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昌黎地秧歌的体育文化传承性及其社会功能
- 格式:pdf
- 大小:225.50 KB
- 文档页数:3
第21卷第4期2008年12月潍坊教育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W E琢A N GE D U C A哪0N A L C O U童G EⅧ.21N o.4D ee.200s 论秧歌的文化性质及其功能许凤英(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曲阜273165)摘要:笔者利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法,来探讨秧歌的文化性质以及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研究表明,秧歌的文化性质具有功利的准宗教性、娱乐性、即兴性、传承性;秧歌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娱乐、健身、社交和审美功能,同时具有宣传和社会控制功能。
关键词:秧歌;文化性质;本质功能;社会功能中图分类号:G8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080(2008)04—0091—03秧歌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秧歌包括诸多农耕文化,并同迎神赛会相结合,如秧歌剧、“社火”、“闹红灯”等。
狭义的秧歌是群众自娱白乐的民间舞蹈活动,俗称为“秧歌舞”。
现在流行于街头巷尾的各种秧歌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关于秧歌的起源说法不一,大家比较认同的观点有两个:一是认为秧歌是在插秧季节,由农民边劳动边哼唱的“田歌”逐渐发展为有舞有歌的“秧歌”。
清人李调元《南越笔记》记载:“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径田插秧。
一者挝大鼓。
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日秧歌。
”二是根据对出土文物的考证,认为北方秧歌已有千年左右的历史,而且发现了现在陕北地区古代秧歌是为祭祀二十四星宿而舞的记载,所以认为秧歌的源头之一是祭祀舞蹈。
秧歌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它的现代功能有两种:一种是由体育的本质直接决定的,即满足人的娱乐需要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全发展的功能,即体育的本质功能;另一种功能是社会根据其多种功利目的或需要,对体育的本质功能进行开发利用所产生的功能,即体育的社会功能。
1秧歌的文化性质1.1准宗教性原生态的、古代的秧歌在现代人看来具有神秘的色彩,对古人而言,健身娱乐、审美并不是他们参与秧歌的目的。
昌黎地秧歌的风格特征与发展现状作者:朱凤玲来源:《群文天地》2010年第11期昌黎地秧歌是河北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以在地面上轻快自如、自由灵活地扭动为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文化的相继拥入,人们在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物质成果的时候,对包括民间舞蹈在内的民族民间文化产生了隔阂,能够掌握传统秧歌技艺和纯正舞蹈风格的民间艺人已寥若晨星,了解、保护、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民间舞蹈艺术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河北的民间舞蹈蕴藏丰富,绚丽多姿,素有北方汉族民间歌舞之乡的美誉。
人们比较熟悉的有:徐水的狮子舞、唐山的地秧歌、昌黎的跑驴、石家庄的井陉拉花等,琳琅满目,灿若群星。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最早产生于元代,一直流传至今。
一、昌黎地秧歌的风格特征据考察,昌黎地秧歌至少可以追溯到元代。
昌黎地秧歌是昌黎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它是昌黎劳动人民思想感情、意愿、审美意识的集中与直接的表现。
昌黎地秧歌产生之初,男女角色均由男性扮演,以前的地秧歌不是单纯的舞蹈,而是载歌载舞,但歌者不舞,舞者不歌。
到了元代,受蒙古族文化的影响,在角色、结构、服饰上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了由女性扮演的“妞”等角色。
清末民初,地秧歌中“唱”的部分开始向舞台艺术、莲花落子、二人转、崩崩戏、评剧等方面发展。
“舞”的部分,逐步演变为现存的纯舞形式。
由于战争、移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昌黎地秧歌也借鉴和融合了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民间艺术。
(一)昌黎地秧歌的表演内容昌黎地秧歌表现内容丰富、细腻,大都是一些庆祝丰收、盼望来年风调雨顺、祈求神灵保佑、歌颂古代英雄、节日的问候、对封建社会制度和道德理论的控诉等等,题材主要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戏剧及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等,它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完全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精神生活而形成的。
例如跑驴,就是根据传统地秧歌《傻柱子接媳妇》改编而成的,这个节目把北方人钟爱的小毛驴引入秧歌表演,显得异常新颖、活泼。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浅析昌黎地秧歌的保护和开发姓名赵云嫱系别文化管理系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班级 08事业指导教师卢文玉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议表浅析昌黎地秧歌的开发和保护摘要:河北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连接民族情感、传承中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不断完善保护措施和开发新思路,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昌黎地秧歌独具魅力,它是昌黎地区千百年来流传着的一个奇妙的民俗风情。
本文以昌黎地秧歌为例,以非遗简介为切入点,并探讨昌黎地秧歌的保护和开发的新思路。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省昌黎地秧歌正文:河北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蕴藏深厚,丰富多彩,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之一。
近年来河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立,传承人命名,遗产普查,重点项目保护和重大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2006年,昌黎地秧歌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民间舞蹈秧歌类节目中位居首位;2007年,昌黎地秧歌参加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2008年,我县秧歌老艺人周贺华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昌黎地秧歌传承人。
本文以昌黎地秧歌为例,分析说明昌黎地秧歌的保护、开发的新思路。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一)含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二)类型:非遗种类(省内)1. 曲艺主要有:木板大鼓、乐亭大鼓等。
2. 民间文学如:耿村民间故事、孟姜女故事传说。
3. 民间音乐如:冀中笙管、河北鼓吹乐、固安笙管乐。
4. 民间舞蹈如:昌黎地秧歌、井陉拉花、徐水狮舞沧州落子。
5 民间戏剧如:评剧、皮影戏、石家庄丝弦。
6 杂技与竞技如:吴桥杂技等。
7 民间美术如:武强木版年画、衡水内画、丰宁满族剪纸等。
如何将“昌黎地秧歌”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摘要:传统的体育课程使学生感到疲惫、厌倦,开发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来辅助体育教学,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是很有必要的。
体育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培养个性特长的体育人才,使之找到体育与艺术结合的有效途径,达到自主锻炼的目的。
为此我校开设了《充满魅力的昌黎地秧歌》体育校本课程。
关键词:地秧歌;校本课程;体育教学一、课题研究的价值周庆恩中学是我市校本教育特色校,昌黎地秧歌是我校艺术特色,《充满魅力的昌黎地秧歌》体育校本课程以“自主学习、自主锻炼”为总目标,强调学习锻炼方式的转变,以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体育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培养个性特长的体育人才,使之找到体育与艺术结合的有效途径达到自主锻炼的目的。
作为一种舞蹈艺术的“昌黎地秧歌”其动作优美大方,不仅能够陶冶人们的艺术情操,而且有很好的健身价值。
它不受年龄、性别、场地和气候的限制,简单易行,便于推广,具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防治某些慢性病的效果,并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科学性,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进行“地秧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拥有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而且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结合我校实际和当地的区域文化我们将昌黎秧歌和体育健身有效地结合起来,确立“昌黎地秧歌”这一项目作为我校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研究。
为此,我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开发此项课程;有义务把昌黎经典的艺术知识传授给学生,让我县的艺术精粹得以传承和弘扬,让我们的学生从亲身体验地秧歌的过程中,感受昌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之时,我们将在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利用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基本动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教学,使昌黎地秧歌普及到全校每个班级每个人。
二、课程设计理念周庆恩中学校本课程《充满魅力的昌黎地秧歌》是建立在学校体育课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运动兴趣,实现全民健身)基础之上的一门课程,同时结合地域特色以弘扬传承地方文化为目的的一门课程。
关于秧歌的介绍范文秧歌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古老舞蹈形式,广泛流传于中国北方地区。
它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结合了音乐、舞蹈和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秧歌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被广泛表演,被誉为华夏族群的祖先舞蹈和民族宝藏之一、下面,我将从秧歌的起源、发展、演出特点和意义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秧歌文化。
秧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隶社会时期。
最早的秧歌形式是以神话故事、动物战斗或农耕活动为题材,表演者穿着动物皮毛、用竹枝代表武器,手持道具表演动作,进行刀枪搏斗、追逐和捕捉等动作,以表现出人们对于生活的劳作和享受的热爱与向往。
秧歌的舞蹈动作多以跳跃、旋转、打拍子、摆手等为基础,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舞蹈动感。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秧歌逐渐与民间传统节日和民俗习惯相结合,成为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喜爱的娱乐活动。
宋代以后,秧歌开始与农耕活动相结合,演员们扮演农民、耕牛、打谷的角色,以表现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辛勤。
秧歌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体系,并在中国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
秧歌的演出特点非常独特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首先,秧歌的服饰和道具非常多样化。
演员们穿着各种华丽的服装,头戴花环、戴红面具,手持锣、鼓、幌子等道具,给人一种热闹喜庆的感觉。
其次,秧歌的舞蹈动作独特多样。
秧歌舞蹈不仅注重身体的协调和灵活性,还有一些独特的步伐和动作,如踩踏、套圈、刀枪搏斗等,给人一种紧张激烈和富有戏剧性的感受。
此外,秧歌的音乐和歌曲也非常具有特色。
演出过程中,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演员们配合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进行舞蹈表演,为观众营造出一种欢快、热烈的氛围。
秧歌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秧歌是人们庆祝丰收和祝福的表达。
秧歌的舞蹈动作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丰收和幸福的期盼,它代表着人们的喜悦和祝福,成为了喜庆的象征。
其次,秧歌是民间信仰和宗教活动的表达。
在一些宗教仪式和庙会活动中,秧歌作为一种舞蹈形式,被用来祭祀神明、祈福和祭奠祖先。
《欢天喜地-昌黎地秧歌》教学设计一第四中学梁莉教学内容:1、学习昌黎地秧歌的舞步;2、熟悉昌黎地秧歌的典型旋律3掌握昌黎地秧歌的风格特点(稳中浪、稳中逗、稳中俏、火爆泼辣、幽默,富有生活气息。
)4将昌黎地秧歌与生活相结合,进行舞蹈动作的创编活动。
课型:激情引趣课课时:1课时年级:初二级学`生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了解昌黎地秧歌。
2、通过学生共同的参与、合作、探究,使学生能够自信地以真挚、热的情感以及用自己所喜欢的方式来哼唱昌黎地秧歌的典型音调、模仿打节奏,进行昌黎地秧歌舞蹈动作的探究与创编活动。
3、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以及“互问互答”的学习方式的去探究“昌黎地秧歌”的相关知识内容.四在大家真实的去感受音乐、感受舞蹈、感受生活的同时,让学生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舞蹈”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让学生体验舞蹈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弘扬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音乐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理念依据包括: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在音乐课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通过教师的一段舞蹈(昌黎地秧歌)来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艺术“昌黎地秧歌”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采用音乐、舞蹈、艺术创作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互问互答”、“今天我是老师”“小组竞技赛”、“模仿室”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个音乐教学过程都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在典型的昌黎地秧歌音乐及舞蹈中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生活、验证自己的想法,加强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音乐课是学生进行共同探究音乐知识及尽展才华的地方。
所以本节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觉的以“互问互答”的学习方式在音乐及舞蹈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而教师只是起引领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摘要:昌黎民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的河北文化。
它是昌黎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出的艺术成果。
我们不仅要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与时俱进,将活跃、新颖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融入昌黎民歌文化,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使其保持旺盛与长久的活跃生命力。
关键词:昌黎民歌;双排键电子琴;传承;创新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163-02昌黎民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的河北文化。
它是昌黎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出的艺术成果。
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与时俱进。
将活跃、新颖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融入昌黎民歌文化,使特色浓郁的本土文化在保持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更加适应时代的进展和需求,得到更加宽泛的推广,使其保持旺盛与长久的活跃生命力。
将崭新的艺术形式、现代的艺术气息融入古老的历史文化,使其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受到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
民歌艺术融入时代气息,将人民大众的口口传唱、朴质表现与现代电子演奏乐器——双排键电子琴的演奏完美融合。
力求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形式、音色、节奏、视觉效果的改编与创新,创作出更多的新品、精品,使其发扬光大,为昌黎民歌的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尽一份力,让这朵散发着泥土芳香的艺术奇葩更加艳丽。
一、昌黎民歌的艺术特点及局限性(传承)1949年前,百姓借助于“唱”来抒发心中的郁闷和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了曲调凄婉、如泣如诉、乡土气息极为浓郁的演唱风格。
近五十年来,昌黎县文化工作者不断挖掘、整理、继承、创新,加快了昌黎民歌艺术的普及和发展。
昌黎民歌中的《拣棉花》、《茉莉花》、《绣灯笼》、《山里人儿好气派》等优秀作品,在全国各级文艺汇演中获奖,以曹玉俭为代表的民歌艺人名噪一时。
1.昌黎民歌的风格特点:昌黎民歌是昌黎人民世代承传的一种民间小调,演唱内容分为“劳动号子”、“故事传说”、“爱情”和“生活”四类。
一、课题:昌黎地秧歌二、教学目的:了解昌黎地秧歌的起源,昌黎地秧歌的主要道具,昌黎地秧歌的角色扮演,昌黎地秧歌的基本动律,昌黎地秧歌的主要曲段,昌黎地秧歌的伴奏乐器,昌黎地秧歌的代表人物,昌黎地秧歌的传统活动形式。
三、课型:新授课四、课时:一课时(45分钟)五、教学重点:昌黎地秧歌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也必然在与经济的衔接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巨大的文化效能。
推动非物质文化保护,再创魅力秧歌辉煌。
让民间艺术绽放光彩,让昌黎地秧歌走向世界!六、教学难点:昌黎地秧歌属于民间秧歌,昌黎地秧歌的基本动律需要重点掌握。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a)河北三大秧歌有哪三种?(昌黎地秧歌,井陉拉花,沧州落子)b)“饭不吃,酒不喝,不能不扭大秧歌;米不碾,面不磨,不能不看大秧歌。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拿起扇子都会扭。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民间秧歌,谁知道这是在哪种秧歌啊?(昌黎地秧歌)2、讲授新课:第一部分:昌黎地秧歌的起源。
昌黎地秧歌在经历了元代的产生、形成期,明清至民国的成熟、兴盛期,文革期间的冷落期,以及现在的保护和振兴后,很好地在当地流传了下来。
发展到清朝时期为鼎盛阶段,这种盛况可以从史书上清楚地看到。
《昌黎县志》第五卷礼俗一节中记载:“正月朔日前清时代……十四、五六日名为元宵节,凡城乡村中,多搭秋千为嬉,夜则张灯演唱秧歌戏……”。
清候选直隶州州判,贡生张朋翱在杂咏调《调寄蝶恋花》中写道:转盼元宵佳节至,灯挂门前演唱秧歌戏。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经不断传承、创造。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地摊逐步向舞台升华,演进成一种完美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民间舞蹈艺术的佼佼者。
第二部分:昌黎地秧歌简介。
1)昌黎地秧歌的主要道具,昌黎地秧歌以扇子、手绢、团扇、烟袋、棒锤等为主要道具。
昌黎地秧歌的道具大多为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昌黎地秧歌对道具的运用也独具匠心,创造了变化无穷的扇子花、手巾花、烟袋花、棒槌花等及视扮演的人物而择的如:剑、刀、竹竿、鞭子、串铃、担子、驴具等,其中仅扇子花就有八字扇、鸳鸯扇、抱月扇、簸箕扇、风云扇、小展翅扇等70余种。
昌黎地秧歌作者:来源:《当代人》2013年第03期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分布在河北省昌黎、卢龙、抚宁、乐亭、滦县等地。
昌黎地秧歌最早产生于元代,一直流传至今。
昌黎地秧歌以在地面上轻快自如、自由灵活地扭动,做出比较细腻、风趣的戏剧性表演见长。
昌黎地秧歌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昌黎先民,为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借助无拘无束的手舞足蹈,来抒发情感,磨炼性格,寄托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昌黎地秧歌的雏型。
它历经昌黎人民世世代代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而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艺术种类。
多少年来,凡遇年节或喜庆日子,地秧歌队伍遍及昌黎城乡,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演出,自我表现,已成为昌黎人民世代相沿的传统习俗。
昌黎地秧歌产生之初,男女角色均由男性扮演,追至元代,由于蒙古族女性较为开放,出现了由女性扮演的“妞”等角色。
又由于秧歌可即兴参演,所以又出现了戴“缨子帽”的丑角,缨子帽这一蒙古族的服饰,在昌黎地秧歌的表演艺术中一直保留至今。
以前的昌黎地秧歌,不是单纯的舞蹈,而是有舞有唱、舞唱结合。
直至清末民初,“唱”的部分转向了“莲花落”“二人转”“评剧”等舞台艺术,“舞”的部分,逐步演变为现存的纯舞形式。
由于昌黎在地理上的位置及战争、移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昌黎地秧歌在发展中融进了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民间艺术。
如在秧歌开始和演出行进中,耍“少林棍”打场开道,所唱的《秧歌调》中糅有《凤阳歌》的韵律,即与山东、河南而来的大量移民有直接关系。
再如,丑角的晃肩动作,即带有明显的蒙古舞蹈特点。
地秧歌中出现过“踩寸子”的“妞”角,即是受满族服饰影响的产物。
昌黎地秧歌的演出分场子秧歌和排街秧歌两种形式,场子秧歌即固定于某一场所进行演出,排街秧歌则人数较多,沿街串巷,行进演出,乐队由打击乐和唢呐组成,人数虽少,但声音洪亮,行进方便。
伴奏为大喇叭加鼓、镲等打击乐。
昌黎地秧歌的表演内容,除平秧歌无固定情节外,大多数“出子”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风貌和戏曲、电影、故事中的片段,取材广泛,叙事性较强。
浅析东北秧歌的发展与传承【摘要】东北秧歌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舞蹈形式,它源自东北地区的农民劳动生活,表达了他们对丰收和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东北秧歌以其高亢热烈的音乐和灵活跳动的舞姿而闻名,被视为东北地区的文化瑰宝。
在发展历程中,东北秧歌逐渐演变出不同的风格和形式,传承方式主要通过口口相传和师徒传授。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东北秧歌面临着传承困难的问题。
我们需要重视东北秧歌的传承,为其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挖掘其发展潜力,让东北秧歌在当代社会中绽放光芒。
【关键词】关键词:东北秧歌,发展,传承,意义,起源,演变,现状,重视,潜力,关注,支持。
1. 引言1.1 东北秧歌的定义东北秧歌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源自东北地区的民间文化。
它是一种结合了舞蹈、歌唱和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常常以集体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
东北秧歌的名称中的“秧歌”一词,原本指的是农民在耕种或者收割时所唱的一种形式简单的歌曲,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舞蹈形式,成为东北地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表现生活场景的秧歌,也有表达情感的秧歌,其舞蹈动作矫健有力,富有民族特色。
东北秧歌常常在节日庆典、婚礼宴会等场合中表演,是东北地区民众传统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东北秧歌是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历史积淀。
它不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人们对生活、对美好情感的表达。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东北秧歌虽然受到了一些挑战,但它依然是东北地区文化传统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1.2 东北秧歌的特点东北秧歌是东北地区特有的一种舞蹈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
东北秧歌的舞蹈动作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烈,给人一种欢快、轻松的感觉。
东北秧歌的服饰色彩艳丽,多为红、黄、蓝等鲜明颜色,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
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多样,既有集体舞蹈,又有独舞和对舞,展现了不同的舞蹈魅力。
SONG OF YELLOW RIVER2022/ 22初开的少女或年轻小媳妇的角色行当,一般着有鲜艳的服饰和发饰。
“丑”,类似于传统戏剧中的丑角,妆容夸张,突出丑象,常在脸颊或鼻梁处涂有白点,甚至全脸涂成黑色,与“妞”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戏剧效果。
“丑”是地秧歌中的核心角色,戏份最重,表演难度也最大。
根据角色特点的不同,“丑”又分为“文丑”和“武丑”。
“擓”,又称“老擓”,在地秧歌中扮演中老年妇女的角色,分为“文擓”和“武擓”。
“文擓”俏皮活泼、风趣幽默,在“妞”与“公子”之间起着牵线搭桥的媒介作用;“武擓”,威严豪放、粗犷泼辣,在“妞”与“公子”之间起着“棒打鸳鸯”般的制约作用。
“公子”,为书生、文人形象,风流潇洒、温文尔雅,与传统戏剧中的文生类似。
四、地秧歌的动作特点昌黎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隶属秦皇岛市管辖,北枕碣石、东临渤海,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和移民重地。
因此,在昌黎地秧歌的发展中,也汲取了诸多其他民族和地区的传统文化特色。
比如,舞蹈开始以及行进的部分中,往往以武术动作“少林棍”开路和打场,这便与来自河南的大量移民有着直接的关系。
地秧歌的舞蹈以自由灵活、轻快自如地扭动见长,具有细腻、灵动、活泼、风趣的风格特点。
舞蹈动作上注重肩、腕、胯、膝、颈等身体部位之间的配合,身姿步法圆活轻灵,呈现出双手摇摆、肩部腰部扭动、脚下步伐上下颠颤的形态,犹如风摆杨柳一般。
伴奏呈现慢板时,表演者动作舒展大方、收放自如;快板时,表演者侧重演绎自身行当的技艺。
“妞”,主要道具为扇子和手绢,表演时一般左手持绢,右手持扇,通过手腕的转、翻、扣、塌搭配灵活的手指动作,捻转出丰富多彩的扇花和绢花。
扇花动作主要有转扇、平抖扇、偷看扇、扑翻扇、遮阳扇、风摆柳扇等;绢花动作主要有字花、里绕花、外绕花、绕摆花、后背花等。
道具在“妞”的表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演员往往通过扇花和绢花的变换来表现人物情绪变化、抒发情感,增加舞蹈的舞台表现力和艺术张力。
173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23二、昌黎地秧歌传承人才系统性培养策略 (一)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夯实人才培养基础昌黎地秧歌传承人才的系统性培养工作,对于社会长远发展来说,从文化到经济,都将产生深远的利益。
然而,此项工作辐射范围广,投资周期长,想要成功,离不开政府资金、政策力量的主导与扶持。
首先,政府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可能的提供资金支持。
资金是昌黎地秧歌传承人才系统性培养工作的物质基础,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项目补贴、奖励机制等方式,购置教室、设备等,作为昌黎地秧歌传承人才的培训工作的物质保障。
其次,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扶持。
利好政策是昌黎地秧歌传承人才系统性培养工作的政策保障。
例如,制定昌黎地秧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昌黎地秧歌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能够有效促进昌黎地秧歌的传承和发展,从而为传承人才培养工作创造必要条件。
最后,政府还可以调动各方资源,为昌黎地秧歌传承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如,与文化机构、艺术团体、高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昌黎地秧歌的研究、教学、推广等工作;或组织专家、艺术家、教师等进行昌黎地秧歌的传承和创新工作,为传承人提供更高水平的指导和帮助,或为昌黎地秧歌表演活动吸引企业投资等,对于昌黎地秧歌传承人才的系统性培养工作进行积极助力。
(二)吸引社会资源参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昌黎地秧歌传承人才的系统性培养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
社会的广泛参与不仅能为昌黎地秧歌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多元化的资源和支持,还能增强公众对昌黎地秧歌的认知和热爱,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文化氛围。
首先,利用社会媒体资源,加强昌黎地秧歌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广泛宣传昌黎地秧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提高公众对昌黎地秧歌的认知度和兴趣。
同时,举办昌黎地秧歌的演出、展览、比赛等活动,吸引更多观众参与和体验,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昌黎地秧歌的良好氛围。
论昌黎地秧歌的体育文化传承性及其社会功能曾忠文;王成科;宋晓宇【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3)005【摘要】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logical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other research methods,Yangge Changli folk sports was analysized from sociology,ethn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 perspective,the heritage of its being analysized in ditail,the social function being explained,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pread of Changli Yangge.%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综合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学、民族学、体育学等视角对昌黎地秧歌这一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其所传承的体育文化进行详细剖析,阐释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为昌黎地秧歌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总页数】3页(P88-90)【作者】曾忠文;王成科;宋晓宇【作者单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广西南宁53002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系,广西崇左532200;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系,广西崇左532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52.9【相关文献】1.农村秧歌、体操、武术、游戏在初中体育课上的运用——素质教育灵活性的体现[J], 李玉浩2.健身秧歌在高师体育专业课程中设置的可行性 [J], 庞怀明3.东北秧歌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J], 赵培禹;毕宏丹;董宇4.论昌黎地秧歌的体育文化传承性及其社会功能 [J], 曾忠文;宋晓宇;蒙军;5.传统性与现代性:藏族节庆体育的族群文化传承研究 [J], 陈波;韩玉姬;赵晶;刘海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探析1.1传统艺术体育化转变,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传承广度通过研究把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简单化、现代化、体育化、大众普及化。
在遵循传统的昌黎地秧歌基本动作韵律,音乐特性的基础上,以先进文化为导向,融入新的音乐元素,把昌黎地秧歌传统艺术资源进行体育化的转变,创编成健身操,健身舞蹈使其动作变化更多,舞蹈语汇既现代又简洁,在动态上融入时代气息,很好地表现当代人的精神风貌。
使其即能锻炼身体又能提高人们对其了解和认识,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更多地域的人都来学习昌黎地秧歌、了解河北的民俗文化,以期为昌黎地秧歌更好的蓬勃开展、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健身、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1.2探索体育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提高体育与民俗文化的互动把昌黎地秧歌健身操,健身舞蹈引入体育课堂,使其在发挥大众健身作用的同时,使更多的大学生对民俗文化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体育与民俗文化的互动,为开发体育潜在课程,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课程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建立特色体育教学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打好基础。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研究的实际价值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研究,将成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拓展,丰富教师教学技能,学生学习的一个平台。
通过师生对昌黎秧歌健身操和健身舞蹈的学习,充分提高师生对传统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增强其保护意识的责任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打好基础。
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研究将弥补,河北省民间舞蹈进入体育课堂,在普通高校推广与普及的空白,同时拓宽与延伸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展,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进一发挥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以及大众健身的作用。
因此,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以及社会实践价值。
浅析海南黎族体育传承摘要:海南岛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黎族独有的民族风俗、人文价值观以及宗教信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
对于黎族而言,民族体育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此背景下,文章对海南地区黎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途径进行了重点研究和论述,希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海南;黎族体育;传承路径1.通过政府的介入引导,强化传统体育的地位目前,国家提倡大力发展国民体育,并对黎族体育进行了广泛宣传。
在此基础上,政府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对黎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并制定相应的指导方针。
此外,还可以与其他体育社团合作,多元化活动举办和宣传方式,同时可借助民间节庆、旅游假日等,开展各类综合性、专题性的活动,既能让广大群众参与到黎族的传统体育运动中,又能让黎族体育走进广大群众的视线中,提高广大群众对黎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增强本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1]。
在对传统体育的地位进行指导和巩固过程中,政府应注意对利益进行合理协调。
首先,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单一行政模式,构建“社会体育组织-体育精英-黎族族群”之间的垂直沟通和水平协作模式,搭建网络化、多主体参与的联动管理体制,创建协同共赢、公开透明的合作模式。
其次,从社会利益的角度来看,政府应该做好体育服务工作,注重开展对黎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以及相关培训工作,充分调动黎族民众的积极性,让黎族传统体育真正的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从而构建起一个大众体育平台。
2.与时俱进,推进黎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建设2.1保留黎族传统体育的民俗特征,沿习传统的民族气息民俗是一种由整个社会群体共同拥有的、一代代流传下来的行为方式,它是人类文化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民族节日是黎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民族节日中,体育项目是民族文化组成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伴随着民族节日的持续发展,传统体育能够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进行充分的融合。
第33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9月 Vol. 33 No. 5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Sep. 2011 ────────── 收稿日期:2010-12-25作者简介:曾忠文(1969-),男,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88-论昌黎地秧歌的体育文化传承性及其社会功能曾忠文1,王成科2,宋晓宇2(1.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教研室,广西 南宁 530022;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体育与健康教育系,广西 崇左 532200)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综合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学、民族学、体育学等视角对昌黎地秧歌这一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其所传承的体育文化进行详细剖析,阐释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为昌黎地秧歌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昌黎地秧歌;体育文化;传承;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 G 8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11)05-0088-03Changli Yangge of Sports Culture and Social FunctionZENG Zhong-wen 1, WANG Cheng-ke 2, SONG Xiao-yu 2(1.Department of Physical, Guangxi Transportation College, Guangxi Nanning 530022;2. Department of Physical and HealthEducation, Guangxi Nation Teachers College, Chongzuo 532200, China)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other research methods, Yangge Changli folk sports was analysized from sociology, ethn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 perspective, the heritage of its being analysized in ditail, the social function being explain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pread of Changli Yangge.Key words: Changli Yangge; sports culture; heritage; social function有着“汉族民间四大秧歌”传统美誉的河北地秧歌,又被称为昌黎地秧歌,是冀东大地极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根植于古老的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流传千余年,其独特的体育文化形式与内涵已久久深入人心,代代相传,同冀东人民的生活稳固相连,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随着全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保护、传承之时,2006年,昌黎地秧歌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昌黎地秧歌迎来了新时代发展的高潮期。
基于此,如何传承昌黎地秧歌所蕴含的体育文化,为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发展并壮大其社会功能,正是本文的研究所在。
1 昌黎地秧歌的起源及其发展现状 1.1 昌黎地秧歌的起源据昌黎民间的老艺人传讲,昌黎地秧歌是几千年前昌黎先民为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借助无拘无束的手舞足蹈,抒发情感,磨练性格,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便形成了昌黎地秧歌的雏型[1,p5]。
它的本源是劳动人民对生命的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表现的外在方式。
另一起源说为,据野史记载,唐代时期,昌黎附近田间的农民,为缓解种田时的疲劳而自创的一系列活泼俏皮的生活动作,加上随意哼唱的乡间小调,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偶然听闻,颇为喜爱,命之为“秧歌”,后经千年流传,就演变为如今家喻户晓的“昌黎地秧歌”。
此说虽不据确凿考证,但仍能显示出昌黎地秧歌的历史之悠久。
1.2 昌黎地秧歌的开展现状据相关史料记载,昌黎地秧歌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历史演变历程,演变到现在,昌黎地秧歌已不再是仅停留在乡野田间的自娱运动了,而是形成了一种融合了大众性、群体性、地域性和民俗性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它的可推广可延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秧歌爱好者们在茶余饭后纷纷走出家门,观看群众也多了一分热情,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秧歌中寻求到共同语言,体会到快乐。
但是,如今昌黎地秧歌的发展确是面临诸多的困难与艰辛。
首先是活动空间的缩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昌黎地秧歌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县政府大院和大礼堂,现如今,县曾忠文,等:论昌黎地秧歌的体育文化传承性及其社会功能-89-政府大院早就没有了扭秧歌的踪影,大礼堂也被开发用以商业盈利,扭秧歌只集中在东山公园一处场所,不禁叫人忧心忡忡;其次,有资料显示,在上世纪90年代发展过程中,政府领导把目光放在“经济建设”中,领导自身的审美转变也使他们看不到昌黎这些传统体育活动的文化价值。
因此,现在的地秧歌活动多是群众自发组织,场面自然比以前由政府挑头、文化馆组织的大型秧歌活动小了许多[2]。
加之现如今的年轻人追赶潮流,对本土地秧歌存在歧视与偏见,这些都对昌黎地秧歌未来的前途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影响昌黎地方性体育活动的繁衍生息,对其体育文化的传播产生一定的阻碍。
2 昌黎地秧歌的体育文化传承体育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社会活动所创造的产物,因而体育文化常体现在一般的社会生活方式、体育现象、体育习惯、社会风俗之中。
体育文化是物质文化、行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多层面的辩证统一,也是不同层面文化因素之间的有机整合[3]。
昌黎地秧歌作为一种富有地方浓郁特色的体育活动,其所蕴涵的独特品味和精神内涵悠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显然,昌黎地秧歌是几千年来通过层层沉淀而不断积累所积淀形成的,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绵延不绝的,其所传承的体育文化也有着自己的特色与品位。
2.1 延续了独特的地方民族特色昌黎地区,西邻燕山支脉碣石山,东临沧海之滨渤海,流经发源坝上巴延屯图古尔山的滦河,形成广阔平坦的冲击平原。
这一地区长期的民族冲突、满汉回的杂居,各民族的多文化生活方式,久经历史的撞击与融合,到清末时,逐渐地形成了著名的“滦河三角洲文化”,同时,也铸就了冀东人民憨厚、热情、风趣、幽默的独特文化性格。
几千年世代流传下来的昌黎地秧歌,是昌黎人民群众自我繁衍的生动体现,它所具有的内在精神品质、表演风格和人文艺术特征,都是由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信仰、孜孜不倦的追求等决定和赋予的,昌黎地秧歌是在以民族性为底蕴的基础上又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作为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一只奇葩而传播与发展。
昌黎地秧歌是以表现人物的情感为主,角色要充分抒发内心的“情”,而这种“情”又是具有当地人民的独特情致的;它的形式与内容在“情”的散发上很好地融为一体,自如、灵巧、应变性强;表演极富随意性,因情而变、变中有宗、宗而不死、活中有序,配合默契的即兴表演是地秧歌独有的魅力所在[1,p13]。
昌黎人民把对生活的情趣深深地凝聚在地秧歌里,将自己装扮成各类喜剧人物形象,随着唢呐锣鼓的节奏,欢快得挥舞道具扭着秧歌。
地秧歌所特有的那种上下起伏的动律节奏和栩栩如生的形态,使我们自然地感受到那奔腾滚滚的渤海、连绵不绝的燕山、滔滔如流的滦河流露出的淳朴地自然之美。
2.2 保持了优秀的传统节日形式“从平日的角度看,节日期间人们的生活处于非常状态,带有集体‘着魔’的特征。
节日以公共的时间和空间为基础,活动过程带有戏剧表演性质;它所追求和创造的,是集体的文化认同、公共的价值观念和和谐的社会环境。
”[4]中华民族的传统节庆日,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并被后人传承延续下来,节日成为亲朋好友相聚,欢聚一堂,传递感情,表达祝福的最佳契机。
节庆文化是一种历史悠远的庆典性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源自人类文化发展的初期的祭天、祭祖的祭祀活动和神话传说。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先民们从对自然的盲目崇拜中逐渐得解脱出来,不再进行宗教性的仪式,但节庆时的各种庆祝活动以不同的形式保留了下来,昌黎地秧歌就是这种传统体育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昌黎地秧歌,作为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一种,除了平时和周末表演外,每逢节庆日时,便成为人们进行庆祝和表达喜悦的狂欢节,特别是每年的元宵节,人们纷纷涂脂抹粉,到街上扭秧歌,成为一年中最为热闹的节日。
地秧歌是一种集体性的活动,无论群众还是演员,什么人都能加入其中,动起来、扭起来,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
2.3 扩大了参与群体的广泛性昌黎地秧歌作为一种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其历史由来的参与者就是人民群众,将体育活动参与者的数量扩大到最大化,上至七、八十岁的长者,下至刚会走路的娃娃,这是其他体育活动所不能比拟的。
地秧歌流传几千年,道具方便,以日常生活用具扇子、手绢、烟袋、团扇和棒槌为主;技术动作简单,以“走、摆、扭”等为主;场地需求不高,随意的空地、街道就可以扭起来;表演极其灵活随意,节奏速度不固定等等,是运动门槛最低的体育活动项目之一。
地秧歌在冀东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绝大多数人在谈及或观看地秧歌时,都有对参与这一儿时活动的美好回忆。
这些都说明,地秧歌有着广泛的参与性,也意味着新时代的昌黎地秧歌拥有更为普及的发展空间。
2.4 传承了体育活动的娱乐性无论是节庆中的秧歌狂欢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自娱自乐,都满足了人民大众的心理和精神需求,人们不仅可以一饱眼福,还可参与其中,过把秧歌“瘾”。
这就将群众业余生活不断地丰富,同时又将这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延续与传播。
昌黎地秧歌通过直接宣泄或交流的形式,人们实现对自身社会心理的调节和沟通。
秧歌参与者伴着鼓点唢呐的节奏运动,展示着自身的力量、气质与神韵。
“秧歌活动有随意、通俗等特点,情感交流更直接、更贴近生活,并带有浓烈的趣味性和技艺性,使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社会成员在欣赏时,容易产生处于同一审美心态的雅俗共赏的审美效应,这就使秧歌既具有表现内容和手法上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又能普遍第33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9月-90-反映和维系广大成员的文化心理。
”[5]地秧歌将人们的“精”、“气”、“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正是其娱乐性的体现。
3 昌黎地秧歌的社会功能 3.1 健身价值昌黎地秧歌,是一种人们舒展筋骨、宣泄情感的有益于身体健康运动,这是一种人对生命活动的自我呼唤。
体育运动的首要社会功能就是其健身价值,地秧歌运动也是如此,通过锻炼和练习,能够发展人的四肢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