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呼救》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_2
- 格式:docx
- 大小:16.78 KB
- 文档页数:3
《网上呼救》教案、说课稿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网上呼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正确使用网上呼救。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网上呼救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和自我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勇于求助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网上呼救的基本概念:介绍网上呼救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2. 网上呼救的方法:讲解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网上呼救,如使用搜索引擎、在线地图、社交媒体等。
3. 网上呼救的注意事项:强调个人信息保护、避免上当受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网上呼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难点: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正确使用网上呼救,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网上呼救的关注。
2. 讲解网上呼救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网上呼救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3. 演示网上呼救的方法:教师现场演示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网上呼救,如使用搜索引擎、在线地图、社交媒体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讨论网上呼救的注意事项,如个人信息保护、避免上当受骗等。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网上呼救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总结网上呼救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网上呼救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网上呼救方法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否注意个人信息保护。
4. 学生对网上呼救的注意事项的认知程度。
说课稿:《网上呼救》这节课,我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网上呼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正确使用网上呼救。
在导入环节,我选择了一个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网上呼救的重要性。
接着,我讲解了网上呼救的定义、作用和意义,为学生奠定了基础知识。
在讲解网上呼救的方法时,我以搜索引擎、在线地图、社交媒体等为例,进行了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网上呼救。
2019-2020年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网上呼救》WORD版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具体了解互联网的作用,知道它的神奇和在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能力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自读课文:1.读准生字,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大意。
3.解题。
网上呼救是什么意思?什么网?谁呼救?二、细读课文。
学生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例如:为什么呼救?结果如何?文章主要写了几个人?他们分别在什么地方?从地理空间来讲,他们隔得很远。
苏珊怎么了?她能自己帮助自己吗?为什么?桑恩是怎么做的?他们是如何救助苏珊的?苏珊求救时为什么要用黑色粗体的大字?如果没有互联网,会怎样呢?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四、你还有什么疑问吗?释疑。
附送:2019-2020年鄂教版二年级下册《不怕丢失的钥匙》WORD 版教案一、 小小书法家。
我能得-------颗星。
(写好一个字,就能得一颗星。
)二、读一读,给正确的读音奖励一个苹果。
钥匙 y ào shi( ) 电钮 di àn li ǔ ( )y ào si( ) di àn ni ǔ ( )位置 w èi zh ì( ) 捏着 li ē zhe ( )w èi z ì( ) ni ē zhe ( )三、词语收藏袋。
读读这些好词,收藏好了吗?亮晶晶半信半疑不声不响我还收藏了这些好词:四、我来试试。
给自己配一把钥匙,画一画、写一写都行。
写一写: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4 页共4 页。
教案:网上呼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上呼救的概念和意义,知道在网上遇到危险时如何求助。
2. 培养学生具备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学会理性对待网络信息,做到文明上网。
二、教学内容:1. 网上呼救的概念和意义2. 网上遇到危险时的求助方法3. 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4. 正确使用网络,文明上网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网上呼救的方法和技巧,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做到文明上网。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网上遇到危险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网上呼救。
2. 案例分析:分析网络安全案例,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就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文明上网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
4. 课堂讲解:讲解网上呼救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网上呼救的概念和意义。
2. 情景模拟:设置网上遇到危险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网上呼救。
3. 案例分析:分析网络安全案例,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就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文明上网展开讨论。
5. 课堂讲解:讲解网上呼救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网络安全和实践的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和巩固。
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是《网上呼救》这一课题。
这个课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而网络中也存在着各种危险。
学会网上呼救,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对我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我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那就是让学生了解网上呼救的概念和意义,知道在网上遇到危险时如何求助,培养学生具备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学会理性对待网络信息,做到文明上网。
我要介绍的是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会学习网上呼救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在网上遇到危险时的求助方法,还会学习如何培养网络安全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文明上网。
2019年二年级下册《网上呼救》优秀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具体了解互联网的作用,知道它的神奇和在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能力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自读课文:1.读准生字,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大意。
3.解题。
网上呼救是什么意思?什么网?谁呼救?二、细读课文。
学生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例如:为什么呼救?结果如何?文章主要写了几个人?他们分别在什么地方?从地理空间来讲,他们隔得很远。
苏珊怎么了?她能自己帮助自己吗?为什么?桑恩是怎么做的?他们是如何救助苏珊的?苏珊求救时为什么要用黑色粗体的大字?如果没有互联网,会怎样呢?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四、你还有什么疑问吗?释疑。
附送:2019年二年级下册《美丽的武夷山》优秀教案[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生字词,认清读音、熟记字型、理解字义、正确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性目标:主要通过学生自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通过观看碟片,朗读,让学生感受武夷山的美,体会那种“入诗入画”的感觉[学习重点] 1、掌握生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难点] 体会武夷山的美与奇,体会“入诗入画”的感觉[教法指导] 谈话法、朗读法[学法指导] 观察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准备] 小黑板、电视机、影碟机[教学时间]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教学初识生字1、检查预习(出示生字卡片)1、认读2、说一说自己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字学习生字1、巡回指导2、出示本课生字3、指导书写重点:绕、爬、觉1、采取自学同桌合作,查字典,一字多组,记字的方法2、汇报3、由学生带读4、再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出示小黑板复习巩固1、指名听写2、评议1、上黑板听写2、全班评3、书写练习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教学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都知道什么山?它们都是什么样的?2、板书课题1、自由答2、齐读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放录音1、听录音2、自读3、说一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放本课课文录音感受武夷山的美1、放《美丽的武夷山》风景碟片2、提出要求——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它们都是什么样的?3、指导朗读你觉得读时应注意什么?怎么读?1、观看录象2、自由说一说3、你还可以想象它是什么样的?4、自己试读5、同桌合作比赛读6、站起来在全班读7、学生评议放《美丽的武夷山》的影碟巩固理解1、师生共同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学生评议板书设计:美丽的武夷山武夷山山势险峻峰峰有溪水环绕九曲溪的水绕着山峰转了九个弯,所以叫九曲溪。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网上呼救最近有不少家长在网上发文,声称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过于简单,导致孩子无法学到实质性内容,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效果。
这些家长纷纷呼吁教育部门和教材出版社能够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措施来改善。
问题背景鄂教版是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出版的教材系列,被广泛使用于湖北省的小学教育中。
其中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直以来被认为难度过低,缺乏足够的挑战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深入的知识。
近期,不少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呼吁相关部门和媒体关注这个问题,希望获得解决方案。
问题分析作为一本教材,能否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是其最终目的。
然而,当前有不少家长反映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难度太低,不仅在知识点上缺乏深入,而且缺少足够的思考和困惑。
按照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也无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甚至让一些学生觉得无聊、不重要。
教材虽然不能全面代表学生的学习,但对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挑战,那么其学习效率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解决方案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考虑以下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1.加大教材难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教材的难度,以此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高。
2.增加互动环节。
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增加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机会,当然此做法需要比较灵活。
3.考虑使用其他版本教材。
如果鄂教版语文下册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教师可以参考其他教材或参考其他省份优秀教材,挑选适宜的教材进行教学。
4.及时向教材出版社反映问题。
如果教师发现某些教材存在问题,可以及时向教材出版社反映,帮助后续版本优化问题。
总结教育是关系到未来的大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材往往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当前出现的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过度简单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将其视为教师的责任,更不能过于苛责家长的看法。
《网上呼救》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具体了解互联网的作用,知道她的神奇,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激发关注现代科技的热情。
3、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聊天室、互联网”等词语的含义,对网络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准备:1、认识文中的生字;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你了解“电脑网络”吗?集体交流。
课件播放网络相关知识。
2、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网上救援的真实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课文的第一至第八自然段,感悟第一个问题:芬兰的苏珊在什么情况下发出求救信号的?①苏珊为什么发出求救信号?指名读相关句子。
(反复炼读第六自然段,联系生活理解“灼痛”“两肋”“急促”等词语的意思,体会苏珊突然发病的感受,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感觉)②苏珊为什么用“黑色粗体大字”发出求救信号?③桑恩看到苏珊的求救信号后态度是怎样变化的?小结过渡:苏珊在非常危急的情况下选择了用互联网求救,她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远隔万里却富有同情心的桑恩。
2、学习九至十八自然段。
感悟第二个问题:美国的小男孩桑恩是怎样帮助苏珊获救的?(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桑恩通过互联网帮助苏珊,分别做了些什么?(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交流3、分角色朗读课文4、教师总结:四、延伸拓展,实践活动1、苏珊的获救,互联网固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跟苏珊的沉着与智慧是分不开的,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遇到危险要懂得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自救,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个小故事吧!(课件播放:鞋子的故事)2、通过《网上呼救》这个故事,我们对互联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做什么?课后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并学习上网,看看互联网上有哪些信息。
19《网上呼救》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9个字,会认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关注现代科技发展的热情。
教学重点学会9个字,会认9个字。
教学难点通过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关注现代科技发展的热情。
教学方法谈话法交流法小组合作法课前准备课件小黑板作业纸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你上过网吗?在网上一般可以干些什么?2.上网可真有意思,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寻求帮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网上呼救》。
3.展示学生课前录制的“互联网的用途”视频,看视频,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
二、新授(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小声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互联网聊天灼痛两肋距离询问地址网苏按号互厉(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2)交流识字的好方法。
(如:熟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熟字换偏旁,形声字识字等,学生在识字过程中自由选择识字方法。
)2.指导书写。
(二)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写了一个美国男孩麦克凭借小小的屏幕和神奇的网络挽救了芬兰大学生苏珊的性命。
)2.小组讨论,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2段)苏珊写芬兰的苏珊因为老毛病发作,在互联网上发出呼救信号,被美国的麦克看到了。
第二部分(第3、4、5、6段)写麦克、美国急救中心、芬兰急救中心救助苏珊。
第三部分(第7段)苏珊获救了。
(三)精读感悟。
1.读第1、2自然段,说说苏珊为什么要在网上呼救呢?(1)整个楼面只有她一个人(2)电话无法拿到。
2.读课文第3——6自然段,找找麦克是怎样通过互联网帮助苏珊的?首先是怎样做的?然后怎样做?最后怎样做呢?(1)麦克发现求救信号,立刻关切地询问。
(2)六点十分,麦克向美急救中心求救。
(3)十分钟后,美国和芬兰取得联系。
3.读课文第7自然段,说说苏珊得救了吗?你觉得应该感谢谁?为什么?(小组讨论,汇报。
《网上呼救》教案、说课稿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互联网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在上网过程中学会自我保护,避免沉迷于网络。
3. 教育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够正确使用互联网进行求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互联网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在网上求救。
2. 教学难点:如何教育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自我保护,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求救。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互联网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在网上求救。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网上求救案例,让学生学会正确应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互联网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典型的网上求救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 准备学生分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互联网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的作用和影响。
2. 新课导入:讲解互联网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在网上求救。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网上求救案例,让学生学会正确应对。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
六、教学拓展:1. 邀请网络安全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网络安全展览,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3. 开展网络安全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的兴趣。
七、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互联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分析网上求救案例时的思考和应对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自我保护意识。
八、教学反思:1. 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对互联网知识和网上求救技能的掌握程度如何?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3. 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是否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互联网知识和网上求救技能,并进行复习。
19网上呼救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会认11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关注现代科技发展的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读让学生了解整个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感受当时紧急的情形。
教学难点:体会网络故事折射出来的人文精神。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生词卡、教学挂图2、了解互联网的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你上过网吗?在网上一般可以干些什么?2、上网可真有意思,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寻求帮助呢!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并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
教师巡视辅导。
2、组内自主识字。
教师要注意发现会学习的小组,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
采用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挑读等形式,大面积检查学生初读情况.4、送生字宝宝回家,默读课文。
要求:静下心来读课文,嘴里不出声,在心里读。
一边读一边想你都知道了什么?5、学习课文的1-4自然段。
了解苏珊在网上求救的原因,并朗读。
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苏、按、号、互、疼、痛”六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3、教师范写“疼”,学生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孩子们,再一起读读课题吧!2、创设情境,巩固生字。
二、精读感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师: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的第1至第4自然段,还记得吗?回顾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2、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的第5至第7自然段,要边读边想。
(1)教师反馈读书的情况,请学生在小组内与学习伙伴交流:桑恩是怎样通过互联网帮助苏珊的?首先是怎样做的?然后怎样做?最后怎样做呢?(2)师:我们先看看桑恩是怎样通过互联网救助苏珊的?请一起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网上呼救_鄂教版一天下午,美国男孩麦克正在网上谈天室漫游。
将近六点,屏幕上显现了一行黑体字:“我不能动,呼吸困难,请关心我,苏珊。
”苏珊是芬兰一所学院的学生,当时她正在图书馆通过互联网找寻资料。
突然,旧病复发,双腿剧烈灼痛,不能行走,两肋像被紧紧夹住似的,呼吸困难。
现在,整个楼面只有她一个人,距离最近的也无法拿到。
因此,她强忍着疼痛,上网发出了求助信息。
麦克在网上问道:“你在什么地点?”答案是“芬兰”。
六点十分,美国紧急救援中心的响了。
麦克把这一紧急情形告诉了中心。
那儿的工作人员一边和芬兰的有关方面联系,一边向麦克询问苏珊的详细地址。
麦克在网上询问苏珊的时候,苏珊已快支持不住了,好久才回答:“痛!”麦克赶忙用粗体大字打出:“挺住!我差不多打了去求助!”苏珊用尽最后的力气打出了地址。
十分钟后,美国紧急救援中心和芬兰有关方面取得了联系。
六点三十分,大洋彼岸的苏珊得救了。
教案一、启发谈话1、师:同学们,中国的汉子,是象形文字,一个字就像一幅画。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些画,请同学们猜猜那是什么字,什么缘故。
师:现代生活中还有一种看不见的网,那是什么网?生:互联网师:什么是互联网?师:现在网上有许多流行词汇,连老师也不明白,比如:谈天室,网上漫游,你们明白是什么意思吗?2、师:事实上互联网的功能专门多,有人在危险的时刻,还能在网上呼救呢。
(板书:网上呼救)3、说明呼救:呼喊求救二、初步感知,质疑师:什么缘故要网上呼救呢?谁在呼救呢?呼救成功了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轻声读读课文。
(教师巡查)三、深入学习,明白得苏珊要在网上呼救的缘故1、联系生活体会,了解还有什么方法能够求救师:谁在呼救呢?师:苏珊当时情形如何样?师:苏珊如何样呼救的?师: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在那个关键句中,苏珊是用黑体字打出的呼救信息。
什么缘故苏珊要用黑体字打出呼救信息?什么缘故这么严峻的情形苏珊仅用了12个字来表达?师:苏珊什么缘故要在网上呼救呢?快速默读,找找苏珊只能在网上呼救的理由,完成任务单(一)。
网上呼救教学设计鄂教版教案教学设计鉴于网络呼救知识对学生安全素养的重要性,设计一节适用于鄂教版的网上呼救教学课程。
以下是一个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网上呼救,并认识到它的重要性;2.学会正确进行网上呼救;3.掌握如何应对网络欺凌和网络骚扰;4.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活动:1.导入:通过展示新闻报道或案例,引起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2.知识介绍: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网上呼救,以及网上呼救的作用和意义;3.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帮助他们分析出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网上呼救;4.演练: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情况下的网上呼救;5.知识扩展:教授学生如何应对网络欺凌和网络骚扰,如何保护个人隐私;6.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并讨论可能发生的情况;7.整合学习:通过游戏、视频或其他多媒体素材,加深学生对网上呼救的理解;8.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9.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网上呼救的小作文,分享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方法:1.预习式教学方法:通过展示新闻报道或案例,引起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2.经验分享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并与同学进行讨论;3.角色扮演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情况下的网上呼救;4.游戏和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互动游戏、教学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评估方法:1.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游戏中的表现;2.小组讨论记录法: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观点和经验分享;3.课后作业评估:对学生的小作文进行评估,看他们对网上呼救的理解和思考是否得当。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网上呼救和网络安全问题的认识和警惕性,培养他们正确应对网络风险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网上呼救》教学设计《网上呼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积累网和救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根据提示把美国紧急救援中心和芬兰有关方面联系的经过,以对话的形式演一演。
4 了解网络传递信息速度快,波及面广,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难点:读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是救援人员的真情、爱心使苏珊在短时间内得救。
教学过程:一、猜字激趣,揭示课题:1 学习网字。
● 出示象形字:网猜猜象形字,说出理由● 古人的象形字通常用画来表达事物,演变到小篆字的笔画更漂亮,而新宋体更简洁,这里的撇点撇点就像网里纵横交错的网格,古时候,人们用网来捕鱼,这就是渔网。
出示:渔网注意渔网的渔是有三点水的2 联系生活积累网字组成的赐予。
● 线织成的网?你还看到过什么?● 出示:网兜球网蜘蛛网3 现代生活中还有一种看不见的网,那是什么网?出示:互联网4 现代生活中它有哪些作用?你能说说看吗?5 揭示课题● 有人在危急的时刻,还能在网上呼救板书:网上呼救6 理解呼救的意思● 网上呼救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解释一下呼救吗?板书:求救网是什么?象形文字用图画的形式赋予了网的含义,纵横交错,相互交织。
生活中有实体的网,还有无形的网。
互联网,网罗的是什么?我觉得这篇文章给了我们诠释,网络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维系了起来。
二、默读思考,整体感知:1 谁在网上呼救?谁组织了救援?呼救的人最后得救了吗?板书:救援得救2 开火车轮读课文,反馈预习,读准生字读音。
指名回答1:板书苏珊三、深入学习,理解苏珊要在网上呼救的原因1、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求救● 通常我们通过什么途径呼救?● 苏珊为什么要在网上呼救呢?快速默读,找找课文哪一节写了苏珊只能在网上呼救的理由。
2、精读课文的第三节● 指名读思考:你能从中找到几个理由?理由(1)整个楼面只有她一个人理由(2)电话无法拿到3、引读第3节因为苏珊突然之间,她想求人帮忙,然而,她想拨打急救电话,可是因为,她唯一能够借助的就是网络,不知她的呼救是否会有人收到,但抱着一丝希望,她。
《网上呼救》教学设计(鄂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具体了解互联网的作用,知道她的神奇,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激发关注现代科技的热情。
3、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聊天室、互联网”等词语的含义,对网络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准备:1、认识文中的生字;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你了解“电脑网络”吗?集体交流。
课件播放网络相关知识。
2、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网上救援的真实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课文的第一至第八自然段,感悟第一个问题:芬
兰的苏珊在什么情况下发出求救信号的?
①苏珊为什么发出求救信号?指名读相关句子。
(反复炼读第六自然段,联系生活理解“灼痛”“两肋”“急促”等词语的意思,体会苏珊突然发病的感受,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感觉)
②苏珊为什么用“黑色粗体大字”发出求救信号?
③桑恩看到苏珊的求救信号后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小结过渡:苏珊在非常危急的情况下选择了用互联网求救,她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远隔万里却富有同情心的桑恩。
2、学习九至十八自然段。
感悟第二个问题:美国的小男孩桑恩是怎样帮助苏珊获救的?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桑恩通过互联网帮助苏珊,分别做了些什么?(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教师总结:
四、延伸拓展,实践活动
1、苏珊的获救,互联网固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跟苏珊的沉着与智慧是分不开的,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遇到危险要懂得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自救,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个小故事吧!(课件播放:鞋子的故事)
2、通过《网上呼救》这个故事,我们对互联网有了进一
步的认识,你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做什么?课后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并学习上网,看看互联网上有哪些信息。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