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5,风儿轻轻吹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风儿轻轻吹》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风的作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对我们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让学生学会用诗歌、绘画等表现方式来表达对风的喜爱和赞美。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风有一定的认知,知道风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对其具体作用和特点了解不多。
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和向往,喜欢用诗歌、绘画等表现方式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能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存在,对于保护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风的作用,知道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描述风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表现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风的作用,知道风是一种自然现象。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风的能力,以及用诗歌、绘画等表现方式表达对风的喜爱和赞美。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法、体验法、表现法等。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诗歌、绘画等手段,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表现风的特点和作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风的声音,引导学生关注风这一自然现象。
2.教学新课:让学生观察风的特点,了解风的作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学生活动:让学生用诗歌、绘画等表现方式来表达对风的喜爱和赞美。
4.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风的作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5.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风,用诗歌、绘画等表现方式记录下来。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风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展示风的特点和作用;另一部分是学生的诗歌、绘画作品,展示学生对风的喜爱和赞美。
2017年春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我和大自然5、风儿轻轻吹一、教学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与大自然有共在感;2、了解并体会风在生活中的作用及人们对风的利用,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
二、教学重点:①了解风的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②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①人们对风的利用。
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活动准备:扇子风车气球薄纸张香水五、活动过程:一、风儿在哪里游戏导入,引入主题——猜谜语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好),那就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瓜猜一猜这是什么?(出示课件)2、师:同学们,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风)对,是风。
今天,老师把风娃娃请到了我们的教室,让他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好不好?(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风儿轻轻吹》。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和风儿一起玩感受风,发现风。
师:风娃娃天天和我们在一起,但风娃娃可喜欢捉迷藏了,粗心大意的小朋友看不见风娃娃,细心肯动脑筋的小朋友就可以找到它。
同学们,你们能找到风娃娃吗?(能)师:老师看见风娃娃躲在河水里,因为他把河水吹皱了。
我找到风娃娃了,就在旁边的花丛里。
同学们,你们也能像老师这样找到风娃娃吗?(能)好,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一起找风娃娃吧!①学生在四人小组找风娃娃,边找边说风娃娃藏在哪里?②集体交流,指名学生说。
生:我做的风车被风吹转起来了。
生:风藏在柳条里,因为柳条被风吹地斜斜的。
生:小女孩手里拿着的手绢,因为被风吹得飘起来了。
生:那个男孩子用手把帽子捂住了,不然他的帽子就要被风吹走了。
生:这个小女孩闻到了花香。
师:这个小女孩是怎么闻到了花香呢?生:因为风把花儿的香味带过来了,所以她闻到了花香。
生:小男孩在河边玩帆船,风把帆船吹向远方。
生:房子上的炊烟也被风吹得越来越远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你们还能在教室里、校园里、生活中找到风吗?生:旗杆上的国旗在飘动,说明有风。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5课《风儿轻轻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风儿轻轻吹》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5课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风儿轻轻吹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风的特点以及风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风、体验风、感受风,进而理解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但由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有限,对风的认识和理解相对较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风的特点,知道风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风的特点,知道风在生活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生动形象地展示风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直观感知。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风的声音,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声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风儿轻轻吹》。
2.探究风的特点: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风的特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风的力量。
3.风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作用,如风力发电、风力吹散树叶等。
4.关注生态环境:引导学生讨论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风的特点、作用以及与环保的关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5 风儿轻轻吹》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5 风儿轻轻吹》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风的作用,让学生了解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语言优美,富有童趣,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于风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风的作用和如何保护环境可能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风的作用,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风的作用,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风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观点,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用于展示风的作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准备课文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风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
提问:“你们知道风是什么吗?风有哪些作用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让学生注意风的作用和环境保护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风儿轻轻吹的动作。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风的作用,如吹动树叶、吹起裙子等。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例如:“课文中的风儿是如何帮助小动物们解决问题的?我们可以从课文中学到什么保护环境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下第5课《风儿轻轻吹》教案一. 教材分析《风儿轻轻吹》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风的存在以及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感知到风的力量,理解风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材内容包含了风的形成、风的作用以及风能的利用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但他们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和复杂的科学原理尚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成、风的作用以及风能的利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风的形成、风的作用以及风能的利用。
2.难点:风能的利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准备好相关的教学素材和教具。
2.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风,以便课堂上能够分享自己的发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风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风的存在。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风?风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介绍风的形成、风的作用以及风能的利用。
通过生动的语言、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风能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并进行小组讨论。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风力发电模型,体验风能的利用。
4.巩固(5分钟)提问环节:针对课堂内容,提问学生:“风的形成是什么原因?风能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减少对风的破坏。
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风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意义。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风儿轻轻吹教案一、教材分析大自然魅力无穷。
“回归自然,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让孩子走出校门,回归自然,感受生活,更是成为《道德与法制》课程的价值取向之一。
《风儿轻轻吹》这一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该教学理念。
《风儿轻轻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它包括“风在哪里”、“感受风”、“风与我们的关系”、和“风的游戏”四部分,主要是让孩子从不同方面来感受风的特征,体会风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以“风”为切入点,让孩子们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大自然、生活的美。
二、学生分析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爱玩好动、好奇心强,对于自然风已有了一定认识,能通过事物变化来发现风,并初步感受风的乐趣。
他们知道风就在身边,但又很难说清楚它是怎么来的。
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及认知起点,设计贴近他们生活的活动,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既掌握风的相关常识,又得到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是设计本课教学目标的主要出发点。
三、教学目标1、通过“和风儿一起玩”的活动感受风的不同特征,并能与人交流对风的感受。
2、通过合作讨论使学生初步了解风的双重性:风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3、初步了解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以及人类对风的利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风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初步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
五、教法学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目标,我主要采用了:1、情境体验法。
以游戏导入,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以境生情,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2、活动实践法。
以活动为纽带,让学生唱主角,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3、采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六、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活动工具:纸风车。
2、课件。
七、教学程序活动一:游戏激情,认识“风”。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小礼物!生:什么礼物呢?师:展示风车。
生:风车。
师:同学们喜欢玩风车吗?生:喜欢!师:那哪个同学有办法让风车转起来?我请几位小朋友上台,比比谁的风车最先转起来,而且转得快。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5风儿轻轻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儿轻轻吹》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描述大自然中风的力量,让学生感受到风的存在和作用,并通过风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理解自然规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好动,善于模仿,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学习《风儿轻轻吹》这篇课文时,学生需要通过观察、体验、思考来理解风的存在和作用,并从中培养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风的存在和作用,知道风是一种自然现象,能够通过观察和体验来感受风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热爱大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增强环保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风的存在和作用,知道风是一种自然现象。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体验,理解风的特点,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风的存在和作用。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风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课文课件、风的自然现象视频等。
2.准备教学道具,如风车、气球等。
3.准备教学场地,如户外操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风是什么吗?风有什么特点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风的自然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风的存在和作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风儿轻轻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儿轻轻吹》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风的特点以及风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风是一种自然资源,我们要好好保护。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风有一定的感知,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风。
但他们对风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较为肤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风的特性,提高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风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观察和描述风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风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风的现象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风的特点。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风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教学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了解风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风的现象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实验材料:气球、塑料袋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风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风的特点。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风?风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风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风是一种自然资源。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认识到风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风的作用。
如:用气球模拟风,观察气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观察和描述风的现象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提问:“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风这种自然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风,还有哪些自然资源对我们生活很重要?如何保护这些资源?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风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5 风儿轻轻吹》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5 风儿轻轻吹》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风为主题,通过描述风儿轻轻吹来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力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富有想象力,适合一年级的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至关重要。
通过对课文《5 风儿轻轻吹》的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自然环境,了解大自然的力量,培养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法治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树立法治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风儿轻轻吹的声音作为导入,引发学生对风的好奇心。
2.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树立法治观念。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6.总结发言: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7.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大自然的美好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风儿轻轻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风儿轻轻吹》这一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5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风的存在及其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风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于自然现象的理解还依赖于具体的形象和直观的体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生动的形象和实际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风的概念和作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风是一种自然现象,知道风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和探究,学生能够了解风的产生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然界的多样性,增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风的概念,知道风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体验,理解风的产生和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法、体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以及风铃、气球等教具,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风的声音,让学生感受风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风的产生:让学生观察风铃,了解风的产生和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来理解风的概念。
3.风的种类和作用:通过图片和实物模型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风,以及风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4.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5.总结和拓展: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掌握风的概念和作用,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风儿轻轻吹》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儿轻轻吹》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风的特点和作用,通过观察和体验风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插图生动,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但是,对于风这一自然现象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观察和体验来加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风的特点和作用的理解。
2.观察和体验风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体验、讨论、分享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风的特点和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风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准备观察和体验风的道具,如气球、纸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风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风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初步理解风的概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体验风的实验,如吹气球、放飞纸片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风的力量。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体验风的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风的特点和作用。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风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风是如何影响人类生活的?风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风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电器,思考风是如何影响这些电器的使用的。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风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如上所示,总共约60分钟。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较高,他们在观察和体验风的实验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5 风儿轻轻吹》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5 风儿轻轻吹》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风的力量和作用。
课文通过描述风儿轻轻吹拂下,大自然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风的存在和力量。
同时,课文还教育学生要爱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于风这一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环保的概念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引导他们形成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并通过实践活动来体验风的力量,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风的力量和作用,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活动,体验风的力量,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风的力量和作用,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等活动,体验风的力量,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风的环境中,感受风的力量。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风的力量,培养实践能力。
4.情感教学法: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用于展示风的力量和作用。
2.准备风铃等教具,让学生亲身体验风的力量。
3.准备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风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观察风铃摇曳的声音和动作,初步感受风的力量。
杭州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5风儿轻轻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5风儿轻轻吹》是杭州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描述大自然中的风,让学生感受到风的神奇和无处不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一年级学生朗读和体会。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对风这一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他们对于风的来源、风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还不够系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风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风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学会保护环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风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风的特点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风的特点和作用。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风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2.准备风的声音、风的现象等相关素材。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中的风,让学生感受风的神奇和无处不在。
同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到的风的现象,激发学生对风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述风的特点和作用的部分,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风的特点和作用的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相关题目,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5课《风儿轻轻吹》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儿轻轻吹》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5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风的存在和风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风的概念、风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风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风的力量,了解风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与风和谐相处。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对于风这种抽象的自然现象,他们可能有一定的感知,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学生在生活中一定接触过风,对风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风的抽象概念、作用及其利用可能尚不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对风的概念,认识风的作用,了解如何利用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风的概念、风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对风的感知和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会与风和谐相处。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风的概念、风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风。
2.难点:学生对风的概念和作用的抽象理解,以及如何利用风的实践操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风、认识风。
2.体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风的力量,感受风的作用。
3.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风的现象,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风的相关知识,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2.学生准备:穿着轻便的衣物,便于在课堂上体验风的力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风?风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风儿轻轻吹》。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呈现风的现象,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风。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5 风儿轻轻吹》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风儿轻轻吹》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风的力量和作用。
课文通过描述风儿吹动树叶、吹起裙子、吹跑帽子等情景,让学生感受到风的存在和作用。
教材旨在让学生认识风,了解风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他们善于观察和模仿,对于风这种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对于风的特点和作用可能还不够深入理解,需要通过课文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风的特点和作用,知道风是一种自然现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风,了解风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风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风的存在和作用。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风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展示风的情景。
2.风的声音:准备风的声音音频,让学生听风。
3.树叶、裙子、帽子等道具:用于创设风的情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风的声音,让学生闭眼感受风的存在。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到了什么?风是什么样子的?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文课件,让学生边看课文边感受风的情景。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树叶、裙子、帽子等元素,了解风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风的角色扮演,让学生亲手体验风吹动树叶、吹起裙子、吹跑帽子的感觉。
引导学生观察风的力度和方向。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风有什么特点?风有哪些作用?让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风还可以做些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风的作品。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5 风儿轻轻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5 风儿轻轻吹》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风的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课文通过描述风儿轻轻吹拂下的各种场景,让学生感受到风的存在和重要性,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童趣,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风有一定的感知,但缺乏系统性的了解,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和探究风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风的基本特征,知道风在自然界和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对风的感知和认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教育学生节约用电,保护环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风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2.难点:引导学生体验和探究风的特点,培养学生关爱自然、节约资源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风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风的特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准备风的声音、歌曲等素材,为学生提供听觉上的体验。
3.准备吹风机等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身体验风的作用。
4.准备课堂用的作业纸、彩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风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风儿轻轻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风儿轻轻吹》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本单元利用这一学期主要处于温暖舒适的春天,鼓励学生多进行室外活动,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本课由“风儿在哪里”、“和风儿一起玩”两部分组成。
“风儿在哪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与身边的环境,感受看不见、摸不到的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和风儿一起玩”是由第一部分引申出的探究环节,从寻找风、感受风,过渡到探究“能和风怎么玩”、“和风玩什么”,通过活动培养儿童亲近自然,探究自然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因一年级的学生普遍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部分孩子可能在幼儿园已经对风等自然现象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
可是他们平时不一定会留意风在哪,风是怎么形成的。
所以,在课前,课时可充分了解学生的科普程度,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分享、探究、交流等,在最大程度提升其他孩子的能力,促进全体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过程与方法)1、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与大自然有共在感。
2、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
3、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风,喜欢在大自然中和风一起玩耍,感受自然的美,与大自然产生共在感。
难点:知道风能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使用风能能保护环境;了解常见的灾害性大风天气带来的危害,知道基本的气象预报常识,学习在灾害性天气中保护自己。
五、教学资源1、PPT2、干净的空塑料袋六、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活动(本课时的导入活动)猜谜激趣,引入主题课件出示: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师:小朋友们,你知道这首诗是描写的什么吗?小结:对,就是风,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风儿轻轻吹》。
(板书课题)(二)课堂教学活动(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主体内容、核心内容)活动一:我画风儿小思考:你见过风儿吗?它是什么形状?什么样子呢?画一画:试着在纸上画一画风是什么样子的。
2017年春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第二单我和大自然
5、风儿轻轻吹
一、教学目标:
1、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与大自然有共在感;
2、了解并体会风在生活中的作用及人们对风的利用,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
二、教学重点:①了解风的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②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①人们对风的利用。
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活动准备:扇子风车气球薄纸张香水
五、活动过程:
一、风儿在哪里游戏导入,引入主题——猜谜语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好),那就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瓜猜一猜这是什么?(出示课件)2、师:同学们,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风)对,是风。
今天,老师把风娃娃请到了我们的教室,让他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好不好?(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风儿轻轻吹》。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和风儿一起玩感受风,发现风。
师:风娃娃天天和我们在一起,但风娃娃可喜欢捉迷藏了,粗心大意的小朋友看不见风娃娃,细心肯动脑筋的小朋友就可以找到它。
同学们,你们能找到风娃娃吗?(能)
师:老师看见风娃娃躲在河水里,因为他把河水吹皱了。
我找到风娃娃了,就在旁边的花丛里。
同学们,你们也能像老师这样找到风娃娃吗?(能)好,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一起找风娃娃吧!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找风娃娃,边找边说风娃娃藏在哪里?②集体交流,指名
学生说。
生:我做的风车被风吹转起来了。
生:风藏在柳条里,因为柳条被风吹地斜斜的。
生:小女孩手里拿着的手绢,因为被风吹得飘起来了。
生:那个男孩子用手把帽子捂住了,不然他的帽子就要被风吹走了。
生:这个小女孩闻到了花香。
师:这个小女孩是怎么闻到了花香呢?
生:因为风把花儿的香味带过来了,所以她闻到了花香。
生:小男孩在河边玩帆船,风把帆船吹向远方。
生:房子上的炊烟也被风吹得越来越远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你们还能在教室里、校园里、生活中找到风吗?生:旗杆上的国旗在飘动,说明有风。
……
三、风儿能帮我们
1、风儿吹动,帆船行驶更快。
2、风儿吹动,衣物晾干了。
3、风车的转动,能为我们发电。
4、风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5、风儿还能帮我们……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
风娃娃决定带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
(用课件让学生欣赏风)
四、风儿的“脾气”
师:同学们,风确实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情,不过有时风也会发脾气,播放沙尘暴、台风、龙卷风的视频。
师:同学们,我们只有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才能让风娃娃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专门为我们做好事。
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
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强风天气,交流极端天气下的自护措施。
(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总结:风儿能够帮助我们,但是他也有脾气,假如台风来袭击,我要保护我自己。
6、花儿草儿真美丽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植物来欣赏大自然的美,亲近大自然,了解并爱护花儿这样的小生命;
2、对自然界有好奇心、共在感,乐于探索;
3、能够在与大自然相处时保护自己。
二、教学难点促进学生环保意识与生命意识的提升。
三、教学过程
一、走,看花看草去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不同的生命形态;
2、孩子在成长,小树也在成长。
“我”的生命需要爱护,小树的生命也同样需要关心。
3、激发学生分享自己独特的感受。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表达他们细致而微的发现。
二、爱护花和草
1、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关于“爱护花和草”的所见与所思在课堂中分享,进而明理、导行。
2、同样是花草,但在不同的环境里,应该有不同的面对方式。
花园以及其他公共场所里种植的花草不能摘,但是野外的花草可以适度采摘和欣赏。
三、花草面前要小心
1、有些植物可能有毒;有些植物有比较尖锐的外缘;有些植物会让一些人花粉过敏。
2、让学生了解与植物相处的常识,也可学着种些花和草,探寻美丽而神秘的植物世界。
7、可爱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亲近身边的动物,对自然界有共在感;2.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乐于探索,提升珍爱动物生命的意识; 3.在爱护动物的同时,懂得如何自我保护。
二、【教学重难点】1.提升珍爱动物生命的意识,并且懂得如何保护自己;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喜爱和保护动物的情感,初步认识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一、我喜欢的动物1.伴随英文歌曲《兔子舞》的节奏,教师不断地变换动作并提问:这是什么动物?学生一边跟着模仿不同动物的动作,一边说出:小狗、小猫、羊、兔子、燕子……2.通过蛙泳、蛇拳、孔雀舞……等,让绘本内容丰富起来。
二、我和我的动物朋友
1、把学生分成8 个小组,进行交流,然后,推荐学生上台讲自己与动物的故事,介绍自己最亲密的动物朋友。
2、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的发言让老师明白了,动物与我们人类一样,都有着宝贵的生命。
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是我们的朋友。
世界因为我们能与动物们和谐相处而更温暖、更可爱、更美丽!
三、怎样才是真喜欢1、阅读绘本《我和小蜻蜓的故事》,请学生畅谈感悟,相机引导学生谈谈“假如自己是那只小蜻蜓,你会想说什么?2、看28 页图,引导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教师相机提示了解动物习性的重要性,并渗透喂养动物的方法指导。
四、别让自己受伤害1、播放被动物伤害的视频资料。
2、分组交流自己遇到的或知道的因与动物接触而受伤的事,教师相机加以指导。
3、让学生明白与动物相处时,要爱护动物,同时也要爱自己,注意自身的安全。
8、大自然,谢谢您
一、教学目标:
1. 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与大自然有共在感;
2. 在与大自然共在中成长,领悟大自然的博大,形成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大自然的礼物
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人们的吃、穿、住都来自自然,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大自然依存关系;
2、由于人类的积极活动,使得大自然更加有生机与活力。
3、让学生感受丰富、博大的大自然用空气、阳光、水、土地等诸多资源养育了人类。
同时感知“大自然只对勤劳的人们赋予丰厚的回报”,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使用者要倍加珍惜。
4、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智慧启迪。
(1)、天上的白云飘得高,明天可能是晴天;(2)、地上的蚂蚁忙着搬家,可能要下雨,出门要带雨伞。
(3)水里的蝌蚪,就像黑色的“逗点”。
在水面上写着:春天已到人间。
(4)大雁集队南飞,就像“人”字一般。
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已在眼前。
二、大自然中的快乐
1、在大自然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东西,也感受到了很多快乐。
大家一起谈一谈自己在大自然中活动时感受到的快乐吧。
2、齐诵教材33 页。
引导学生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关注小诗中的细节,感受与自然亲密接触时美好愉快的心情。
3、引导学生结合春游、假期交游以及前期活动进行回忆畅谈,让学生细品一年四季中与大自然相处时的快乐,交流自己的独特体验,感受大自然对人类慷慨赠与的美好,并以大家喜爱的小诗做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