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学案】12-13版七年级历史上册-5.17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精练精析(课时训练+基础达标)-川
- 格式:doc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10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单元评价检测(二)第二学习主题(45分钟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2012·汕头模拟)同学们大都看过《上下五千年》这部书,它说的是我们中华文明有5 00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出现在( )A.约公元前771年B.约公元前1600年C.约公元前2070年D.约公元前1046年2.这件事被称为商代历史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它使商朝出现了“百姓由宁,殷道复兴”的政治局面,从此商朝结束了“荡析离居”的动荡岁月,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这件事是( )A.盘庚迁殷B.牧野之战C.实行分封制D.尊王攘夷3.《封神榜》再现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商纣灭亡和武王兴起的那段历史,为西周的建立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 )A.阪泉之战 B.打败夏桀C.涿鹿之战D.牧野之战4.下列四位人物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5.(2010·苏州中考)“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6.黄飞虎是周武王手下一名战将,在牧野之战中,战功赫赫,后来他被分封为诸侯,他必须( )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定期朝见天子③向天子贡献财宝和特产④带兵随从天子出征作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7.下列制度由西周开创或沿用的有( )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分封制④县制A.①④B.②④C.③④D.②③8.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人所走过的路,可以为后来人提供借鉴。
学习了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历史,你从中学到的是( ) ①施仁政,方能得民心②为君、为臣应做到“有功于民”③治国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④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是战争,是历史的倒退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9.(2012·南京模拟)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B.国王迁都C.爆发平民大起义D.少数民族攻破都城10.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
第一篇:12-13版初中历史金榜学案精练精析:课时训练·基础达标1.3远古的传说(川教版七年级上)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2012·岳阳模拟)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每年的清明节,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祖先,数万华夏子孙汇聚在黄帝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规模宏大的公祭典礼。
在古史传说中,他是______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 A.黄河B.长江C.珠江D.淮河2.(2010·青岛学业考试)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
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 ) A.牧野B.涿鹿C.长平D.城濮3.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汉族的前身是( ) A.戎族B.鲜卑族C.蚩尤部落D.华夏族4.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
山岳巍巍,河海殇殇,缅怀祖德,永矢弗忘!海外华人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他们都是黄皮肤B.是从中国大陆移民的人第二篇:12-13版初中历史金榜学案精练精析:课时训练·基础达标1.2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川教版七年级上)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2012·泰安模拟)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 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2. 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7 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 ) A.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B.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C.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D.彩陶制作精美3.赵明同学对历史非常感兴趣,今年暑期他准备去考察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遗址,你觉得他应该到( ) A.云南省元谋人遗址B.浙江省河姆渡遗址C.陕西省半坡遗址D.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第三篇:【精练精析】课时训练·基础达标3我的老师(答案解析)[苏教版七年级下]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积累运用——试一试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第17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一、教学目的:
1、识记青铜的主要成分和最证明的青铜器
2、理解“青铜时代”的主要含义及其历史地位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对事实进行分类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青铜时代 2、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和三星堆青铜器
难点:青铜的含义、成分及铸造工艺
三、设情激趣:
铜是人类最先利用的金属。
我们的祖先除了用它制造农具,从事生产外,还用它制造出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那么古代的艺术家到底制造了哪些艺术珍品呢?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四、自主学习:
探究1:什么是青铜?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
点拨1:青铜是以铜为主要元素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称为青铜。
夏、商、西周时,青铜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这一时期称为青铜时代。
探究2:古代的青铜器物有哪些?
点拨2:按用途分,有食器、酒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工具。
探究3:有哪些地区出土了什么艺术珍品?
点拨3:河南司母戊鼎湖南四羊方尊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立人,青铜人头像。
五、展示成果:
六、拓展延伸:
补充古代鼎的知识。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
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七、课后反思:
1。
12-13版初中历史金榜学案精练精析:单元评价检测(一)(川教版七年级上)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单元评价检测(一)第一学习主题(45分钟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2011·株洲学业考试)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
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北京人B.元谋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以下可以佐证北京人是我国境内远古居民说法的是( )A.他们已经懂得粟的栽培B.目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C.考古发现了北京人使用火的痕迹D.他们已经学会制作陶器3.七年级(3)班的同学们在表演情景剧“北京人的一天”,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他们使用打制石器B.他们采集野果子充饥C.他们使用骨针来缝制衣服D.他们用火来烧烤食物4.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你知道下面的文物与遗址的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同点的是( )①烧烤食物②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③保留了猿的某些体质特征④懂得人工取火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北京周口店遗址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人④山顶洞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7.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
这处遗址是( )10.(2010·菏泽学业考试)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应该是( )A.种植粟B.种植水稻C.人工取火D.住干栏式房子11.《白虎通》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可见,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
最早进入这一阶段的原始居民有( )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原始居民④河姆渡原始居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2010·滨州中考)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火的使用C.能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13.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①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4.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工具制造、粮食培育以及住房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单元评价检测(三)第三学习主题(45分钟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2011·内江中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是( )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2.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下列政策措施中属于他首创的是( )A.分封制B.推行县制C.使用圆形方孔钱D.皇帝制度3.(2011·盐城中考)在秦统一全国后建立的官僚机构中,被称为“百官之长”“日理万机”的官职是( )A.郡守B.丞相C.御史大夫D.太尉4.(2010·娄底学业考试)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下列史实与其不符的是( )A.推行郡县制B.罢黜百家C.修筑长城D.统一文字5.右图能够反映秦统一度量衡中的哪一项措施( )A.统一“度”B.统一“量”C.统一“衡”D.统一“度、量”6.“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满专制。
”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________实行的统治政策( )A.秦始皇B.秦二世C.汉高祖D.汉武帝7.《汉书·严安传》载:“(秦朝)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
”由此可见秦朝( )A.徭役、兵役繁重B.刑罚严酷C.赋税沉重D.人民勤劳8.夏桀、商纣和秦二世三个人物最突出的相似之处是( )①重用人才②重视农业③统治残暴④末代国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在学习了陈胜、吴广起义后,小明又翻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准备和同学们交流。
他的观点与史实不符的是( )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首创精神值得学习B.作为统治者,必须轻徭薄赋才能够维护社会安定C.起义动摇了秦朝统治基础D.起义实际上没有失败,因为他们的余部项羽、刘邦最终推翻了秦朝10.(2012·泰州模拟)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相同点是( )①举措目的相同:为了维护中央集权②主要内容相同:重视儒家学说③实施方法相同:采用暴力的手段④消极影响相同:束缚思想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1.观察右边的“讲经图”(汉代画像砖),这是哪一位皇帝时期兴办太学的实证( )A.汉高祖刘邦B.汉武帝刘彻C.汉光武帝刘秀D.秦始皇嬴政12.《大汉天子》是近几年的一部热播电视剧,“大汉天子”为推进我国首次大一统格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 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2.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都最大程度地重视农业发展。
如果说战国以前国之大事为“在祀与戎”,那么战国时期已转变为“在农与战”。
该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 )A.磨制石器的使用B.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C.冶铁业水平的提高D.防洪灌溉工程的兴建3.(2010·南京学业考试)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读下图,该变法发生在何处( )A.①B.②C.③D.④4.热播电视剧《大秦帝国·裂变》讲述了秦孝公大胆起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的故事。
电视剧中,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途径是( )A.努力种田织布B.在战争中建立军功C.努力开垦荒地D.经商发财5.(2012·东莞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对商鞅评价很高,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商鞅的变法内容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措施有( )①改革土地制度②推行县制③奖励军功④重农抑商A.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④6.下列是描写公元前351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的某人发迹的故事,以下各项不可能发生的是 (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立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国家免除了他的徭役C.接着,他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小地主D.四十五岁后,他卖掉所有土地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后来成为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商人7.(2011·扬州中考)商鞅变法中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有直接影响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推行县制B.奖励生产C.奖励军功D.承认土地私有8.战国时期的各国改革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为显著。
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上评价检测(45分钟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视察殷墟(商朝都城的遗址)时留下的著名诗句。
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 )A.青铜立人像B.司母戊鼎C.编钟D.彩陶2.“三星堆”文化是我国西南地区盛行的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下列图片不属于“三星堆”文化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1·泸州中考)战国时期,秦国境内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下列有关都江堰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江堰是由秦国太守李冰组织发动民众修建的B.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C.都江堰水利工程选址合理,设计科学D.都江堰修建在咸阳附近,灌溉关中平原的农田4.长城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一位外国人曾这样评价:“一个能够修筑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克服不了的。
”秦长城的主要功能体现在( )A.扩大秦朝疆域B.炫耀国威C.划定国界D.军事防御5.“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
事实证明,它的价值十分显著: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需要300张羊皮。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文中提到的技术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6.(2012·青岛模拟)当今世界随着资源的日益缺乏,资源的再生利用越来越多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下列人物中对此进行过尝试并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张衡B.蔡伦C.张仲景D.华佗7.右图是一枚币值为5元的纪念银币。
图中人物被后世纪念,是因为( )A.修筑了都江堰B.改进了造纸术C.对圆周率的精确推算D.编制了五禽戏8.下图是建于河南南阳的张仲景“医圣祠”,人们纪念他的主要原因是( )A.他编写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B.他发明了“麻沸散”,在世界上首开麻醉手术之先河C.他编写了《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D.他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9.我们经常做广播体操来锻炼身体,一些体操是模仿动物创造的。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2012·泰安模拟)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2. 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7 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 )A.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B.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C.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D.彩陶制作精美3.赵明同学对历史非常感兴趣,今年暑期他准备去考察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遗址,你觉得他应该到( )A.云南省元谋人遗址B.浙江省河姆渡遗址C.陕西省半坡遗址D.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4.(2010·聊城学业考试)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5.现代科学界已发现:在地质历史上发生过几次特大的灭绝,几乎灭绝了所有的生物。
为了增加人们对先民的了解,某电影公司准备拍摄一部反映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的影片,可以出现的情节包括( )①用石磨盘、石磨棒加工谷物②给地里的白菜浇水③收割成熟的水稻④孩子们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嬉戏⑤用谷壳做饲料喂养家猪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④6.右图中的物品是在某原始人类遗址中发掘出来的。
它的作用是( )A.玩游戏B.车轮C.纺织工具D.投掷野兽7.河姆渡和半坡遗址都位于大河流域,主要是因为( )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B.战略位置重要C.土地肥沃,适宜农业D.便于生活用水8.(2012·长沙模拟)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的共同之处有( )①都能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②都能制作陶器③都种植水稻④都饲养家畜⑤都使用磨制石器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9.我国某地新发现一处文化遗址。
第17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一、选择题1.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
我们的祖先掌握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大约是在( )A.1 800多年前B.4 000多年前C.3 000多年前D.2 000多年前2.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汉3.青铜时代因青铜器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重要而得名。
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不包括下列哪一时期( )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4.(2014·黑龙江绥化)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 )A .司母戊鼎B .四羊方C .青铜立人像D .大盂鼎5.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故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奢华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 )A.装饰品B.食器C.乐器D.盛水器皿6.(2014·四川资阳)下列图片,能体现四川独特青铜文化的是( )A B C D7.小明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典藏精品湖南展时,对右图所示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下面是小明对这一文物的评述,错误的是( )A.是青铜器的杰出代表B.其结构巧妙,制作精细C.折射出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D.代表了商朝青铜器的典型风格8.下列文物属于“三星堆”青铜文化的是( )9.(2012·怀化模拟)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发现于(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珠江流域D.成都平原10.《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映了( )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11.右图是青铜树,1986年8月出土,造型为一树状,上有神鸟。
原树高384厘米,3簇树枝,每簇3枝,上有27个果实和9只鸟,可能是“九日居下枝”的意思。
此文物出土于( )A.河南殷墟B.四川三星堆C.陕西西安D.浙江河姆渡二、非选择题12.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请说出三幅图中青铜器的名称。
第1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教案第1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青铜的主要成分和最证明的青铜器2、理解“青铜时代”的主要含义及其历史地位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对事实进行分类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由展示司母戊大方鼎挂图,讲解其来历,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2、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青铜器繁多的特点3、在讲解青铜器的冶铸过程时,让学生会议并对比分析其与钢筋混凝制品过程的异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灿烂的青铜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2、通过欣赏青铜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3、了解青铜珍品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青铜时代 2、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和三星堆青铜器难点:青铜的含义、成分及铸造工艺教学突破:本课教学,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给学生展示一个活的“青铜时代”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全国各地出土的青铜器物图片制成的课件2、司母戊大方鼎挂图3、纯音乐的vcd4、简介三星堆博物馆的课件学生准备:1、观摩了解钢筋混凝土铸模流程 2、收集有关三星堆文物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展示司母戊大方鼎图片的挂图,设疑讲解: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认识这幅图上的物体?这就是文明世界的我国商朝时期的祭祀器物————司母戊大方鼎,传说是商代的一位君王为祭祀自己的母亲而特制的一樽青铜器。
2、以青铜器为线索,引导学生回顾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的历史。
(通过回忆知道青铜器在这一时期的生产、生活和军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青铜的冶铸技术1、请学生说说自己在课前观察到的钢筋混凝土铸模技术的流程。
2、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回答。
设问:那么你想知道古代青铜是怎么冶铸的吗?现在阅读教材内容,等一会儿,老师要请同学们归纳概括。
3、请学生代表归纳青铜的冶铸技术,适当的时候提示、引导并鼓励。
三、种类繁多的青铜器物1、谈话过渡: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青铜的冶铸技术,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在我国古代社会,到底都制造了那些青铜器物,它们都有哪些种类呢?今天老师就把这些青铜制品请进了教室,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第五学习主题第1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绩》学案
课题课型使用者上课时间第17 节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新授课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记住青铜的主要成分2记住最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3理解青铜时代的含义及历史地位4鉴赏青铜名器
过程与方法:阅读、小组交流、听教师讲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重点青铜时代
难点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器
教学进程:
【导】
铜是人类最先利用的金属。
青铜是人类炼成的第一种合金。
咱们的先人既用它制作工具从事生产,制作日经常使用具方便生活,还用它制造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写下世界青铜文化史上灿烂的篇章。
5学生看视频:青铜冶炼
6观赏:司母戊大方鼎
7学生阅读,列举青铜器物种类
【议】
以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议议精美绝伦的青铜艺术。
【练】:
1青铜是以为要紧成份的合金。
夏、商、西周时,青铜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时期。
2河南出土的,代表了商朝青铜器的典型风格;湖南出土的可谓青铜器中的精品。
【练】:
课后作业第17 节青铜工艺的杰出成绩《同步练习》的形成的课堂小比拼
板书:第17 节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一、青铜的主要成分
二、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
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
四、鉴赏青铜名器课后反思:
日。
第18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绩【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记住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的地理位置及修建年代,记住秦长城的东西两头。
2、列举战国时期至秦朝的四大工程。
3、明白得都江堰的特点、功效和秦长城的价值。
【学习重点】都江堰、秦长城【学习难点】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三大工程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课前预习】【学法指导】【预习自测】1.战国后期,秦国蜀守组织发动民众,在周围的岷江上修建了。
它的建成,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2.战国后期,秦国在周围修建了,浇灌关中平原的农田。
3.秦朝初年,为防御壮大的,修筑了由和组成的“长城”。
秦长城西起(今甘肃岷县),东至,全长万余里,宏伟壮丽。
【我的疑问】【课内探讨】【学始于疑】1、秦长城的大体走向?二、秦长城的起止点?【质疑探讨】探讨问题一:小组合作议一议:秦长城修筑的背景和意义【当堂检测】1.有人说都江堰“迄今已有2250连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态工程。
”你明白这项工程修建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D.西汉时期2.修建在流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举世闻名()A.岷江B.大渡河C.嘉陵江D.乌江3.开凿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浇灌工程都江堰的是()A.春秋时期的秦国B.战国时期的秦国C.春秋时期的齐国D.战国时期的齐国4.都江堰的建成,使那个地址成为千里沃野,人称“天府之国”。
“那个地址”指的是()A.秦国B.成都平原C.四川盆地D.黄河流域5.1974年3月,在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工地上,出土了东汉时雕刻的一尊石头人像。
石像高2.9米,完好无损。
你以为这人应该是()A.秦始皇B.郑国C.白公D.李冰【课后反思】【课后训练】1.秦国在都城咸阳周围修建的水利工程()A.都江堰B.灵渠C.郑国渠D.秦长城2.盛行八十年代的电视剧《霍元甲》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曾唱遍了五湖四海。
你明白那个地址的“万里长城”应该修筑于()A.战国B.秦朝C.明代D.清朝3.秦长城蜿蜒万里,其东西起点是()A.东起临洮西到辽东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4.秦朝时长城的修筑,要紧功能体此刻()A.旅行景点B.扩大秦朝疆域的世界阻碍C.划定国界D.军事防御5.以下哪两项工程,犹如两座丰碑,雄辩地向世界说明中华民族有制造人世奇迹的聪慧和力量?①都江堰②郑国渠③万里长城④灵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战国后期,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为什么都修建在秦国境内?关于秦国的进展有什么阻碍?。
七上第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教案详案配套课件1. 课堂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是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青铜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材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
通过学习青铜工艺的发展和杰出成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卓越成就。
2. 学习目标•了解青铜工艺的历史和发展•掌握青铜工艺的制作工艺和技术•能够欣赏和分析青铜器的艺术价值3. 课程内容1.青铜工艺的历史概述–介绍青铜工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青铜工艺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2.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技术–介绍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主要的技术流程–分析青铜器的特点和制作工艺对艺术价值的影响3.青铜器的杰出成就–选取几个代表性的青铜器进行介绍和解读–分析这些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意义4.欣赏和分析青铜器–展示多张青铜器的图片,并对其进行简要的解读–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这些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4. 教学活动安排•活动一: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和线索引导学生猜测本节课的主题是什么,并与学生进行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学习青铜工艺的历史概述–通过简短的讲解和互动问答的形式,向学生介绍青铜工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让学生了解青铜工艺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活动三:学习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技术–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并解释主要的工艺和技术流程,加深学生对青铜器制作工艺的理解。
•活动四:学习青铜器的杰出成就–选取几个代表性的青铜器进行介绍和解读,让学生了解这些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意义,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欣赏和分析。
•活动五:欣赏和分析青铜器–通过展示多张青铜器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这些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和历史,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活动六: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并回答学生关于青铜工艺的疑问。
5. 教学资源准备•PowerPoint课件:包含青铜工艺的历史概述、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技术、青铜器的杰出成就等内容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金榜学案】12-13版七年级历史上册-5.17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精练精析(课时训练+基础达标)-川教版
5.17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精练精析(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
我们的祖先掌握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大约是在( )
A.1 800多年前
B.4 000多年前
C.3 000多年前
D.2 000多年前
2.(2011·苏州中考)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3.青铜时代因青铜器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重要而得名。
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不包括下列哪一时期(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4.(2010·内江中考)右图是2010年上
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
据
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
文化。
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
9.(2012·怀化模拟)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发现于(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成都平原10.(2010·潍坊学业考试)《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映了( )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11.右图是青铜树,1986年8月出土,造型
为一树状,上有神鸟。
原树高384厘米,3
簇树枝,每簇3枝,上有27个果实和9只
鸟,可能是“九日居下枝”的意思。
此文物
出土于( )
A.河南殷墟
B.四川三星堆
C.陕西西安
D.浙江河姆渡
二、非选择题
12.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说出三幅图中青铜器的名称。
并说出这些青铜器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合金?
(2)请你对以上三件器物分别做一简单介绍。
(3)图三显示一青铜器正在出土,请问这是哪一文化遗址?再举出两例这里出土的青铜器。
(4)根据三幅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铜器物的特点。
三、活动探究
13.鼎是中国悠久历史及古代文化的一个象征,也是世界文明史与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材料一古书记载:铸造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必须具备“典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几个条件。
下面是商朝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
材料二我国古代的青铜器种类繁多,而数量最多的是青铜礼器。
青铜礼器大多数是王室与贵族祭祀时使用的器皿。
夏、商、西周时代的青铜器上有复杂的纹饰,这些纹饰或与贵族的祖先、神灵崇拜有关,或与他们的权力、财产有关。
有的青铜器上还刻有文字,纪念祖先、记录赏赐或王命。
请回答:
(1)计算一道跟铸造司母戊鼎有关的应用题:商代一个用来熔化青铜的坩埚的容积是0.001 4立方米,现在要铸造一个高1.33米,长1.1米,宽0.8米,重832.84千克的大鼎,一次浇铸成功,请计算:需要多少个坩埚(每立方米的铜重8 900千克)?如果一个坩埚需要4个人操作的话,至少需要多少人合作铸造司母戊鼎?
(2)通过计算,你对司母戊鼎的制作有何认识?
(3)依据材料二,谈谈你对青铜器的综合认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4 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掌握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2.【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辨析能力。
左图文物是甲骨文,它是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右图文物是司母戊鼎,它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所以通过图中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商朝的历史。
3.【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夏、商、西周时,青铜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青铜时代。
4.【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商朝后期,出土于我国河南的司母戊鼎,雄伟端庄,气势凛然,代表了商朝青铜器的典型风格。
B、C两项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D项出土于湖南。
5.【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只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便可
知鼎可以用作食器。
6.【解析】选B。
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这一时期的司母戊鼎是最为著名的代表作,所以司母戊鼎反映了我国商朝的青铜铸造水平。
7.【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
上图是四羊方尊,A、B、C三项是对其正确的评价,而代表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是司母戊鼎,不是四羊方尊。
所以选D。
8.【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
C项是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立人像,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
9.【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题干中的“三星堆”位于四川广汉,所以D项符合题意。
10.【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的“金”指的是青铜,《周礼》记载的是青铜器制造的配方比例。
故选B。
11.【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辨析能力。
青铜树是四川“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典型代表器物。
所以选B。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辨析、理解能力。
本题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图片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
只要结合教材,不难解答。
答案:(1)四羊方尊、司母戊鼎、青铜立人像。
铜、锡、铅。
(2)图一: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图二:雄伟端庄,气势凛然,代表了商朝青铜器的典型风格;图三:造型奇异,风格独特,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3)四川三星堆。
青铜人头像、青铜树。
(4)种类繁多、工艺高超、生产规模大。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8 900×0.001 4=12.46(千克)
832.84÷12.46=66.841(个) 67×4=268(人) 故需要坩埚约67个。
至少需要268人合作铸造。
(先计算出一个坩埚可以熔化多少千克青铜,就可推算出需要的总坩埚的数量。
由此可知,光熔铜浇铸就需要268人,再加上制模、翻范、拆范后的修饰以及运输管理等,总计至少需要300人)
(2)司母戊鼎制作规模宏大、工艺高超。
体现了祖先的勤劳智慧和密切协作的精神。
(3)青铜器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更是一种精神产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它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
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