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117.00 KB
- 文档页数:11
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为人工铺轨施工工艺规范统一,达到质量可靠、作业标准,并能满足道岔铺设的规范和设计要求,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1.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铁一局甘泉铁路各车站的人工铺轨。
2、编制依据
2.1根据甘泉铁路《站场轨道设计说明》和相关设计资料。
2.2依据《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3根据《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4依据《站场初步设计》《轨道初步设计》
3、主要工程数量
铺架:线路全长366.853km,制架T型梁690孔,制枕72.4万根;铺设正线轨道341.861km;铺设站线轨道116.163km,正线上碴93万方:面碴69.7万方,底碴23.3万方;站线上碴27.9万方。4、正线轨道
4.1钢轨:线路直线地段采用60kg/m、25m标准长度的厂制新轨;曲线地段外股使用标准长度厂制新轨,内股使用厂制缩短新轨。长度大于1000m的乌拉山一号、二号隧道内,采用耐腐蚀钢轨。
4.2配件:钢轨接头采用相对式,钢轨接头采用双头6孔鱼尾板连接,接头螺栓采用10.9级高强度螺栓,螺母采用10级高强度螺母,垫圈采用高强度平垫圈,绝缘接头采用胶接绝缘接头。
4.3轨枕:正线采用新Ⅱ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每公里铺设1760根。特大桥、大中桥地段及其他铺设护轮轨地段采用新Ⅲ型预
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枕,每公里铺设1667根。与正线道岔相接的轨道,60kg/m及以上钢筋混凝土岔枕道岔的道岔区前后两端各50根(后端包括辄叉跟端以后的岔枕)轨枕采用Ⅲ型混凝土枕,每千米铺枕根数及扣件类型与正线标准一致。道岔与道岔之间采用与岔枕类型相同的轨枕。半径为800m的曲线地段、坡度大于12‰的下坡地段每公里曾铺80根轨枕。
4.4扣件:混凝土地段采用弹条Ⅱ型扣件。
4.5道床:全线采用Ⅰ级碎石道床,道床顶面宽度3.1m,边坡坡度1:1.75。路基采用双层道床,即道碴层30cm,底碴层20cm,道床厚度50cm;桥梁上采用单层道床,道床厚度30cm,桥梁与两端线路轨道的道床厚度在桥台外30m范围内顺坡;隧道内采用单层道床,道床厚度35cm,道床碴肩至边墙(或高侧水沟)间以道碴填平。
5、站线轨道
5.1钢轨及配件:各类轨道应铺设25m标准长度钢轨,接头采用对接;曲线内股使用厂制缩短轨调整钢轨接头的位置。站内正线采用60kg/m钢轨,站线采用50kg/m钢轨,对不同轨型的钢轨应采用异型轨连接,异型轨的长度
6.25m和12.5m。钢轨接头螺栓采用8.8级高强度接头螺栓,螺母采用10级高强度螺母,垫圈采用单层弹簧垫圈。
5.2轨枕及扣件:站线采用新Ⅱ型钢筋混凝土枕;半径为300m 以下的曲线地段铺设小半径曲线专用混凝土枕;站线混凝土枕扣件采用弹条Ⅰ型扣件。
5.3道床:站内各股道的道床按单线铺设,道床均采用单层碎石
道碴,道碴道床顶面宽度为2.9m,全线外侧不加宽,调车线和有列检作业的到发线的线路外侧道碴道床肩宽为1.5m,牵出线外侧的道碴道床肩宽采用1.5m。对于调车线、牵出线和有列检作业的到发线,当线间距为7.5m及以下时,应进行洼垄填碴,当线间距大于7.5m或为最外股道时,道碴道床肩宽应满足1.5m;扳道或调车作业繁忙的道岔群(咽喉区)范围内亦进行洼垄填碴。洼垄填碴应用渗水性材料将线路间填平至轨枕底下3cm,其上层铺0.05m细粒道碴。
6、施工准备
6.1铺轨前利用汽车把钢轨卸至施工路基段附近,钢轨在卸下的同时进行逐根检尺,标识在轨头上,并将钢轨拖到指定位置且拨道路肩上,然后将轨枕卸到路基路肩两侧。
6.2路基股道上应摊铺够底碴、面碴设计数量,并按道床断面摊铺和压实,确保铺轨和起道上碴所需量。
6.3施工前按轨节表中所标注的钢轨长度、顺序配对,用汽车将钢轨拖拉到对应铺设地点。
6.4根据轨节表中注明的每节轨节的轨枕根数及所需的扣配件数均匀散布,人工抬至铺设地点,并按线路中线桩将轨枕方正。
6.5砼枕堵眼,散螺旋道钉,人工按比例熬浆,锚固。
7、施工方法
7.1人工用撬棍将钢轨拨移到轨枕承轨槽内,安装鱼尾板,螺栓及垫圈,并按规定力矩拧紧螺帽。
7.2按照轨节表中所注明的轨枕间距,用粉笔在轨面上划出间距
印,并用白油漆在轨腰上打上正式点位,然后用起道机顶起钢轨,将轨枕方正,放入轨下绝缘垫板,落下起道机,再将扣件按规定规格、数量散布在钢轨两侧轨枕上。
7.3上扣件前先细方轨枕、摆正轨下绝缘垫板,铲除承轨槽面余碴,然后将各种扣件依次放入承轨槽内,用小撬棍将扣件拨正落槽,最后用活动扳手拧紧螺帽。
7.4对于龙口地段,除轨节表上注明12.5m的钢轨可提前锯好外,其余龙口待铺至设计位置后,由技术人员提供准确合龙长度,然后再现场锯轨、打眼并铺设。
7.5线路铺好后,已铺线路进行全面检查,补齐或更换不合格扣配件、补齐轨枕、更换失效轨枕、整正线路方向和长平等。按线路中线桩拨至设计位置消除硬弯、鹅头等现象。
8、技术标准及质量要求
8.1散布轨料
8.1.1钢轨进行检尺,按轨节表要求钢轨长度进行配对,同一轨节应选用长度公差相同的钢轨配对使用,相差量不得大于3mm,并应前后左右随时调整抵消,累计差不得大于15mm。并填写钢轨检尺记录表。
8.1.2按轨节表要求每节钢轨所需轨枕数量布枕,布枕时将轨道中心与线路中心应对正,确认无误时才下落就为,偏离中心线不得大于50mm。
8.2锚固砼枕(见硫磺锚固作业指导书)
8.3上轨、方枕、连接
8.3.1接头方正:直线上两端取齐,允许相差量正线和到发线上直线地段不大于40mm;曲线地段不大于40mm加采用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
8.3.2预留轨缝按≤轨温轨缝对照表≥要求执行,并要预留轨缝大小均匀,钢轨连接时必须根据现场实测轨温计算出的轨缝预留值,按此值安装尺寸相当的死接头或相当的轨缝卡,正确预留轨缝。轨缝超过规定时,应及时调整合格。考虑到铺轨后轨节中心与线路中心的偏差及预铺碴带平整度的影响,预留轨缝可在计算轨缝的基础上加大1~2mm;同一轨温时轨缝予留大小均匀,其轨缝予留误差不超过2 mm,不同轨温的计算轨缝可参考附表。并填写轨缝登记表
8.3.3轨枕间距应严格按照《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执行。并按轨节表要求轨枕间距用小白油漆点标识在轨腰,以表示轨枕位置(曲线标在外轨腰内侧)。轨枕应正位,并与轨道中心线垂直。轨枕中心线允许偏差:正线和到发线为20mm,其它站线为30mm。3.4钢轨连接时,接头配件应事先涂油。接头螺栓垫圈开口超下,铺轨机过后应及时补齐所有接头配件,并按规定螺母力矩拧紧螺栓,接头螺母力矩为700N•m。
8.3.4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超过构造轨缝,并不得有连续三个及以上的瞎缝存在。
8.3.5接头处轨面高差和轨距线错牙,正线和到发线不得大于1mm,其它线不得大于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