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粒子与大宇宙专题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8
第十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 走进微观1、原子结构: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电力作用下,在核外绕核运动。
原子的这种结构称为核式结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m 10-10来度量。
⎪⎩⎪⎨⎧⎩⎨⎧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没有中子中子(不带电)注:氢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带正电)原子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 分子之间有间隙。
B 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两瓶气体(液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当分子间的距离d =分子间平衡距离r ,引力=斥力。
(2)r d <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3)r d >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4)当r d ⋅>10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5)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知识点应用:1.下列粒子不带电的是: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原子核2.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其中反映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事实的一句是:A.绿树荫浓夏日长B.楼台倒映入池塘C.水晶帘动微风起D.满架蔷薇一院香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①湿的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②打开白酒瓶或醋瓶,可闻到酒香或酸味;③走过面包房,可闻到面包香味;④将红墨水滴入水中,水会变红。
中考复习专题《小粒子与大宇宙》一:知识点梳理一、微观世界:1、自然的尺度: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市由物质组成的;从无垠的宇宙到微笑的基本粒子;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范围:1026 m——10—15 m2、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分子是报纸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命名的。
3、微观粒子:(1)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按分子所含原子的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二、分子的运动: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底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3)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减小的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
(4)物体不一被压缩和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物质中的分子状态:(1)在固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比较强;因而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在液体中;分子力的作用较弱;分子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运动;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3)在气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更弱;因此气体分子可以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
三、探索宇宙:1、探索的历程(1)最初人们主要依靠肉眼观察;简单猜测与推理来认识宇宙。
(2)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居于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
(3)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4)1632年;伽利略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
(5)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探索宇宙奠定了理论基础。
(6)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7)1961年;人类乘飞船进入太空。
(8)1969年;人类首次踏上月球。
(9)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
章末复习(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物质是由或组成的,原子由它中心的原子核和在不同的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组成,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和组成的。
2.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3.(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固体、液体和气体间都可发生扩散,扩散速度与有关。
(2)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之间有;②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
4.固体、液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大于。
固体很难被拉开时,分子间表现为大于。
5.发现了分子(1811年);发现了原子(19世纪初);发现了电子(1897年);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911年)。
6.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别是、、、、、、、。
命题点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如图所示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由中心的和其周围带有电的组成。
命题点2分子间有空隙如图所示是比较一定量的水和染色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考虑水和染色酒精的(填物质的物理属性名称)不同,实验中应先注入的是,混合后水和染色酒精的体积变小,说明。
命题点3气体分子的扩散小明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空气<ρ二氧化氮)的玻璃瓶口对口连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将两个瓶采用如图所示的(a)(b)(c)三种方法放置,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了。
而采用3种放置方法的原因是。
命题点4液体分子的扩散如图所示,在一杯水中滴入蓝墨水,观察到整杯水慢慢变蓝。
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
命题点5分子间存在引力如图所示,将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即便在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
这个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
命题点6分子间存在斥力如图所示,利用针筒抽取半筒水,用食指按住针筒嘴,然后用力推入活塞,观察到水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类型一粒子与宇宙1.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B.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一天C.宇宙是不断膨胀和演化的D.人类已完全掌握宇宙奥秘2.建立结构与层次的观念,有利于我们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
基础五:小粒子与大宇宙(复习课)A:知识点梳理一、微观世界:1、自然的尺度: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市由物质组成的,从无垠的宇宙到微笑的基本粒子,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范围: 1026m——10—15m2、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分子是报纸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命名的。
3、微观粒子:(1)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按分子所含原子的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二、分子的运动:1 、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底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3)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减小的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4)物体不一被压缩和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 、物质中的分子状态:(1)在固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比较强,因而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在液体中,分子力的作用较弱,分子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运动,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3)在气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更弱,因此气体分子可以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
三、探索宇宙:1 、探索的历程(1)最初人们主要依靠肉眼观察,简单猜测与推理来认识宇宙。
(2)托勒密的“地心说” :认为地球居于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
(3)1543 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4)1632 年,伽利略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
(5)1687 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探索宇宙奠定了理论基础。
6)1957 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7)1961 年,人类乘飞船进入太空。
(8)1969 年,人类首次踏上月球。
(9)2003 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 飞船进入太空。
2022年八年级下物理帮课堂讲义+强化训练(新沪科版)第13讲小粒子与大宇宙考点一走进微观 (1)考点二看不见的运动 (4)考点三探索宇宙 (6)考点一走进微观1.按照人们探索微观世界形成的认识,下列微观粒子尺度最小的是()A.分子B.原子C.原子核D.电子【解答】解:由于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转动,电子比原子核小。
故选:D。
2.关于分子、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B.原子就是分子C.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D.分子的直径约1mm【解答】A、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故A正确;B、分子和原子是不同的微粒,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但实际组成中有单个原子组成分子的情况,也有由多个原子组成分子的情况,故B错;C、一粒灰尘是个物体,不是分子,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故C错误;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它直径数量级一般为10﹣10m,故D错误。
故选:A。
3.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A.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电子、夸克B.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电子、夸克C.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夸克、电子D.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夸克、电子【解答】解:A、选项所列的物体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为: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电子、夸克,故A正确;B、选项所列的物体中,银河系是最大的,应该排在最前面,故B错误;C、选项所列的物体中,分子要大于原子核,而夸克的数量级小于电子,故C错误;D、选项所列的物体中,银河系是最大的,应该排在最前面,而夸克的数量级小于电子,故D错误。
故选:A。
4.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分子间距最近,不易被压缩,容易被拉伸B.乙图中分子无固定排列,组成的物质具有流动性C.丙图中分子排列杂乱,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D.物质由甲状态变为乙状态,这个过程内能变小【解答】解:A、甲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既不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拉伸,故A错误;B、乙状态是气体分子的模型,分子无固定排列,组成的物质具有流动性,故B正确;C、丙图是液体分子的模型,分子排列杂乱,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故C错误;D、物质由甲状态变为乙状态,即由固态变为气态,升华吸热,内能会变大,故D错误。
专题07小粒子与大宇宙知识网络重难点突破知识点一微观1、物质的组成:分子或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
2、粒子模型:(1)汤姆逊:电子;(2)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典例:1.(2019·常州)在探索比原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A.卢瑟福B.汤姆生C.托勒玫D.哥白尼【答案】B【解析】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首先发现了电子,人类开始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秘密.知识点二分子热运动1、分子间有间隙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典例:2.(2019·连云港)关于粒子和宇宙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并不是最小的微粒,还可以再分B.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C.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固体中的分子是不运动的D.银河系、地球、质子、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答案】A【解析】(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2)(3)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4)宇宙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之一,银河系很大,太阳系只是其中之一,地球是太阳系中一员;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
A、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又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再分的,故A正确;B、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B错误;C、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固体中的分子也是运动的,故C错误;D、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地球又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之一,所以它们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质子,故D错误。
2019中考复习专题《小粒子与大宇宙》一、微观世界:1、自然的尺度: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市由物质组成的,从无垠的宇宙到微笑的基本粒子,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范围:1026 m——10—15 m2、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分子是报纸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命名的。
3、微观粒子:(1)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按分子所含原子的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二、分子的运动: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底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3)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减小的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
(4)物体不一被压缩和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物质中的分子状态:(1)在固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比较强,因而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在液体中,分子力的作用较弱,分子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运动,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3)在气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更弱,因此气体分子可以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
三、探索宇宙:1、探索的历程(1)最初人们主要依靠肉眼观察,简单猜测与推理来认识宇宙。
(2)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居于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
(3)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4)1632年,伽利略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
(5)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探索宇宙奠定了理论基础。
(6)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7)1961年,人类乘飞船进入太空。
(8)1969年,人类首次踏上月球。
(9)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
2、浩瀚的星空: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星系,包括八大行星66颗卫星,2000多小行星和彗星、流星。
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群体,宇宙中有很多象银河系这样的星系。
二:重点、难点突破1、物质的结构:例1、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这是因为()A、组成原子的所有微粒都不带电B、原子核带负电C、中子不带电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解析: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
通常情况下,由于原子核中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河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原子呈中性,不带电。
答案:D小练习:1、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C.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内D.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B、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C、把一块铜块锉成极细的铜屑就是铜分子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答案:1、A 2、D2、分子的运动:例2、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间长了,这些字比刚写上时难擦掉,原因是()。
A、粉笔与表面凹凸不平的黑板摩擦,使白粉紧紧地“粘”在黑板上B、粉笔与黑板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时间越长,粉笔的分子进入黑板里越多、越深C、粉笔灰凝结在黑板上变坚硬了D、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增大解析:由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物体和物体之间分子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液体分子扩散较快,固体之间分子扩散较慢,所以时间久了,粉笔的分子就会进入到黑板里面,这样就不容易擦掉了。
答案:B小练习: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A.1升水和1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升B.用杯子盛清水,无论怎样倒,总有少量水残留在杯壁上C.为了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常把零件放在渗碳文剂中加热D.在阳光下可以见到鱼缸里的金鱼在不停地游动。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B.在一杯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个杯子里的水全部变红了C.汽车驶过沙漠地带,沙士飞扬D.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几年后,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答案:1、D 2、C三:综合训练一:填空题:1、物质是由__________或__________组成的。
我们把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___________不变的是最小微粒叫分子。
2、两块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压紧就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分子间距离_______。
3、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的粒子,人们已经知道这个最小电荷量为1.6×10-19C,并把它称为元电荷。
请你算一算,___________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等于1C.4、原子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其中带正电荷的是______,带负电荷的是______;原子核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__不带电,______带_______电。
5、春天梅花绽放的时候,距离梅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这种现象说明了;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
6、19世纪70年代,人们对气体放电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阴极能发出一种射线,当时叫做_________射线。
后来弄清楚这种射线是一种________的粒子组成的(选填“带正电”,“不带电”或“带负电”),它们来自于原子的内部,称为________。
7、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1)物质是由大量______构成的;(2)分子是不停地做________运动的;(3)分子间存在着_____的作用。
8、在固体中,分子彼此靠得很近,因而,固体有一定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在液体中,分子靠在一起,但在一定限度内,分子能运动或滑动,因而,液体__________确定的形状,但_______一定的体积(选填“有”或“没有”);在气体中,分子分离得比较远,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_________固定的形状,也__________确定的体积(选填“有”或“没有”)。
9、“日心说”的提出者是_________;《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作者是________。
10、福建漳州水仙花素有“凌波仙子”的美称,花朵绽放时,清香缕缕不绝,这是_________现象,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做_________________运动。
二:选择题:1、通过30多年的观察与分析,1543年提出“日心说”的人是()。
A.伽利略 B.牛顿 C.哥白尼 D.亚里士多德2、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外3、有关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在水汽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了D.固态和液态的物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A.1升水和1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升B.用杯子盛清水,无论怎样倒,总有少量水残留在杯壁上C.为了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常把零件放在渗碳文剂中加热D.在阳光下可以见到鱼缸里的金鱼在不停地游动。
5、下列现象中,不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的()。
A.湿衣服被晾干B.从门缝射进一束阳光,可以从光束中看到灰尘在空中漂浮C.往水里放些糖,过一会儿水变甜了D.箱内放些樟脑丸,过些天后,开箱可闻到樟脑味6、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引力B、只有斥力C、既有引力又有斥力D、引力和斥力大小总是相等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可分的,许多现象都能用物质的微粒模型来解释B.有人认为物质是可以无限制细分的,不管如何细分,其化学性质均不会发生变化C.用人的肉眼和高倍的超级显微镜都能观察到分子的结构D.分子间有时只存在着吸引力,有时只存在着排斥力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的是()A.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B.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C.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较大的一滴水银D.磁铁能吸引铁钉9、氢原子只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组成,下列关于氢原子的模型图,正确的是(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宇宙是指由太阳、地球、月亮这几个天体所运行的空间B、银河系只有一个恒星——太阳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D、太阳系就是由太阳和九大行星组成的系统三:综合题:1、请指出下图中的几个实验,各是演示什么现象?(1)甲是演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是演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是演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三个现象中共同反映的物理知识。
(1)“八月桂花遍地开”时,很远就能闻到香味;(2)在热水中放一些糖,过一会儿水里就变甜了;(3)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周围的人都会受到毒害。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物理学不同研究对象的尺度研究对象尺度宏观物理学10-10—10-9m微观物理学(如分子、原子)10-15m以下高能或粒子物理学10-6—10-5m生物物理学(如细胞)10-6—10-5m地球物理学(如山川大地、大气海洋)103—107m根据所提供的材料选取:(1)能够用肉眼看到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能够用肉眼看到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吗?先说说你的想法,并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想法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分子原子化学性质2、引力斥力大3、6.25×10184、原子核电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中子质子负5、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6、阴极带负电电子7、分子无规则力8、形状体积没有有没有没有9、哥白尼牛顿 10、扩散无规则二:选择题:1、C2、B3、C4、D5、B6、C7、A8、D9、D 10、C三:综合题1、(1)液体扩散实验(2)分子间存在着引力(3)温度越高,扩散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