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li
- 格式:doc
- 大小:570.50 KB
- 文档页数:6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圆的认识(一)
设计思想
1、数学源于生活创设生活中常见的情形一下激发了学生学圆的爱
好和需求。
2、强化操作,在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中感受圆的特点。教学
中尽可能让学生多展现自己体会成功的欢乐。
3、引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加深影响
4、将知识还原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让学生感遭到数学来源于生
活又能运用于生活。
5、提倡合作意识的情势。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
三个纬度之一。合作学习补偿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在小组里有的学生思维活跃,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有的学生语言
表达能力强,他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从而真正实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
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点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筹划圆。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干,能用圆的知
识来说明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通过视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在视察和操作中体会圆的特点,知道直径和半径的概念。
教学难点:
圆的特点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资源:
圆规、剪刀、直尺、圆形实物若干、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教法: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讲授法、归纳总结法、练习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换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形感知圆:
师:老师有一件礼物,只能送给你们当中的一个人,要求是谁先
抢到就送给谁。不过大家觉得现在这样排列公道吗?为何?(不公道,
每个人离老师的距离不同)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圆的认识(一)1.1圆的认识(一)课程设计
一、课程背景
本课程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一课,介绍了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在明确了圆的定义和性质后,为后续的圆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
1.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圆心、半径、直径等重要术语的概念;
3.能够正确地阅读和绘制圆,理解圆的相关概念。
三、教学设计
1. 圆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了解圆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掌握圆的性质:圆在平面上的图形形状唯一确定,任意两
点之间都有且仅有一条线段与圆相交。
教学步骤
1.课前预习:学生预习教材第一课,了解圆的基本概念和定
义。
2.提问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几何图形”这一知识点,
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圆?圆和其他几何图形有什么区别?
3.讲解圆的定义:教师通过图像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介绍
圆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圆形是由一条长度为r的线段所构成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4.讲解圆的性质:依据圆的定义,再向学生讲解圆的性质,
让学生了解圆在平面上的图形形状唯一确定,任意两点之间都有且仅有一条线段与圆相交。
2. 圆的术语
学习目标
1.掌握圆心、半径、直径、弧等重要术语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正确地使用圆的相关术语。
教学步骤
1.课前复习:学生复习教材第一课圆的相关知识。
2.讲解圆的术语:教师通过图片和图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
圆的术语,例如圆心、半径、直径、弧等,让学生对圆的术语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3.练习:教师根据课堂情况,设计不同的练习题,并引导学
生进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圆的相关术语的使用。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的主要
内容有:圆的定义,圆的半径,直径,圆心,圆的对称性,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这些内容是学生对圆的基本认识,为以后学习圆的进一步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圆的特殊性质,如对称性和周长、面积的计算,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圆的特点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基
本概念,了解圆的对称性,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提高自己的
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
1.圆的定义和性质
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圆的半径、直径等概念。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方法。
六. 教学准备
1.教具:圆规,直尺,圆形的实物,如硬币、圆桌等。
2.课件: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动画演示。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生活实例,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什么是圆?
圆有什么特点?
2.呈现(10分钟)
通过课件,呈现圆的定义和性质,如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以及圆的对称性。同时,让学生实际操作,测量硬币的半径和直径,加深对圆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
(一)》北师大版
一、课程背景
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学科的第一单元第1课时,教材采用北师大版。本单元将全面介绍圆的概念、性质及相关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课主要介绍圆的基本概念及圆的相关术语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圆的定义并能正确描述圆;
2.学习和掌握圆的相关术语,如圆心、半径、直径、弦等;
3.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种类的圆;
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简单的圆相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圆的定义和相关术语的含义;
2.圆心、半径、直径、弦等的区分和使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已学过的几何基础知识,引出课题:圆的认识(一)。
2.出示图片,询问学生对这幅图的认识。
3.提问:其中,白色的部分是什么,红色部分呢?整个图形叫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答案:白色部分为圆心,红色部分为圆周,整个图形叫圆。
2. 探究圆的基本概念
1.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已知圆的图形,结合图片解释圆的定义。
2.教师出示圆的定义,并解释和比较直线、射线、线段和圆的定义区别。
3.引导学生说出圆的特点:每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4.提出问题:通过画图表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均相等的距离,如何解决此问题?引导学生用圆规和卡尺解决此问题。
3. 掌握圆的相关术语
1.出示圆,引导学生说出其中的术语:圆心、半径、直径、弦、弧等。
2.教师现场演示如何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引导学生观察和分辨半径、直径和弦的图形特征和区别。
4.教师出示破损的环圆板,引导学生观察并将其修缮,以此巩固圆的相关术语及面积计算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圆第一课时圆的认识(一) 北
师大版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认识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2.能够区分圆与其他图形的不同之处;
3.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圆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2.区分圆与其他图形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
1.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的理解;
2.对于圆与其他图形不同的判别。
教学内容
一、复习阶段 - 回归几何基础知识,复习点、线、面等相关概念。
二、引入新知阶段 ### 听课教师出示圆的图片,带着学生一起看,并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 观察图形的线条,发现是否有所规律; 2. 观察图形内部,发现是否有所特殊性质; 3. 提问学生是否能通过观察得出一些相关结论。
讲解
1.圆的定义:圆是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构成的集合。
2.重要概念:
•圆心:定点
•半径:圆心到圆周上的点的距离
3.使用相应符号的记号表示:
•圆心:O(大写字母O)
•半径:r
三、巩固练习阶段 ### 课堂练习 1. 给出若干张图形图片,其中有圆和其他
一些图形,让学生辨认出圆并圈出来。 2. 出题人在纸上画一圆,学生在圆周上随机挑选两个点,测量出两点之间的距离并将数据记录下来,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结论。
课后习题
1.P7课时练习题 1~4。
2.拓展题:画一个圆,以圆心为坐标原点,坐标轴上正方向为正,负方向为负,该圆上点的坐标为(3,4),该圆的半径为多少?
教学反思
这个教案的构思是从基础入手,首先通过复习点、线、面的相关概念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圆,再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圆的特点,引导学生定义出圆,带领学生理解圆的相关概念,并将这些概念用符号进行表示。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9
一.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
学生了解和掌握圆的基本知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圆的定义、圆心、半径、圆的周长和面积等概念。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圆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了基础。但是,对
于圆的特点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圆的概念,理解圆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了解圆
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
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
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
1.圆的定义和性质
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圆、测量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圆的图片和实例。
2.学具:准备圆规、直尺、圆形的实物等,供学生动手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圆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太阳、地球、篮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物体都是圆形的,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圆形的一些基本知识。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教案三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教案三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能力目标: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教学方法: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结合实际、谈话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
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
师:看来大家平时非留心观察。课前请同学们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它们剪下来,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回想自己画圆、剪圆的过程,你能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吗?(师一手拿一个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圆的边是弯曲的,跟以
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板书课题)
生举例
师强调——指物品的表面
圆是没有棱角的,边是弯的;圆的边是一条曲线。
二、引导探究新知。
1、导: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把你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把折痕画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汇报。最后看看谁的收获多。(1分钟)
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的引入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认识圆,并了解圆的圆心、半径、直径。
2、对圆的了解之后,能够用圆规画出圆,并标注。
3、了解圆的对称性。 【重难点】
1. 理解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 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知识梳理】 一、圆
4、什么是圆?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
5、怎么画圆?
(1)用手画圆 (2)系绳画圆
(3)圆规画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半径的长度 6、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 表示。
(2)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 表示。 (3)连接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 表示。 7、圆的各部分与圆的关系:
(1)圆心决定圆的位置,以某一点为圆心可以画无数的圆; (2)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8、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1)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2)同一个圆里,直径长是半径的两倍,半径长是直径的二分之一,用字母表示为d r r d 2
1
,2=
= 9、圆的应用: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的车轮运行才稳定。
10、圆与其他图形有什么不同?
(1)圆是有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图形,没有顶点
11、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有无数条。
常见的图形及对称轴的数量:
12、如何找一个圆的圆心?
(1)将圆连续对折两次,每次对折的图形完全重合,折线的交点就是圆心
(2)用两个三角板把圆形夹在中间,用刻度尺两处两个三角板之间的距离就是直径,把直径画在圆上,再画一条直径,交点即为圆心。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圆的认识(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圆的概念;
2.能够用圆规和尺子画圆;
3.能够辨认圆、半圆和直径。
二、教学重点
1.圆的概念;
2.用圆规和尺子画圆。
三、教学难点
辨认圆、半圆和直径。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出示一个圆形的物品,问学生这是什么形状。引出圆形的概念。
2. 概念讲解
讲解圆形的定义:一个平面上所有离圆心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的图形。
3. 示例练习
•让学生画出一个直径为5cm的圆;
•让学生画出一个半径为10cm的圆。
4. 实际操作
让学生用尺子和圆规画出圆和半圆,并辨认其中的直径。
5. 巩固练习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一个圆的半径是8cm,那么它的直径是多少?
•一个圆的直径是12cm,那么它的半径是多少?
6. 拓展延伸
介绍一些关于圆的知识:
•圆的周长公式:周长= 2πr;
•圆的面积公式:面积= πr²;
•圆的切线和切点概念。
五、教学总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圆形的概念,以及如何用圆规和尺子画圆。同时,学生还学会了如何辨认圆、半圆和直径。最后,我们还拓展了一些关于圆的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
课程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到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学生能够绘制简单的圆形,并能够用基本的术语描述圆的特征;•学生能够与同伴合作,探索圆的性质,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圆的定义和性质;
•圆的直径、半径、弦等术语的认识;
•圆的绘制和简单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黑板、粉笔、实物圆、直尺等;
•学生:课本、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圆的知识,
大家知道圆是什么吗?”
2.引导学生回答,并给出简单的定义:“圆就是一个平面上的一组
点,这些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Step 2: 圆的基本概念
1.教师利用教学课件或黑板,给出圆的示意图,并介绍圆的基本要
素:“圆的中心叫做圆心,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做半
径。”
2.教师让学生观察实物圆,并找出圆心和半径。
3.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回答如下问题:
–实物圆的半径是否相等?
–实物圆的任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
–实物圆上的任意一条线段是否等于半径的两倍?
4.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得出“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半径
的两倍”这一结论。
Step 3: 圆的相关术语认识
1.教师向学生介绍圆的直径和弦:“直径是通过圆心的一条线段,
它的两个端点在圆上;弦是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
2.教师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比较直径和弦的特
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圆的认识(一)。
教材第2-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的过程;知道圆的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够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周围环境中与“圆”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难点: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教具准备:课件、圆规、直尺。
【教学步骤】
一、创造意境,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玩过套圈游戏吗?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们玩套圈游戏,比谁能套中小旗,对于这样的站立方式,你有什么想法?先同桌交流一下。(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图一”。)
学生甲:我觉得像第一幅图中那样站立,比赛是不公平的。因为站在中间的小朋友距离目标比较近,站在边上的小朋友距离目标比较远,这样每个小朋友和小旗的距离是不相等的,所以大家站成一条直线进行套圈时,比赛是不公平的。
学生乙:我觉得像第二幅图中那样站立,比赛也是不公平的。因为站在正方形边上的四个人距离目标比较近,站在正方形顶点上的四个人距离目标比较远,这样每个小朋友和小旗的距离也是不相等的,所以大家站成正方形进行套圈时,比赛也是不公平的。
学生丙:我觉得像第三幅图中那样站立,比赛是公平的,因为每个小朋友和小旗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游戏才是公平的。
《圆的认识(一)》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半径和直径;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圆的特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
1. 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与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 圆的半径与直径:圆的半径是连接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圆的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3. 圆的特征:圆上任意两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圆的半径相等;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4. 圆的画法:使用圆规画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认识圆,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2. 难点:理解圆的特征,如圆上任意两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圆的半径相等,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圆规、直尺、圆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圆规、直尺、练习本、彩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导学生关注圆。
2. 探究:让学生观察圆,讨论圆的特征,总结圆的定义、半径和直径。
3. 实践:使用圆规和直尺,让学生尝试画圆,加深对圆的理解。
4. 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画圆的经验,互相学习。
5. 总结:对圆的定义、半径、直径和画法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应用: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1. 《圆的认识(一)》
2. 内容:
- 圆的定义
- 圆的半径与直径
- 圆的特征
第一单元圆
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圆与这些图形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图形。虽然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是他们仅仅感知了圆这个图形的形状特征,并不认识圆内在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圆的结构特征。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圆,本课时设计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几个层层递进的认识活动:首先围绕套圈游戏公平性问题的探究产生圆,体会圆的优越性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
1/ 11
画圆,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在画圆的基础上,清晰组成圆的要素、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然后结合“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个问题进一步认识圆区别于其他图形的本质特征。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圆的结构特征。
2.在画圆的过程中,理解同圆中半径、直径以及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3.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
认识圆,在操作观察中掌握圆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
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
2/ 11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套圈游戏吗?
下面三种套圈方式,哪种方式更公平?什么是公平呢?
课堂活动一:
想一想,在套圈游戏中哪种方式更公平?为什么?
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种套圈游戏,将人物和小旗抽象成线和点。
师:我们来看一下第二种套圈游戏,将人物和小旗抽象成正方形和点。
3/ 11
师:我们来看一下第三种套圈游戏,将人物和小旗抽象成圆和点。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大家与小旗的距离相等,所以就公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 掌握圆的定义和要素; - 能够用尺规绘制圆; - 能够分析圆的性质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圆的定义和要素; 2. 用尺规绘制圆; 3. 圆的性质分析; 4. 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在本课开始时,老师可以引入圆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寻找并描述圆形的事物。然后由学生对圆的定义进行讨论和总结,教师进行引导,最终得出圆的定义。
2. 学习圆的要素
教师通过黑板绘制圆,并介绍圆的要素,包括圆心、半径、直径等。并与学生一起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
3. 用尺规绘制圆
教师向学生介绍用尺规绘制圆的方法,先让学生在一张纸上练习使用尺规绘制一个定长的线段,然后再练习绘制一个定点的垂直平分线段。最后,引导学生使用尺规绘制一个圆。
4. 圆的性质分析
教师向学生介绍圆的性质,并通过例题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圆的性质。例如,圆的直径是圆中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最长线段;圆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与圆心的连线垂直。
5. 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通过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校园里有一个圆形草坪,面积为100平方米,学生需要计算出草坪的半径和直径。
6. 小结与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并要求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课堂练习
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一些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圆的认识和运用。例如: 1. 已
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材内容概述
本教材内容主要包括:
1.认识圆的定义;
2.认识圆的元素;
3.认识圆和直线的关系;
4.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
二、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圆;
2.知道圆的元素,包括圆心、半径等;
3.能够通过圆心和半径画出一个圆;
4.知道直线和圆的关系;
5.能够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
首先,教师可以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饼干、球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为什么是圆形的。
2. 认识圆
教师可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介绍圆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认识圆形。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一个图形如何才能称为圆?引导学生回答圆是由同一平面内距离圆心相等的所有点组成的。
3. 认识圆的元素
教师通过图示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元素,包括圆心、半径和直径等。为了形象生动,教师可用圆规展现半径、直径的长度,让学生亲手测量。
4. 画圆
让学生用圆规和尺子,根据圆心和半径画出圆。
5. 圆和直线的关系
教师先画一个圆和一条直线,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圆和直线的关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将圆分为四个部分,然后让学生来识别交点部分。
6. 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
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并且思考为什么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这么奇怪?
7. 练习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课后练习让学生练习。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圆的定义;
2.圆的元素;
3.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 教学难点
1.圆和直线的关系。在表达时需要注意准确度;
2.圆的周长和面积,需要学生掌握奇怪的公式。
五、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