菌在林蛙中可通过接触传染,且传染途径不仅仅是蛙皮肤的破损部位。
嗜水气单胞菌的生态学特点嗜水气单胞菌在水温14.0~40.5范围内都可繁殖,以28.0~30.0为最适温度。
在32-37的温度范围存在着热休克现象。
而在饥饿和冷冻条件下,会产生变形但仍然能够存活,并能够复苏。
嗜水气单胞菌在PH值= 6~11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PH值为7.27。
嗜水气单胞菌可在含盐量l~4的水生存,最适盐度为0.5。
因此在不伤害蝌蚪或者蛙的前提下,用盐不能防止该菌的感染问题。
有研究认为1.5的盐度能够有效防治感染,从上述的研究数据看或者能够大部拦截感染,但显然并不可靠。
嗜水气单胞菌病流行最为猖獗的时间为夏秋之际的5-10月份。
显然这与该菌繁殖温度范围有关。
笔者对全国各地的信息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的地方都会发生红腿病。
就是在某些高发地区,也不一定每年会爆发感染。
这种生态现象应引起研究人员高度重视。
由上述对嗜水气单胞菌的生态特点可见,该菌的生态活动特性与东北林蛙的适宜生态生存条件具有极大的吻合性。
这就是该菌能够极大危害东北林蛙全人工驯养的基本原因。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林蛙的特点气单胞菌属(目前包含5种,均能致高危疾病。
其中之一即为嗜水气单胞菌)是自然界水土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菌。
同时有研究通过解剖不同蛙种和一定的数量证实,正常情况下,蛙胃肠道内存在的优势菌群中就包含有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因此,在常态下,蛙、气单胞菌和各种生态因子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
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并有利于病菌,则病菌将被“激活”。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在场地污染、气候骤变、土地湿度不当、应激反应等条件联合作用下,极其容易爆发。
北方地区较多发生,南方地区概率不高,但存在。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最突出的特点是急性出血性症象,其它伴随存在的损害现象常是并发症而不是主症。
感染后具有爆发性、群体性、猝死性死亡的显著特点。
阎大任、张明海(2005)从实验室研究指出,林蛙感染该菌后在21-24小时内发病,2天内相继死亡。
这和刘学龙、梁晚枫同年的研究结果相符。
后一报告中实验蛙在5天内全部死亡。
笔者以整个过程不进行任何药物治疗为设定条件所进行的模拟生产现场(一次投入5万以上蛙;最大蛙圈600平方,最小蛙圈5平方)实验证实,从发现病死蛙到群体爆发严重死亡的时间不足48小时(即整个潜伏期不足2天;爆发后主要死亡的时间跨度为2-3天;基本死亡为5天;全部死亡为7天。
传播速度与蛙圈大小无关而与密度有关。
这说明该菌具有极其强烈的传染性。
同时由于实验中不投喂食物,证明该菌一旦激活,林蛙间的接触性传染必然存在。
该实验与在南方进行的结果相同,说明南北的一致性。
病蛙感染后最显著的特点是趾端部发红,然后迅速向腿部蔓延;去皮后可见腿部肌肉充血呈红色或点状出血。
血液流动性极好,尤其是心脏失血比较明显。
伴随有脾肾炎症现象、肝肠炎症现象,以充血、溶血特点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