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组织”及其对大学生管理教育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27.95 KB
- 文档页数:3
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及管理策略非正式组织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它是指人们之间为满足自身需求而自然形成的、凭感情联系起来的一种非正式体系。
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的共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每个组织中大至国家小至学校的班级宿舍中都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现代管理学认为,忽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会给工作带来重大损失。
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重视的往往只是学生中正式组织的建设和作用的发挥,而忽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育管理的效果,影响学校乃至社会的安全稳定。
一、影响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因素学生生活在一定群体之中,由于性情爱好、需要、习惯相同或相近的人,经过彼此选择逐步结合在一起;学校生活为面对面的交往提供了可能性,一些具有同乡关系、同学关系、家庭情况近似等关系的学生,在交往中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彼此认同,为了能实现和满足自身的需要,自发形成了各类规模不等的非正式组织。
影响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班级中不同阶层的划分调查中发现这是在所有班级中都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且班级中的不同阶层并非经过人为划分的,而是由每个学生在班级的交往中无形划分的。
这其中,有的学生是主动者,有的学生是被动者。
因而,这种划分对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也更为显著。
例如以是否为班级干部而划分的“干部阶层”与“群众阶层”;以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划分的阶层;以家庭条件和家庭背景划分的“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等等。
2.自我价值与才能的展现90后出生的大学生和以往的学生相比较,其个性化特征非常显著。
从成长发育期来说,他们正处在敏感期,对社会、对人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想处处彰显自己的独立意识,强烈要求张扬自我和显示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们一方面积极地在正式组织中显示自己的才能和价值;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追求个性化,不愿意加入学校的正式组织,喜欢自由地活动,只有在非正式组织中寻求施展才能、表现自我的机会。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非正式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作者:马骏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19期非正式组织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首先提出的。
梅奥在管理学史上著名的霍桑实验中发现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并首先论述了它的重要性。
非正式组织是相对于正式组织而言的。
所谓正式组织是指根据组织目标的需要,为完成某一具体任务而成立的,组织结构体制较为明确的有机整体。
而“非正式团体(即群体)是指自发产生和形成的,在这些团体内既不规定地位和角色,也没有规定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即没有严格的权力机构。
”①1 非正式组织的界定在高校学生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组织,以各种形式结合而成的小群体或小圈子都可归为此类。
这些小群体明显区别于班级、学生会、团支部等正式组织。
符合非正式组织的基本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高校非正式组织的界定中,很多学者都将社团等学生组织视为非正式组织。
对此笔者认为,学生社团有较为严密的组织体系(定期的换届选举制),并且存在一定的权力机构(较为明显的上下级关系)。
所有这些特征都表明,学生社团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非正式组织。
即使是没有被学校正式承认的或非公开的学生社团,也属于正式学生组织。
严格意思上的非正式组织实际上是不能够称之为组织的,因为它仅仅是指向一个很小范围内的群体或团体,松散和易变是其主要的特征。
维系群体力量的是情感、兴趣或是仅仅某一面的共同价值取向等等。
由此可见,高校中确实存在着众多规模大小不等的非正式组织。
在这里,笔者想说明的是在当今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作用。
2 大众化教育凸现非正式组织重要性众所周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际上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给高校学生管理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带来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变化。
学生管理工作变得异常复杂和棘手。
而在这其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和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
以致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凸显了非正式组织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
非正式组织及其对班级管理的影响作者:郑柏勤朱惠洪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4年第11期摘要:本文论述了学校班级中非正式组织的特点、非正式组织对班级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以及如何管理非正式组织。
关键词:非正式组织;班级管理;影响学校班级中往往存在着这样的群体,他们三五成群,交往频繁,志趣相投,关系融洽,往往一起行动。
此即非正式组织,也称自然群体,它是相对于班委会、团支部或其它活动小组等有意识协调的正式组织而言,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转,在个人相互接触中无意识地自然形成的,以感情、习惯、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未经人为设计和正式规定的松散群体。
非正式组织在班级中是客观存在的,对正式组织的活动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校班级中尤为明显。
一、非正式组织的特点1.关系的情感性学生非正式组织是以满足个人心理需求为目标,以相互之间的情感为纽带,不具有功利色彩。
维系正式组织的主要是理性原则,而非正式组织主要是以感情和融洽的关系为标准。
成员之间以讲信用、讲义气为最高信条,有很强的凝聚力,表现出行为的高度一致性。
学生非正式组织一旦形成,就很难解体。
2.共同的倾向性学生非正式组织既然以相近的心理特征和共同的心理需求为基础自发形成,因此在态度上、行为上表现出共同的倾向。
成员之间交往频繁、密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常常集群行动,相互之间信息交流畅通且灵敏快捷,交流内容无所不包,常常表现出明显的自卫性、排外性。
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尤其是批评学生时,往往由于所谓的“微波效应”造成大多数学生的不满,使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落实。
3.核心人物自然形成学生非正式组织中具有完全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
这些核心人物可能是在某一方面有特别突出的能力,比如身体强壮,爱扶弱惩强充当保护者,或者拳头硬打架狠,或者成绩特别好,或者体育运动能力突出,甚至比同龄学生成熟等,都可能成为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从而成为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
他们在学生非正式组织中威信高、影响大,成员对他们几乎是言听计从。
浅析大学生班级管理——正确对待并有效利用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摘要:大学生高校生活作为群体组织的一种,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非正式组织在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影响作用很大,如果管理者能够重视并善于利用非正式组织,它就具有正式组织无法达到的正面功能。
反之,负面作用也不可低估。
只有积极利用非正式组织的贡献并努力克服和消除它的不利影响,才能使其为班级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实现学生个人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班级管理;非正式组织班级不仅是学校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更是学生生活学习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群体。
班级的状态是学校整体形象的体现,学校管理与教育目标的实施最终必然落实到班级之中。
大学,特别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学,要想有效地管理和教育学生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就必须抓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大学生班级管理的现状我国目前对于学生的管理基本属于“放羊式”管理,这是笔者根据目前大学生班级管理现状为其下的一个定义。
所谓“放羊式”管理就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任其自由发展,通过各自的能力水平和自动自发的学习模式来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相关管理者除下定相关任务或通知外,对于个人的在其合乎规定的范围内的一切行为行动采取不作为的方式。
在大学中,这种“放羊式”管理简单说就是除上课、考试及学校活动外,学校一般不会过问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的学习及班级活动由其自由组织。
这种管理方式既有其优势,也有局限性。
一方面,从身心成熟的程度而言大学生应足以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这种管理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这种能力,也应能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同时,学校丰富的社团活动也能锻炼学生组织沟通能力,为其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但另一方面,人都有惰性,容易在无监管状态放松自己。
据观察,大多数学生在没有课时会选择上网、游戏,甚至在有课时也会翘课。
因此养成好的习惯不仅需要坚定的信心以及毅力,更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去影响、引导他。
二、大学生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没有规范的班级管理体制在班级中辅导员一般借助简单的制度通过班干部约束学生以实现对其思想和行为的控制。
浅议“非正式组织”对大学生管理教育的影响作者:刘杰来源:《新课程·教师》2016年第04期摘要:“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
“非正式组织”对高校教育管理既具有积极影响也存在消极作用。
因此,拟通过对高校“非正式组织”的类型、作用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非正式组织;大学生管理教育;高校教育“非正式组织”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其“霍桑实验”提出,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
梅奥在其实验中发现“非正式组织”可以在工厂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促使生产力的提高。
在“霍桑实验”的启示下,研究者们开始重视对各种“非正式组织”的研究。
高校承担了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因此,作为高校的管理者,也应重视高校“非正式组织”对学生管理教育的影响。
高校“非正式组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学术型组织。
这种组织的形成源于大学生提升专业素质、促进专业发展的需要,学生可以通过这种组织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各学科知识,如高校的各种专业协会、学术沙龙等。
2.信仰型组织。
这类组织主要以成员间共同的志向、理想、信念为基础而形成,成员具有较高的理想抱负,关心国家大事、思想成熟且健康向上,如高校中的“党章学习小组”“马列小组”等。
3.情感型组织。
这类组织主要由于成员之间个性、经历相似,感情相通、心理相容而组建起来,成员之间重感情、讲义气,比较信任,但这类组织一般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地域色彩,如“老乡会”。
4.兴趣型组织。
这类组织是由于成员之间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和精神生活需要而组建起来,其目标明确、活动时间规律,但易受社会潮流的影响,如“足球协会”“旅游协会”等。
5.对抗型组织。
这种组织的形成是由于成员自以为在正式组织活动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抑或那些违反校规校纪而受到处分的学生纠结到一起而形成,这类组织往往具有破坏性,不利于集体建设,会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如集体逃课。
论“非正式组织”在学校中的作用及管理在现代学校管理活动中,管理者既要具备学校管理的能力素养,学习和掌握学校管理的知识技能技巧,更要重视对人的管理,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管理。
对此,笔者就从“非正式组织”在学校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对“非正式组织”进行领导和管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组织的概念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以一定方式联系在一起,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具有一定边界的社会实体。
在这个定义中包含以下五层意思。
(1)组织是有一定机构的。
至少两个人才谈得上组织,而且在组织内的人有一定角色划分。
(2)在组织内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
组织成员之间存在不同层次的分工合作,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协调。
组织的功能就在于协调成员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
(3)组织是有一定目标的。
这是任何组织产生和存在的最根本原因。
(4)组织是社会实体,也就是说,它与其环境既具有相互依赖的共性,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个性。
内部的各个部门和成员之间也同样具有既相互依赖又相对独立的特性。
(5)任何组织与别的组织都有所不同,即组织具有边界。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其成员在精神上、行为和作风上,以及产品和服务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其他组织的个性特征。
二、组织的作用和组织的分类(一)组织的作用组织在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1.组织是社会活动的载体,是人们自觉地实现预定目标的工具任何社会活动都是协作性活动,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人们有共同的意志和共同的步伐作为基础。
分散的个人不仅无力承受哪怕是很小的社会使命,甚至会出于有意或无意的个人动机而与这一使命相抵触。
组织作为人类群体意识和群体力量的集合,必须责无旁贷地负担起这种使命。
离开组织,社会就会陷于混乱和瘫痪。
2.组织发挥凝聚人们力量的作用组织通过一定的机制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协调,集中和放大各种单个的力量。
这种协调机制一方面是通过各种规范约束个人的行为减少内耗,形成共同意志;另一方面,是通过协调使人们的行为更符合各种活动的规律性,使集体的力量恰如其时、恰如其分地发挥复杂叠加作用,从而大大超过单个人所能表现出来的力量。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现状及管理策略研究摘要:通过对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形成原因、主要类型、特征以及作用的探讨,准确把握与分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策略,并且对其深入研究,从而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服务于广大高校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管理策略美国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梅奥通过其著名的“霍桑试验”提出了组织管理的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在组织中不仅存在着严格规则和等级制度的正式组织,还存在着另一类组织形式,即非正式组织。
这些非正式组织亦称为非正式群体或非正式团体。
梅奥发现了存在于一切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非正式组织存在于一切组织中,并且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如果有效地发挥非正式组织的潜力与正式组织相结合,那么一定能发挥整个组织的最大效能,使其效用最大化。
非正式组织是相对于正式组织而言的,也可称为非正式团体或非正式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感情、兴趣和爱好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为满足自身心理需求且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组织。
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正确认识、引导、管理和发挥存在于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作用,使其为正式组织服务。
一、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原因及其类型美国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群体内聚力的一种最根本的机制,“一个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情结,其本质就是这种认同,它是以情感上的某些重要的共同品质为基础的”。
认同表示一种特殊的情结,有利于增强群体内聚力。
社会心理学认为,群体内聚力的实质是群体对成员,成员对成员的吸引力,它对于群体的存在、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原因就在于,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在利益、价值观、兴趣、爱好、观点、习惯、态度、个性特征、社会背景等一方面或几方面存在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正是形成相互认同的基础。
有了一致性就会形成认同,有了相互的认同就会产生内聚力,有了内聚力就会形成群体,而这种群体在未得到正式化之前就是非正式群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非正式组织。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学校管理的启示作者:王子昕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08期摘 ;要: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他们有共同的精神追求且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联系,社会为大学生提供多种角色实习的机会,并为其解决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见的矛盾。
非正式群体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相同的价值观,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本文通过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内涵与特点的解读,分析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学校管理的启示,并从学生管理和学校管理的角度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学校管理学校学生生活由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共同构成,这两类群体对学校学生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各类群体的群体规范是优化学校环境,维护学校安定团结,构成班风与校风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后,高校扩招不断加大,伴随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也接踵而来。
所以,在不断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更要抓紧学生群体的发展,特别是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管理。
一、非正式群体概念的解读非正式群体最早源于梅奥的“霍桑试验”,并由他提出。
而后,前苏联心理学家又对此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在同一时间内,相同的劳动条件下,非正式群体不但可以合理有效的帮助正式群体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而且可以使组织更加团结一致,更有利于企业管理。
因为,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有共同的价值和思想观念,情绪上互相依恋,若这一组织具备集体主义倾向,则更能促进组织内部团结,增加生产效率。
学校的非正式群体是指,大学生因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观,相互吸引而自发形成的有组织的小团体。
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非正式群体因共同价值观而自发形成,这一群体一旦形成,在其沟通和心理活动上体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在外部行为方式和群体构造上也有其特殊性。
所以,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产生不仅包含正式群体产生的一般原因,还包含由大学生心理和环境影响产生的特殊原因。
“非正式组织”及其对大学生管理教育影响研究引言在大学校园中,“非正式组织”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其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学生会、社团、俱乐部、班级等。
这些组织在发展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同时也面临管理和规范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非正式组织对大学生管理教育的影响,以期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1. 非正式组织的定义及特征非正式组织是指不属于官方或被官方承认的组织形式,通常由学生自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兴趣、爱好或志愿为基础的社会团体。
非正式组织的特征在于其自主性、灵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等方面。
2. 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及意义①对个人的影响:参与非正式组织可以增加学生的社交圈、提高自信心、锻炼领导能力、培养创造力、提升综合素质等。
②对学校的贡献:非正式组织可以为学校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比如承办文艺比赛、开展公益活动、维护学生权益等。
3. 非正式组织对大学生管理教育的影响非正式组织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教育管理的问题,影响主要包括:①对学风的负面影响:一些非正式组织存在虚浮、娱乐等倾向,缺乏严谨学风,甚至抵制学习,妨碍学生的学业发展。
②对社会责任的欠缺:一些非正式组织缺乏社会责任感,活动中出现违法行为或喧哗,危害社会秩序。
③对学生独立思考的影响:一些非正式组织在活动中强制要求学生遵守集体原则、禁止质疑或批评,影响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发言权。
4. 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及规范化问题为了解决非正式组织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对其管理和规范化,具体措施包括:①建立管理机构:针对非正式组织管理需要,学校应设立具体的管理机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科学、规范、有效。
②加强监管:学校应做好对非正式组织的监管,严禁存在涉及安全、校园秩序和法律红线问题的非正式组织。
③推行教育:通过开展课程教育、学科竞赛、实践课程等方面,引导和规范非正式组织的发展。
④加强宣传教育:对非正式组织及其作用进行宣传,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非正式组织,提高管理水平与规范意识。
加强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是客观存在的,分析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特点及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旨在探讨加强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管理与引导的途径,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使学生管理者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的管理工作。
标签: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管理与引导;途径当代大学生都是80后、90后,思想活跃、信息接收量大、交际范围广泛、有其自身的心理与生理特征、个体差异明显,因此,会主动寻找一定的归属感,大学生之间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也成了一个客观事实。
非正式组织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影响,应该引导其和正式组织一样发挥积极地作用,以便更加有效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一、大学生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又称非正式群体。
它是一种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不是由法定的权力机构建立的,也不是出于权力机构的要求,而是在人们彼此交往的联系中自发形成的[1]。
相对于正式组织而言,非正式组织没有固定的场所、人员、规章制度,其组织成员一般以某种情感联系在一起,为找到某种归属感而聚集在一起。
可见,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是大学生自发形成的,以某种关系为纽带,所形成的没有固定场所及规章制度的成员间权利义务不明确的群体。
当前大学生处于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校园环境中存在着评奖学金、入党等方面的竞争,因此大学生需要一个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来发挥自己的特长(如各个兴趣爱好社团)、来倾诉自己的情感与困惑(如同乡会),大学生会因相似的经历、共同的价值观、性格等走到一起形成一个非正式的组织。
二、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特点及影响任何机构中,都存在着由非正式组织构成的关系体系,非正式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掌握该组织的特点以及造成的影响,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管理与引导。
(一)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特点首先,成员流动性比较强。
一方面,大学生兴趣爱好、需求发生改变时,会对该非正式组织的目标、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会受到成员构成变化的影响。
[摘要]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非正式组织理论运用于高校组织的管理实践,分析了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类型、特征和对正式组织的影响,并最终提出了发挥非正式组织在学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控制其消极作用的教育管理对策。
[关键词]非正式组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非正式组织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它是指人们之间为满足自身需求而自然形成的、凭感情联系起来的一种非正式体系。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他们具有经历的相似性、价值观的趋同性、兴趣爱好的一致性和需要的多层次性,当正式组织——班级、学生会、团支部等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时,就会自发地形成非正式组织。
一、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类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虽然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但大致有以下5种类型。
(一)学术型。
高校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往往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促进专业发展而自建协会,举办沙龙,这种独立于班集体之外、面向全校开放的带有浓厚学术气氛的组织就是学术型非正式组织。
该类型组织使学生在通过正式组织学习知识之余,还可以接触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各类学科知识。
如19世纪英国教育家纽曼所描述的那样,“一大群学识渊博的人……,通过熟悉的沟通渠道……,共同调整各自钻研的学科的要求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他们学会了互相尊重,互相磋商,互相帮助”[1]。
其中提到的“沟通渠道”就包括学术型非正式组织。
(二)信仰型。
以成员间理想、信念、志向的相同为基础而建立的非正式组织。
其成员相对成熟,思想健康向上,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高的理想抱负,一般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如“党章学习小组”、“马列学习小组”等。
这类非正式组织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渠道。
(三)情感型。
以个性相近、经历相似、心理相容、情感相通为基础而建立起来。
成员之间感情色彩比较浓厚,相互间比较信任,讲义气,重感情[2]。
这类组织一般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地域色彩,极易演化成男女之间的恋爱或带有哥们义气的小圈子。
浅析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摘要:大学生非正式组织虽然不是纳入教育体制下的正式组织,却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社会安全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有消极的削弱作用。
因此,对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非正式组织高校学生管理一、引言非正式组织源自梅奥“霍桑实验”中的群体实验。
这个实验颠覆了企业管理方面众多传统观念,证明了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并非单一性,除受生理因素影响和物理因素影响外,还受社会环境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进而提出“非正式组织”的概念。
梅奥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指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经过人为的筹划和设计,并且具有明确而具体的规范、规则和制度的组织,因此它带有明确的管理者的意图和价值取向。
非正式组织产生于员工社会需要亟待满足的背景之下,形成非正式组织在非正式组织内部遵守着某种习惯、规矩或者礼仪。
高校作为社会团体组织具有团体组织的多样性。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虽然不在高校管理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其对学校文化建设乃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高校学生管理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并及时引导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使其发挥非正式组织对学生管理的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成因1.客观因素:(1)校园生活在时间上给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同一专业的同学上课时间基本一致,不同专业的同学选修课程有所交叉,大学生基本都住校,学生作息时间安排基本一致。
(2)校园生活在空间上给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同一专业大部分学生都住校,他们在教室、食堂、寝室、操场等场合都有交叉,因此他们有机会频繁交流,不断适应,容易因此结识,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也容易因此产生。
(3)校园里丰富的课余活动也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羽毛球爱好者参加羽毛球俱乐部,相同偏好者常在一起切磋技艺,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小个小组织。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论文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论文关键词:大学生非正式管理摘要: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活跃于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种不可消除客观存在的群体,加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对改进和创新大学生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的探析,提出了几条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希望能够改善大学生管理工作。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
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群体也会因各种需要和心理倾向而结成规模大小不等的非正式群体。
这里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除团学组织外,大学生中实际存在的,纯粹由大学生自发形成的集合体,是无正式规定下学生自发而形成的群体。
1形成原因虽然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有自发性,但是其形成和产生不是盲目随意的,他是大学生主观心理因素的诱发和外界的社会客观条件催化而形成的产物。
具体原因总结如下:1.1大学生的主观心理因素(1)孤独和寂寞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心理基础。
在知识经济充斥的社会,“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口号唱响的时代,大多数学生已远离家乡,踏上大学求学之路,进入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已经习惯了在父母呵护下成长的“小公主”、“小太阳”们不得不独立生活和学习,这样他们自然会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
而大学的班委、团委等这种正式群体管理相对严格和规范并且有较大的约束力,无法满足大学生释放孤独和寂寞的需要,他们为了寻求感情寄托便会自发形成非正式群。
(2)兴趣与爱好的需要。
现代大学生面对激烈残酷的社会竞争,已不仅仅满足于专门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他们积极拓宽视野,主动寻求兴趣点并极力想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因此,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就会自发组织一些小团体活动,即所谓的兴趣学习小组,如舞蹈协会,书法协会等。
这种以兴趣爱好为中心的非正式群体便会油然而生。
(3)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而且大学生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较高,因此他们会积极寻求自我实现和渴望自尊,仅仅依靠大学中存在的正式群体是无法满足他们渴望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
论⾮正式群体的作⽤及管理策略论⾮正式群体的作⽤及管理策略胡春⽣西南⼤学,1323071623001摘要:现如今,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加强,我国改⾰开放和经济体制转轨在逐步深⼊, 国际国内形势发⽣着重⼤⽽深刻的变化。
随着我国改⾰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们⼈思想更加活跃,主体意识不断增强,需求更趋于多元化、个性化,由此,各种⾮正式群体应运⽽⽣,并以其对成员较强的感召⼒和凝聚⼒,从很多⽅⾯对⼈们的⼯作、⽣活他学习发挥着较⼤的影响和作⽤。
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对⾼校学⽣⾮正式群体⼯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产⽣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加强⾮正式群体学⽣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其积极作⽤,对于当前⾼校党建⼯作以及进⼀步加强和改进⾼校学⽣思想政治教育⼯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正式群体;管理策略;⼼理需求;凝聚⼒;成员沟通引⾔⾮正式群体是指⼈们在交往中以情感成分为主要调节机制⽽⾃发形成的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有相同或相近的年龄和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对某种事物情感共鸣、或从事某种活动利益⼀致⽽相互吸引的学⽣⾃发结伴⽽成的群体,也可称为同伴群体。
⾮正式群体的存在可能会对整个群体管理带来⼀些负⾯影响。
可以说,对⾮正式的群体进⾏正确、合理的管理、引导,是群体管理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在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实际上还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正式组织.他认为,所谓⾮正式组织是指企业成员之间由于共同的价值标准⽽⾃然形成的⽆固定形式的社会组织.在这⾥,⼈们之间具有基于共同的价值标准⽽产⽣的共同的情感和态度,并且正是这种情感和态度把他们组合到⼀起. ⼤学⽣是⼀个思维活跃的特殊的社会群体, 引导和管理好这⽀年轻⽽有朝⽓的队伍, 不仅有利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作中,我们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学⽣的素质,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尤其是通过加强⼤学⽣的⾮正式群体教育管理, 发挥其积极作⽤, 引领和带动整个⼤学⽣的队伍建设。
学生管理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学生管理论文-管理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强调了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性,阐述了其特点及其影响,对于在学生中如何引导非正式组织来有效加强学生管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非正式;正式组织;群体影响力1问题的提出中职学校管理难是不容置疑的,学生德育状况令人堪忧。
有的学生直言:到中职学校就是来混的,他们或沉迷于网络游戏,或四处滋生是非,纠结在一起抵制学校和班级的管理,而这种影响在学生中是不可忽略的。
如何引导这些群体限制其消极作用,发挥在学生群体中的积极作用,加强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于中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尤为重要。
2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及其影响2.1非正式组织的概念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的对称。
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
人们在正式组织所安排的共同工作和相互接触中,必然会以感情、性格、爱好相投为基础形成若干人群,这些群体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等的限制,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但在其内部也会形成一些特定的关系结构,自然涌现出自己的“头头”,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2.2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一方面,积极地促进任务的完成,减轻领导者的压力。
扩大信息沟通弥补正式交流的不足,满足多层次的需求和成员的归宿感,从而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消极地维持现状、阻碍变革,特别是关系到非正式组织的利益时,造成角色的冲突,严重时会降低组织的效率和满足感;传播谣言降低组织的凝聚力。
2.3非正式组织的特点1)组织结构既不稳定又具有一定的凝聚力。
中职学生远离父母,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他们有着明显的群体感彩,并结成同盟,他们对身边的人和事看法基本一致,因而情绪共振,行为协调相互之间有强烈的归属感。
在共同的利害关系促使下,可以结合在一起抵抗正式组织影响,并且危害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