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7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本节课出自鲁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1课。
一、说教材
这篇优美别致的短文是北京大学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写的。它不同于那些纯粹描写景物风情的文章,而是用娓娓道来的语气讲述了自己1935年在德国求学时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德国家家户户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并用凝炼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最后讲述1980年再次来到德国,再次看到这番情景,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读起来既让人大开眼界,又叫人回味无穷。
纵观全册,第八单元是最后一个教学单元,它的主题是“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训练重点是“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异国风情、拓展搜集资料”。而作为第八单元的开篇课文,并且是讲读课文,文本的诗情画意、作者的真情感受、编者的编写意图、教者的预设生成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更要能做到五心合一,找到共鸣点,形成教学目标:(大屏幕出示)
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结合具体语境品味语言,借助随文练笔学习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生动、具体的方法。当堂积累并背诵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
1、通过重点句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德国人养花多、美的特点,学习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生动、具体的方法。
2、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大屏幕出示)教材文质兼美,但较为浅显简明,五年级学生容易理解接受,主要采用“质疑课题——研读课文—把握重点——读议结合”的方法、顺序推进,并辅助采用“图文结合法、情境渲染法”等方法。
2、说学法:(大屏幕出示)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用“搜集资料—自主质疑—以疑促读—读议交流”的方法来学习,即课前收集资料,增进对季羡林,然后自主质疑,以疑促读,做到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读议交流。
三、说教学过程与设计理念
1、导入——从民族的经典走向世界的多元。
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有我们引以为荣的祖国的锦绣河山,优
秀的中华文化,也有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激发学生到世界各地去走走看看、了解异国风情的好奇心,进而导入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后不得不提及本文作者季羡林先生。针对五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也可回忆读过、学过的与季羡林先生相关的文章。这样能使预习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无效。众所周知,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课前预习、搜集资料,既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实践能力,又拓宽了学习的领域,构建了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促进了学生对作者的了解,以及对文本的理解。
这里我做了学生回忆起《怀念母亲》一文的预设,如果学生提到,就顺势让学生回忆几句那篇美文的几句话,让曾经温暖我们的文字拉近我们与作者的距离,从而亲切的走入这一篇。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质疑——“主动索取”永远比“被动接受”得到的东西多。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个题目本身就耐人寻味,也会引发学生疑问,让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旨在“以学定教”“以疑促学”。因为美国教育家哈.曼曾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就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
(2)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对于高年级学生,课前能通过查字典、日常积累等多种方法识字,所以读准字音就预习中就能够做到的,课上检查读词时,只需相机强调个别字音。
(3)检查朗读,指生接读课文
德国之美印发了季羡林先生几十年后再回德国时地由衷赞叹。请学生找到他赞美德国的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齐读并板书(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
三、从“花”切入
1、寻找奇景,初步感受
请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划出漫步在德国看到了怎样的奇丽景色,在旁边写下批注。
2、让学生自由谈出感受,根据他们提到的段落进行出示文字,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
相机指导“过任何一条街”一段的诵读。首先采用老师配乐范读、学生练读等方式,让学生亲近文字,在聆听与思考中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美景?
教师相机引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并欣赏图片,增强感官印象。为了强调语言文字的活学活用,这里设置了词语积累环节,让学生说出日常积累的描写花的词语,并有选择的记录。
接着采用创设情境导读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文字
这条街有这种美景吗?不是,任何一条街都如此。
引读:走过宽阔的大街,抬头向上看,(读)……
走过长长的小巷,抬头向上看,(读)……
穿梭于繁华的都市,抬头向上看,(读)……
流连于宁静的小镇,抬头向上看,(读)……
相信有了这样的诵读,填空读甚至背诵都已经不是问题了。出示本段内容的填空,并尝试当堂背诵。
四、品读奇特
1、德国不仅有着奇丽的景色,德国更是个奇特的民族,快速读文,找出能表现这个民族奇特的句子。
(1)研读“自己在屋子里看到的花”——叩问“莞尔一笑”的灵魂。
根据学生所说,出示段落“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解疑什么是“花的脊梁”。
季羡林为德国人与众不同的养花方式感到奇怪,那就请学生用奇怪的语气读出这段话。
而爱花的德国人却早已习惯,抓住文中的“莞尔一笑”理解。这是怎样的笑?(微微一笑,平静的一笑,淡淡的一笑,朴实不张扬的一笑)从女房东淡淡的、平静的一笑中,我们看出女房东是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爱花的人,而且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和大家一起分享。这种淳朴的人生境界像花儿一样美丽自然。)引导学生体会文字背后的美好有自然的情感。
(2除了以上文字中看出这个民族的奇特,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更耐人寻味。在学生读出本段时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