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6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介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苏教版七年级必修课程中的一篇人物传记。
本文主要介绍了革命英雄焦裕禄同志的生平故事,以及其奋斗精神。
其中,焦裕禄同志不断自我修正,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仰,为民族独立与人民幸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应当能够:1. 理解焦裕禄同志的家庭和成长背景,了解其革命生涯和奋斗精神;2. 掌握人物传记的写作技巧,表达对英雄的敬仰之情;3. 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体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 讲述焦裕禄同志的家庭和成长背景;2) 介绍焦裕禄同志的奋斗经历,用事例说明他为人民冬夜奔走、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精神;3) 介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鼓励学生们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对社会的责任。
2. 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和感受焦裕禄同志的真实情感;2) 教师在呈现焦裕禄同志生命中的短暂、光荣时刻的同时,注意切入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四、教学方法1. 听、讲、思考、分组讨论互动式教学法:在课堂上,通过听取教师的讲述、学生的阐述,集体讨论、分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辨能力。
2. 问答式教学法: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文本难点。
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合理添加相关知识点或历史文化背景等内容。
3. 视听结合教学法:由于焦裕禄同志生前没有视频和录音等视听信息,且其事迹较为遥远,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全面地了解他的人生悲壮,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方式加强视听效果。
五、教学内容与流程1. 学习篇章中的故事情境1) 了解焦裕禄同志的出生及故乡情况,介绍他成长的环境和家庭背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他的成长及对革命事业的热情之源。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优秀7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篇一一、综合题:1.哪组拼音没有错误?请打“√”。
a.舫(fǎng)瞻(zhān)矗(chù)()b.砌(镏(liù 溯(sǜ)()c.幔(màn)嵌(qiǎn)梭(suō)()d.髻(jì)系(jì)卅(sà)()e.逾(yú)堑(qiàn)镶(xāng)()2.给黑体字注音:3.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二、填空题:1.本文说明方法上采用了____、____、____的方法。
三、分析题: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分析几个问题。
最后来到碑身正面,看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浮雕,这是十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
国民党认为不能逾越的天堑长江,被英勇无敌的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了。
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经登上敌岸的战士,指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后面数不清的战船正在波涛中前进。
①这幅浮雕刻的内容是什么?②说出这段文章的结构特点?2.“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边”。
①“矗立”在这句话中应如何理解?②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四、问答题:本文的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五、列表题:1.填写下列表格:2.将下列形声字按表格要求进行归类:钢张飘期花望裳围左形右声上声下形左声右形外声内形上形下声内声外形参考答案一答案:1. 从略。
2. ①shù shǔ shù ②lǜ shuài shuà③cháo zhāo。
3.①瞻仰: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
景仰:佩服,尊敬。
②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
巍然:形容山那么高的样子。
③矗立:高而直立。
屹立:象山一样高而稳固。
耸立:高高地直立。
④隆重:盛大庄重。
敬重:恭敬尊重。
精析:2.①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读shù;列举过错读shǔ;几、几个读shù。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反思《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篇一教学目的一、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引导学生从十幅浮雕中了解我国近百年的人民革命斗争史,进而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真正含义,激励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
教学设想一、本文篇事物说明文,写法上很有特色。
它在按空间方位的顺序介绍的同时,又运用了时间顺序,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二、大碑座上10幅浮雕的介绍,涉及的历史知识广,初一学生尚未系统学过,所以略讲,只作一般性了解。
三、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
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重在学生能力上的培养。
五、课前预习:1.速读课文一遍,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查字、词典,解决生字、生词。
3.按说明文的结构特征,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六、课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安排: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明确体裁、解题复习、思考、圈画2 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字、词、结构等)阅读、讨论、思考3 创设问题情境: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组织学生朗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朗读、讨论、思考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分析课文第2—5节重点了解这一部分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阅读、勾画、思考2 组织学生自己分析6—10节的说明顺序;完成表格讨论、交流、思考、自由发言3 学习评价:你认为文题中的“人民英雄”究竟包括哪些人?思考、自由发言4 组织交流:如果要在纪念碑上补充建国以来的人民英雄,你认为应该增加哪些?畅所欲言第三块:语文活动:我来做导游“向您介绍我们的**中学”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组织、参与活动:出示中学平面图讨论、自由发言、个别发言第四块:课后学习与作业:1. 到网上去收索更多有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资料,小组交流,把收集的资料了出一期板报。
2. 课后请收集为国捐躯的顺德烈士的事迹,并讲给家人或同学听。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篇二教学目的一、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1500字教案题目:《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背景和内容。
2.理解并分析诗歌中的形象、主题以及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分析和解读诗歌中的形象、主题、情感和修辞。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分析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分析诗歌中的形象、主题、情感和修辞,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意义。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创作法:通过学生阅读和分析诗歌,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用激动人心的语言介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这首诗的兴趣和思考。
2.理解诗歌(15分钟)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以及写作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诗歌中的形象、主题和情感表达。
3.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诗歌中的一个主题或形象,并准备发言报告。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并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小组发言(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发言,报告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发表评论。
5.文学创作(15分钟)教师提醒学生在创作之前回顾诗歌的形象、主题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可以是诗歌、小说、散文等形式。
6.展示和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文学创作,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7.总结和反思(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能够理解和分析诗歌中的形象、主题和情感表达,以及文学创作的能力。
2.通过学生的文学创作和讨论的内容,评价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创作能力。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故事,培养学生对英雄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对英雄事迹的赞赏和尊重,并从中获得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1. 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含义以及其背后的故事。
2. 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子,表达对英雄事迹的敬佩。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和赞赏。
教学准备: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PPT、听力材料、练习题、教学视频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国内外的英雄人物的图片,向学生引入话题"英雄"。
引导学生讨论,了解大家对英雄的认知,并提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个成语来表达对国家英雄的敬意。
Step 2:阅读理解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人民英雄事迹的视频,并同时播放文字解说,学生跟读或默读视频中的文字内容。
然后,教师出示课文,并分段进行阅读和理解,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视频进行对比,加深理解。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或提问。
Step3:理解核心句子教师列出课文中的几个关键句子,让学生分析句子结构,解读句子意思,掌握关键词汇的用法和句子语法结构。
Step 4:语言输出教师通过示意图或教学PPT,展示一些与英雄事迹相关的词汇和句子,让学生进行模仿和运用。
学生可以自主编写一段话或短文,表达对英雄的敬佩,并与同学分享。
Step 5:展示和分享请学生将自己写的短文朗读出来,并邀请志愿者分享自己的短文。
通过学生的分享,让全班学生加深对英雄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短文提问,进行深入的讨论。
Step 6:教学反思教师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加强对英雄事迹的了解和尊重,并激励学生将英雄事迹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在实际行动中传承和践行英雄精神。
步骤结束。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人民英雄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主题和目的。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人民英雄的概念,解释人民英雄是指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人物。
2. 引导学生思考人民英雄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学生对人民英雄的了解和认识。
2. 教师讲解:简要介绍人民英雄的定义和意义。
3. 讨论:学生分享对人民英雄的看法和故事。
第二章:人民英雄的故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并讲述几位著名的人民英雄的故事。
2. 学生能够理解人民英雄的英勇行为和牺牲精神。
教学内容:1. 介绍几位著名的人民英雄,如雷锋、杨利伟等。
2. 讲述每位英雄的具体事迹和贡献。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几位人民英雄的故事。
2. 学生讨论:学生分享对英雄事迹的感受和启示。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人民英雄,讲述他们的故事。
第三章:人民英雄的品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人民英雄所具备的品质和价值观。
2. 学生能够培养并践行这些品质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分析人民英雄所具备的品质,如勇敢、无私、奉献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品质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教学活动:1. 品质探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人民英雄的品质。
2.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些品质。
3. 分享和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行动计划。
第四章:人民英雄的纪念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人民英雄的纪念方式和意义。
2. 学生能够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教学内容:1. 介绍人民英雄的纪念方式,如纪念碑、纪念馆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纪念人民英雄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纪念方式介绍:教师讲解人民英雄的纪念方式。
2. 小组讨论:学生讨论纪念人民英雄的意义。
3. 创作活动:学生制作纪念人民英雄的手工艺品或绘画。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能够反思自己对人民英雄的认识和态度。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英雄的定义和意义,理解人民英雄在国家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英雄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习人民英雄的崇高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人民英雄的定义和意义。
2. 人民英雄在国家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1. 人民英雄的崇高品质。
2. 学生如何从人民英雄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民英雄的定义、意义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人民英雄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其崇高品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从人民英雄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内容:1. 人民英雄的定义和意义:介绍人民英雄的概念,阐述其在国家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 人民英雄的作用:分析人民英雄在国家建设、民族振兴中的关键作用。
3. 人民英雄的事迹:讲解人民英雄的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其崇高品质。
4. 学习人民英雄,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讨论如何从人民英雄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人民英雄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人民英雄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人民英雄的定义和意义:介绍人民英雄的概念,阐述其在国家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 分析人民英雄的作用:通过案例或故事,展示人民英雄在国家建设、民族振兴中的关键作用。
4. 讲解人民英雄的事迹:选取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人民英雄,详细讲解他们的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其崇高品质。
5. 讨论学习人民英雄,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从人民英雄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年级下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教案及原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是一篇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说明文,选自1958年4月23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七年级语文的下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范文以及原文,欢迎大家参阅学习。
七年级下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一、教学目标(学生读)1、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概况。
2、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3、学习文章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体会其作用。
二、教学过程(一)、感悟新知1。
正音正字。
(学生读)瞻( )仰矗( )立五卅( )奠( )基砌( )墙上溯( )镏( )金逾( )越发髻( )天堑( ) 不朽( ) 横幅( )重幔( ) 镶嵌( )峻峭( ) 挑衅( )2、补充解释下列词语。
矗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
永垂不朽:垂,流传后世。
朽,磨灭。
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慷慨激昂: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走。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丰,多、盛。
遥遥相对:遥遥,形容距离远。
远远地相互对着。
风起云涌:涌,升起,冒出。
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当。
怒形于色:形,显示、显露。
3、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其作用是什么?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几种?(二)、探究新知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试着说说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文章副标题的作用是什么?2、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3、仔细阅读文章2——10自然段,说说本文说明了纪念碑的哪些内容?由此我们判断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4、仔细研读7——10段,作者在说明纪念碑时运用了那种说明顺序?文中的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顺序。
5、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各举一例试着分析其作用。
(三)、归纳整理(四)当堂测评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瞻仰( ) 矗立( ) 重幔( ) 髻子( )liú( )金梭biāo( ) chān( )扶diǎn( )基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使学生认识到人民英雄的伟大贡献和崇高精神。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英雄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英雄人物的事迹。
2. 教学难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意义和英雄精神的传承。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2. 讲述教学法:教师讲述英雄事迹,引导学生感受英雄精神。
3.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英雄的看法,培养尊敬英雄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英雄人物事迹图片。
2. 视频资料: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特点视频、英雄人物事迹视频。
3. 教案、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座纪念碑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1.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讲授英雄事迹2.1 教师分别讲述几位英雄的事迹,如刘胡兰、董存瑞等,引导学生感受英雄精神。
2.2 学生听后,发表对英雄的看法,讨论英雄精神的意义。
3. 小组讨论3.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传承英雄精神。
3.2 各小组发表讨论成果,教师进行总结。
4. 情境教学4.1 教师播放英雄事迹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英雄精神。
4.2 学生观看后,发表感想,教师进行引导。
5. 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尊敬英雄、传承英雄精神的重要性。
5.2 学生表示要向英雄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6. 作业布置6.1 学生课后搜集其他英雄事迹,下节课分享。
6.2 完成课后练习。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或相关纪念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英雄精神。
2. 开展“我心中的英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英雄事迹,激发尊敬英雄的情感。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座著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吗?它位于北京的什么地方?2. 教师讲解: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了解和感受。
第二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过程和设计特点。
教学内容: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过程和设计特点。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其设计特点。
2. 教师讲解: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过程和设计特点。
3. 学生讨论:让学生讨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意义和建造背景。
第三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艺术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艺术特点和意义。
教学内容: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艺术特点和意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图片,让学生观察其艺术特点。
2. 教师讲解: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艺术特点和意义。
3.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艺术的感受和理解。
第四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纪念活动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纪念活动及其意义。
教学内容: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纪念活动及其意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纪念活动及其意义。
2. 视频观看:观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活动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纪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3. 学生讨论:让学生讨论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的作用。
第五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保护和传承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及其意义。
教学内容: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及其意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及其意义。
2. 学生调查:让学生调查了解当地对于英雄纪念设施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教学目标】1.十幅浮雕所概括的历史内容。
2.记叙和说明的恰当结合。
3.说明方法的运用。
4.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
【教学重点】1.十幅浮雕所概括的历史内容。
2.记叙和说明的恰当结合。
3.说明方法的运用。
4.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
【教学难点】1.记叙和说明的恰当结合。
2.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小黑板、自制胶片。
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的资料。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天安门广场,每天清晨,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迎着初升的太阳,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广场南侧,巍巍耸立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每年的“十一”,就在这里隆重举行盛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庆典;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它巍峨、雄伟、庄严、肃穆,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参观者。
这座纪念碑,是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决定修建的。
它的设计者是一位年轻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但当时他却在为另一座大教堂作设计工作。
1952年,北京市全面规划委员会根据彭真同志的建议,正式设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由梁思成主持设计工作。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座举世瞩目的纪念碑。
二、整体感知1.读读下面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镶嵌(xiāng qiàn)挺拔(tǐng bá)镏金(liú jīn)坪坝(píng bà)奠基(diàn jī)遨游(áo yóu)谱写(pǔ xiě)浮雕(fú diāo)金銮殿(jīn luán diàn)湛蓝(zhàn lán)异邦(yì bāng)沥尽心血(lì jìn xīn xuè)2. 学生默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题目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那么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具体说说。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缅怀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光荣革命传统。
2.学习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的说明方法。
3.认识本文说明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1.学习说明文中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结合的方法。
2.学习文章用文字及画面特征对十幅浮雕进行描述以突出主题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字词:【注音】瞻仰(zhanyang)矗立(Chil)奠基Cdian)砌墙(qι)镭金(Iiu)上溯(Stl)五卅(sa)髻(jι)天堑Cqian)镶嵌(xiang)巍峨(wei,e)【词语解释】1、矗立:高大而笔直的挺立。
2、落成:(建筑物)完工。
3、瞻仰:恭敬地看。
4、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
5、遥遥相对:远远地互相对峙、对立着。
6、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丰,多盛。
7、永垂不朽:(英雄或伟人的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8、镶嵌:把一物体卡在另一物的空隙内。
9、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形,表现了显露。
于,在。
色,神色。
二、题解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何作用?标题表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抒发对先烈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
副标题点明文章的说明对象,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历史地位。
1、导入: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它的认识。
在新闻联播中,在外国使节访华新闻中,或直接看见过。
人民英雄纪念碑在这种重大的情况下出现,体现了它的政治地位、历史地位。
2、通读全文,从落成时间、位置环境、规模、高度、质地、艺术价值、意义方面概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概况。
四、文章的结构:1、划出课文中表示方位的词(在文中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词语)⑴进入广场——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走到碑前——踏上台阶——到了平台按作者的活动顺序来写,由远而近,介绍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及整个形象。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英雄的定义,认识到人民英雄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意义。
2. 通过学习人民英雄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学习人民英雄的崇高精神,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人民英雄的概念与意义2. 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民英雄事迹3. 人民英雄的崇高精神品质三、教学重点1. 人民英雄的定义与意义2. 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民英雄及其事迹3. 人民英雄的崇高精神品质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人民英雄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意义2. 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人民英雄的崇高精神品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民英雄的概念、意义、事迹和崇高精神品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民英雄事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雄精神。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民英雄事迹的理解和感悟。
4. 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述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人民英雄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人民英雄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作用。
【新课内容】1. 讲解人民英雄的概念与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人民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
2. 通过案例分析,讲述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民英雄事迹,如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等。
3. 分析人民英雄的崇高精神品质,如爱国主义、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等。
【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民英雄事迹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教育】1. 讲述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2. 引导学生向人民英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后作业】2. 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加深对人民英雄的了解。
六、教学活动1. 观看人民英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民英雄的事迹。
2. 组织学生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或纪念馆,感受英雄精神。
3. 开展人民英雄故事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英雄精神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人民英雄事迹的掌握程度和感悟。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教学目标】1.十幅浮雕所概括的历史内容。
2.记叙和说明的恰当结合。
3.说明方法的运用。
4.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
【教学重点】1.十幅浮雕所概括的历史内容。
2.说明文的说明结构及方法。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阅读课文,并思考课后练习二、三两题。
3.搜集有关天安门广场,特别是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天安门广场,新中国的象征。
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庄严时刻;1958年,为纪念1840年以来在反侵略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全国人民在首都北京修建了这座雄伟的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
今天,我们将一同前往参观,去感受那个特定的时代,去缅怀那些人民英雄!2.简介作者及文体特点。
周定舫,1931年生,浙江宁波人。
现在是一名记者,他的处女作《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使他从此走上了新闻工作之路。
他一直写得不轻松,近年来身心备受疾病的折磨,但他一直与祖国的命运、新闻工作紧密相连。
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是按照作者参观的顺序即游览路线逐段记叙和描写的。
二、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并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主要介绍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与碑身的主要特点以及十幅浮雕所展现的十件重大历史事件)2.学生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
三、讲析课文(一)研读第一部分(第1段)。
1.学生齐读第1段,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参观的总体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本段写得好,好在:语言庄重严肃;采用双重否定表肯定;使用排比突出十幅浮雕的概括性;用“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三句领起后面的九幅浮雕的描述,既突出了十幅浮雕的概括性,又使结构上富于变化;用“永远挺立”、“象征着”、“代表着”等词语点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意义。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教授有关人民英雄的知识点,介绍有关同志们的英勇事迹,使学生们更加深入了解有关人民英雄的精神和业绩,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人民英雄的含义和概念。
2.掌握有关人民英雄的代表人物和事迹。
3.了解人民英雄精神和业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能力目标:1.学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敬意和感慨。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意识。
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人民英雄的伟大意义。
2.唤醒学生的爱国之心,从而提高爱国主义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1.人民英雄的概念2.有关人民英雄的代表人物和事迹教学重难点分析:人民英雄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只有把握了人民英雄的定义,才能更好地理解人民英雄事迹的含义和重要性。
同时,有关人民英雄的代表人物和事迹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需要在听讲和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了解有关内容,对比分析这些人物的事迹,理解其涵义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展示法2.听讲法3.问答法4.课堂互动法五、教学流程Step1 自然铃声课堂上播放自然铃声,减轻学生上课前的疲劳,帮助学生进入专注的学习状态。
Step2 创设情境通过介绍有关人民英雄的事迹和精神,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人民英雄的价值。
使学生的思想情感高度融入其中。
Step3 教师讲解和学生对话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人民英雄的概念和内涵,然后根据教材内容,讲解有关人民英雄的代表人物和事迹。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关注人民英雄的精神,了解与爱国有关的知识。
Step4 课堂互动教师安排学生课堂互动,设计情境问题,让学生思考答案,体验在群体中学习的乐趣和感受,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Step5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归纳整理人民英雄的概念、内涵和代表人物及事迹,激发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英雄的含义,认识到人民英雄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英雄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习人民英雄的崇高精神,培养自己的品德。
二、教学重点1. 人民英雄的含义。
2. 人民英雄为国家、民族和人民作出的贡献。
三、教学难点1. 人民英雄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人民英雄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民英雄的含义、事迹和英雄精神。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人民英雄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英雄精神。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践行人民英雄的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文。
2. 辅助材料:关于人民英雄的图片、视频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六、教学内容1. 讲述人民英雄的事迹,让学生了解英雄的伟大贡献。
2. 分析人民英雄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学习英雄的崇高品质。
3. 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人民英雄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品德。
七、课堂活动1. 观看关于人民英雄的纪录片,感受英雄的崇高精神。
2.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位人民英雄,分析英雄的事迹和精神,讨论如何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践行英雄精神。
3. 学生代表分享:请学生代表分享自己学习英雄精神的感悟和体会。
八、课后作业2. 制定一个行动计划,明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英雄精神的具体做法。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民英雄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学习英雄精神的热情和实际行动。
3.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英雄精神的成果。
本节课通过讲述人民英雄的事迹,分析英雄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学习英雄的崇高精神,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希望学生能够铭记英雄,传承英雄精神,努力成为有品德、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六、教学内容1. 分析人民英雄的事迹,深入了解英雄精神的内涵。
2. 探讨人民英雄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贡献,引导学生产生敬仰之情。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发扬人民英雄的精神。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详细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2. 掌握一些著名的人民英雄的事迹和贡献。
3. 培养学生对英雄事迹的敬佩和尊重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2. 掌握一些著名的人民英雄的事迹和贡献。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人民英雄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对英雄的敬佩和尊重之情。
2. 学习。
(1)讲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人民英雄是指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被人们怀念和传颂。
历史上有许多人民英雄,他们有的是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革命先烈,有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士。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介绍一些著名的人民英雄的事迹和贡献。
通过课文、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人民英雄,如雷锋、焦裕禄、黄大年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事迹和贡献,激发学生的敬佩和尊重之情。
3. 活动。
(1)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一个人民英雄的事迹和贡献,然后向全班汇报。
(2)观看纪录片。
安排学生观看有关人民英雄的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他们的事迹和贡献。
4. 总结。
通过讨论和观看纪录片,让学生对人民英雄的事迹和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敬佩和尊重之情。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含义和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一些著名的人民英雄的事迹和贡献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通过小组讨论和观看纪录片等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敬佩和尊重之情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人民英雄的事迹和精神,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缅怀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教育学生懂得革命胜利果实来之不易,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辈光荣的革命传统。
2、学习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学习说明文中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如何完美结合在一起说明事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在语言中渗透的对革命先烈的赞颂之情,认识本文说明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
课前准备1、速读课文一遍,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查字、词典,解决生字、生词。
3、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或网络等收集有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十幅浮雕所展示的历史事件的内容(任选一件),并把它整理成一个小故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了解本文说明顺序和说明对象的特征,找出作者的观察行踪。
3、品味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我们打开本册课本的扉页时,首先看到了什么?这彩照给了你什么感觉?学生发言后归纳:这座矗立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近百年来为我国的独立、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兴建的。
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52年8月动工,经过五年修建,到1958年4月22日建成。
作者周定舫在纪念碑揭幕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纪念碑,写下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该文向全国人民及时介绍了这座表达亿万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之情的雄伟建筑。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1、正音正字。
(挂出小黑板,要求学生注音)瞻(zhān)仰(yǎng)矗(chù)立奠(diàn)基砌(qì)墙伟绩(jì)镏(liú)金上溯(sù)五卅(sà)不朽(xiǔ)幅(fú)天堑(qiàn)镶(xiāng)嵌(qiàn)发髻(jì)2、解释下列词语。
矗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
永垂不朽:垂,流传后世。
朽,磨灭。
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慷慨激昂: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走。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丰,多、盛。
巡捕:旧时代帝国主义在租界中的警察。
遥遥相对:遥遥,形容距离远。
远远地相互对着。
风起云涌:涌,升起,冒出。
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当。
整体感知1、解题: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提示:文章的正标题点明文章主题,副标题说明文章所要介绍的建筑物(全文的主要内容)。
2、划分课文段落。
第一段(1节):瞻仰纪念碑的心情和印象。
第二段(2-10节):具体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并介绍10幅浮雕。
第三段(11节):瞻仰后的感受。
3、创设问题情境: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组织学生朗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讨论、思考。
提示:瞻仰前的心情──万分崇敬;瞻仰后的感受──再一次默默致敬。
开头一段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点:巍峨、雄伟、庄严;结尾一段概括了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意义:再现了新中国的“艰苦道路”,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
(让学生充分朗读感受,然后教师再点拨)精读品析教师指导语:文章主要部分为第二部分,下面我们来重点学习这部分,请大家划分课文第二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2—3节):描绘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说明兴建经过和重大意义。
第二层(4—6节):介绍纪念碑的题词和碑文、结构和造型,以及概述碑座四周的浮雕。
第三层(7—10节):具体介绍10幅浮雕。
1、自读第一层(2—3节)理清作者的活动顺序(走的路线)。
讨论后明确:①作者的活动顺序:进入广场──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走到碑前。
按行走路线由远而近把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及整体形象介绍给读者。
②第2节,按人的活动写。
第一次交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字,暗示碑的主题和本文的主题。
③第3节,交代了建碑的时间(决议兴建的时间和动工兴建的时间),碑身的规模(用具体数字与天安门比较),建碑的特殊材料(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和建碑的重大意义(象征着……标志着……)。
④提问:建碑的特殊材料有何象征意义?归纳:花岗石的特征是坚强,汉白玉的特征是洁白。
用这两种材料象征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2、指名读第二层(4—6节),理清介绍纪念碑的顺序(空间顺序)。
讨论明确:介绍纪念碑的空间顺序:台阶──平台(碑身四周)──碑身(正面、背面)──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大碑座。
(按由下而上再下的顺序介绍)①提问:作者在这里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归纳:碑的四周栏杆、碑的正面题词和背面碑文、碑身的装饰以及大碑座四周的浮雕。
作者再次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突出了主题,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高度概括了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表现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是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主题的阐述。
(集体朗读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
)②提问:第6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浮雕的?有何作用?归纳:交代了浮雕的位置、高度、长度、质量、画面,为下文详细描绘作了准备。
课堂小结:这堂课中,我们阅读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找出作者的观察行踪,从总体上了解了课文的说明顺序,初步感受了本文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文碑座四周的十块大浮雕是课文的重点,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课后学习 1、背诵碑文。
2、课文说明中有记叙成分,请找出几个例子来。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研习课文7—11节,了解大碑座四周的十块大浮雕内容,总结全文。
回顾旧知,引出新知1、检查作业:抽背碑文。
2、复习本文的叙述顺序,指出本文说明中的记叙成分。
继续研习新课1、讲读第二段的第三层(7—10节)。
教师指导语:大碑座四周的10幅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文章把它单独列出来,是为了突出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下面让我们精读7—10节,深入理解本文的重点。
大碑座四周的10幅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
浏览这一层,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10幅浮雕的。
为什么写浮雕不像写碑身那样从正面(北面)写起,却从东面写起呢?讨论后明确: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写是根据中国近代史的历史顺序展开的。
正面(北面)中间是最大的一幅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与左边一小幅:“江北人民支援渡江”,右边一小幅:“全国人民欢迎解放军”,组成了一组浮雕,刻画了碑文中“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这是中国近代百年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斗争最激烈的、反帝反封建最彻底的史实,因而放在最突出位置,这正是纪念碑设计者的匠心所在,但在说明介绍时按历史发展顺序更合情理,因而作者从东面起,顺次介绍浮雕。
(重点讲析一、二两幅浮雕。
)教师示范分析第一幅浮雕、第二幅浮雕的写法与作用。
教师指名口头分析第四幅浮雕“五四爱国运动”的画面。
教师适当点拨、启发。
教师小结:作者介绍10幅浮雕的方法不同。
有的直接从画面开始(如“销毁鸦片烟”、“武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有的从革命斗争的历史意义谈起(如“金田起义”、“五四爱国运动”)有的从历史历史事件的经过介绍谈起(如“五卅运动”、“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变化多姿,避免了行文的呆板。
在介绍时作者正确选用了“碑身东面”、“碑身后面”、“碑身西面”、“碑身正面”等方位词,交代清观察部位,在介绍的顺序上巧妙地把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结合起来。
2、讲读课文第三段(11节)。
集体朗读最后一段。
提问:本段共几句话,分别与上文什么地方照应?归纳,共有三句话。
在第一句中,第三次出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字样,呼应前文2、4小节,篇末点题,“又一次瞻仰”的“又”字,不是机械重复,而是感情的深化,第二句与第三句呼应第三节所说的建碑意义:“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是分别对“象征”和“标志”的说明和注释。
以上是说内容和感情上的照应,这里还有行踪的照应:开头越过广场──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这里是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
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整个活动记叙完整,从而使全篇文章线索分明,重点突出,浑然一体,充分揭示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主题。
体味文中记叙作用本文以说明为主,兼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例如文中对行踪的记叙:“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
”“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等等,直到离开纪念碑,把事情的整个经过交代得一清二楚。
再如介绍10幅浮雕时,将每幅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人、时、地、事等因素交代明白。
总之,在说明文中运用记叙,增强了文章生动性和形象性。
课堂小结1、分析归纳本文介绍纪念碑的顺序特点。
2、大碑座四周的十块大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作者另列出来进行说明,为的是突出中国革命绕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和为了自由解放的巨大代价。
课后学习1、到网上去收索更多有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资料,小组交流,用收集到的资料出一期板报。
2、课后请收集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的事迹,并讲给家人或同学听。
3、课外阅读《从林则徐到孙中山》、《可爱的中国》、《南昌起义》等中国现代史丛书,了解有关知识。
板书设计1、活动顺序: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由远到近)2、空间顺序:台阶──平台──(大小碑座)──碑身──(由远到近)东西两侧上部──碑顶3、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
(巧妙结合介绍10幅浮雕)东南西北(顺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