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2
小结从容说课本章的概念、性质比较多,要让学生在学完本章后注意梳理所学的知识,寻找一些重点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体系.本章的知识结构框图中分别列出了相交和平行两个分支的内容及其联系,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为什么研究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要研究一些角的关系.用这个框图时,可以把一些主要的定义、公理、判定方法、性质补充上,使它成为全章复习的提纲.另外,对一些内容要求要注意循序渐进.如对于推理证明、命题的相关内容的要求,要服从整套书的安排,要结合图形掌握等等.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小结(1)(第12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情境中回顾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知道对顶角相等;回顾垂线,•垂线段及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形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回顾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2.回顾平行线的概念,平行公理及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会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问题、体会两条平行线间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3.回顾平移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利用平移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4.回顾命题的概念、构成及命题的真假.二、过程与方法1.理解本章学过的关于描述图形形状和位置关系的语句,•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会根据描述的语句画出图形,能结合一些具体内容进行说理,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2.注意观察实物、模型和图形,通过观察、归纳、对比来寻找图形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从而发现图形的性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操作、想象、说理、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兴趣.教学重点回顾、思考本章的重点内容.教学难点建立本章的知识结构框架图.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小结活动11.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平行.•在研究平行线时,常常是通过有关的角来判断直线平行和反映平行线的性质的.下面是本章学到的一些数学名词,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它们一个简短的描述吗?你能画出一个图形来表示它们吗?对顶角、邻补角、垂直、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移.2.对顶角有什么性质?你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吗?3.怎样判别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平行线有什么特征?•对比平行线的性质和直线平行的条件,它们有什么异同?4.图形平移时,连接各对应点的线段有什么关系?•你能利用平移设计一些图案吗?5.学习本章时,要注意观察实物、模型和图形,通过观察、归纳、•对比来寻找图形中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从而发现图形的性质.二、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活动2在充分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逐渐建立本章的知识结构图.设计意图:在反思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师生行为:可鼓励学生自己梳理全章的内容,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本章知识结构图三、例题讲解【例1】如图所示,选择恰当的方向击打白球,可以使白球反弹后将红球撞入袋中,此时:∠1=∠2,并且∠2+∠3=90°,如果∠3=30°,那么∠1应等于多少度,才能保证红球能直接入袋?解:因为∠2+∠3=90°,∠3=30°,所以∠2=60°.所以∠1=∠2=60°.则:∠1等于60°,才能保证红球直接入袋.【例2】如图,直线b与直线c平行吗?说说你的理由.解:直线b与直线c平行.因为b⊥a,c⊥a,所以∠1=90°,∠2=90°,因此∠1=∠2,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b∥c.(也可由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来说理由)【例3】如图所示,如果∠B与∠C互补,那么哪两条直线平行?∠A与哪个角互补,可以保证AD∥BC?答:如果∠B与∠C互补,那么线段AB与线段DC平行;∠A与∠B互补,•可保证AD•∥BC.理由都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例4】如图,在甲、乙两地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北偏东42°,甲、乙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多少度?为什么?答: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42°.因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例5】如图:(1)如果a∥b,找出图中各角之间的等量关系.(2)如果c∥d,那么需要哪两个角相等?答:(1)a∥b,则图中各角之间的等量关系是:∠1=∠2,∠2=∠3,∠3=∠1,∠1+∠4=180°,∠2+∠4=180°,∠3+∠4=180°,∠5+∠6=180°.(2)c∥d,那么需要∠3=∠5或者∠4=∠6.四、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复习回顾了本章的内容.大家要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的特征,并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理由.板书设计小结(一)活动与探究已知,如下图,CD∥OB,EF∥AO,则∠1与∠O相等吗?为什么?[过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寻找多种方法,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利用综合法分析:由CD∥OB,可推得:①∠1=∠2,②∠1与∠3互补,③∠O=∠4,④∠O=∠5,⑤∠O与∠6互补,•由EF•∥AO,又推出:⑥∠1=∠5,⑦∠1=∠4,⑧∠1与∠6互补,⑨∠O=∠2,⑩∠O与∠3互补.由①与⑨、②与⑩、③与⑦、④与⑥、⑤与⑧均可推得∠1=∠O,从而得出五种不同证法.利用分析法分析:假如:∠1=∠O,由CD∥OB得∠1=∠2,所以只须有∠O=∠2即可.由EF∥OA可得,同理分析可有其他证法.[结果]∠1与∠O相等.证法一:因为CD∥OB,所以∠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因为EF∥AO(已知),所以∠O=∠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1=∠O.证法二://13//3CD OBEF OA O⇒∠∠⎫⇒⎬⇒∠∠⎭与互补与互补∠1=∠O.证法三://4//14CD OB OEF OA⇒∠=∠⎫⇒⎬⇒∠=∠⎭∠1=∠O.证法四://5//15CD OB OOA EF⇒∠=∠⎫⇒⎬⇒∠=∠⎭∠1=∠O.证法五://6180//16180CD OB OEF OA⇒∠+∠=︒⎫⇒⎬⇒∠+∠=︒⎭∠1=∠O.备课资料自测题一、选择题1.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A.30°B.60°C.90°D.120°2.下列语句中,是对顶角的语句为()A.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角; B.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的角C.顶点相对的角; D.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3.如图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和∠3是同位角; B.∠1和∠5是同位角C.∠1和∠2是同旁内角; D.∠5和∠6是内错角(1) (2) (3)4.如图2,已知AB∥CD∥EF,BC∥AD,AC平分∠BAD,那么图中与∠AGE相等的角有()A.5个B.4个C.3个D.2个5.如图3,OB⊥OD,OC⊥OA,∠BOC=32°,那么∠AOD等于()A.148°B.132°C.128°D.90°二、填空题6.∠1与∠2互余,∠2与∠3互补,∠1=63°,∠3=______.7.∠α和∠β互为补角,又是对顶角,则它们的两边所在的直线_______.8.如图,已知直线EF与AB、CD都相交,AB∥CD,则∠1=∠2.证明:因为EF与AB相交(已知),所以∠1=∠3().因为AB∥CD(已知),所以∠2=∠3().所以∠1=∠2().9.已知,如图,AD∥BC,∠BAD=∠BCD,则AB∥CD.证明:因为AD∥BC(已知),所以∠1=()().又因为∠BAD=∠BCD(已知),所以∠BAD-∠1=∠BCD-∠2().即:∠3=∠4.所以AB∥CD().三、解答题10.如图6,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a∥b,若∠1=118°,则∠2为多少度?解:因为∠1+∠3=180°,∠1=118°,所以∠3=62°,因为a∥b,所以∠2=∠3=62°.11.已知一个角的余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补角的一半大90°,则这个角的度数等于多少度?答案:1.B 2.D 3.B 4.A 5.A 6.153°7.互相垂直8.对顶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9.∠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式性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2为62°11.解:设这个角的余角为x,那么这个角的度数为(90°-x),这个角的补角为(•90°+x),这个角的余角的补角为(180°-x).依题意,列方程为:180°-x=12(x+90°)+90°解得:x=30°这时,90°-x=90°-30°=60°.所以所求的角的度数为60°.。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相交线(1)学习内容:相交线.学习目标:1.经历探究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的过程;2.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3.知道“对顶角相等”并会运用它进行简单的说理.重点、难点: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对顶角相等”是重点;正确区别互为邻补角与互为补角和运用“对顶角相等”说理是难点.教学资源的使用:课件.导学流程:一、情景导入(投影1)下图是一段铁路桥梁的侧面图,找出图中的相交线、平行线.“米”字形中的线段都相交,“米”字形中间的线段都平行,等等.相交线和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我们将在前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同时还要介绍一些有关推理证明的常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一)呈现目标学习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性质.(二)互动探究(投影2)面是一把剪刀,你能联想到什么几何图形?两条直线相交,如图.1B 23B4OBB ACBDB上图中两条相交直线形成的四个角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六对角,即:∠1和∠2、∠1和∠3、∠1和∠4、∠2和∠3、∠2和∠4、∠3和∠4.量一量各个角的度数,你能将上面的六对角分类吗?可分为两类:∠1和∠2、1和∠4、∠2和∠3、∠3和∠4为一类,它们的和是180º;∠1和∠3、∠2和∠4为二类,它们相等.第一类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一条边公共,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讨论:邻补角与补角有什么关系?邻补角是补角的一种特殊情况,数量上互补,位置上有一条公共边,而互补的角与位置无关.第二类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有公共的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互为对顶角.思考:〔投影3〕下列图形中有对顶角的是()〕注意:对顶角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相交,而邻补角不一定是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每个角的对顶角只有一个,而每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在用剪刀剪布片的过程中,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小,直到剪开布片.在这过程中,两个把手之间的角与剪刀刃之间的角有什么关系?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研究下面的问题.如图,直线AB和直线CD相交于点O,∠1和∠3有什么关系?为什么?∠1和∠3相等.∵∠1+∠2=180º,∠2+∠3=180º .∴∠1=∠3(同角的补角相等)同理∠2和∠4相等.这就是说:对顶角相等.你能利用这个性质回答上面的问题吗?因为剪刀的构造可以看成两条相交的直线,所以两个把手之间的角与剪刀刃之间的角互为对顶角,由于对顶角相等,因此,两个把手之间的角与剪刀刃之间的角始终相等.(三)应用示例(投影4)如图,直线a、b相交,∠1=400,求∠2、∠3、∠4的度数.解:∵∠1+∠2=180º,∴∠2=180º—∠1=180º—40º=140º.1234OBACD1B 23B4OBACD∠3=∠1=40º,∠4=∠2=140º.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课本5面练习.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完成习题5.1中2题,预习“垂线”一节. 课后反思:相 交 线(2)学习内容: 垂线.学习目标:1.了解垂线的概念.2.理解垂线的性质1.3.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重点.难点:垂线的概念、性质1和画法是重点;画线段和射线的垂线是难点. 教学资源的使用: 投影仪. 导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投影1)如图,取两根木条a 、b ,将它们钉在一起,固定木条a ,转动木条b.当b 的位置变化时,a 、b 所成的角α是也会发生变化,当α=90º时;垂直.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一)自主学习显然,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即两条直线相交成90º的情况.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直线AB 垂直于直线CD ,记作AB ⊥CD ,垂足为O.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情形是很常见的,如:〔投影2〕aOBAC D十字路口的两条道路方格本的横线和竖线铅(二)交流展示你能再举一些其它的例子吗?思考:(投影3)下面所叙述的两条直线是否垂直?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②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③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①②③都是垂直的.(三)互动探究探究(投影4):学生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1)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2)经过直线l上的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3)经过直线l外的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由画图可知:(1)可以画无数条; (2)可以画一条; (3)可以画一条.这就是说,经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可以画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一条垂线,即:性质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四)解决疑难、适度拓展①“有”指存在,“只有”指唯一;②“过一点”中的“点”在直线上或在直线外. (五)总结梳理1.垂线的概念,垂直的表示;2.垂直的性质1;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课本5面练习1、2题.3.垂线的画法.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完成课本8面3、4、5题,预习下一节.课后反思:相交线(3)学习内容:垂线段.学习目标:1.了解垂线段的概念.2.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3.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重点、难点:“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及其简单应用是重点;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是难点.教学资源的利用: 投影仪. 导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投影1)如图(课本图5.1-8),在灌溉时,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 处, 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说到最短,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什么最短的知识,还记得吗?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如果把渠道看成是线段,它的一个端点自然是点P ,那么另一个端点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呢?把江河看成直线l ,那么原问题就是这样的数学问题:在连接直线l 外一点P 与直线l 上各点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一)呈现目标 垂线段最短的性质. (二)互动探究演示:在黑板上固定木条l , l 外一点P ,木条a 一端固定在点P ,使之与l 相交于点A.左右摆动木条a , l 与a 的交点A 随之变动,线段PA 的长度也随之变化,a 与l 的位置关系怎样时,PA 最短? a 与l 垂直时,PA 最短.这时的线段PA 叫做垂线段. (投影2)画出PA 在摆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点A 1、A 2、A 3……在l 上,连接PA 1、PA 2、PA 3……,P O ⊥ l ,垂足为O ,用叠合法或度量法比较PO 、PA 1、PA 2、PA 3……的长短,可知垂线段PO 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 垂线段最短.(二)自主学习我们知道,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这里我们把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如上图,P O 就是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三)解决疑难、适度拓展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点间的距离一样是一个正值,是一个数量,所以不能画距离,只能量距离.(四)总结梳理1.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概念.2.垂线的性质2及应用.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投影3)1.判断正确与错误,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若错误,请更正.lPaAbaCBA EDBAl PO A 2 A 1 … A 3(1)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的一点间的线段的长度是这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2)线段AE是点A到直线BC的距离.(3)线段CD的长是点C到直线AB的距离.2.(投影4)已知直线a、b,过点a上一点A作AB⊥a,交b于点B,过B作BC⊥b 交a 上于点C.请说出线段AE的长是哪一点到哪一条直线的距离?CD的长是哪一点到哪一条直线的距离?3.课本中水渠该怎么挖?在图上画出来.如果图中比例尺为1:100000,水渠大约要挖多长?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完成课本8面6题,预习习题5.1中7—11题.课后反思:练习课学习内容:习题5.1中7—13题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平行线垂线的概念.2.会用平行线.垂线解决问题.重点难点:重点是做练习,难点是平行线.垂线的应用.教学资源的使用:投影仪.导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对顶角和邻补角:有并且两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有并且的两个角是邻补角.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一个角的邻补角只有一个C.补角即为邻补角D.对顶角的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3.垂直和垂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叫做的垂线.〔2〕题 [3]题 〔4〕题(2)(投影)如图,AB ⊥CD ,垂足为O ,EF 经过点O ,且∠3=260,则∠1= . 4.垂直的性质:(1)经过一点有且只有 与 垂直;(2)垂线段 .〔注〕性质(1)说明垂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是垂线作图的依据;性质(2)是定义点到直线距离的依据.(3)如图,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C =900,其中最长的线段 是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4〕如图,线段 的长度表示点D 到直线BC 的距离,线段 的长度表示点B 到直线CD 的距离,线段 的长度表示点A 、B 之间的距离.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一)呈现目标 这一节做一些练习. (二).应用示例例1如图,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AB 上由A 向B 行驶,MN 分别是位于公路AB 两侧的村庄.(1)设汽车行驶到公路AB 上点P 位置时,距离村庄M 最近,行驶到点Q 位置时,距离村庄N 最近,请在图中的AB 上分别画出点P.Q 的位置;(2)当汽车从A 出发向B 行驶时,在哪一个位置到村庄M.N 的路程之和最短?请在图中标出这个位置.例2 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点0,OD 平分∠BOF ,EO ⊥CD 于O ,∠EOF=1180,求∠COA 的度数.(三)互动探究讨论习题5.1中7—13题.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点P 为直线m 外一点,点A ,B ,C 为直线m 上三点,PA=4cm ,PB=5cm ,PC=2cm ,则点P 到 直线m 的距离为〔 〕A.4cmB.2cm;C.小于2cmD.不大于2cm2.如图所示,AD ⊥BD ,BC ⊥CD ,AB=a , BC=b ,则BD 的范围是〔 〕 A.大于a B.小于bC.大于a 或小于bD.大于b 且小于a 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1、完成习题5.1中10、11题.·M ·NBAA BC DEF 112131O ABCDEFO2、预习“平行线”.课后反思:平行线及其判定(1)学习内容:平行线和平行公理.学习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2.掌握平行公理及平行线的画法.3.平行公理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重点.难点:平行线的概念.画法及平行公理是重点;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根据几何语言画出图形是难点.教学资源的利用:投影仪.导学流程:一、情景导入(投影1)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除相交外,两条直线还存在其它的位置关系吗?看下面的图片:双杆上面的两根横杆,支撑横杆的直干它们所在的直线相交吗?游泳池中分隔泳道的线它们所在的直线相交吗?屏风的折处和边所在的直线相交吗?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样的问题.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一)呈现目标:1.平行线.2.平行公理.(二)互动探究:1.平行线分别将木条a、b与木条c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三条直线.转动a,直线a从在c的左侧与直线b 相交逐步变为在右侧与b 相交.想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 与直线b 不相交的位置呢?有,这时直线a 与直线b 左右两旁都没有交点.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直线AB 与直线CD 平行,记作“AB ∥CD ”.注意:①“同一平面内”是前提,以后我们会知道,在空间即使不相交,可能也不平行;②平行线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线段或两条射线平行,就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③“不相交”就是说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归纳一下,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动手画一画. 相交和平行两种.注意:这里所指的两条直线是指不重合的直线. 2.平行公理再来看上面的实验,想象一下,在转动木条a 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能使a 与b 平行? 有且只有一个位置使a 与b 平行. 如图,过点B 画直线a 的平行线,能画几条?试试看. 只能画一条.从实验和作图,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事实?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这一基本事实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结论,我们称它为公理,这个结论叫做平行公理.在上图中,过点C 画直线a 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 画的的平行线平行吗?试试看.过点C 画的直线a 的平行线与过点B 画的直线a 的平行线相互平行. 这说是说,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符号语言:∵b ∥a ,c ∥a ∴b ∥c.如果b 与c 不平行,那么经过直线外一点就有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上面的结论是平行公理的推论.(三)总结梳理1.什么是平行线?“平行”用什么表示?2.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些?3.平行公理及推论是什么?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投影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线段不相交就平行.(2)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直线AB 的直线只有一条.(3)如果几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几条直线都互相平行. 2.课本13面练习.a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 1.课本16面2题.2.预习“平行线的判定”. 课后反思:平行线及其判定(2)学习内容: 平行线的判定. 学习目标:1.学习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会用判定定理解决问题.3.经历探索两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理解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重点、难点: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是重点,理解“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是难点. 教学资源的利用: 投影仪.导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投影1)如图1,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 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 与墙壁边缘所夹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 与木条b 平行?图1 图2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平行的判定.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一)呈现目标 学习平行线的判定. (二)互动探究以前我们学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如图(课本13面图5.2-5)在三角板移动的过程中,什么没有变?3 2bac41cba 43215 6 87三角板经过点P 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没有变.如图,∠1与∠2是三角板经过点P 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移动前后的位置,显然∠1与∠2是同位角并且它们相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符号语言:∵∠1=∠2 ∴AB ∥CD.如图(课本14面5.2-7),你能说出木工用图中这种叫做角尺的工具画平行线的道理吗?用角尺画平行线,实际上是画出了两个直角,根据“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可知这样画出的就是平行线.(投影2)如图2,(1)如果∠2=∠3,能得出a ∥b 吗?(2)如果∠2+∠4=180°,能得出a ∥b 吗?(1)∵∠2=∠3(已知)∠3=∠1(对顶角相等) ∴∠1=∠2 (等量代换) ∴a ∥b (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你能用文字语言概括上面的结论吗?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1)∵∠2=∠3 ∴a ∥b. (2)∵ ∠4+∠2=180°,∠4+∠1=180° (已知)∴∠2=∠1 (同角的补角相等) ∴a ∥b. (同位角相等,条直线平行) 你能用文字语言概括上面的结论吗?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 ∵∠4+∠2=180° ∴ a ∥b.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完成课本15面练习1,补充(3)由∠A+∠ABC =1800可以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依据是什么?2.课本16面2题.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 1.作业16面1、2题.2.预习平行线的判定的应用. 课后反思:DC B A平行线及其判定(3)学习内容:平行线的判定的应用. 学习目标:1.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初步了解推理论证的方法,会正确的书写简单的推理过程.3.初识符号语言的运用. 重点.难点:直线平行的条件及运用是重点;会正确的书写简单的推理过程是难点. 教学资源的利用: 投影仪. 导学流程:一、复习引入:我们学习过哪些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投影1)(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2)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3)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一)呈现目标平行线的判定的应用. (二)例题导引(投影2)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答:这两条直线平行. ∵b ⊥a c ⊥a (已知) ∴∠1=∠2=90°(垂直的定义) ∴b ∥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你还能用其它方法说明b ∥c 吗? 方法一: 如图(1),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说明;方法二:如图(2),利用“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说明.(1) (2)cba21cba21cba21注意:本例也是一个有用的结论.(投影3)如图,点B 在DC 上,BE 平分∠ABD ,∠DBE=∠A ,则B E ∥AC ,请说明理由. 分析:由BE 平分∠ABD 我们可以知道什么?联系∠DBE=∠A ,我们又可以知道什么?由此能得出B E ∥AC 吗?为什么?解:∵BE 平分∠ABD ∴∠ABE=∠DBE (角平分线的定义)又∠DBE=∠A ∴∠ABE=∠A (等量代换)∴B E ∥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注意:用符号语言书写证明过程时,要步步有据.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投影2)如图,∠1=∠2=55°,试说明直线AB ,CD 平行?.1题 2题2.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 ,b ,c ,d ,e ,且∠1=∠2,∠3+∠4=180°,则a 与c 平行吗?•为什么?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 1.完成课本17面7.2.预习习题5.2中剩余题目. 课后反思:练 习 课学习内容:复习平行线的判定. 学习目标:1.复习平行线的判定.2.会运用平行线的判定解决问题.3.开拓知识视野,训练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是做一些练习,难点是练习时符号语言的运用.ABCD E3 A BCDEF21d ecb a3412A.1个B.2个C.3个D.4个导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1.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平行公理:经过直线 有且只有 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 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 .4.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的 ,被截直线的 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在截线的 ,被截直线 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在截线的 ,被截直线 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5.平行线的判定(1) ,两直线平行. (2) ,两直线平行. (3) ,两直线平行.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一)呈现目标这一节做一些练习,复习平行线的性质. (二)例题导引例 如图,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有( ) ①因为∠1=∠2,所以BC ∥AD ; ②因为∠2=∠3,所以AB ∥CD ; ③因为∠BCD+∠ADC=180°,所以BC ∥AD ; ④因为∠BCD+∠ADC=180°,所以BC ∥AD.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平行;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若a ∥b ,b ∥c ,则a 与c 不相交.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A.平行或相交B.垂直或相交C.垂直或平行D.平行.垂直或相交3.如图,点E 在CD 上,点F 在BA 上,G 是AD 延长线上一点. (1)若∠A=∠1,则可判断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 (2)若∠1=∠_________,则可判断AG ∥BC ,因为_________. (3)若∠2+∠________=180°,则可判断CD ∥AB ,因为____________.4.如图,一个合格的变形管道ABCD 需要AB 边与CD 边平行,若一个拐角∠ABC=72°,则另一个拐角∠BCD=_______时,这个管道符合要求. 5.不相邻的两个直角,如果它们有一边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另一边相互〔 〕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D.平行或垂直或相交ABCD4 132 GE21D C B A6.如图,AB ∥EF ,∠ECD=∠E ,则CD ∥AB.说理如下:∵∠ECD=∠E ( ) ∴CD ∥EF ( ) 又AB ∥EF ( ) ∴CD ∥AB ( ). 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 预习下一节.平行线的性质(1)学习内容: 平行线的性质. 学习目标:1.学习平行线的性质.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3.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 重点、难点:直线平行的性质是重点;区别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综合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难点.教学资源的利用: 投影仪. 导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怎样判定两条直线平行?这就是说,利用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一)呈现目标 1.平行线的性质.2.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3.继续学习符号语言.(二)互动探究 利用练习本上的横线画两条平行线a ∥b ,然后画一条直线c 与这两条直线相交,标出所形成的八个角,如图. 度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哪些角是同位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哪些角是内错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哪些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 ,同样度量并计算各个角度数,这种数量关系还成立吗?cb a 43215 7 86 FEDCB A那么由此你得到怎样的事实:1.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相等.3.平行线被第三条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思考: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有什么关系?由角的数量关系得出两条直线平行是“判定”,由两条直线平行得出角的数量关系是“性质”,因此,两者的条件和结论正好互换.你能根据性质1,推出性质2吗?如上图,∵a∥b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3=∠1(对顶角相等) ∴∠2=∠3.对于性质3,你能写出类似的推理过程吗?(三)总结梳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画图说明吗?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独立完成课本21面练习1题.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1.完成习题5.3中草药2.3题.2.预习下节例题.课后反思:平行线的性质(2)学习内容:平行线的性质.学习目标:1.学习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3.经历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过程,掌握学习技能.重点.难点:平行线的性质是重点;综合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难点.教学资源的利用:投影仪.导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平行线有哪些性质?2.你能画图说明吗?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一)呈现目标平行线性质的应用研究. (二)例题导引 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线全部分,量得∠D=100°,∠C=115°, 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分析:梯形有什么特征?∠A 与∠D 、∠B 与∠C 有什么关系? 解:∵AB ∥CD ∴∠A+∠D=180°,∠B +∠C=180°∴∠A=180°-∠D=180°-100°=80° ∠B=180°-∠C=180°-115°=65°所以,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80°,65°. (三)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课本21面练习2题. (四)总结梳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要注意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的区别与联系,以便我们能准确地运用.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分组讨论习题5.3中6、7题. 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1.完成课本22面4、5题2.预习“命题、定理”. 课后反思:平行线的性质(3)学习内容: 命题与定理. 学习目标:1.了解命题.定理.的含义.2.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3.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性. 重点.难点:命题及组成是重点;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难点. 教学资源的利用: 多媒体. 导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我们平常说的话细究起来是有区别的,例如,“你吃饭了吗?”与“今天天气不好”就有区别,前一句表示疑问,没有作出判断,后一句作出了判断.数学中象这类对某件事情作D C BA出判断的语句还很多,值得我们研究.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一)呈现目标命题、命题的组成、定理.(二)互动探究再来看几个句子(投影):①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②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内错角不相等;⑤同位角相等.这些语句都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了“是”或“不是”的判断,象这样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思考:(投影)下列语句是命题吗?为什么?①蓝蓝的天空白云飘;②这不是坑人吗?③画AB∥CD.不是命题.因为它们只是对某件事情进行了陈述,表达了疑问,并没有作出判断.(三)自主学习1.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面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例如,上面命题①中,“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是已知事项,是题设,“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是结论.有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不明显,怎样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呢?我们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例如,上面命题⑤可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同位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上面的命题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如果是假命题,题设成立,不一定能保证结论成立.要确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必须通过推理证实,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通过证明是真的命题叫做定理,定理是推理的依据;要确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四)合作求解1.请你把上面的命题②.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它的题设和结论.2.探究:(投影3)下面的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锐角小于它的余角;(2)若a2>b2则,a>b.(3)如图,如果∠1=∠2,C E∥BF,那么AB∥CD;(1)是假命题,如65º角的余角是350,而65º大于35º.(2)是假命题,如当a=-3,b=-2时a2>b2,而a<b.(3)是真命题.说明:∵C E∥BF∴∠C=∠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1=∠2(已知)∴∠C=∠1(等量代换)A BC DEF12。
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A .平分一条线段B .直角都相等C .在直线AB 上取一点D .你喜欢数学吗?B解析:B【分析】根据命题的定义分别进行判断.【详解】A.平分一条线段,为描述性语言,不是命题;B.直角都相等,是命题;C.在直线AB 上取一点,为描述性语言,不是命题;D.你喜欢数学吗?是疑问句,不是命题.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2.如图,如果AB ∥EF ,EF ∥CD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1+∠2−∠3=90°B .∠1−∠2+∠3=90°C .∠1+∠2+∠3=90°D .∠2+∠3−∠1=180°D 解析: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3=∠COE ,∠2+∠BOE=180°,进而得出∠2+∠3-∠1=180°.【详解】∵EF ∥CD∴∠3=∠COE∴∠3−∠1=∠COE−∠1=∠BOE∵AB ∥EF∴∠2+∠BOE=180°,即∠2+∠3−∠1=18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如图,直线12l l ,130∠=︒,则23∠+∠=( )A .150°B .180°C .210°D .240°C解析:C【分析】 根据题意作直线l 平行于直线l 1和l 2,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作直线l 平行于直线l 1和l 212////l l l1430;35180︒︒∴∠=∠=∠+∠=245∠=∠+∠2+3=4+5+3=3018021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在于等量替换的应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如图,将三角形ABC 沿BC 方向平移3,cm 得到三角形,DEF 若5BC cm =,则EC 的长为( )A .2cmB .4cmC .6cmD .8cm A解析:A【分析】 由平移性质可得:BC=EF ,CF=3,cm 可得EC=EF-CF .【详解】因为将三角形ABC 沿BC 方向平移3,cm 得到三角形,DEF所以EF=5BC cm ,CF=3,cm所以EC=5-3=2(cm)故选:A【点睛】考核知识点:平移性质.抓住平移性质:对应边相等,是解题关键.5.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②③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④C解析:C【分析】 根据同位角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得答案.【详解】图①中的∠1与∠2是同位角,图②中的∠1与∠2是同位角,图③中的∠1与∠2不是同位角,图④中的∠1与∠2是同位角,所以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图①②④中的∠1和∠2是同位角.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属于基础概念题型,熟知概念是关键.6.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AB ∥CE ,且∠ADC =∠B :④AB ∥CE ,且∠BCD =∠BAD .其中能推出BC ∥AD 的条件为( )A .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②③④D解析:D【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条件,逐一判断,排除错误答案.【详解】解:①∵∠1=∠2,∴AB ∥CD ,不符合题意;②∵∠3=∠4,∴BC ∥AD ,符合题意;③∵AB ∥CD ,∴∠B+∠BCD =180°,∵∠ADC =∠B ,∴∠ADC+∠BCD =180°,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BC ∥AD ,故符合题意; ④∵AB ∥CE ,∴∠B+∠BCD =180°,∵∠BCD =∠BAD ,∴∠B+∠BAD =180°,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BC ∥AD ,故符合题意; 故能推出BC ∥AD 的条件为②③④.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7.已知//AB CD ,∠EAF=13∠EAB ,∠ECF=13∠ECD ,若∠E=66°,则∠F 为( )A .23°B .33°C .44°D .46°C解析:C【分析】 如图(见解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角的和差可得66EAB EC C D AE ∠+∠=∠=︒,同样的方法可得F FAB FCD ∠=∠+∠,再根据角的倍分可得,2323FAB EAB FCD ECD ∠=∠∠=∠,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如图,过点E 作//EG AB ,则////EG AB CD ,,EAB CE C A D G G E E ∴∠=∠∠∠=,66AEG EAB ECD CE A C G E ∴∠+=∠+=∠=∠∠︒,同理可得:F FAB FCD ∠=∠+∠,11,33EAF EAB ECF ECD ∠=∠∠=∠, ,2323FAB EAB FCD ECD ∴∠=∠∠=∠, ()266443333222F FAB FCD EAB ECD EAB EC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的和差倍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8.如图,在Rt ABC △中,90,BAC ︒∠=3,AB cm =4AC cm =,把ABC 沿着直线BC 的方向平移2.5cm 后得到DEF ,连接AE ,AD ,有以下结论:①//AC DF ;②//AD BE ;③ 2.5CF cm =;④DE A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D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是某图形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可对①②③进行判断;根据∠BAC=90°及平移的性质可对④进行判断,综上即可得答案.【详解】∵△ABC 沿着直线BC 的方向平移2.5cm 后得到△DEF ,∴AB//DE ,AC//DF ,AD//CF ,CF=AD=2.5cm ,故①②③正确.∵∠BAC=90°,∴AB ⊥AC ,∵AB//DE DE AC ∴⊥,故④正确.综上所述:之前的结论有:①②③④,共4个,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学生易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9.如图,已知AB CD ∕∕,AF 交CD 于点E ,且,40BE AF BED ⊥∠=︒,则A ∠的度数是( )A .40︒B .50︒C .80︒D .90︒B【分析】直接利用垂线的定义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解:∵,40BE AF BED ⊥∠=︒,∴50FED ∠=︒,∵AB CD ∕∕,∴50A FED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垂线的定义,正确得出FED ∠的度数是解题关键. 10.如图,A 、P 是直线m 上的任意两个点,B 、C 是直线n 上的两个定点,且直线m ∥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C=BPB .△ABC 的周长等于△BCP 的周长 C .△ABC 的面积等于△ABP 的面积D .△ABC 的面积等于△PBC 的面积D解析:D【分析】 根据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及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 、P 是直线m 上的任意两个点,B 、C 是直线n 上的两个定点,且直线m ∥n , 根据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可得:△ABC 与△PBC 是同底等高的三角形,故△ABC 的面积等于△PBC 的面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三角形的面积.二、填空题11.已知A ∠与B (A ∠,B 都是大于0°且小于180°的角)的两边一边平行,另一边垂直,且227A B ∠-∠=︒,则A ∠的度数为_________.或【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作EF ∥BD 由BD ∥AC 推出EF ∥AC 得到∠B=∠BEF ∠A=∠AEF 根据∠A+∠B=求出∠A=;②如图2作EF ∥BD 由BD ∥AC 推出EF ∥AC 得到∠B+∠BEF=∠A 解析:39︒或99︒.【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作EF ∥BD ,由BD ∥AC 推出EF ∥AC ,得到∠B=∠BEF ,∠A=∠AEF ,根据∠A+∠B=90︒,227A B ∠-∠=︒,求出∠A=39︒;②如图2,作EF ∥BD ,由BD ∥AC 推出EF ∥AC ,得到∠B+∠BEF=180︒,∠A+∠AEF=180︒,根据∵∠AEB=∠AEF+∠BEF=90︒,227A B ∠-∠=︒,计算得出答案.【详解】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作EF ∥BD ,∴∠B=∠BEF ,∵EF ∥BD ,BD ∥AC ,∴EF ∥AC ,∴∠A=∠AEF ,∴∠A+∠B=∠AEF+∠BEF=90︒,∵227A B ∠-∠=︒,∴∠A=39︒;②如图2,作EF ∥BD ,∴∠B+∠BEF=180︒,∵EF ∥BD ,BD ∥AC ,∴EF ∥AC ,∴∠A+∠AEF=180︒,∴∠A+∠AEB+∠B=360︒,∵∠AEB=∠AEF+∠BEF=90︒,∴∠A+∠B=270︒,∵227A B ∠-∠=︒,∴∠A=99︒;故答案为:39︒或99︒..【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的推论,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引出恰当的辅助线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2.在平面内,若OA ⊥OC ,且∠AOC ∶∠AOB =2∶3,则∠BOC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45°或135°【分析】根据垂直关系可得∠AOC=90°再由∠AOC :∠AOB=2:3可得∠AOB 然后再分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AOC 的位置有两种:一种是∠AOC 在∠AOB 内一种是在解析:45°或135°根据垂直关系可得∠AOC=90°,再由∠AOC :∠AOB=2:3,可得∠AOB ,然后再分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AOC 的位置有两种:一种是∠AOC 在∠AOB 内,一种是在∠AOB 外.∵OA ⊥OC ,∴∠AOC=90°,①当∠AOC 在∠AOB 内,如图1,∵∠AOC :∠AOB=2:3,∴∠BOC=12∠AOC=45°, ②当∠AOC 在∠AOB 外,如图2,∵∠AOC :∠AOB=2:3,∴∠AOB=32∠AOC=135°, ∴∠BOC=360°-∠AOB-∠AOC=135°.故答案为:45°或13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同时做这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图形.13.如图,//AB EF ,设90C ∠=︒,那么x ,y ,z 的关系式______.【分析】过作过作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过作过作∴∴∵∴∴∴∴∴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正确理解平行线的解析:90x y z +-=︒过C 作//CN AB ,过D 作//DM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AB CN DM EF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过C 作//CN AB ,过D 作//DM AB ,∴//////AB CN DM EF ,∴1x =∠,23∠∠=,4z ∠=,∵90BCD ∠=︒,∴1290∠+∠=︒,∴390x +∠=︒,∴3490x z +∠+∠=︒+,∴90x y z +=︒+,∴90x y z +-=︒.故答案为:90x y z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正确理解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把直角梯形ABCD 沿AD 方向平移到梯形EFGH ,28HG cm =,5MG cm =,4MC cm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 130cm2【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梯形EFGH ≌梯形ABCD 那么GH=CDBC=FG 观察可知梯形EFMD 是两个梯形的公共部分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就等于梯形MGHD 再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解析:130cm 2.【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梯形EFGH ≌梯形ABCD ,那么GH=CD ,BC=FG ,观察可知梯形EFMD 是两个梯形的公共部分,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就等于梯形MGHD ,再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直角梯形EFGH 是由直角梯形ABCD 平移得到的,∴梯形EFGH ≌梯形ABCD ,∴GH=CD ,BC=FG ,∵梯形EFMD 是两个梯形的公共部分,∴S 梯形ABCD -S 梯形EFMD =S 梯形EFGH -S 梯形EFMD ,∴S 阴影=S 梯形MGHD =12(DM+GH )•GM=12(28-4+28)×5=130(cm 2). 故答案是130cm 2.【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15.如图,1∠与2∠是对顶角,110α∠=+︒,250∠=︒,则α=______.40°【分析】先根据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得出∠1=∠2即可求出α的度数【详解】解:∵∠1与∠2是对顶角∠2=50°∴∠1=∠2∵∠2=50°∴α+10°=50°∴α=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 解析:40°【分析】先根据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得出∠1=∠2,即可求出α的度数.【详解】解:∵∠1与∠2是对顶角,110α∠=+︒,∠2=50°,∴∠1=∠2,∵110α∠=+︒,∠2=50°,∴α+10°=50°,∴α=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以及角度的计算.16.如图,已知AB ,CD ,EF 互相平行,且∠ABE =70°,∠ECD =150°,则∠BEC =________°.40【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先求出∠BEF 和∠CEF 的度数再求出它们的差就可以了解:∵AB ∥EF ∴∠BEF=∠ABE=70°;又∵EF ∥CD ∴∠CEF=180°-∠ECD=180°-150°=30°解析:40【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先求出∠BEF 和∠CEF 的度数,再求出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解:∵AB ∥EF ,∴∠BEF=∠ABE=70°;又∵EF∥CD,∴∠CEF=180°-∠ECD=180°-150°=30°,∴∠BEC=∠BEF-∠CEF=40°;故应填40.“点睛”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以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进行解题.17.运动会上裁判员测量跳远成绩时,先在距离踏板最近的跳远落地点上插上作为标记的小旗,再以小旗的位置为赤字的零点,将尺子拉直,并与踏板边缘所在直线垂直,把尺子上垂足点表示的数作为跳远成绩.这实质上是数学知识____________在生活中的应用.垂线段最短【分析】根据题干跳远落点视为一个点直尺垂直踏板边缘可理解为作垂线然后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答案为:垂线段最短【点睛】本题考查点到直线距离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注意在书写答案解析:垂线段最短【分析】根据题干,跳远落点视为一个点,直尺垂直踏板边缘可理解为作垂线,然后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答案为:垂线段最短【点睛】本题考查点到直线距离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注意在书写答案时,尽量用“数学化”的语言来描述.18.如图所示,AB∥CD,EC⊥CD.若∠BEC=30°,则∠ABE的度数为_____.120°【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GEC=90°再根据垂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过点E作EG∥AB则EG∥CD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GEC=90°所以∠GEB=90°﹣30°解析:120°.【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GEC=90°,再根据垂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过点E作EG∥AB,则EG∥CD,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GEC=90°,所以∠GEB=90°﹣30°=60°,因为EG∥AB,所以∠ABE=180°﹣60°=120°.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垂直的概念等,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9.如图,a∥b,∠1=80°,∠2=45°,∠3=_____.5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a∥b∴∠1+∠3+∠4=180°∵∠2=∠4∠2=45°∴∠4=∠2=45°∵∠1=80°∴∠3=180°-45°-80°=5解析:5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a∥b,∴∠1+∠3+∠4=180°,∵∠2=∠4,∠2=45°,∴∠4=∠2=45°∵∠1=80°,∴∠3=180°-45°-80°=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20.观察下列图形:已知a b ,在第一个图中,可得∠1+∠2=180°,则按照以上规律:112n P P ∠+∠+∠++∠=…_________度.(n ﹣1)×180【分析】分别过P1P2P3作直线AB 的平行线P1EP2FP3G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1+∠3=180°∠5+∠6=180°∠7+∠8=180°∠4+∠2=180°于是得到∠1+∠ 解析:(n ﹣1)×180【分析】分别过P 1、P 2、P 3作直线AB 的平行线P 1E ,P 2F ,P 3G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1+∠3=180°,∠5+∠6=180°,∠7+∠8=180°,∠4+∠2=180°于是得到∠1+∠2=10°,∠1+∠P 1+∠2=2×180,∠1+∠P 1+∠P 2+∠2=3×180°,∠1+∠P 1+∠P 2+∠P 3+∠2=4×180°,根据规律得到结果∠1+∠2+∠P 1+…+∠P n =(n+1)×180°.【详解】解:如图,分别过P 1、P 2、P 3作直线AB 的平行线P 1E ,P 2F ,P 3G ,∵AB ∥CD ,∴AB ∥P 1E ∥P 2F ∥P 3G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1+∠3=180°,∠5+∠6=180°,∠7+∠8=180°,∠4+∠2=180° ∴(1)∠1+∠2=180°,(2)∠1+∠P 1+∠2=2×180,(3)∠1+∠P 1+∠P 2+∠2=3×180°,(4)∠1+∠P 1+∠P 2+∠P 3+∠2=4×180°,∴∠1+∠2+∠P 1+…+∠P n =(n+1)×180°.故答案为:(n+1)×18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在ABC 中,AB AC =,直线l 经过点A ,且与BC 平行.仅用圆规完成下列画图.(保留画图痕迹,不写作法)(1)如图①,在直线l 上画出一点P ,使得APC ACB ∠=∠;(2)如图②,在直线l 上画出所有的点Q ,使得12AQC ACB ∠=∠.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以C 为圆心,以CA 为半径画弧,交点即为所求;(2)以A 为圆心,以AC 为半径画弧,交点即为所求.【详解】(1)如图所示,点P 即为所求,理由如下:CP CA =,//l BC ,则APC CAP ACB ∠=∠=∠.(2)如图所示,点12Q Q 、即为所求,理由如下:1AC AQ =,//l BC ,则11112AQ C ACQ BCQ ACB ∠=∠=∠=∠; 12CQ CQ =,则1221CQ Q CQ Q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如图,已知在每个小正方形的网格图形中,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A B C为格点.(1)先将ABC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请在图中画出平移后DEF,(点A,B,C所对应的顶点分别是D,E,F)(2)求出DEF的面积;(3)连结AD,BE,直接说出AD与BE的关系(不需要理由).解析:(1)见解析;(2)8;(3)AD=BE且AD∥BE【分析】(1)利用网格特点和平移的性质画出A、B、C的对应点D、E、F,再依次连接即可;(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3)根据平移的性质回答.【详解】解:(1)如图,△DEF即为所作;(2)S△DEF=1442⨯⨯=8;(3)如图,由平移可知:AD=BE且AD∥BE.【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确定平移后图形的基本要素有两个:平移方向、平移距离.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23.如图,已知:AD BC ⊥于D,EG BC ⊥于G,AD 平分BAC ∠.求证:1E ∠∠=.下面是部分推理过程,请你填空或填写理由.证明:∵AD BC EG BC ⊥⊥,(已知),∴ADC EGC 90∠∠==︒(垂直的定义),∴AD //EG ( )∴21∠=∠( ),3∠= ( ).又∵AD 平分BAC ∠(已知),∴23∠∠=( ),∴1E ∠∠=( )解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等量代换.【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等量代换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证明:∵AD BC EG BC ⊥⊥,(已知),∴ADC EGC 90∠∠==︒(垂直的定义),∴AD //EG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AD 平分BAC ∠(已知),∴23∠∠=(角平分线的定义),∴1E ∠∠=(等量代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点,灵活应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24.如图,DE 平分∠ADF ,DF ∥BC ,点E ,F 在线段AC 上,点A ,D ,B 在一直线上,连接BF .(1)若∠ADF =70°,∠ABF =25°,求∠CBF 的度数;(2)若BF 平分∠ABC 时,求证:BF ∥DE .解析:(1)∠CBF =45°;(2)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即可求出∠CBF 的度数;(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C =∠ADF ,再根据BF 平分∠ABC ,DE 平分∠ADF ,可得∠ADE =∠ABF ,再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明BF ∥DE .【详解】解:(1)∵DF ∥BC ,∴∠ABC =∠ADF =70°,∵∠ABF =25°,∴∠CBF =70°﹣25°=45°;(2)证明:∵DF ∥BC ,∴∠ABC =∠ADF ,∵BF 平分∠ABC ,DE 平分∠ADF ,∴∠ADE 12=∠ADF ,∠ABF 12=∠ABC , ∴∠ADE =∠ABF ,∴BF ∥DE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25.如图,已知12∠=∠,C D ∠=∠,求证:A F ∠=∠.解析:证明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即可得证.【详解】解:∵12∠=∠,∴//BD CE ,∴C ABD ∠=∠,∵C D∠=∠,∴D ABD∠=∠,∴//AC DF,∴A F∠=∠.【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运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6.如图,已知,AB//CD,EF交AB,CD于G、H,GM、HN分别平分∠AGF,∠EHD.试说明GM//HN.解析:证明见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GF=∠DHE,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证明∠1=∠2,然后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HN∥GM.【详解】证明:∵AB∥CD,∴∠AGF=∠DHE,∵GM、HN分别平分∠AGF,∠EHD,∴∠1=12∠AGF,∠2=12∠DHE,∴∠1=∠2,∴GM∥HN.【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27.试用举反例的方法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例如:如果ab<0,那么a+b<0.反例:设a=4,b=-3,ab=4⨯(-3)=-12<0,而a+b=4+(-3)=1>0,所以这个命题是假命题.(1)如果a+b>0,那么ab>0.(2)如果a是无理数,b也是无理数,那么a+b也是无理数.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此题是一道开放题,可举的例子多,但只举一例就可.如果a+b>0,那么ab>0;所举的反例就是,a、b一个为正数,一个为负数,且正数的绝对值大于负数.(2)可利用平方差公式找这样的无理数,比如1±2,两数相加就是有理数.【详解】解:(1)取a=2,b=-1,则a+b=1>0,但ab=-2<0.所以此命题是假命题.(2)取a=1+2,b=1-2,a 、b 均为无理数.但a+b=2是有理数,所以此命题是假命题.【点睛】本题主要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在证明几何题的过程中,有时需从反例上先去判断,然后再证明.28.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C ,FO ⊥CD 于点O ,若∠BOD ∶∠EOB=2∶3,求∠AOF 的度数.解析:45︒.【分析】设2BOD x ∠=,从而可得3EOB x ∠=,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3EOC EOB x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可得求出x 的值,然后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90DOF ∠=︒,最后根据平角的定义即可得.【详解】设2BOD x ∠=,则3EOB x ∠=,∵OE 平分BOC ∠,∴3EOC EOB x ∠=∠=,180BOD EOB EOC ∠+∠+∠=︒,233180x x x ∴++=︒,解得22.5x =︒,45BOD ∴∠=︒,FO CD ⊥,90DOF ∴∠=︒,又180BOD DOF AOF ∠+∠+∠=︒,4590180AOF ∴︒+︒+∠=︒,解得45AOF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垂直的定义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并理解各定义是解题关键.。
绝密★启用前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1)考试范围: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考试时间:100分钟;命 题人:QQ2403336035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6题2分,7--16题3分,共计42分)1.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题设是( ). A .垂直 B .两条直线C .同一条直线D .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2.如图,已知a ∥b ,∠1=55°,则∠2的度数是A .35°B .45°C .55° D.125° 3.若∠α与∠β是同旁内角,且∠α=50°,则∠β的度数是( )A .50°B .130°C .50°或130°D .不能确定 4.(2014•龙岩)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a ∥b ,∠1=∠2,若∠3=40°,则∠4等于( )A.40°B.50°C.70°D.80°5.下列图形中,由AB//CD 能得到∠1=∠2的是6.如图,ABC △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DEF △ ( )A .把ABC △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B .把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C .把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D .把ABC △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7.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1l ∥2l 的是A.∠1=∠3B.∠2=∠3C.∠4=∠5D.∠2+∠4=180° 8.如图,若∠A+∠B=180°,则有( )A .∠B=∠CB .∠A=∠ADC C .∠1=∠BD .∠1=∠C9.在6×6方格中,将图1中的图形N 平移后位置如图2所示,则图形N 的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A .向下移动1格B .向上移动1格C .向上移动2格D .向下移动2格10.如图,直解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直尺边上,若∠1=56°,则∠2的度数为( ) A .56° B.44° C.34° D.28°11.如图,按各组角的位置判断错误的是( )a b12A 、∠1与∠A 是同旁内角B 、∠3与∠4是内错角C 、∠5与∠6是同旁内角D 、∠2与∠5是同位角12.下列四幅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⑴、⑵B.⑶、⑷ C .⑴、⑵、⑶ D .⑵、⑶、⑷ 13.如图,属于同位角是( )A .∠1和∠2B .∠1和∠3C .∠1和∠4D .∠2和∠314.如图所示,如果AB ∥CD ,则∠1、∠2、∠3之间的关系为( )A .∠1+∠2+∠3=360°B .∠1-∠2+∠3=180°C .∠1+∠2-∠3-180°D .∠1+∠2-∠3=180° 15.(2014•菏泽)如图,直线l ∥m ∥n ,等边△ABC 的顶点B 、C 分别在直线n 和m 上,边BC 与直线n 所夹的角为25°,则∠α的度数为( )A.25°B.45°C.35°D.30°16.(2012•奉贤区二模)已知长方体ABCD ﹣EFGH 如图所示,那么下列直线中与直线AB 不平行也不垂直的直线是( )A.EAB.GHC.HCD.EF第II卷(共计78分)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7.已知∠A=43°,则∠A的补角等于度.18.把命题“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9.如图,AF是∠BAC的平分线,EF∥AC交AB于点E,若∠1=25°,则∠BEF的度数为.20.如图,长方形ABCD中,AB=6,第1次平移将长方形ABCD沿AB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长方形A1B1C1D1,第2次平移将长方形A1B1C1D1沿A1B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长方形A2B2C2D2…,第n次平移将长方形1111n n n nA B C D----沿11n nA B--的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到长方形n n n nA B C D(n>2),则nAB长为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题66分)2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依据。
七下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七下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1. 平行线的判定:两条直线如果在同一个平面内,且没有交点,那么它们是平行线。
2. 平行线的性质:
a. 平行线上的任意两点与第三条线的交点分别都与平行线上的对应点连线相平行。
b.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无论在任何位置上测量。
3. 线的相交情况:
a. 直线与直线相交,交点为一点。
b. 直线与平行线相交,交点为无穷远处的一点(虚交点)。
c. 平行线与平行线相交,交点不存在。
4. 相交线的判定:
a. 两条直线相交,交点只有一个。
b. 两条直线平行,交点不存在。
c. 两条直线重合,交点有无数个。
5. 用相交线运用到的一些概念:
a. 对偶关系: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于一个点,那么这两条直线互为对偶关系。
b. 垂直线: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相交于直角。
6. 平行线判定定理:
a. 若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切割,那么这两条直线也是平行线。
b. 若两条直线分别与一组平行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是平行线。
这些知识点是七下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重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相关问题中。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一节、知识梳理:相交线与平行线一、学习目标1.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掌握其性质,会用其性质进行有关推理和计算;2.掌握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3.掌握“三线八角”的内容.二、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1.邻补角、对顶角以及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2.掌握两直线平行的三个判定方法.学习难点: 1.对顶角的性质、垂线性质;2.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来解题.三、知识概要1.要正确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含义:(1)判断两个角是否是邻补角,关键要看这两个角的两边,其中一边是公共边,另外两边是互为反向延长线;(2)邻补角是成对的,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互补的角;(3)判断两个角是否是对顶角,看这两个角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且有相同的邻补角,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2.垂线、垂线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不要混淆:(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特殊在交角都为直角,垂线是其中一条直线对另一条直线的称呼;(2)垂线是直线,垂线段是一条线段,是图形.(3)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量,不能说成垂线段是距离.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在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它们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一是相交(有一个公共点),二是平行(没有公共点):(1)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键是要抓住“三线八角”,只有“三线”出现且必须是两线被第三线所截才能出现这三类角;(2)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时要正确判断出是什么角,什么关系,由此可以推出哪两条直线平行.四、知识链接1.本周相交线、平行线是以前学的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延伸.2.通过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等角度的比较得到平行线.而由平行线又可得到下周的平行线性质.五、中考视点平行与相交线中的垂直是经常考的内容.一般考其基础知识,以填空选择为主.平行线的性质与平移一、学习目标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会应用.2.理解命题并会判断.3.理解平移的定义并会应用平移的特征.二、知识概要1.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对于这个概念,应注意三点:(1)两条直线必须是平行的;(2)第三条直线同时垂直于它们;(3)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个具体的数,而不是线段这个图形.3.关于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每个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4.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就称做为平移. 5.平移的基本特征平移的基本特征是: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三、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2.平移的特征.学习难点:1.命题的判断.2.平移变换及其性质应用.四、知识链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有互逆性,平移变换及性质是研究动态几何的基础内容之一.五、中考视点平行线的知识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在填空选择中经常直接考平行线的性质.在解答题中经常与其他知识联系,综合考查.平移知识也是考的比较多的内容,尤其是在做辅助线时经常用到.第二节、教材解读:理解“三线八角”当两条直线AB和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如图),可得到八个角.根据位置特征不同,把∠1和∠5、∠2和∠6、∠4和∠8、∠3和∠7这样的称作同位角;把∠4和∠6、∠3和∠5这样的称作内错角;把∠4和∠5、∠3和∠6这样的称作同旁内角.在数学中也常把与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相关的问题称作“三线八角”问题.1.所谓同位角也就是位置特征相同,如∠1和∠5同在“左上”(AB和CD左侧,EF上方);∠2和∠6同在“左下”(AB和CD左侧,EF下方);∠4和∠8同在“右上”(AB和CD右侧,EF上方);∠3和∠7同在“右下”(AB和CD右侧,EF下方).2.所谓内错角是指在两条被截直线之内,在第三条直线左右错开的位置的角,如∠4和∠6在AB和CD之内,而在EF左右两边错开的角;∠3和∠5在AB和CD之内,而在EF左右两边错开的角.3.所谓同旁内角是指在第三条直线同旁,而在两条被截直线之内的位置的角,如∠4和∠5同在EF 上边而在AB和CD之内;∠3和∠6同在EF 下边而在AB和CD之内.第三节、错解剖析【例1】填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____,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错解:垂线段.【思考与分析】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它是一个数量而不是图形.错误的原因是概念不清.正解:垂线段的长度.【例2】判断正误:有公共端点且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错解:正确.【思考与分析】此题错在没有抓住对顶角概念的实质,出现了扩大概念实质和概念外延的错误,把一些不是对顶角的角看成了对顶角,如下图中∠1和∠2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但它们不是对顶角.错误的原因是概念不清.正解:如果一个角与另一个角有公共端点且两边分别是这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对顶角.【例3】如图,若AB∥CD,CD∥EF,则AB∥EF.理由是什么?错解:等量代换.【思考与分析】上面的回答把相等和平行混为一谈,相等说的是两个量的大小关系,平行说的则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完全不是一码事,所以,平行线的传递性是不能用"等量代换"来表达的.错误的原因是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混淆正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例4】判断正误: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是平行线.错解:正确.【思考与分析】平行线是讲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或线段有可能延长或反向延长后相交.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分清“三线”的区别和联系.正解: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例5】判断正误: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错解:正确.【思考与分析】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但在空间里很容易找到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而且它们并不平行,错误的原因是思考不周.正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第四节、思维点拨【例1】已知,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平分∠BOD且∠AOE=150°,你能求出∠AOC的度数吗?【思考与分析】观察图形我们可知,∠AOE与∠BOE是邻补角,所以∠BOE的度数可求,又由OE是∠BOD的角平分线可求得∠BOD=2∠BOE,而∠AOC与∠BOD是对顶角,故∠AOC 可求.解:∵ AB是直线(已知),∴∠AOE与∠BOE 是邻补角(邻补角定义).∴∠AOE+∠BOE=180°(补角定义).又∠AOE=150°(已知),∴∠BOE=180°-∠AOE=180°-150°=30°(等式性质).∵ OE平分∠BOD(已知),∴∠BOD=2∠BOE(角平分线定义).即∠BOD=2×30°=60°.∵∠AOC与∠BOD是对顶角(由图可知),∴∠AOC=∠BOD(对顶角相等).∴∠AOC=60°.反思:在思考过程中抓住角平分线DE与各个角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例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OF平分∠AOE,∠1=15°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2=45°B.∠1=∠3C.∠AOD与∠1互为补角D.∠1的余角等于75°30′思考与解: ∵OE⊥AB,∴∠AOE=90°.∵OF平分∠AOE,∵∠1与∠3是对顶角,∴∠1=∠3.∴B正确.∵∠AOD与∠1互为补角.∴C正确.∵∠1=15°30′,∴∠1的余角=90°-15°30′=74°30′.∴D不正确.故选D.【小结】我们在做这类选择题时,首先把题中条件与图形一一对应,然后看每个结论是否与条件冲突.【例3】已知,如图,直线AB、CD互相垂直,垂足为O,直线EF过点O,∠DOF=32°,你能求出∠AOE的度数吗?【思考与分析】我们由AB⊥CD可知∠AOC=90°,因此,∠AOE与∠EOC 互余.又因为∠EOC与∠DOF是对顶角,于是∠EOC=32°,于是∠AOE可求.解法一:∵直线CD与EF交于O(已知),∴∠EOC=∠DOF (对顶角相等).∵∠DOF=32°(已知),∴∠EOC=32°(等量代换).∵AB、CD互相垂直(已知),∴∠AOC=90°(垂直定义).∴∠AOE+∠EOC=90°.∴∠AOE=90°-∠EOC=90°-32°=58°.解法二:∵直线AB、CD互相垂直(已知),∴∠BOD=90°(垂直定义).∴∠BOF+∠DOF=90°.∵∠DOF=32°(已知),∴∠BOF=90°-∠DOF=58°.∵直线AB与直线EF交于点O(已知),∴∠AOE=∠BOF(对顶角相等).∴∠AOE=58°.反思:第一种解法先用对顶角后用互余,第二种解法先用互余后用对顶角,我们在平时做题时也应该多想多做,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例4】如图3,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F,EF⊥CD,则∠AFE与∠DFB之间的关系是______.【思考与分析】我们由所给的条件EF⊥CD,得∠CFE=90°,也就是说∠AFE+∠AFC=90°,又根据对顶角相等,得∠AFC=∠DFB,所以∠AFE+∠DFB=90° .本题也可利用平角的定义来解,即由∠AFE+∠DFB+∠EFD=180°,又因为∠EFD=90°,所以∠AFE+∠DFB=90°.解:∠AFE与∠DFB互为余角(或∠AFE+∠DFB=90°).【小结】这类题目的特点是有条件而无结论,要从所给的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比较、猜想,寻找多种解法和结论,再进行说理证明.这类题目具有较强的探索性,思维空间较大且灵活,突破了死记概念的传统模式.【例5】平行直线AB和CD与相交直线EF、GH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对.A. 4对B. 8对C. 12对D. 16对【思考与解】我们可将原图分解为八个“三线八角”即“直线AB和CD 被直线EF所截”、“直线AB和CD 被直线GH所截”、“直线EF和GH被直线AB所截”、“直线EF和GH被直线CD所截”、“直线AB和EF被直线GH所截”、“直线EF和CD 被直线GH所截”、“直线AB和GH被直线EF所截”、“直线GH和CD 被直线EF所截”.每一个“三线八角”都有两对同旁内角,故原图中共有16对,因此选择D.【小结】解这类问题,关键是如何用图形分解法把图形分成若干个“三线八角”.【例题】(1)如图1,在△ABC中,∠ABC=90°,∠A=50°,BD∥AC,则∠CBD的度数是°.(2)已知:如图2,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BEF的平分线与∠DF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你能说明∠P=90°吗?(3)如图3,已知AB∥CD,∠C=75°,∠A=25°,则∠E的度数为 .【思考与解】(1)解法一:由题意我们知BD∥AC.所以∠ABD+∠BAC=180°.所以∠CBD=180°-50°-90°=40°.解法二:由题意我们知∠C=90°-∠A=90°-50°=40°.又因为BD∥AC. 所以∠CBD=∠C=40°.(2)因为AB∥CD.所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BEF+∠EFD=180°.又因为EP、FP分别平分∠BEF和∠EFD.所以∠P=180°-(∠1+∠2)= 180°-90°=90°.(3)因为AB∥CD. 所以∠BFE=∠C=75°.所以∠AFE=180°-∠BFE= 180°-75°=105°.所以∠E=180°-∠A-∠AFE=180°-25°-105°=50°反思:我们在做这类题的时候,一定要想是不是这样做最简单,是不是只有这一种解法?【例6】如图1,如果∠B=∠1=∠2=50°,那么∠D= .【思考与分析】我们通过观察图形,由∠B=∠1=∠2=50°可得AB∥DC、AD∥BC,再利用其性质同旁内角互补可得∠D的度数.解:因为∠B=∠1,所以AB∥DC,所以∠B+∠BCD=180°,∠BCD=130°.又因为∠B=∠2,所以AD∥BC,所以∠BCD+∠D=180°,∠D=50°.反思:我们解题时用的是同旁内角互补.还可以利用∠D=∠1=∠B=50°.也可以利用∠D=∠2=∠B=50°.大家可以试一试.【例7】如图2,直线l1、l2分别与直线l3、l4相交,∠1与∠3互余,∠3的余角与∠2互补,∠4=125°,则∠3= .思考与解:因为∠1与∠3互余,∠3的余角与∠2互补,所以∠1+∠2=180°.所以l1∥l2.所以∠3=∠5=180°-∠4=55°.反思:我们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1+∠2=180°?我们可由题意列式∠1+∠3=90°,90°-∠3+∠2=180°.两个式子相加可得∠1+∠2=180°.在解决有关平行问题的时候,有时需要添加必要的辅助线,而添加平行线作为辅助线,更是解决此类问题好的帮手.下面举几例说明.【例8】如图1所示,直线a∥b,∠ACF=50°,∠ABE=28°,求∠A的大小.【思考与分析】要求∠A的大小,关键是确定辅助线的位置.于是我们会想到过点A作AD∥b,这样利用平行线的知识即可求解.解:过点A作AD∥b,则∠DAC=∠ACF=50°.又因为a∥b,所以AD∥a.所以∠DAB=∠ABE=28°.所以∠BAC=∠DAC-∠DAB=50°-28°=22°,即∠A的大小是22°.反思:在解题时我们做AD∥b,那么是不是必须要做辅助线呢?我们继续思考:∠A在△ABG中,∠ABE也在△ABG中且等于28°,那么只要求出∠AGB的度数,就可求∠A的度数.【例9】如图2,AB∥CD,EO与FO相交于点O,试猜想∠AEO、∠EOF、∠CFO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思考与分析】由于∠BEO、∠EOF、∠DFO三个角的位置较散,设法通过辅助线使之相对集中,我们可以考虑AB∥CD,可以过点O作MN∥AB,这样即可找到三个角之间的关系了.由此猜想∠AEO+∠CFO+∠EOF=360°.解:过点O作MN∥AB.因为AB∥CD,所以CD∥MN.所以∠AEO+∠EOM=180°,∠MOF+∠CFO=180°.所以∠AEO+∠CFO+∠EOF=∠AEO+∠EOM+∠MOF+∠CFO=180°+180°=360°.反思:我们解这道题是用的两组同旁内角之和.其实我们还可以连结EF,正好把这三个角分成一组同旁内角和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由同旁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可得出同样的结论.【例10】如图3,已知AB∥ED,α=∠A+∠E,β=∠B+∠C+∠D.试探索β与2α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思考与分析】我们由已知条件AB∥ED可知α=∠A+∠E=180°,于是只需知道β=∠B+∠C+∠D的大小即可探索出β与2α的数量关系.此时可以过点C作CF∥AB,从而求出β=∠B+∠C+∠D=360°,即有β=2α.解:猜想β=2α.理由是:过C作CF∥AB,因为 AB∥ED,所以∠α=∠A+∠E=180°.又因为AB∥ED,所以CF∥DE,即(∠B+∠1)+(∠2+∠D)=360°.故β=2α.【小结】这道题的思路与我们做的上题是相同的,也可以连结BD来解.第五节、竞赛数学在竞赛试题中,平行和垂直是做为基础知识应用在一些综合性的题目之中,单独出题的情况很少,但当平行和垂直的性质与实际情况结合时,往往也会被做为新题型来考查.【例1】请说明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交点个数.【思考与分析】本题有多种分类,如以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类,再考虑第三条直线的位置;又如以三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分类等.下面我们就第二种分类加以说明.解:(1)如图1,三条直线互相平行,此时交点个数为0;(2)如图2,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此时交点个数为1;(3)如图3,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交于同一点,此时交点个数为3;(4)如图4,其中两条直线平行,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此时交点个数为2.综上所述,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为0或1或2或3个.(如果按第一种情况进行分类研究,又该如何呢?请大家思考一下.)反思:求解中(2)、(3)两种情况称为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当题目中图形不全或不确定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分类.【例2】(1)请你在平面上画出6条直线(没有三条共点),使得它们中的每条直线都恰与另3条直线相交,并简单说明画法.(2)能否在平面上画出7条直线(任意3条都不共点),使得它们中的每条直线都恰与另3条直线相交,如果能,请画出一例,如果不能,请简述理由.【思考与分析】“6条直线相交且任意3条都不共点”,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首先画出两条相交直线,这样可以发现若不出现3条直线共点可以出现平行线.对于(2)中所求,可以根据(1)得到的结论先对其进行推理,不要盲目的画图.解:(1)在平面上任取一点A,过A作两直线m1与n1.在n1 上取两点B、C,在m1上取两点D、G.过B作m2∥m1,过C作m3∥m1,过D作n2∥n1,过G作n3∥n1,这时m2、m3、n2、n3交得E、F、H、I四点,如图所示.由于彼此平行的直线不相交,所以,图中每条直线都恰与另3条直线相交.(2)在平面上不能画出没有3线共点的7条直线,使得其中每条直线都恰与另外3条直线相交.理由如下:假设平面上可以画出7条直线,其中每一条都恰与其它3条相交,因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又因没有3条直线共点,所以每条直线上恰有与另3条直线交得的3个不同的交点.根据直线去数这些交点,共有3×7=21个交点,但每个交点分属两条直线,被重复计数一次,所以这7条直线交点总数为因为这与交点个数应为整数矛盾.所以,满足题设条件的7条直线是画不出来的.反思:本题在说明理由时应用了假设法.利用假设推导出结果是否与题中条件冲突.这与我们以后要学的反证法相类似.【例3】平行直线AB和CD与相交直线EF、GH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对.A. 4对B. 8对C. 12对D. 16对【思考与解】我们可将原图分解为八个“三线八角”即“直线AB和CD 被直线EF所截”、“直线AB和CD 被直线GH所截”、“直线EF和GH被直线AB所截”、“直线EF和GH被直线CD所截”、“直线AB和EF被直线GH所截”、“直线EF和CD 被直线GH所截”、“直线AB和GH被直线EF所截”、“直线GH和CD 被直线EF所截”.每一个“三线八角”都有两对同旁内角,故原图中共有16对,因此选择D.【小结】解这类问题,关键是如何用图形分解法把图形分成若干个“三线八角”.【例4】有10条公路(假设公路是笔直的,并且可以无限延伸),无任何三条公路交于同一个岔口,现有31名交警,刚好满足每个岔口有且只有一名交警执勤,请你画出公路示意图.【思考与解】我们可以把公路想象成直线,岔口想象成交点,由警察的人数及题意可知,10条直线刚好有31个交点.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平面上的10条直线,若两两相交,最多出现45个交点,现在只要求出现31个交点,就要减去14个交点,这种情况下,通常采取两种办法:(1)多条直线共点;(2)出现平行线.根据题意,方法(1)不能实现,所以想到使用平行线.在某一方向上有5 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减少10个交点,若6条直线平行,则可减少15个交点,所以这个方向上最多可取5条平行线,这时还有4个点要去掉,换一个方向取3条平行线,即可再减少3个交点,这时还剩下2条直线与1个要减去的点,只须让其在第三个方向上互相平行即可,如图所示:【小结】本题考查我们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做题时,要牢牢把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图形结合,从简单的图形推理找出问题的入手点.【例5】把正方形ABCD边AD平移得到EF,作出平移后的正方形能有几种作法?【思考与分析】据题意,平移是指正方形整体平移,只有一个.我们根据以前学过的作图方法和本周学的平移作图,作法有如下几个:作法1:过E作EF的垂线,截取EG=EF,过G点作EF的平行线,截取GH=EF(注意截取方向),连接FH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如图(1).作法2:过E、F分别作EF的垂线,截取EG=EF,FH=EF(注意截取方向),连接GH,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如图(1).作法3:过F作EF的垂线,截取FH=EF,过H点作EF的平行线,截取GH=EF(注意截取方向),连接EG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如图(1).作法4:过E作AC的平行线,过F作BD的平行线,截取EH=AC,FG=BD(注意截取方向).连接EG,GH,HF,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如图(2).作法5:连接EA,FD,过B点作EA的平行线,过C作FD的平行线.截取BG=EA,CH=FD (注意截取方向).如图(3).连接EG,GH,HF,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小结】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连结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要描述一个平移变换,必须指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例6】电脑游戏上有一种俄罗斯方块的游戏,游戏规则:在所给各种各样的方块中,通过平移、旋转的方式,罗列方块使之排满每一横行,每排满一行,便消去一行,得100分,依次类推(本题特殊规定,只准平移),小方块在屏幕顶端居中出现(奇数列时居中偏左).现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如图所示).(1)若按规定,想得分,甲方块需要怎样平移,才可能直接得分或为以后打下得分基础?乙方块呢?(2)若你把甲方块放到左侧,发现屏幕已暗示出丙方块为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丙方块只需如何移动,便可得多少分?(注:屏幕上一共有10行10列)【思考与分析】第(1)题观察甲方块与底部方块的特点,我们可得出平移方式.第(2)题将丙方块通过平移嵌入空隙之中,即可得分.解:(1)甲方块可左移3个单位,下移7个单位放到屏幕左侧;乙方块需向右平移3个单位,下移8个单位,放到屏幕右侧.(可用其他平移方式)(2)丙方块下移7个单位,便可排满2行,得200分.【小结】解本题的关键是将各个方块通过平移嵌成一个长方形,需根据方块和现有图形选择合理的平移方式.【例7】如图1,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点C和D,在C、D之间有一点P,如果P点在C、D之间运动时,问∠PAC,∠APB,∠PBD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试探索∠PAC,∠APB,∠PBD 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思考与分析】若P点在C、D之间运动时,我们只要过点P作出l1的平行线即可知道∠APB=∠PAC+∠PBD;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则可以分为如图2和如图3两种情形,同样分别过点P作出l1或l2的平行线,即有∠APB=∠PBD -∠PAC或∠APB=∠PAC-∠PBD.解:若P点在C、D之间运动时,则有∠APB=∠PAC+∠PBD.理由是:如图1,过点P作PE∥l1,则∠APE=∠PAC,又因为l1∥l2,所以PE∥l2,所以∠BPE=∠PBD,所以∠APE+∠BPE=∠PAC+∠PBD,即∠APB=∠PAC+∠PBD.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则有两种情形:(1)如图2,有结论:∠APB=∠PBD-∠PAC.理由是:过点P作PE∥l1,则∠APE=∠PAC,又因为l1∥l2,所以PE∥l2,所以∠BPE=∠PBD,所以∠APB=∠BPE-∠APE,即∠APB=∠PBD-∠PAC.(2)如图3,有结论:∠APB=∠PAC-∠PBD.理由是:过点P作PE∥l2,则∠BPE=∠PBD,又因为l1∥l2,所以PE∥l1,所以∠APE=∠PAC,所以∠APB=∠APE-∠BPE,即∠APB =∠PAC-∠PBD.【小结】我们做这类题的时候可以发现:点的移动带动角的位置变化,角的位置变化决定了角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分类思想来分析题意,解决多种情况的讨论.第六节、本章训练基础训练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5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的关系是().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相交但不垂直D.不能确定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同旁内角互补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互补3.如图1所示,已知DE∥BC,CD是∠ACB的平分线,∠B=72°,∠ACB=40°,那么∠BDC等于().A.78°B.90°C.88°D.92°4.下列说法: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A.①B.②和③C.④D.①和④5.船向北偏东50°方向航行到某地后,依原航线返回,船返回时方向应该是()A.南偏西40°B.北偏西50°C.北偏西40°D.南偏西50°6.线段AB是由线段CD经过平移得到的,那么线段AC与BD的关系为().A.平行B.相交C.相等D.平行且相等7.如果两个角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而另一条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D.没有关系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5分)8. a∥b,a∥c则_______∥_______,根据______.9.经过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______.和______.分别相等,图形的______.和______.没有发生改变.10.在同一平面上,如果AB⊥EF,AC⊥EF,那么点C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11.把△ABC向右平移4cm得△A1B1C1,再把△A1B1C1向下平移3cm得△A2B2C2,若把△A2B2C2看成是由△ABC经一次平移得到的,请量一量,其平移的距离是______.cm.12.船的航向从正北方向依逆时针方向驶向西南方向,它转了_____度.13.已知梯形ABCD,AD∥BC,BC=6,AD=3,AB=4,CD=2,AB平移后到DE处,则△CDE的周长是_____14.如果△ABC经过平移后得到△DEF,若∠A=41°,∠C=32°,EF=3cm,则∠E=______,BC= ______ cm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5.如图,AC⊥AB,∠1=30°,∠B=60°,(1)你能确定AD与BC平行吗?(2)能确定AB平行于CD吗?16.如图,AD平分∠EAC,AD∥BC,你能确定∠B与∠C的数量关系吗?17.如图所示,AB∥CD,AD∥BC,∠A的2倍与∠C的3倍互补,求∠A和∠D的度数.答案一、 1.B 2.B 3.C 4.A 5.D 6.D 7.C二、 8. b,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9. 对应角、对应边,形状、大小10. 在直线AB上11. 512. 13513. 914. 107°,3三、15.【思考与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并结合题中条件我们可以得到:∠ACB=180°-∠BAC -∠ABC=180°-90°-60°=30°.由此可得AD∥BC.但是由题中条件我们求不出∠D或者∠ACD,因此不能判定AB与CD是否平行.解:(1)因为∠BAC=90°,∠B=60°,且∠BAC+∠B+∠ACB=180°,所以∠ACB=180°-∠BAC-∠B=180°-90°-60°=30°.所以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不能确定.因为求不出∠D或者∠ACD,找不到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条件,所以AB与CD不一定平行.16.【解题思路】我们通过观察图形并结合题中条件可知,要想知道∠B与∠C的数量关系,就得利用AD∥BC,从而得到∠B=∠1,∠C=∠2.只要∠1=∠2,那么∠B=∠C.而题中给出了AD平分∠EAC,正好得到∠1=∠2!解:因为AD∥BC,所以∠B=∠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C=∠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因为AD平分∠EAC,所以∠1=∠2.所以∠B=∠C.17.【思考与分析】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可知,题目要求∠A和∠D的度数,而条件只给出了∠A和∠C的关系.因此,分清∠A、∠C和∠D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因为AB∥CD,所以∠A+∠D=180°.所以∠A=180°-∠D.因为AD∥BC,所以∠C+∠D=180°.所以∠C=180°-∠D.所以∠A=∠C.再由2∠A+3∠C=180°解得∠A=∠C=36°.所以∠D=144°.提高训练题一、填空题1. 直线l1,l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则它们的位置关系是.2. 若直线l1// l2,l2// l3,则 ____ // ____,其理由是.3. 若直线l1//l2,一条射线与l1有交点,那么这条射线与l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哪种情况,直线l1和l2不一定是平行线()A. l1和l2是不相交的两条直线B. l1和l2都平行于直线l3C. 在同一平面内l1和l2没有一个公共点D. 在同一平面内,l1⊥l3,l2⊥l32. 若∠1与∠2的关系为内错角,∠1=40°,则∠2等于()A. 40°B. 140°C. 40°或140°D. 不确定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是对顶角B.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是相等C.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D.所有的对顶角相等三、解答题1. 如图,已知三角形ABC,分别过A,B,C三点作它们的对边BC,CA,AB的平行线.。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 相交线。
- 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邻补角的和为180°。
- 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
- 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 垂线段: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2. 平行线及其判定。
-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 判定方法:-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 平行线的性质。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 命题、定理、证明。
-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 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 假命题: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 定理:经过推理证实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 证明: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第六章实数。
1. 平方根。
- 算术平方根: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0的算术平方根是0。
- 平方根: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2. 立方根。
- 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1 相交线邻补角与对顶角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图形 顶点 边的关系 大小关系 对顶角∠1与∠2有公共顶点 ∠1的两边与∠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对顶角相等 即∠1=∠2 邻补角∠3与∠4 有公共顶点 ∠3与∠4有一条边公共,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3+∠4=180°注意点:(1)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2)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3)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4)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例:如图,三条直线交于一点,任意找出图中的四对对顶角.错解:如图, 对顶角为:(1)∠AOC 与∠BOD ;(2)∠AOF 与∠BOD ;(3)∠COF 与∠DOE ;(4)∠AOC 与∠BOE .错解分析:错解中把有公共顶点的角误认为是对顶角,导致(2)和(4)错误.如果对对顶角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在比较复杂的图形识别中会产生错误.对顶角就是: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正解:(1)∠AOC 与∠BOD ;(2)∠BOE 与∠AOF ;(3)∠COF 与∠DOE ;(4)∠COE 与∠DOF .(答案不唯一:∠ AOE 与∠BOF ,∠BOC 与∠AOD 也是对顶角)5.1.2 垂线1、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1 2 4 3AB C DO2、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如图,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 1、∠1与∠5在截线l 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 a ,的上方,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2、∠5与∠3在截线l 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内错角(位置在内且交错)3、∠5与∠4在截线l 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例:如图,判断下列各对角的位置关系:(1)∠1与∠2;(2)∠1与∠7;(3)∠1与∠BAD ;(4)∠2与∠6;(5)∠5与∠8.解:我们将各对角从图形中抽出来(或者说略去与有关角无关的线),得到下列各图.如图所示,不难看出∠1与∠2是同旁内角;∠1与∠7是同位角;∠1与∠BAD 是同旁内角;∠2与∠6是内错角;∠5与∠8对顶角.注意:图中∠2与∠9,它们是同位角吗?不是,∵∠2与∠9的各边分别在四条不同直线上,不是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5.2.1 平行线1、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 与直线b 互相平行,记作a ∥b .1 2 3 4 5 6 78 1 6 B A D 2 3 45 7 8 9 FEC A BF 2 1 A B C 1 7 A B C D 26A DB F 1 B A F E 5 8 C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4、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左图所示,∵b ∥a ,c ∥a∴b ∥c注意符号语言书写,前提条件是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才会结论,这两条直线都平行.例: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是平行线.错解:对 .错解分析:平行线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相交的两条线,说的不明确.若是射线或线段有可能不相交.∴说法是错误的 .正解: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5.2.2 平行线的判定判定方法 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 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 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几何符号语言:∵ ∠3=∠2∴ 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2=180°∴ 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给予改正:(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定平行线.(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如果它们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相交.(3)过一点可以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解:(1)错误.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是一项重要条件,不能遗漏.(2)正确(3)错误.正确的说法是“过直线外一点”而不是“过一点”.∵如果这一点不在已知直线上,是作不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A B C D E F 1 2 3 4例:如图,由条件∠2=∠B ,∠1=∠D ,∠3+∠F =180°,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判定的根据是什么?解:(1)由∠2=∠B 可判定AB ∥DE ,根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由∠1=∠D 可判定AC ∥DF ,根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由∠3+∠F =180°可判定AC ∥DF ,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3 平行线的性质5.3.1 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几何符号语言:∵AB ∥CD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CD∴∠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B ∥CD ∴∠4+∠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例:已知∠1=∠B ,求证:∠2=∠C证明:∵∠1=∠B (已知)∴DE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例:如图,AB ∥DF ,DE ∥BC ,∠1=65° 求∠2、∠3的度数解:∵DE ∥BC∴∠2=∠1=6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DF∴∠3+∠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180°-∠2=180°-65°=115°A B E D F C 1 2 3 A B C D EF 1 2 3 4 AD E B C 12 A D F B E C 1 2 3例:如图,直线AB,CD分别和直线MN相交于点E,F,EG平分∠BEN,FH平分∠DFN.若AB∥CD,你能说明EG和FH也平行吗?错解:∵EG平分∠BEN,∴∠BEG =12∠BEN.同理,∵FH平分∠DFN,∴∠DFH =12∠DFN.又∵AB∥CD,∴∠BEN =∠DFN;从而∠BEG =∠DFH.∴EG∥FH.错解分析:在复杂的图形中正确地找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是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或性质的前提.认清一对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键是弄清截线和被截线,截线就是它们的公共边,其余两条边就是被截线.而∠BEG和∠DFH不是直线EG,FH被某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由∠BEG=∠DFH不能判定EG∥FH.正解:∵EG平分∠BEN,∴∠BEG =∠GEN =12∠BEN,同理,∵FH平分∠DFN,∴∠DFH =∠HFN =12∠DFN,又∵AB∥CD,∴∠BEN =∠DFN,从而∠GEN =∠HFN.而∠GEN,∠HFN是直线EG,FH被直线MN所截得的同位角,∴EG∥FH.例:如图,△ABC中,已知∠1+∠2=180°,∠3=∠B,试判断DE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错解:∵∠1+∠2=180°,∴EF∥AB.∴∠3+∠BDE =180°.∵∠3=∠B,∴∠B+∠BDE =180°.∴DE∥BC.错解分析:由∠1+∠2=180°,不能得到EF∥AB.虽然∠1和∠2是由直线EF和AB被直线DC所截得的角,但由于它们不是同旁内角,∴尽管∠1+∠2=180°,也不能得到EF∥AB.正解:∵∠1=∠4,∠1+∠2=180°,∴∠2+∠4=180°.∴EF∥D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3+∠BD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B,∴∠B+∠BDE=180°.∴DE∥B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3.2 命题、定理、证明1、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2、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3、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4、经过推理证实而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5、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5.4平移1、平移变换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②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③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2、平移的特征:①经过平移之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②经过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例:如图,△ABC经过平移之后成为△DEF,那么:(1)点A的对应点是点_________;(2)点B的对应点是点______.A DB EC F(3)点_____的对应点是点F;(4)线段AB 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5)线段BC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6)∠A的对应角是______.(7)____的对应角是∠F.解:(1)D;(2)E;(3)C;(4)DE;(5)EF;(6)∠D;(7)∠ACB.。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要点】1.两直线相交2.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3.对顶角(1)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或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
(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那么这两条线互相垂直。
5.垂线性质: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垂线段最短。
6.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直线a,b 是平行线,可记作“a∥b”7.平行公理及推论(1)平行公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注:(1)平行公理中的“有且只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存在性;二是唯一性。
(2)平行具有传递性,即如果a∥b,b∥c,则a∥c。
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
9.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同一平面内)10.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补充:(5)平行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6)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11.平移的定义及特征定义:将一个图形向某个方向平行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特征: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完全一样;②平移前与平移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
【典型例题】考点一: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垂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性质与平行公理的区别等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B .两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C .垂线段最短D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C解析:C【分析】依据垂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垂线段的性质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本选项错误; B .两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故本选项错误;C .垂线段最短,故本选项正确;D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垂线段的性质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熟练掌握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ABC 沿AB 方向平移2cm 得到DEF ,2cm CH =,4cm EF =,下列结论:①//BH EF ;②AD BE =;③BD CH =:④C BHD ∠=∠;⑤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6cm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⑤D .①②④⑤D解析:D【分析】 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直接判断①②③,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判断④,阴影部分的面积=S 梯形BEFH ,于是可判断⑤,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因为将ABC 沿AB 方向平移2cm 得到DEF ,所以//BH EF ,AD BE =,DF ∥AC ,故①②正确;所以C BHD ∠=∠,故④正确;而BD 与CH 不一定相等,故③不正确;因为2cm CH =,4cm EF BC ==,所以BH=2cm ,又因为BE=2cm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S △ABC -S △DBH = S △DEF -S △DBH =S 梯形BEFH =()12422⨯+⨯=26cm ,故⑤正确;综上,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④⑤.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属于基础题目,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 )①两个角的和等于平角时,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③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的一对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④图形B 由图形A 平移得到,则图形B 与图形A 中的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B 解析:B【分析】根据补角和邻补角的定义可判断①,根据平行公理可判断②,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可判断③,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判断④,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两个角的和等于平角时,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故命题①是假命题;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命题②是假命题;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的一对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故命题③是真命题;图形B 由图形A 平移得到,则图形B 与图形A 中的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故命题④是真命题.综上,真命题有2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真假命题、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等知识,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命题一定是正确的B .定理都是真命题C .不正确的判断就不是命题D .基本事实不一定是真命题B 解析:B根据命题的定义、真命题与假命题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A 、命题有真命题和假命题,此项说法错误;B 、定理都是经过推论、论证的真命题,此项说法正确;C 、不正确的判断是假命题,此项说法错误;D 、基本事实是真命题,此项说法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真命题与假命题,熟练掌握理解各概念是解题关键.5.如图a 是长方形纸带,26DEF ∠=︒,将纸带沿EF 折叠成图b ,再沿BF 折叠成图c ,则图c 中的CFE ∠的度数是( )A .102°B .112°C .120°D .128°A解析:A【分析】根据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则∠BFE=∠DEF=26°,根据平角定义,则∠EFC=154°(图a ),进一步求得∠BFC=154°-26°=128°(图b ),进而求得∠CFE=128°-26°=102°(图c ).【详解】解:∵AD ∥BC ,∠DEF=26°,∴∠BFE=∠DEF=26°,∴∠EFC=154°(图a ),∴∠BFC=154°-26°=128°(图b ),∴∠CFE=128°-26°=102°(图c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角定义,根据折叠能够发现相等的角是解题的关键.6.已知//DE FG ,三角尺ABC 按如图所示摆放,90C ∠=︒,若137∠=︒,则2∠的度数为( )A .57°B .53°C .51°D .37°B【分析】作GH ∥FG ,推出GH ∥FG ∥DE ,得到∠1=∠3,∠2=∠4,由90C ∠=︒, 137∠=︒,即可求解.【详解】作GH ∥FG ,∵DE ∥FG ,∴GH ∥FG ∥DE ,∴∠1=∠3,∠2=∠4,∵90C ∠=︒, 137∠=︒,∴∠3+∠4=90︒,即37︒+∠2=90︒,∴∠2=5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平行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下列四个说法: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C解析:C【分析】根据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平行公理,垂线段最短等知识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错误,应该是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的距离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正确.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平行公理,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如图所示,已知 AB ∥CD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1=∠2B .∠2=∠3C .∠1=∠4D .∠3=∠4C解析:C【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AB ∥CD ,∴∠1=∠4,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 到点C 的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B =90°,AB =8,DH =3,平移距离为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20B .24C .25D .26D 解析:D【解析】由平移的性质知,BE=4,DE=AB=8,可得HE=DE-DH=8-3=5,所以S 四边形HDFC =S 梯形ABEH=12(AB+EH )×BE=12(8+5)×4=26.故选D. 10.如图是一块长方形ABCD 的场地,长102AB m =,宽51AD m =,从A 、B 两处入口的中路宽都为1m ,两小路汇合处路宽为2m ,其余部分种植草坪,则草坪面积为( )A .5050m 2B .5000m 2C .4900m 2D .4998m 2B解析:B【详解】解:由图可知:矩形ABCD中去掉小路后,草坪正好可以拼成一个新的矩形,且它的长为:(102-2)米,宽为(51-1)米.所以草坪的面积应该是长×宽=(102-2)(51-1)=5000(米2).故选B.二、填空题11.如图,点A在直线m上,点B在直线l上,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为a,点B到直线m 的距离为b,线段AB的长度为c,通过测量等方法可以判断在a,b,c三个数据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分析】过点A作AD垂直于垂足为D过点B作BH垂直于垂足为H连接AB根据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可知AB >ADAB>BH可得最大【详解】过点A作AD垂直于垂足为D过点B作BH垂直于垂足为H连接AB由题意得解析:c【分析】过点A作AD垂直于l垂足为D,过点B作BH垂直于m垂足为H,连接AB,根据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可知AB>AD,AB>BH,可得c最大.【详解】过点A作AD垂直于l垂足为D,过点B作BH垂直于m垂足为H,连接AB,由题意得:AD=a, BH=b,AB=c;根据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可知AB>AD,AB>BH∴c >a ,c >b ;∴c 最大故答案: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在同一平面内,A ∠与B 的两边分别平行,若50A ∠=︒,则B 的度数为__________︒.50或130【分析】由∠A 与∠B 的两边分别平行可得∠A=∠B 或∠A+∠B=180°继而求得答案【详解】解:∵∠A 与∠B 的两边分别平行∴∠A=∠B 或∠A+∠B=180°∵∠A=50°∴∠B=50°或∠解析:50或130【分析】由∠A 与∠B 的两边分别平行,可得∠A=∠B 或∠A+∠B=180°,继而求得答案.【详解】解:∵∠A 与∠B 的两边分别平行,∴∠A=∠B 或∠A+∠B=180°,∵∠A=50°,∴∠B=50°,或∠B=180°-∠A=180°-50°=130°.故答案为:50或130.【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由∠A 与∠B 的两边分别平行,可得∠A 与∠B 相等或互补.13.若∠A 与∠B 的两边分别平行,且∠A 比∠B 的3倍少40°,则∠B =_____度.55或20【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A+∠B =180°①∠A =∠B②求出∠A =3∠B ﹣40°③把③分别代入①②求出即可【详解】解:∵∠A 与∠B 的两边分别平行∴∠A+∠B =180°①∠A =∠B②∵∠解析:55或20【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A+∠B =180°①,∠A =∠B②,求出∠A =3∠B ﹣40°③,把③分别代入①②求出即可.【详解】解:∵∠A 与∠B 的两边分别平行,∴∠A+∠B =180°①,∠A =∠B②,∵∠A 比∠B 的3倍少40°,∴∠A =3∠B ﹣40°③,把③代入①得:3∠B ﹣40°+∠B =180°,∠B =55°,把③代入②得:3∠B ﹣40°=∠B ,∠B =20°,故答案为:55或20.【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由∠A 和∠B 的两边分别平行,即可得∠A =∠B 或∠A +∠B =180° ,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14.如图,1∠与2∠是对顶角,110α∠=+︒,250∠=︒,则α=______.40°【分析】先根据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得出∠1=∠2即可求出α的度数【详解】解:∵∠1与∠2是对顶角∠2=50°∴∠1=∠2∵∠2=50°∴α+10°=50°∴α=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 解析:40°【分析】先根据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得出∠1=∠2,即可求出α的度数.【详解】解:∵∠1与∠2是对顶角,110α∠=+︒,∠2=50°,∴∠1=∠2,∵110α∠=+︒,∠2=50°,∴α+10°=50°,∴α=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以及角度的计算.15.一副直角三角板叠放如图①所示,现将含30角的三角板固定不动,把含45角的三角板CDE 由图①所示位置开始绕点C 逆时针旋转(a DCF α=∠且018)0a <<,使两块三角板至少有一组边平行.如图,30a =︒②时,//AB CD .请你在图③、图④、图⑤内,各画一种符合要求的图形,标出a ,并完成各项填空: 图③中α=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④中α=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⑤中α=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唯一)【分析】画出图形再由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求出旋转角度【详解】图中当时DE//AC ;图中当时CE//AB 图中当时DE//BC 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解析:45,//DE AC ︒;120,//;135,//CE AB DE BC ︒︒(答案不唯一)【分析】画出图形,再由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求出旋转角度.【详解】图③中,当45DCF D α=∠=∠=时,DE//AC ;图④中,当9090120DCF DCB BCF B α=∠=∠+∠=︒-∠+︒=︒ 时,CE//AB ,图⑤中,当90135a DCF DCB BCF D =∠=∠+∠=∠+=︒ 时,DE//BC .故答案为:45,//DE AC ︒;120,//;135,//CE AB DE BC ︒︒(答案不唯一).【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关键是理解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并且利用了数形结合.16.如图,ABC ∆沿着由点B 到点E 的方向,平移到DEF ∆.若10BC =,6EC =,则平移的距离为__________.4【分析】观察图象发现平移前后BE对应CF对应根据平移的性质易得平移的距离为BE=BC-EC=4进而可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平移的距离为BE=BC-EC=10-6=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解析:4【分析】观察图象,发现平移前后,B、E对应,C、F对应,根据平移的性质,易得平移的距离为BE=BC-EC=4,进而可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平移的距离为BE=BC-EC=10-6=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本题关键要找到平移的对应点.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长度都等于平移的距离.17.如图所示,在长为50米,宽为30米的长方形地块上,有纵横交错的几条小路(图中阴影部分),宽均为1米,其他部分均种植花草,则道路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79【分析】可以根据平移的性质此小路相当于一条横向长为50米与一条纵向长为30米的小路道路的面积=横纵小路的面积-小路交叉处的面积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道路的面积为:(30+50)×1−1=79解析:79【分析】可以根据平移的性质,此小路相当于一条横向长为50米与一条纵向长为30米的小路,道路的面积=横纵小路的面积-小路交叉处的面积,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道路的面积为:(30+50)×1−1=79(m2).故答案为79.【点睛】此题考查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公式.18.如图,已知AB∥DE,∠ABC=76°,∠CDE=150°,则∠BCD的度数为__°.46【分析】过点C作CF∥AB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得到CF∥D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C=∠BCF∠CDE+∠DCF=180°根据已知条件等量代换得到∠BCF=76°由等式性质得到∠DCF=30°解析:46【分析】过点C作CF∥AB,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得到CF∥D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C=∠BCF,∠CDE+∠DCF=180°,根据已知条件等量代换得到∠BCF=76°,由等式性质得到∠DCF=30°,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过点C作CF∥AB,∵AB∥DE,∴AB∥DE∥CF,∴∠ABC=∠BCF,∠CDE+∠DCF=180°,∵∠ABC=76°,∠CDE=150°,∴∠BCF=76°,∠DCF=30°,∴∠BCD=46°,故答案为:4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角之间的等量关系.19.如图,CB∥OA,∠B=∠A=100°,E、F在CB上,且满足∠FOC=∠AOC,OE平分∠BOF,若平行移动AC,当∠OCA的度数为_____时,可以使∠OEB=∠OCA.60°【分析】设∠OCA=a∠AOC=x利用三角形外角内角和定理平行线定理即可解答【详解】解:设∠OCA=a∠AOC=x已知CB∥OA∠B=∠A=100°即a+x=80°又因为∠OEB=∠EOC+∠解析:60°【分析】设∠OCA=a,∠AOC=x,利用三角形外角,内角和定理,平行线定理即可解答.【详解】解:设∠OCA=a,∠AOC=x,已知CB∥OA,∠B=∠A=100°,即a+x=80°,又因为∠OEB=∠EOC+∠ECO=40°+x.当∠OEB=∠OCA,a=80°-x,40°+x=a,解得∠OCA=60°.【点睛】本题考查角度变换和平行线定理的综合运用,熟悉掌握是解题关键.20.如图,两个大小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到点C的方向平移到三角形DEF的位置,AB=10,DH=4,平移距离为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64【分析】根据平移变化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可得出两个三角形大小一样阴影部分面积等于梯形ABEH的面积;DE=AB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求出HE的长度再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答案【详解】解析:64【分析】根据平移变化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可得出两个三角形大小一样,阴影部分面积等于梯形ABEH的面积;DE=AB,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求出HE的长度,再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答案.【详解】∵两个三角形大小一样,∴S△ABC=S△DEF,∴S△ABC-S△HEC=S△DEF-S△HEC,∴S阴影=S梯形ABEH,∵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到点C的方向平移到三角形DEF的位置,AB=10,∴DE=AB=10,∵DH=4,∴HE=DE-DH=6,∵平移距离是8,∴BE=8,∴S 阴影=S 梯形ABEH =12(HE+AB )·BE=12×(10+6)×8=64, 故答案为:64【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通过观察图形把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为熟知图形的面积是关键的一步.三、解答题21.如图,AD 平分∠BAC ,点E ,F 分别在边BC ,AB 上,且∠BFE =∠DAC ,延长EF ,CA 交于点G ,求证:∠G =∠AFG .解析:见解析【分析】先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D =∠DAC ,结合已知条件∠BFE =∠DAC ,可得∠BFE =∠BAD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证EG ∥AD ,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G =∠DAC ,∠AFG =∠BAD ,则利用等量代换即可证得结论.【详解】证明:∵AD 平分∠BAC ,∴∠BAD =∠DAC ,∵∠BFE =∠DAC ,∴∠BFE =∠BAD ,∴EG ∥AD ,∴∠G =∠DAC ,∠AFG =∠BAD ,∴∠G =∠AFG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的方法及利用性质证明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完成下面推理过程,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空或填上推理依据.如图,已知://AB EF ,EP EQ ⊥,90EQC APE ∠+∠=︒,求证://AB CD证明://AB EFAPE ∴∠=__________(__________)EP EQ ⊥ PEQ ∴∠=_________(___________)即90QEF PEF ∠+∠=︒90APE QEF ∴∠+∠=︒90EQC APE ∠+∠=︒EQC ∠=________//E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 CD ∴(________________)解析:∠PE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90°;垂直的定义;∠QEF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PE=∠PEF ,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EQC=∠QEF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证明:∵AB ∥EF∴∠APE=∠PE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P ⊥EQ∴∠PEQ=90°(垂直的定义)即∠QEF+∠PEF=90°∴∠APE+∠QEF=90°∵∠EQC+∠APE=90°∴∠EQC=∠QEF∴EF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 ∥CD (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答案为:∠PE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90°;垂直的定义;∠QEF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垂直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3.三角形ABC 中,D 是AB 上一点,//DE BC 交AC 于点E ,点F 是线段DE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FC ,180BCF ADE ∠+∠=︒.(1)如图1,求证://CF AB ;(2)如图2,连接BE ,若40ABE ∠=︒,60ACF ∠=︒,求BEC ∠的度数;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点G 是线段FC 延长线上一点,若:7:13EBC ECB ∠∠=,BE 平分ABG ∠,求CBG ∠的度数.解析:(1)证明见解析;(2)100°;(3)12°.【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及其性质即可求证结论;(2)过E 作//EK AB 可得//CF AB ∥EK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3)根据题意设7EBC x ∠=︒,则13ECB x ∠=︒,根据∠AED +∠DEB +BEC =180°,可得关于x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详解】(1)证明:∵DE ∥BC ,∴ADE B ∠=∠,又∵∠BCF +∠ADE =180°,∴180BCF B ∠+∠=︒,∴//CF AB ,(2)解:过E 作//EK AB ,∵//CF AB ,∴//CF EK ,∵//EK AB ,40ABE ∠=︒,∴40BEK ABE ∠=∠=︒,∵//CF EK ,60ACF ∠=︒,∴60CEK ACF ∠=∠=︒,又∵BEC BEK CEK ∠=∠+∠,∴4060100BEC ∠=︒+︒=︒,答:BEC ∠的度数是100°,(3)解:∵BE 平分ABG ∠, 40ABE ∠=︒,∴40EBG ABE ∠=∠=︒,∴:7:13EBC ECB ∠∠=,∴设7EBC x ∠=︒,则13ECB x ∠=︒,∵DE ∥BC ,∴7DEB EBC x ∠=∠=︒,13AED ECB x ∠=∠=︒,∵180AED DEB BEC ∠+∠+∠=︒,∴137100180x x ++=,∴4x =,∴728EBC x ∠=︒=︒,又∵EBG EBC CBG ∠=∠+∠,∴CBG EBG EBC ∠=∠-∠,∴402812CBG ∠=-=︒,答:CBG ∠的度数是12°.【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及其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及其性质的有关知识.24.如图,AE //CF ,∠A =∠C .(1)若∠1=35°,求∠2的度数;(2)判断AD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1)∠2=145°;(2)BC∥AD,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得∠BDC=∠1=35°,再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即可求得∠2;(2)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A+∠ADC=180°,然后根据∠A=∠C,可证得∠C+∠ADC=180°,从而可证得BC∥AD.【详解】解:(1)∵AE∥CF,∴∠BDC=∠1=35°,又∵∠2+∠BDC=180°,∴∠2=180°-∠BDC=180°-35°=145°;(2)BC∥AD.理由:∵AE∥CF,∴∠A+∠ADC=180°,又∵∠A=∠C,∴∠C+∠ADC=180°,∴BC∥AD.【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在本题中能正确识图找出同位角和同旁内角是解题关键.25.如图,已知∠1=∠2,∠A=29°,求∠C的度数.解析:∠C的度数是151°.【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得∠1=∠3,根据同位角相等判断两直线平行,再由两直线平行得同旁内角互补则可解答.【详解】解:如图,∵∠1=∠2又∵∠2=∠3∴∠1=∠3∴AB∥CD∴∠A+∠C=180°,又∵∠A=29°∴∠C=151°答:∠C的度数是151°.【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解题时注意: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26.如图,已知∠1+∠2=180°,∠B=∠DEF,求证:DE∥BC.请将下面的推理过程补充完整.证明:∵∠1+∠2=180(已知)∠2=∠3(对顶角相等)∴∠1+∠3=180°∴AB∥EF(),∴∠B=∠EFC()∵∠B=∠DEF(),∴∠DEF=()∴DE∥BC()解析: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填空.【详解】解:证明:∵∠1+∠2=180(已知),∠2=∠3(对顶角相等),∴∠1+∠3=180°,∴AB∥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EF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DEF(已知),∴∠DEF=∠EFC(等量代换),∴D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的性质和判定定理.27.已知:如图,∠AGD=∠ACB,∠1=∠2,CD与EF平行吗?为什么?解析:平行,见解析.【分析】先判定GD//CB,然后根据平行的性质得到∠1=∠BCD,然后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明.【详解】解:平行. 理由如下:∵∠AGD =∠ACB,(已知)∴ GD∥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已知)∴∠2=∠BCD(等量代换)∴ C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灵活运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8.试用举反例的方法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例如:如果ab<0,那么a+b<0.反例:设a=4,b=-3,ab=4⨯(-3)=-12<0,而a+b=4+(-3)=1>0,所以这个命题是假命题.(1)如果a+b>0,那么ab>0.(2)如果a是无理数,b也是无理数,那么a+b也是无理数.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此题是一道开放题,可举的例子多,但只举一例就可.如果a+b>0,那么ab>0;所举的反例就是,a、b一个为正数,一个为负数,且正数的绝对值大于负数.(2)可利用平方差公式找这样的无理数,比如【详解】解:(1)取a=2,b=-1,则a+b=1>0,但ab=-2<0.所以此命题是假命题.(2)取,,a、b均为无理数.但a+b=2是有理数,所以此命题是假命题.【点睛】本题主要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在证明几何题的过程中,有时需从反例上先去判断,然后再证明.。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8.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10. 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是真命题.12.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_______.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平移的性质:⑴把一个图形整体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完全______.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熟悉以下各题:13. 如图,,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 ⊥===那么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点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14. 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a)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b)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c)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5. 如图,已知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OG 平分∠AOE ,∠FOD =28°,求∠COE 、∠AOE 、∠AOG 的度数.16. 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7. 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解:∠B +∠E =∠BCE过点C 作CF ∥AB ,则B ∠=∠____( )又∵AB ∥DE ,AB ∥CF ,∴____________( )∴∠E =∠____( )∴∠B +∠E =∠1+∠2即∠B +∠E =∠BCE .18. 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 ∥b .⑵直线//a b ,求证:12∠=∠.19. 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如图,已知AB ∥CD ,∠1=∠2,试说明EP ∥FQ .证明:∵AB ∥CD ,∴∠MEB =∠MFD ( )又∵∠1=∠2,∴∠MEB -∠1=∠MFD -∠2,即 ∠MEP =∠______∴EP ∥_____.( )20. 已知DB ∥FG ∥EC ,A 是FG 上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BAC ,求:⑴∠BAC 的大小;⑵∠PAG 的大小.21. 如图,已知ABC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EF BC ⊥于F ,//DG BA 交CA 于G .求证12∠=∠.22. 已知:如图∠1=∠2,∠C =∠D ,问∠A 与∠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邻补角2. 对顶角,对顶角相等3.垂直 有且只有 垂线段最短4.点到直线的距离5.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6.平行 相交 平行7.平行 这两直线互相平行8.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9.平行 10.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11.命题 题设 结论 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题设 结论 真命题 假命题 12.平移 相同 平行且相等 13.6cm 8cm 10cm 4.8cm. 14.平行 平行 垂直 15. 28° 118° 59° 16. OD ⊥OE 理由略 17.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 ∥CF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8.⑴∵∠1=∠2 ,又∵∠2=∠3(对顶角相等),∴∠1=∠3∴a ∥b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⑵∵a ∥b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3(对顶角相等) ∴∠1=∠2. 19.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MFQ FQ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0. 96°,12°.21.,AD BC FE BC ⊥⊥ 90EFB ADB ∴∠=∠= //EF AD ∴23∴∠=∠//,31DG BA ∴∠=∠ 1 2.∴∠=∠ 22. ∠A =∠F.∵∠1=∠DGF (对顶角相等)又∠1=∠2 ∴∠DGF =∠2 ∴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BA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C =∠D ∴∠DBA =∠D ∴DF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讲解5.1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 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A B C DO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如图,PO ⊥AB ,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
PO 是垂线段。
PO 是点P 到直线AB 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阵亡率:96.8%
1.3根火柴棒最多能拼出( )
A.4个直角 B .8个直角 C .12个直角 D.16个直角
阵亡率:46.8%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1)在同一平面内,a ,b ,c 是直线,a∥b,b∥c.则a∥c
(2)在同一平面内,a ,b ,c 是直线,a ⊥b,b⊥c.则a⊥C
(3)在同一平面内,a ,b ,C 是直线.a∥b,a⊥c,则b⊥c
(4)在同一平面内.a ,b .c 是直线,a⊥b,b⊥c,则a∥c.
A .1
B .2
C .3
D .4
阵亡率:52.3%
3.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 .平角是直线
B .画5cm 长的射线
C .平行线就是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D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或平行
阵亡率:46.8%
4.已知:如图5 -1所示,AB∥CD// EF,BC∥AD,AC 平分∠BAD.则图中与∠ACB 相等的角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阵亡率:73.8%
5.已知CDE AOB ∠=∠,40ο的边OA CD ⊥于点C ,边DE∥OB,那么CDE ∠等于( )
ο50.A ο130.B ο50.C 或ο130 ο100.D
阵亡率:70.7%
6.如图5-2所示,图案⑥是由①、②、③、④、⑤五种基本图形中的两种拼接而成的,这两种基本图形是( )
A .①⑤
B .②⑤
C .③⑤
D .②④。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AOE =90°,则∠AOC 的对顶角是_________;∠AOC 的邻补角是________;∠BOD 的余角是__________.
2、如图:直线 AB 、CD 相交于点O ,∠AOE =90°,∠FOD =90°,则∠AOE 的邻补角是________;∠DOE 与________相等;∠DOE 的余角是_________.
3、如图:已知直线 MN 与BAC 的两边AB 、AC 分别交于点D 、E ,则图中对顶角有______对,邻补角有________对;当ADE =AED 时,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__对。
4、如图:已知AC ⊥BC ,CD ⊥AB 于点D ,AC =4cm ,BC =3cm ,CD =2.4cm ,则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__cm ;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____cm ,B 到AC 的距离是___cm 。
5、若一个角的余角是50°,则这个角是________;这个角的邻补角等于_________;这个角的对顶角等于_________.
6、 三条直线a 、b 、c 两两相交,∠1=35°,∠2=100°,则∠3=_______;
∠4=_______; ∠5=_______ 7、如图,OA ⊥OB ,OC ⊥OD ,∠AOD =4∠BOC ,那么∠BOC =____
_;∠AOC =_____。
8、直线l 外一点P ,直线l 上有四点A 、B 、C 、D ,PA =8cm ,PB =7cm ,PC=5cm,,
PD =6cm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是____。
9、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共有_____对对顶角;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共
有_____对对顶角;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共有_____对对顶角。
10、如图,AB ⊥l ,CD ⊥l ,B 为垂足,有人说A 、B 、C 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
上,你认为有道理吗?请将你的道理写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有公共布点并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B .有公共顶点并且各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一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C .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并且和为180°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D .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并且不为公共边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12、如图,点A 、O 、B 在一条直线上,∠AOC =∠BOC ,若∠1=∠2,则图中互余的角共有( )
A .5对
B .4对
C .3对
D .2对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以同一角为补角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 .以同一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C .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D .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的且相等两个角是对顶角 14、如图,若∠1=∠2,则图中与∠3相等的角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5、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D,且 ∠COA=70°, 则∠DOE 是( )
A .55°
B .65°
C .75°
D .80°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①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相等 ②若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③若两个角互补,则这两个角是邻补角 ④若两个角是邻补角,则这两个角互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 .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则这两条垂直
B .若对顶角的和是180°,则这两条直线垂直
C .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二个角相等,则两条直线垂直
D .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三个角相等,则两条直线垂直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C .过直线l 外的一点A 和直线l 上的一点B 作直线AB ⊥l
D .过线段外一点为作线段的垂线,垂足一定在线段上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一点的线段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B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C .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这条垂线的长度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D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20、过直线a 外一点P 作PQ ⊥a ,垂足为Q ,点T 为直线a 上任意一点,则PQ 与PT 之间的关系是( )
A .PQ ≤PT
B .PQ <PT
C .PQ =PT
D .PQ >PT 三、解答题:
21、如图,已知OA ⊥OC ,OB ⊥OD ,若∠AOB =25°,求∠BOC 和∠
AOD 的大小。
O E D
C
B A F O E D
C B A N
M E D C B A D C B A c
b
a 543
21O
D C B
A
l
C B A 321
O
D
C B
A
21
O E
D C
B A
22、如图,AB ⊥CD ,垂足为O ,直线 EF 经过点O ,OM 平分∠BOF ,∠COF =34°,求∠DOE 、∠FOM 、∠EOM 的度数。
23、画图题: (1) 如图1,过点A 分别画AB 、AC 、BC 的垂线,交BC 于D 、E 、F. (2) 如图2,△ABC 外有一点O ,过点O 分别画三边的垂线,并量出点O 到各边的距离(精确到
1mm ) C B
A C
B
A
24、如图,AB ⊥CD ,垂足为O ,直线EF 经过点O ,OG ⊥EF ,∠COG =2∠BOE ,求∠BOE 、∠AOF 、∠AOE 的度数。
G
F
O
E D
C B A
25、如图,某少儿夏令营计划早餐后从宿营地A 处出发,先到博物馆B 处参观,中午抵达河边,野餐后乘船观赏两岸美丽风光。
请你画出该天上午少儿夏令营行进的最短路线。
A
M F
O
E D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