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论语十二章朗读_第12课《论语》十二章
- 格式:docx
- 大小:30.29 KB
- 文档页数:15
《论语》十二章第一章【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注释】敏:勤勉。
就有道而正焉: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1、子曰:“君子食无【副词,不】求饱,居【动词,居住】无求安【形容词,安适、安逸】,敏【形容词,勤勉】于【介词,在】事而慎【形容词,谨慎、慎重】于言【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就【动词,接近】有道【固定词组,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而【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或“去”】正【动词,匡正、纠正】焉【代词,这里用于自称】,可谓好学也已【句末语气词】。
”(《学而》)【直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在做事上勤勉不懈,在说话时小心谨慎,接近有道之人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注释】而:如果。
(人而不仁)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八佾(yì):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
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
季氏应该用四佾。
2、子曰:“人而【连词,表假设】不仁,如礼何【如……何,固定词组,由动词“如”与疑问代词“何”组成,中间插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么对待……”。
如初中课本上《愚公移山》里“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会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会怎样对待乐呢?【补充解读】一个人连仁德之心都没有,那他怎么会把“礼”“乐”放在心上?“礼”是对人与人的关系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乐”是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礼”的一部分。
礼乐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与生活方式,根本就在于内心的道德意识。
如果没有“仁”所代表的道德之心,礼乐就成了没有实际意义的空洞形式。
【导语】《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部语录体散⽂集,主要记载孔⼦及其弟⼦的⾔⾏,是由孔⼦弟⼦及再传弟⼦记录编纂⽽成。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章》课⽂原⽂ 1、⼦⽈:“君⼦⾷⽆求饱,居⽆求安。
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学⽽》 2、⼦⽈:“⼈⽽不仁,如礼何!⼈⽽不仁,如乐何!”《⼋佾》 3、⼦⽈:“朝闻道,⼣死可矣。
”《⾥仁》 4、⼦⽈:“君⼦喻于义,⼩⼈喻于利。
”《⾥仁》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仁》 6、⼦⽈:“质胜⽂则野,⽂胜质则史,⽂质彬彬,然后君⼦。
”《雍也》 7、曾⼦⽈:“⼠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
仁以为⼰任,不亦重乎?死⽽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8、⼦⽈:“譬如为⼭,未成⼀篑,⽌,吾⽌也。
譬如平地,虽覆⼀篑,进,吾往也。
”《⼦罕》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罕》 10、颜渊问仁。
⼦⽈:“克⼰复礼为仁。
⼀⽇克⼰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由⼈乎哉?”颜渊⽈:“请问其⽬。
”⼦⽈:“⾮礼勿视,⾮礼勿听,⾮礼勿⾔,⾮礼勿动。
”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 11、⼦贡问⽈:“有⼀⾔⽽可以终⾝⾏之者乎?”⼦⽈:“其恕乎!⼰所不欲,勿施于⼈。
”《卫灵公》 12、⼦⽈:“⼩⼦,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之名。
”《阳货》2.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章》教案 【学习⽬标】 ⼀、了解作者孔⼦及《论语》,全⾯了解孔⼦的思想主张。
⼆、翻译⽂句,积累重点词语 三、理解⽂意,理解各章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标⼆ 难点:⽬标三、⽬标⼀的了解孔⼦的思想主张。
【课时数】 ⼆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 《论语》是⼀部涉及⼈类⽣活诸多⽅⾯的儒家经典著作。
孔⼦的⾔⾏涉及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等诸多⽅⾯,为历代所推崇,他的思想⾔论不⼀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我们可以辩证学习,学习其中的精华。
4《论语》十二章《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也是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
对高中生而言,《论语》的阅读并非易事,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语言障碍多。
《论语》关于礼乐制度和春秋士人生活的专有词汇多,学生不熟悉,需要一字一句解释。
如"八俏舞于庭”“射不主皮”“子贡欲去告朔之倪羊”“立不中门,行不履阙"等,其中加点词即属此类。
《论语》中很多常用字词的语义复杂,学生知道字面意思,但放到章旬中就很难把握。
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举了不少例子。
譬如“天”字,在“天何言哉"”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丧予,天丧予“三句话中含义显然不同。
诸如“命”“仁”“君子”“小人”等几十个常用字词,都存在类似情况。
《论语》虚词多,譬如“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虚词占大半。
这些虚词有语法功能,对表情达意有影响,用法又与学生熟悉的唐宋古文不尽相同,也需专门讲解。
第二,《论语》章旬虽短,但“微言大义”,加之年代久远,本意已经不甚了然,解读起来容易产生分歧。
虽然历代学者作了各种解读,但至今仍有很多章句没能形成统一看法,如“无友不如己者”“有所不行,知和而和““父母唯其疾之忧”等。
至于根据有限的篇幅还原当时的语境,了解独白、对话或动作、神态描写的本意,更需要下大功夫。
比如必修选篇《侍坐》,“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哲究竟为何打动孔子,众说纷纭。
更重要的是,《论语》往往只说结论,不作解释。
譬如“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是从现象到本质的判断,为什么作这种判断,需要读者揣摩其中的因果关系。
再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三个分句都不难,但合在一起究竟是何关系,也只能靠读者分析和推理。
第三,《论语》二十篇,各篇之间、各章之间联系不明显。
杨伯峻说,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而且这些片段的篇章不是一个人的手笔。
这种编纂方法带来两个结果:从不利的一面来说,是难背、难记——按原书顺序背诵起来非常困难;从有利的一面说,弱规律性组合丰富了言语的潜在意蕴,给每个读者以重构的可能。
第12课 《论语》十二章【名句默写】1.(12分)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
(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 ”来表示。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6)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
【课内阅读】(12分)(23-24七年级上·安徽黄山·期中)阅读《论语》,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⑤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2.(4分)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亦说.乎说:(2)人不知而不愠.愠:(3)传.不习乎传:(4)博学而笃.志笃:3.(2分)翻译句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2分)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B.传/不习乎C.可以为/师矣D.择其善者/而从之5.(4分)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先说说这则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体会,谈谈你的启示或体会。
(18分)(20-21七年级上·江苏常州·期中)阅读《论语》,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朗读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论语〉十二章》教案主备人:徐芸菁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博:广博的笃:坚定切:恳切地
问:发问求教近:眼前的、当前的仁:仁德
翻译:子夏说:“广博的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
——个人修养:求仁的途径
三.总结回顾
1.朗读全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回忆每个字词的意思
2.重点字词的快速复习(开火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亦…乎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不逾矩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贤哉,回也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3.通假字: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吾十有五: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4.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
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
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12.“博、笃、志、
切、问、近、仁”
翻译
重点字词的复习:
回答相应字词的
解释、活用等。
全体学生一起回
答通假字
开火车的方式学
生一次回答,要求
能准确说出活用
的字的意思与词
性的转变
对于重点字词
的复习做到全
班每个人都能
参与进来,进
行一个整体的
回顾总结,加
深印象,便于
课后背诵。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作动词,意动用法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
不义而富且贵:形容词作名词
5.古今异义词
三:古:多次,几次
今:表数量或次序;多次屡次
为人谋而不忠乎:古:竭尽自己的心力
今:忠诚、诚心尽力
可以为师矣:古:可以凭借
今:表能够;许可
饭疏食:古:粗劣的
今:关系不亲近的
饮水:古:冷水
今:液体;江河湖海同城;附加的费用
不舍昼夜:古:停歇
今:给予;丢下
有朋自远方来:古:志同道合的人
今:彼此有交情的人
6.一词多义(代词“之”、连词“而”)
之:学而时习之:代词,它,指学习的内容、知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仁德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代词,指善者、不善者
而:回忆初中“而”的4种意思:表承接、表修饰、表并列、表转折
学而时习之:表承接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为人谋而不忠乎…:表转折
温故而知新:表承接
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
曲肱而枕之:表承接
不义而富且贵:表承接
择其善者而从之…:表承接古今异义词:点名
回答
“而”的4种意
思,回答具体“而”
的意思。
适当改变回答
方法,提醒学
生思考
回顾复习“而”
的4种意思,
并联系本篇课
文所学,运用
分析。
《论语》读后感
最初接触论语是中学的《论语十则》,当时只是死记硬背,了解一下字面意思。
想象着古代学者摇头晃脑读书样子,很是有趣。
借着这次全校的机关培训,今天再读来与以前相比却是另一番思考。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一万多字的作品,把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
刚读起来我们会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都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
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简短的语句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的精华;简短的语句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简短的语句谈论了教育教学、人生沧桑百态、君子、孝道等对后世影响巨大。
作为教师,首先关注的是孔子教育教学的观点。
孔子是位伟大的教育家,其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
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
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才能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来教导学生。
当代学生的性格独立,差异很大,我们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在教学上,孔子提倡教学相长。
《论语》中记载着孔子及其众弟子的对话,其中率直的子路常向孔子提出批评的意见,孔子也很关心、爱护子路,对他的批评也能接受。
而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他从未对孔子提出疑问,孔子曾不满意地说过颜回不是对他有帮助的人。
孔子还敢于承认比他小很多的弟子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的启发,表明孔子向自己的学生学习的勇气可嘉,精神可佩。
而现实生活中,真正达到教学相长实之不易。
在学习方面,《论语》对我们启发也很大。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孔子五十多年的教学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大思想家。
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可见他的境界之高。
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是如此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论语》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话。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虚心向别人学习,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很多人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我们要取长补短,广结良师益友。
孔子讲究孝道,孝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的人们却在褪色,经常会看到明明子女很多的老人却无人尽孝。
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道德永远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没有德与孝不行。
孔子所提倡的孝是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在“常回家看看”已纳入法律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多关心父母,多了解父母的需求,多对父母尽孝。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100多次谈到君子,他强调的是一种人格的自我修养。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衣食起居,而是心怀
天下,而且能经常反思自己。
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作为君子应该先去做然后再说要有言行的标准。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当今有些人每当有牵扯到个人利益时,经常互相漠视,甚至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那就称不上孔子口中的君子。
为什么当今全世界那么多的孔子学院,可见孔子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大师语中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不去苛求外界,努力完善自己,包容别人,为成为一个坦坦荡荡的真君子而努力奋斗。
应用技术学院马楠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