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康中心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23
深圳社康转诊制度
深圳市社区康复中心是深圳市卫生计生部门对全市城乡居民提供的一项免费医疗服务。社康转诊制度是指在社区康复中心接受治疗的患者如需转诊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可以通过社康转诊制度得到便捷的转诊服务。这一制度为深圳市民提供了更加全面、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减轻了市民就医压力,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健康保障。
社康转诊制度首先需要在社区康复中心办理转诊手续。患者在社区康复中心进行治疗的期间,如果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可以向社区康复中心的医生提出转诊的要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来进行判断和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转诊。如果医生认为有必要转诊,会向患者提供一份社康转诊单,上面写明了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描述、转诊的目的和需要转诊的医院等信息。
拿到社康转诊单之后,患者可以根据上面标明的医院名称和转诊目的,前往指定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社康转诊单是社区康复中心与医院之间的一种联结方式,可以保障患者的转诊顺利进行。患者在转诊时需要带上转诊单、社康健康卡和其他相关的医疗证明、报告等,以便于医院的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历史,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服务。
转诊就医时,患者还可以享受到一些福利待遇。根据社康转诊制度的规定,转诊就医的患者可以享受较低的挂号费和部分项目的报销。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就医满意度。同时,社康转诊制度还特别强调对高风险和特殊疾病的转诊就
医,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社康转诊制度的实施,不仅给深圳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福利,也为深圳市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作出了贡献。通过社康转诊制度,社区康复中心与医院之间形成了一种有机的衔接机制,实现了从社区到医院的无缝转移,确保了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这种制度的建立,增强了社区康复中心与医院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设置标准
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以下简称社康机构)是主要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社康机构分为一类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一类社康中心)、二类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二类社康中心)、社区健康服务站(以下简称社康站)。本设置标准适用于本市社康机构的执业登记。
一、名称和地址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均可申办社康机构。非公立社康机构的名称应当与主体资格登记的名称一致,主体资格登记的地址应当作为其执业登记的地址。公立社康机构的名称和地址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二、一类社康中心
(一)诊疗科目。
至少设置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不得设置医疗美容科。
(二)床位。
至少设日间观察床5张,不得设病床。
(三)人员。
1.至少有6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类别或者中医类别执业医师,9名注册护士。
2.至少有1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执业医师;至
少有1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注册护士。
3.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
4.预防保健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至少分别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5.其他人员按需配备。
(1)每增加1个诊疗科目,至少有1名相应执业范围的执业医师。设口腔科的,每增设2台口腔综合治疗台,至少增加1名口腔专业的执业医师。
(2)设药房的,至少有2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社区健康的规章制度和措施
一、社区健康规章制度
1. 建立完善的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及时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社区应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对社区居民的健康信息进行登记和管理。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并根据体检结果进行健康管理和干预。
2. 严格控制社区环境卫生
社区环境卫生是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社区应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确保社区环境干净整洁。对于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治,保障社区居民的健康。
3. 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
慢性病是威胁社区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社区应建立慢性病患者管理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和指导。鼓励患者积极控制病情,遵医嘱服药,做好自我保健。
4. 加强对孕妇和儿童的健康管理
孕妇和儿童是社区健康的薄弱环节,社区应建立孕妇和儿童健康管理制度,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和产后恢复指导,对儿童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和健康教育。
5. 加强传染病防控
传染病是危害社区健康的重要因素,社区应建立传染病防控机制,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病患者,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防疫意识。
6. 加强心理健康管理
心理健康是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应建立心理健康管理制度,加强对心理障碍患者的管理和治疗。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社区居民树立积极的心态,保持心理健康。
二、社区健康管理措施
1. 建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为了方便社区居民获取健康服务,社区应建立健康服务中心,提供包括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健康指导在内的全方位健康服务。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设立专业医生和护士,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健康体检服务。
社区健康保健服务中心就医指导制度
1. 简介
社区健康保健服务中心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和高质量的
医疗服务。为了确保就医过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建立了该就医指导
制度,为居民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支持。
2. 就医前准备
2.1 身份证明
在前往社区健康保健服务中心就医前,请携带有效的身份证明,如居民身份证或有效居住证等。
2.2 预约挂号
为避免等待时间过长,建议居民提前预约挂号。居民可以通过
电话或在线平台进行挂号预约。
2.3 就诊资料准备
请居民带齐相关的就诊资料,如病历、化验单、检查报告等,
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并提供准确的医疗建议。
3. 就医流程
3.1 接待登记
居民到达社区健康保健服务中心后,请前往接待处进行登记并
领取就诊号码。
3.2 排队等候
根据就诊号码,居民需在指定区域等待叫号,以确保就医顺序。
3.3 医生就诊
当医生呼叫居民的就诊号码时,请居民前往诊室准备就诊。
3.4 诊断和治疗
医生将根据居民的病情进行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居
民可在就诊过程中向医生提问并提供必要的反馈。
3.5 结算与取药
就诊结束后,居民可以前往结算窗口办理费用结算,并在药房
领取医生开具的处方药物。
4. 医疗质量保障
社区健康保健服务中心重视医疗质量和安全。我们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并持续优化医疗服务。
4.1 医疗设施设备
社区健康保健服务中心拥有先进的医疗设施设备,确保医疗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2 专业医护团队
我们聘请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医生和护士团队,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4.3 医疗事件报告
如有医疗事件发生,社区健康保健服务中心将积极报告并进行调查,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制度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指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为了保障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建立一系列制度来规范管理和运行。下面将介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项制度。
一、管理制度
1. 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确保卫生服务中心的顺利运行。
2. 人员管理制度:包括招聘、聘用、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确保卫生服务中心拥有专业、有素质的医护人员。
3. 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评估医护人员的工作表现,激励医护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4. 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流程和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合理、透明。
5. 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安全使用,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服务制度
1. 就诊登记制度:建立完善的就诊登记体系,包括居民信息采集、就诊流程等,方便居民就诊和管理。
2. 医疗流程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3. 诊疗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记录的规范、医疗手术操作规程、质量反馈和改进措施等。
4. 疫情防控制度:制定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病例监测和报告,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疫情防控工作。
三、宣传制度
1. 社区宣传制度:建立社区宣传工作机制,加强对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的宣传和普及。
2. 媒体宣传制度:制定媒体宣传策略,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宣传报道,提高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中心的知晓度和信任度。
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设置标准
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以下简称社康机构)是主要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社康机构分为一类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一类社康中心)、二类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二类社康中心)、社区健康服务站(以下简称社康站)。本设置标准适用于本市社康机构的执业登记。
一、名称和地址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均可申办社康机构。非公立社康机构的名称应当与主体资格登记的名称一致,主体资格登记的地址应当作为其执业登记的地址。公立社康机构的名称和地址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二、一类社康中心
(一)诊疗科目。
至少设置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不得设置医疗美容科。
(二)床位。
至少设日间观察床5张,不得设病床。
(三)人员。
1.至少有6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类别或者中医类别执业医师,9名注册护士。
2.至少有1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执业医师;至
少有1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注册护士。
3.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
4.预防保健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至少分别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5.其他人员按需配备。
(1)每增加1个诊疗科目,至少有1名相应执业范围的执业医师。设口腔科的,每增设2台口腔综合治疗台,至少增加1名口腔专业的执业医师。
(2)设药房的,至少有2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深圳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编制管理及人员聘用(任)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构编制
【发文字号】深卫发[2007]16号
【发布部门】深圳市卫生局
【发布日期】2007.02.08
【实施日期】2007.02.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深圳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编制管理及人员聘用(任)工作暂行
规定》的通知
(深卫发〔2007〕16号)
各区卫生局、市属各医疗卫生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及相关配套政策、市政府《关于发展社区健康服务的实施意见》(深府〔2006〕130号)和《关于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机构编制的通知》(深编〔2006〕137号)精神,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我局制定了《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编制管理及人员聘用(任)工作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二月八日
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编制管理及人员聘用(任)工作暂行规定
为全面落实我市卫生事业“一大一小”发展战略,加强社区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和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社区健康服务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我市卫生事业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及相关配套政策、市政府《关于发展社区健康服务的实施意见》(深府〔2006〕130号)、《深圳市事业单位职员管理办法(试行)》(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37号)、《深圳市事业单位职员聘用聘任实施细则》(深人发〔2005〕4号)和《关于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机构编制的通知》(深编〔2006〕13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我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编制管理及人员聘用(任)工作做如下规定: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管理秩序,保障居民健康权益,提高社区健康服务水平,促进社区和谐发展而制定的。
第二条规章制度适用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社区服务对象以及其他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相关的人员。
第三条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应当依法合规开展服务工作,维护社区卫生健康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第四条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应当建立健全服务管理机制,完善服务流程,确保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保障服务安全。
第五条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应当根据居民需求,制定相关服务计划,加强服务宣传,提高服务知晓率和参与度。
第六条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应当配备合格的医务人员,提供安全、专业的医疗服务,做好医疗卫生工作。
第七条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应当加强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第八条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应当定期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第九条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应当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接受上级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十条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做到廉洁自律,牢固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第二章组织架构
第十一条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应当设立机构设置合理、职责明确的组织架构。
第十二条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主要组织架构包括:领导机构、综合管理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康复指导部门、宣教监督部门等。
第十三条领导机构负责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整体工作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综合协调等工作。
深圳市完善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体制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市社区健康服务体系,落实《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改革实施方案》,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推进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实行属地一体化管理,建立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和医院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上下联动机制,形成“院办院管、双向转诊、联网运营”的服务模式,切实提高社区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居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需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在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建立高效精简、权责清晰、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健全专账管理、成本核算、科学规范的财务核算体系,完善有激励、有约束、人尽其才的用人与分配机制,实施理念先进、运作高效、互联互通的物流与信息系统,巩固社区首诊、功能落实、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使社区健康服务的政策保障落实到位、人员素质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达到完善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体制和创新社区健康服务运行机制的改革目标。
二、工作内容
(一)完善管理体制
1、管理架构
(1)完善“院办院管”的社康管理体制,构建相对独立的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体系。实行区卫生行政部门-举办医院-医院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组织管理体系。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数量较少和举办医院较分散的行政区和功能区可以结合实际,
探索实行区级一体化管理模式。
(2)建立举办医院与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二级管理架构。举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数量在8家以上的医院必须组建“医院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医院社管中心”),并按所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数量来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在现有“院办院管”体制下,举办医院为法人单位,医院社管中心为举办医院下属的非法人分支机构。医院社管中心主任在医院院长的委托和授权下全面负责社管中心的工作,享有独立的人、财、物的管理权,重大决策须由院长会同医院社管中心正副主任集体研究决定后执行。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制度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承担基层卫生服务任务的重要机构,为居民提供全方位、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了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转和提高服务质量,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制度以规范工作流程和行为规范。下面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些制度。
一、服务对象管理制度
1. 确定服务范围:根据辖区人口情况和卫生服务需求,确定服务对象范围,明确谁属于服务对象。
2. 档案管理:建立服务对象健康档案,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家庭医生签约情况、健康状况等信息,定期更新和维护。
3. 家庭医生签约制度:鼓励居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实现个体化管理和持续健康跟踪。
4. 就医推荐制度:为服务对象提供就医推荐服务,根据患者需求和病情严重程度,合理安排就诊医院和科室。
二、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1. 医疗服务流程规范:明确门诊医疗服务的流程,包括挂号、诊断、检查、处方、缴费、取药等环节,确保每一步都按照流程进行。
2. 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医疗服务进行评估,包括医生诊疗水平、医疗设施设备维护等情况。
3. 药品管理制度:建立药品采购、配送、管理和使用的制度,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合理用药。
4. 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医疗纠纷,保护居民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和社区和谐。
三、卫生环境管理制度
1. 院内环境卫生管理:制定院内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包括保持清洁、常规消毒等,确保卫生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2. 医疗废弃物管理:建立医疗废弃物收集、处理和处置制度,做到分类收集、安全包装、定期处理。
深圳市社区服务中心设置运营标准(试行)
为加快本市社区服务的开展,建立、完善“社区为本”的为民服务平台,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与《深圳市社区服务“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结合全市社区服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一、社区服务与社区服务中心
(一)社区服务是指依托各类服务设施,以特殊和困难人群为重点对象、以满足全体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由政府主导、推动和扶持,各类社会主体共同参与提供的各种服务。社区服务主要包括社区公共服务、居民自助互助服务和便民利民的社区商业服务。
(二)社区服务中心是社区服务的提供平台,其命名原则是:识别名(所在街道、社区名)+社区服务中心。对于已经形成服务项目品牌的社会服务机构承接运营的的社区服务中心,其命名可为:服务项目品牌名+识别名+社区服务中心。
(三)社区服务中心运营主体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在深圳市级或区级民政部门登记成立的社会组织,通过参加政府招投标而获得。非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居委会可通过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方式参加政府招投标。
(四)社区服务中心运营主体主要从事政府资助或购买的公共服务项目的实施与管理,以及居民自助互助、文化娱乐、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根据居民的需求情况,也可以开展必要的经营性服务项目。
(五)社区服务中心的运营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购买或资助的公共服务项目费用。经营性服务项目取得的收入作为运营经费的补充。社区服务中心运营主
体必须进行独立的财务核算与审计。
(六)社区服务中心运营主体可争取和动员政府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为社区服务提供场地、设施、资金、人力等支持资源,鼓励社会组织、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和以追求社会价值为目标的企业参与社区服务,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供给模式。
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分类管理办法及标准1101
深卫人发〔2010〕872号
关于印发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的通知
各区卫生局、光明和坪山新区公共事业局,市属各医疗卫生单位:为推动我市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强资源配置工作,落实《深圳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路径》(深卫人发〔2010〕204号)任务要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分类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分类管理办法(试行)
2、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分类标准
二○一○年十一月三日
附件1:
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分类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我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要求,加强对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设置与运行的管理,实现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建设规范、资源到位、功能落实、科学管理、监管有效的目标,根据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关于印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09〕2567号),以及卫生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等相关规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是指在我市范围内设置的、经区级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第三条根据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功能任务、设施条件、服务能力等,设置一类(街道级)、二类(居住地)、三类(功能区)社康中心三个管理类别,对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进行规划建设、审定分类、资源配置、监督管理、绩效评估,并对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管理类别予以公开。
深圳社康中心工作内容
深圳社康中心是为了居民的健康服务而设立的一家综合性医疗机构。它提供了多种医疗服务,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工作。下面将详细介绍深圳社康中心的工作内容。
一、预防工作
深圳社康中心重视居民的健康预防工作。它开展了各种健康教育活动,如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开展健康体检和健康评估等。社康中心还根据居民的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帮助居民预防慢性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
二、诊断工作
社康中心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生团队,提供准确的诊断服务。它开设了多个科室,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能够满足居民的各种诊断需求。社康中心还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诊断服务,为居民提供及时的医疗帮助。
三、治疗工作
社康中心的治疗工作是基于诊断结果进行的。根据居民的病情,社康中心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社康中心的医生会耐心解答居民的疑问,帮助他们了解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提高治疗效果。
四、康复工作
社康中心注重居民的康复工作。它提供了康复科室,为居民提供康复评估和康复训练等服务。社康中心的康复师会根据居民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定期跟踪康复效果,确保居民能够尽快康复。
五、健康管理工作
社康中心还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帮助居民进行全面的健康管理。它开展了健康档案管理,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居民的健康信息和就诊情况。社康中心还提供健康咨询服务,解答居民的健康问题,指导居民合理饮食、科学运动和合理用药等。
六、紧急救援工作
社康中心拥有紧急救援团队,能够及时响应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的救援请求。社康中心的医生和护士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急救和救治工作,确保居民的生命安全。社康中心还与当地医院和急救中心紧密合作,实现快速转运和协同救治。
深圳社康中心工作内容
社康中心是深圳市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重要机构,其工作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旨在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社康中心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社康中心设有门诊部,提供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感冒、发热、胃痛等。医生会进行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社康中心还提供常规的检验项目,如血常规、尿常规等,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社康中心开展健康管理服务。社康中心设有健康管理科,提供健康体检和健康咨询服务。市民可以定期到社康中心进行体检,通过检查身体各项指标,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潜在疾病。社康中心还会根据体检结果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帮助市民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社康中心还开展慢性病管理服务。社康中心设有慢病科,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提供专业的管理服务。医生会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复诊,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社康中心还会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患者普及慢性疾病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社康中心还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社康中心会定期组织健康讲座、义
诊等活动,向市民宣传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社康中心还会组织健康体验活动,如健康跑、健康舞蹈等,鼓励市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社康中心还开展医疗急救服务。社康中心设有急诊科,配备了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能够及时处理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的急救工作。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都接受过专业的急救培训,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社康中心实行“院办院管”
深圳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宝安社区健康服务改革经验
昨日下午,深圳市完善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体制工作现场会在宝安区西乡街道举行,市卫生人口计生委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宝安社区健康服务的改革经验。副市长吴以环出席了会议。
2009年,宝安区启动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大胆探索和创新社康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取得明显成效。数据显示,试点区域居民到社康中心的首诊意愿超过90%、社康诊疗量超过举办医院总诊疗量的50%。
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结合我市社区健康服务发展现状,在宝安区社康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深圳市完善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体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在昨日会议上公布。全市社康中心将根据宝安模式在今年5月完成机构调整、人员配置。今年6
月至2012年6月按照工作方案全面实施。
今年,我市继续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推进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实行属地一体化管理,建立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和医院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上下联动机制,形成“院办院管、双向转诊、联网运营”的服务模式。
《方案》进一步完善了“院办院管”的社康管理体制,要求建立举办医院与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二级管理架构。具体来说,就是举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数量在8家以上的医院必须组建“医院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医院社管中心”)。
据了解,在全市65家举办社康中心的医院中,举办20家社康中心以上的医院达到12家,举办社康中心数量在8到20家之间的医院达到16家。上述两者占举办医院总数的43.1%,下辖社康中心数达488家,占全市社康中心总数的80.4%。这意味着,这28家医院需根据《方案》设立医院社管中心。
深圳市卫健医疗机构管理制度
深圳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其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备受关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深圳市卫健医疗机构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展示这座城市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规范与严谨。
一、医疗机构设置与审批制度
1.医疗机构设置:深圳市医疗机构按照功能、规模、服务对象等因素进行分类,分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2.审批制度:深圳市医疗机构设立需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申请,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诊疗活动。
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
1.医疗质量管理:深圳市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安全。
2.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机构需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自查、互查和抽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三、医疗服务价格与收费制度
1.医疗服务价格:深圳市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政府指导价,合理制定医疗服务价格。
2.收费制度:医疗机构收费应遵循公开、透明、合理的原则,严禁乱收费、重复收费。
四、医疗纠纷处理与投诉举报制度
1.医疗纠纷处理:深圳市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公正、
公平、及时处理医疗纠纷。
2.投诉举报制度: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设立投诉举报渠道,接受社会监督,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五、医疗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制度
1.医疗信息安全:深圳市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信息安全管理,防止患者信息泄露。
2.隐私保护:医疗机构需尊重患者隐私权,严格执行隐私保护制度,确保患者个人信息安全。
六、医疗资源规划与配置制度
1.医疗资源规划:深圳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2.医疗资源配置:医疗机构应按照功能定位,合理配置医疗设备、人才等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