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型火电厂控制系统电源可靠性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82.35 KB
- 文档页数:2
对现代火力发电机组的集控运行技术的探讨摘要:随着现代网络及控制技术的发展,集散控制系统已经在火力发电机组得到了普遍应用。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工作经验针对现代火力发电机组集控系统的运行环境、管理技术及其它应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降低能耗、便于维护,从而有效提高火电厂经济运行水平。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集控系统运行管理一、集控系统的环境条件集控系统外部环境条件包括不间断电源、计算机控制系统接地、控制室和电子室的环境要求以及仪用气源等,这些设备的好坏。
直接威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机组安装和调试期间,由于抢工期或其它因素,上述一些设备往往被忽视。
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集控系统没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及合理的电缆屏蔽,系统干扰大,控制系统易误发信号。
ups电源供电方式及切换时间不符合要求。
控制室与电子室共用一套空调系统。
电子室空调只调温不调湿,这样北方冬季干燥,易产生静电,南方空气湿度大,易在模件上结露。
仪用空压机除水、过滤、干燥装置运行不正常或设计不合理。
在冬季露天的气动执行机构气源管集水、结冰,造成执行机构的误动或拒动。
二、集控系统的运行技术管理1、控制系统由dcs 系统软、硬件、盘台设备以及变送器。
测量开关、电缆及执行机构等组成。
系统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导致系统部分功能失效或引发控制系统故障,严重时使机组事故跳闸,甚至损坏主设备。
因此,要把构成控制系统的所有设备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全范围管理,只重视现场设备维修管理,而忽视计算机系统管理,或者相反,均不能使集控系统正常运行。
2、集控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软、硬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强、存储容量大的特点。
各种复杂控制策略均可通过软件组态来实现。
有些电厂对集控系统硬件维修管理较重视,而对软件没有相应的管理办法或管理办法不完善。
现场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修改组态,软件不能及时复制、备份并统一管理,这样对运行中的机组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软、硬件要同时进行管理。
火力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问题探析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进步,电气监控系统被广泛的应用到我国火力发电厂中。
本文对火力发电厂中的电气监控系统的特点做了简要的介绍,随后又阐述了电气监控系统的结构,最后对电气监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问题探析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技术的发展,火力发电厂中电气监控系统自动化的水平能够反映整个发电厂的管理水平,计算机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成熟。
但是dcs 存在着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它主要是控制汽轮机和锅炉的,忽略了电气数据,既使程序变得复杂,又增加了操作人员的难度,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也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绝大多数的火电厂还是会选用仪表来实现对电厂电气数据的监控。
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中的电气监控系统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
1 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的特点火力发电厂中主要是由电气监控系统ecs和热工自动化系统dcs 两个系统组成,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区别。
1.1 电气监控系统的精确性要求较高电气监控系统与热工自动化系统相比较而言,在对象和频率上较低,只要电气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以后,就会长时间的保持正常运行的状态,不需要工作人员在进行长时间的操作了,只需对其间歇性的查看和操作即可。
电气系统对于火力发电厂的要求很精确,这种精确性在变压器以及厂用电源上表现的更为明显。
一旦电气监控系统中出现制动延迟的现象,造成的后果和损失都是无法想象的,不可估量的。
1.2 电气监控系统的性能高电气监控系统对于能够自保的设备要求它们的反应要灵敏,可靠性也要满足规定的要求,例如:在电压自动调整装置进行快速励磁程序时,就必须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厂用电在进行快切装置时,切换所花费的时间不能大于60-80ms;发电机的变压器在进行保护动作时,需要在40s的时间内完成。
这也就充分的说明了电气监控系统的工作性能极高。
2 电气监控系统的结构通常情况下,电气监控系统都是以分布式机构的形式存在的,而电气监控系统中的分层分布式结构如图一所为了能够使火力发电厂实现一体化管理,电气监控系统和热工自动化系统之间要保持有效的连接,在目前火力发电厂运行的条件下,电气监控系统和热工自动化系统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电气监控系统和热工自动化系统之间的连接结构如图三所示:3 电气监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3.1 系统接入问题通常情况下,都是采取硬接入的方法将dcs与电气系统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是按点收费,多一个线缆与dcs连接,就会增加成本,因此它的资金成本也较高,不能大规模的使用,否则的话,负担不起。
提高发电厂热控测量设备可靠性的探讨【摘要】本文通过对测量系统性能、安装位置、安装方法、接线方式、操作方式、维护保障、专业管理等方面分析火电厂热控系统现场设备故障产生的根源和可能出现的危害,提出了改善测量设备可靠性的方法,对热控系统测量设备使用、调试和维护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火电厂热控现场设备;可靠性0 引言随着我国火力发电装机容量和运行参数的不断提高,热控系统扮的作用日趋上升,热控系统主要实现对热力设备及其系统的工况进行测量和控制。
热工测量和仪表遍布火力发电厂的各个部位,它是保障机组安全启停、正常运行、防止误操作和及时处理故障等非常重要的技术装备,是火力发电厂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运行人员劳动强度等必不可少的设施。
测量显示失准会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所以非常有必要分析影响热控系统测量设备可靠性的方方面面因素,并采取措施提高热控现场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准确性。
测量系统可靠性分析:测量系统一般由检测元件及取压部件、检测仪表、显示仪表、辅助件等四部分组成。
任一部分故障都会或大或小导致测量失准。
1 温度测量1.1 安装位置测温元件应安装在能实际表示被测温度、尽量不受剧烈振动和冲击的地方。
如出口烟温,空预器出口一、二次风温等宽度较大的烟风道温度测点的布置,布局不合理将导致的温度测量偏差会很大。
另外对于泵、风机本体和电机轴承温度热电阻安装时需保证探头长度达到被测面,以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1.2 保护套管在高温、高压及高速流体冲击的场合,必须有足够强度的保护套管以保证测温元件正常、安全工作。
保护套管壁厚的增加会提高应力强度,但壁厚的增加相应会导致传感器热惰性的增加,需合理设计和选择保护套管。
保护套管与被测管路连接部位外围注意防腐,防止出现腐蚀后需要更换时无法取出。
磨损较大部位如床温,应采用抗震耐磨保护管,介质流速较大的低压管道如汽机循环水管道要考虑保护管的强度,热电偶在测量温度较高时,应选择合适的保护套管并垂直安装,以避免保护套管长期工作后变形弯曲,温度元件无法拔出检查校验等。
系统可靠性设计中的可靠性增长分析在现代社会中,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电子设备、交通工具还是生产线,系统的可靠性都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对系统可靠性的增长分析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可靠性增长的概念入手,探讨可靠性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可靠性增长的方法和建议。
一、可靠性增长的概念可靠性增长是指系统在运行中经过一定时间后,其可靠性水平呈现出一种增长的趋势。
这种增长可能是由于系统逐步消除了一些潜在的故障点,也可能是由于系统的运行参数和环境条件发生了一些变化,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可靠性增长的概念是建立在对系统运行和故障数据的分析基础上的,通过对系统故障数据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发现系统的可靠性是可以增长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可靠性增长的原因可靠性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系统设计和制造水平的提高,二是系统运行条件和环境的改善。
1. 系统设计和制造水平的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系统设计和制造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系统的结构更加稳固,故障点更加少,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另外,对于一些传统的故障点,也可以通过改进设计和制造工艺来逐步消除,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得到增长。
2. 系统运行条件和环境的改善系统的运行条件和环境对于系统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极端的环境条件,比如高温、高湿、腐蚀性气体等,都会对系统的可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随着环境监测和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对系统的运行环境进行更加精细的控制,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三、可靠性增长的影响因素可靠性增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系统自身的特性和运行环境的条件。
1. 系统自身的特性系统自身的特性包括系统的结构、材料、技术水平等。
不同的系统在设计和制造上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对于可靠性增长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一些大型机械设备可能更注重于系统结构的稳固性和耐用性,而一些高科技设备可能更注重于系统运行参数的稳定性和精度。
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提升的关键技术有哪些在现代社会,电力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能源。
无论是家庭中的照明、电器设备,还是工厂里的生产线、大型机器,都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停电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便和损失。
因此,提升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成为了电力行业的重要任务。
那么,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提升的关键技术有哪些呢?一、优化电网结构合理的电网结构是保障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基础。
通过优化电网的拓扑结构,可以减少线路的迂回和交叉,降低线路的损耗,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和稳定性。
例如,采用环网、双电源供电等方式,可以在一条线路出现故障时,迅速切换到备用线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此外,合理规划变电站的布局,缩短供电半径,也能够减少电压降,提高供电质量。
在优化电网结构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电网的扩展性和适应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电网需要能够方便地进行扩建和升级,以满足未来的用电需求。
同时,电网结构还应能够适应新能源的接入,如分布式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实现能源的多样化供应。
二、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关键。
因此,加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
例如,通过在线监测设备的温度、湿度、电压、电流等参数,可以提前预警设备的异常情况,为及时维修提供依据。
其次,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
按照设备的运行规程和维护手册,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清扫、紧固等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同时,对于老化、损坏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换,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停电事故的发生。
此外,加强设备的质量管理也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在设备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把关设备的质量,选择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的产品。
同时,要加强对设备供应商的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价机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关于火力发电厂的常见热控保护技术的探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热控保护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火电厂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火力发电厂热控保护技术应用时的一些问题和策略。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热控;保护;应用随着我国的电力事业快速发展,火力发电厂的设备也日益趋向于自动化和智能化,因此火电系统整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也日渐凸显其重要性。
火电厂的自动化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热控保护装置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它对于提高整个主组以及主辅设备的安全可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而,热控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1 热控保护装置和技术火力发电厂的热控保护系统和装置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主设备与辅设备发生严重故障时,来保护整个热力工作系统,软化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相应的停机检修工作,以防止发生设备上的损坏以及工作人员的伤亡,避免由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
伴随着机组的容量不断增大以及自动化的控制水平不断提高,火电厂对于热控保护系统已经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提高热控保护装置的安全可靠性是热控的检修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共同的责任。
dcs的控制系统是一种集合了计算机技术、系统的控制技术、网络的通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多种技术的综合控制系统。
能够提供较为友好的人机界面窗口,并具有强大的通讯功能,在工业的过程控制与过程管理中得到了广阔的运用。
近些年,dcs控制系统的成熟与发展推动了热工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当今,怎样防止热控dcs 系统的失灵与热工保护的误动和拒动就成为了火力发电厂相关热控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所密切关注的一个焦点。
2 热控保护系统常见故障分析热控保护系统常见的故障一般为:由于dcs的硬件或软件出现问题而引起保护误动。
出现类似故障主要是因为软、硬件设备诸如信号处理卡、设定值模块、输出模块或者网络通讯等发生故障引起的。
由于热工元件出现问题误发信号造成主机或辅机保护出现误动或拒动的故障称为热控元件故障,其占的比例较大,原因主要是元件老化严重,元件质量不可靠或者单元件工作,没有冗余设置和识别等;由于线路的断路或虚接所引起的系统保护误动故障主要是因为电缆出现老化、电缆绝缘受到破坏、接线柱被进水、空气潮湿腐蚀等;设备电源故障主要是因为热控设备电源的接插件接触不良或者电源系统在设计上不够全面和可靠:人为因素故障主要是因为人为操作失误等引起的。
大型火电机组负荷自适应控制优化技术1. 引言1.1 概述大型火电机组是重要的能源供应单位,其负荷自适应控制技术在实现高效、稳定的发电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如何提高火电机组的负荷自适应控制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详细介绍大型火电机组负荷自适应控制优化技术。
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在引言部分,会先进行概述,解释论文所关注的问题;然后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章节安排;最后明确本文的目标。
1.3 目的本文致力于探讨大型火电机组负荷自适应控制优化技术方法,并结合案例研究与实践来评估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各种优化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 总结出最佳实践或基于特定情况下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另外,本文还将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并展望未来研究领域和趋势。
通过该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大型火电机组的负荷自适应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并进一步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负荷自适应控制技术概述2.1 负荷自适应控制的定义和原理负荷自适应控制是指通过对火电机组负荷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根据负荷变化情况调整控制策略,以实现高效稳定的运行。
其原理是基于火电机组运行过程中负荷波动较大的特点,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将实时获取到的负荷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火电机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
2.2 火电机组负荷自适应控制的重要性火电机组是能源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供需关系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火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复杂多变的负荷波动。
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响应这些波动,可能导致能源供应不稳定、损失增加或设备故障等问题。
因此,采用负荷自适应控制技术可以提高火电机组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减少能源消耗以及运行成本,并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3 目前存在的挑战和问题尽管负荷自适应控制技术在理论上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提高热工设备的可靠性措施发布时间:2021-10-09T05:20:49.185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15期作者:田良英[导读] 本文对伊敏发电厂6台机组热工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
田良英华能伊敏煤电公司伊敏发电厂内蒙古自治区 021134 摘要:本文对伊敏发电厂6台机组热工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
提高热工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技术内容,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和系统可靠性的技术措施,控制逻辑和单点信号保护逻辑优化、热控设备可靠性分类,并就提高热工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及技术工作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控制系统可靠性有效性技术措施1 .伊敏发电厂自动化系统运行状况伊敏电厂现建有2台550MW机组,4台600MW机组。
2002年6月,我厂对热控系统进行了DCS改造,热控系统采用ABB公司Symphony Rack分散控制系统组成电站控制和监视系统,DEH就地阀门采用哈尔滨汽轮机厂提供的膜盒阀控制,改造后对协调控制也根据电厂实际情况进行了重新设计,实现了机炉的协调控制,进而实现了AGC控制以及快速减负荷RB(RUNBACK)。
为保证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可靠的设备与控制逻辑是先决条件,正常的检修和维护是基础,有效的技术管理是保证。
只有对设备和检修运行维护进行全过程管理,对所有涉及大系统安全的外部设备及设备的环境和条件进行全方位监督,并确保控制系统各种故障下的处理措施切实可行,才能保证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提高自动控制系统可靠性方面的技术措施提高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技术研究内容,包括控制系统软硬件的合理配置,采集信号的可靠性、干扰信号的抑制,控制逻辑的优化、控制系统故障应急预案的完善等。
需要从设计开始,贯穿基建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维护和管理的整个过程。
2.1 大机组典型控制策略目前大机组所采用的辅机逻辑控制策略,同协调控制策略一样,基本上是随各机组的DCS控制系统从国外引进的技术,虽各有其特点,但基本原理都基本相同。
火电厂集控室运行安全问题的探讨作者:周树林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09期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持续不断向前发展,广大民众用电量也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给火电厂发电单位带来了很大压力和挑战。
需要火电厂相关管理人员转变以往发展模式,尤其是集控运行相关系统,显然已经不符合当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
对此,我们对火电厂集控运行现状展开详细、仔细的讨论。
以便从中寻找更加科学、合理发展路径。
进而推动火电厂能够安全、稳定、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火电厂;集控室;安全;探讨随着火电厂相关产业持续不断发展,集控运行相关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火电厂日常运用当中,火电厂通过使用集控运行相关系统技术,改善了以往火电厂的运行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火电厂经济收益,不仅有效节约了很多火电厂相关资源,而且给火电厂正常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但是,集控运行系统也需要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尤其,火电厂外部环境对集控运行系统产生严重威胁。
如果不重视外部环境,将会对集控系统正常、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对此,我们进行详细分析。
一、火电厂相关集控运转状况在日常火电厂相关运转中,有很多系统设备由于长时间的运转,避免不了要出现不同向题。
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认真的排查,从中寻找解决这些问题一些方法,更好的应用到系统设备当中,使得火电厂相关设备系统能够稳定运转,近些年,集控运行主要状况有以下几个方面:1.汽压系统管控,这种过程的主要理论控制根据是能力平衡相关公式,加强对煤粉量进行有效控制,在主汽压相关压力系统条件下,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控制进炉灶立的煤量,来达到控制主汽压力。
2.气温相关系统管控,这个控制过程,主要是经过煤水之间进行合适的调节热水量温度,从而达到实现运转机组太过于热的气温粗调,这个时期通常会出现很多影响气温的因素。
例如,水温度、火焰相关温度、热水比例大小等。
3.再加热温度相关系统管控,这个系统操作难度有些大,在对相关温度进行调试时可以采用多种调试方式。
探析如何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水平关键词:电厂;自动化水平;策略如今,大型火电厂的热工自动化水平、控制方式和管理模式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当前的设计思路能否适应电力市场竞争机制,如何优化设计,使其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满足电力市场要求,成为设计人员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我国电厂热工自动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自动化设备投入率低(1)主机的可控性差。
无可调余地,例如锅炉的汽温调节投不上的原因主要是过热器受热面和喷水调节量不匹配,减温水调节门全开或全关时,汽温仍偏高或偏低,不起调节作用;又如给水调节门选择不当或质量差,造成漏流量大,不能在较大的负荷变化范围内起调节作用。
(2)缺乏可靠的测量装置。
如燃烧系统中煤量和风量调节,没有装设适宜的燃煤量和风量计量仪表,或者缺乏必要的修正补偿装置,使测量信号不准确,影响自动设备的投入。
(3)系统设计不完善。
缺乏必要的限制、报警和安全保护设施,如过去采用的d d z- i系列调节器,在各环节故障时无报警及连锁保护措施等,影响了运行人员对调节设备的信赖性,怕自动失灵引起事故而不愿投自动设备。
(二)与国外存在差距1.控制机组的台数国外设计的集中控制电厂,其控制室控制机组的台数一般为两台,少数也有三台甚至四台机组的。
机组的控制盘台长度一般为5-7 米,有的还采用主辅盘的布置方式,使主盘台尺寸更小,以利一人值班,监控一台单元机组.我国设计的2 0 万、3 0 万千瓦机组多采用单一功能的仪表和操作设备。
由于仪表的可靠性差,对少数重要参数如汽包水位等不得不重复设置仪表,且辅机程控水平低,多为单独操作,因而操作开关数量多。
由于这些原因,控制盘台长度达 9 -1 2 米,需要分别按炉机电配置值班人员,控制室控制机组的台数多数为两台,也有些厂为避免控制室内人员过多,互相干扰,要求一个控制室只监控一台机组。
2.协调控制系统国外单元机组的负荷调节一般采用协调控制系统,选用具有监控功能的组件组装仪表,把炉机电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调节,而对简单的对象,则大量采用气动基地或调节器。
探讨如何提高设备可靠性提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用户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可靠性管理也应进一步得到加强。
近年来,科学技术飞速成发展,电力设备和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对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旦系统发生事故,将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和难以估量的社会影响。
因此,电力企业的可靠性管理是电力工业现代化发生的客观要求,是企业全面安全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1.充分认识可靠性管理的重要意义,建议健全管理体系1.1端正认识,加强领导可靠性管理主要是在电力工业的设计、设备制造、基建安装、生产运行诸环节中制定并执行统一的可靠性准则,监察分析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以各项指标来检验诸环节的预期目标和效益,提出改进措施,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提供重要依据,更主要的是和国际电力管理模式接轨。
因此可靠性工作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工作。
1.2建立管理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可靠性管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是一项繁琐和细致的工作,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因而要做好以下工作:1.2.1从基层到各级都应建立以负责生产的主要领导为首的可靠性管理网,认真做好信息数据的收集、汇总、指标考核、分析、信息反馈三大环节,并派得力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人员担任可靠性管理的日常工作。
1.2.2把可靠性指标作为企业考核的硬指标,无论企业的机制、大修质量考核、运行调峰考核都可以可靠性指标考核为主,并把可靠性指标分解到各个生产环节,落实到岗,落实到人,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
1.2.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专业素质电力可靠性专责的工作要有一定专业技术、具有一定现场经验和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
为提高可靠性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可采取以下措施:(1)调整电力可靠性工作人员配备;(2)在现有条件下,提高电力可靠性专责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如开办多种形式的学习班,举办专业及跨专业技术研讨会、专家研讨会等,并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另外,可靠性管理技术培训的对象不能仅限于各专责人,还应普及到生产管理的各部门中去,使可靠性管理工作渗透到生产及管理的各个层面中。
电气安装中的电力系统可靠性与可用性在电气安装领域,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它们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分析电气安装中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用性。
1. 可靠性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满足用户需求的概率。
可靠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设备可靠性设备可靠性是指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的能力。
在电气安装过程中,应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设备,并进行正确的安装和调试。
1.2 系统可靠性系统可靠性是指整个电力系统在部分设备故障时,仍能正常运行的能力。
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可以采用冗余设计、故障切换等技术。
1.3 维护可靠性维护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出现故障后,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的能力。
建立健全的维护保养制度,提高维护人员素质,是提高维护可靠性的关键。
2. 可用性电力系统的可用性是指电力系统在任意时刻,能够为用户提供所需电力的能力。
可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供电可靠性供电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为用户提供稳定、合格的电力的能力。
提高供电可靠性,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
2.2 电力质量电力质量是指电力供应过程中,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符合规定的要求。
保证电力质量,有利于提高电气设备的可用性。
2.3 供电能力供电能力是指电力系统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能够应对突发负荷变化的能力。
提高供电能力,可以采用智能化调度、优化电网结构等技术。
3. 结论在电气安装中,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是衡量电气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提高设备可靠性、系统可靠性、维护可靠性、供电可靠性、电力质量和供电能力,可以确保电力系统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保持稳定、高效的运行。
以上内容为左右。
接下来,可以进一步分析电气安装中影响电力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的因素,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浅析如何提高电力系统二次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摘要:现今世界范围内正在兴起新一轮的能源及产业革命,在先进技术及设备的支撑下,能源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在这期间,发电工程的筹建扩建工程未曾停止,对电厂来说,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是其研究的重要课题。
而电气二次设备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组成,其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将会对电厂设备的运行产生直接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可靠性的措施,以期电气二次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促使我国电力生产的高效安全。
关键词: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可靠性在对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进行施工后,就可在此基础上结合电力系统实际的设计特点及生产需要,开展二次设备的设计及施工工作。
电力系统中的二次设备对电气的稳定运行有重要作用。
在二次设备设计施工阶段,应根据电力系统整体以及中长期的生产规划开展,对电力系统现有设备的结构特点及运行情况进行充分把握,在运用成熟先进科技基础上,保证二次设备运行的可靠性[1]。
但就目前来看,国内电气系统二次设备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较大问题,需要采用相应的措施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一、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存在的问题分析(一)设计时协调度不够现今的电力行业电气二次设备均存在普遍的设计复杂、设备及环节涉及较多等问题,环节之间结构较为紧密,关联性很强。
因此,在设计中整体性较为突出,也就是一旦设计完成后,改动较为困难。
因此,在对二次设备进行设计时,需要进行明确规划,因由粗到细逐级开展。
但是在设计电气系统二次设备过程中,由于部分设计人员对电气系统整体了解不够,加上与一次设备、保护装置及热控体系施工人员的沟通不够,导致二次设备在未完全把握施工细节情况下盲目施工设计[2]。
环节之间技术人员沟通协调出现问题导致二次设备的设计成果不能为电力系统所应用,或投入运行后收到的效果并不明显。
(二)设计方案过于复杂要想实现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的有效运行,设备系统所采用的设计思路并不是唯一性的,不同设计人员可依据自身的知识背景及经验设计出丰富多样的二次设备系统。
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及其提高的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能源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
电力系统能保障我国居民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顺利进行的保障。
因此,要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从而达到安全用电、随时用电、减少停电次数的目的。
本文针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提升可靠性的相应措施,以期为日后电力系统保障工作提供相应参考建议。
关键词: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措施引言: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能直接反映电力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企业管理水平、设备水平和供电质量水平,也是电力企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
从电力系统可靠性的本质意义上看,就是使用最合理、最科学、最经济的供电方式,将电力安全、可靠的输入终端用户中。
保证全方位用户有充足的电量以及合理的供电质量,从而形成系统化、全面的供电管理系统。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用户电力使用情况,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它反映的是一个供电企业的供电水平、管理水平、电网状况,因此需要对其引起高度重视。
1.电力系统可靠性概述可靠性是指对一件事物或多件事物是否符合客观要求的一种依据[1]。
在分析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时,要从两个方便入手:一是电力系统中的供电量是否能满足日常生产、生活;二是电力系统中是否存在一定的影响电力安全使用的因素。
换言之,就是专业人士所提出的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充裕度。
如果电力系统在日常用电高峰时不会出现电压不稳或是断电、停电等情况的发生,就说明电力系统在充裕度上能满足一定需求。
如果在电力系统中没有出现紧急事故或者关于安全方面的问题导致大规模的停电、断电和其他不良情况,就可以认为电力系统符合可靠性标准。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多个环节组合而成,如图1所示。
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就是向用户提供稳定、安全、有效的电能资源。
电力系统内部运作过程是环环相扣的,其中涉及到发电设备、电缆、变压器等,多种电力设备构构架出一个完整电力系统。
关于60万机组火电厂热力设备运行与检修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之一,火电厂在能源结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0万机组火电厂属于大型火电厂,其热力设备的运行与检修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60万机组火电厂热力设备的运行和检修,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 60万机组火电厂热力设备概述60万机组火电厂是指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机组,其热力设备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除尘器、脱硫装置等。
这些设备在火电厂的发电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了燃煤等燃料能够高效、安全地转化为电能。
锅炉作为热力设备的核心,负责将燃煤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能,驱动汽轮机发电。
汽轮机是发电系统的主要动力装置,将锅炉中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
除尘器和脱硫装置则负责处理锅炉燃烧排放中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净化排放气体,保护环境。
以上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关乎火电厂的安全、高效运行,因此设备的运行与检修显得尤为重要。
2. 热力设备的运行管理热力设备的运行管理主要包括日常运行监测、设备状态评估和运行数据分析等内容。
火电厂一般会建立健全的设备台账,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运行记录等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实时监测。
对于一些关键设备,还需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在设备状态评估方面,火电厂需要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稳定性。
对于设备的耗损、老化、故障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并进行预测性维护,确保设备的寿命和性能。
而运行数据分析同样重要,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为下一步的设备检修提供参考依据。
热力设备的运行管理需要综合运用现代化的监测、评估和分析手段,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3. 热力设备的检修维护热力设备的检修维护是保障热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关于如何加强电厂集控运行的措施探讨摘要:在现代社会中,电力能源业已成为能源供给领域的行业担当,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进步,电厂集控运行方面的技术也应不断完善,以实现自身的优化。
但这其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问题也是复杂的。
面对诸多的问题与挑战,本文针对电厂集控运行中需要面对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电厂集控;运行:问题;措施电力能源,就目前来说是能源供给领域的主要支撑。
它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以迅猛的态势不断发展,电力领域也应当自觉推进自身的发展进程,以与时俱进的管理思维和控制技术为现代化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因此,集控运行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关措施,是非常有探讨必要的议题。
一、电力集控运行的优势(一)有利于资源的统一调配集控运行,即集中控制运行技术。
与传统电厂运行技术不同的是,现代电厂的一个单元,主要以一个发电机、一个汽轮机和一个锅炉为组成单位,通过集散控制系统,对一个单元进行管理和操作,并且,每个单元制机组进行独立工作,与其他单元制机组是相互分开的。
这就是现代电力的“电厂集控”。
就传统的电厂控制技术来说,由于资源较为分散,不易控制管理,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而集控运行则有利于资源的统一调配,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做支撑,集控运行大幅度提高了电厂的生产效率。
(二)实现监控岗位的精简,提高电厂效益就目前看,电厂集控运行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集控运行技术步入智能自动化,进而减少了监控岗位的数量,精简工作人员的数量,提高了电厂的经济效益。
但是,人为监控技术依然在集控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集控运行技术的更新和完善,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也必须得到相应提升,这也对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有一定促进作用。
二、集控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一)安全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电厂集控运行涉及到的大型设备数量众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危害面会非常广,轻则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重则危及人身安全,造成伤亡惨剧!因此,集控运行中的安全问题应摆放在工作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