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金针菇F21-2母种出菇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148.62 KB
- 文档页数:2
杂交选育工厂化生产的金针菇菌株摘要:以白色金针菇菌株FM、F21、F10和F3-W为亲本,各亲本分别选取30个有性孢子单核体进行3个组合间的相互交配实验。
对杂交后代的综合分析表明,不同组合间在杂交成功率、杂交子代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单产等性状方面表现各自特点,其中FM×F21组合的交配获取双核体成功率最高,为79%;FM×F3-W和F10×F3-W的成功率分别为28%和42%;3个组合可统计栽培产量的菌株数占参加栽培实验的菌株数的比例分别为59%、83%和84%。
两组数据分别反映了不同组合间交配型因子的差异程度和杂交子代对栽培条件的适应性。
3个组合获得杂交子代的子实体颜色均为白色,栽培实验结果显示,菌丝生长速度和单产间不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金针菇;孢子杂交;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金针菇(Flammulina velatipes (Fr.)Sing.),是我国工厂化生产中发展最快的食用菌种类。
菇体色泽为金针菇的一个重要的商品性状[1],不同颜色菌株对栽培条件要求不同,我国工厂化生产金针菇主要采用白色品种。
针对工厂化生产的金针菇育种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针菇优质新品种;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人工环境栽培的成本加大,需要培育出生长速度快的菌株来缩短栽培期,提升金针菇的工厂化栽培生产效益。
食用菌杂交育种是利用不同菌株间的不同交配型的单核菌丝配对形成杂合体双核菌丝,从中可以选育出带有双亲优良性状的新菌株,其中以单孢杂交法最精确、应用广泛[2]。
本试验通过不同亲本菌株间的孢子单核体进行杂交,比较了不同组合的杂交子代在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产量方面的关联和差异,为进一步开展育种研究提供基础。
现将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供试菌株菌株FM、F21、F10、F3-W(黄色菌株F3的白色自交子代),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保藏和提供。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菌株筛选研究作者:刘彩珍张平赖腾强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12期摘要以4种白色金针菇菌株的菌丝日均生长速度、萌发力、生长势、菌落边缘整齐度、生产周期、产量及子实体形态特征为指标,测试金针菇最适生长环境,选育最适于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品种。
结果表明:4种菌株菌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5 ℃,最适pH值为6.0,喜弱酸性;F0012菌株综合表现较佳,其菌丝萌发力强,生长速度快,生长势旺盛,菌落边缘较整齐,生产周期短,产量高。
关键词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菌株;筛选中图分类号S64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058-02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属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eceae)小火焰菌属(Flammulina)。
金针菇脆嫩适口,味道鲜美,营养极其丰富,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能有效促进儿童的健康生长和智力发育,被誉为“增智菇”[1]。
工厂化栽培采用现代工业设施和人工模拟金针菇生态环境技术,实现生产操作技术机械化,生长环境控制技术智能化。
工厂化栽培金针菇能更准确地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环境条件,确保顺利生产并取得高产、高效益。
而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最适菌株的选育以及菌株最适生长条件的掌握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2]。
该试验正是基于此,通过测试白色金针菇菌丝日均生长速度、萌发力、生长势、菌落边缘整齐度、生产周期、产量及子实体形态特征,从而确定金针菇最适生长环境,并筛选最适于工厂化栽培的白色金针菇菌株。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的4种白色金针菇菌株及其来源见表1。
1.2菌丝生理特性试验1.2.1观测各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特性。
分别用打孔器取直径0.6 cm的相同菌龄菌丝,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中部,再置于25 ℃生化培养箱(SPX-25OBS-Ⅱ)黑暗培养。
金针菇出菇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1、在母种、原种制作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开展出菇实验。
2、熟练操作出菇实验的基本步骤,掌握出菇实验中环境条件的控制。
3、对菌种质量进行出菇实验的初步鉴定。
4、对实验操作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二、实验的可行性:1、传统的菌种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三步制作的方式,主要目的是满足实际生产用菌种的需求,因此需分三次逐步扩繁菌种应用于生产。
2、传统的农户栽培主要是依靠天然的环境条件,目前的气温正适宜于栽培低温型的金针菇。
3、实验在母种、原种制作的基础上,获得了用于生产的菌种。
4、实验所需耗用的材料基本具备。
三、出菇实验的时间安排:1、2011年1月11号—2011年1月28号。
2、实验培养基的配制需耗时1天。
3、实验过程中每天要检查湿度、温度条件二次。
具体安排:四、出菇实验所需器材、物品:1、超净工作台(配紫外线灯)2、高压蒸汽灭菌锅3、恒温培养箱4、电子称5、大烧杯6、大量筒7、温度计8、酒精灯、火柴9、1mol/L氢氧化钠10、1mol/L盐酸11、 PH试纸12、镊子13、聚丙烯塑料袋、无菌水、75%酒精五、出菇实验操作步骤:1、棉籽壳培养基成分及配比:棉籽壳78% 米糠或麸皮20% 糖1% 石膏1% 含水量60%左右(1)按照棉籽壳培养基的配方,称取1950g棉籽壳(因棉籽壳吸水速度慢,所以需提前半天以上时间把棉籽壳预湿)、500g的麸皮,25g石膏进行混合,使少量的石膏能均匀地分布在棉籽壳和麸皮中。
(2)再称取25g的白糖,用少量水溶化,然后把糖水加入棉籽壳麸皮混合物中,然后逐步加水约3250ml,不断拌均匀。
糖水加入时注意不可流失,含水量要求在60%~65%左右,最好使用水分测定器。
也可用手握紧培养基,有水珠从手指间渗出但又不会滴下为宜。
(3)用酸或碱调节培养料的ph值,使其为6.5左右。
(4)配制好后就开始装袋。
装袋时,一手拿住袋子,另一手往袋中装入培养基,而且要一边装袋,一边用手把料面压实,使培养基的上紧下松。
白色金针菇品种比较试验
毛小伟;周建林;陈小平;巫优良
【期刊名称】《食用菌》
【年(卷),期】2011(0)2
【摘要】@@ 白色金针菇是浙江省主栽食用菌品种之一,筛选和推广新一代白色金针菇优良品种是金针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迫切需要培育出产量更高,品质更优,抗性更强的白金针菇新品种.几年来,在浙江省农业厅支持下,江山市农科所在原江山白菇的基础上进行大范围的采点、筛选、试验,选育出了"新江山白菇(F21-2)".并将其与先后引进的16个金针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23-23)
【作者】毛小伟;周建林;陈小平;巫优良
【作者单位】浙江省江山市农科所,浙江江山,324104;浙江省江山市农科所,浙江江山,324104;浙江省江山市农科所,浙江江山,324104;浙江省江山市农科所,浙江江山,32410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产白色金针菇新品种F21-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J], 毛小伟;陈小平;巫优良
2.白色金针菇品种"F21-2" [J], 毛小伟;陈小平;巫优良
3.白色金针菇不同母种培养基比较试验 [J], 王锋尖;周向宇
4.白色金针菇新品种工厂化设施栽培比较试验 [J], 肖兰芝;肖胜刚;翁垂芳
5.白色金针菇F21与其它品种比较试验 [J], 吴杏芳;姜昌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利名称:一种早熟白色金针菇菌株的创制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波,黄忠乾,甘炳成
申请号:CN201010607297.X
申请日:20101227
公开号:CN102177810A
公开日:
2011091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熟白色金针菇菌株的创制方法,以黄色金针菇菌株“金丝”和白色金针菇菌株F092为亲本,通过双单杂交方法,创制出一种白色金针菇菌株F212-1,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单核体分离与鉴定、杂交配对、杂交种筛选、杂交种自交菌株构建,本发明创制出的白色金针菇菌株具有以下特性:子实体为白色,早熟、菌柄基部无绒毛,既保持了黄色金针菇早熟和菌柄基部无绒毛的性状,又保持了白色金针菇子实体为白色的性状,缩短了栽培时间,并且适宜多种栽培技术模式生产。
申请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地址:610066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狮子山路2区
国籍:CN
代理机构: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袁英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工厂化白色金针菇袋栽技术金针菇是我们日常经常食用到的种类之一,种植金针菇的方法也比较多,今天本人主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工厂化生产的有机白色金针菇袋栽技术。
有机白色金针菇袋栽工艺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经过近几年潜心研究开发出的最新科研成果,该项技术紧密结合食用菌发展前沿,在金针菇袋栽工艺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进展,形成了包括厂房建造、品种利用、培养料制作、灭菌工艺、接种工艺、培菌技术、催菇技术、再生法育菇、优质菇培育等整套的技术体系,为河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有机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是有机金针菇生产发展的方向,既有利于有机金针菇生产的标准化,又有利于有机金针菇产品的质量安全,还有利于提高有机金针菇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
有机白色金针菇袋栽工艺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有机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新型菇房的设计与建造一是地面施工。
先铺10厘米厚的石灰混合土并压实;在压实的石灰混合土上铺设一层0.12毫米厚的塑料膜;在塑料膜上方铺设一层6厘米厚的泡沫塑料挤塑保温板;在保温板上方浇制一层6厘米厚沙石水泥混凝土。
二是菇房内铁制层架的制作。
每间出菇房内放置4个铁制层架,中间放置两个,两边放置两个,菇房内铁制层架角铁采用国标3厘米X3厘米型号。
铁制层架共设8层,铁制层架焊制完工后喷涂灰色防锈漆。
三是屋顶面板的施工。
屋顶彩钢板采用15厘米厚的聚苯夹层复合板,菇房四周墙面采用10厘米厚的聚苯夹层复合板。
四是屋顶支撑横梁与层架连成一体。
铁制层架的立柱加高至屋顶彩钢板下面的横梁,横梁与立柱连在一起。
高产优质工厂化生产专用有机白色金针菇新品种工厂化生产金针菇表现较好的品种有F21、F212、F171、8808等品种,这些品种外观好看、菇体色白、出菇整齐、产量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培养料配制技术一是培养料加水量研究。
培养料中以65%的含水量最好。
二是培养料搅拌时间和方法确定。
contents •引言•白色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种植技术•栽培管理•采收与保鲜•经济效益与市场前景•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参考文献与致谢目录背景介绍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菌丝生长阶段需要保持湿度在60%-70%之间,而子实体生长阶段则需要保持湿度在85%-90%之间。
白色金针菇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来支持其生长,因此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白色金针菇是一种低温型食用菌,生长适宜温度为10℃-15℃。
生长条件白色金针菇需要黑暗的环境条件来促进菌丝的生长和发育。
在菌丝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培养料的水分,以利于菌丝的生长和定殖。
在子实体形成期间,需要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和品质的提高。
栽培料配方白色金针菇的栽培料主要以棉籽壳、木屑、玉米粉、麦麸等为主,根据不同地区和季节,可适当调整配方比例。
发酵将配制好的栽培料均匀铺在干净的地面上,加水拌匀,用塑料布覆盖,放置在30-35℃的环境中进行发酵,发酵期间要注意翻动和调整湿度,一般需要发酵3-5天。
栽培料配方与发酵装瓶与灭菌装瓶将发酵好的栽培料装入玻璃瓶或塑料瓶中,注意要装实,不要留空隙,以免影响菌丝生长。
灭菌将装好的瓶子放入高压锅中进行灭菌,一般需要灭菌1-2小时,灭菌时间要足够,以杀死栽培料中的杂菌和虫卵。
接种与培养接种培养发菌管理030201催蕾温度控制湿度管理通风换气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在白色金针菇菌盖完全展开,但菌盖边缘仍然保持内卷时进行采收。
采收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以免影响金针菇的品质和产量。
采收方法用手指轻轻捏住菌盖,旋转拔起,或将菌柄基部切断,切勿损伤菌盖和菌柄。
然后将采收的白色金针菇放入清洁、无污染的容器中,并按采收顺序摆放整齐。
采收时间采收方法VS保鲜技术冷藏保鲜01真空保鲜02气调保鲜03成本分析种植成本如人工、水电、药物防治等费用。
管理成本销售成本收益估算竞争情况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价格等,以便制定合适的销售策略。
白色金针菇不同母种培养基比较试验
王锋尖;周向宇
【期刊名称】《食用菌》
【年(卷),期】2014(36)6
【摘要】对白色金针菇在8个母种培养基上的菌丝长势和生长速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中配方⑤⑦菌丝长势等各项指标表现好,菌丝生长快,平均生长速度为0.89cm/d以上,为试验配方中白色金针菇母种生长的最佳配方.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王锋尖;周向宇
【作者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北十堰442000;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北十堰442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荞麦秸秆粉母种培养基比较试验 [J], 张玉萍;孟丽君;王芳;张志明;鹿有贵;张玉梅
2.杏鲍菇母种培养基优化及组织分离母种比较试验 [J], 方白玉;方晓霞
3.白色金针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 [J], 王增术
4.元蘑不同母种原种培养基比较试验 [J], 袁文斌;赵宝山;赵廷廷;刘奕琳;刘妍菊;邹莉
5.羊肚菌母种培养基比较试验 [J], 冉永红;马琳静;谢淑琴;张旦;魏镛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色金针菇不同菌株工厂化栽培部分相关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金针菇是食用菌中的一种,以其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生长迅速等特点,备受人们关注。
而白色金针菇是金针菇的一种变种,与普通金针菇相比,其菌丝体呈白色,且产量更高,更适合商业化生产。
目前,国内外都有许多白色金针菇的种植基地和相关企业,但其工厂化栽培的具体工艺研究仍然有待深入。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菌株的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相关工艺,以提高白色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1. 不同白色金针菇菌株的筛选和培养条件确定。
2.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基质选择和制备方法的研究。
3.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环境调节控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
4.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病虫害防治方法的研究。
5. 白色金针菇的采摘、贮存和销售等方面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室试验、野外观察、数据统计等方法,对不同白色金针菇菌株(包括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筛选和培养条件的确定,对工厂化栽培的基质制备方法进行试验和比较,同时在试验室中模拟不同的环境条件,以寻找最佳的工厂化栽培条件。
五、预期成果1. 确定适宜的白色金针菇菌株和培养条件。
2. 确定最佳的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基质和制备方法。
3. 探究出最优的环境控制条件,提高白色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
4. 提供可行的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六、研究意义白色金针菇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市场需求旺盛的食用菌品种,其规模化生产对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通过对其工厂化栽培的研究,能够有效提高产量和质量,促进其产业化发展,同时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白色金针菇引种试验小结
陈仁锌;夏正方;阎和卿;戴华伟
【期刊名称】《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3(000)0Z1
【摘要】白色金针菇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色泽白嫩,给人以新鲜感,它还具有抗癌和增智作用,商品价值很高,深受深圳、香港等城市中一些宾馆的青睐,每公斤鲜菇售价高达16~24元(人民币)。
然而一些生产厂家,常因菇柄较细、质量较差以及单产较低等原因,而经济效益不佳。
为此,我们于1991年10月从日本引进白色金针菇菌株,与原来从深圳引进的几个菌株进行品比试验和几次分离选育,经过我校与协作单位—宁波大升食用菌公司一年半的共同试验,初部筛选出菌柄粗壮、口感较脆、单产较高的“F<sub>2</sub>”菌株,现小结如下: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陈仁锌;夏正方;阎和卿;戴华伟
【作者单位】浙江农技师专农学系;中外合资宁波大升食用菌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55
【相关文献】
1.百里洲马铃薯新品种(系)引种试验小结 [J], 李道勇;邓海燕;翟金凤;淡育红;周元桂;胡淼林;郑坤;刘兵;刘云发
2.黄瓜设施栽培专用品种引种试验小结 [J], 杜琳辉;刘恒德
3.热带北缘地区樱花引种试验小结 [J], 许学洪;曾珠;严冯权;李元策;冯明飞;冯光钦
4.翔安区新店镇春季西瓜引种试验小结 [J], 李设
5.江汉平原马铃薯新品种(系)引种试验小结 [J], 李祖全;淡育红;周元桂;匡家兰;李道勇;邓海燕;田先念;刘晓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金针菇201生物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刘祖清;孙伟
【期刊名称】《食用菌》
【年(卷),期】2002(024)006
【摘要】@@ 在我省的淮南市,一个年产白金针菇5000多吨的专业村已经享誉华东,成为我省食用菌产业的一个亮点.栽培金针菇效益高于平菇,但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栽培方式产量质量有很大的差异.白金针菇201,是我公司从全国引进的十多个白金针菇品种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质高产菌株,菇通体洁白如玉,菌柄直挺,不易开伞,抗斑点病,耐贮运,是规模生产金针菇的理想品种.配合高产栽培模式,可获得200%的生物学效率.现将其生物特性及高产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10)
【作者】刘祖清;孙伟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田野菌业有限公司,230022;安徽省合肥市田野菌业有限公司,2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6.15
【相关文献】
1.金针菇F21-2品种生物特性及栽培技术 [J], 杨明华;黄良水;周建林;巫优良;江美芳
2.金针菇FV-88菌株的生物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J], 罗太勋
3.大球盖菇的生物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J], 曾佩玲
4.金针菇123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J], 陈安
5.金针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J], 张玉红; 池兆臣; 韩凤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