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
- 格式:docx
- 大小:25.21 KB
- 文档页数:6
脑梗死临床路径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l0:I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病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2015)。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局灶症状和体征,伴或不伴意识障碍。
2.头颅CT证实颅内无出血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
1.整体治疗:(1)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2)心脏监测;(3)控制体温在正常水平,38℃以上应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存在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4)控制血压(发病24小时内血压升高应谨慎处理);(5)控制血糖:目标是达到正常血糖;(6)不能经口喂食者给予鼻饲,以维持机体营养需要,避免吸入性肺炎。
2.特殊治疗:(1)溶栓治疗(发病3-6小时之内);(2)抗血小板治疗;(3)抗凝治疗;(4)降纤治疗;(5)其他改善脑血循环药物;(6)神经保护治疗;(7)中医中药治疗。
3.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降低颅内压。
存在颅内压升高的征象时,采取降颅压措施,药物可选用20%甘露醇,严重时可考虑去骨瓣减压;(2)梗死后出血(出血转化)处理;(3)抗癫痫治疗;(4)吞咽困难处理:鼻饲;(5)肺炎:有发热者予抗生素治疗;(6)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处理:尽量避免留置尿管,尿路感染予抗生素治疗;(7)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尽早活动,抬高下肢,避免患肢静脉输液;无抗凝和溶栓禁忌的DVT 和肺栓塞患者建议肝素抗凝,必要时溶栓(症状无缓解的近端DVT和肺栓塞患者)。
(8)防治应激性溃疡。
4.早期康复治疗。
5.早期开始二级预防,见《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2015)。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14天。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l0:I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局灶症状和体征,伴或不伴意识障碍。
2.头颅CT证实颅内无出血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
1.整体治疗:(1)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预防感染等并发症;(2)维持呼吸道通畅,鼻导管吸氧;(3)不能经口喂食者给予鼻饲,以维持机体营养需要,避免吸入性肺炎;(4)控制血压;(5)降低颅内压。
存在颅内压升高的征象时,采取降颅压措施,药物可选用20%甘露醇,严重时可考虑去骨瓣减压;(6)控制体温在正常水平,38℃以上应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7)防治应激性溃疡;(8)早期康复治疗。
2.特殊治疗:(1)溶栓治疗(发病3-6小时之内);(2)抗凝治疗;(3)抗血小板治疗;(4)降纤治疗;(5)神经保护治疗;(6)中药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3脑梗死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 2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 )头颅CT、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肌酶谱、血脂、双颈动脉加双椎动脉彩超、TCD、头颅MRI。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呋塞米等。
2.降压药物:收缩压大于180mmHg或舒张压大于110mmHg时,可选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等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无感染者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机械取栓;非静脉溶栓)1、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163. 302]大脑动脉血栓性脑梗塞,[163. 302]血栓性偏瘫,[163. 304]大脑动脉血栓性腔隙性脑梗塞,[163. 900]脑梗死,[163. 901]多发性脑梗塞+, [163.903]腔隙性脑梗塞+, [163,904]小脑梗塞,[163. 906]桥脑梗塞,[163. 908]创伤性脑梗塞,[163. 908]丘脑脑梗塞。
2、诊断依据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07.01)脑梗死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1)一般诊断A临床特点a多数在静态下急性起病,动态起病者以心源性脑梗死多见,部分病例在发病前可有TIA发作。
b病情多在几小时或几天达到高峰,部分患者症状可进行性加重或波动。
C临床表现决定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部分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B辅助检查a血液检查:血小板、凝血功能、血糖等。
b影响学检查:脑的影响学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脑梗死灶的范围、部位、血管分布、有无出血、陈旧和新鲜梗死灶等,帮助临床判断组织缺血后是否可逆、血管状况,以及血液动力学改变。
帮助选择溶栓患者、评估继发出血的危险程度。
c头颅CT、头颅MRI、经颅彩色多普勒3、临床分型(TOAST)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2)心源性脑栓塞;3)小动脉闭塞型;4)其他明确病因型;5)不明原因型4、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1)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07. OD o2)脑梗死的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不同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发病时间等确定,治疗主要是进行动脑血管造影检查、支架植入术、动脉溶栓、机械取栓。
脑梗死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l0:I63)。
一: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局灶症状和体征,伴或不伴意识障碍。
2.头颅CT证实颅内无出血改变。
二:选择治疗方案:1.整体治疗:(1)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预防感染等并发症;(2)维持呼吸道通畅,鼻导管吸氧;(3)不能经口喂食者给予鼻饲,以维持机体营养需要,避免吸入性肺炎;(4)控制血压;(5)降低颅内压。
存在颅内压升高的征象时,采取降颅压措施,药物可选用20%甘露醇,严重时可考虑去骨瓣减压;(6)控制体温在正常水平,38℃以上应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7)防治应激性溃疡;(8)早期康复治疗。
2.特殊治疗:(1)溶栓治疗(发病3-6小时之内);(2)抗凝治疗;(3)抗血小板治疗;(4)降纤治疗;(5)神经保护治疗;(6)中药治疗。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14天。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3脑梗死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住院后检查的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头颅CT、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肌酶谱、血脂、双颈动脉加双椎动脉彩超、TCD、头颅MRI。
五、选择用药:1.脱水药物:甘露醇、呋塞米等。
2.降压药物:收缩压大于180mmHg或舒张压大于110mmHg时,可选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等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无感染者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4.溶栓治疗:尿激酶等。
5.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肝素等。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住院流程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及恢复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 周至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 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临床常见证候:风痰上扰,痰热腑实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气虚血瘀证;肝肾阴虚,风痰上扰证;脾虚痰湿,痰浊上扰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2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 编码:I63)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或恢复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脑梗死标准住院流程(征求意见稿)一、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ICD10:G61.003)(二)诊断根据。
根据《神经病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程:急性或者亚急性起病,病前1~4周有感染史;2.临床表现: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末梢性感受障碍,伴或者不伴颅神经受损,可伴有呼吸肌麻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但括约肌功能多正常;3.脑脊液示蛋白细胞分离;4.肌电图早期F波或者H反射延迟,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神经病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血浆置换;2.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3.皮质类固醇激素;4.抗菌药物;5.辅助呼吸;6.对症治疗及预防并发症。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务必符合ICD10:G61.003吉兰-巴雷综合征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能够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所务必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全项、感染性疾病筛查、血气分析、肿瘤全项、血沉、免疫五项+风湿三项;2.心电图、胸片、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F波、H反射;3.腰穿穿刺:脑脊液常规、生化、涂片找菌、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穿刺细胞学病理检查。
(七)选择用药。
1.血浆交换:每次交换血浆量按40ml/kg体重或者1-1.5倍血浆容量计算,可用5%白蛋白复原血容量,减少使用血浆的并发症;轻、中与重度病人每周分别做2次、4次与6次血浆置换。
视病情治疗1-2周。
禁忌症:严重感染、心率失常、心功能不全及凝血系统特殊等2.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成人剂量0.4g/(kg.d),连用5天,及早或者在出现呼吸肌麻痹前使用;禁忌症:先天性IgA缺乏。
《2012-10版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表(单病种)》操作方法一、 适用对象本表适用于发病一周内的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
二、 操作方法以下从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治疗、健康教育和医生签名六部分按就诊天数详细解释操作步骤:1、临床评估1)第一天:主要以急诊就诊中的临床评估为操作重点。
在病史中一定记录发病时间、就诊时间,两者须精确到X时X分。
在病史中一定记录规范的NIHSS评分、GCS评分、生命体征。
在病史中记录危险因素,尤其是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既往卒中病史、血液系统疾病史等。
对于就诊时正处于发病6小时内的脑梗死患者,病史中一定记录溶栓评估。
对于非房颤的脑梗死患者进行ESSEN评分。
对于伴非瓣膜性病变房颤脑梗死患者进行CHA2DS2-VASc评分。
对于TIA患者进行ABCD2评分。
在病史中一定记录深静脉血栓评估和吞咽功能评估。
深静脉血栓评估:若患者下肢肢体肌力≤Ⅱ度,或NIHSS评分中单下肢肢体运动评分≥3分,考虑存在深静脉血栓风险。
吞咽功能评估方法为洼田吞水试验。
常温下饮温水30 ml,在无呛咳情况下,1次吞下,连续2次,记录最短1次时间。
分级:I级<5秒,Ⅱ级6~10秒,Ⅲ级11~15秒,Ⅳ级>16秒或不能咽下。
分级≥Ⅲ级考虑存在吞咽困难。
2)第二天之后直至出院:每日在病史中一定记录患者主诉、NIHSS评分、GCS评分、评估基本生命体征、深静脉血栓评估和吞咽功能评估。
3)出院当天评估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
2、实验室检查1)第一天:主要以急诊就诊中的实验室检查为操作重点。
对于就诊时正处于发病6小时内的脑梗塞患者,必须在就诊后45分钟内完成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并取得结果报告。
在周一至周五的8AM至4PM时间内,能在急诊就诊状态下完成血脂(限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检查,并取得结果。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
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方案”痰蒙清窍证痰热内闭证元气败脱证风火上扰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 3 —3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 编码:I63)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脑梗死(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路径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I63.9)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年 月日住院标准日
天
住院第一天
日期 1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2 .进行NIHSS 评分 3 .筛查是否溶栓治疗 4 .开出辅助检查项目 5 .追访检查结果
6 .阅读CT 扫描结果,排除脑出血
7 .做出初步诊断
8 .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病情、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 9 .选择以下治疗方案 10 .静脉溶栓治疗
③脑功能损害体征持续存在超过1小时,且比较严重(NIHSS 评分7-22分) ④脑CT 已排除脑出血或外伤(如骨折)证据。
⑤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禁忌症:①既往有颅内出血史,包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史;近3个月有头颅外伤 史;近3周有胃出血或泌尿系统出血史;近2周有大型外科手术史;近1周内有不 可压迫部位的动脉穿刺史。
②近3个月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但不包括陈旧小腔隙性梗死,并未遗留
神经功能体征。
③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
④口服抗凝药,且INR >1.5; 48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 超出正常
范 围)。
⑤血小板计数〈100 000/mm3,血糖〈2.7mmol/L 。
⑥收缩压>180mmHg 或舒张压>100mmHg 。
⑦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
⑧妊娠。
⑨不合作。
11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和“大病历” 静脉溶栓 长期医嘱:
1 .神内I 级护理
2 .饮食
诊 疗 工 作。
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临床路径(第一天):一、急性脑梗塞非溶栓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I63.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神经系统受损的局灶症状和体征者,伴或不伴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等。
2.头颅CT排除肿瘤脑内出血改变。
3.临床排除糖尿病、中毒等全身性疾病或颅内炎症、变性疾病所致神经系统损害。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低盐低脂饮食,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根据病情选择运动处方。
2.调控血压。
3.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调节血脂,必要时抗凝治疗。
4.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原发病。
5.防治并发症。
6.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吸氧。
7.早期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ICD10:I63.9)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第一诊断不符合或患者及家人不配合而要求转诊者及溶栓治疗者不入本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C-PR;(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MRA或DSA。
(七)选择治疗及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根据病情决定)。
2.降压药物: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执行。
3.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调节血脂,必要时抗凝治疗。
4.缓泻药。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6.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康复治疗。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临床路径(第一天):一、急性脑梗塞非溶栓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I63.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神经系统受损的局灶症状和体征者,伴或不伴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等。
2.头颅CT排除肿瘤脑内出血改变。
3.临床排除糖尿病、中毒等全身性疾病或颅内炎症、变性疾病所致神经系统损害。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低盐低脂饮食,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根据病情选择运动处方。
2.调控血压。
3.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调节血脂,必要时抗凝治疗。
4.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原发病。
5.防治并发症。
6.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吸氧。
7.早期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ICD10:I63.9)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第一诊断不符合或患者及家人不配合而要求转诊者及溶栓治疗者不入本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C-PR;(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MRA或DSA。
(七)选择治疗及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根据病情决定)。
2.降压药物: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执行。
3.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调节血脂,必要时抗凝治疗。
4.缓泻药。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6.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康复治疗。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脑梗死临床路径(2015年版)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l0:I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局灶症状和体征,伴或不伴意识障碍。
2.头颅CT 证实颅内无出血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
1.整体治疗:(1)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预防感染等并发症;(2)维持呼吸道通畅,鼻导管吸氧;(3)不能经口喂食者给予鼻饲,以维持机体营养需要,避免吸入性肺炎;(4)控制血压;(5)降低颅内压。
存在颅内压升高的征象时,采取降颅压措施,药物可选用20%甘露醇,严重时可考虑去骨瓣减压;(6)控制体温在正常水平,38℃以上应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7)防治应激性溃疡;(8)早期康复治疗。
2.特殊治疗:(1)溶栓治疗(发病3-6小时之内);(2)抗凝治疗;(3)抗血小板治疗;(4)降纤治疗;(5)神经保护治疗;(6)中药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3 脑梗死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液分析( 2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 3 )头颅CT、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肌酶谱、双颈动脉加双椎动脉彩超、TCD、头颅MRI。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呋塞米等。
2.降压药物:收缩压大于180mmHg 或舒张压大于110mmHg 时,可选用依那普利、赖诺普利.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无感染者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脑梗死临床路径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I6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年2月第43卷第2期)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头晕、复视、失语、肢体麻木、肢体肌力3-5级等)。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华神经杂志,2010年2月第43卷第2期)1.一般治疗:(1)吸氧与呼吸支持。
(2)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
(3)体温控制。
(4)血压控制。
(5)血糖控制。
(6)营养支持。
2.特异治疗:(1)改善脑血液循环:抗血小板、降纤、扩容、扩血管。
(2)神经保护。
(3)其他方法。
(4)中医中药。
3.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
(2)出血转化。
(3)癫痫。
(4)吞咽困难。
(5)肺炎。
(6)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
(7)深静脉血栓形成。
(8)上消化道出血。
(9)水电解质紊乱。
(四)标准的住院日为5-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ICD10:I63)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潜血试验。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尿酸、血流变学、凝血功能、抗“O”、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心肌酶谱、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
(4)头颅CT或MRI、颈部血管超声、心脏超声、B超、TCD。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肌钙蛋白、 CTA、MRA、或多模式MRI,食道超声、微栓子监测。
(七)选择用药。
脑梗死临床路径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l0:I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局灶症状和体征,伴或不伴意识障碍。
2.头颅CT 证实颅内无出血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
1.整体治疗:(1)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预防感染等并发症;(2)维持呼吸道通畅,鼻导管吸氧;(3)不能经口喂食者给予鼻饲,以维持机体营养需要,避免吸入性肺炎;(4)控制血压、血糖、血脂;(5)降低颅内压。
存在颅内压升高的征象时,采取降颅压措施,药物可选用20%甘露醇,严重时可考虑去骨瓣减压;(6)控制体温在正常水平,38℃以上应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7)防治应激性溃疡;(8)预防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
(9)早期康复治疗。
2.特殊治疗:(1)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4.5小时内,推荐静脉应用rt-PA溶栓治疗。
发病6小时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考虑静脉给予尿激酶。
脑卒中发病24小时以内影像学评估后再考虑介入取栓治疗;(2)抗凝治疗;(3)抗血小板治疗;(4)降纤治疗;(5)神经保护治疗;(6)中药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3 脑梗死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液分析( 2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 3 )头颅CT、CTA,头颅MRI,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肌酶谱、双颈动脉加双椎动脉彩超、TCD、DSA。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呋塞米等。
2.降压药物:根据患者血压情况而定。
4.溶栓治疗:阿替普酶,尿激酶等。
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ICD-10:I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 急性起病;
2.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 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 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4.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5. 脑CT/MRI排除脑出血
(三)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一般治疗: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监测控制体温、血压、血糖
2.改善脑血循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如溶栓、血管介入、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等方法
3.神经保护剂和侧支循环药物: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4.中医中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5.并发症处理:监测控制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必要时选择手术;癫痫防治;感染及褥疮防治、深静脉血栓防治;
6.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7.根据个体情况启动二级预防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疾病编码(ICD-10:I63)。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小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部X线片、心电图;
(4)颈部动脉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5)颅脑CT,有条件的可行颅脑MRI+DWI(弥散加权成像)。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等]、红细胞沉降
率、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易栓检查、抗心磷脂抗体、维生素B12、叶酸。
(2)TCD发泡试验。
(3)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监测、腹部B超(肝、胆、胰、脾、肾)。
(4)头颅磁共振: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灌注加权成像(PWI)等。
(5)头颈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
(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七)选择用药。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药物。
1.溶栓治疗:可选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或尿激酶。
2.抗血小板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抗凝、降纤、扩容、神经保护、中药: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4.降低颅内压:可选择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噻米、高渗盐水和白蛋白等。
5.并发症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抗感染、控制癫痫发作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
(八)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九)退出路径。
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退出路径:
1.缺血性梗死病情危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时,退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疾病临床路径。
2.当患者存在颈动脉狭窄,根据现行诊治指南需要外科或血管介入干预时,进入相应疾病临床路径。
3.病情危重: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需转入ICU或手术治疗。
4.既往其它系统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二、脑梗死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ICD-10:I 6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