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构件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10.50 KB
- 文档页数:6
对称集中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的主应力轨迹线(图中,实线为主拉应力轨迹线;虚线为主压应力轨迹线。
)My VS tp 2σσ=cp 2σσ=梁内任一点的应力主应力剪跨比P aP202lh ββ⋅lβl()22222qll ql M l q l βββββ=⋅−=−()1222ql ql V q l ββ=−=−x tp 12σσ=+xcp 2σσ=−1arctan 2α=στ斜截面破坏形态◆斜压破坏为受压脆性破坏;◆剪压破坏界于受拉和受压脆◆斜拉破坏为受拉脆性破坏,无腹筋梁的受剪破坏都是脆性的无腹筋梁的弯剪承载力有限,若不足以抵抗荷载产生的1. 剪跨比¾集中荷载作用下2. 腹筋的数量在一定的范围内,腹筋配筋率增大,抗剪承载力提高。
3. 混凝土强度斜截面破坏是因土强度对梁的抗剪承载力影响很大。
当剪跨比一定时,梁的抗剪承载力随混凝土强度提高而增大4. 纵筋配筋率随着纵筋的配筋率的提高,梁的抗剪承载力也增大。
1、直接作用:纵筋截面承受一定剪力(2、纵筋抑制斜裂缝的发展,增大斜裂缝间交互面的剪力传递,增加纵筋量能加大混凝土剪压区高度,从而间接提高梁的抗剪能力。
纵筋的销栓力ρ大于1.5%时,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ρ0.720βρ=+5. 其他因素(1)截面形状这主要是指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有一定作用。
适当增加翼缘宽度,可提高抗剪承载力,但翼缘过大,增大作用逐渐减小。
另外,增大梁的宽度也可提高抗剪承载力。
与矩形截面梁相比,形截面梁的斜截面承载力一般要高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u c ix d s sbV V V V V V =++++sb b V V =⋅为简化计算,主要考虑未开裂混凝土的抗剪作用和腹筋V u ——梁斜截面破坏时所承受的总剪力V c ——V s ——与斜裂缝相交的箍筋所承受的剪力V sb ——与斜裂缝相交的弯起钢筋所承受的剪力如令Vcs 为箍筋和混凝土共同承受的剪力,则无腹筋梁有腹筋梁若腹筋既有箍筋又有弯起钢筋,则对于有腹筋梁,由于箍筋的存在抑制了斜裂缝的开展,使得梁剪压区面积增大,致使强度和配箍率有关。
第 1 页/共 2 页第四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沿斜截面破坏的形态有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答:(1)斜拉破坏:在荷载作用下,梁的剪跨段产生由梁底竖向裂缝沿主压应力轨迹线向上延伸发展而成的斜裂缝。
其中有一条主要斜裂缝很快形成,并疾驰舒展至荷载垫板边缘而使梁体混凝土裂通,梁被撕裂成两部分而丧失承载力,同时,沿纵向钢筋往往陪同产生水平撕裂裂缝。
这种破坏发生骤然,破坏荷载等于或者略高于主要斜裂缝浮上时的荷载,破换面比较整洁,无混凝土压碎现象。
发生条件:在剪跨比比较大时。
(m >3)(2)斜压破坏:当剪跨比较小时,(m <1),首先是荷载作用点和支座之间浮上一条斜裂缝,然后浮上若干条大体相平行的斜裂缝,梁腹被分割成若干个倾斜的小柱体。
随着荷载增大,梁腹发生类似混凝土棱柱体被压坏的情况,破环时斜裂缝多而密,但没有主裂缝,所以称为斜压破坏。
(3)剪压破坏:随着荷载的增大,梁的剪弯区段内陆续浮上几条斜裂缝,其中一条发展成为临界斜裂缝。
临界斜裂缝浮上后,梁承受的荷载还能继续增强,而斜裂缝舒展至荷载垫板下,直到斜裂缝顶端(剪压区)的混凝土在正应力x σ,剪应力τ及荷载引起的竖向局部压应力y σ的共同作用下被压酥而破坏。
破坏处可见到无数平行的斜向断裂缝和混凝土碎渣。
发生条件:多见于剪跨比13≤≤m 的情况中。
2、名词解释:广义剪跨比、狭义剪跨比、理论充足利用点、理论不需要点、 弯矩包络图、抵御弯矩图 答:广义剪跨比:剪跨比是一个无量纲常数,用0Vh m M =来表示,此处M 和V 分离为剪弯区段中某个竖直截面的弯矩和剪力,0h 为截面有效高度,普通把m 的这个表达式称为“广义剪跨比”。
狭义剪跨比:例如图中CC ‵截面的剪跨比00h a h V m c c =M =,其中a 为扩散力作用点至简支梁最近的支座之间的距离,称为“剪跨”。
偶尔称0h a m =为“狭义剪跨比”。
抵御弯矩图:它又称材料图,就是沿梁长各个正截面按实际配置的总受拉钢筋面积能产生的抵御弯矩图,即表示各正截面所具有的抗弯承载力。
第五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本章学习要点:1、掌握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防止斜压破坏和斜拉破坏的措施;2、掌握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要求和箍筋的构造要求;3、了解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影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4、了解受弯承载力图的作法,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和纵向受力钢筋的截断位置;§5-1 概述5.1.1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力与破坏分析1、斜截面开裂前的受力分析图5-1所示矩形截面简支梁,在跨中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有保证的情况下,有可能在剪力和弯矩的联合作用下,在支座附近区段发生沿斜截面破坏。
图5-1 对称加载简支梁梁在荷载作用下的主应力迹线图5-2。
图中实线为主拉应力迹线,虚线为主压应力迹线。
图5-2 梁的主应力迹线和单元体应力图位于中和轴处的微元体1,其正应力为零,切应力最大,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与梁轴线成45°角。
位于受压区的微元体2,主拉应力减小,主压应力增大,主拉应力与梁轴线夹角大45°。
位于受拉区的微元体3,主拉应力增大,主压应力减小,主拉应力与梁轴线夹角小于45°。
当主拉应力或主压应力达到材料的抗拉或抗压强度时,将引起构件截面的开裂和破坏。
2、无腹筋梁的受力及破坏分析腹筋是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总称。
无腹筋梁是指不配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梁。
实验表明,当荷载较小,裂缝未出现时,可将钢筋混凝土梁视为均质弹性材料的梁,其受力特点可用材料力学的方法分析。
随着荷载的增加,梁在支座附近出现斜裂缝。
取CB为隔离体。
图5-3 隔离体受力与剪力V平衡的力有:AB面上的混凝土切应力合力Vc;由于开裂面BC两侧凹凸不平产生的骨料咬合力Va的竖向分力;穿过斜裂缝的纵向钢筋在斜裂缝相交处的销栓力Vd。
与弯矩M平衡的力矩主要由纵向钢筋拉力T和AB面上混凝土压应力合力DC组成的内力矩。
由于斜裂缝的出现,梁在剪弯段内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1)开裂前的剪力是全截面承担的,开裂后则主要由剪压区承担,混凝土的切应力大大增加,应力的分布规律不同于斜裂缝出现前的情景。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流程图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符号: 。
规范》表《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承载力安全系数,见钢筋的截面面积;
:同一弯起平面内弯起:箍筋的截面面积;
:箍筋间距;
构建纵向轴线的夹角;
:斜截面上弯起钢筋与;: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设计值;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截面的有效宽度;
力;
:弯起钢筋的受剪承载:箍筋的受剪承载力;
;
:混凝土的受剪承载力力;
:斜截面极限受剪承载剪力设计值;
:支座边缘截面的最大设计值;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度;
形或工形截面的腹板宽:矩形截面宽度,腹板净高;翼缘高度,工形截面取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形截面取有效高度:截面的腹板高度,矩4.2.300K A A s f f h V V V V V f T b T h h sb sv s yv t sb sv c u c w。
2主拉应力:tp第4章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教学要求:深刻理解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的三种破坏形态及其防止对策。
熟练掌握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理解梁内纵向钢筋弯起和截断的构造要求。
知道梁内各种钢筋,包括纵向受力钢筋、纵向构造钢筋、架立筋和箍筋等的构造要求。
概述 在保证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同时,还要保证斜截面承载力,它包括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斜 截面受弯承载力两方面。
工程设计中,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是由计算和构造来满足的,斜截面受弯承载力 则是通过对纵向钢筋和箍筋的构造要求来保证的。
图4-1箍筋和弯起钢筋图4-2钢筋弯起处劈裂裂缝工程设计中,应优先选用箍筋,然后再考虑采用弯起钢筋。
由于弯起钢筋承受的拉力比较大,且集 中,有可能引起弯起处混凝土的劈裂裂缝,见图4-2。
因此放置在梁侧边缘的钢筋不宜弯起,梁底层钢筋中的角部钢筋不应弯起,顶层钢筋中的角部钢筋不应弯下。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宜取45°或60°4.2斜裂缝、剪跨比及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4.2.1腹剪斜裂缝与弯剪斜裂缝钢筋混凝土梁在剪力和弯矩共同作用的剪弯区段内,将产生斜裂缝。
1 2 3 44.1架立钢筋箍筋 弯起钢筋劈裂裂縫图4-3主应力轨迹线这种由竖向裂缝发展而成的斜裂缝,称为弯 剪斜裂缝,这种裂缝下宽上细,是最常见的,如图 4-4(b)所示。
4.2.2剪跨比在图4-5所示的承受集中荷载的简支梁中,最外侧的集中力到临近支座的距离 a 称为剪跨,剪跨 a与梁截面有效高度 h o 的比值,称为计算截面的剪跨比,简称剪跨比,用入表示,入=a/hoMb=—r主压应力cp主应力的作用方向与构件纵向轴线的夹角 2a 可按下式确定:tg2________ 丿 厂| _亠 ____ 一 ” ”ft图4-4 ⑻腹剪斜裂缝; 斜裂缝(b)弯剪斜裂缝V匸二4———•——二亠久 乂 勺叫 5'矶在剪跨比小的图4-6(a)中,在集中力到支座之间有虚线所示的主压应力迹线, 式传递的。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一、有腹筋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1. 矩形、T 形和Ⅰ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0025.17.0h s A f bh f V V sv yv t cs +=≤ (5-6)式中 t f 一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b 一构件的截面宽度,T 形和Ⅰ形截面取腹板宽度;0h 一截面的有效高度;yv f 一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sv A 一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1sv sv nA A =;n 一在同一截面内箍筋的肢数;1sv A 一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s 一箍筋的间距。
2.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包括作用多种荷载,且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况),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000.175.1h s A f bh f V V sv yv t cs ++=≤λ (5-7)式中 λ一剪跨比,可取0/h a =λ,a 为计算截面至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的距离,计算截面取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截面。
当λ小于 1.5 时,取5.1=λ;当λ大于 3.0 时,取0.3=λ。
独立梁是指不与楼板整浇的梁。
构件中箍筋的数量可以用箍筋配箍率sv ρ表示:bs A sv sv =ρ (5-8)3.当梁内还配置弯起钢筋时,公式(5-4)中s sb y b A f V αsin 8.0=(5-9) 式中y f 一纵筋抗拉强度设计值;sb A 一同一弯起平面内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 s α一斜截面上弯起钢筋的切线与构件纵向轴线的夹角,一般取o 45,当梁较高时,可取o60。
剪压破坏时,与斜裂缝相交的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拉应力一般都能达到屈服强度,但是拉应力可能不均匀。
为此,在弯起钢筋中考虑了应力不均匀系数,取为0.8。
另外,虽然纵筋的销栓作用对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在抵抗受剪破坏中所起的作用较小,所以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中没有考虑纵筋的作用。
简述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截面位置受弯构件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构件内部发生弯曲变形的结构元件。
在设计和分析弯曲构件时,需要考虑构件横截面的受剪承载力。
受剪力作用下,构件会发生剪切应力和剪切应变,如果超过了构件材料的抗剪强度,就会导致构件破坏。
因此,计算截面位置对于确定受弯构件的受剪承载力是非常重要的。
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要考虑到截面形状和受剪力的作用方式。
一般来说,受弯构件的截面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矩形截面、T形截面、I形截面、L形截面等。
矩形截面是最简单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受剪承载力的计算通常采用扁平构件的受剪公式。
根据扁平构件的受剪公式,矩形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V = 0.6×f_cu×b×d其中,V为受剪承载力,f_cu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b为截面的宽度,d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T形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较为复杂,需分别计算两个部分。
首先,计算翼板部分的受剪承载力,可采用类似矩形截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然后,计算腹板部分的受剪承载力,可采用类似梁受剪的计算公式。
I形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相对简单,可以采用类似矩形截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不同之处在于,需要考虑到腹板和腹肋的作用,需要确定腹板的有效高度和宽度进行计算。
L形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也较为复杂,需分别计算承载力和翼板两个部分。
承载力的计算可以采用类似矩形截面的公式进行计算,而翼板的计算需考虑到不同的受力情况,一般可以采用双曲线法曲线法或等效矩形法进行计算。
在进行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荷载的作用位置和方向。
一般来说,斜截面上的受剪承载力较弱,通常需要采用合理的构造措施来增强截面的抗剪承载力,例如加强筋、剪力墙等。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截面位置的准确性对于受弯构件的设计和分析非常重要。
不同的截面形式和受力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增强措施。
通过准确计算截面位置和合理选取构造措施,可以保证受弯构件的安全可靠性。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一、有腹筋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1. 矩形、T 形和Ⅰ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0025.17.0h s A f bh f V V sv yv t cs +=≤ (5-6)式中 t f 一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b 一构件的截面宽度,T 形和Ⅰ形截面取腹板宽度;0h 一截面的有效高度;yv f 一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sv A 一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1sv sv nA A =;n 一在同一截面内箍筋的肢数;1sv A 一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s 一箍筋的间距。
2.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包括作用多种荷载,且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况),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式计算:000.175.1h s A f bh f V V sv yv t cs ++=≤λ (5-7)式中 λ一剪跨比,可取0/h a =λ,a 为计算截面至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的距离,计算截面取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截面。
当λ小于 1.5 时,取5.1=λ;当λ大于 3.0 时,取0.3=λ。
独立梁是指不与楼板整浇的梁。
构件中箍筋的数量可以用箍筋配箍率sv ρ表示:bs A sv sv =ρ (5-8)3.当梁内还配置弯起钢筋时,公式(5-4)中s sb y b A f V αsin 8.0=(5-9) 式中y f 一纵筋抗拉强度设计值;sb A 一同一弯起平面内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 s α一斜截面上弯起钢筋的切线与构件纵向轴线的夹角,一般取o 45,当梁较高时,可取o 60。
剪压破坏时,与斜裂缝相交的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拉应力一般都能达到屈服强度,但是拉应力可能不均匀。
为此,在弯起钢筋中考虑了应力不均匀系数,取为0.8。
另外,虽然纵筋的销栓作用对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在抵抗受剪破坏中所起的作用较小,所以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中没有考虑纵筋的作用。
二、混凝土的受剪承载力可以抵抗斜截面的破坏,可不进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仅需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的条件07.0bh f V t ≤(5-10)或 00.175.1bh f V t +≤λ (5-11)三、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上限和下限)l . 截面限制条件当配箍特征值过大时,箍筋的抗拉强度不能发挥,梁的斜截面破坏将由剪压破坏转为斜压破坏,此时,梁沿斜截面的抗剪能力主要由混凝土的截面尺寸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决定,而与配筋率无关。
所以,为了防止斜压破坏和限制使用阶段的斜裂缝宽度,构件的截面尺寸不应过小,配置的腹筋也不应过多。
为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了斜截面受剪能力计算公式的上限值,即,截面限制条件。
由于薄腹梁的斜裂缝宽度一般开展要大一些,为防止薄腹梁的斜裂缝开展过宽,截面限制条件分一般梁和薄腹梁两种情况给出。
当4≤bh w 时,属于一般梁,应满足 025.0bh f V c c β≤(5-12) 当6≥bh w 时,属于薄腹梁,应满足 020.0bh f V c c β≤(5-13) 当64<<bh w 时,按线性内插法求得。
以上各式中,w h 为截面的腹板高度,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0h ,T 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上翼缘高度;Ⅰ形截面取腹板净高。
设计中如果不满足式(5-12)或式(5-13)要求,应加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同时,考虑到高强混凝土的抗剪性能,引入了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c β,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50 时,c β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 时,c β取0.8,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2.最小箍筋配筋率试验表明,若箍筋配筋率过小,或箍筋间距过大,一旦出现斜裂缝,箍筋可能迅速达到屈服强度,斜裂缝急剧开展,导致斜拉破坏。
为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了在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时的最小箍筋配筋率,即配箍率sv ρ的下限值:yv t sv f f 24.0min ,=ρ (5-14)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满足公式(5-10)和(5-11),即不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也必须按最小箍筋用量的要求配置构造箍筋,即应满足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的构造要求。
四、计算截面位置与剪力设计值的取值在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时,计算截面位置应为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较薄弱的截面。
如图5-17,计算截面位置按下列规定采用:(1) 支座边缘处的截面;(2) 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截面;(3) 箍筋截面面积和间距改变处的截面;(4) 腹板宽度改变处的截面。
图5-17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截面位置同时,箍筋间距以及弯起钢筋前一排(对支座而言)的弯起点至后一排弯起终点的距离应符合箍筋最大间距的要求,同时,箍筋也应满足最小直径的要求。
计算截面的剪力设计值应取其相应截面上的最大剪力值。
五、箍筋的构造要求1.箍筋的肢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梁宽大于400mm ,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可用四肢箍筋;梁宽很小时,也可以用单肢箍筋。
对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截面高度大于300mm 时,仍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对截面高度为150 mm ~300 mm 的梁,可仅在构件端部容易出现斜裂缝的各1/4跨度范围内设置箍筋,但当构件中部1/2跨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截面高度为150mm 以下时,可不设置箍筋。
2.箍筋间距为了保证每一个斜裂缝内都有必要数量的箍筋与之相交,发挥箍筋的作用,对箍筋的最大间距有限制要求。
梁中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最大间距宜符合表5-2的规定。
表5-2 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max S (mm )3.箍筋的间距当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为封闭式,箍筋的间距在绑扎骨架中不应大于d 15,在焊接骨架中不应小于d 20(d 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同时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应大于mm 400;当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当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5根时且直径大于18mm 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d 10;当梁的宽度不大于mm 400,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不多于4根时,可不设置复合箍筋。
4.箍筋的最小间距箍筋除了承受剪力外,还起着固定纵筋与之形成钢骨架的作用。
为了保证钢骨架有足够的刚度,需要限制箍筋的最小直径。
梁中箍筋最小直径如表5-3所示。
当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还应满足不小于4/d (d 为纵向受压钢筋的直径)的要求。
5.箍筋的配筋率配有箍筋的梁一旦出现斜裂缝后,斜裂缝处的拉力则由箍筋全部承担,如果箍筋配置过少,则箍筋很快屈服,就不能有效阻止斜裂缝的开展,同时斜裂缝过宽会使骨料间的咬合力消失,抗剪作用消弱,甚至箍筋被拉断,发生斜拉破坏。
所以,箍筋除满足对其最小直径及最大间距的要求外,箍筋的配筋率sv ρ(bs A sv )尚不应小于yvt f f 24.0。
六、设计步骤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计算分截面选择和承载力校核两类问题。
(一)受剪承载力设计步骤可归纳如下1.构件的截面尺寸和纵筋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已初步选定,所以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应首先复核是否满足截面限制条件,如不满足应加大截面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当4≤bh w 时,属于一般梁,应满足:025.0bh f V c c β≤ 当6≥b h w 时,属于薄腹梁,应满足:020.0bh f V c c β≤当64<<bh w 时,按线性内插法求得。
2.判定是否需要按照计算配置箍筋,当不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时,应按照构造满足最小箍筋用量的要求。
07.0bh f V t ≤ 或 00.175.1bh f V t +≤λ 3.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时,按计算截面位置采用剪力设计值;(1)支座边缘处的截面;(2)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截面;(3)箍筋截面面积和间距改变处的截面;(4)腹板宽度改变处的截面。
4.按计算确定箍筋用量时,选用的箍筋也应满足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的要求;(1)矩形、T 形和Ⅰ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矩形、T 形和Ⅰ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只配箍筋而不用弯起钢筋o sv yv o t h sA n f bh f V ⋅⋅⋅+≤125.17.0 00125.17.0h f bh f V s A n yv t sv ⋅-=⋅ 根据此值选择箍筋,并应符合箍筋间距要求; (2)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包括作用多种荷载,且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况),只配箍筋而不用弯起钢筋000.175.1h sA f bh f V V sv yv t cs ++=≤λ 0010.175.1h f bh f V s nA yv t sv ⨯+-=λ 根据此值选择箍筋,并应符合箍筋间距要求;5.当需要配置弯起钢筋时,可先计算cs V ,再计算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这时剪力设计值按如下方法取用:计算第一排弯起钢筋(对支座而言)时,取支座边缘的剪力;计算以后每排弯起钢筋时,取前一排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剪力;两排弯起钢筋的间距应小于箍筋的最大间距。
(1)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s y sb sb f A V αsin 8.0⋅⋅=混凝土和箍筋承担的剪力:NV V V sb cs 9347477406170880=-=-=(2)余下计算按第4步进行。
(二)承载力校核步骤可归纳如下已知:材料强度设计值y c f f 、;截面尺寸o h b 、;配箍量s A n sv 、、1等,解:1.复核斜截面所能承受的剪力u V (仅配箍筋)(1)矩形、T 形和Ⅰ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矩形、T 形和Ⅰ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只配箍筋而不用弯起钢筋o sv yv o t h sA n f bh f V ⋅⋅⋅+≤125.17.0 (2)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包括作用多种荷载,且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况),只配箍筋而不用弯起钢筋000.175.1h sA f bh f V V sv yv t cs ++=≤λ 2.能承受的剪力u V ,还能求出该梁斜截面所能承受的设计荷载值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