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黄山奇松_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6.51 KB
- 文档页数:5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黄山奇松2_苏教版《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奇松的奇、美。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伸出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齐读课题,重点指导“奇”字)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而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更是情有独钟。
在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可以看到“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
二、品读课文,感受奇松1、请同学们默读第2节,用“——”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划出陪客松的句子,用“”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并找出能体现它们各自特点的词句来,做上标记,看哪位同学找的又快又准。
2、划好了吗?同桌之间商量商量,看你们找的是不是一样?(相机板书重点词语:枝干遒劲、郁郁苍苍、枝干蟠曲3、指名生分别读描写迎、陪、松的句子。
(检查学生读的是否正确、流利)4、请同学们自由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迎客松究竟“奇”在什么地方?指导朗读:(1)迎客松“奇”在什么地方?(指名生读第一句话)你最喜欢读哪种松?(指名读陪客松部分)你为什么觉得它奇?你能把它的奇读出来吗?谁敢和他比试比试?其余学生是小评委,小评委可要用心听,一会儿可要找你评一评的呀!(生评价,再读)7、交流送客松部分在黄山、松如其人,来到时有人相迎,游玩时有人相陪,就是离开也不会感到寂寞,因为还有人相送,它就是送客松。
(指名读送客松部分)你为什么觉得它奇?(指2名生比赛读,生评)8、同学们,迎、陪、送三大名松是黄山最亮的风景点。
谁再美美第读读这三棵奇松?(出示文字)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象奇松的形象。
三、观看录像,升华感情1、玉屏楼前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优秀6篇《黄山奇松》教学案篇一一、说教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
其中《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每个自然段可以独立成段。
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全文结构上,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
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来完成,其中第一课时着重读准读通,扫除障碍,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精读品悟第二自然段,积累内化“精妙”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发挥充分的想象。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我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句子里理解描绘黄山奇松的词语,通过学习能够背诵第二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完成问题训练,培养学生语文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感受它们生命力的顽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⑴、感受黄山松的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说重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通过反复诵读,了解黄山松树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四、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在教学方法上的总体构想上,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可采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语文教案《黄山奇松》(优秀4篇)《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本第九册的课文。
这篇课文描写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
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根据《黄山奇松》这篇课文的特点,我探讨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二)设计理念《黄山奇松》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性散文,全文紧扣奇来对黄山松进行描写。
文字生动,意境优美,适合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与文本进行交流,教师转变角色,以一个导游的身份将学生引入情境,然后由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感悟,与文本自由的进行亲密的对话,在反复的朗读中加深感悟,加深理解,在读中引发思维,唤起情感,从而让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和教材发生碰撞。
进而提升学生精神境界。
(三)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读懂课文的内容。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教材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把课文内容与网络教材上的图片、文字、影片结合起来进行阅读感悟课文的能力。
4、赏读品味,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这一举世奇景,它不仅仅是山,也是海,是松之海,石之海,云之海,泉之海,花之海,诗之海……是一片画的海洋!今天,让我们乘坐网络快车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触摸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
”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孩子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
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
一节好的语文课,一个“情”字怎生了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我在教学《黄山奇松》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课文的情境和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启动情感。
16、黄山奇松(第2课时)教材简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九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 赞叹之情。
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
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由独秀丽。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会用郁郁苍苍”、 屹立”造句。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俗话说: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今天就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天下第一奇 山吧!齐读课题。
2. 从课题看,课文重点写什么?你想知道什么?黄山奇松到底奇在哪儿呢?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师导读:被誉为 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多媒体展 示黄山四绝的图片]闻名于世。
2. 欣赏四绝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 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述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
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3.引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它们指的是()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观赏黄山奇松,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打开书, 读第二自然段。
用“一一'划出。
2、谁来说?谁来把它写到黑板上?(学生板书)3、这三棵奇松你认识吗?不认识?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合作学习单。
默读第2自然段,选择一种松为对象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1、读一读读一读描写X松的句子,并在感触深的地方写上一两句话。
2、说说名字的由来因为(),所以人们称这棵松为“()松”3、补充介绍组内交流关于X松的其他资料。
4、有感而发将你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小组展示1、指着图介绍。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经过朗诵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培育审美情味,激起先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指点朗诵,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在读的进程中协助先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进程:一、设境激趣,再现生活,触发情感。
1、欣赏黄山〝四绝〞的景色。
[多媒体演示:黄山〝四绝〞录像]〔借助〝课件〞演示和教员的解说,不但激起了先生的学习兴味,集中了先生的留意力,而且笼统快捷地让先生对黄山有笼统、生动的印象,激起先生想了解黄山的兴味。
〕2、请你也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黄山给你的感受?3、看来,黄山给大家留下了深入印象。
而人们对黄山奇松却特别有感情,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过渡:经过欣赏,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
只需你离开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4、指读、质疑课题。
整理剖析,确定研讨方向:黄山奇松〝奇〞在哪?二、自主研读,创设情境,体会奇特。
㈠、小组研读课文,讨论:黄山奇松〝奇〞在哪?㈡交流汇报。
〔依据先生的回答自主学习相应局部。
〕1、位置奇〔提示:黄山松的〝家〞都安在哪?〕2、形状奇〔引导先生用自己的言语概括黄山奇松的形状特点,并指点感情朗诵最后一节,增强体会黄山松形状奇的特点。
〕㈢观看录象,预备引见黄山奇松的特点。
1、观看〝黄山奇松〞的录象,谈谈感受。
2、小组预备,以黄山奇松的身份作〝自我引见〞。
3、交流汇报:〔在先生的自主交流中,相机引导先生朗诵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语句,加深了解这三种松树的特点。
〕〝迎客松〞⑴、出示句子: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依然郁郁苍苍,充溢生机。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似乎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如今,这棵迎客松曾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意味了。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5单元的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
其中《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在本单元中起着提纲挈领、举一反三的示范作用。
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每个自然段可以独立成段。
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全文结构上,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
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来完成,其中第一课时着重读准读通,扫除障碍,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精读品悟第二自然段,积累内化“精妙”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发挥充分的想象。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会写本课六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5、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法,学习和应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四、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唤起情感的升华,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和文本发生思想的碰撞,进而能认识美、感受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五、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特,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教师的牵引指导、学生的反复朗读和交流讨论,把握课文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16黄山奇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屹立”和“饱经风霜”造句。
3、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难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准备:投影片、黄山奇松图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解题。
1、出示图片。
(有关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图片)指导观察,这就是有着“四绝”美称的“天下第一奇山”。
2、板书课题:16黄山奇松黄山在安徽省地部黄山市境内,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长约40千米,宽约30千米,四季风景如画,要数松树最为神奇。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
⑴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⑵思考:①文章各自然段各写了什么?②你喜欢哪一自然段?(这一部分放在第二遍的时候)⑶自学生字新词,注意音、形、义。
2、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⑴抽读生字卡片。
誉为陡崖屏风宾客屹立卧注意:誉、屏、宾⑵注意“誉、屏、”的写法。
⑶理解词义,结合文章有关句子进行。
(重点理解以下词语)情有独钟:钟:集中、专一,意思是对某一样东西特别偏爱。
饱经风霜:饱:充分,意思是经历了很多的苦难与折磨。
⑷指名试读课文,师生相机指点。
4、再读课文,要求见上(⑵思考)说说每段主要写了什么?你喜欢哪一段,为什么?三、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第一自然段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2、指名回答。
⑴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句的意思吗?让学生体会“被、以、而、更”的妙处。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陡崖屹立情有独钟姿态优美盆景宾客饱经风霜充满生机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1.出示填空题:被誉为()的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更是()。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五篇模版)第一篇: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情景。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出示课件),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出示课件),我们还知道,这“四绝”之中,人们最喜爱的是——黄山奇松,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
出示一系列课件:《你知道吗?》1、迎客松,地处海拔1680米,树高10.1米,树龄越800多年,是黄山松中的“元老”,列黄山奇松之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破石而生,寿逾千年,姿态苍劲,枝叶平展如盖,两大侧枝横空斜出,似展臂迎客,颔首向五湖四海的宾朋致意。
2、送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虬干苍翠,枝叶侧伸,似作揖送客。
树高4.8米,树龄约450年3、黄山松的生长方式很奇特,它们都扎根在岩石缝里,没有泥土,枝丫都向一侧伸展;4、黄山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所以树皮的颜色和岩石的颜色很相似……5、因为生长的环境十分艰苦,因而黄山松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
今天我们就走进黄山,走近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的奇!板书课题。
复习字词之妙语连珠:人们对黄山奇松()。
瞧,迎客松姿态优美,(),虽然(),却仍然(),充满生机。
陪客松如同一个(),陪同游人,送客松姿态独特,游人把它比作(),它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地与游人告别二、配乐录音,感受奇松。
1、过渡:让我们继续前进的脚步。
要想观松,最好的去处就是(玉屏楼),举目四望,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哪棵奇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闭上眼睛,随着音乐,走进黄山这片神奇的世界。
(一)品味奇松师: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学习的成果。
请大家用这样的句子说话:我喜欢_______,因为。
16.黄山奇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词,书写正确规范。
结合语境理解“屹立”“饱经风霜”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积极运用。
感知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借助作者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描写,体会虚实结合写法的好处,并结合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学习,选择一种松的姿态展开联想和想象,尝试使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一段话。
3.情感与价值通过朗读,展开想象,品读文章精练的语言中饱含的情感,初步学习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表现黄山松“奇”的特点,感受黄山松被赋予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展开想象,品读文章精练的语言中饱含的情感,初步学习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表现黄山松“奇”的特点,感受黄山松被赋予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借助作者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描写,体会虚实结合写法的好处,并结合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学习,选择一种松的姿态展开联想和想象,尝试使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搜集黄山奇松的文字资料;准备课件;课前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单元导读,引入新课同学们,我国的旅游胜地远近闻名,四年级的时候我们跟随作者游览了泉城济南、四川九寨沟、荷兰的田园。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会带领我们欣赏祖国更多的名山大川。
今天,让我们先来学习《黄山奇松》一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以学定教出示生词,指生逐行读,及时评价,指导生读正确,注意停顿。
(课件出示词语:誉为陡崖玉屏宾客屹立卧倒盆景装点情有独钟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饱经风霜充满生机)强调“枝干遒劲”的“劲”是多音字,这里读“jìnɡ”。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课文是围绕题目中的哪个字来写的?(聚焦“奇”字)黄山松到底“奇”在哪里?课文又是如何抓住“奇”的特点来写的呢?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词语之间音断意连....的技巧。
察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少儿生活靠近的,能理解的察看内容。
随机察看也是不行少的,是相当风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察看,一边发问,兴趣很浓。
我供给的察看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亮,大小适中,指引少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察看,保证每个少儿看获得,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察看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少儿学习正确的察看方法,即按次序察看和抓住事物的不一样特点重点察看,察看与说话相联合,在察看中累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机遇,指引少儿察看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巨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少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海洋的波涛。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速。
”我加以一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少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少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机遇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如何?”少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察看,少儿掌握“ 盆大雨” 个。
雨后,我又少儿察明朗的天空,朗自的一首儿歌:“ 天高,白云,儿,儿,太阳公公咪咪笑。
” 抓住特点景生情,少儿不印象深刻,雷雨前后气象化的学得快,得牢,并且会用。
我在察的基上,引少儿想,他与过去学的、生活系起来,在展想象力中展言。
如啄木的嘴是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刀― ,大开刀治病。
通想,少儿能生形象地描绘察象。
一般来,“教”观点之形成了十分漫的史。
士(唐初学者,四博士)《春秋谷梁疏》曰:“ 者教人以不及,故也”。
儿的“ ”,其就是先秦尔后代教的称之一。
《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 教之弗”其“ ”自然也赐教。
儿的“ ”和“ ”可称“教”观点的形,但仍不上是名副其的“教”,因“教”必要有明确的授知的象和自己明确的。
16 黄山奇松第 2页 /共 12页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正确,才有条件正确模拟,才能不停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16.黄山奇松【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九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描绘的都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黄山奇松》是首篇,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
全文共3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
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述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写出它们的“奇”是本篇的重点。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
全文按照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来写,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素养的语言教材。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阅读过多篇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文章,他们领略了祖国的秀丽风光,对祖国的风景名胜充满了向往。
对于黄山,他们略有耳闻。
但对于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神奇秀美,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视野不开阔,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文分一个课时进行讲授,主要是通过品读课文来感悟黄山奇松的神奇秀美。
通过反复读课文,让学生掌握课文大意,把握文中所要讲述的主要画面,同时扫清生字词造成的障碍;再次精读课文时,具体品味其中的重点词句,感悟黄山的神奇秀美。
烘托出的环境美,最重要的是感悟文章中所传递出的对黄山美不胜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之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方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朗读感悟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奇”来写黄山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感受黄山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的句子,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的。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黄山的资料,预习课文,做好批注;课前欣赏:黄山风景录像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5.16黄山奇松教课设计1苏教版(黄山奇松(一、教课目的:(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经过朗诵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育审美情味,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课要点:(指导朗诵,在读中领会黄山松的美和奇.(三、教课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四、教课过程:(((一)、复习稳固,引入情境。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持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到了什么呢?(2、边播放有关的图片和音乐,边述被誉为----- “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有名于世。
(3、而在这四绝中,人们对黄山松更是情有独钟。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4、再看看课文的题目,你能从哪个字中找到答案呢?(奇)你又有什么问题要问?(5、想找寻答案吗?((二)、创建情境,感觉奇松。
(1、创建情境:请大家把眼睛闭上,我们登上了去黄山的飞机,经过不到一个小时的(飞翔,我们到达了天下第一奇山——黄山。
我们爬啊爬,终于到达了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
请大家张开眼睛,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看到了哪些松树,(它们又奇在哪里呢?(2、学生沟通议论,师相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3、大家说得很好,这三种松确实都特别奇异。
是的,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万千。
但是人们只需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
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
既然它有这么大的魅力,那我们就一同去领会迎客松的风范,并从语言文字中来感觉它的奇吧!((三)、引读迎客松,自学陪客松和送客松(1、出示迎客松的文字和图片。
(2、请同学们自读这段文字,并联合边上的图,你能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感觉到迎客(松的“奇“呢?(3、学生沟通议论能反应“奇“的句子及词语。
16 黄山奇松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11个生字。
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难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媒体:投影、录音、录像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导读第一自然段,领悟作者是怎样引出黄山奇松的。
教学重点: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板书“奇”,用“奇”组词。
2、板书“特松”,说说词义。
3、板书课题,齐读。
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朗读生字表上的生字和课后的词语。
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前鼻音:宾客盆景后鼻音:玉屏楼状如黑虎翘舌音:状如黑虎(2)朗读下列词语:陡崖屹立饱经风霜姿态优美盆景宾客情有独钟郁郁苍苍枝干遵劲枝干蟠曲2、朗读课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指导读好下列句子: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指名逐段朗读时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事先布置预习):誉地情有独钟黄山绝胜处遒劲3、逐段齐读课文,边读边想每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交流:读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结合理解“誉”“情有独钟”“闻名于世”(换词)。
第十六课《黄山奇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课件等方法理解新词语“枝干遒劲、饱经风霜、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的意思。
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资料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与美。
继续学习总分的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读出黄山松的奇与美。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会抓重点词、句体会黄山松的“奇”。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
2.同学们自由谈观后的感受,以及对黄山的了解。
3.欣赏图片:黄山四绝,导入新课。
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人们
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文中所说,“更是情有独钟”。
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今天,我们一起尽情饱览一下“四绝”之首的黄山奇松。
(课件出示黄山四绝,板书:黄山奇松)
二、初读感知
(一)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段意。
第一自然段: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全文按“总分结合”的方式谋篇。
(二)学习生字词
1.学习多音字“劲”。
“劲”是多音字。
【jìn】①力量;力气。
②精神;情绪。
③效力;作用。
④神情。
⑤趣味。
【jìng】正直,挺拔,坚强有力。
遒劲【qiújìng】雄健有力。
2.认读生字词。
míng yù dǒu qiào píng zhàng bīn kè yì lì wò dǎo 名誉陡峭屏障宾客屹立卧倒
3.理解词语。
潇洒:[神情举止]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蟠曲:同“盘曲”,曲折环绕。
情有独钟: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他(她、它)上面。
三、精读领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请学生读一读。
2.在人们向往的“四绝”中,最钟情的是其中的奇松。
人们对黄山奇松特别有感情,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出示:情有独钟什么意思?
理解情有独钟:特别偏爱、感情专一。
读句子: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
2.读: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潇洒”指(神情举止)自然大方,“挺秀”指挺拔、俊秀。
这里是用形容人的词来形容树,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突出了黄山奇松高雅、脱俗的特点。
3.观赏图片:出示黄山奇松图片,学生欣赏。
看样子,大家都被这千姿百态的松树深深吸引住了。
那就带着对黄山奇松的喜爱之情,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松树?
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2.黄山是“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奇在哪里呢?自己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奇在何处”,可以勾画批注?
3.汇报交流。
迎客松
(1)句子一: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读句子。
理解词语。
遒劲:雄健有力。
饱经风霜:古老顽强的生命力。
这里指年代久远。
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写出迎客松枝繁叶茂,生命力强的特点。
再读:这棵迎客松屹立在黄山上已经一千多年了,虽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霜、雨雪的考验,但它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这是一棵多么的松树啊!读!
(2)句子二: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
读句子。
说说使用了什么修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形象的介绍“迎客松”名字的由来热情欢迎宾客。
学生畅所欲言:仿佛看到了
(3)图片展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4)齐读:迎客松部分。
陪客松
句子: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1)齐读描写陪客松的句子。
(2)欣赏图片,体会陪客松形象。
(3)“一个绿色的巨人”使用了什么修辞?
比喻,写出了陪客松高大挺秀的特点。
送客松
句子: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
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品读句子。
(2)出示图片:重点欣赏枝干蟠曲、天然盆景。
(3)送客松正跟游客告别,多么依依不舍啊,你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吗?
4.总结三松,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仿写小片段。
1.读第三自然段,看看黄山松还“奇”在哪儿?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千姿百态) 2.到底有哪些姿态?
读第二句。
黄山松千姿百态。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3.发挥想象说话:还可能像什么?
欣赏图片。
仿写欣赏:有的像朋友在打招呼,亲密无间,有的如高山卫士,威风凛凛;有的形似草原狼,有的状如天空鹰……
4.齐读第三段。
5看看这段是什么结构?
总—分—总
(四)拓展训练
推荐文章:《黄山奇石》,徐霞客的《游黄山日记》,袁牧的《游黄山记》,叶圣陶的
《黄山三天》,丰子恺的《上天都》等都体现了黄山的绝美秀丽的风姿,根据自己的喜好找到相关的书籍读一读。
四、课堂总结
是啊,黄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奇特的黄山松,黄山松便展现着千姿百态将黄山装点地更加神气、更加秀美!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领略了黄山松的“奇”,本文结构清晰,语句优美,抒情真切,值得我们学习。
五、作业布置
1.用总分总的结构写一写黄山的其他松,也可以写写我们美丽的校园,更可以写写黄山其他三绝:怪石、云海、温泉。
2.当小导游,向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说出“奇”,也许明年暑假你就能来一次黄山之旅。
【板书设计】
总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迎客松好客的主人
黄山奇松分陪客松绿色的巨人千姿百态神奇秀美
送客松天然盆景
总千姿百态秀美
【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
《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全文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阅读过多篇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文章,他们领略了祖国的秀丽风光,对祖国的风景名胜充满了向往。
对于黄山,他们略有耳闻,但对于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神奇秀美,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视野不开阔,缺乏感性认识,所以用视频和图片打开学生的视野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