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市场秩序法
- 格式:pdf
- 大小:582.48 KB
- 文档页数:28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经济法基础》是一门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法的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熟悉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秩序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等主要法律制度的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和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和进一步学习相关法律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特征和体系。
2、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3、熟悉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秩序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等主要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
(二)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问题。
2、具备一定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实务操作能力。
3、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增强法制观念。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程教学内容(一)经济法概论1、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经济法的概念(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2、经济法的特征和体系(1)经济法的特征(2)经济法的体系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1)经济法的基本原则(2)经济法的基本制度(二)市场主体法律制度1、企业法律制度(1)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2)合伙企业法律制度(3)公司法律制度2、企业破产法律制度(1)破产申请与受理(2)破产管理人(3)破产财产与破产债权(4)破产清算(三)市场秩序法律制度1、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种类(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2、反垄断法律制度(1)垄断行为的概念和种类(2)反垄断执法机构和法律责任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1)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2)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争议解决4、产品质量法律制度(1)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2)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3)产品质量责任(四)宏观调控法律制度1、财政法律制度(1)预算法律制度(2)政府采购法律制度2、税收法律制度(1)税收的概念和分类(2)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3、金融法律制度(1)银行法律制度(2)证券法律制度(3)保险法律制度(五)社会保障法律制度1、社会保险法律制度(1)养老保险法律制度(2)医疗保险法律制度(3)失业保险法律制度(4)工伤保险法律制度(5)生育保险法律制度2、社会救助法律制度(1)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2)特困人员供养法律制度(3)受灾人员救助法律制度3、社会福利法律制度(1)老年人福利法律制度(2)残疾人福利法律制度(3)儿童福利法律制度四、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八年级历史上第四课知识点历史是一面反思镜,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得出很多经验教训。
八年级历史上第四课是学习中国封建社会的内容,其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下面我将分几个方面简单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封建社会的构成封建社会是一种政治制度和社会形态,是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构成的。
地主阶级是封建主,具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特权,而农民阶级则是被剥削和压迫的弱势群体。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通过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控制了整个社会生产的命脉。
而农民阶级,则不得不在土地上为地主阶级耕种、种植、支付租税,为地主阶级提供物质财富。
二、封建制度的实质封建制度的实质就是封建主“以地治人、以人制人”的控制方式。
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通过控制农民的生产工具,强迫农民为其劳动,实施“剥削、榨取”的行为。
此外,地主阶级还对钱粮、官爵、婚姻等方面进行法律性旧式束缚,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和剥削,实行年田制度和坊保制度等一系列封建制度,从而维持了封建社会中的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
三、封建社会的政治性质封建社会的政治性质是以封建主为代表的专制统治。
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在政治上非常专制,在社会上具有血缘的力量,导致了官僚权力的相对独立和私有化,封建社会的权力即在官僚、军队和地主大族的手中。
在统治地位上,封建君主、官僚霸权与封建地主三者之间的关系相互较松。
由于地主权力的实际掌握,所以封建君主和官僚被封建地主所制约,权力往往不能完全自主掌握。
四、封建社会经济封建社会的经济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条件下,生产关系更具单一性和稳定性,而生产方式完全依赖于自然和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在封建社会的初期,由于大量奴隶,经济大体上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但随着中世纪的转变,人们逐渐发掘和利用城市中的根据地,随着市场经济和其他社会经济领域的发展,商贸活动成为封建社会中的兴盛活动之一。
以上便是八年级历史上第四课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是应该被珍惜的财富,让我们一起学习历史,回顾过去,更好地面对未来。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1、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时代要求。
(29.2)2、民主当以人民利益为重,法治当以公平正义为念。
人民不仅是民主法治的直接受益者,更应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有力的推动者。
(29.3)3、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44.1)4、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45.1)5、为什么要实行法治?(即:实施法治的意义)(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45.1)(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会予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47.2)6、法治的要求:(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45.2)(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关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46.1)7、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
(47相关链接)8、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7.3)9、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8.1)10、怎样建设法治中国?(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四个“每一”)(49.1)(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复习提纲)【一句话必背】1.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5.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6.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7.政府的作用:管理、服务。
政府的权力来源:人民。
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8.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9.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10.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问答题梳理】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意义)①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①实行良法之治。
②实行善治。
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法治国家?(要求)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要求)①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②政府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③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6.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十六字方针)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7.怎样厉行法治\建设法治社会?(要求)①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计算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技能,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本课程将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应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包括打字、文件管理、网络浏览等。
2、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使用,并能够进行基本的排版、表格制作和演示文稿制作。
3、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安全知识,能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4、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
三、课程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分类等。
2、操作系统: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等,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和系统设置。
3、办公软件:介绍常见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档排版、表格制作和演示文稿制作技巧。
4、网络应用:介绍常见的网络应用如浏览器使用、电子邮件、网络搜索等,并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安全知识。
5、信息安全:介绍个人信息保护的技巧和方法,如密码设置、安全浏览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上机实践等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同时,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将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和平时表现等。
其中,理论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办公软件和网络应用的使用技巧和能力;平时表现则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表现等。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1.为什么要实行法治?(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2)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4)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1)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更加重视法治建设。
(2)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4.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政府的作用是什么?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6.在我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7.什么是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备知识梳理总结(部编版)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1.什么是法治?法治对我们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为什么我国要选择法治道路?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③法治是中国经历封建专制之后的历史选择。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
1840年以后,一些仁人志士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
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
直到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
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
④中国实行法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3.法治的两层基本含义是什么?(法治的两个基本要求是什么?)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①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本科)经济法实用教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功能,认识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和守法原则。
3. 熟悉我国经济法的主要法律制度,如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秩序法律制度、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
4.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遵守经济法律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基本概念与特征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3. 我国经济法的主要法律制度4. 经济法案例分析5. 经济法实践与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阐述相关法律规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经济法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经济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经济法律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法庭、企业实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经济法基本概念与特征2. 第二课时:经济法的基本原则3. 第三课时:我国经济法的主要法律制度(市场主体法律制度)4. 第四课时:我国经济法的主要法律制度(市场秩序法律制度)5. 第五课时:我国经济法的主要法律制度(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外实践成果,占总评的40%。
2.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经济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60%。
3. 综合评价: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经济法素养。
六、教学内容6. 我国经济法的主要法律制度(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7. 经济法案例分析与讨论8. 经济法实践操作与模拟实训9. 经济法领域的热点问题探讨10. 经济法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应用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分析经济法案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与讨论典型经济法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班级:上课时间:年月日午节第次课班级人数:应到人实到人任课老师:第4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规则的内容;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了解资源配置的手段2、能力目标践行市场规则,遵守市场道德,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
3、情感态度观念认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遵守市场规则,讲求市场道德,勇于竞争,拥护党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3.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本性作用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5.市场经济规则的主要内容复习旧课(略)导入新课:作为中职生,我们即将走进社会,投身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潮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
那么你是否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所了解,是否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一、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请学生阅读课本P30页的图表并进行讲解。
这两个图表说明了什么教师分析:重点说明改革开放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我国现阶段呈现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活跃局面。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材料一: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一些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所占比重,石油天然气开采%、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材料二:30年来,非公经济获得大发展。
2007年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为万户,私营企业万家,分别比1992年增长倍和倍。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企业数量达万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0%。
市场规制法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市场规制法知识点》①基本定义:市场规制法呢,就是用来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规定的集合。
简单来说,在市场里,商家呀、消费者呀,做买卖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的商家会欺负消费者,有的商家之间会不正当竞争,市场规制法就是管这些事儿的,让大家在市场里能公平地进行交易。
②重要程度:它在法律学科里非常重要哦。
要是没有市场规制法,市场就会乱套,可能好的商家被坏商家挤兑得做不下去生意了,消费者也老是被坑。
它能保证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③前置知识:需要先对基本的市场概念有个了解,知道什么是商家、消费者、交易这些基本的东西。
还得大概懂一点民法的知识,因为民法里也有关于交易的一些基础规则,市场规制法可以说是在民法基础上对市场进一步规范。
④应用价值:比如你去商场买东西,发现商家卖假货,你就能用市场规制法来保护自己。
在实际市场中,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像电商火爆起来的时候出现了很多问题,市场规制法就可以用来规范电商平台和卖家的行为,确保消费者权益。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整个法学学科里,市场规制法属于经济法的一部分。
它和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里比较大的两块内容。
②关联知识:和民事法律关系密切,因为很多市场交易在民事法律的框架内,市场规制法是对一些民事交易规则的补充。
还与刑法有些联系,像有些严重违法市场规制法的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就需要刑法来进一步制裁。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对于初学者来说有点难理解。
因为它的规定很细,涉及到的市场情况又特别复杂。
比如反垄断的规定,要搞清楚什么样的企业行为才算是垄断就很不容易。
- 关键点:我觉得关键是要理解每个规制规定背后的立法目的。
像反不正当竞争法,目的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明白了这个,再去看具体的条款就比较好懂。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比较重要,不管是法学专业课程考试,还是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都经常考。
- 考查方式:可能会出案例分析题,给个实际的商业场景,问是否存在违反市场规制法的情况;也会出一些概念辨析题,比如让区分不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四课知识点2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23、怎样尊重他人?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平等对待他人。
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欣赏他人。
24、为什么要以礼待人?(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3)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4)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25、怎样以礼待人?(1)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践行。
(4)要从小事做起,学做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26、文明用语的要求:(1)态度谦恭,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2)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3)尊重对方,多用商量口吻,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27、什么是诚信?(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2)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28、为什么要讲诚信?(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29、怎样做到诚信?(1)树立诚信意识。
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
不要轻易许诺,许诺就要做到。
若做错事,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认错,主动担责。
(2)运用诚信智慧。
(3)珍惜诚信记录。
30、怎样理解善意的谎言?(诚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1)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
(2)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应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又尊重他人隐私。
31、如何建设诚信社会?(1)国家和社会: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诚信榜样,营造诚信氛围。
(2)有关部门:严格执法,严厉打击违背诚信的行为。
(3)学校:加强诚信教育;(4)家庭:培养诚信意识,家长以身作则。
32、课本P31七天无理由退货问题(1)题答案: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健康的消费环境。
2、调整对象: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和国家对竞争行为进行检查监督发生的各种关系。
3、适用范围: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它经济组织和个人。
(三)原则: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它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要点:1、主体是经营者;2、目的:损害其它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3、属违法行为(一)混淆行为: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它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
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
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帐。
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帐。
(三)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它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四)侵犯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它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上述三种违法行为仍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案例:2002年夏,年轻有为的CT工程师王晓辉离开了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时年34岁的他,已在通用电气担任了近三年半的维修工程师,主要负责通用电气医疗集团销售CT设备的售后维修。
他曾被评为公司的优秀工程师,并担任过杭州办事处CT组负责人。
几年后,他的名字现在写在西安九翔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一栏,这是一家主营医疗设备维修的公司。
在公司介绍里,它自称曾担任通用电气公司医疗系统部的维修代理商,并以厂家价格40%-70%的低价提供维修服务,单次服务价格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
在该公司开设的名为“中华医疗维修在线”的网站上,通用电气发现九翔公司登载了“通用电气公司CT设备维修技术培训班”的广告。
广告称,培训班将提供对通用电气公司数个系列CT 的原理分析、程序介绍、功能检查、保养、故障诊断培训;培训的主讲人是“GE CT资深维修工程师”王晓辉。
2006年11月,它派出两名职员报名参加了九翔在杭州开设的第四期维修培训班;同时,通用电气向杭州市工商局举报。
11月12日,接获举报的工商局派出执法人员,对培训现场进行检查并扣留了大量培训资料,其中包含载有通用电气公司内部标识和著作权声明的文字影像资料。
同日,工商局以涉嫌违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条款对此立案。
2007年1月5日,西安中院受理了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通用电气医疗系统贸易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对西安九翔公司、王晓辉侵犯商业秘密及著作权的起诉。
3月28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以案件所涉商业秘密及著作权均归其所有为由,申请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
西安中院于5月15日开庭,对此案进行不公开审理,并于8月13日作出判决,确认被告侵犯原告商业秘密及著作权成立,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并赔偿原告商业秘密损失50万元、著作权损失40万元,合计90万元。
据悉,一审判决作出后,被告、原告先后向陕西省高院提起上诉,后均撤诉。
一审判决现已生效,并执行完毕。
(五)不当低价销售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1、销售鲜活商品;2、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它积压的商品;3、季节性降价;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六)不当搭售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它不合理的条件。
(七)不当有奖销售:1、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
(八)诋毁商誉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九)不正当招标投标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
投标者和招标者不得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
(十)滥用优势地位1、行为主体:公用企业或者其它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2、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它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十一)滥用行政权利1、行为主体:政府及其所属部门2、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它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3、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三、监督检查(一)监督检查机关:县级以上监督检查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进行监督检查。
(二)监督检查机关的职权:1、询问权:按照规定程序询问被检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证明人,并要求提供证明材料或者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其它资料;2、查询、复制权:查询、复制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协议、帐册、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它资料;3、检查权:检查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必要时可以责令被检查的经营者说明该商品的来源和数量,暂停销售,听候检查,不得转移、隐匿、销毁该财物。
4、行政处罚权四、法律责任(一)民事责任:经营者违反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1、经营者实施了不正当竞争行为2、经营者主观上有过错3、侵害了其他合法经营者权利和利益4、1和3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二)行政责任:(三)刑事责任第二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
二、消费者权利(一)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二)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三)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四)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五)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六)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七)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八)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九)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三、经营者的义务(一)保障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二)提供真实信息,不作虚假宣传(三)出具凭证和单据(四)保证质量(五)进行公平合理的交易(六)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权(七)履行法定或约定义务(八)听取意见和接受监督四、争议的解决(一)争议解决途径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责任主体的确定1、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它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它销售者追偿。
2、消费者或者其它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
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3、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原企业分立、合并的,可以向变更后承受其权利义务的企业要求赔偿。
4、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
5、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
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
6、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
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
广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节 产品质量法一、产品质量概述(一)产品质量法的概念产品质量法是指在产品质量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及因产品缺陷而引起的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侵权、损害、赔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现行的产品质量法是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通过的修改1993年产品质量法的修正案,并于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产品质量的监督第三章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一节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二节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四章损害赔偿第五章罚则第六章附则(二)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1、保证产品质量原则2、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原则3、过错责任与严格责任并行原则4、全部赔偿责任原则二、产品质量认证(一)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ISO9000。
ISO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二)国家技术监督局采用:GB/T19000(三)产品质量认证的种类: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