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式武当太极拳详细分解动作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7
武当38式三丰太极拳陈师行道长教学口令、歌谣及拳谱武当38式三丰太极拳陈师行道长教学口令——1,起勢
重心下沉,腳尖踮起,邁開馬步標準,重心輕移到左腳。這時候要做到:鬆肩沉胯,含胸拔背,全身放鬆。兩手合到腹前下沉,抱球,提到胸窩,翻腕沉到膝蓋與膝平,再抱球從兩膝蓋起與肩平,成大圓形。沉肩沉肘沉掌。氣哒菩暮响额^頂,翻腕下沉送腸與臍平,後收起下沉起於勾手與肩平,同肩寬。
——2,退步崩式
兩手交叉抱球扣腳收腳丁步,手抱圓手臂撐圓。轉身左腳向前斜角邁步前移,馬步捧掌,左掌心朝里右掌心朝下,兩臂撐園。
——3,攬雀尾
穿掌後坐,上手齊眉下手齊胯,抱球收腳丁步。穿掌下沉,邁步推按,擺左後右,擺右一插,,二插收腳,三撥換掌,左掌撐起,翻腕提膝,腳尖扣起蹬,腳尖绷直收回。重心下沉,上步馬步送掌。擺腳一帶至左上斜方,二換手退步,轉身弓步帶掌至右後斜角,後坐穿掌收腳,下沉後角抱球,面向正前方。
——4,正單鞭
左掌外翻,右手從左掌心穿出勾手,左手扶助右肘,提膝蹬腳,腳尖繃直收回,重心下沉,左腳邁出,掌心朝里向外旋轉分開。
——5,提手上勢
後坐扣腳,左掌從腸位(前位,)上穿出,稍比肩低點,形成正馬步。翻腕擺腳帶掌收腳,手與肩平向正前方托掌帶手至腸位,形成一個立園形,勾手提於肩平,提膝與手同步蹬腳。收腳抱球,重心下沉,腳跟著地,扣腳轉腰翻球,左腳點起與兩掌心相對,左腳邁出馬步沉掌,左掌心提至心窩,兩掌背相對。
——6,白鶴亮翅
抱球收腳,穿掌上步,右撩左按,左腳前點,兩臂撐園。
——7,左摟膝拗步
右轉下按,左掌上托左腳收回成丁步,左掌心下按,右掌心上託與肩平,重心下沉左腳邁開摟膝推掌。
武当太极拳108式拳谱
武当山是内家拳的发源地,武当内家拳由真人张三丰所创。据记载三丰真人集百家之长,融道家养生,始创太极拳法于武当,以阐功夫真理,扬长道教文化。
武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能四两拨千斤。不但是强身健体还可以防身自卫,武当太极拳结合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开人智慧、发人体能,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久世,是一种集武术与养生一体,至高无上的拳法。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分三个阶段:首先练形、然后练气、最后练神。其内含功法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混元站桩功。其动作以崩履、挤、按、采、列、肘、靠为主,在应用中随、连、粘、贴,连绵不断、行云流水。演练太极拳要求虚灵顶静、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动作舒展,做到神形俱妙。武当太极拳动静结合、内外相含,是内外双修的至宝,是生命的源泉。
一路
1预备势2起式3退步崩式4揽雀尾5正单鞭
6提手上式 7白鹤亮翅 8左搂膝拗步 9手挥琵琶 10白鹤亮翅11左搂膝拗步12右搂膝拗步13左搂膝拗步14手挥琵琶15上步搬拦捶16如封似闭 17十字手 18抱虎归山
二路
19倒撵猴20右搂膝拗步21斜穿掌22揽雀尾23斜单鞭24肘底捶25右搂膝拗步 26倒卷肱 27斜飞式 28虚步推掌
29提手上式30白鹤亮翅31左搂膝拗步32海底针 33闪身搬拦 34推窗望月 35揽雀尾 36正单鞭 37云手 38正单鞭
三路
39高探马 40狮子右蹬脚 41狮子左蹬脚 42转身临其境43右搂膝拗步44上步伏虎捶45闪通背 46上步搬拦捶 47小擒拿手 48右踢腿49左打虎式50右打虎式51右弹腿52双插掌 53双风贯耳 54十字手 55跨虎式 56独立式 57上步搬拦捶 58如封似闭
杨氏24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01.起势 02.左右野马分鬃(3) 03.白鹤亮翅 04.左右搂膝拗步(3) 05.手挥琵琶 06.左右倒转肱(4) 07.左揽雀尾 08.右揽雀尾
09.单鞭 10.云手(3)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21.转身扳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3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01、起势 02、右揽雀尾 03、左单鞭 04、左琵琶势
05、进步搬拦捶 06、如封似闭 0 7、搂膝拗步 08、右单鞭
09、右云手 10、野马分鬃 11、海底针 12、闪通背
13、右揽雀尾 14、转体撇身捶 15、捋挤势 16、右拍脚
17、左分脚 18、右蹬脚 19、进步栽捶 20、左右穿梭
21、肘底捶 22、倒卷肱 23、右下势 24、金鸡独立
25、左下势 26、上步七星 27、退步跨虎 28、转身摆莲
29、弯弓射虎 3 0、左揽雀尾 31、十字手 32、收势
42式太极拳谱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二) 7.撇身捶 8.捋挤势(二)9.进步搬拦捶 10.如风似闭 11.开合手 12.右单鞭13.肘底捶 14.转身推掌(二) 15.玉女穿梭(二) 16.右左蹬脚17.掩手肱捶 18.野马分鬃(二) 19.云手(三) 20.独立打虎21.右分脚 22.双峰贯耳 23.左分脚 24.转身拍脚25.进步栽捶 26.斜飞势 27.单鞭下势 28.金鸡独立(二)29.退步穿掌 30.虚步压掌 31.独立托掌 32.马步靠33.转身大捋 34.歇步擒打 35.穿掌下势 36.上步七星37.退步跨虎 38.转身摆莲 39.弯弓射虎 40.左揽雀尾41.十字手 42.收势
武当内家十三桩——田理阳
武当内家十三桩,是武当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当道家思想的
体现。这十三桩包含了武当式太极拳、武当剑法等多种拳法和器械法。其中,田理阳是武当内家十三桩中的一种技法,是一种内家拳动作。下面将
详细介绍这一拳术。
田理阳是武当内家十三桩中的第六桩,它的动作结构简单、灵活自然,充分展示了太极拳的特点。田理阳的起势姿势为左脚正对前方,双脚分蓄
劲姿势。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手掌心向下,手指微张。然后,
左脚横出一步,步伐要大且稳定,同时臂向下方挥出一下,手心自然向上,手指自然微张,手腕微微用力。接着,脚似跨步而出,双脚站直,右手高
高举起。右手颇高,左手在右手降臂之前,伸到左后方45度停住。
田理阳的动作要求呼吸自然而深沉,步伐要稳健有力,拳劲轻灵内敛。田理阳在动作中充分体现了太极拳的柔和、圆融、周密和均衡的特点。田
理阳在对方进攻时,以身法灵活处理,采取自然应对的方式,以化解对方
的攻势。田理阳的动作流畅自如,融会太极拳的各种技法,包括推手、摔跤、踢腿、击打等,使得其在实战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田理阳在武当内家十三桩中的位置非常重要。它对于武当太极拳的修
炼具有重要的作用。田理阳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得身体的力量得到合理的
调动和利用,同时提高了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田理阳的练习也能够增
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提高身体的抗打击能力。
田理阳除了在实战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外,在健身养生方面也有很大
的益处。田理阳能够调整身体的内外平衡,加强身体的抗击打和抗伤害的
能力,有助于保护身体的健康。此外,田理阳练习还能够促进心肺功能,增强体力和耐力,并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武当赵堡太极拳简介及小架郑悟清拳法七十五式动作名称
武当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是由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祖师传弟子刘古泉道人,刘古泉传山西王宗岳,王宗岳传河南温县赵堡镇人蒋发。蒋发又传邢喜槐,传张楚臣,传陈敬伯,传张宗禹,传张彦,传陈清萍等历代传人经数百年的辨理、习技传下来的武当赵堡太极拳。
武当赵堡太极拳无论拳架或理论、著作都是有师傅口传和身教。理论有:王宗岳师尊的专著《九要论》《太极行功歌》《捷要论》《运天机轮》《五字诀》《撒手法》还有《论推手》《论擒拿法》和《论卸骨法》等著作,在太极拳花园中武当赵堡太极拳是民间流传的一门太极真功,有着独特的技击特点和显著特征。
武当赵堡太极拳大架七十二式,小架郑悟清拳法有拳架七十五式,式式皆为画圆,走圆,是本拳种的核心与特征,整个拳架是从先转大圈后小圈,犹如春蚕抽丝连绵不断,里有顺圈逆圈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圆,以肘化圆,以胸腹化圆,以膀化圆和以胯化圆。丹田转动,此乃一圆化太极。
拳架的演练遵循,(三直)(四顺)(六合)和(意贯四梢)等规则,(三直)即头直、身直、小腿直、(四顺)即腿顺、脚顺、手顺、身法顺,六合即手与足合、膀与胯合、肘与膝合此乃外三合,内三合有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四梢)为牙为骨梢,舌为肉梢,发为血梢,指为筋梢。
武当赵堡太极拳架轻灵柔活,动作舒展大方,演练时,步活圈圆,环环相扣,无明显发力动作,套路贯穿,有柔有刚,在掌握套路后,即逐步化圆为圈、由简到繁,提高技巧,难度,在演练过程中,练至数趟,一经启动,旁人观之、见走圆画圈,却找不到头与尾,犹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
武当太极拳28式教程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介绍武当太极拳的28个基本式子。请注意,本文中将不包含任何标题,以及重复的文字。
第一式:起势。运用心意引导气息,将身体重心集中于一点,并以端正的站姿开始练习。
第二式:云手。双手缓慢向前推出,左右手交替进行轻柔的推托动作,如云中游走般。
第三式:单鞭。将左手由下往上推起至胸前,右手则向下伸直,腰部顺势转动,同时身体稍微倾斜。
第四式:提手。左手自下往上提至头顶,右手则贴腰,身体呈半弓形状态。
第五式:白鹤亮翅。身体左侧稍微弯曲,左臂如鹤翅般自左向右展开,右臂轻轻往下伸直。
第六式:搂膝拗步。向前迈出一步,身体稍微前倾,双手交替往下搂膝,同时将身体的重心放在前脚上。
第七式:手揽雀尾。向前迈出一步,身体稍微前倾,右手曲起揽住左手腕,左手前伸,如同抓住雀尾般的动作。
第八式:单鞭。跟第三式相似,但这次是倒过来的姿势,右手由下往上推起至胸前,左手向下伸直。
第九式:倒撵猴。身体向后蹲下,同时右手从胸前向后推出,左手轻轻向上伸直。
第十式:提手。与第四式相同,但此次提手时,右手自下而上提至头顶,左手则贴腰。
第十一式:青龙出水。左手自下往上推至头顶,右手则贴腰,身体的重心放在后脚上。
第十二式:翻身搂膝。向后迈出一步,身体稍微后倾,双手交替往下搂膝,同时将身体的重心放在后脚上。
第十三式:手揽雀尾。与第七式相同,只是换了步伐,向后迈出一步,身体稍微后倾,左手曲起揽住右手腕,右手前伸。
第十四式:飞身踢腿。向前迈出一步,身体略微前倾,右腿向前踢出,同时双手往右侧舒展开。
第十五式:摇身掌。做起势的姿势,双掌往前推出,并做摇晃的动作。
武当十三式太极拳口令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之一,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武当山,发扬光大于清朝武术家杨露禅。武当十三式太极拳是杨露禅所创的拳术套路,它包含了太极拳的精髓,是太极拳技法的核心。这个套路有固定的口令,以帮助练习者准确而优雅地完成拳术动作。下面将详细介绍武当十三式太极拳口令。
一、起势
起势是太极拳的开头动作,也是整个套路的起始点,它要求身体放松、意念集中。口令:“两脚并拢,两手下垂,心神合一,沉重下降。”
二、开展
开展是紧接着起势的动作,是为了把身体的气势展开,进入下一个动作。口令:“左手上推,右手下沉,放松肩背,舒展四肢。”
三、采跌势
采跌势是一种动作,通过脚步来展现出爆发力和柔韧性。口令:“左脚跨出,身体向前,右手高举,蓄势待发。”
四、蹬脚势
蹬脚势是利用腿部力量将敌人击倒的动作。口令:“左脚向前蹬出,右手交叉护胸,左手下沉,保持平衡。”
五、接式势
接式势是学习太极拳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从一种姿势转变到另
一种姿势,练习者可以学到更多的技巧。口令:“右脚后退,右手
顺势下放,左手向后拉,保持身体的平衡。”
六、推势
推势是利用手臂的力量将敌人推开的动作,强调出太极拳的柔和和
刚强之处。口令:“右脚向前迈出,右手推出,左手跟随,保持平稳。”
七、回势
回势是通过旋转和扭动身体来实现的,动作轻盈而领航。口令:“左脚顺势回转,上体向右旋转,左手高举,右手下压。”
八、摇掌势
摇掌势是一种快速切换动作的姿势,要求身体柔软灵活。口令:“右脚前移,左脚抬起,双手紧握,摇身挥掌。”
九、拗步势
拗步势是通过双脚进行步伐变化的动作,展现了太极拳的灵活性和
武当太极拳谱
1.无极势
自然站立姿势,两脚跟并拢,两脚尖离开约60度。头正身直,虚灵顶颈,舌抵上腭,齿微扣,口微闭,目平视,精神贯注。两手左右分开,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例,两手的中指轻轻按于两腿的“风市”穴。两脚踏地,以意念吸采天地之灵气。目平视。
拳理:练时,耍做到虚灵顶颈,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尾闾中正。全身放松,“百会”与“会阴”穴上下成一条垂直线,呼吸自然。
无极虽可名之为无,但无中涵有。也形容“道”的无形无象,不可穷极。
要求:练太极拳和练气功的健身效果同样,但练气功不慎则出偏,甚至走火入魔,而练太极拳则无此弊。太极拳除有健身作用之外、还含有技击自卫之意。练太极拳和练气功的要求是一致的,练功时要松静自然。“松”是虚灵;“静”是安定,即是要求在练功当中把“元神”和“识神”掌握好。人的右大脑为元神之府;左大脑为识神之居。练功时要抑制识神,发挥元神之作用。抑制识神就是把七情的喜、怒、忧、思、悲、恐、惊消灭于练功之中,也就是止于“静”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练功力争做到:(1)“八要”,(2)“和合四象”,(3)“踵息”。
(1)八要是:一要心定;二要神宁;三要心安;四要清静;五要无物;六要气行;七要绝相;八要觉明o
(2)和合四象是:在练功中要求眼、耳、鼻、舌处于一种特定状态。
它来源于宋代张伯端的《金丹四百字序》中,“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谓之“和合四象”。含眼光是指静坐或站桩时两眼垂帘内视。凝耳韵是:“忘声返听”不为外界声音所吸引。调鼻息是:把呼吸调柔细匀,绵绵细细。缄舌气是:息舌宁心,舌抵上腭,使口中津液下降,从而达到升清降浊之效。
武当三丰48太极拳口令
一
1白鹤亮翅
2左搂膝拗步
3左单鞭
4左琵琶式
5捋挤式(3个)
6左斑斓捶
7左掤捋挤按
二
8斜身靠
9肘底捶
10倒卷肱
11转身推掌
12右琵琶式
13搂膝栽捶
三
14白蛇吐信(2个)
15拍脚伏虎(2个)16左撇身捶
17穿拳下式
18独立撑掌(2个)19右单鞭
四
20右云手(3个)21右左分鬃
22高探马
23右蹬脚
24双峰贯耳
25左登脚
26掩手撩拳
27海底针
28闪通背
五
29右左分脚
30搂膝拗步(2个)31上步擒打
32左右穿梭
33左云手(3个)34右撇身捶
35左右穿梭
36退步穿掌
六
37虚步压掌
38独立撑掌
39马步靠
40转身大捋
41撩掌下式
42上步七星
43独立跨虎
44转身摆莲
45弯弓射虎
46右斑斓捶
47右掤捋挤按
48十字手
武当三丰太极拳
武当内家祖师张三丰悟太极玄机,观雀蛇相斗而演化太极拳。
祖师开创武当派以来,已有数百年之历史,而今演变出种类繁多的太极拳派,纷呈于世,而武当太极拳却匿而不见,如神龙不见首尾,甚至世间出现武当太极拳失传的说法。
其实,武当太极拳没有失传,而是秘传,且在庙内单线秘传,而门规甚严,故难得一见。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一次武术盛会上,武当太极拳重现武林,在场资深武术家们一见而惊而喜,老泪纵横,说:“这是真正的武当太极,武当拳没有失传!”
该拳风格独特,精致诠释三丰祖师的太极拳论,是武当历代高道大德的心悟体会之妙品。
功法名称:
武当山
1、抱元守一
2、开太极
3、拨云见日
4、怀中抱月
5、拔云见日
6、怀中抱月
7、左右海马吐雾
8、左右倒转乾坤
9、十字手
10、狮子回头
11、揽雀尾
12、推窗望月
武当山
13、丹凤朝阳
14、回头望月
15、海底捞月
16、揽扎衣
17、海底神针
18、左右仙人过涧
19、降龙伏虎
20、叶底摘桃
21、将军挂印
22、灵官架鞭
23、单鞭下式
24、关公捋顺
25、叶底摘桃
26、龙步云手
27、高探马
28、左右靠打七星
29、倒卷肱
30、绕膝搂步
31、蛟龙出海
32、十字手
33、左右分脚
34、肘底横捶
35、左右小捋
36、左右金鸡独立
37、怀中抱月
38、左右玉女穿梭
39、左右大捋
40、醉卧瑶池
41、斜飞搂步
42、左右靠打七星
43、二郎担山
44、高探马
45、转身摆莲
46、弯弓射虎
47、左右揽扎衣
48、引气归元合太极
武当三丰太极拳108式太极十三势(谱)
2007-12-13 12:02
武当山是内家拳的发源地,武当内家拳由真人张三丰所创。据记载三丰真人集百家之长,融道家养生,始创太极拳法于武当,以阐功夫真理,扬长道教文化。
武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能四两拨千斤。不但是强身健体还可以防身自卫,武当太极拳结合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开人智慧、发人体能,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久世,是一种集武术与养生一体,至高无上的拳法。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分三个阶段:首先练形、然后练气、最后练神。其内含功法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混元站桩功。其动作以崩履、挤、按、采、列、肘、靠为主,在应用中随、连、粘、贴,连绵不断、行云流水。演练太极拳要求虚灵顶静、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动作舒展,做到神形俱妙。武当太极拳动静结合、内外相含,是内外双修的至宝,是生命的源泉。
太极拳
内合其气,外合其形,位居其中,形气相含,神形俱妙,容武术养身於一体,偕称绝妙玄学。
太极十三势:
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
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根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棉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武当张三丰太极拳精选作者:范克平
来源:《祝您健康》1995年第07期
中国的太极拳历经数百年的相传,已形成了杨式、陈式、武式、吴式、孙式、赵堡等6个门派。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体委还组织专人新编了“简化太极拳”。然而,最为古老的太极拳,据史料记载,则为“武当太极十三式”。该拳是北宋年间的道人张三丰创编,由13个左右交替演练的架式组成,既可单练,又能连贯演习,其动作轻盈舒和,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水,柔中藏刚;具有延年益寿、防病治病的作用;无论男、女、老、少,有病无病者均可学练。
“武当太极十三式”,由当代中国武术界泰斗、现年95周岁的“世纪同龄人”李钟奇老先生于1973年夏季单传给本文作者。现特借《祝您健康》杂志一角,精选传统的“武当太极十三式”中的5个架式,并以通俗的语言解释古代口诀辅之动作照片,以飨广大气功爱好者。
A玉女穿梭式(直虚步穿掌)
呼吸自然(不去想气息的进出)。心静神怡。并步立正站定。眼望正前方向。
右脚向前迈出半步,左腿屈膝下沉,使之形成“右直虚步”(要求是收髋,伸直右膝盖、绷直右脚背,臀部下坐、下沉)。与此同时,两手配合腿部前行——左掌向前划弧后下按于胸腹前;右掌经左臂之上穿出并推向前方作立掌造型。
此时,口中默数“一”、“二”、“三”、“四”、“五”……直至“十三”后方止。数字时人体保持在“右直虚步穿立掌”的姿式位置,不得移动。数字时的速度要缓慢,不得过快!一般应保持在每2秒钟数完一个数字为标准。【图1】
B玉女换梭式(直虚步换穿掌)
呼吸自然。并步立正。
在脚迈步上前并使之形成“左直虚步”。与此同时,右掌划弧前行后下按于胸腹之前;而左掌则经右臂上方穿出后推向前方作立掌式。
武当三丰太极拳38式口令分解
——1,起势
重心下沉,脚尖顶,迈开马步,重心轻移到左脚。做到:松肩沉胯,含胸拔背,全身放松。两手合到腑前下沉,抱球提到胸窝,翻腕沉到膝平,再抱球从两膝盖起与肩平,成大园形。沉肩沉肘沉掌。引于掌心合于头顶,翻腕下沉送肠与脐平,后收起下沉起于勾手与肩平,同肩宽。
——2,退步崩式
两手交叉抱球扣脚收脚丁步,手抱园手臂撑园。转身左脚向前斜角迈步前移,马步捧掌,左掌心朝里右掌心朝下,两臂撑园。 ——3,揽雀尾
穿掌后坐,上手齐眉下手齐胯,抱球收脚丁步。穿掌下沉,迈右脚推按,摆左后右,摆右一插,,二插收脚,三拨换掌,左掌撑起,翻腕提膝,脚尖扣起蹬,脚尖棚直收回。重心下沉,上步马步送掌。摆脚一带至左上斜方,二换手接步,转身弓步带掌至右后斜角,后坐穿掌收脚,下沉后角抱球,面向正前方。
——4,正单鞭
左掌外搬,右手从左掌心穿出勾手,左手扶助右手,提膝蹬脚,脚尖棚直收回,重心下沉,左脚迈出,掌心朝里向外逐渐分开。 ——5,提手上势
后坐扣脚,左掌从肠位穿出,稍低于肩成正马步。翻腕摆脚带掌收脚,手与肩平向正前方托掌带手至肠位,形成一个立园形,勾手提
于肩平,提膝与手同步蹬脚。收脚抱球,重心下沉,脚跟着地,扣脚转腰翻球,左脚点起与两掌心相对,左脚迈出马步沉掌,左掌心提至心窝,两掌背相对。
——6,白鹤亮翅
抱球收脚,穿掌上步,右撩左按,左脚前点,两臂撑园。 ——7,左搂膝拗步
右转下按,左掌上托左脚收回成丁步,左掌心下按,右掌心上托与肩平,重心下沉左脚迈开搂膝推掌。
——8,右搂膝拗步
跟步后坐左转身带掌,左掌托于肩平,右脚收回丁步,重心下沉右脚迈出,右下搂膝左推掌。
武 当 秘 传 精 简 太 极 拳(图 解)
演示:武当派第14代掌门/游玄德
第一式:无极桩(图1)
两手下垂,自然站立,独立守神,中正安舒,虚领顶劲,面南背北。
动作要领:在武当太极内功修炼当中,很重视南北极子午向,达到天人合一。 道家养生秘要:醒神安脑、引气归元。
第二式:抱元守一(图2)
左脚左移,两脚与肩同宽、平行、足心含空、男左女右,两手合抱,拇指相对成圆状,顶天立地,头部中正,全身放松,气沉丹田。
动作要领:身正,体松,气顺,神凝,全身透空,八面支撑。
道家养生秘要:掐诀凝神、鼓荡丹田。
图1 图2
第三式:开太极(图3、4、5)
^_^
---
两手从身体两侧分开,如铜钟式,有气感后,慢慢伸展,至两臂展平与身体成大字状。手心向下外转至手心向上,慢慢合于头顶,中指相对节节贯穿经面前下沉至丹田,两手以腕为轴外展,十指向前。
动作要领:两手分开自上而下划圆,须一气合成,配合呼吸。
道家养生秘要:伸筋拔骨、气贯黄庭。
图3 图4 图5
第四式:金龟戏水(图6)
接上动,松腰屈腿下沉成马步,两手掌心向下向前棚起,两腿直立,随即沉肩垂肘如金龟戏水下沉,双手收于丹田处,合抱于胸前棚出。
动作要领:太极有八十一个劲,此动作是个翻转劲,须周身协调一致,身形中正安舒。
道家养生秘要:任督通关、升清降浊。
第五式:怀中抱月(图7、8)
两脚成马步,腰右转,左手掌心向下收于左肋,在随身体右转,合于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收于丹田,两掌心上下相对。
动作要领:以腰带手,圆转中正,切记低头弯腰。
道家养生秘要:坎离相交、养心去火。
^_^
---
图6 图7 图8
武当三丰太极拳(即太极一百零八式)一路 1、预备势 2、起式 3、退步崩式 4、揽雀尾 5、正单鞭 6、提手上式 7、白鹤亮翅 8、左搂膝拗步 9、手挥琵琶 10、白鹤亮翅 11、左搂膝拗步 12、右搂膝拗步 13、左搂膝拗步 14、手挥琵琶 15、上步搬拦捶 16、如封似闭 17、十字手 18、抱虎归山二路 19、倒撵猴 20、右搂膝拗步 21、斜穿掌 22、揽雀尾 23、斜单鞭 24、肘底捶 25、右搂膝拗步 26、倒卷肱 27、斜飞式 28、虚步推掌 29、提手上式 30、白鹤亮翅 31、左搂膝拗步 32、海底针 33、闪身搬拦捶 34、推窗望月 35、揽雀尾 36、正单鞭 37、云手 38、正单鞭三路 39、高探马 40、狮子右蹬脚 41、狮子左蹬脚 42、转身临其境 43、右搂膝拗步 44、上步伏虎捶 45、闪通背 46、上步搬拦捶 47、小擒拿手 48、右踢腿 49、左打虎式 50、右打虎式 51、右弹腿 52、双插掌 53、双风贯耳 54、十字手 55、跨虎式 56、独立式 57、上步搬拦捶 58、如封似闭 59、十字手 60、抱虎归山四路 61、倒撵猴 62、双插掌 63、斜穿掌 64、揽雀尾 65、单鞭 66、野马分鬃 67、揽雀尾 68、正单鞭五路 69、玉女穿梭 70、揽雀尾 71、正单鞭六路 72、云手 73、正单鞭 74、单鞭左下式 75、单鞭右下式 76、独立锁喉捶 77、倒搓肱 78、斜飞式 79、虚步推掌 80、提手上式 81、白鹤亮翅 82、左搂膝拗步 83、海底针 84、闪通背 85、迎面捶 86、上步搬拦捶 87、揽雀尾 88、正单鞭七路 89、云手 90、高探马 91、斜穿掌 92、右斜插脚 93、左搂膝拗步 94、狮子右蹬脚 95、右搂膝拗步 96、左切掌 97、指膛捶 98、揽雀尾 99、正单鞭八路 100、单鞭下式 101、上步七星 102、退步跨虎 103、双摆莲 104、弯弓射虎 105、上步搬拦捶 106、如封似闭 107、十字手 108、抱虎归山
杨氏太极拳38式拳谱机器特点
杨氏太极拳的拳架舒展大方、轻灵飘逸,坚持练习能够强身健体,有很多人喜欢练习它,那么杨式太极拳的的拳谱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杨氏太极拳38式拳谱
1、起式
2、揽雀尾
3、单鞭
4、高探马
5、左右蹬分脚
6、转身左蹬脚
7、进步栽捶
8、翻身撇身捶
9、右左金鸡独立
10、退步如封似闭
11、十字手
12、抱虎归山
13、肘底看捶
14、左倒撵猴
15、斜飞势
16、提手上势
17、白鹤亮翅
18、左搂膝拗步
19、手挥琵琶
20、海底针
21、扇通臂
22、云手
23、左右玉女穿梭
24、左打虎式
25、回身双峰贯耳
26、左野马分鬃
27、上步白蛇吐信
28、进步指裆捶
29、上步右棚
30、单鞭
31、下势
32、上步七星
33、退步跨虎
34、转身摆莲
35、弯弓射虎
36、进步搬拦捶
37、如封似闭
38、十字手
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拳法风格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扑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简洁,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故而流传最广。
杨式太极拳动作要求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此动作之完成,乃下一动作开端,绵延相续。心法上亦要求一气呵成。
立身中正安舒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澄甫先生就提出“太极拳说十要”。
主要是对身法的要求。“立身中正安舒”尤以杨氏太极拳最为见长。
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功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基本上能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二是尾闾要保持中正,从大椎穴到尾闾部位〔长强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而且尾闾要像船舵一样指引航向。在身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