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1.2《离子反应》教案 旧人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分化点,大家通过学习来突破它。
【学习重点】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学习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学习易错点】离子反应条件的识记。
第二学时【基础知识】一、离子反应的概念:叫做离子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离子方程式:用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反应方程式。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写:写出正确的,并配平。
例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2)拆或改:把写成离子形式,把、难电离的、以及单质、金属氧化物等物质仍用分子式表示。
应记住哪些类物质不能拆!碳酸钙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拆写为:(3)删:删除反应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查:检查写出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要求,并检查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用简短的“ 、、、”四个字来描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练习】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NaOH溶液和H2SO4溶液:(2)NaCl溶液和AgNO3溶液:(3)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4)Fe与CuSO4溶液反应:(5)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6)Fe与HCl溶液的反应:(7)Na2CO3溶液与HCl溶液的反应:(8)CaO溶于水得到澄清石灰水:3、中和反应的实质:(1)在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中,H+与OH-结合生成H2O,而Na+与Cl-没有参加反应;所以说反应的实质为:。
结论:酸与碱发生反应的实质是。
(2)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或,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反应就能发生。
4、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的离子反应。
5、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改写错误;配平错误。
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赖清萍一、设计思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在上一节课学习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的基础上,已经对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有了初步的认识,结合初中化学所学的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复分解反应的本质的研究,以学生“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与复分解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会书写一般的离子方程式”为主要教学目的。
这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过渡引出新知识,可以使知识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新知识的顺利建构。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并由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对离子反应条件实质有感性的认识。
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启发归纳和小结,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终初步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在学习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的基础上,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以及学习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
前一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电解质和是离的初步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1、向盛有2ml硫本酸钠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稀氯化钾溶液;2、向盛有2ml硫酸钠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氯化钡溶液;3、向盛有2ml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4、向盛有2ml氢氧化钠的试管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滴管向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为止。
5、向盛有2ml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稀盐酸等5个实验引导学生来归纳总结分析这些实验,得出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离子方程式的定义。
教材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科学的探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索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学生刚刚进入高一学习,虽然有一定的归纳总结的能力,但分析的能力还不强。
并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强,乐于机械的接受,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发挥,我采用实验、启发、讨论、对比、归纳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确实成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精选8篇)必修1 其次章·其次节《离子反应》篇1【课题】:其次节离子反应(高一化学必修1 其次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学目标】: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水中能发生电离;2.通过试验事实熟悉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电离、电解质等概念的建立【教材分析】:本节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如何引导同学正确而深刻的理解电解质的电离,是本节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引出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但要找出电解质溶液中真正是哪些离子参与了反应,仍是需要突破的难点。
【设计意图】:高一新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化学基础差别较大,而本节的概念又比较抽象,所以本节--中的起点比较低,适当增加了试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要同学参加到学问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来,亲历学习探究的过程,这也是本节--的目的。
【教学方法】:边讲边试验【教具】:多媒体电脑投影设备、必需的试验仪器和药品(本节在试验室上)【课时支配】: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其次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1. 请同学们在试验台上找出naoh固体和cucl2晶体,观看它们的颜色。
2. 请同学们用药匙各取少量在滤纸上将它们混合,观看有什么现象。
3. 请同学们将上述混合物倒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静置,观看有什么现象。
4. 猜想发生了什么反应,试一试写出化学方程式1. 同学观看:naoh 白色;cucl2 棕色、褐色等等2. 同学操作后:没有现象3. 同学操作后:有蓝色固体4. 同学试写:2naoh +cucl2=cu(oh)2↓+2nacl使同学初步熟悉到固体间不能反应物质,在溶于水后能反应1. 请同学们再各取少量naoh固体、和cucl2晶体分别溶解于两个小烧杯中,观看现象2. 请同学们将上述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观看现象。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课教案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离子概念,并询问他们对离子反应的了解程度。
2. 提出问题:在化学实验中,为什么会产生气泡、沉淀或颜色变化等现象?
二、理论讲解(15分钟)
1. 介绍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说明离子反应的重要性。
2. 讲解离子反应式的书写方法,包括离子的符号表示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的起草。
三、示例分析(10分钟)
1. 给出一个简单的离子反应题目,让学生尝试书写反应式。
2. 分析学生的答案,引导他们找出错误,并指导正确的解题方法。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
1.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尝试解答。
2. 课堂上进行批改,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3. 组织学生专项练习,加深对离子反应的理解。
五、应用拓展(10分钟)
1. 分组讨论化学实验中的离子反应现象,并设计实验方案。
2. 在班级中展示并解释各组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
六、总结与作业(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强调离子反应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并预习下一堂课内容。
七、课后反思
1. 整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评估授课效果。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做好下一堂课的准备。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离子反应2.2 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概念原理类的内容,是高中一年级全体学生都要学习的重点知识。
该内容教学可安排两课时。
第1课时的重点是:形成认识化学反应的微观视角,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构建酸碱盐的概念。
课时2的重点是: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通过书写离子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
1、教学目标(1)通过从物质角度和离子角度分别认识发生在溶液中的反应,认识离子反应的定义。
(2)通过实验事实结合离子数目的变化,认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通过对已认识的离子反应的认识和归纳,学会初步判断不共存的离子。
2、评价目标(1)通过对化学反应本质的分析和交流,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反应认识的层次(宏观物质水平、微观离子水平)。
(2)通过对具体实验现象的辨识,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操作及化学反应辨识能力水平(宏观现象、微观原因)。
(3)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事实认识,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水平(物质水平,微粒水平)。
重点:1.离子反应的含义及其发生的条件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印发学案,准备演示实验器材药品、制作多媒体课件【引入】《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率领的汉军误饮了“哑泉”。
哑泉,“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
后来,汉军将士经地方隐士指点,饮了万安溪的“安乐泉”水方才转危为安。
【思考】喝了泉水的人为什么说不出话来?他们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故事解读】误喝了泉水的士兵们个个说不出话来。
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士兵喝的水中含有CuSO4,造成了重金属中毒。
后经一老叟指点,喝了万安溪安乐泉水后转危为安。
因该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碱,碱与CuSO4发生了离子反应Cu2++2OH-==Cu(OH)2↓使原来可溶性铜盐变成不溶性的Cu(OH)2沉淀而不会被人体吸收。
【板书】二、离子反应【实验探究】实验1-3【投影】【归纳整理】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2SO4+ BaCl2== BaSO4↓+ 2NaCl反应的实质是Ba2++ SO42-==BaSO4↓【板书】1、离子反应概念::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2节《离子反应》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2节《离子反应》。
第一章主要讲述物质及其变化。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1亿种。
对于这么多的物质和更为丰富的化学变化, 人们是怎样认识和研究的呢?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通过分类, 可以将纷繁复杂的物质分成不同的类别, 还可以从离子、电子等微观视角揭示化学反应的规律。
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 可以解释和预测物质的性质, 设计物质间的转化途径。
通过第一章学习, 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本章共有三节, 本课是第二节, 主要讲述离子反应, 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 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 【内容要求】“2.3 电离与离子反应: 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
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由此标准可以看出, 本课学习主题属于“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内容, 本节为概念形成课, 属于化学理论性知识, 是中学化学课程中有关离子最基础的学习内容, 是后续学习必备的基础。
同时, 承接了上节课物质分类思想, 对化合物进行再分类, 并为后边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承前启后。
本课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以问题导入, 共有“电解质的电离”和“离子反应”两部分内容。
具体来说, 先介绍了电解质的概念;继而分析了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性质及原因, 然后引出离子、电离概念及电解质电离方程式。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规律;
3. 能够运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推导。
二、教学内容:
1. 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离子反应的规律;
3.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重点:
1. 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难点:
1. 离子反应反应的规律;
2.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推导。
五、教学方法:
1. 讲解结合示例,引导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2. 利用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化学反应,观察离子反应过程;
3. 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引入离子反应的概念;
2. 讲解离子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3. 示范如何推导离子反应方程式;
4.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离子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
1. 完成相关练习题;
2. 思考离子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来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案33 新人教版必修1第二节离子反应1【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2、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2、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电解质的概念【教学难点】探究碱与盐的定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经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通过观察与思考,我们可以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一、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推进新课〗老师提问:“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学生思考、讨论。
〖小结〗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水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金属导电是因为自由移动的电子,而电解质溶液导电则是因为自由移动的离子。
而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就叫做电离。
〖板书〗1、电离: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例题剖析〗【例题一】下列物质哪些属于电解质?①nacl②naoh③h2so4④h2o⑤盐酸溶液⑥小苏打⑦fe⑧ca(oh)2〖学生回答〗略〖教师精讲〗电解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判断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定义来分析,作出正确的结论。
首先,电解质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所以⑦错误;电解质也不是混合物,所以⑤也是错误的,小苏打是俗名,是纯净物,小苏打(nahco3)是电解质,因此,最后的正确答案为:①②③④⑥⑧。
〖小结〗我们接触的物质中,哪些属于电解质?〖结论〗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板书〗2、类型:酸、碱、盐和水〖推进新课〗我们还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 掌握离子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含义理解,离子反应的复杂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实验器材等。
2. 准备实验试剂:常见酸碱盐溶液,指示剂,离子交换剂等。
3. 准备相关视频、图片和案例,用于解释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实际应用。
4. 设计教案,安排教学流程,确保知识点讲解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是《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如下:1. 导入新课: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的反应类型,引出离子反应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引入离子反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讲授新课:(1)离子反应的概念和条件: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发生的条件,并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发生的条件。
(2)离子反应的分类:介绍离子反应的几种类型,如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等,并分析不同类型的离子反应的实质。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离子反应的分类和实质,加深对离子反应的理解。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介绍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方法,并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提高学生对离子反应的运用能力。
3. 课堂活动:设计一些与离子反应相关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问题抢答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加深对离子反应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离子反应的重要性和应用,并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的离子反应实例。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离子反应的认识和应用。
化学必修一《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增城市中新中学戴剑湘一、教材分析:本节知识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好这一节内容,不仅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的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学习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实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以及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教法分析:由于高一学生还没学习化学键的概念,也不具备晶体、极性分子等相关知识。
在初中,学生对导电实验的认知只是感性认识,如何从微观上理解导电的本质,大多数学生会感到比较困难,故必须借助电脑视频这一媒体尽快使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
故本课时对电离概念的建立是以熔融氯化钠和氯化钠溶液如何导电这一事实为载体,再加以蔗糖溶液不导电这一事实加以对比,深化电离的概念。
至于电解质概念的形成,是在彻底认识和理解电离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而得出的。
三、学法分析:学生自主探讨问题,并采用小组合作形式。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并知道离子在溶液中是以水合离子的形式存在。
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会书写常见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3、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过程与方法1、经历对电解质导电性的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活动。
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索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2.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增强对化学生活的热情。
五、教学重点1、电离概念、电解质概念的形成。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六、教学难点电离概念、电解质概念的形成七、教学过程。
高中化学高中必修一教案:《离子反应》(1)离子化合物一般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能导电,而共价化合物只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熔化时(即液体)不导电,据此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可以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2)溶液的导电能力决定于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和所带的电荷数,而与溶液中离子总数不一定成正比,与电解质的强弱也不一定成正比。
导电性强的溶液不一定是强电解质溶液;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于弱电解质。
四离子反应(1)概念: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2)本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少(3)离子方程式A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按“写——拆——删——查”四步进行,但我们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需要用上述步骤书写,而是要抓住离子反应的实质,直接书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如Na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①首先分析溶液中的离子有Na+、SO4(2-)、Ba2+、Cl-;②然后分析哪些离子相互结合,SO4(2-)与Ba2+反应生成BaSO4;最后根据离子的个数比配平方程式。
然后试着书写出[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2]氢氧化钾和稀硝酸[3]氢氧化钡和稀硫酸不仅表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还可以表示某一类方程式课后练习.写出下列典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苏打与乙酸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镁溶于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反应》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知识承载着帮助学生建构“微粒观”的价值功能,促进学生原有认知的发展,让学生构建“微粒观”,通过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学科核心素养。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电解质的电离的学习中已了解溶液导电的原因有了认识(溶液中存在带电的粒子),并基于此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及同类物质性质的相似性。
此外,学生还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能书写常见物质的电离方程式,还对物质的分类有了较系统的认识。
在能力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有所欠缺。
因此,在教学时可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归纳,但需要注意将抽象概念形象化,以帮助他们理解。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能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离子反应的本质。
2.能根据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3.能用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典型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评价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探讨,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离子过程的认识以及对“三重表征”的理解。
2.通过对硫酸钠和氯化钢实验以及其它证据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概念归纳能力。
3.通过对离子方程式在生活中应用的讨论,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学科价值的认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离子反应的本质以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五、教学方法1.探究法: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反应的本质2.归纳法:通过典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掌握书写规则六、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反应的本质,因此选其作为本节课的核心分析点。
每个环节都使用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的相关的问题进行驱动,学生对氯化钢和硫酸钠实验的宏观现象、原因的微观解释与符号表征形成了整体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离子反应的本质,让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悄然有序地融为一体,既保证了知识关联的结构化,又达成了认识思路(“宏-微-符”三重表征)的结构化。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书写电离方程式。
2.解析:讲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这样很顺利地引出电解质的概念。
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NaCl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
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通过上面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反应的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后,即可很自然地转入到对离子反应的讨论。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判断某种物质是不是电解质。
(2)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2.解析本节内容主要特点是重视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例如,通过引导学生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是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的关键。
教学时,在让学生了解电解质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讨论酸、碱、盐的电离情况,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2.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掌握教科书内容的深广度。
例如,不要把电解质的分类扩大。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做好演示实验,把实验和学生讨论密切结合起来。
本节实验是认识电解质的电离和离子反应本质的最好途径。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二)教学情景[思考1]下列物质中哪些能导电?为什么?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 NaCl溶液、蔗糖溶液,熔融NaCl,酒精溶液,Cu.1、石墨、Cu导电是由于有自由移动的电子2、盐酸、 NaCl溶液、 NaOH溶液、熔融NaCl导电是由于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导入新课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离子反应”的相关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范畴。
在进行本节课教学设计时,将曾经的“注重以化学知识获得为核心”这一教学思路,修改为“以学生认识素养发展为核心”这样的教学,注重化学知识认知功能的实现。
关注认识发展的教学也注重对具体性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但最终目的是把具体知识作为载体和工具,来帮助学生化学认识的建构和形成。
在这一思路下,除了关注“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具体知识的落实,还要同样关注“离子反应”这一内容对于学生从微粒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更加本质的认识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促进作用,让学生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初步建立起研究水溶液系统的思路方法。
(二)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化学必修1》(人教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内容。
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重要基础内容之一,中学化学学习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离子反应,理解离子反应实质和规律,对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来看,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到溶液中的反应的一般都是离子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对这些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离子反应理论,还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离子反应规律在物质世界中的体现,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离子反应不仅是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完善和巩固,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特别是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节课将承担的主要教学功能之一即是对学生“分类观”的完善以及“微粒观”(“离子观”)的建构。
学生情况分析:一方面,学生刚刚经过中考复习,对于常见酸、碱、盐溶液间的复分解反应非常熟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课前测查发现,“原子”、“离子”、“分子”等概念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仅仅是一个名词,学生们还没有意识可以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认识物质间的反应,因此,“微粒观”的建构将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之一。
高中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强弱电解质的定义并会判断;2.了解离子反应的定义和实质;3.能正解书写离子方程式并知道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的过程,初步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2.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交流、总结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 激发兴趣:知道为什么学。
一、 播放《哑泉》小视频。
二、解说视频中的蜀军喝水致哑的原因,并说明为何安乐泉中泉水能解毒,引出离子反应,导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板书] 离子反应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视频中的结果。
学生听老师解释。
并按老师的要求将课本翻到13页。
观看视频后会带动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听老师的解释后,感到化学对生活的作用很大,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二、知道要学什么。
二、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请学生齐读,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齐读,不仅可以让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状态,同1要求学生一起朗读教学目标。
任务整体感知。
进,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心中有数。
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三、(1)和学生回顾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要求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第一题。
(2)1分钟后,要求学生同桌之间互批互改。
(3)学生互改过程中教师巡堂,并请1位同学回答。
(4)表扬学生并引导学生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对象是化合物。
(1)学生和老师回顾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后,先单独完成练习1。
(2)完成后按老师要求和同学交换批改。
通过练习,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定义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通过,通过学生之间的互批互改,促进学生交流,单独提问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勇气。
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3.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4.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课时安排共3课时●教学方法实验、讨论、设疑、讲解等。
●教学准备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的仪器和装置。
试管、胶头滴管、烧杯、量筒、铁架台、漏斗、玻璃棒、滤纸。
0.1 mol·L-1的HCl、NaOH、NaCl、NH3·H2O、CH3COOH溶液。
1 mol·L-1的BaCl2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稀HNO3。
●教学过程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引入]回顾化学反应的分类知识。
[投影][小结]化学反应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今天我们学习离子反应。
[板书]一、电离1、定义: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叫电离[提问]下列物质中哪些能导电?为什么能导电?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K2SO4溶液、Cu。
[小结]①石墨、铜能导电,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
②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能导电,因为它们的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追问]在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样产生的?可通过什么方法证明溶液中存在离子?[小结]①可通过溶液导电性来检验。
②电离产生(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叫电离),其过程可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
[板书] 2、电离方程式[练习]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HCl、KCl、H2SO4、Na2SO4、AgNO3、BaCl2、NaHSO4、NaHCO3[板演]HCl==H++Cl- KCl==K++Cl- H2SO4==2H++SO42- Na2SO4==2Na++SO42-AgNO3==Ag++NO3- BaCl2==Ba2++2Cl- NaHSO4==Na++H++SO42- NaHCO3==Na++HCO3-[强调] HCO3-、OH-、SO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
[过渡]我们把HCl、KCl、H2SO4、Na2SO4、AgNO3、BaCl2、NaOH称为电解质。
我们把蔗糖称为非电解质。
那什摸是电解质,什摸又是非电解质?[板书]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部分金属氧化物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讲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根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导电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
[讨论]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Cu、NaCl固体、NaOH固体、K2SO4溶液、CO2、蔗糖、NaCl溶液、H2O、酒精。
[小结]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电解质应是化合物(属于纯净物)。
而Cu则是单质(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或金属),K2SO4与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
②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
而CO2能导电是因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H2CO3能够电离而非CO2本身电离。
所以CO2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如氨气、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③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设问]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演示实验1—1]观察:五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是否相同?并分析结果。
(结果: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不相同)[讲述]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而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以及离子所带电荷数。
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大。
比较以上五种溶液,显然,在等体积时CH3COOH、NH3·H2O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离子数目较少,即离子浓度较小。
[板书] 2、电解质溶液导电情况:①、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的大小,与电解质本身强弱无关。
②、电解质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导电性越强。
(如同温同浓度MgSO4>NaCl)③、电解质溶液导电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与金属相反)[设问]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板书]三、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图示]NaCl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情况。
[板书]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如NaCl、NaOH等(写出电离方程式)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如NH3·H2O、CH3COOH等(写出电离方程式)。
3.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投影]强弱电解质的比较[讨论]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CH3COOH易溶,是否属强电解质?[小结]BaSO4、CaCO3、AgCl虽然难溶,但溶解的极少部分却是完全电离,所以它们为强电解质,而CH3COOH虽溶于水,但它却不能完全电离,所以属弱电解质。
因此,电解质的强弱跟溶解性无必然联系,本质区别在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思考]利用溶液导电性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加以解释,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分析]随着Ba(OH)2溶液的逐滴加入,灯泡将会由亮渐暗熄灭渐亮,反应为:Ba(OH)2+H2SO4=====BaSO4↓+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离子浓度将会怎样变化呢?[投影总结][板书设计]第二节离子反应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酸、碱、盐等。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如蔗糖、酒精等。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如NaCl、NaOH等。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如NH3·H2O、CH3COOH等。
3.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探讨]弱电解质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如何表示?★第二课时[复习提问、投影]在下列物质中:①CH3COOH ②HCl③NaOH ④Cu(OH)2⑤AgCl ⑥Na2CO3 ⑦C2H5OH ⑧H2O ⑨SO2⑩Fe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4.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____________[小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据化合物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能否电离来划分的,能否导电只是能否电离的表现形式。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是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来划分的,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必然联系。
[引入]因电解质溶于水可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应。
[板书]三、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演示实验1—2并投影]填写实验报告:[设问]1.BaCl2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而NaCl溶液却不能,试分析原因。
2.在实验“2”的滤液中存在大量的Cl-和 Cu2+,能否用实验证明?请简单设计。
[分析]上述实验“2”与“3”的反应本质:②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反应本质:Ba2++SO2-4=====BaSO4↓③CuCl2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反应本质:Ag++Cl-=====AgCl↓[小结]上述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板书]2.离子方程式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四个步骤。
[讲解]①“写”,例:BaCl2+CuSO4=====BaSO4↓+CuCl2②“拆”,Ba2++2Cl-+Cu2++SO2-4=====BaSO4↓+Cu2++2Cl-注意: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
如单质、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氧化物等。
③“删”,删去两边没反应的离子,即为:Ba2++SO2-4=====BaSO4↓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思考]你认为在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四步中,哪一步最困难,需多留意?[小结]四步中,“写”是基础,“拆”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
既然拆是关键,拆时应注意作出准确判断,易溶、易电离物质应拆,难溶、难电离物质仍写化学式。
[练习]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三组)。
①HCl+NaOH ②H2SO4+KOH ③HNO3+Ba(OH)2[小结]三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H++OH-====H2O,这说明该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不同物质间的相互反应。
[板书]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讲解]不仅可表示一定物质间的反应,而且可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反应,如上述三个中和反应。
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了反应的本质。
[设问]是否所有的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表示为:H++OH-=====H2O[投影]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三组):①Cu(OH)2+HCl ②CH3COOH+KOH ③Ba(OH)2+H2SO4[讲述]上述三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Cu(OH)2+2H+=====Cu2++2H2O [Cu(OH)2——难溶碱]CH3COOH+OH-=====CH3COO-+H2O (CH3COOH——难电离物)Ba2++2OH-+2H++SO 2=====BaSO4↓+2H2O4[引导]通过上述比较可知,H++OH-=====H2O这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什么样的中和反应?[小结]强酸+强碱可溶性盐+水的反应的本质为H++OH-=====H2O[提问]上述离子反应发生后,溶液中各离子的数目有何变化?(总有离子的减少)[归纳]离子反应的实质就是通过反应使某些离子的数目明显减少的过程。
[讨论]哪些因素可以使离子数目明显减少?[板书]5.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物质或挥发性物质。
[思考]Fe+CuSO4反应的本质是什么?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Fe+Cu2+=====Fe2++C u)[小结]反应后Cu2+明显减少或者反应完。
因此,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也是离子反应。
[总结]本节学习了离子反应及其表示形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意义,还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其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一难点,又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能够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将为化学学习带来众多方便。
希望同学们多练。
[布置作业]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检验碳酸盐的化学反应原理。
2.课后习题[板书设计]三、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2.离子方程式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四个步骤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5.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物或易挥发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