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18.00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四年级社会教案设计认识的行政区划小学四年级社会教案设计-认识的行政区划1. 引言社会科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社会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行政区划,培养他们对国家地理与行政的基本认识。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教案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活动,以帮助四年级学生了解行政区划。
2.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行政区划,以及行政区划的作用;- 掌握中国的行政区划层级和划分方式;- 能够使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源查找各级行政区划的信息。
3.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和行政区划图- 卡片、贴纸或颜色纸等教学辅助材料- 学生手册或活动表格4. 教学步骤Step 1:了解行政区划的概念(时间:1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地理课上关于地理和行政区划的知识。
- 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行政区划,以及行政区划的作用。
可以使用举例和图表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Step 2:探究中国的行政区划层级(时间:30分钟)- 呈现中国地图,并让学生观察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划,如省、市、县等。
- 分组讨论和分享学生对各级行政区划的理解,教师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
- 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简洁明了的解释。
- 要求学生使用卡片、贴纸或颜色纸等材料,将中国地图上的各级行政区划标出。
Step 3:学习行政区划的划分方式(时间:30分钟)- 向学生介绍行政区划的划分方式,如地理位置、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
- 让学生通过观察中国地图和图表等资源,探究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和共同之处。
- 引导学生思考行政区划划分方式与实际情况的关系,并帮助他们理解划分方式的合理性。
Step 4:活动探索行政区划信息(时间: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份包含行政区划信息的地图或图表。
-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提供的资源,回答一系列关于行政区划的问题。
- 每个小组派代表陈述他们的发现和答案,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Step 5:总结和评估(时间:15分钟)- 教师总结学生们在活动中的发现和相关知识点,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年级社会课教案认识的行政区划二年级社会课教案——认识的行政区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行政区划,认识我国的行政区划划分。
2. 能力目标:懂得如何通过地图获取行政区划信息。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强对行政区划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行政区划的概念和各级行政区的划分。
2. 难点:理解行政区划对国家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我国地图和行政区划划分的PPT或投影片。
2. 学生教材:相关章节的教材、笔记本或练习册。
3. 地图资料:我国行政区划地图。
4. 学生实物:学生们自带的地图或课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看到的这张地图呈现了什么?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哪些信息?2. 探究(20分钟)a) 定义行政区划:请学生回答什么是行政区划,并加以解释。
引导学生发现行政区划对于国家的管理和社会的发展有何重要性。
b) 行政区划层级:分析我国行政区划的层级划分,从国家、省、市、县四个级别进行解释。
可以使用比喻的方式,如将行政区划比作一个家庭,分别代表国家、爸爸妈妈、孩子等。
c) 地图获取信息:结合教材或学生实物,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地图获取行政区划信息。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域。
3. 拓展(30分钟)a) 各级行政区域的特点:讨论不同行政区划层级的特点和功能。
例如,国家是最高行政区域,负责统一制定政策和规划,省级行政区负责管理辖区内的市、县等。
b)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案例或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各级行政区域的实际运作。
可举例说明国家为什么要进行行政区划划分,以及省、市、县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
4. 练习(25分钟)a)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使用地图,互相出题考察对行政区划的理解。
每组出2-3道题目,其他组员根据地图回答。
例如,“北京市的上一级行政区域是什么?”b) 整体练习:教师提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第三课时行政区划》inskialla linas heildidotherClassName在本次《疆域-行政区划》的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我深刻反思了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情况、教学目标达成度等方面,发现了诸多值得总结和改进的地方。
一、课堂反思1.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在导入环节,我采用了图片和短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在呈现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概念理解仍存在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入了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掌握相关知识,这一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发现他们对疆域和行政区划的知识有很高的兴趣,但在行政区划的级别和划分标准方面存在一定的混淆。
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巩固环节增加了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本次教学中,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级行政区划的划分标准及分布特点。
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作业的反馈,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这一目标,但在行政区划的级别和划分标准方面,仍有一部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
二、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1.问题:在呈现环节,部分学生对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概念理解存在困难。
解决办法: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入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掌握相关知识。
2.问题:在行政区划的级别和划分标准方面,学生存在一定的混淆。
解决办法:在巩固环节增加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问题: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疆域和行政区划的知识掌握不扎实。
解决办法:在课后增加相关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三、改进措施1.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如:在导入环节,可以采用更多样的方式,如歌曲、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案我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我国的行政区划一、概述我国的行政区划是指将我国划分为各级行政区域的管理体系。
行政区划的设置对于国家统一、地方管理和民生事务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从我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演变、现行的行政区划划分以及各级行政区划的职责与权力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历史演变1. 中国传统行政区划的形成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主要依据地理、气候和历史因素进行划分,如以江河为界、称州郡等。
这种行政区划体系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至今。
2. 近代行政区划的变迁近代以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行政区划进行了多次调整。
如清朝时期的道、府、州、县的设置、民国时期的省、道、府、州、县等。
3. 现行的行政区划划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正式建立了现行的行政区划划分,主要分为省级、市级和县级三个层级,并设立了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等特殊行政区划。
三、现行的行政区划划分1. 省级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划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职责。
2. 市级行政区划市级行政区划是对省级行政区划下一级的行政划分,全国共设有333个地级市。
市级行政区划作为省级行政区划的下属单位,承担着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责。
3. 县级行政区划县级行政区划是对市级行政区划下一级的行政划分,包括县、市辖区、自治县、自治市等。
我国共设有2854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四、各级行政区划的职责与权力1. 省级行政区划的职责与权力省级行政区划具有制定地方行政法规、负责地方经济发展、组织地方政府工作等职责与权力。
2. 市级行政区划的职责与权力市级行政区划负责本级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职责,同时也承担地方政府的具体管理任务。
3. 县级行政区划的职责与权力县级行政区划负责本级行政区域内的基层管理、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职责,是地方政府对于基层事务的具体执行单位。
三年级社会认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优秀教案范本第一节:引言社会科学是培养学生社会意识和社会常识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三年级的社会科学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掌握各省的名称、位置以及一些典型的地理特点。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本文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教案范本。
第二节: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写出我国所有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地理特点将相应的省份名称配对。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各个省份的关注和热爱。
第三节: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地图、幻灯片、教学图片、教学PPT。
2. 学生准备:笔、纸。
第四节: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展示一幅带有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地图,并向学生介绍地图的基本要素,如省份的名称和边界等。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教学图片的展示,依次介绍我国各个省份的名称以及主要的地理特点。
同时,教师可以为每个省份准备一些有趣的事实和图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活动设计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省份。
b.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了解并整理自己负责的省份的名称、位置、地理特点等。
c.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呈现自己研究的省份,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向代表们提问,增加互动性。
d.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个省份的名称和地理特点,并进行复习。
4. 练习与评价教师提供一个省份的地理特点,学生需要写出对应的省份名称。
通过这种方式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五节:教学总结与拓展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回顾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
2. 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问学生其他有关我国省级行政区的问题,并与学生进行讨论,拓宽学生的视野。
第六节:作业布置教师布置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简单调查表,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所在的省份以及相邻的省份名称。
第七节: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实施,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认识得到了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级别和划分原则;(2)使学生掌握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2)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和作用;(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大事的情感;(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地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的意识;(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和级别;2. 我国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3.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4. 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和作用;5. 我国行政区划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级别、划分原则及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
2. 教学难点: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我国行政区划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和级别;2. 利用地图观察法,使学生直观了解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3.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和作用;4.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5.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体验我国行政区划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级别和划分原则;3. 地图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我国行政区划地图,掌握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4. 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行政区划案例,分析其特点和作用;6. 情景模拟:设计相关情景,让学生体验我国行政区划的实际应用;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是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划分方法的介绍。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一次重要拓展,也是对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的一次深入了解。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表和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我国行政区划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行政区划这一块内容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行政区划的概念和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划分方法,能够识别和理解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划。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和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的尊重和理解,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划分方法。
2.难点:不同级别行政区划的识别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表和案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行政区划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地图、图表和案例。
2.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不同行政区划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地图上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5分钟)介绍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划分方法,通过展示相关的地图、图表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教案学习行政区划一、引言行政区划是指国家在行政管理上划分的各级行政区域的分类和组织形式。
对于地理教育来说,行政区划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管理体系、区域特征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行政区划并培养其地理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行政区划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我国的行政区划层级;- 熟悉我国各级行政区划的划分特征。
2. 能力目标:- 能够解读行政区划地图和统计资料;- 能够对照地图和实际情况,分析不同区域的特征;- 能够运用地理工具和技术,获取和整理行政区划信息。
三、教学过程1. 知识讲授首先,教师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介绍行政区划的定义和作用。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地理课堂中学过的我国行政区划层级,并展示相关地图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 学习资料分析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行政区划地图和统计资料,自主进行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分布等方面的数据,来比较不同行政区划之间的差异,并总结出各级行政区划的划分特征。
3. 实地调研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政区划与实际情况的联系,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活动。
学生可以参观当地政府机构、社区等,与相关人员交流,了解行政区划对当地发展的影响。
4. 研究性学习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行政区划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
他们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划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信息,并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汇报。
5. 地理工具运用在学习行政区划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使用地理工具和技术,如地图制作软件、统计数据处理软件等。
学生可以运用这些工具,制作行政区划地图、制作统计报告等,以加深对行政区划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同步评价教师可以结合课堂讨论、学习资料分析以及实地调研等环节,对学生进行实时评价,了解他们对行政区划的理解程度和能力发展情况。
2. 综合评价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主研究和制作的成果,进行展示和汇报,采用评分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对研究过程的评价、成果质量的评价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评价等。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使学生掌握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和地理信息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发展的情感;(2)培养学生尊重省区差异、增进民族团结的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服务国家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行政区划的概念:根据国家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将国家领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区域;(2)行政区划的分类:省级、地级、县级、乡级;(3)行政区划的作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
2.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1)省级行政区划: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地级行政区划:333个地级市、15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3)县级行政区划:2844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旗、自治旗、特区、林区、垦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
2. 教学难点:地级行政区划的分类和数量,县级行政区划的种类和数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活动法等;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案例材料、网络资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行政区划;2. 讲授新课:讲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不同省区的行政区划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行政区划的作用;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行政区划对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的能力;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疑问,布置课后作业。
中国行政区划教案第一篇:中国行政区划教案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教学目标:1、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能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并记住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通过阅读和使用中国行政区划图,填注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明确简称和行政中心。
3、通过讲述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行政区划的位置和简称教具使用: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国家疆域辽阔,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25个多日本,如此广阔的地区,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呢?国家为了方便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将国土分为若干个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划。
(通过我国与日本面积的比较,形象突出我国的疆域辽阔,明确国家设立行政区划、进行分级管理的必要性)。
二、讲授新课1、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现实生活中,不少同学的家长都喜欢在网上购物,那么商家如何才能把货物准确送到你的家中呢?这就需要家长按要求准确填写出收件人的具体信息。
由此可以看出快递邮寄物品还是大有学问的,它反映了我国采用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
活动:每个同学写出自己的户籍,进行交流目前,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从网络购物地址的填写引入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易于理解)。
2、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活动:同学们读图1-7分别找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域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那么我们如何记忆和掌握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和名称呢?通常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口诀记忆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重台海福吉安,还有港澳好河山。
活动:师生互动共同完成(1)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北省(武汉)、湖南省(长沙)、广东省(广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河南省(郑州)、河北省(石家庄)、山东省(济南)、山西省(太原)。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行政区划”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熟悉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掌握34 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点和所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拼图游戏、猜谜语等活动,提高学生对34 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的感性认识;通过课堂理解与背诵,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记忆地名的方法,提高地理记忆能力;能运用地图初步了解我国34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空间分布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地理学习过程的乐趣,感受掌握行政区划知识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我国34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其空间分布。
2.教学难点:理解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游戏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图或播放相关视频,引起学生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行政区划的概念和级别介绍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即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
3.学习34 个省级行政区-展示34 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省级行政区的形状特点。
-介绍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可通过歌谣、口诀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组织学生进行拼图游戏或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的配对游戏,加深学生对34 个省级行政区的认识。
4.小组活动分组讨论各省级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类型等,然后每组选代表发言。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6.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制作一个中国行政区划的拼图或手抄报。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五年级社会认识中国的行政区划优秀教案范本导语:社会科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社会科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了解不同行政区的位置、特点和功能等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个优秀的五年级社会学教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中国的行政区划划分、位置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资源,准确标注中国的行政区划。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划分,并能够准确标注在地图上。
2.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导入今天的课程。
2.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带有中国行政区划的地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中国行政区划的思考。
(教师可用幻灯片展示地图,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例如:“你在哪个行政区生活?”“你身边的行政区有哪些特点?”)3. 导入知识: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的行政区划划分,如国家、省、市、县等,并让学生尝试标注在提供的地图上。
4.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师详细介绍各级行政区的位置和特点。
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做好笔记。
5.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互相交流各自所在行政区的特点和特色,并将信息整理成小册子或海报,展示给全班同学。
6. 延伸拓展:教师给予学生一些延伸问题,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各级行政区划的区域特色和发展情况。
(例如:“你认为同一个行政区的各个地方有哪些相似之处?”;“你了解你所在的行政区有哪些特色的文化?”)7. 实践应用:让学生利用地图资源,分析中国的行政区划的实际运用情况,并举例说明。
8. 总结反思:教师进行知识总结,重点强调各级行政区的特点和地理位置,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并鼓励他们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行政区划的知识。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2、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
3、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拼图、填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直观性教学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有关内容(如台湾是我国一个省;香港和澳门已回归祖国;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了解自己户口所在地,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做一幅中国政区拼图版并熟悉中国政区图的形状和方位。
2、多媒体(辅助教学)、投影仪、投影片、用吹塑纸制成的中国政区演示拼图等等。
教学安排:二节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请问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是什么呢?我国的范围又有多大呢?(学生回答)【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我国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疆域十分辽阔的国家。
为了便于国家对各地进行行政管理和领导,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国的行政区划【板书】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讲解】什么是行政区划呢?我们先来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要在学校里找一位同学,你会告诉我他在某年级某班,甚至明确到第几小组第几个,之所以这样分是为了学校方便管理。
地理教案-中国的行政区划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行政区划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国家行政区划的认识,增强国家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的行政区划及其特点。
难点:行政区划的演变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轮廓。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行政区划是如何划分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2.学习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1)讲解行政区划的定义和作用。
(2)展示我国行政区划的三级体系: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乡(镇)。
3.学习我国的行政区划(1)展示我国行政区划图,让学生观察并找出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2)讲解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a.行政区划的划分遵循地理、历史、民族、经济等因素。
b.行政区划的调整和演变。
c.我国行政区划的现状。
4.分析行政区划的影响因素(1)讲解地理、历史、民族、经济等因素对行政区划的影响。
(2)举例说明:如四川省与重庆市的行政区划调整,北京市的行政区划调整等。
5.实践活动(1)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自己所在省份、县、乡(镇)的位置。
(2)讨论:为什么我国要实行这样的行政区划?(2)拓展:让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教学评价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政区划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我国行政区划图,标注出省、县、乡(镇)的位置,并分析原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展示、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的行政区划及其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行政区划的演变和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绘制行政区划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的行政区划及其特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行政区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行政区划》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的行政区划体系、各类行政区划的设置和分布,以及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变化。
本章内容对于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差异,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人口等地理要素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行政区划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对于行政区划的设置原则、类型和作用等方面的理解有待提高。
同时,学生对于行政区划的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能力也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体系,掌握各类行政区划的设置和分布,了解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行政区划体系、各类行政区划的设置和分布。
2.难点: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变化原因及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行政区划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行政区划的设置和调整原因。
3.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和案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的行政区划知识。
3.教学资源:地图、案例资料、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行政区划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行政区划的概念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的行政区划体系,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地级市、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镇、乡等。
引导学生了解各类行政区划的设置和分布。
小学二年级社会教案认识的行政区划引言:社会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社会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基本了解和认知。
其中,行政区划作为社会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理解国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小学二年级社会教学的角度,探索如何有效地认识行政区划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在本次社会教学中,我们旨在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了解行政区划的含义和作用;2. 能够正确识别国家、省级、市级和县级的行政区域;3. 学会使用简单的地图和图表来展示行政区划。
二、教学内容本次社会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什么是行政区划?2. 国家、省、市、县的行政区域划分;3. 行政区划的作用;4. 使用地图来展示行政区划。
三、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法: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行政区划的概念和作用;2. 归纳法:引导学生观察国家、省、市、县四个层级的行政区划划分规律,归纳总结;3. 图表分析法:利用简单的地图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展示行政区划;4. 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引导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感知行政区划的存在和作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在开始本次社会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图片或真实实物等方式展示国家、省、市、县的行政区域划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了解行政区划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小组形式讨论并总结出行政区划的定义和作用。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给予适当提示和引导。
3. 观察和归纳教师将一张包含国家、省、市、县四个层级行政区划的地图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并尝试归纳出行政区划的规律,并将其填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4. 图表展示教师利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一些简单的图表,如柱状图、饼状图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行政区划,比较不同行政区划之间的差异。
5. 情景模拟设计几个情景,如学生需要从县城去省城办事,他们需要经过哪些行政区域?让学生互相讨论和思考,通过情景模拟来感知行政区划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1.2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2.掌握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并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的位置。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份,香港和澳门已回归,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难点】识记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环节:利用快递单上收件人的地址,引入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主学习环节【相信自己,付出必定有收获!!】(一)要求:学生自学课本第7页到第10页,认真完成下列练习。
1、三级行政区划:级行政区,级行政区,级行政区。
2、省级行政区分为: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
共个。
3、在下图中填上各省级行政区名称。
(二)学生到黑板上填写三级行政区划和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
(老师检查自学结果。
)(三)利用多媒体展示4 个直辖市,5 个自治区,2 个特别行政区(老师介绍2个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国家还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已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已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我们为伟大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最后一起认识34个省级行政区。
本环节评价目的:让学生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位置,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通过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香港和澳门已顺利回归,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合作探究环节(先自己利用中国政区图找出以下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合作完成,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主要介绍了我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划分及分布。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材通过文字、图片、地图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人口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对于行政区划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划分及分布,能够运用地图识别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划。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分析,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大事的地理素养,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划分及分布。
2.难点:行政区划的等级划分及各级行政区划的分布。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的展示、分析,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行政区划的等级、划分及分布。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行政区划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行政区划的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地图:中国行政区划图、各省行政区划图。
3.课件:相关行政区划的图片、案例分析。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行政区划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划分及分布。
通过地图展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级行政区划的分布情况。
行政区划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行政区划》课堂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通过学习《行政区划》一节,使学生掌握34个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位置
1.知识目标
①知道: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②记住: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位置的分布。
③理解: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2.能力目标:
①教师通过布置长期作业,培养学生调查信息及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歌诀记忆,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的空间分布的概念。
3.重、难点: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是本节的重点:位置的空间分布是难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想请一位同学写一下我们学校所在的详细地址请写出来(安排一名同学读出来)。
[承转]你们刚才写的户口所在地,包含了我国的三级行政区。
为什么要划分三级行政区?今天我们就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中国的行政区划
[教师导问]为什么要划分行政区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域分哪三级为什么要设立特别行政区
[学生]读书回答。
[教师归纳]
[承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很多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为了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方便,我们不仅要知道这些名称,还要在地图上找到他们的位置。
(教师边讲边挂中国政区挂图,学生参照课本第七页《中国政区图》)
[生读图]数出我国有()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
行政区。
[板书]
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承转]现在我们通过歌诀的形式来记住34个行政区的名称与位置,给你们几分
钟的时间,
[投影歌诀]要求按歌诀导引,对照地图记忆。
1、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
云贵川内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
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
[承转]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除了全称外,还有简称。
[投影]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
[教师导问]
1.哪些省区的简称是取全名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
2.哪些省区的简称与本省区的河流或山名有关?
3.哪些省区的简称与本省区的历史有关?
4.哪些省区的简称有两个?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共享资源:省级行政单位简称的由来。
1.历史原因
河南省因在豫州之域,故简称豫。
河北省因汉设幽冀二州,故简称为冀。
山东省春秋为齐鲁之地,故简称为鲁。
山西省春秋时为晋国,故简称为晋。
陕西省因陕西在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地,故又简称“秦”。
云南省因省内东部地区古属滇国疆域,故简称滇。
贵州省因元时为黔州,故简称黔。
省会贵阳。
四川省春秋战国时为巴、蜀国,故简称蜀(或川)。
重庆市。
隋唐时为渝州(郡),故简称为渝。
海南省因古名琼州,故简称为琼。
上海市的居民,以渔猎为生,并创造了一种叫“滬”的捕鱼的工具。
这种工具适合于上海一带潮水涨落时进行捕鱼。
后来就把这一带地方叫“滬”,简写为“沪”。
广东省因古时为南越地(越又作粤),故简称粤。
广西壮族自治区因秦时为桂林郡辖地,故简称桂。
2.自然原因
江西省因境内大河以赣江为最,故简称赣。
甘肃省因境内有陇山,故简称陇。
福建省。
因境内的闽江而简称闽。
安徽省因境内西南部有霍山,也叫皖山,故简称皖。
湖南省因湘江纵贯省境,故简称湘。
湖北省因西部有鄂西山地,故简称鄂。
[出示投影总结]
①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
京、津、辽、吉、黑、苏、浙,、藏、陕、甘、青、宁、新、港、台、内蒙古等
②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
闽、赣、湘、皖等
③用本省的历史名称:
冀、鲁、豫、粤、琼、渝、蜀、黔、滇、鄂等
④一个省有两个简称:
川或蜀、云或滇、甘或陇、贵或黔、陕或秦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行政区划,了解了中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立。
重点学习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分布,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对照地图记住这些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