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环保规划基本思路
- 格式:docx
- 大小:22.44 KB
- 文档页数:4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出台三大行动计划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在“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重点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具体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三大行动计划,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气十条)一、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深化面源污染治理,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坚决停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
三、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研发和推广,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
四、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五、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调整产业布局,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优化空间格局。
六、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完善价格税收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
七、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督管理完善法律法规标准,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行环境信息公开。
八、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分解目标任务,实行严格责任追究。
九、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十、明确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责任,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明确地方政府统领责任,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强化企业施治,广泛动员社会参与。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一、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
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循环发展。
三、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科学保护水资源。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生态保护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17.09.22•【字号】•【施行日期】2017.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生态保护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区环保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局,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生态保护工作方案》已经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2017年9月22日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生态保护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切实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空间管控,提升生态质量和功能,全力维护首都生态安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国家和本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落实本市“十三五”时期对生态保护工作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加强资源环境监测预警与评估、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管为抓手,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维护首都生态安全,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重要保障。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市域国土面积的比例保持稳定,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控配套政策体系;自然保护区监管水平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有所提升;生态用地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功能有所增强;生态保护监测预警能力明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生态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二、主要任务(一)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按照国家《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建立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管和监督执法。
1.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企业环保投资十三五规划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环保投资成为了众多公司关注的重要议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
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企业环保投资十三五规划,旨在引导企业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
二、目标设定企业环保投资十三五规划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切实的投资行动,推动企业实施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企业环保投资比例:十三五期间,逐步提高企业环保投资的占比,确保环保投资成为企业战略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投资,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3.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鼓励企业加强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产业链的绿色化升级,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强化环境治理能力:提高企业的环境治理能力,加大环境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三、政策支持为了推动企业环保投资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中国政府将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包括:1.金融支持:加大环保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专项贷款和拨款,引导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优先支持环保项目。
2.税收优惠:对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环保投资的经济成本。
3.奖励机制:建立环保投资和环境治理的奖励机制,对投资额度大、效益显著的企业给予奖励和荣誉称号。
4.资金补贴:向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环保项目的资金补贴,降低企业投资环保的财务压力。
四、关键工作重点企业环保投资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将聚焦以下几个关键工作重点:1.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重点推动重污染企业的整治,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管理,促进企业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2.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支持企业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3.强化环境管理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和监测报告,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
潍坊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目 录一、回顾与展望 (1)(一)“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进展 (1)(二)“十三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6)二、总体要求 (9)(一)指导思想 (9)(二)基本原则 (9)(三)总体目标 (10)(四)规划指标 (11)三、改善环境质量 (12)(一)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12)(二)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 (17)(三)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20)(四)着力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23)四、确保环境安全 (25)(一)从布局和结构入手,改善环境安全总体态势 (25)(二)提高危险废物管理和处置水平 (25)(三)深化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 (27)— 1 —(四)强化危险化学物质风险防控 (28)(五)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28)(六)完善风险防控和预警应急管理体系 (29)(七)保障水环境安全 (30)五、推进绿色发展 (32)(一)构建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 (32)(二)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34)(三)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38)六、深化环保制度体系 (39)(一)健全污染防治机制 (39)(二)完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 (41)(三)强化地方党政履责 (43)(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43)(五)实施全民共同参与 (44)七、推进能力建设 (45)(一)健全涵盖多要素的立体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45)(二)提升环境监管能力水平 (46)(三)建设环境大数据平台,提升环保信息系统建设 (46)八、实施重点工程与项目 (47)(一)产业提升绿色发展工程 (47)— 2 —(二)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工程 (47)(三)工业点源深度治理工程 (48)(四)车辆污染综合管控工程 (48)(五)城建环卫精细管理工程 (48)(六)集中供热优化整合工程 (48)(七)城镇废水综合利用工程 (48)(八)河流湿地生态保护工程 (48)(九)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 (48)(十)环境安全风险防控工程 (48)九、主要保障措施 (49)(一)加强组织领导 (49)(二)强化规划引领 (49)(三)加大环保投入 (49)(四)强化科技支撑 (50)(五)深化评估考核 (50)— 3 —潍坊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环保工作实现新突破,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融合,根据《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和《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重要进展的关键时期。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对于推动绿色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的必然选择。
规划明确了一系列的目标和任务。
在大气环境方面,致力于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通过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大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等措施,逐步降低 PM25 浓度,减少重污染天气的发生。
水环境的保护也是重点之一。
加强水污染防治,保障饮用水安全,改善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质。
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推进水生态修复,让江河湖海恢复生机与活力。
土壤环境保护同样不容忽视。
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污染地块的治理和修复,防止土壤污染扩散。
同时,规划强调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加大对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
完善环境经济政策,通过税收、价格等手段引导企业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加大环保科技研发和应用,提高环境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一、“十二五”环保规划回顾总结1.“十二五”期间环保工作评估“十二五”期间,XX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实效,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动工建设,环境能力建设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核与辐射管理合法规范,生态环境得到较好保护,大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县城空气质量和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主要体现在:①染防治成效显著。
①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
“十二五”期间,主要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治理。
先后完成了XXXX发电有限公司、XXXX发电有限公司脱硫工程,XXXXXX化肥股份有限公司、XXXX化工有限公司废水治理工程,XX煤业有限公司、XXXX煤矿废水深度处理工程,XX纸业造纸废水处理工程,XX针织纺织废水处理工程,XX实业、XX养殖废水处理工程等一批重点治理工程的建设。
完成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XXXXXX万元。
②对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实行了综合整治。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全县对水泥、采煤、矽砂、造纸、非煤矿山行业进行整治,淘汰、关闭了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企业。
“十二五”期间关闭了X家6.6万吨小水泥企业及一条8.8万吨水泥生产线;关闭了X家3万吨以下小煤矿;关闭了X家小造纸企业;关闭了X家3×0.2万千瓦时煤矸石发电厂;关闭了X家小矽砂厂;关闭了X家地条钢厂;对石膏、磷矿非煤矿山采区进行了有效整合。
③对重点区域进行了重点防治。
特别是对XX镇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XX江流域进行了重点防治。
县政府发布了《加强县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的通告》和《加强县城烟尘控制区管理的通告》。
对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区实行巡查制度,对饮用水水质中特征污染物砷进行周监测报告制度,严防饮用水安全事故发生。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促进我市生态环保事业发展,实现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根据《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X政办〔X〕77号)和《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X政〔X〕11号)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一)“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1.“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围绕全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的目标、指标和任务,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主要污染物减排为主线,全面实施了蓝天、碧水、乡村清洁工程,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得到保障,为全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X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66天,达标率为45.5%,较X年增加了30天,达标率上升8.2%,重污染以上天数44天,较X 年减少12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151微克/立方米,较X年下降了1.9%;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91微克/立方米,较X年下降了6.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四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7条河流18个监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比例为22.2%,Ⅳ类水质比例为11.1%,Ⅴ水质比例为11.1%,劣Ⅴ类水质比例为55.6%。
“十二五”期间,X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状况良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98%。
城市功能区噪声测点达标率为95.6%,道路交通噪声路段达标率为70.6%,区域噪声测点达标率为68.0%。
全市降水平均pH值为7.35,酸雨平均发生率为0。
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冀政字〔2017〕10号),确保全省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到位,制定本分工方案。
一、重大任务(一)调整优化空间格局,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1.加强环境分区管控。
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结合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加强环境分区管治,构建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环境政策支撑体系,引导各类主体功能区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禁止开发区域执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严控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着力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持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及考核评价制度。
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制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定区域限制和禁止发展的产业目录。
优化转移支付政策。
着力推进生态保育,加强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监管,增强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农产品主产区域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保障农产品主产区的环境安全。
不同区域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立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与考评机制。
重点开发区域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改善环境质量。
建立区域环境风险评估、防控制度。
优化开发区域加强城市环境质量管理,严格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推行环保负面清单制度。
(省环境保护厅、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农工办)、省林业厅参与)2.科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在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2017年底前完成第一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到2020年,进一步扩大和优化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红线划定预留适当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空间,切合实际确定红线面积规模并落到实地。
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做到“一线一策”,确保生态保护红线性质不转换、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责任不改变。
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时期。
为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我国制定了“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纲要。
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虽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
因此,“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纲要的出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规划纲要明确了一系列主要目标。
到 2020 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规划纲要提出了多项重点任务。
首先是强化源头防控。
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严格环境准入,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其次是加大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大气污染治理,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加强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的治理与修复。
再者是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投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国务院2016年11月24日(此件有删改)“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录第一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第二节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机遇与挑战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三章强化源头防控,夯实绿色发展基础第一节强化生态空间管控第二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节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引领第四节推动区域绿色协调发展第四章深化质量管理,大力实施三大行动计划第一节分区施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第二节精准发力提升水环境质量第三节分类防治土壤环境污染第五章实施专项治理,全面推进达标排放与污染减排第一节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第二节深入推进重点污染物减排第三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四节加快农业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第六章实行全程管控,有效防范和降低环境风险第一节完善风险防控和应急响应体系第二节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第三节提高危险废物处置水平第四节夯实化学品风险防控基础第五节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第七章加大保护力度,强化生态修复第一节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第二节管护重点生态区域第三节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第四节提升生态系统功能第五节修复生态退化地区第六节扩大生态产品供给第七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第八章加快制度创新,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节健全法治体系第二节完善市场机制第三节落实地方责任第四节加强企业监管第五节实施全民行动第六节提升治理能力第九章实施一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第十章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一节明确任务分工第二节加大投入力度第三节加强国际合作第四节推进试点示范第五节严格评估考核第一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涉及到哪些环保内容呢聘才网小编马上为您解读,详细请看下文。
解读十三五规划中的环保政策日前,《人民日报》公布“十三五”规划的十个目标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五年规划,这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将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融合尤为重要,国家正在积极探索绿色生态发展新路径。
自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指导思想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建设正在逐步完善。
今年以来,中央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从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到5月5日国务院正式出台此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被业界认为是指导我国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文件。
《意见》通篇贯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多次提及“绿色”一词: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等,而“绿色化”也是首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提,形成“新五化”。
随即,在7月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等多项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生态文明政策体系,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
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被视为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阐明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理念、原则、目标、实施保障等重要内容,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此方案设定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就是在“十三五”期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高安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是环境保护工作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的时期,也是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实现新突破的战略机遇期。
科学编制和贯彻实施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对于全面推动我市“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回顾(一)“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1、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
截至2014年底,CDO削减1859.1吨,二氧化硫削减911.73吨、氮氧化物削减611.15吨、氨氮削减178.99吨,全面完成上级分配的减排任务。
2、生态创建再添佳绩。
经过多方努力,我市“十二五”创建了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八景镇和华林山风景名胜区,7个省级生态乡镇和7个省级生态村,石脑、田南、华林、建山和八景等乡镇80%的村分别被省环保厅、宜春环保局授予生态村,全面完成“十二五”制订的目标。
3、锦江水质继续保持稳定。
“十二五”期间,经宜春市环境监测站和我市环境监测站监测,我市锦江交接断面和监测断面各项指标年均值符合地表水III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达到了“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4、城区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十二五”期间,我市城区空气质量各项指标年均值达到或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市区区域环境噪声也达到了国家2类区标准。
5、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全市投入资金近3亿元,强制督促全市58家陶瓷企业共建成窑炉尾气除尘脱硫设施68套,淘汰59台链排炉和27台燃煤锅炉。
投资新建了八景镇污水处理厂、石脑镇工业小区污水处理厂、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废水1万吨一期工程和高安市城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废水2万吨二期工程。
开展中心城区油烟噪声整治行动,充分发挥第一审批权的作用,否决不合理选址项目30余家,督促56家餐饮店进行治污改造,有16家环境敏感点餐饮店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重点整治了涉及餐饮店21家的集中连片油烟整治项目3个。
新乡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三五”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建设生态文明、着力解决环境保护重大问题的战略机遇期,为实现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豫政办〔2017〕77号),特制定本规划。
一、生态环境形势分析(一)基本概况虽然新乡市“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但受人口、产业结构因素的影响,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很大。
(二)“十二五”期间取得成效和采取的重要举措1.水环境质量得以全面提升2015 年,新乡市地表水断面Ⅲ类水质占9.1%,Ⅳ类水质占18.2%,劣Ⅴ类水质占72.7%,水质属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
黄河流域水质类别为Ⅳ类,水质整体有所改善。
海河流域水质类别持续呈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浓度略有降低。
2.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2015年空气优良天数147天,PM10平均浓度为158ug/m3,较“十二五”初下降了41ug/m3,PM2.5平均浓度为94ug/m3,较“十二五”初下降了29ug/m3,环境空气质量较“十二五”初有所改善。
3.主要采取的治理措施深化水污染减排,改善水环境质量。
新建和改造一批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平原示范区污水处理厂、贾屯污水处理厂建设和8座现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截至2015年,已建成投运16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87万吨/日,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深化工业废水污染防治,对造纸、制药、化工等7个重污染行业进行了计划内的污染治理,通过制度约束和目标项目推进,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水污染防治水平;积极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十二五”以来共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129家。
推进大气污染减排,提升环境空气质量。
我市4家电厂已经完成脱硫脱硝设施建设,二氧化硫治理工作向其它大型燃煤锅炉延伸,35吨以上锅炉全部建设脱硫设施;狠抓水泥行业减排工作,7条日产4000吨以上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全部完成脱硝设施建设;推动机动车减排有序开展,按照《新乡市机动车氮氧化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采取淘汰措施,“十二五”期间共淘汰黄标车41755辆。
国家环保“十三五”规划编制基本思路面临的形势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表明,“十二五”规划实施三年来,主要污染物排放有所减少,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得到提升,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
但我国污染物排放还处于较高水平,环境绩效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环境质量不尽如人意,污染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之间的关系还需深入研究。
一些地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严重,各种污染物随时间累积,在空间集聚,加重了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压力,并呈现污染源多样化、污染范围扩大化、污染影响持久化特征,环境风险日益突出,环境应急响应与处理处置能力不足。
此外,国际形势变化,需要及时研究、积极应对。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期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深化期,经济社会发展迈向和进入新常态,各项改革日益深入,环境保护面临重大转型,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体现在:经济增速换挡,环境压力进入调整期;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污染物新增量涨幅进入收窄期;能源日益清洁化,排放强度进入回落期。
挑战体现在:污染治理迟疑不决、患得患失;布局性污染点状转移、面上扩张;产能化解尴尬无奈、进退两难。
指导思想和目标指标第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改革创新驱动,全球视野谋划,适应经济社会新常态,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全面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主线,统筹污染治理、总量减排、环境风险管控和环境质量改善,打赢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民生改善,建设美丽中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标本兼治,坚持依法治国、法治管理,坚持信息公开、社会共治,坚持深化改革、制度创新。
第三,规划目标。
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辐射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生态空间管治、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环境资源审计、环境责任考核等法规制度取得重要突破。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明水平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
第四,规划指标。
初步考虑建立以环境质量改善为主线,适应社会新期待,国家、区域、城市相结合,反映治污减排、风险防范、空间优化、制度建设进展的综合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约束、预期和引导性指标。
一是建立环境质量和排放总量双约束指标体系。
二是构建全要素的协同性指标体系。
三是体现分区分类管理。
四是突出可达可控性。
五是提高指标的预见性。
六是要贴近群众感受。
水环境质量方面: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达标,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城市内无黑臭水体,现状水质优于Ⅲ类水体保持稳定,近岸海域水质略有改善。
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气减少60%,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浓度下降30%以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平均浓度达标。
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全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不低于82%,新增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保障率100%,完成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试点200个,区域土壤综合治理示范区6个。
生态环境方面:水土流失面积下降,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生态服务功能有所改善。
环境风险防控方面: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数量显著下降,环境和人群健康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完善。
核与辐射环境方面:核设施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放射性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提升,辐射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核安全得到保障。
四项具体工作一是质量改善。
包括三个方面:建立健全全面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刚性约束;推进水、大气和土壤三大重点领域环境质量改善工作,通过“抓两头促中间”总体改善全国环境质量;全面启动实施环境质量达标改善行动,持续精准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二是治污减排。
包括三个方面:优化总量控制实施;实行全过程治污减排;加大行业环境监督管理力度。
三是生态保护。
包括四个方面:建立完善生态管治制度,实施分级分区管控;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系统管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完善生态保护管理机制,推进生态系统统一监测和系统管理;完善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促进生态保护。
四是风险管控。
包括七个方面:从布局和结构入手,改善环境安全总体态势;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管理,实现健康发展与环境安全;加强企事业单位环境监管,强化企事业环境风险防范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严格事后追责;建立环境风险预测预警体系,加强环境风险管控基础能力建设;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确保万无一失;要关注环境健康领域,加强统筹管理和顶层设计。
制度建设和政策创新一是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包括三个方面:全面推进立法工作;加强环境司法建设;切实加强执法监督。
二是划清权利责任边界。
包括三个方面:以三个清单划清边界;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环境保护事权;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质量责任制。
三是改革环境治理体系。
包括五个方面:强化环境统一监管;发挥环境保护部门综合监督;参与综合决策;评价考核与问责;落实主体责任。
四是强化市场机制建设。
包括五个方面:加强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改革环保收费与环境价格政策;逐步实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建立和完善激励企业参与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
五是完善社会共治体系。
包括四个方面: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构建有效渠道和合理机制;加强对政府、企业的监督;构建全民行动格局。
重大工程、项目围绕规划重点领域和监管重点,以大工程带动大治理,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能够对环保工作全局性有巨大推进效益、操作性强的重大工程。
重大项目主要是指落实重大工程的主要项目,由不同项目子项组成,最终支撑目标任务实现。
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项目子项是有机整体,系统推进。
规划编制实施的保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二是加强地方规划与国家规划衔接。
三是强化规划落实和实施。
规划的特点一个历史坐标即十八大提出的在建党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五大目标。
这个历史坐标,要求必须科学谋划“十三五”目标指标,既要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还要脚踏实地、能够达成。
两个检验标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
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回应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以群众的客观感受作为检验环保工作的关键标准;——生态环境是否安全。
以民族长远发展的环境支撑和保障能力的提升作为检验环保工作的基本标准。
两个检验标准是编制“十三五”规划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三个根本基础——政治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
这是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政治基础。
——法律基础: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围绕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加快推进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实行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这是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法律基础。
——经济基础:新常态。
新常态意味着中国将适当地放松经济增长速度的目标,逐步将焦点集中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中国将进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经济增长质量逐步提高的新模式之中。
这是编制“十三五”规划的经济基础。
此外,大气、水和土壤三大行动计划提供了坚强工作基础支持,“十三五”规划编制将与三大行动计划有机衔接,确保工作安排、任务落实和技术环节无缝对接。
四项具体工作质量改善、治污减排、生态保护和风险管控。
五项制度建设依法治理环境、权利责任边界、环境治理体系、市场机制建设和社会共治体系。
六项约束性指标建议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与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作为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
七项政策创新一是工作思路。
加快实现三个转变:目标导向从以管控污染物总量为主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主转变,工作重点从主要控制污染物增量向优先削减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协同转变,管理途径从主要依靠环境容量向依靠环境流量、环境容量的动静协调、统筹支撑转变。
二是全面质量管理。
以城市和控制单元质量目标清单式管理为主要抓手,按照标准、总量、环评和执法的工作链条推进质量改善工作,以标准牵引、执法倒逼,做到“应治必治”,强化环境质量监测、评估、监督和考核,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确保环境优良地区环境质量不退化、不降级,环境污染严重的区域、城市、控制单元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见到实效、取信于民。
三是总量控制。
积极探讨污染减排与其他管理制度的有机衔接,加强污染物排放浓度、总量、速率三方面协同管理,促进治污减排全过程管理,将区域质量改善要求落实到企事业单位,以综合性排污许可为载体,实现对所有污染源(尤其是工业源)、所有排污过程有效管控。
四是全面有效的环保治理体系。
加快修订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环境质量标准,建立健全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管理体系。
严控新建源、严管现役源、严查风险源,在加强环境增量管理的同时,着力加强环境存量治理,促使重点行业和区域拿出生态修复时间表。
建立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设立重点区域环境质量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区域污染防治工作,以群众满意度作为环保工作成绩标尺。
五是基本生态管治。
建立国土空间生态管治制度,通过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等,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不断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提供支撑。
六是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加快建立盲目决策损害环境终身责任追究制和损害赔偿制度,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排污许可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针对当前考核效率不高问题,发挥行政管理优势,建立环境审计制度,对地方政府环境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建立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纠偏机制,突破当前环境管理困局。
以环境审计制度为基础,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行政审计和离任审计。
七是环保投融资机制。
积极发展生态金融,。
把生态成效作为理财期权,研究风险规避办法,探索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
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市场,促进企业治污减排。
有序开放可由市场提供服务的环境管理领域,大力发展环保服务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八个重大工程环境质量改善和提标工程、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工程、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工程、农村环境清洁工程、环境监管能力基础保障工程、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工程、社会行动体系建设工程。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尽快报送“十三五”重大工程、项目和政策。
在征求部内各司(局)意见的基础上,尽快整理提出拟纳入“十三五”重大工程、项目和政策,报请部领导审定后,报送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