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第3单元学业分层测评10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7
高一语文必修三步步高分层训练与测评答案1、1苏轼与辛弃疾合称为苏辛,同为豪放派代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亘古(gèng)襁褓(qiǎng)粗犷(guǎng)美不胜收(shèng)B.炽热(chì)抖擞(sǒu)字帖(tiè)面面相觑(qù)(正确答案)C.晌午(shǎng)蓦然(mù)苍劲(jìng)弄巧成拙(zhuō)D.哽咽(yè)尴尬(gān)辐射(fú)气冲斗牛(dòu)3、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称为“诗圣”。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是判断句。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下列中括号内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泣[涕](tì)[蒜]瓣(suàn)(正确答案)B.汤[匙](shí)[熬]粥(āo)C.机[杼](shū)初[旬](xún)D.杂[拌]儿(bàn)公[侯](hòu)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处分(chù)称职(chèng)B、占卜(pú) 瑰丽(guēi)C、逡巡(qún) 账簿(bó)D、蜷曲(quán) 妯娌(zhóu)(正确答案)7、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爱而不见(xiàn)B、搔首踟蹰(zhī)(正确答案)C、静女其娈(luán)D、彤管有炜(wěi)8、直到本世纪60年代,将地面()结果与卫星和火箭()到的资料结合起来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激光的物理性描述。
[单选题] *观察观测观测探测(正确答案)观察探测探测观察9、“自怨自艾”“方兴未艾”中的“艾”字读音相同。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语文基础知识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舟楫( yī) 曳兵( yè) 跬步(guǐ) 鸡豚狗彘(tún)B、强谏(qiáng ) 骐骥(jì) 逡巡(qūn ) 金石可镂( lòu)C、屏息(bǐng) 纤腰(xiān ) 爪牙( zhuǎ) 亡矢遗镞(cú)D、鞭笞(chī) 劲弩(nǔ) 藩篱(fān ) 万乘之势(chéng)答案:1. B(A楫jí跬kuǐC爪zhǎo 镞zúD弩nú乘shèng)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颓圮修葺脍灸人口青出于兰而胜于兰B.寒喧饿俘铤而走险揭竿而起C.孝悌犒赏计日成功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D .赝品挑衅捉襟见肘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答案:2. D(A脍炙人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寒暄饿殍C计日程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或师焉,或不焉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 振之以威怒D. 句读之不知答案:3.。
D(A.“不”通“否”B.“受”通“授”C. “振”通“震”)4、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③用心一也④弃甲曳兵而走⑤古之学者必有师⑥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③④B.②⑤⑥C.③⑥⑦D.④⑤⑧答案:4 。
D (④“走”古义为逃,今义为步行⑤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某一方面有专才的人⑧“博学”古义为广泛学习,今义为学识渊博)5、下列句子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 忌不自信C.大王来何操?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答案:5 。
学业分层测评(十一)[基础巩固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 .圣人无常.师 常:一般的 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知道【解析】 B 项,常:固定的。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而耻学于.师学于.余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解析】 A 项,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B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那么。
C 项,均为介词,向。
D 项,介词,相当于“于”,比/语气词,用在句末,表反诘语气。
【答案】 C3.下列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0880092】A .不拘于时B .师不必贤于弟子C .何陋之有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解析】 A 项,被动句;B 项,状语后臵句;C 项与题干中的句子均为宾语前臵句;D 项,定语后臵句。
【答案】 C4.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0880093】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
“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
B.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是全篇论证的中心,下文都紧扣这一论题展开议论和批判。
C.第2段以对比的方法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正面论证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
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
【解析】C项中“从正面论证”应该是“从反面论证”。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1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饿殍(piǎo) 逡巡(qūn) 弃甲曳兵(yè) 丢三落四(luò)B、中绳(zhòng)句读(dòu) 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 氓隶(méng) 度长薭大(duó) 抛头露面(lù)D、供养(gōng) 经传(zhuàn) 贻笑大方(yí) 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D、引人入胜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危(高)乎高哉凡六百一十六言(字)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南(向南,动词)取汉中5、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B、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C、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单元综合测评(一) 第一单元(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A.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B.德国诗人歌德作《浮士德》延续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一切优秀的作品,都不是侥幸偶得之物,而是不辞艰辛惨淡经营....的成果。
C.相信只要有踌躇满志....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一抓到底的作风,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当前困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取得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胜利。
D.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E.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解析】A项,冰山一角:原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现在多用作事物暴露出来的部分。
不合语境。
B项,惨淡经营: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也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C项,踌躇满志:对自己的现状或者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不能形容精神,使用对象错误,根据语意应用“志在必得”。
D项,尘埃落定: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下来。
运用正确。
E项,崇论宏议: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
运用正确。
【答案】A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劳动者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九成行业周工时超过40小时,隐藏其后的事实就是众多劳动者休息权利无情剥夺。
B.截至目前,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7万公里,动车组列车运营数量达1 800组,每年发送旅客9.1亿人次,均位居世界第一位。
C.我们曾经推崇鲁迅怀疑、批判和抗争的精神,然而在当下,不但这种精神没有被很好地继承,而且被很多人遗忘甚至铲除。
学业分层测评(十)[基础巩固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比.权量力 比:权衡 B .委命.下吏 命:命令 C .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平常的人 D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作难:起事、首事【解析】 B 项,命:生命。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宽厚而爱.人 B.⎩⎪⎨⎪⎧蒙故业,因.遗策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C.⎩⎪⎨⎪⎧追亡.逐北,伏尸百万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D.⎩⎪⎨⎪⎧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 【解析】 A 项,爱惜、吝惜/爱护;B 项,沿袭/趁着;C 项,逃跑的士兵/丢失;D 项,均为通假字,通“纵”,合纵。
【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0880084】A.⎩⎪⎨⎪⎧振长策而.御宇内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以.为桂林、象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邻国之.民不加少 D.⎩⎪⎨⎪⎧天下已.定学不可以已.【解析】 A 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B 项,介词,把/连词,表目的;C 项,都是结构助词,的;D 项,副词,已经/动词,停止。
【答案】 C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0880085】A .文章的语言独具特色,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又多用对偶与排比混成糅合的长句,句子短长相间,读来朗朗上口。
B .文章最后一段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进行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秦的力量强大,结局却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C .文章先叙述史实,说明秦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再列举大量的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收到了水到渠成之功,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D.全文在叙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申述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仁义的主张。
学业分层测评(九)[基础巩固层]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尝跂.而望矣 跂:提起脚后跟 B .声非加.疾也 加:增加 C .而绝.江河 绝:横渡 D .锲.而舍之 锲:刻【解析】 B 项,加:更加。
【答案】 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吾尝终日而.思矣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解析】 于:①介词,从;②介词,比。
而:③连词,表递进;④连词,表修饰。
【答案】 C3.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39282070】A .微斯人,吾谁与归B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解析】 C 项,与题干中的句式相同,都是定语后置句。
A 项,宾语前置句;B 项,状语后置句;D 项,判断句。
【答案】 C4.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B.“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几个不同的比喻连用,使读者加深对同一道理的理解。
C.荀子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而思考则是可有可无的。
D.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它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提高人的能力。
【解析】C项,作者并没有否定思考的重要性,“日参省乎己”本身就是思考。
【答案】 C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学业分层测评(十一)[基础巩固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 .圣人无常.师 常:一般的 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知道【解析】 B 项,常:固定的。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而耻学于.师学于.余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解析】 A 项,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B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那么。
C 项,均为介词,向。
D 项,介词,相当于“于”,比/语气词,用在句末,表反诘语气。
【答案】 C3.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择师.而教之 C .吾从.而师之 乃大惊,问所从.来 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余嘉其能行古道.【解析】 A 项,流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B 项,均为“老师”。
C 项,跟从/自,表示起点。
D项,道理/从师之道。
【答案】 B4.下列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39282078】A.不拘于时B.师不必贤于弟子C.何陋之有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A项,被动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与题干中的句子均为宾语前置句;D项,定语后置句。
【答案】 C[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8题。
【导学号:39282079】学校黄宗羲①学校,所以养士也。
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非谓班朝,布令,养老,恤孤,讯馘②,大师旅则会将士,大狱讼则期吏民,大祭祀则享始祖..,行之自辟雍③也。
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
【13份】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含答案目录学业分层测评(一) (1)学业分层测评(二) (8)学业分层测评(三) (15)学业分层测评(四) (23)学业分层测评(五) (28)学业分层测评(六) (34)学业分层测评(七) (40)学业分层测评(八) (45)学业分层测评(九) (51)学业分层测评(十) (58)学业分层测评(十一) (64)学业分层测评(十二) (72)学业分层测评(十三) (79)学业分层测评(十四) (85)学业分层测评(一)[语言运用层]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0880002】(1)贵阳的月嫂市场一直红红火火,有些月嫂每月工资在万元以上,就这样还供不应求。
不过,也确实存在月嫂________的现象,有些甚至滥竽充数。
(2)针对当前全系统办公室人员变动大、业务能力________的实际情况,云南省质监局精心组织、周密策划,举办了全省质监系统办公室业务培训。
(3)张某虽身出名门,也曾到海外名校留学,但回国后却放着好好地工作不做,________,竟凭三寸不烂之舌,借“资本运作”之名坑蒙拐骗,令人不齿。
A.参差不齐良莠不齐不稂不莠B.良莠不齐参差不齐不稂不莠C.良莠不齐不稂不莠参差不齐D.参差不齐不稂不莠良莠不齐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多用于人。
符合(1)句中“月嫂”的实际。
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符合(2)句中“办公室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不一”的现状。
不稂不莠: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3)中张某的表现就属于“不成才,没出息”,所以选用“不稂不莠”。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880003】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学业分层测评(十) 烛之武退秦师[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子中,含两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A. B.{①无能为也已②且贰于楚也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①共其乏困②因人之力而敝之③秦伯说)C. D.{①惟君图之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③不阙秦,将焉取之){①敢以烦执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失其所与,不知)【解析】 B 项,“共”同“供”,“说”同“悦”;A 项,“已”同“矣”;C 项,无通假字;D 项,“知”同“智”。
【答案】 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B .许之许:答应C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赏赐D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解析】 C 项,赐:恩惠。
这里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76722068】例句:晋军函陵A .秦伯说,与郑人盟 B .因人之力而敝之C .朝济而夕设版焉D .既东封郑【解析】 A 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B 项,形容词作动词;C 项,名词作状语;D 项,名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解析】 A 项,行李:古义指外交使节,今义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B 项,东道主:古义指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今义指请客的主人。
D 项,夫人:古义指那人,此句中代指秦穆公;今义指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
【答案】 C5.翻译下面的句子。
【导学号:76722069】(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译文: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译文: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译文: 【答案】 (1)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哪能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2)(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张它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它又)要到哪里取得土地呢?(3)借助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高一语文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蹉跎岁月B. 峥嵘岁月C. 蹉跎时日D. 峥嵘时日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其作者是()A. 王安石B. 范仲淹C. 苏轼D. 欧阳修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诗句,其出自()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赤壁赋》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是______景色。
2.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诗经》的______。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这里的“岳”指的是______。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这里的“求索”指的是______。
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里的“知己”指的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内涵。
2. 《诗经》中的“风”、“雅”、“颂”各有什么特点?3. 请简述《滕王阁序》中“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的意蕴。
四、阅读理解(每题15分,共30分)1.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问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2019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2019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行伍(hánɡ)数罟(ɡǔ))洿池(kuā)阿谀奉承(yú)B.跬步(kuǐ) 针砭(biān)经传(zhuàn) 度长絜大(duó)C.骐骥(qí) 句读(dòu)颁白(bān) 万乘之势(shènɡ)D.驽马(nú) 郯子(tán)归顺(ɡuī) 比权量力(liànɡ)【参考答案】一、1.A(洿:wū)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七十者衣帛食肉C.外连横而斗诸侯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2.C(C是使动用法,其它的是名词活用作动词)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斯天下之民至焉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C( A项,“生”通“性”;B项,“受”通“授”;D项,“景”通“影”。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锲而不舍(2)在贾谊看来,秦国灭亡的原因是。
(3)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必修三第三单元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饿殍.(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è)丢三落.四(luò)B.中.绳(zhòng)句读.(dòu)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氓.隶(méng)度长薭.大(duó)抛头露.面(lù)D.供.养(gōng)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í)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D.引人入胜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师不必贤于弟子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C.申之以孝悌之义D.未之有也5.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6.下列句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
“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10_祝_福_word版有答案学业分层测评(十)祝福[语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毕竟..各种方案肯定是各有利弊,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综合分析。
B.因安全等诸多因素,唱春牛这项古老的民俗活动,两度中止..。
C.天蒙蒙亮,赶早市的人们陆续进入了市场,市场上顿时沸反盈天....。
D.对少不更事....的中小学生,我们理应加强国情知识教育。
【解析】这里指人声嘈杂,应用“人声鼎沸”。
【答案】 C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我刚坐了不久就觉得百般不适,不断变换姿势,又________地东张西望起来。
(2)这篇文章内容空洞,让人________。
(3)他明白自己活不到多久了,霎时间________,稍微感觉到死的恐怖。
A.百无聊赖兴味索然万念俱灰B.兴味索然万念俱灰百无聊赖C.万念俱灰百无聊赖兴味索然D.万念俱灰兴味索然百无聊赖【解析】“百无聊赖”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兴味索然”指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万念俱灰形容失意或遭打击、挫折后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答案】 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B.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C.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D.《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入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项,句式杂糅。
“是设在”“举行的”构成杂糅,去掉“设”或者去掉“是设”与第二个“的”。
学业分层测评(十)[基础巩固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比.权量力 比:权衡 B .委命.下吏 命:命令 C .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平常的人 D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作难:起事、首事【解析】 B 项,命:生命。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宽厚而爱.人 B.⎩⎨⎧蒙故业,因.遗策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C.⎩⎨⎧追亡.逐北,伏尸百万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D.⎩⎨⎧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 【解析】 A 项,爱惜、吝惜/爱护;B 项,沿袭/趁着;C 项,逃跑的士兵/丢失;D 项,均为通假字,通“纵”,合纵。
【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20880084】A.⎩⎨⎧振长策而.御宇内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以.为桂林、象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邻国之.民不加少 D.⎩⎨⎧天下已.定学不可以已.【解析】 A 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B 项,介词,把/连词,表目的;C 项,都是结构助词,的;D 项,副词,已经/动词,停止。
【答案】 C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20880085】A .文章的语言独具特色,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又多用对偶与排比混成糅合的长句,句子短长相间,读来朗朗上口。
B .文章最后一段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进行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秦的力量强大,结局却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C .文章先叙述史实,说明秦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再列举大量的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收到了水到渠成之功,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D .全文在叙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申述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仁义的主张。
作者的目的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鉴,施行仁义,以免重蹈秦朝的覆辙。
【解析】 B 项,应是“指出后者远不如九国的力量强大”。
【答案】 B[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大政(节选)贾 谊行之善也,粹.以为福己矣;行之恶也,粹以为灾己矣。
故受天之福者,天不功焉;被天之灾,则亦毋怨天矣,行自为取之也。
知善而弗行,谓之不明;知恶而弗改,必受天殃。
天有常福,必与有德;天有常灾,必与夺民时。
故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
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
知善而弗行谓之狂,知恶而不改谓之惑。
故夫狂与惑者,圣王之戒也,而君子之愧也。
呜呼!戒之戒之!岂其以狂与惑自为之?明君而君子乎,闻善而行之如争,闻恶而改之如雠,然后祸灾可离,然后保福也。
戒之戒之!诛赏之慎焉故与其杀无辜也宁失于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则附之去已夫功也者疑则附之与已。
则此毋有无罪而见诛,毋有有功而无赏者矣。
戒之哉!戒之哉!诛赏之慎焉,故古之立刑也,以禁不肖,以起怠惰之民也。
是以一罪疑则弗遂诛也,故不肖得改也;故一功疑则必弗倍也,故愚民可劝也。
是以上有仁誉而下有治名。
疑罪从去,仁也;疑功从予,信也。
戒之哉!戒之哉!慎其下,故诛而不忌.,赏而不曲,不反民之罪而重之,不灭民之功而弃之。
故上为非,则谏而止之,以道弼之;下为非,则矜而恕之,道而赦之,柔而假之。
故虽有不肖民,化而则之。
故虽昔者之帝王,其所贵其臣者,如此而已矣。
人臣之道.,思善则献之于上,闻善则献之于上,知善则献之于上。
夫民者,唯君者有之,为人臣者助君理之。
故夫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故君以知贤为明,吏以爱民为忠。
故臣忠则君明,此之谓圣王。
故官有假[注]而德无假,位有卑而义无卑。
故位下而义高者,虽卑,贵也;位高而义下者,虽贵,必穷。
呜呼!戒之哉!戒之哉!行道不能,穷困及之。
【注】假:给予、赐予。
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20880086】A.行之善也,粹.以为福己矣粹:聚集B.故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简:简约C.故诛而不忌.,赏而不曲忌:畏惧D.人臣之道.,思善则献之于上道:引导【解析】B项,简:轻视。
C项,忌:招致怨恨。
D项,道:原则。
【答案】 A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20880087】A.诛赏之慎焉/故与其杀无辜也/宁失于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则附之去已/夫功也者疑/则附之与已B.诛赏之慎焉/故与其杀无辜/也宁失于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则附之去已/夫功也者/疑则附之与已C.诛赏之慎焉/故与其杀无辜也/宁失于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则附之去已/夫功也者/疑则附之与已D.诛赏之慎焉/故与其杀无辜/也宁失于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则附之去已/夫功也者疑/则附之与已【解析】抓住句中虚词“焉”“也”“者”等进行断句。
A项,第4处和第6处错;B 项,第2处错;D项,第2处,第4处和第6处错。
【答案】 C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谊认为自身的行为不正,就会得到报应,就会“被天之灾”。
B.作者指出惩处和奖赏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并举古代设置刑罚,用来禁止不良行为和教化懒惰的人为例,告诫当今统治者要执法为公。
C.贾谊把天灾与人祸联系起来,告诫统治者不要把政治上的过失归咎于“天命”,要更多地进行自省。
D.贾谊认为官职有假的,但品德没有假的;地位有低下的,道义也有低下的。
地位低的不一定会尊崇道义;像国君那样地位高的因为尊崇道义必然不会遭受困窘。
【解析】D项,原文意思为:官职可以赐予,而品德不能赐予;地位有低下者,道义却没有低下者。
地位低的尊崇道义,地位虽然低下,实则高贵;地位高而不尊崇道义,即使地位高,也一定遭受困窘。
【答案】 D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导学号:20880088】(1)闻善而行之如争,闻恶而改之如雠,然后祸灾可离,然后保福也。
译文:(2)疑罪从去,仁也;疑功从予,信也。
译文:(3)故夫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译文:【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第(1)句中的关键词语有“争”“雠”,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从”“予”,第(3)句中的关键词语有“富乐”“贫苦”。
【答案】(1)听说善事就如同争抢一般去做,听到邪恶习气就如同对待仇敌一样去改正,这样以后灾祸就会远离,这样以后才能得到上天保佑和降福。
(2)对罪行有疑问时免于惩处,这便是仁德;对赏功之事有疑问时予以奖赏,这便是诚信。
(3)所以做臣下的以使人民富裕快乐为自己的功绩,以使人民贫穷困苦为自己的罪过。
【参考译文】行为善良就会集聚为福;行为邪恶就会集聚为灾祸。
所以受到上天福佑的人,并不是上天的帮助;而被上天降灾的人,也没什么好埋怨上天的,这都是自身的行为不正得到的报应。
知道什么是有益却不做,叫作不明智;知道什么是有害却不改正的,一定会遭到天谴。
上天有固定的福佑,一定会赐给有德之人;上天有固定的灾难,一定会降给那些让百姓耽误农事的人。
所以对于百姓,即使是地位极低的人,也不可以轻视,即使是最愚笨的人,也不可以欺骗。
所以从古到今,凡与人民为敌的,有快有慢,但最终人民一定会胜利。
知道好却不实行称为狂悖,知道有害却不改正称为昏庸。
所以狂悖和昏庸的事,都是圣明的君王所要戒除的,也是君子以为愧疚的。
啊!要谨慎再谨慎啊!难道要依照狂悖与昏庸的标准行事吗?圣明的君主和君子啊,听说善事就如同争抢一般去做,听到邪恶习气就如同对待仇敌一样去改正,这样以后灾祸就会远离,这样以后才能得到上天保佑和降福。
要谨慎啊!再谨慎啊!惩罚和奖赏不能不慎重,所以与其杀掉无罪之人,不如漏掉有罪之人。
所以对于给人定罪的事情,若有疑问就要以无罪免除处罚;对于有功者的奖赏,若有疑问就要予以奖赏。
这样就不会发生没有罪而被惩处,没有有功劳而得不到奖赏的情况。
一定要谨慎啊!再谨慎啊!惩处和奖赏一定要慎重,因而古代设置刑罚,用来禁止不良行为和教化懒惰的人。
因此对一个人定罪时若有疑问,就不要马上予以惩处,所以不贤之人会改正;对一个人的功劳奖赏时若有疑问,不要背弃奖赏的许诺,所以愚昧的百姓也会得到鼓励。
因此国君便有了仁德的声誉,各级官吏也有了善于治政的名声。
对罪行有疑问时免于惩处,这便是仁德;对赏功之事有疑问时予以奖赏,这便是诚信。
对此要慎重啊!要慎重啊!谨慎地对待臣下,所以惩罚时就不会招致怨恨了,赏赐时不徇私情,不会反复地处罚百姓加重对百姓的惩处,不会埋没民众的功绩而遗弃他们。
所以君主做了错事,臣下就要进谏并能予以制止,用正确的原则纠正他;臣下做错了事,君王就要同情并宽恕他,以正确的原则赦免他,并感化和宽容他。
所以即使有不贤之民,也能教化并使之回到正道上来。
因而即使是古代的圣王,他们所看重大臣的做法,也不过如此而已。
做臣下的原则是想到了好的治国之策要进献给国君,听到好的治国之策要进献给国君,了解到了好的治国之策要进献给国君。
人民只有国君才能领导他们,做臣下的要帮助国君管理他们。
所以做臣下的以使人民富裕快乐为自己的功绩,以使人民贫穷困苦为自己的罪过。
所以做君王的以了解发现贤能者为圣明,做官员的以爱民为尽职尽责。
所以说大臣能尽职尽责,君王便会圣明,这便叫作圣明的君主。
所以,官职可以赐予,而品德不能赐予,地位有低下者,道义却没有低下者。
所以说,地位低的人尊崇道义,即使地位低下,实则高贵;地位高而不尊崇道义,即使地位高,也一定遭受困窘。
唉!要慎重啊!要慎重啊!如果行为有违于善道,一定会落入困窘的境地。
[语言运用层]9.下面是一篇文章的摘要,请你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
《过秦论》叙写了秦朝很多罪过,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应是“焚书坑儒”,它残暴地毁灭了和谐文化。
汉代则吸取秦朝速亡的历史教训,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及选用贤才,大兴和谐文化的建议,实现了近五百年的统治。
唐朝的繁荣昌盛,与隋朝实行科举制度密切相关,和谐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使封建统治延续了长达一千多年。
【解析】提取关键词实质上就是压缩语段。
很显然,这个语段的话题是和谐文化问题,所以,“和谐文化”这个词就是我们在答题时首先要考虑的。
文段通过正反事例论证构建和谐文化的必要性,据此即可找出另外两个关键词。
【答案】和谐文化历史教训繁荣昌盛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导学号:20880089】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__①__。
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__②__,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
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__③__,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