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影子》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6
4、《影子》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简析:《影子》这篇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读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
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宗旨在体现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质疑讨论交流,提高读书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3个字。
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彡、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谜语揭题,激发兴趣1、出示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
谜底是什么?(影子)2、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有关影子的知识吗?这节课我们学习《影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上面的'问题,学生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把不会的字圈上。
(2)识记生字,运用学过的方法,并小组交流。
(3)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笔画和偏旁。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
三、质疑讨论,把握重点。
(鼓励学生质疑)(1)影子为什么会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呢?(2)为什么说影子是小黑狗、好朋友呢?全班讨论,教师可利用活动挂图帮助理解。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同桌互读。
(4)指名读。
(5)全班分三组进行朗读比赛,评出优胜小组。
(6)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课下仔细观察,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在后、在左、在右?5、《影子》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
认识两种笔画和两个偏旁犭和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4、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具材料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
2、手电筒、玩具,每组一份。
3、铁丝。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游戏:同学们,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做踩影子的游戏好吗?在踩影子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用脑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师和学生一起游戏,边玩边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发现影子的特点。
语文教学反思影子课后反思9篇影子课后反思 1朗读,语文课堂亘古不变的话题。
尤其在低年级阅读课上,让学生学会朗读,感悟情思,这已是大家的共识。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案例1】《影子》(前景:学生自由初读一两遍。
老师抽读,要求两位学生把“小黑狗”一词连读,全班练习了一次。
然后开始识字。
)师:学会了生字,你肯定会读课文了。
自己读读课文,读出“影子”的有趣来。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
师:谁愿意来读?(一个学生轻声读,每个字拖得长长的,语调很平,似乎还在认字)。
师:说说,他读得怎么样?生1:他读得不够响亮。
生2:他没有把“小黑狗”连起来读。
师:还有吗?学生没人举手。
师又问:谁比他读得更好?有两三个班中积极举手的同学要求读,老师请了其中一个。
这个学生朗读声音大了一些,“小黑狗”词儿连读了。
从他的朗读声中,仍然感受不到“影子”的有趣。
老师看看没人再举手,就说,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小节。
一个小节的课文就学完了,第二小节也如此这般地读完。
接下来课堂上就开始练习拓展了。
【案例2】《小小的船》(同样的环节。
)师: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去了,大家会读课文吗?生齐声:会!师:好,我们一起来读。
学生读得很响亮,有一个学生脸上露出了笑容。
师问那个学生:你在读的时候,为什么脸上笑咪咪的?生:我的脑中出现了一幅幅画。
师(非常高兴):我们读的时候,眼前要出现一幅幅的画,学着她的样子,大家读给同桌同学听,并且评议一下。
学生读毕,有的说,我的同桌读得笑咪咪的;有的说,我的同桌很有表情;有的说,我的同桌读得很快。
鲜有人感受到夜空月景的美妙。
【教学反思】这是两堂阅读课中的朗读教学。
极有韵味的儿歌,富有灵性的孩子,课堂上呈现的却是一遍又一遍平淡无奇的读书。
古人读书,读到妙处,拍案称奇,不禁击节吟咏。
此种读书乐趣,在孩子刚接触朗读时,就荡然无存,流为形式,看来是背离了朗读教学的初衷。
新课程理念下的朗读教学如何展开?我想可以紧扣“不同层次不同要求”来展开。
《影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影子的概念,知道影子是由光线和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影响影子形成的因素。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用画笔和剪刀等工具制作影子游戏。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精神,学会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发现。
二、教学内容:1. 影子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2. 影响影子形成的因素:光线角度、物体形状、物体位置等。
3. 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投影、剪影等。
4. 影子游戏的设计与制作。
5. 影子主题的绘画创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观察、实验、讨论、合作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影子的特点和应用。
4. 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影子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画笔、剪刀、纸张等手工材料。
3. 教室环境布置,以便进行影子实验和游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影子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影子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探究: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光线角度、物体形状和位置对影子形成的影响。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影子游戏设计和制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4. 创作: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影子主题的绘画创作,展示自己对影子现象的理解。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影子的特点和应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6.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影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制作的影子游戏和绘画作品,评估他们对影子现象的观察和创造力。
3. 收集学生的课后观察报告,评估他们在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和对影子知识的应用能力。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影子》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影子的含义。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信息。
2.知道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基本特点。
3.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己总结影子的特点。
教学准备1.课文《影子》的课件。
2.影子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小黑板或白板。
4.讲台上投影仪。
教学过程导入•利用课前准备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观察影子,并引发他们对影子的好奇心,引出影子的话题。
学习1.介绍课文《影子》的背景和大意,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情景。
2.逐段解释课文内容,确保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思。
3.利用讲台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影子的形成过程。
操练1.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影子的含义,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拓展1.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影子,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有趣现象。
2.鼓励学生在写作或绘画中表达对影子的理解和感悟,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影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仅能够知道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基本特点,还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己总结影子的特点。
同时,通过互动讨论和表达,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关注影子这个话题,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见识。
感谢大家的认真听讲,下节课再见!。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影子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影子》中的生字和常用字;2.能够理解课文《影子》中的故事情节;3.能够根据课文《影子》中的情景描写,形象生动地画出影子的形状;4.能够发散思维,探究影子原理,加深对自然的认识。
教学重点:1.朗读生字和常用字;2.理解故事情节;3.形象生动地画出影子的形状;4.探究影子原理。
教学难点:1.形象生动地画出影子的形状;2.探究影子的原理,加深对自然的认识。
教学内容:1.情境导入:老师用不同的物品放在桌子上,让同学们观察它们的影子,感受影子的神奇之处,引发学生对影子的探究兴趣。
2.正文阅读:文本:一天早晨,小明出去散步,天空很明亮,阳光很灿烂,他感到心情愉快。
他玩得很开心,一不小心踢着了一块石头,啪地摔到地上。
小明疼得哇哇直叫。
过了一会儿,疼痛渐渐消失了,他去坐在树荫下休息。
小明慢慢地靠着一棵大树睡着了。
这时,小明的影子像一个小精灵一样,站了起来,跑跑跳跳地走到小溪边。
它对着水面,张开了桃木扇似的大手,左手右手都是它。
小溪里、草地上、树干上的影子也像调皮的小伙伴,看着小明的影子,跟着影子一起跳起了舞。
小明做了一个甜美的梦。
在梦里,他和他的影子变成了好朋友。
他们漫步在花园里,看着花儿开放。
他看到树上的果子很好,就想去摘果子。
但是,他碰到树,却打了个响指。
他想去碰花,却摆了两次手。
他感到有点奇怪,他的影子却对他微笑,一块儿走。
3.呈现画面:老师要求学生们在一张白纸上,在太阳灯光的照射下,利用自己的身体投影画下自己的影子,然后用彩笔画出影子的轮廓,随着深浅舒爽自如笔画出影子的变化,表现出形象。
4.探究影子原理:老师简单介绍了影子的原理,通过比对自己的身体和手指的影子,思考产生差异的原因。
课后作业:1.画一幅图,表现影子的奥妙。
(在纸上画或利用平面摄影仪绘画)2.回家后,观察自己家里的不同物品对应的影子,探究是什么原因导致差异。
反思本节课是我第一次教小学语文,虽说是一年级上册,但在授课前我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力求把本文教得深入浅出并且让孩子能够享受到探究的乐趣。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精选2篇(一)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影子》教学内容:本节课以“影子”为主题,通过观察、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探讨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影子的形态和运动规律。
2. 学生能够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并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3. 学生能够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
教学准备:投影仪、白板、影子实验器材(灯光源、物体、屏幕)、图片、卡片。
教学过程:1. 引入(10分钟):通过投影图片,向学生展示各种影子的形态,引发学生对影子的好奇心,并与学生交流他们对影子的认识和体会。
2. 实验观察(20分钟):(1)教师将灯光源放在投影仪前,放置一个物体在屏幕前,调节灯光方向,让学生观察物体在屏幕上的影子。
让学生描述物体的影子形态和运动规律。
(2)教师让学生轮流来操作灯光源和物体,观察不同灯光方向和物体位置对影子形态和运动的影响。
3. 形成原理探究(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实验观察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影子的形成。
教师给出图片,讲解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并与学生交流。
(2)教师将准备好的卡片放在光线路径上,让学生观察卡片的影子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卡片的影子与卡片的形状有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光的传播和反射的理解。
4.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并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影子的形态和运动规律,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并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但是在实验观察环节,学生之间的合作不够积极,导致实验结果的获取有些困难。
下次教学中,可以设置小组合作观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观察的准确性。
此外,教师对于影子的形成原理的讲解要更加生动有趣,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力。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精选2篇(二)教学反思《分果果》:教学前期,我先通过图片和预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推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语文《影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短篇小说《影子》的主要内容、主题和核心内涵。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短篇小说《影子》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塑造。
2. 分析短篇小说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和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影子》这个故事?你们对‘影子’一词有什么理解?”“你们有没有与自己的影子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2. 阅读故事(30分钟)将短篇小说《影子》以适度的语速朗读给学生听,利用问题导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并提醒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描写细节和人物形象的描绘。
3. 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指导他们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行为上有什么区别?”、“故事中的‘影子’和‘人’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有什么寓意和象征意义?”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和思考,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4. 总结归纳(15分钟)针对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概括短篇小说的主题和核心内涵。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5. 拓展阅读(10分钟)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拓宽他们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文学杂志、小说或者其他类似的短篇小说。
6. 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
四、教学评价方法:课堂参与评价、小组讨论记录评价、思维导图评价等方式。
五、拓展活动:1. 以《影子》为题材,让学生创作自己的短篇小说或者写一篇读后感。
2. 通过观看电影或者舞台剧的方式,让学生对《影子》的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
3.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图书馆或者文学展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一年级语文说课稿:《影子》说课稿引言概述:《影子》是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小男孩与他的影子之间的互动,揭示了影子的特点和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影子》进行说课,包括课文背景介绍、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一、课文背景介绍:1.1 课文作者和创作背景:介绍《影子》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意图和创作动机。
1.2 课文内容简介:概括《影子》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1.3 课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思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或者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影子》,学生能够理解影子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量和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3 情感目标:通过《影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3.1 影子的特点和作用: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基本特点,并明确影子在生活中的作用。
3.2 词汇的理解和运用:重点讲解《影子》中的一些生字词汇,匡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正确运用这些词汇。
3.3 表达方式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量和想象,培养他们描述影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4.1 启示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量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量能力。
4.2 图片展示法:利用图片展示影子的形状和变化,匡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影子的特点。
4.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观察和描述影子,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活动: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量影子的特点和作用。
5.2 阅读课文: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影子》,并进行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的讲解。
5.3 情感体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观察和描述自己的影子,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2024年《影子》教案和反思夏央易冉的动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图形与几何:位置与方向》中的第三节“影子”。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11.3.1 影子的形成与特点;11.3.2 太阳与影子的关系;11.3.3 影子与物体大小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掌握影子与物体、光源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影子问题,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与物体、光源的关系。
难点:影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阳光源模型、物体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画图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夏日校园中同学们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影子与物体、光源的关系。
2. 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影子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影子的基础知识。
3. 例题讲解:讲解物体与影子的高、宽比例关系,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测量并计算实际物体与影子的比例关系。
5. 知识巩固: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影子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与特点2. 太阳与影子的关系高度差方向关系3. 影子与物体大小的关系相似三角形原理实际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观察家中或校园中的物体与影子,记录下来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并计算一个物体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长度。
2. 答案:(1)物体与影子之间的关系:物体离光源越远,影子越长;物体高度越高,影子越短。
(2)影子长度的计算: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设物体高度为h,影子长度为l,物体与光源的距离为d,则有 l/h = d/(d+物体到地面的距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影子的基础知识。
2024一年级语文说课稿:《影子》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影子》,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影子》是2024年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的教材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图画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观察力的重要知识点。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认识和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培养学生观察影子的能力。
②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感受影子的变化,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和描述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美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能观察和描述影子的变化。
难点是: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和描述影子的特点。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我采用了互动式、探究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法。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帮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深入理解。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和实物展示,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
同时,我也准备了绘本、诗歌等相关材料,以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为了引起学生对影子的兴趣,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
我会带一盏手电筒,让学生在教室里找寻有趣的影子,并鼓励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影子的特点和变化。
2. 阅读绘本我会选择一本关于影子的绘本进行朗读,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绘本中的插图,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3. 观察实物我会准备一些实物,如卡片、玩具等,让学生在灯光下观察实物的影子,并让他们描述影子的特点和形状。
4. 学习诗歌我会选择一首关于影子的诗歌,让学生朗读和欣赏,并引导他们感受诗歌中描述的影子之美。
5. 制作影子剧我会组织学生分组,让他们用卡纸和手影来创造有趣的影子剧,并展示给全班同学观看。
6. 总结与展示在课堂的最后,我会邀请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并展示他们制作的影子剧。
一年级语文说课稿:《影子》说课稿引言概述:《影子》是一篇经典的一年级语文课文,通过描述影子的特点和变化,引导学生思量生活中的现象和道理。
本文将从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匡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影子》的说课。
一、内容:1.1 影子的定义和特点:影子是物体遮挡光线所形成的暗影,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是物体的投射。
1.2 影子的变化:影子的大小和形状会随着光线的角度和物体的位置而变化,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不同的变化。
1.3 影子的意义:影子不仅是物体的投射,还可以引起学生思量光线的传播规律和物体的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量能力。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影子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观察影子的变化并进行简单的实验。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量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认识世界。
2.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3.1 影子的定义和特点: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影子的概念。
3.2 影子的变化: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
3.3 影子的意义:引导学生思量影子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难点:4.1 影子的变化:学生可能会对影子的变化规律产生困惑,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匡助他们理解。
4.2 影子的意义:学生可能会对影子的意义产生疑问,需要引导他们通过思量和讨论来深入理解。
4.3 教学方法:如何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也是一个难点。
五、教学方法:5.1 观察实验法: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来展示影子的变化规律,让学生亲身体验。
5.2 讨论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量影子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思维。
5.3 故事讲解法: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或者引用相关的例子来引入《影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以上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影子》这篇一年级语文课文的说课稿将更加准确地指导老师们进行教学,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篇经典的课文内容。
《影子》教师课堂反思在教师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课堂教学一直是我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我与学生们交流、传授知识的重要平台。
而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一种名为《影子》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模仿、观察和提问,让学生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示。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反思,我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并且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首先,通过《影子》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
在课堂上,我常常带领学生阅读一些名人的经历、成功故事,让他们反思并模仿其中的成功之处。
然而,我发现有些学生过于依赖这种模仿,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
他们只是机械地学习和模仿他人的做法,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其次,尽管《影子》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启示,但我也发现课堂中缺乏了对学生自身经验的关注。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仅仅来自于别人的经验,更离不开他们个人的经验和思考。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更注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和思考,让他们从自身的实践中获得启示,进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虽然《影子》教学方法强调观察和模仿,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影子”。
某些成功人士可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背景和价值观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和模仿。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更广泛和多样化的案例,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影子”。
另外,在《影子》教学方法中,提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然而,在实践中,我发现我提问的方式和内容并不总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有时候我提的问题过于抽象或晦涩,让学生难以理解和回答。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具针对性地提问,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和理解程度,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综上所述,通过对《影子》教学方法的实践和反思,我认识到这种方法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主动探究给课堂带来活力——《影子》案例分析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
二、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宗旨在体现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提高读书能力。
三、教学目标:1 、能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 、会正确认读“影、前、后、常、跟、着、黑、狗、它、朋、友”。
学会写“飞”字。
3、通过对“影子”现象的研究,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四、教学策略:鉴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目标定位,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1、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优化教学效果。
(1)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愿望。
(2)注重教材拓展延伸。
(3)教学内容生动化,拉近语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倡自主识字的多样化,让学生在参与识字中激发洋溢,富有快乐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在体育课一起玩了什么游戏?生:踩影子的游戏。
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影子的课文。
[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习与此密切联系的新知作铺垫。
]板书课题:影子。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生:读课文。
师: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很想和大家交朋友。
你看,它们来了,你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下面我们来开火车,看哪列火车开得快。
(播放课件)生:读带拼音的生字。
师:同学们,读生字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读好后鼻音、翘舌音和第三声。
师:看,生字宝宝把拼音帽摘了,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生:齐读去拼音的生字。
师:你们读得真棒!生字宝宝可高兴啦,它就坐在一个个红苹果里面,你们想把它摘下来吗?(播放课件)生:感兴趣地进行摘苹果。
师:他读准了没有?生:读准了。
师:那你记住了哪些生字,是怎样记住的?可以用动作表示出来吗?生:同桌互相交流再全班交流。
师:识字方法有很多,比如说有: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编童谣等。
《影子》教案通用范本两篇第一篇:教师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掌握影子与光源、物体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影子的变化规律。
3. 学生能通过制作影子戏,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对影子现象产生兴趣,培养探索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2.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团队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影子与光源、物体之间的关系3. 影子的变化规律4. 制作影子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变化规律2. 实验法:观察、分析影子的变化3. 小组合作法:制作影子戏,进行展示和评价4.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
2. 讲解影子形成原理(10分钟):讲解光源、物体、影子之间的关系。
4. 制作影子戏(15分钟):小组合作,动手制作影子戏。
五、课堂管理1. 座位安排:学生分组,便于合作交流。
2. 分组策略: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协调。
3. 课堂纪律:强调实验安全,保持安静,积极参与。
六、学生活动1. 问答: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享观察结果。
2.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制作影子戏。
3. 评估:评价同伴作品,提出建议。
七、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影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测验:期中、期末进行影子知识测验。
八、作业布置2. �搜索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拍照或画图,记录并分析。
九、教学反思1. 学生对影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参与度如何。
3. 课堂管理和学生活动组织是否合理。
4. 教学评估和作业布置的适应性。
5. 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观察环节的时间分配和指导。
2. 制作影子戏的小组合作过程。
3. 教学评估的有效性和多样性。
《影子》说课稿
引言概述:
在教学中,说课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围绕《影子》这一文学作品展开说课,通过分析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塑造、语言运用和教学设计等方面,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说课。
一、主题分析:
1.1 《影子》的主题是什么?
1.2 作品中主题的体现方式有哪些?
1.3 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进行教学?
二、结构分析:
2.1 《影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2.2 结构对于作品的整体表达有何影响?
2.3 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结构?
三、人物塑造:
3.1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3.2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是怎样的?
3.3 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人物形象?
四、语言运用:
4.1 作者在《影子》中采用了怎样的语言手法?
4.2 语言运用对于作品的氛围营造有何作用?
4.3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作品中的语言?
五、教学设计:
5.1 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5.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5.3 如何评价学生对于《影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内容的详细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和展示《影子》说课稿,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主动探究给课堂带来活力——《影子》案例分析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
二、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宗旨在体现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提高读书能力。
三、教学目标:1 、能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 、会正确认读“影、前、后、常、跟、着、黑、狗、它、朋、友”。
学会写“飞”字。
3、通过对“影子”现象的研究,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四、教学策略:鉴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目标定位,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1、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优化教学效果。
(1)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愿望。
(2)注重教材拓展延伸。
(3)教学内容生动化,拉近语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倡自主识字的多样化,让学生在参与识字中激发洋溢,富有快乐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在体育课一起玩了什么游戏?生:踩影子的游戏。
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影子的课文。
[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习与此密切联系的新知作铺垫。
]板书课题:影子。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生:读课文。
师: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很想和大家交朋友。
你看,它们来了,你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下面我们来开火车,看哪列火车开得快。
(播放课件)生:读带拼音的生字。
师:同学们,读生字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读好后鼻音、翘舌音和第三声。
师:看,生字宝宝把拼音帽摘了,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生:齐读去拼音的生字。
师:你们读得真棒!生字宝宝可高兴啦,它就坐在一个个红苹果里面,你们想把它摘下来吗?(播放课件)生:感兴趣地进行摘苹果。
师:他读准了没有?生:读准了。
师:那你记住了哪些生字,是怎样记住的?可以用动作表示出来吗?生:同桌互相交流再全班交流。
师:识字方法有很多,比如说有: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编童谣等。
师:同学们生字宝宝又藏在课文里面了,找一找,看看你还认识它们吗?然后读给同桌同学听听。
生:同桌互读。
师: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现在我们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看看你们会把今天学会的生字宝宝叫错吗?生:看书齐读。
师:生字宝宝真高兴!你们都没有把它们叫错。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部动画片,想不想看?好!那你们可要看仔细,比比谁最聪明,能发现他们的秘密。
(课件展示)师:同学们看!太阳在动,影子也在动。
看看影子有什么变化呀?[利用多媒体课件拉进课文内容与学生情感之间的距离。
活动的画面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减缓教学难点的坡度。
]师:同学们看完了,你发现了影子有什么变化呀?先在四人小组里面说一说,然后再告诉老师,好吗?生:我发现影子在动,太阳也在动。
生:我发现太阳在后面的时候,影子在前面;太阳在前面的时候,影子却在后面。
生:我发现影子象一条小黑狗一样。
师: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生:太阳升高时,影子变小;太阳下山时,影子变大。
生:影子紧紧跟着人,影子的方向会变化……师:同学们,影子真是太顽皮了,一会儿前,一会儿后,一会儿左,一会儿右。
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面是谁?右面是谁?生:纷纷举手说自己的前后左右是谁。
师:真聪明!是啊,我们今天学习的影子呀,一下前;一下后;一下左;一下右,影子怎么会这样呢?(出示课件)太阳在后,影子在前;太阳在前,影子在后。
小朋友在前面拼命地跑,影子在后面拼命地追。
小朋友回过头来一看,看见了什么?生:看见了影子。
师:影子像什么呢?生:像一条小黑狗。
师:真有趣!谁来读读这句?生:很有趣地读句子。
师:他读得怎样?有趣吗?谁能比他读得更有趣?他读得有趣吗?那我们就学着他的样子读读吧。
生:齐读。
师:现在男女同学来比一比,看看是男同学读得更有趣,还是女同学读得更有趣。
你们可以配上动作读。
生:配上动作读。
师:看,影子又在动了。
太阳在右,影子在左;太阳在左,影子在右。
影子跑来跑去的,主人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
就像什么一样?生:像好朋友一样。
师:这句谁来读读呢?生: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师:他读得有趣吗?生:没什么有趣。
师:那听听老师读怎么样?(师读)老师读得有趣吗?生:有。
师:那就由一二组的同学来学着老师的样子读读吧。
三四组的同学看看有没有比老师读得更有趣。
生:很有趣地读句子。
师:真好,请大家齐读,并配上动作。
生:带着动作读。
师:读得真棒!现在我们要分组读课文了,比比谁读得更有趣,你们可以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生:分组读。
师:刚才老师看到了有的同学的动作很美,听到了有的同学的声音很甜。
下面我们站起来再读读,看看谁的动作更美,声音更甜。
生:齐读。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一个同学不要看书就能读得这么好,不仅动作美,而且声音也很好听。
我们请他上来给大家读读好吗?生:好。
师:大家读得真好!看,这是什么?(师在屏幕上比小鸟飞的动作)你们想做吗?生:想。
师:还有很多同学想做,那你们回家以后做给爸爸妈妈看,好吗?刚才你们的表演真精彩,很有创意,想象也丰富。
同学们,你们刚才映在屏幕上的是什么?生:影子。
师:在生活中除了太阳下和灯光下能看到影子,你还知道什么地方也能看到影子?生:教室的桌子上。
生:地板上。
生:月光下也能找到影子。
……师:找找你的周围有影子吗?生:有……师:刚才我看到了有的同学找了很多影子。
是啊,只要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比划的是什么?生:是小鸟。
师:真聪明!师:它在干什么?生:小鸟在飞。
师(出示“飞”):大家还认识它吗?它叫什么?生:齐读。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写“飞”。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飞”的哪一个笔画我们没学过?(师板书“”,介绍笔画名称。
)这个笔画与我们学过的“九”的哪个笔画有点相同?(出示卡片“九”进行比较。
)生:它们都有横折弯钩。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仔细观察“飞”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大家伸出小手来书空一遍。
翻开82页找到田字格中的“飞”字认真书写。
师:这节课,同学们通过朗读和做游戏自己发现、了解了这么多知识。
真了不起!今天天气很好,下课以后可以到操场上去再做一做踩影子游戏,进一步感受影子的变化,好吗?六、教学反思:影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
本课的教学我从生活现象引入,注意在课堂中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最后又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进行生活再实践。
整个过程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给课堂带来了活力,反映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1、创设情境,感受乐趣兴趣是成功的秘诀。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
课的开始,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引入新课。
课堂上,通过演示多媒体动画课件,把学生带入向往的情境,再谈谈影子有什么变化,它有趣在哪里。
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文中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影子的初步感受。
本节课中,我还运用多种游戏的方式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我利用动画课件,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读、想、说的过程中,产生阅读的兴趣,主动参与阅读,并在阅读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2、自主发展,探究学习新课标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本课难点时,我请学生先看完动画片,再进行小组交流。
在交流中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得到了培养,他们自主发现、自主实践,激发了探求知识的热情。
学生回答除了课文中的内容外,还说道“太阳升高时,影子变小;太阳下山时,影子变大”“太阳落山时,影子就没有了”“影子会跟着太阳发生变化”“月亮也有影子”……并且在接下来的学生找影子的游戏中,进一步扩展体验,理解影子现象,为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人。
3、朗读想象,情感体验这节课的课文教学中,我力求把读放在首位,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交流读、比赛读、分角色读、教师范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喜欢读,并读流利、读得有感情。
多种形式贯穿始终,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参与到读中来,收到以读带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我自己的一种感受就是,因为这是一堂县公开课,自己在潜意识当中,不由自主的就会受到公开课的这种模式的约束。
比如说,他要尽善尽美,他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过度语言都要尽量的完美化,不要出纰漏。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种思想,有这样的一种约束,使得自己感觉到在课堂上,有一些地方该放手的,该让孩子们大胆的来提问,大胆的来辩论的地方,还放得不是很开,老是有一种模式在牵引着我。
一步一步地走下来,希望这个课能够上得比较完美,然后也不拖堂,时间到了,我这个课就上完了。
还是多多少少有受这样一种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影响,这个也引起了我的警觉。
我想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尽量的避免这样的一种约束,让自己的课堂更开放,更充满人文化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