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土壤与植物营养学_《营养植物学》讲义 中国农业大学
- 格式:pdf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38
第三模块复习题
复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肥力
3.土壤粒级
4.土壤质地
5.有机质矿质化作用
6.有机质腐殖质化作用
7.同晶异质替代 8.潜性酸 9.土水势 10.凋萎系数 11.土壤热容量 12.阳离子交换量
13.盐基饱和度 14.氧化还原电位 15.反硝化作用 16.土壤发生层 17.土壤背景值
18.土壤环境容量 19.土壤污染 20.土壤质量
二、填空
1、土壤资源的特点有()、()和()。
2、岩石矿物风化类型有()、()和()。
新疆以()为主,我国南方以()和()为主。
3、有机残体的C/N为()时,最宜于分解,大于此值时,容易出现()
现象;小于此值时,容易出现()现象。
4、砂土的容重()于粘土的容重,总孔度()于粘土,密度()于粘土。
5、土壤结构体有()、()、()、()和()。
其中()属于农业生产中优良的结构体类型。
6、土壤胶体的双电层构造包括()层和()层,其中()
层又可划分为()层和()层。
7、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可以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称为()离子,
包括();第二类称为()离子,包括()。
8、土壤中氮素的无效化过程包括()、()、
()、()和()。
9、土壤中无机磷的存在形态主要有()、()和()。
10、土壤耕性的好坏,一般用()、()和()三个方面来衡量。
11.土壤肥力按其形成分()和();按其经济效益分()和()。
12.岩石矿物风化类型有()、()和()。
13.影响土壤有机物质分解的因素有()、()、()、()、()。
14.土壤空气特点有()、()、()、()、()。
《植物营养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营养学是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的骨干课程,是报考林业院校土壤专业和植物营养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考试课目。为了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的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土壤学或植物营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植物营养学(上册)
第一章绪论
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植物营养研究的早期探索,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及其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大量营养元素
植物营养成分
碳、氢、氧
氮,磷,钾
第三章中量营养元素
钙,镁,硫
第四章微量营养元素
铁,硼,锰,铜,锌,钼,氯
第五章有益元素
硅,钠,钴,镍,硒,铝
第六章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
土壤养分的化学有效性,土壤养分的空间有效性,根系生长与养分有效性,植物根际养分的有效性
第七章养分的吸收
养分进入根细胞的机理,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叶片和地上部分其它器官对养分的吸收
第八章养分的运输和分配
养分的短距离运输,养分的长距离运输,植物体内养分的循环,养分的再利用第九章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关系
矿质养分与植物生长,源-库关系与产量,矿物营养对源-库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矿质营养与品质的关系
第十章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特性
植物营养性状的基因型差异,植物养分效率差异的生理学和遗传学基础,植物营养遗传特性的改良途径
第十一章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
酸性土壤,盐渍土,石灰性土壤,渍水和淹水土壤
植物营养学(下册)
第一章肥料概论
肥料与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肥料施用与发展的简况,我国肥料实验研究简史,肥料的来源、分类及其特性
第二章氮肥
中国农业大学815土壤与植物营养学2013真题(回忆版)
名词解释:土壤肥力,土壤bsp,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质流,异元素溶解,养分生物有效性,养分归还原理
简答题:1 土壤为什么能生长植物2 土壤缓冲性的机理3伊利石为什么没有膨胀性4苹果苦痘病是因为什么
问答题:1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2土壤碳循环,对全球变暖有什么影响3我国农田缺乏微量元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什么作物容易缺乏?为什么?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应注意什么?怎样可以提高微量元素肥料的利用率
质外体与共质体养分运输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运输机理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090321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专业重点、难点预测及考前押题
第一部分重点、难点解析
土壤学
第一章、绪论
掌握土壤、土壤圈的概念(重点、考点);
知道土壤资源的几个特点:再生性、有限性、固定性、可变性;
了解土壤科学发展的历史;
掌握我国土壤研究的主要任务(重点、考点);
第二章、土壤物理性质与过程
知道土壤的物理性质是指什么;
了解土壤三相:固相、液相、气相;
重点掌握土粒密度、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比、土壤含水量:质量含水量、体积含水量、有效粒径、土壤颗粒、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土壤质地、团粒结构、土壤机械组成、田间持水量、萎蔫系数、相对含水量、土壤水势、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吸力、土面蒸发、SPAC、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土壤热扩散率等定义(重点、考点);
掌握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之间的转化、计算(重点);
土壤颗粒分为:石砾、砂粒、粉粒、粘粒(重点、考点);
知道土壤质地的分类制:国际制、美国制、卡庆斯基制、中国制;
重点掌握团粒结构的定义、特点、优点(重点、考点);
了解土壤结构形成的因素;
重点掌握土壤孔隙的类型: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通气孔隙(重点、考点);
掌握2.2土壤水的计算(重点、难点、考点);
了解土壤水的测定方法:重量法、中子法、TDR法;
掌握土壤水势的分类(难点);
了解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滞后现象;
掌握土壤水在各相情况下的运动,液态:饱和流、非饱和流;夜潮、聚墒
重点掌握土面蒸发的3个阶段(考点);
了解土壤力学性质:黏结性、黏着性、可塑性、账缩性、
第一章 绪论
(一)基本概念
1.土壤
2.土壤肥力
3.自然肥力
4.人工肥力
5.潜在肥力
6.经济肥力(有效肥力)
7.农业
8.农业生产
9.再生作用10.农业生态系统11.历史自然体12.大气圈13.生物圈14.岩石圈15.土壤圈16.水圈17.土被18.风化壳19.光合作用20.养分库21.矿质营养学说22.腐殖质学说23.归还学说24.土壤肥力递减肆25.发生学学说26.土地生产力27.土壤生产力28.土壤剖面29.土宜30.土壤基本物质
组成。
(二)填空题
1. 土壤是指固态地球 具有 能够生长 的 物质层。
2. 土壤与自然界其他物质实体的本质区别是 。
3. 土壤肥力是土壤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需的 、 、 、 、 以及 的能力。
4. 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
5. 一般土壤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五种物质构成。
6. 土壤物质组成中,矿物质占土壤质量的_____%占土壤容积的_____%,有机质占土壤质量的_____%占土壤容积的_____%。
7. 土壤孔隙总量占土壤容积的_____%,其中水分占_____%,土壤空气占_____%它们二者是同处于_____之中,而随外界条件变化而相互_____。
8. 土壤生产率的大小主要是由_____、_____和_____共同决定的。
9. 土壤固相部分是由_____、_____和_____组成的。
10. 土壤空气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11. 地球表面的一个圈层,主要由铝硅酸盐物质构成,称为_____或_____。
《植物营养学》思考题
第一章 绪论
1.说明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关系以及施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2.就“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的意义加以评说。
3.叙述土培法和营养液培养法在植物营养学科中的重要性及适用范围。
第二章 大量营养元素
1.就NH+4-N同化来讲,GDH途径和GS-GOGAT途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GS-GOAT途径是更为普遍和重要的同化方式?
2.如何对NH+4-N与NO3-N的营养作用做出正确评价?其肥效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3.说明磷酸盐被植物吸收后在体内的行为轨迹和特点。
4.说明植物体内酰胺和植素的合成及其重要意义。
5.就蛋白质合成来看同钾和氮的功能有何不同?
6. 说明缺乏氮磷钾养分时, 植株外形、颜色等症状和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第三章 中量营养元素
植物缺钙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钙是如何作为第二信使起作用的?
镁是如何调控RuBP羧化酶和ATP酶的?
缺镁、缺硫和缺钙均会造成叶片黄化,三者有什么不同?
硫如何参与电子传递?
哪些氨基酸中含有硫?
第四章 微量营养元素
说明植物缺铁的症状、原因以及植物对缺铁的可能适应机制。
简述植物缺硼症状、部位与硼的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缺锰对植物的生长有何影响?为什么?
除缺铁外,还有哪些微量元素缺乏时会影响植物的生殖生长,为什么?
缺锌和缺铁的症状有何异同?为什么?
请描述典型的缺钼症状,缺钼对高等植物体内的哪些生理过程有直接影响?
哪几种微量元素与植物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有关,举例说明其作用原理。
试比较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和功能有何差异。
2010年硕士招生考试参考书目汇总表考试科目
240二外日语
241二外法语
360高等代数
724马克思主义理论
725传播学原理(传播学概论、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学史)
726基础英语
727管理学综合(含公共管理学、管理学原理)
728社会学理论
729中国通史(1840 年以前)
730科学思想史
731经济法综合
806生物化学
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
809地理信息系统(含遥感原理)
810气象学与气候学
815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
817农村发展与管理综合
818经济法学
820电路原理
821数据结构
823普通生态学
825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
826专业综合(含影视、美学、文学)
828社会学研究方法
829英语写作与翻译
832工程力学(理力、材力)
833电子技术
834水文学
835食品科学基础
839信息管理与情报学基础
840农业概论
842马克思主义哲学
845农业生物环境原理
847水力学
848工程流体力学
851结构力学
852土地资源管理
853城市规划原理
复试:①传播实务;②文艺理论基础(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复试:大学化学实验
复试:植物生理学(含笔试、面试、实验技能操作)
复试:分子生物学(含笔试、面试、实验技能操作)
复试:普通生物学(含笔试、面试、实验技能操作)
复试:半导体物理学(三选一)
复试:大学物理实验(三选一)
复试:光谱分析技术及应用(三选一)
复试: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上机操作复试:内容中分子生物学
复试:内容中植物生理学
复试:农药学概论
复试:动物繁殖学
复试:社会保障综合
复试:信息检索与利用
参考书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 初级 /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合作编写.--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 2册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土壤在人类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
土壤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而且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生产资料。
一、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一)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
1.土壤的营养库作用:是陆地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
2.土壤在养分转化和循环中的作用;
无机物的有机化,有机物的矿质化;
3.土壤的雨水涵养作用:是一个巨大的水库;
4.土壤对生物的支撑作用;
土壤中拥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生物群;
5.土壤在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中的作用(缓冲库)。
(二)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管理关系
二、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1.数量的有限性和固定性
地球表面形成1cm厚的土壤,约需要300年或更长时间。
2.质量的可变性(土壤肥力的可更新性)
治之得宜,地力常新
3.土壤空间位置的固定性
三、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1.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及生产性;
2.对水和溶质流动起调节作用;
3.对有机、无机污染物具有过滤、缓冲、固定和解毒作用;
4.具有贮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的养分作用和其它元素的功能。
四、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土壤圈(Pedosphere)的概念
地球表层系统五大要素: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
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它是地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地圈系统(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交界面,既是这些圈层的支撑者,又是它们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1.土壤圈涵义
(1)永恒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研究方向
01植物营养生理、分子基础与遗传
02植物根际营养
03新型肥料与数字化施肥
04资源再利用与污染控制
05养分管理
更多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数学(农)或702化学(农)
④815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或801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复试:综合测试
备注:
1、联系人:刘依
联系方式:zhybgs@
2、招生人数包括接收推荐免试生102人,接收推荐免试生工作结束后在正式报名前公布实际对外可招生人数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815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
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硕士入学考试内容由“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问题分析三部分组成。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植物营养肥料学
第一章:绪论
1、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植物营养学主要任务: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体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施肥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3、肥料: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物质。
4、泰伊尔(Von Thaer)-19世纪初期,“腐殖质营养学说”:土壤肥力决定于腐殖质的含量,因此腐殖质是土壤中植物养分的唯一来源,矿物质不过起间接作用,以加速腐殖质的转化和溶解,使之成为易被植物吸收的物质。
5、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要点: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意义:
①理论上,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和转折点,使维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料向施用无机肥料转变有了坚实的基础;
②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创立和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农业产量的增加份额中,有40%~60%归功于化肥的施用。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6、养分归还学说-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