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公共行政管理理论46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6.59 MB
- 文档页数:46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内容、特点及缺陷。
1、产生的背景19 世纪,西方行政面临三大问题:一是行政系统靠个人效忠性的“庇护——依附”关系维持,由此滋长了裙带关系和官场腐败;二是公务人员的职业生涯缺乏保障,吸引不了社会精英的加入,导致行政能力和效率低下;三是“政党分肥”制度的严重影响,为政党胜负所左右,行政人员与选举官员共进退,导致行政系统周期性震荡,政府政策难以连续有效地进行。
针对早期行政存在的三大弊端,西方学者寻求的对策是:官僚制、政治——行政分离、文官制度和泰勒主义。
2、理论基础、特征传统的公共行政的特征是:行政部门处于组织领导人的正式控制之下;建立严格的官僚制等级模式基础之上;由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特征的官员任职;只受公共利益的激励;不偏不倚的为任何执政党服务;不是制定政策而是仅仅执行政治官员做出的决策。
传统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官僚制理论和政治一行政两分法,主要来源于美国的伍德罗.威尔逊和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理论、德国的马克斯.韦伯理论以及英国1854年《诺思科特—特里威廉报告》。
3、内容(1)韦伯的官僚制理论韦伯创立了官僚理论,其观点是:明确的、专业化的公职人员;根据功绩招募和任命;政治中立,政府更迭时公职人员仍然可以继续任职等。
与早期公共行政模式相比,韦伯官僚制模式的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运用以规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行政取代人格化的行政。
组织及其规则比组织中的任何个体都更为重要。
官僚制体系其自身运作以及如何满足顾客需要方面都是非人格化的。
早期的行政以私人关系为基础——效忠于某个亲戚、庇护人或政党,而不是效忠于制度本身。
早期的行政模式有时在政治上是较敏感的,因为行政部门较为明显的是政治官员或统治阶级通过任命而支持的一种工具。
但是,它也常常是“专制的”,专制行政可能是不公正的,尤其是对那些不能够或不愿意投入个人政治游戏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以官僚制原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体系可以完全消除专制,至少在理想状态下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