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压力性尿失禁的_护理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简称SUI)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指在咳嗽、打喷嚏、笑、跑步、跳跃等活动时,因盆底肌肉和韧带的功能减退导致尿液无法控制而漏出。
该病患者常常感到尴尬和困扰,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
因此,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非常重要。
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护士首先应该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尿失禁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病因等。
同时,还应了解患者的个人生活习惯、饮食情况和排尿习惯等。
这些信息对于护理方案的制定和指导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非常重要。
2.指导盆底肌肉锻炼:盆底肌肉的功能减退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之一、护士应该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的指导,包括膀胱平板锻炼、肌膜提拉锻炼等。
通过锻炼盆底肌肉,可以增强其张力和耐力,从而改善尿失禁的症状。
3.指导合理的饮食:一些食物和饮品可以刺激膀胱或加重尿失禁的症状,如咖啡因、酒精、辛辣食物等。
护士应该向患者指导避免或减少这些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从而减轻尿失禁的症状。
4.提供适当的护理用品:对于患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护理用品是必不可少的。
护士应该提供适当的护理垫或吸收性内裤,以便患者在尿液漏出时能及时吸收,保持皮肤干燥。
此外,护士还应该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和更换护理用品,避免皮肤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心理支持和教育:压力性尿失禁常常会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和社交困扰。
护士应该扮演心理支持者的角色,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和倾听,化解患者的焦虑和尴尬。
此外,护士还应向患者提供相关的教育,包括病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疾病。
总之,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
护士应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通过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contents•压力性尿失禁概述•压力性尿失禁的评估目录•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并发症与风险•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与展望01压力性尿失禁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是指在体力活动、咳嗽、打喷嚏或大笑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漏出的现象。
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或盆底肌功能减弱,导致尿道关闭不全,在腹压增加时,尿液无法被有效控制而漏出。
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
影响因素肥胖、妊娠、分娩、盆腔手术等因素均可增加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
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在腹压增加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漏出,可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
长期漏尿可导致会阴部潮湿、瘙痒、异味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诊断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尿常规、尿流动力学检查等)来明确诊断。
此外,还需评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
02压力性尿失禁的评估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或妇科疾病。
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腹部、盆腔和神经系统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通过尿常规检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等情况。
尿常规检查尿培养影像学检查对于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尿培养以明确病原体。
如超声、CT 或MRI 等,可帮助了解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肿瘤等病变。
030201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尿流率测定膀胱压力测定尿道压力分布测定漏尿点压测定尿动力学检查与评估01020304通过尿流率测定,了解患者排尿的流畅程度和尿量。
通过膀胱压力测定,了解患者膀胱的储尿功能和排尿功能。
通过尿道压力分布测定,了解患者尿道括约肌的功能状态。
通过漏尿点压测定,了解患者尿道关闭压和膀胱颈的开放情况。
压力性尿失禁名词解释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腹压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不是由逼尿肌收缩压或膀胱壁对尿液的张力压所引起。
其特点是正常状态下无遗尿,而腹压突然增高时尿液自动流出,也称为真性压力性尿失禁、张力性尿失禁和应力性尿失禁。
简单而言就是当患者打喷嚏、咳嗽、大便或腹压增高时,如运动时腹压增高,尿液不自主的从尿道内漏出,就称为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在临床上有两种类型,90%以上为解剖型压力性尿失禁为盆底组织松弛引起,而盆底组织松弛的原因主要有妊娠、阴道分娩损伤、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等;不足10%的患者为尿道内括约肌障碍性尿失禁,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与急迫性尿失禁在症状和体征上容易混淆。
急迫性尿失禁是指有强烈的尿意,又不能由意志控制,而尿液经尿道流出的症状。
简单而言就是患者有尿频、尿急,同时又伴有憋不住尿的感觉,到厕所来不及准备,尿液就会漏出,这种称为急迫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名词解释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控制气体的症状,又被称为夜尿症或者Gitelman症。
它是一种损伤尿路的状况,能够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相应地影响他们的日常活动。
虽然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更常见,但它也可发生在一些儿童和青少年身上。
压力性尿失禁指的是一种控制尿液排泄时出现的问题,包括尿流不严、膀胱括约肌松弛及不完全排尿等症状。
失禁的发作可能发生在受惊吓、短时间受到压力或情绪波动的情况下,例如哭泣、大笑或者激烈运动等,最明显的就是快速行走时。
此外,失禁的发作也可能出现在饮酒后,或是长时间坐立不动、兴奋等情况下。
压力性尿失禁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便是泌尿系统结构性缺陷,比如膀胱发育不良或尿道弯曲(如下体狭窄)。
此外,它也可能和肌肉力量减弱、神经系统受伤、膀胱感受功能的改变、膀胱的超发性应激反应有关。
超发性反应指的是膀胱会突然失去控制,由于膀胱神经内分泌反应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尿液的排泄。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也千差万别,可以从生活方式改变、行为训练、止尿药物治疗和手术等方面进行治疗。
止尿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失禁发作,但有时需要配合行为训练,以调整膀胱肌功能,从而可以降低失禁的发作次数。
此外,生活方式改变也可以有助于减少失禁的发作次数,例如戒酒、避免压力,减少能激发膀胱的活动,以及在发生失禁时及时进行训练。
如果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以改善失禁的症状。
压力性尿失禁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可以及时诊断,从而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建议患者应首先采取改善生活习惯的方式,例如戒酒、少喝液体、增加体力活动等,以期能够减少发作的次数,保持膀胱健康,达到改善尿液控制的目的。
如果这种方法无效,建议就医,以及时了解其他治疗方法。
压力性尿失禁名词解释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体力活动、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腹腔压力的情况下,由于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或膀胱颈部支持系统损伤而导致的尿液无法有效控制,导致尿失禁的一种病症。
压力性尿失禁通常与盆底肌肉及尿道括约肌的功能异常有关。
当腹腔压力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或进行体力活动时,正常情况下尿液会被括约肌控制住,而不会发生尿失禁。
然而,当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或者盆底肌肉失去支持时,腹腔压力的增加会导致尿液的泄漏,从而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症状包括在咳嗽、打喷嚏、做运动或者举重时出现尿液的不可控制泄漏。
尿失禁的程度可能从轻度的几滴尿液泄漏到大量尿液的泄漏。
这种病症通常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和尴尬,影响其日常活动和社交生活。
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原因可能与盆底肌肉的松弛、妊娠和分娩、年龄因素、女性生殖器官的手术或者损伤、膀胱颈悬吊带松弛或断裂、体重增加、长期慢性咳嗽等因素有关。
此外,慢性炎症、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和手术都可能对尿失禁起到影响作用。
对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
轻度压力性尿失禁可以通过保持规律的排尿习惯、锻炼盆底肌肉、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等刺激物来进行自我管理。
对于中度到重度压力性尿失禁,可以采取药物治疗、使用吸收性产品如尿布以减少尿液泄漏,还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训练。
对一些特定的病例,手术可能是必需的选择。
总的来说,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特别是在妇女中。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同时,预防措施如保持健康体重、规律排尿和锻炼盆底肌肉也可以帮助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如何治疗?女性盆底系统主要由韧带、筋膜、肌肉群等形成,承托子宫、膀胱、直肠、尿道等。
生理状态下,肌肉群、筋膜交织汇合,对脏器组织发挥者强大的支撑作用。
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的其中一种症状,本病的发生与不同因素导致的盆底肌肉、筋膜、韧带被拉伸、薄弱甚至断裂相关。
育龄女性由分娩诱发导致的漏尿称产后尿失禁。
产后尿失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型尿失禁。
其中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最为常见,产后发病率为7%~40%。
本病患者在腹压突然增高时尿液会不可控制的流出,常见的腹压突然增高的情况有打喷嚏、咳嗽、大笑、跑步等,由于腹压突然增高而不自主漏尿,对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1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尿失禁主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型尿失禁等类型。
以压力性尿失禁最为常见,本病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咳嗽、喷嚏、大笑等情况下漏尿,部分病情较为严重时走路时也可能发生漏尿。
急迫性尿失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等症状,在紧张、寒冷、听到流水声就会有便意。
混合型尿失禁即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逐步增高,严重影响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
盆底肌肉损伤所致的盆底支持功能下降、支持尿道的周围组织损伤以及尿道括约肌本身病变等是引起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
女性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受到组织或神经损伤,导致盆底肌和括约肌受损,这种损伤造成的压力性尿失禁可能在分娩后不久发生,也可能在数年后才发生。
我国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为18.9%,50~59岁女性患病率最高,达到28.0%,多见于体型较为肥胖的中年经产妇群体。
压力性尿失禁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与重度,(1)轻度:基本上不影响日常生活,只有在大声咳嗽、大笑或打喷嚏时才会有尿液轻微漏出现象。
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提出的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incontinence)定义为:腹压的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不是由逼尿肌收缩压或膀胱壁对尿液的张力压引起的。
其特点是正常状态下无遗尿,而腹压突然增高时尿液自动流出。
如咳嗽、大笑、打喷嚏、跳跃、搬重物时,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漏出的现象。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压力性尿失禁分为两型。
90%以上为解剖型压力性尿失禁,为盆底组织松弛引起;约不到10%为尿道内括约肌障碍型压力性尿失禁,为先天性或原因不明。
1.妊娠与阴道分娩为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病因。
妊娠和分娩过程中,胎先露对盆底肌肉过度压迫,使用胎头吸引器和臀位牵引等阴道手术分娩,产后腹压增高等均可造成盆底组织松弛。
Van的1组病例对照研究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压力性尿失禁与第1胎的第2产程延长无关,而与产钳助娩明显相关。
Persson发现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与初产年龄、产次、胎儿出生体重和会阴麻醉明显相关。
2.尿道、阴道手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宫颈癌根治术、尿道憩室切除术等均可破坏尿道膀胱正常解剖支持。
3.功能障碍先天性膀胱尿道周围组织支持不足或神经支配不健全,为青年女性及未产妇的发病原因。
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减退,而使尿道及膀胱三角区黏膜下静脉变细,血液供应减少和黏膜上皮退化,尿道和膀胱的浅层上皮组织张力减退,尿道及周围盆底肌肉萎缩,因而尿失禁。
Salinas 还发现虽绝经状态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相关,但发生风险并未随年龄上升而增加,在52岁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消失。
绝经前发病往往由于营养不良、体质虚弱,致尿道膀胱颈部肌肉及筋膜萎缩而尿失禁。
4.盆腔肿物当盆腔内有巨大肿物,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时致腹压增加,膀胱尿道交接处位置降低而尿失禁。
5.体重许多文献报道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与患者的体重指数(body weight index,BWI)的增高有关。
SUI的检查包括Qtip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是指喷嚏、咳嗽、大笑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口漏出;尿动力学检查表现为充盈性膀胱测压时,在腹压增高而无逼尿肌收缩的情况下出现不随意的漏尿。
中国成年女性SUI的患病率高达18.9%,在50~59岁年龄段,SUI的患病率最高,为28.0%。
目前,国际上对尿失禁的治疗日益规范。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参考国际上相关的尿失禁诊疗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在2011年制定了我国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
经过充分讨论,于2016年年末根据临床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在2011年指南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加以完善,形成了“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
SUI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1)膀胱颈及近端尿道下移;(2)尿道黏膜的封闭功能减退;(3)尿道固有括约肌功能下降;(4)支配控尿组织结构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SUI的诊断主要依据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并需除外其他类型的尿失禁及膀胱疾病。
SUI的诊断。
基本病史和检查:(1)病史:包括全身状况,SUI症状,漏尿次数及严重程度,泌尿系统的其他症状,其他病史(既往病史、月经生育史、生活习惯、活动认知能力、并发疾病和使用药物情况、盆腔手术史和放疗史等),患者预期的治疗效果。
(2)查体:包括一般状态、全身检查、专科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专科检查应了解外生殖器有无盆腔器官脱垂及程度;外阴部有无长期感染所引起的异味、皮疹;双合诊了解子宫位置、大小和盆底肌收缩力等;肛门指诊检查肛门括约肌肌力及有无直肠膨出。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会阴感觉、球海绵体肌反射及肛门括约肌肌力的检查。
初步评估:压力试验及指压试验,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阳性或存在下尿路症状者行中段尿培养检查,尿培养检查阳性者行药物敏感试验并进行抗生素治疗(以除外感染引起的排尿异常)。
初步评估还包括工作和休息状态的3天排尿日记(可准确记录患者的排尿情况、尿失禁状况和次数,并可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手段),排尿日记的内容包括每次排尿的时间、排尿量,漏尿时间和类型。
压力性尿失禁,你了解多少2022年上映的电影《隐入尘烟》女主角曹贵英在邻居家看电视时,被嫌弃尿在了凳子上,甚至在新婚之夜,床头坐着的一会儿工夫,屁股下的被褥又湿了一大片,这就是比较典型的尿失禁,虽然不会威胁人的生命,但是很多时候会让人陷入难堪的境地,尿失禁又包括真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后两种比较常见,以下我们就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例,进行简单的科普,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指的是在患者膀胱压力以及腹压过度收缩时,造成尿液不受控制地溢出,类似于膀胱到尿道之间的尿道括约肌,这个结构松弛,相当于阀门松弛,会让患者在快走、打喷嚏、大笑、咳嗽时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此外还可能会因膀胱过度活动、收缩力量突然增强而引发。
2压力性尿失禁高危因素有哪些?在相关调查中显示,中国大约有18.9%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而在迈入50岁后,在50-59岁之间,发病率能够达到28%。
家族史、肥胖、盆腔脏器脱垂、生育、高龄、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等,都是压力性尿失禁高危因素,若是出现阴道结缔组织、盆底肌肉组织对膀胱颈、尿道支持不足,或者是尿道固有括约肌功能损伤,亦会造成压力性尿失禁,而男性一般不会出现压力性尿失禁,若是出现,多半是因手术损伤引发的,需格外注意。
3压力性尿失禁典型症状有哪些?按照疾病临床程度,压力性尿失禁包括轻度、中度、重度三种类型,若是轻度尿失禁,在一般活动、夜间不会出现尿失禁问题,但是在打喷嚏、咳嗽时会因腹压增加偶尔出现尿失禁,不需要给患者垫上纸尿裤、尿垫,每隔一小时测量尿垫试验楼尿量不会超过2g;若是中度尿失禁,可能会在快步行走、跳跑、起立活动时,出现频繁尿失禁,需要垫上纸尿裤或者尿垫,一小时楼尿量可能会在2g与10g之间;若是重度症状,可能只是简单的起立活动、轻微活动,甚至只是平躺着都可能漏尿,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2g<1小时尿垫试验漏尿量≤10g为重度症状,1小时尿垫试验漏尿≥50g为极重度,需要立即到医院进行系统性治疗。
根据典型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即大笑、咳嗽、喷嚏或行走等各种程度腹压增加时尿液溢出,停止加压动作时尿流是否随即终止即可明确诊断。
专业的诊断还应包括必要的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压力诱发试验,尿垫试验和尿失禁问卷等。
还应注意与急迫性尿失禁和充溢性尿失禁等常见尿失禁相鉴别。
根据临床症状,可将压力性尿失禁分为三度:
轻度:一般活动及夜间无尿失禁,腹压增加时偶发尿失禁,不需佩戴尿垫。
中度:腹压增加及起立活动时,有频繁的尿失禁,需要佩戴尿垫生活。
重度:起立活动或卧位体位变化时即有尿失禁,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社交活动。
盆底肌训练
目前尚无统一的训练方法,较共同的认识是必须要使盆底肌达到相当的训练量才可能有效。
可参照如下方法实施: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2~6秒,松弛休息2~6秒,如此反复10~15次,每天训练3~8次,持续8周以上或更长。
此法方便易行,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
停止训练后疗效的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男科医院
药物治疗
主要为选择性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刺激尿道平滑肌α1受体,以及刺激躯体运动神经元,增加尿道阻力。
副作用为高血压、心悸、头痛、肢端发冷,严重者可发作脑中风。
常用药物:米多君、甲氧明。
米多君的副反应较甲氧明更小。
此类药物已被证明有效,尤其合并使用雌激素或盆底肌训练等方法时疗效较好。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主要适应征包括:
(1)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坚持,不能耐受,预期效果不佳的患者。
(2)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
(3)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患者。
(4)伴有盆腔脏器脱垂等盆底功能病变需行盆底重建者,应同时行抗压力性尿失禁手术。
目前经阴道尿道中段吊带术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损伤小、疗效好等优点,主要的方式有TVT,TVT-O,TOT等。
合并症主要有尿潴留,膀胱损伤,吊带侵蚀等,但发生率很低。
[1]
男性压力性尿失禁
男性下尿路解剖结构与女性不同,自然发生压力性尿失禁极其罕见,一般见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发生率<1%)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发生率8-40%)。
大部分患者经正确的盆底肌训练后可明显缓解,严重者可行尿道粘膜下注射药物或男性吊带手术治疗,但疗效不太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