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392.50 KB
- 文档页数:68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一——鉴赏诗歌的形象(2)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一——鉴赏诗歌的形象(2)文章来自: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一——鉴赏诗歌的形象一、能力要求1、诗歌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而形象又常常蕴藉了作者的情感。
准确分析形象意味着我们应该能分析诗中的景物特征和人物特征。
诗歌景物特征的分析首先要明确诗人所写的景物对象,景物组合所体现的氛围特征,再分析其相互关系和传情效果,还要能分析写景方法。
人物形象的分析则往往由整体界定和具体分析两步组成。
整体界定时要能有效地从原诗撷取信息,要对人物的年龄等外貌特征和身份性格等内部特征以及社会阶级属性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具体分析则要求能结合原诗信息对整体界定中的定义来源作出阐释。
2、正确理解词句回顾历年高考,正确理解词句一直是诗歌鉴赏的一项基础要求。
正确理解词句首先要求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境、背景分析原则,其次要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和词性,有时还要注意词句的修辞。
3、鉴赏表现手法这是一个庞大的阅读知识系统,它包括诗歌的整体写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具体运用情况,也包括修辞手法的判定及其效果分析以及联想、想象、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的识别等内容。
这是对古诗写作艺术技巧的赏析,也是高考必考的能力点。
二、鉴赏诗歌的形象准确把握形象明代诗人。
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
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
后被朱元璋借苏州知府魏观一案腰斩于南京。
高启为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
其诗雄健有力,富有才情,开始改变元末以来缛丽的诗风。
学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
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
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
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
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知识生成性练习教案教学园地05-06 2145:古代诗歌鉴赏---“形象”知识生成性练习教案一、考点解析:高考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一般可分为景、物、人。
解题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用什么方法来表现;(4)形象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情感思想和社会意义)。
(视所提问题而定)二出题角度(一)景1、描写了哪些意象(景象、景物)有什么作用(效果)?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8分)余干旅舍刘长卿摇落暮天迥,清风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答、暮天清风霜叶孤城秋水独鸟渡口初上月作用有两点,交待了时令景象,烘托渲染了郁郁的离情乡愁,暗示了凄清悲愁的内心世界。
2、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江上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江上董颖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摩挲:用于抚摸。
两首诗各按什么顺序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各自的景物特点如何?[参考答案]两诗都按空间顺序写景。
(一、二句先写江面上空景色:秋天天空中的阴云半开半合,有阴有晴;傍晚时分,含雨的云彩在低空中徘徊。
第三句写江的对面,青山叠嶂、云雾缭绕,最后一句写诗人在迷惘中发现远处千帆竞驶的情景。
)巧妙地将秋阴、晚云、青山、千帆等景物,置于广阔的背景下。
气势开阔、恢宏,又正值傍晚时分,景物更笼罩上了一层朦胧色彩。
董诗一、二两句写诗人站在江边眺望之景:首先映入诗人眼帘的是万顷碧波的江面。
接着将视线入天空,如镜的天空澄清寥廓,一双白鸥由天际飞来。
三、四句收回视线,写岸边小柳。
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诗人笔下的秋江、碧天、飞鸥,构成了一幅广阔、明丽的画面。
3、哪些景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灞上秋居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导语】中国古诗词,内容丰富,绚丽多彩,特别是⼀些优秀诗⼈的创作,往往体现着诗⼈的⾼尚情操和⼈格⼒量。
在欣赏古代诗歌时,多注重诗歌的思想情感,有助于涤荡⼼灵,陶冶性情,使读者道德情操得到升华。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
其⼀景物形象⼀、知识储备。
(⼀)常见七类意象的内涵。
1、送别类:杨柳、长亭、短亭、南浦、劳劳亭、酒2、思乡类:明⽉、鸿雁(易引发游⼦的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3、愁苦类:梧桐、杜鹃(⼜名“⼦规”,叫声似“不如归去”)、流⽔、猿猴、⼣阳、⾬、落花(有伤春、惜春之意,也可象征⼈的青春不再,流露着伤感之情)芳草(喻离愁别绪)4、抒怀类:菊花(隐逸,⾼洁)、梅花、松柏、⽵、冰雪、⿉离(抒发国家昔盛今衰的感慨)5、爱情类:红⾖、莲⼦、连理枝、⽐翼鸟6、战争类:投笔长城(斩)楼兰勒燕然(建功⽴业)柳营请缨羌笛7、闲适类:五柳东篱三径另:云——来去⾃由,可象征游⼦、飘泊、⾃由。
⼆是遮蔽光华,喻⼩⼈。
鸟——飞鸟可任意飞翔,象征⾃由。
鸟声清脆明亮,⼜是春天的写照,或是幽静的反衬。
(这些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即是诗歌中的意象。
)(⼆)意境1、意境——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产⽣想像的境界。
是诗⼈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然景物)的有机统⼀。
2、常见意境⽤词:明媚绚丽恬静空寂幽清明净迷蒙暗淡肃杀荒凉险恶孤寂阴森恐怖雄奇壮阔清幽恬静瑰丽壮观⽣机勃勃虚幻飘渺孤寂冷清萧条冷落阴沉凝重祥和静谧苍凉悲壮闲适恬淡⾼远深邃清新明丽清冷幽静3、意境类解题思路:(1)描摹诗句图景;(2)概括意境特点;(3)剖析作者思想情感。
例题:下⾯这⾸诗营造了⼀种怎样的意境?绝句⼆⾸(其⼀)杜甫迟⽇江⼭丽,春风花草⾹。
泥融飞燕⼦,沙暖睡鸳鸯。
注:本诗是杜甫经过两年的流离奔波回到成都草堂之后,⾯对浣花溪⼀带的春光⽽作。
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派美丽的初春景象——阳光普照,江⼭秀丽,春风吹拂,花草飘⾹,泥融⼟湿,燕⼦筑巢,沙⼦温暖,鸳鸯静睡。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概念解析: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
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
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意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二、鉴赏指导:1.具体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怎样把握人物形象?(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
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
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
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答案构成:(1)什么形象(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文段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形象一、诗歌形象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意象。
(一)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即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本人)。
常见的诗人形象有:1.豪放洒脱的形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仅只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写的是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表明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
4.爱惜人才的形象。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5.儿女情长的形象。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鉴赏诗歌形象的思路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方法一致,一般从其“社会地位”“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
(二)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形象一、概念介绍1、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意象与意境。
2、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科普文章中的“月亮”是“物象”,只有将月亮写入具体诗作中被多样表现才能成为意象。
3、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与生活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象是构成诗歌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而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所构成的境界,具有整合性。
意象和意境的关系就如同砖瓦和整座楼房的关系一样。
一首诗往往出现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共同构成一定的意境。
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借“行舟”“乡书”“归雁”等意象表达了羁旅在外而神思故里、想念亲人的感情。
板块一鉴赏景物形象一、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一种意境。
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能力,或者对某种意境的特点的概括能力............。
二、技巧点拨: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答题模式是怎样的?1.提问方式:对这首诗中的景物形象作简要分析。
2.提问变体:这首诗选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答题步骤:①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③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和效果,分析诗歌传达出的情感。
三、高考试题精练:(2012山东卷)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技巧梳理一.人物形象类型形象举例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4.矢志报国、慷慨激昂的形象。
5.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6.归隐田园、寄情山水的形象。
7.旷达自适、淡泊孤高的形象。
8.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
9.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
10.孤单寂寥、闺怨相思的形象。
词汇储备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送别友人思家念亲、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人世飘零、世事变迁、历史沧桑吊古伤今、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二、鉴赏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
(2)从人物的肖像(外貌)、语言、行动(动作)、心理、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抓住反映感情的词语。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三、思想感情类型(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百姓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逝去,壮志难酬的悲叹。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抒发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
对大好河山的讴歌。
(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
思亲念友。
边关思乡。
闺中怀人。
(4)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的留恋。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5)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昔盛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
青春易逝的伤感。
仕途失意的苦闷。
告慰平生的喜悦。
四、诗歌风格类型整体风格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