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音乐伏尔塔瓦河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背景及作曲家斯美塔那的相关知识。
2. 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能够哼唱片段。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对欧洲古典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
2. 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含的深厚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1. 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2. 理解交响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
2. 部分西洋乐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5分钟)1. 展示幻灯片:播放音乐《黄河》和《长江之歌》的音乐片段,创设课前的氛围!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分别写的是我国的哪两条河流?二、导入新课(5分钟)1. 介绍作曲家斯美塔那:捷克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创始人,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
2. 介绍作品《我的祖国》: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共分六个乐章,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
三、欣赏《伏尔塔瓦河》(15分钟)1. 完整播放《伏尔塔瓦河》,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2. 分段欣赏: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的主题旋律,以及不同乐器的表现手法。
四、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分析乐曲结构:介绍交响曲的结构,让学生了解乐曲的各个部分及其特点。
2. 讨论乐曲主题:让学生谈谈对主题旋律的感受,以及主题旋律在乐曲中的作用。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尝试演奏《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
2. 各组展示演奏成果,互相评价。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以及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延伸:1. 推荐学生欣赏其他欧洲古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莫扎特的《安魂曲》等。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音乐社团或音乐会,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交响曲《伏尔塔瓦河》,使学生了解了作曲家斯美塔那及其作品,掌握了乐曲的主题旋律,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初中音乐教案伏尔塔瓦河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及其代表作《伏尔塔瓦河》。
2. 培养学生对欧洲古典音乐的兴趣,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3. 通过欣赏《伏尔塔瓦河》,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作曲家斯美塔那简介2. 《伏尔塔瓦河》作品背景及结构3. 音乐主题及旋律分析4. 交响乐中的乐器及音色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起学生对《伏尔塔瓦河》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吗?你们知道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吗?二、作曲家斯美塔那简介(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斯美塔那的生平和音乐成就。
2. 强调斯美塔那在捷克音乐史上的地位,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
三、《伏尔塔瓦河》作品背景及结构(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
2. 解析《伏尔塔瓦河》的结构,共分为六个乐章,其中第二乐章最为著名。
四、音乐主题及旋律分析(20分钟)1. 播放《伏尔塔瓦河》第二乐章,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主题及旋律。
2. 分析音乐主题的特点,如旋律的优美、激昂等。
3.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如爱国情怀、对大自然的赞美等。
五、交响乐中的乐器及音色特点(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交响乐中的主要乐器,如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等。
2. 分析《伏尔塔瓦河》中各乐器的音色特点,如长笛的清澈、单簧管的深情等。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伏尔塔瓦河》在捷克音乐史上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欧洲古典音乐,拓展音乐视野。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斯美塔那及其代表作《伏尔塔瓦河》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的发展。
3. 学生对乐器及音色特点的掌握情况。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中学音乐沃尔塔瓦河说课稿三篇7: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审美情感与态度:通过欣赏《沃尔塔瓦河》交响诗,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会曲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2、艺术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段欣赏,使学生大概了解故事情节,更深一步了解交响诗相关的音乐知识。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想象力和艺术修养。
3.流程和方法:以音乐之旅的形式欣赏作品,引导学生通过听、感、唱、诵、演来理解和体验作品。
教学重点:欣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会曲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在有限的资料中,理解每段音乐所描绘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俗歌曲《布拉格广场》思考:①歌曲的名字?②有谁告诉老师布拉格是哪个国家的首都?③捷克的母亲河?(师:江河养育了两岸的人民,人民对江河充满深厚的赞美之情,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江河的赞美之情,并把江河比作母亲河。
主课题:母亲的情怀。
副课题:沃尔塔瓦河)(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条大家都没有去过的河流旅游,捷克境内最大的河流“沃尔塔瓦河”)二、感受欣赏新授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一)游源头(引子部分)老师:首先,我们去沃尔特河的源头,仔细听。
它是由什么主要乐器演奏的?源头是几条溪流的汇合处。
旋律线是小波还是激流?(二)游沃尔塔瓦河(主题部分)师: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形成了宽广的沃尔塔瓦河,请听沃尔塔瓦河的主题。
思考:这个充满民歌风格的主题贯穿了全曲,你想象到了沃尔塔瓦河两岸的景色是怎样的呢?对比引子部分乐曲的力度和节奏的舒缓是怎样的.?欣赏交响乐队演奏的视频(演奏视频01:04~01:53)思考:主要用了哪类乐器?师:采用朴素的捷克民歌素材,旋律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让我们一起唱唱贯穿整首曲子的主题曲吧。
④演奏主题一个学生主奏,其他学生哼唱旋律和用扇子做波浪状(三)游《森林狩猎、乡村婚礼、月光下水仙舞蹈》(音乐片段)活动要求:听音乐片段,分析音乐形象:音乐(1)a、它在森林中逡巡,聆听独人号角的回声;它穿过田地,饱览丰盛的收获。
伏尔塔瓦河-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课程背景本教案所针对的课程是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本次课程涉及的内容为乐曲欣赏,乐曲选自“伏尔塔瓦河”,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全面了解乐曲的情境、结构、乐器、节奏等方面,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习乐曲“伏尔塔瓦河”的基本知识;2.了解乐曲的情境和结构,能够分析乐曲的节奏、旋律、乐器使用等方面;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伏尔塔瓦河”乐曲;2.演奏该曲的视频或音频资料;3.“伏尔塔瓦河”乐曲的歌词,可以从网络上下载或自行编写。
2. 导入环节1.教师通过播放视频或音频来引导学生进入乐曲的情境,让他们对乐曲产生初步的感受。
2.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伏尔塔瓦河”,让学生对乐曲的名称和其所代表的情境有初步的了解。
3. 正片教学第一部分:了解乐曲1.教师通过播放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再次聆听“伏尔塔瓦河”,并提醒他们注意乐曲的节奏、旋律、情境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伏尔塔瓦河’的情境是什么?”“你们听到哪些乐器的声音?”“你们感受到了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深入理解乐曲的内涵。
第二部分:分析乐曲结构1.教师通过播放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再次聆听“伏尔塔瓦河”,并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乐曲有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情境、节奏、旋律、乐器有何变化?2.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乐曲的结构,以便后续的欣赏和演唱。
第三部分:欣赏和演唱1.教师播放乐曲,让学生跟随歌词唱出“伏尔塔瓦河”的歌曲部分,并分析歌曲和乐曲之间的联系。
2.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演唱,认真讲解如何发声、如何协调。
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演唱,以增强学生对乐曲情境的理解。
4. 课堂延伸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可对“伏尔塔瓦河”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讲解,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及作者。
2. 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伏尔塔瓦河》,使学生感受到捷克民族音乐的特色。
二、教学内容1.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简介介绍交响曲的作者斯美塔那,以及作品创作背景和意义。
2. 作品结构分析分析《伏尔塔瓦河》的曲式结构,包括各个乐章的主题和发展。
3. 音乐特色解析解析《伏尔塔瓦河》中的捷克民族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4. 欣赏《伏尔塔瓦河》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整体情感和音乐形象。
5. 讨论与实践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音乐特色,并进行简单演奏实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背景、结构和音乐特色。
2. 播放法:播放《伏尔塔瓦河》全曲,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
4. 实践法:进行简单演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图片、音乐片段等。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伏尔塔瓦河》全曲。
3. 乐器:为学生提供简单乐器,如小提琴、钢琴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要介绍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能分析《伏尔塔瓦河》的结构和音乐特色。
3. 学生能在讨论中提出自己对作品的见解。
4. 学生能参与演奏实践,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作者斯美塔那,以及作品背景。
2. 讲解作品结构:分析《伏尔塔瓦河》的曲式结构,包括各个乐章的主题和发展。
3. 解析音乐特色:深入讲解《伏尔塔瓦河》中的捷克民族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4. 欣赏《伏尔塔瓦河》: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整体情感和音乐形象。
5. 小组讨论与实践: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音乐特色,并进行简单演奏实践。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作者、作品背景、结构及音乐特色。
《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欣赏《伏尔塔瓦河》的旋律美,感受乐曲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2. 通过音乐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
3. 了解捷克音乐文化背景,增强学生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乐曲,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 难点:通过乐曲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音频文件,包括《伏尔塔瓦河》的原版和多首相关乐曲。
2. 准备一些有关捷克音乐文化的图片或资料,便于学生了解背景知识。
3. 准备一些问题,以便在教室上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乐曲《伏尔塔瓦河》的片段,思考:1. 这首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 这条河上发生了哪些故事?引出乐曲的作者贝多芬和相关音乐创作背景。
(二)初步感知音乐1. 听《伏尔塔瓦河》全曲,感受乐曲情绪。
2. 讨论:乐曲中哪些旋律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三)分段聆听与感受1. 乐曲的开始部分,学生轻声哼唱,感受音乐主题。
2. 聆听第二部分,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讨论:这部分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3. 聆听第三部分,思考:这部分音乐在全曲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4. 聆听第四部分,感受音乐主题的再现,讨论:这部分音乐与前面听到的音乐有什么联系?(四)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1. 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及创作特点。
2. 了解《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
(五)拓展与延伸1. 欣赏其他民族乐器的演奏版本,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2. 尝试用一段文字描述自己家乡的河流,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小结起首,音乐的情绪可以通过其节奏、旋律、和声等因素来体现。
当我们听到一首欢快的歌曲时,我们通常会感到兴奋和愉悦;而听到一首悲伤的歌曲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悲伤或忧郁。
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具体的情绪感受还会受到歌曲的内容、歌词以及个人情感的影响。
对于我来说,家乡的河流总是充满了欢乐和活力。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斯美塔那。
2. 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学习《伏尔塔瓦河》,提高学生对捷克民族音乐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作曲家斯美塔那及《伏尔塔瓦河》背景介绍。
2.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乐曲结构及主题。
3. 分析《伏尔塔瓦河》中的捷克民族元素。
4. 欣赏《伏尔塔瓦河》的完整演奏。
5. 学生分组讨论并创作以《伏尔塔瓦河》为灵感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乐曲结构及捷克民族元素。
2. 难点:对交响乐的欣赏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曲家斯美塔那及《伏尔塔瓦河》背景、乐曲结构等。
2. 欣赏法:播放《伏尔塔瓦河》完整演奏,让学生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捷克民族元素在《伏尔塔瓦河》中的体现。
4. 创作法:学生分组创作以《伏尔塔瓦河》为灵感的音乐作品。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作曲家斯美塔那及《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
2. 讲解:分析《伏尔塔瓦河》的乐曲结构及主题。
3. 欣赏:播放《伏尔塔瓦河》完整演奏,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
4. 讨论:分组讨论捷克民族元素在《伏尔塔瓦河》中的体现。
5. 创作:学生分组创作以《伏尔塔瓦河》为灵感的音乐作品,并进行展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创作展示:评估学生在分组创作中的表现,包括创意、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课堂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伏尔塔瓦河》的理解和欣赏。
七、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八、拓展学习1.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斯美塔那的其他作品,进行拓展学习。
2. 推荐学生欣赏其他著名的交响乐作品,扩大其音乐视野。
3.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欣赏活动或课程,提高其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伏尔塔瓦河》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这首作品让学生感受作曲家融汇在作品中的对祖国的申深情,唤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讨论如何用音乐语言描绘河流。
2、通过欣赏主题旋律,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河水奔不息流的情景。
3、通过聆听、分析音乐,使学生能够选择出对应的图片及标题。
4、锻炼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填写表格,对音乐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知识与技能
1、熟唱《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学习丛音乐要素的角度聆听、感受、分析、记录作品结构的能力。
2、尝试听辨西洋管弦乐队不同乐器的音色。
3、初步了解民族乐派及作曲家斯美塔那。
第二单元祖国颂歌--- 沃尔塔瓦河【教材分析】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于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了《沃尔塔瓦河》这部交响诗,它是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它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写了伏尔塔瓦河的美丽和与之相联系的历史事件。
它是是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经常独立在音乐会中演奏。
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
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
《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
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
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它被安排在七年级第二单元《祖国颂歌》中是有深刻用意:第一,结合时间因素(临近国庆节)紧扣中心--- 歌唱祖国;第二,紧扣课程标准,涉及“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和“音乐相关文化”三个方面;第三,增长知识,学生学习到新的音乐体裁,感受到交响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和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色。
【学情分析】学生聆听古典音乐作品容易失去耐心,这首《沃尔塔瓦河》比较长。
所以要让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来聆听音乐,他们已有一定的欣赏水平,能够辨别乐曲中主奏乐器的音色,并且能够随着音乐的变化来展开丰富的联想,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说出来。
【课题】沃尔塔瓦河【课型】综合课【教学目标】一、情感. 态度. 价值观1、通过这首作品让学生感受作曲家在作品中所展现的对祖国的深情,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讨论如何用音乐语言表现河水的流动。
2、通过欣赏主题旋律,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河水奔流不息的情景。
3、通过聆听、分析音乐,使学生能够选择出相应的图片及标题。
《音诗音画》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主题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并认识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2、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演奏形式、音乐声势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的品味和修养。
3、通过赏析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民族乐派作品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民族感情的音乐共性。
二、教学重难点1、能听辨出作品场景中使用的主要乐器。
2、感受体验乐曲中所蕴含的艺术内容及音乐风格。
三、教材分析《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这是一首充满魅力的抒情诗般的交响音乐,也是斯美塔那交响诗中最通俗、最易于为人们所理解与接受的作品之一。
《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
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主题旋律优美流畅,情感深挚,深得世界乐迷的喜爱。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PPT展示沃尔塔瓦河的美丽图片,同时背景音乐为《沃尔塔瓦河》但学生不知情,让音乐提前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一定印象。
欣赏完沃尔塔瓦河的风光图片然后提问?刚才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是哪一条河流?刚才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捷克的母亲河——沃尔塔瓦河。
而听到的音乐就叫《沃尔塔瓦河》。
新课讲授2、教师介绍《沃尔塔瓦河》。
(1)简介捷克共和国的沃尔塔瓦河。
(2)引出作者斯美塔那及作品创作背景介绍。
斯美塔那(1824---1884)捷克作曲家。
他出生在一个酿酒商的家庭里,很小就显露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
他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六岁就举行钢琴演奏会,八岁开始作曲。
斯美塔那的名字算不上最著名作曲家之一,但在捷克波希米亚民族中,斯美塔那却被称之为"捷克近代音乐之父"。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2. 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伏尔塔瓦河》,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分析方法,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简介:包括作品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结构等。
2. 作品分析: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结构等方面。
3. 欣赏与实践:聆听作品、分析作品、演唱主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作品结构。
2. 难点:对作品进行深入的音乐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结构等。
2. 分析法: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实践法:让学生聆听作品、演唱主题,增强体验。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2. 作品分析:详细讲解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结构等方面。
3. 欣赏与实践:播放作品,让学生聆听并分析作品的特点。
4. 演唱主题:选取作品中的主题让学生进行演唱,感受作品的魅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交响乐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他们对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作品分析:评估学生在作品分析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对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结构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演唱表现:评价学生在演唱作品主题时的音准、节奏和表现力。
七、教学资源:1. 音频资料: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音频片段,用于播放和欣赏。
2. 乐谱:提供《伏尔塔瓦河》的乐谱,供学生分析和演唱。
3.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作品分析和讲解的相关内容。
八、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好教学课件和乐谱,确保音频资料能够正常播放。
2. 安排好课堂活动的场地和设备,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伏尔塔瓦河教案《伏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创作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
以下是一份以该曲为主题的教案,供您参考: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欣赏《伏尔塔瓦河》,了解其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2. 学习分析交响诗的结构和音乐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欣赏并分析《伏尔塔瓦河》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 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感。
2. 教学难点- 理解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的特点。
- 感受不同主题在音乐中的表现及变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播放捷克的风景图片或视频,介绍捷克的风土人情。
- 提问:同学们知道捷克的母亲河是哪条河吗?2. 新课呈现- 介绍作曲家斯美塔那和作品《我的祖国》。
- 讲解交响诗的概念和特点。
- 欣赏《伏尔塔瓦河》全曲,引导学生注意聆听不同主题的出现及变化。
3. 深入分析- 分析作品的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 分主题欣赏与分析:每个主题的旋律、节奏、和声特点,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 讨论:作品如何通过音乐表现伏尔塔瓦河的美丽和壮阔?4. 拓展与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音乐,还有哪些艺术形式可以表现河流的形象?- 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 课堂总结- 总结《伏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对《伏尔塔瓦河》这部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有了初步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欣赏并理解音乐作品《伏尔塔瓦河》的基本旋律和情感表达;2. 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3. 通过对家乡河流的探索,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伏尔塔瓦河》的旋律美,理解乐曲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从音乐中探索家乡文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音乐素材,包括乐曲播放、音频文件等;2. 制作PPT课件,用于展示乐曲背景、音乐知识等内容;3. 准备学生所需的乐器和设备,如耳机等。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课堂常规:上课时师生行礼问好,安静迅速地进入课堂,保持良好的纪律。
2. 课堂常规:在教师指导下按正确的方法站队,做到快、静、齐。
(二)新课导入1. 同学们,你们去过欧洲吗?(生:去过)你们知道那里有许多美丽的河流吗?(生:有)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伏尔塔瓦河。
(板书课题)2. 播放《伏尔塔瓦河》的片段,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优美、欢快等)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将学生带入美的境界。
视频的播放也让学生对乐曲有初步的感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初步感知1. 初听全曲,请学生说说乐曲有几段组成?(3段)教师指导:第一部分主题A音乐片段;第二部分过渡性音乐片段;第三部分主题再现C再现音乐片段。
2. 再听全曲,请学生说说音乐各部分所用的乐器和表现的情绪。
(弦乐和木管乐表现优美抒情的主题A;长笛表现过渡性音乐片段;弦乐表现主题再现C。
)3. 复听全曲,思考问题:乐曲中的河流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河流时宽时窄、时缓时急;表现了河水清澈、河岸景色美丽、河水爱恋河岸的情绪。
)设计意图:在初听全曲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乐曲有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讨论和思考感受乐曲的旋律美和情绪美。
(四)分段赏鉴1. 主题A“美丽的景色”:(1)乐曲开头为什么使用了长笛来演奏主旋律?(木管乐器音色优美、高音区表现力十分丰富,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伏尔塔瓦河的美丽景色)(2)乐曲片段中描绘了哪些景色?(波光粼粼的河水、缓缓流淌的河水、河岸上的美丽景色)(3)主题A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第一次出现时,乐曲由引子直接进入主题A,描绘了波光粼粼的河水景色;第二次出现时,乐曲进入副部主题,音乐变得宽广而流畅;第三次出现时,乐曲尾声部分再现主题并逐渐消失。
《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斯美塔那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 感受《伏尔塔瓦河》不同段落的情绪及其表现的形象。
3. 背唱《伏尔塔瓦河》主题,了解音乐体裁——交响诗。
4. 听辨《伏尔塔瓦河》中主奏乐器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1. 感受《伏尔塔瓦河》不同段落的情绪,并听辨主要乐器音色。
2. 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和理解作品。
教材分析《伏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创作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
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斯美塔那也是在失聪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
《伏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的标题性交响诗,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捷克民族的摇篮——伏尔塔瓦河。
全曲以象征伏尔塔瓦河的音乐主题为基线,描绘了伏尔塔瓦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作曲家对祖国、人民深厚的爱。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1. 导入师:同学们,我今天为你们带来了两个音乐片段,请大家听一听。
教师播放视频《长江之歌》片段,请学生说出曲名;播放音频《蓝色多瑙河》,请学生说出曲名和曲作者。
师:这两首作品所赞美的河流,都是作曲家祖国的母亲河。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音乐也是以河流命名的,它描绘的是捷克人民的母亲河——伏尔塔瓦河。
2. 介绍斯美塔那和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师:《伏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1824—1884)创作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的第二首,也是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最为著名的作品。
斯美塔那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
他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五岁参加弦乐四重奏演出,六岁举行钢琴独奏会,八岁开始作曲。
他的音乐创作对捷克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874年,斯美塔那不幸双耳失聪,但他依然凭借惊人的毅力,写出了交响套曲《我的祖国》。
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由六首标题交响诗组成,内容取材于捷克的自然风景和历史遗址。
作曲家把对祖国山河的挚爱化作一个个美妙深情的音符,凝结成了一部绚丽的爱国画卷。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作品,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及主要贡献。
二、引导学生从力度,节奏,音色、旋律等音乐要素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审美的品位和修养。
三、通过作品的赏析聆听,引导学生感受作品内涵,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乐曲聆听感受。
教学难点:力度,节奏,音色、旋律等音乐要素对作品的表现及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一段描绘“春景”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富有诗意的画面美,通过音乐要素感受音乐语言的美。
①思考:大家喜欢听音乐吗?仔细聆听下面这段音乐,它让你想到了什么?你脑海中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②课件:是哪幅画?为什么是?(引导生简要分析音色、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③师小结:音乐是有语言的,就像诗一样,能描绘如画的风景,仿佛让人身临其境、不能忘怀!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如诗般的交响乐——也叫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来细细感受音乐是如何描绘这条河流的!2.简介“沃尔塔瓦河”①你认为音乐将描绘怎样的内容或场景?②简介沃尔塔瓦河:是捷克的一条母亲河,贯穿捷克南北,流经森林、田野、村庄、峡谷、城市……今天,就让我们在沃尔塔瓦河上做一次音乐之旅吧!二、分段欣赏全曲:1.欣赏引子部分:我们先去捷克最南端沃尔塔瓦河的源头去看看。
初听这段音乐,犹如我们来到了河的源头,①源头的河水是什么样子的呢?什么乐器?哪种音型来描绘?再次聆听,引导学生感受力度的变化,②简单画出旋律线,引出下一段2.欣赏主题部分:我们顺着河流往下走,①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呈现在你面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沃尔塔瓦河?播放主题部分音乐初听主题。
再次聆听,②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主奏乐器是什么?(请学生跟老师一起视唱主题音乐,并划拍唱,与前面对比。
)3.欣赏茂密森林部分:我们顺着河流继续往下游走,我们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
用引导和想象的方法使学生感受河流流经时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假设你身临其境你感受到了什么?①主奏乐器是什么?(圆号和小号)②使用这些乐器有什么寓意?4.欣赏乡村婚礼:穿过茂密的森林来到了一个美丽的村庄,人们正在进行什么活动?(从那里传来了捷克民间舞蹈波尔卡的音乐声。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教案一、教学内容交响曲《伏尔塔瓦河》二、教材依据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是人教版第二单元祖国颂歌里的内容。
三、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沃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纳于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
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
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
《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
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
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聆听古典音乐作品容易失去耐心,这首《沃尔塔瓦河》比较长。
所以要让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来聆听音乐,他们已有一定的欣赏水平,能够辨别乐曲中主奏乐器的音色,并且能够随着音乐的变化来展开丰富的联想,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包括人声、乐器的音色听辨;感知音乐的力度、速度、旋律、旋律线、音乐结构;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了解音乐体裁和表演形式;了解音乐风格与流派以及相关文化。
四、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含拟使用多媒体计划)以音响、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相互交汇的手法,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以引导、启发等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将作品中深厚的爱国情怀时刻贯穿其中,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课堂氛围。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主旋律中所蕴含的深厚爱国情感。
(2)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3)通过欣赏启发学生形象思维。
(4)了解捷克和伏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交响音乐名著欣赏——《伏尔塔瓦河》伏尔塔瓦河是捷克最大的河流,它由南北纵贯捷克国土,是捷克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是捷克民族繁荣兴盛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由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捷克新音乐之父)创作的交响诗《伏尔塔瓦河》则被称为捷克第二国歌。
斯美塔那于 l874 到 l879 年间创作了划时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这时己碰到耳聋的极大不幸,他一面与病魔斗争,一面忘我地颂扬祖国光荣的历史,抒写祖国美丽的河山。
这是一部充满对祖国和人民深刻的爱、对未来和光明百折不挠的信念和乐观精神的颂歌。
该曲共有六首既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乐章组成的交响诗,组成了对民族历史的和对祖国河山的赞美。
《我的祖国》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素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
作品中,以不同样的乐器盒节奏以及互相之间的巧妙配合,塑造了好多不同样的音乐形象,创建了了一幅幅诗一般的境地,充满了爱国的热情。
乐曲结构宏伟灿烂,音乐形象富饶诗意。
在《我的祖国》交响诗中,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是最出名、最优秀的篇章。
这条包括着波希米亚民族精神的河流,预示着一个民族的未来。
它将奇特的历史化为一种内在节奏和民族精神竞在斯美塔那无声的世界里复生了。
其实,斯美塔那已经把自己化为波希米亚民族一部分,把交响诗看作一种民族精神的隐喻和象征。
乐曲一开始,表现两股清明的泉水从山涧涌出 : 一股寒流,一股是暖流。
寒流由长笛的音色和上行颠簸的音型奏出。
不久,单簧管以温暖的音色携下行颠簸的音型进入,表示暖流前来会合。
与此同时,小提琴宏亮的波奏、竖琴晶莹的泛音好像飞溅的浪花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辉。
两条小溪欢跃地向前流淌,渐渐地,水流越来越大,水势越来越猛,最后终于汇聚成一条波涛翻滚的河流—伏尔塔瓦河。
伏尔塔瓦河主题由一个宽广的、律动性很强的旋律来表现,由全体乐队演奏。
这支旋律凑近捷克民歌,它朴素、抒情,包括着作者火热的爱,以一种不可以抵挡的力量向前翻滚、奔跑。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
教学目标:
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听辨西洋乐器;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了解捷克和伏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教学过程:
1.导入:在上一课欣赏了四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中国歌曲,这节课欣赏一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2.介绍捷克和伏尔塔瓦河。
在欧洲有一个国家叫捷克,捷克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是“伏尔塔瓦河”。
(出示地图)
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是一部著名的赞美祖国的音乐作品。
(出示斯美塔那的画像,简介交响套曲和《我的祖国》)
其中的第二曲《伏尔塔瓦河》是最著名的,它的主题旋律优美、宽广,形象地描绘了伏尔塔瓦河,充满了对它的歌颂和赞美。
3.欣赏主题旋律。
(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请同学们跟随录音,看着乐谱哼唱。
4.介绍乐曲内容,分段听赏。
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表现的?如伏尔塔瓦河的源头──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表现的等等。
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教材中所列钢琴、手风琴未出现)。
(1)伏尔塔瓦河的源头1、源头2:长笛、单簧管,后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
(2)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
(3)林中狩猎:圆号的狩猎号角节奏型,小号上行分解和弦等。
(4)乡村婚礼—波尔卡舞曲:弦乐为主,乐队全奏(有三角铁)。
(5)月亮、水仙的舞蹈:长笛吹出流水的波纹(水仙主题),弦乐奏出平静的旋律(月亮的主题),竖琴间插琶音如水波。
(6)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
(7)圣·约翰峡谷:木管组和长号奏出和弦长音,大管奏出长音和上行级进旋律,圆号和小号奏出连续一拍的和弦音型,弦乐组奏出各种不同音型,大鼓和定音鼓奏出长音,以较快的速度和很强的力度描绘河水波涛汹涌。
(8)伏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和“谢维格拉德”动机;乐队全奏。
5.听赏全曲。
随音乐画出想象的图画。
在听赏音乐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l分钟)
6.小结。
通过今天的欣赏课,我们了解了“捷克及其境内的伏尔塔瓦河”、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交响套曲《我的祖国》及其第二首《伏尔塔瓦河》和“交响套曲”。
在听辨作品中的过程中,了解了各种乐器的音色,了解了《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
体会作曲家融会在作品中的对祖国的深情。
请同学们列举其他中外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
(《我爱你,中国》《芬兰颂》等)
在本单元中,我们学唱了歌曲《我的祖国》,欣赏了歌曲《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交响乐作品《伏尔塔瓦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不同的作品、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交响乐,体验了不同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同学们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唤起同学们热爱自己祖国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