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堂座位选择与其学习行为关系调查-以广
- 格式:pdf
- 大小:287.68 KB
- 文档页数:4
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我们对独立学院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有200名学生参与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非常重视,认为英语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持消极态度,认为自己无法学好英语,因此并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在英语学习上。
调查结果显示,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词汇量不足,很多学生表示在阅读和写作中遇到了词汇难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其次是口语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对于口语练习的机会比较少,导致口语表达能力不够流利。
听力和语法也是学生们感到困难的地方,很多学生觉得很难理解英语听力材料,而且对于英语语法的掌握也比较薄弱。
然后,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词汇量不足可能是由于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对英语学习投入不够。
为了提高词汇量,学生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英语书籍、杂志和文章,同时还要注重积累单词,并且经常复习。
口语能力较差可能是由于缺乏口语练习机会。
独立学院的非英语专业学生通常没有很多机会和外国人交流,因此可以通过加入英语角、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等方式来提高口语能力。
听力和语法方面的困难可能是由于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帮助和辅导。
学校可以通过多组织听力训练活动,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情况,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是学校应该增加英语学习的课外辅导和活动。
通过举办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等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英语学习和练习机会。
其次是教师应该采用更多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再次是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学习英语的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努力提高各项英语能力。
独立学院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学校和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辅导,同时学生也应该为自己的英语学习制定合理的计划,并努力提高英语能力。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总第18期一、研究背景习语(i di om )是“整体意义不等于各个构成部分意义总和的固定词组”(L ongm an D i ct i onar y of E n-gl i s h Idi om s 1979)。
作为语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在日常语言使用中普遍存在、运用广泛。
Pol l i o 等人(1977,见C ooper 1999:233)通过对大量的语料进行分析,估计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者一生中要说两千万个习语,平均每星期大约说七千个习语。
尽管习语使用普遍、频繁,却是语言学习者、尤其是外语学习者最感头疼的语言现象之一(C ooper 1998;Li ont as 2001;吴旭东等2006)。
A r naud &Savi gnon (1997)调查了不同水平的外语学习者对目标语习语的掌握,结果发现即使是在目标语国家学习生活十年以上,学习者对习语的掌握仍然不尽如人意。
研究者认为(C oo per 1999;I r uj o 1986;L auf er 2002),导致习语难以掌握的首要原因,是习语的非字面义性(nonl i t er al nes s ),即习语的意义不能直接从各个构成单词的表面意义推导出来,比如,“chew t he f at ”表示“闲聊”,“pul l o ne ’←s l eg ”表示“开玩笑”,构成习语的各个单词的字面意义和习语的整体实际意义没有什么关系。
其次,习语的结构没有规律可循(有动词性的习语,如:break t he i ce ,名词性的习语,如:a ppl e of one ’s eyes ,等等),构成习语的单词数也不确定(如:s pl i t hai r s 由两个单词构成,m ove heaven and ear t h 则由四个单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习语学习状况调查左红珊(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习语是语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广泛,但也是外语学习中最难掌握的语言现象之一。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摘要: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大学英语课堂活动对其英语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找出了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的主要因素,旨在根据调查结果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
关键词:课堂参与影响因素大学英语教学 1 研究背景和目的在目前我国的教育背景下,英语课堂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最主要的场所。
学生的课堂参与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来操练口语和交际策略,提高自身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的表现普遍较被动,大部分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或只停留在表面参与而非深度参与。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查明影响我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我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两个班共6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9人,女生43人。
这两个班学生学习大学英语课程已经将近两个学期,其学习的教材,授课内容,授课进度和考核标准都是相同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英语课堂上都有典型的消极参与情况出现。
本研究的调研工具是一份关于学生参与大学英语课堂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本调查问卷借用了肖丽群(2011)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关于英语口语课堂学生参与行为的研究》中所使用的问卷,并进行了适当的改编。
3 研究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2份,回收有效问卷61份,有效率为98%。
通过对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导致学生消极参与大学英语课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3.1语言基础从调查结果来看,语言基础对学生课堂参与影响最大。
62.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欠缺,47.5%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词汇掌握不够全面和透彻。
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薄弱,阻碍了他们参与英语课堂。
众所周知,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
掌握一门语言的发音后,只有对词汇、语法也有很扎实的掌握,才能很好的用这种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必不可少的语言。
在独立学院等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中,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有100名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参与。
问卷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英语学习动机、英语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
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受访者平均每天花费1-2小时学习英语,其中大部分时间用于课上学习和课后复习。
而自主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只有少数学生愿意额外花时间学习英语。
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动机是为了应对考试或者满足学校的要求,而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使用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包括课堂学习、电子书籍、在线学习平台等。
虽然有不少学生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材料和资源,但是学生普遍反映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缺乏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和方法。
在学习成果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的英语水平足够满足日常学习和生活需求,但对于英语口语和听力的能力相对较弱。
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较低,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和个性化教学。
分析与建议:尽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时间相对较低,但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不低。
这可能是因为学校对英语教学的要求较低,使得学生只需达到基本要求即可。
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在英语口语和听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学校可以在教学中加强口语和听力训练,并提供多样化的英语实践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学校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提高英语能力。
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英语电影、音乐、新闻等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方式。
师范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姓名:吴雪学号:1403010241指导老师:刘艳玲【前言】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当今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门语言,其学习对当今大学生越来越重要。
它己成为国际间重要的交际语言。
为此英语学习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显得格外重要。
许多高校已将英语四级通过率作为衡量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的指标。
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提高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成绩已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英语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它是一门实践课其语言技能是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的。
因为,它的教学效果要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依据,而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
认知理论认为,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应用的过程。
而这种结合与转换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因此,二十一世纪的英语教学应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为突破口,进行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的教学模式。
学生英语学习及成绩的提高,受许多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英语学习动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当今的信息时代倡导“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是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本文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了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针对现状提出相关建议,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具有积极的影响。
【目的和意义】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以淮南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访谈的形式,通过大学英语任课教师了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和英语学习现状;以问卷调查方式调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环境及英语学习动机。
并针对师范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提出相关建议,对于师范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一、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调查方法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自主性英语学习调查,主要是采取问卷统计的形式来进行,所选取的调查范围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其中大二与大三年纪的学生数量比较多,大一正处于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学生保留了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习惯,因此仅选取了少部分学生参与调查问卷,而大四学生正面临着就业工作压力,对英语的自主性学习几乎已经定型,调查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也不在全面调查范围内。
重点针对大二以及大三部分学生来进行,这一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问卷内容中会对自主性学习能力进行一个理性的评估,虽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但英语能力仍然关系到未来的工作阶段是否能够提升竞争力,在所发出的问卷中,98%都被成功收回并得到了有用的数据结果。
下面文章将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
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现况大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对自由,有大部分可以自行支配的时间,对于重要的语言学科英语科目,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加之缺乏专业性的约束,学生的仅仅依靠自主性学习来提升成绩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
70%以上的学生在基础学科学习任务结束后并没有进行自主学习,原掌握的知识内容也在被一点点的遗失。
如果教师不能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行提升,这一情况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受英语成绩影响而降低,并不能适应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环境。
自主性学习需要学生不断的坚持,并建立在自身兴趣爱好基础上,充分意识到英语能力对未来就业的影响,这样才能够自发性的进行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上也有明显的提升。
即使部分学生仍然在基础学科结课后仍然坚持英语学习,但由于不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也造成了英语成绩提升困难,并且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单词,从而忽略了口语运用的重要性,这样虽然一直在坚持自主性英语学习,但实际意义却并不大。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在英语能力上却得不到提升,自然会逐渐的放弃英语学习,并对该科目逐渐的失去兴趣爱好。
物理学院09级师范一班Beyond调查小组目录一、调查背景分析 (1)二、调查目的 (2)三、调查对象 (2)四、调查目标 (2)五、调查方式及方法设计 (2)六、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3)七、调查数据统计工具 (4)八、调查结果分析并给出英语学习建议 (4)【附件】 (4)一、调查背景分析进入大学在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下,许多课程的学习会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英语,课堂学习时间剧减。
作为一个大学生,为了自身的综合发展,我们有必要了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掌握正确的自主的英语学习方法。
而事实上许多在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对学校外语学习资源的利用也未达到标准,为此,我们有必要做一个学习情况调查,以便了解大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学习习惯和解决英语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
二、调查目的了解我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包括具体的学习过程中的优点的缺陷,为改善大学生英语习惯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对象西南大学全体大学生(非英语专业)四、调查目标1、了解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及学习效果2、了解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及学习目标3、了解大学生对英学校语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与要求五、调查方式及方法设计1、采取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方法2、样本容量:100人3、资料收集地点:学生生活区(寝室)4、调查时间:2010年月日至日六、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1、前期准备工作全组人员统一收集并学习统计方案设计方法,简单学习统计知识,集体讨论该课题调查的合理性及必要性,并就调查问卷的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
设想调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制作出简单合理切合实际的调查问卷2、调查小组人员配备安排及分工工作安排负责人编写调查方案龙宗波调查问卷制作刁云强问卷发放调查边巴次旦邓磊调查数据统计与处理孙文宾肖帝城3、调查注意事项a.调查问卷法发放应分多个分散区域,针对多个学院,各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
b.调查问卷法发放调查过程中要注意言行礼貌,要耐心友好,对于受调查人员所提问题要做出合适具体的解答,不能草草了事,以确保每一份问卷的质量。
74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分析——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张红阳/广州工商学院摘 要:本调查以需求分析理论为依据,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主要调查学生对自身英语水平的认识、英语学习的需求与动机以及对课程教学的看法与要求。
调查旨在为新时代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启示与思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大学英语 英语学习 需求分析 教学启示一、调查背景(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大学英语是高校非英语专业公共必修课,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关键席位。
该课程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训练英语语言综合技能,培养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需要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仍以讲授形式为主,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忽视了听说能力培养;不同专业使用相同的教材,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教师亦无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兼顾语言技能讲授和文化素质教育。
随着全国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教育者们正努力完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各个方面的个体差异逐渐受到重视。
(二)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近年来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不断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等行业蓬勃发展。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国内企业愈发重视人才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这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在语言知识之外,还需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开拓国际视野、提升国际素养。
近几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开放了“一带一路”经济区。
如此,实现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改革,培养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跨文化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曾俊秀,2018)。
这些要求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学生的配合、学校的支持,更需要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整体性变革。
落实到实际当中,便是要充分了解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企业、社会的发展需求,打造更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一)调查理论依据外语教学当中的需求分析(Need Analysis )最早由Richterich 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
大学生课堂座位选择的现状及情况分析摘要:大学生课堂座位选择是学生课堂行为的首要环节,通过对此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从本源上了解学生、教师、学校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抽样调查西华师范大学在校学生上课时课堂座位选择的现状,结合主客观因素综合分析,并针对调查反映出的问题或现象,提出解决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课堂;座位选择;课堂质量;影响因素一、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调查对象的选择: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以西华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专业为辅助考察方向,以班级为基本单位,随机抽取大学一年级165人、二年级学生157人、三年级学生164人、四年级学生114人,共600人开展调查研究。
其他事项的安排:在此阶段,笔者从教学秘书处获取了全校课程及教室安排,并在同学的帮助下形成研究小组。
制定调查问卷,针对上课时段进行调查人员的分配,针对问卷发放与回收、访谈对象的选择及提问、课堂观察的内容和记录等做好协商。
2.调查阶段走进研究对象所在的班级,在课前15分钟开始观察,陆续记录他们进入教室的时间和选择的座位情况,上课时不同座位的学习状态。
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对他们发放调查问卷,填写完毕后统一收回,并且随机选择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访谈。
其中共发放问卷600份,通过问卷回收,发现有67份数据存在虚假状况,不符合问卷要求,因此有效问卷为533份。
通过问卷可以了解调查对象的性别、所属年级和专业类型。
调查问卷见表1。
二、对调查数据的整合及原因分析针对西华师范大学的大小两种教室座位分布现状,笔者将其分为前排、中间和后排。
对于十五排的大教室,第一、二、三排为前排,最后的一、二、三、四、五排为后排,其他部分为中间。
对于九排的小教室,第一、二、三排为前排,最后一、二、三排为后排,其他部分为中间。
1.大学生在不同课程类型上的座位选择情况由表2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在上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时,选择前排的同学人数逐渐减少,坐在中间的同学人数显著提高,专业课上选择后排的学生最少,公共课最多。
独立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及措施随着我国经济近年来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也随着社会对人才的快速膨胀进入了大规模的扩招阶段。
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这种扩招就催生众多独立院校的诞生。
和国家正规统招的本一,本二批次的学生相比,本三院校,也就是独立院校的学生生源素质要略逊一筹。
作者在近了两年进行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当前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呈现一些阶段性特点:(1)刚入校时学习英语的态度比较端正,自觉性比较强,学习热情高,自然学习效果较为理想。
(2)大一下学期开始,大部分对英语比较感兴趣、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则给自己树立了学习目标,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而一部分学生有所松懈,其英语的学习目的转为应付考试,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慢慢消失,有些人甚至出现无目标、无兴趣甚至怕学、畏学、厌学、拒学等情绪。
我们从这一现象出发,探讨如何改变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尴尬局面。
2.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外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那究竟什么是学习动机呢?学习动机是指学生个体内部促使其从事学习活动的驱动力。
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始于Gardner and Lambert,他们自20 世纪50 年代末开始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了学习动机经典模式,把外语学习动机分为整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
结合型动机指学习者对目标语有真正的兴趣,希望与其中的人进行交际并融入其中;工具型动机则是指学习者为了某一特殊目的,如通过考试以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资格,或为了获取目的语国家的新信息。
认知心理学家们则根据学习者动机产生的根源,把外语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前者是为了从语言学习活动本身获得愉快与满足,而后者是将此作为途径从而达到某一目标.以上两种分类一般被认为是对应的,即融合型动机是内在动机,工具型动机是外在动机.从语言学家对动机的分类来看,学习者学习外语不是由单一的动机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