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 格式:doc
- 大小:553.12 KB
- 文档页数:107
中医药学名词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受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药学的研究和应用。
了解中医药学的名词术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医药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药学名词。
一、中医基本理论名词1.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包括五行相克相生等基本原理。
2.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药学中的核心概念,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3. 气血理论:气血理论是中医药学中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理论,气血的失调常常导致身体健康问题。
4.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有12个主要经络和8个奇经八脉,通过调节经络可以改善身体的功能。
5.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药学中对人体器官功能和相互关系的研究,包括五脏六腑等概念。
二、中药学名词1. 中草药:中草药是指中医药学中用于治疗疾病的草本植物,如人参、黄芪等。
2. 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将中草药进行提取和加工后形成的药物,如丸剂、汤剂等。
3. 中药处方:中药处方是中医医生根据患者症状和体质开具的药方,包括药名、用量等。
4.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对中草药进行加工处理,如煎煮、蒸制等,以增强其药效和改善口感。
5. 中药毒性:中药毒性是指中药在一定用量下对人体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三、中医诊断名词1. 口诊:口诊是指中医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疾病诊断。
2. 望诊:望诊是指中医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舌苔等进行疾病诊断。
3. 闻诊:闻诊是指中医医生通过嗅闻患者的口臭、体味等进行疾病诊断。
4. 切诊:切诊是指中医医生通过按压患者的相关穴位进行疾病诊断。
5. 问诊:问诊是指中医医生通过与患者进行详细沟通了解病情进行疾病诊断。
四、中医治疗名词1. 针灸: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平衡。
2. 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服用中药来调节病情。
名词解释: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用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物质。
中药学:主要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与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草:由于还原以植物性药材居多,所以古往今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地道药材:将在同种药材中公认的具有明显地域性,品种良,质量优,疗效好的药材。
四气:也称四性,是指药效所反应的寒热温凉(平)四种药性。
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热证。
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用于寒证(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五味:是药物因作用不同而具有辛甘酸(涩)苦咸五种最基本的滋味。
辛:能散、能行,可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甘:能补、能缓、能和,即具有补益、缓和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
还有解药食中毒之功。
酸:能收、能涩,用于收敛固涩,兼能生津。
涩:作用与酸味相似但不能生津。
苦:能泄、能燥,能坚阴。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
升降沉浮:指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毒:分为广义毒,古代乃一切药物的总称以及指药物的偏性;狭义的毒专指药物对人体的毒性和副作用。
配伍:有目的的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性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七情:指药的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以偏纠偏: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去性留用: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适应病情的需要。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煨法: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
淬法: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水或液体中,使其酥脆的方法。
水飞:药物与水共研,细粉随水倾出,粗粉继续加水研磨,多次分离放置后得极细粉的方法。
炙法: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
中药学主修课程
中药学主修课程涵盖了中药的原理、种植、采集、炮制、鉴定、质量控制、药理学、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学主修课程:
1. 中药学基础:介绍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中药学分类体系等内容。
2. 中药药材学:讲解中药药材的来源、形态特征、采收、保存等知识,以及中药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
3. 中药炮制学:介绍中药的炮制方法,包括洗净、切割、炒制、煎煮等技术,以及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4. 中药化学:介绍中药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等技术和方法,以及中药中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5. 中药药理学:讲解中药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原理以及与疾病相关的中药药理学知识。
6. 中药制剂学:介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稳定性研究等内容,包括水剂、丸剂、散剂、膏剂等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
7. 中药临床应用:了解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包括中医诊断、药物选择、方剂组成、治疗原则等内容。
8. 中药质量控制:讲解中药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标准制定、质量评价方法等内容。
9. 中药安全性评价:介绍中药的毒性评价、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监测等内容,以确保中药的安全性。
10. 中药研究方法学:讲解中药研究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文献检索等方法和技巧。
以上仅是中药学主修课程中的一部分,具体的课程设置可能因学校和专业而有所不同。
中药学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对中药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中药学专论一、引言中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药的起源、性质、功效、应用等方面的学科。
本文将从中药学的历史、中药的分类、中药的炮制方法、中药的药理作用以及中药的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中药学的历史2.1 古代中药学的起源古代中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中国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开始使用植物、动物和矿物来治疗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中国的医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2.2 中药学的发展与演变中药学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从最初的经验积累到现代的科学研究,中药学经历了许多变革。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中药学的研究方法也得到了革新,从而推动了中药学的发展。
三、中药的分类中药根据来源、性味、功效等方面可以进行分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分类方法。
3.1 按照来源分类•植物药:如黄芪、人参、麻黄等。
•动物药:如牛黄、鹿茸、熊胆等。
•矿物药:如石膏、朱砂、雄黄等。
3.2 按照性味分类•寒药:如薄荷、连翘、知母等。
•凉药:如菊花、银花、绿豆等。
•温药:如干姜、肉桂、附子等。
•热药:如大黄、火麻仁、川贝母等。
3.3 按照功效分类•补药:如党参、当归、枸杞等。
•清热药:如黄连、连翘、金银花等。
•止咳平喘药:如川贝、杏仁、百部等。
四、中药的炮制方法中药的炮制是指将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以改变其性能和功效。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炮制方法。
4.1 炮制方法一1.将原材料洗净。
2.切碎原材料。
3.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
4.过滤得到药液。
4.2 炮制方法二1.将原材料洗净。
2.炒热锅,加入适量的油。
3.将原材料加入锅中炒煮。
4.炒至原材料变色后取出。
4.3 炮制方法三1.将原材料洗净。
2.晾干原材料。
3.将原材料放入容器中。
4.加入适量的酒进行浸泡。
五、中药的药理作用中药的药理作用是指中药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产生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药理作用。
5.1 抗炎作用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中药学、中药、道地药材的概念。
2.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3.掌握六本主要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
4.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
5.了解植物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
6.掌握炮制的意义。
总论中药: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一部分天然药及其加工品。
草药:此词始见于宋代。
习惯上称在药书上没有记载的而为民间草药医所掌握使用的植物药。
本草:中药的统称或原始称号,始见于《汉书·平帝纪》。
中药学:P.1.专门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中药的来源、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中药学略具规模,至迟在秦汉之际这可从《山海经》、《周礼》、《五十二病方》等书所记载的大量动、植、矿物和药物名称的丰富知识中推断出来。
二、成书于东汉末期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此书简称《本经》。
全书共3卷。
载药365种,按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分为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
分类比《山海经》多人、米谷、菜、虫四类。
进一步充实了中药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等药学基本理论。
载有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
始创药物功效分类法(三品分类)。
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
其缺点是略而不详。
三、《本草经集注》是对《本经》的补充和发挥南朝宋齐梁人陶弘景所著,载药730种。
本书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和有名未用七类。
对药物的产地、采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药物的性味、形态、鉴别、炮制方面的论述颇多补充和发挥。
如把药性分为大寒、寒、微寒、平、温、微温、大温、大热8种。
并创立了便于临床应用的诸病通用药物的分类法。
中药学:中药学(最新版)1、多选《药典》炮制通则的分类方法之内容是()A、净制B、切制C、炮制D、水制E、火制正确答案:A, B, C2、名词解释盐黄柏的炮制方法是什么?正确答案:黄柏盐制后可引药入肾,缓和(江南博哥)苦燥之性。
增强滋肾阴、泻相火。
退虚热的作用。
多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盗汗遗精,足膝痿软。
3、单选患者,男,16岁。
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有脓血,舌质红,脉滑数。
用药宜首选()。
A.黄芩、木香B.黄连、木香C.黄柏、木香D.苦参、木香E.马齿苋、木香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黄连和木香的配伍应用。
黄连大苦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常用于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与木香同用,如香连丸。
此为湿热泻痢,故选B。
4、名词解释大理石花纹正确答案:药材横切面具棕色种皮嵌入乳白色胚乳组织中形成的纹理。
如槟榔。
5、名词解释净选加工正确答案: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纯度标准的方法。
6、问答题炮制对芫花化学成分有何影响?正确答案:采用HPLC法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芫花酯甲含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水煮芫花中芫花酯甲的含量比生芫花高约11%,而其他几种炮制品芫花酯甲含量均降低。
降低率依次为:醋炙芫花(45%)>醋煮芫(18%)>清蒸芫花、高压蒸芫花(10%)。
采用薄层扫描法对不同炮制工艺、不同地区的芫花样品及在不同条件下模拟炮制处理的芫花素单体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芫花经炮制后,芫花素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生品含量高,醋炙品与生品接近,其他炮制品与生品比较,降低程度均较明显(p<0.01)。
芫花素的含量由高至低依次是:生品>醋炙品>高压蒸品>清蒸品>醋煮品>水煮品。
用气质联用法对生芫花和醋炙芫花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发现芫花醋炙后挥发油含量降低,颜色加深,化学组分及组分间的相对含量均发生了改变。
中药学专业技能有哪些
中药学专业技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中药鉴定:能够通过观察、嗅闻、品尝等方法,对中药材的外观、气味、口感等特征进行鉴别,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真伪。
2. 中药炮制: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药材特性和临床需要,进行炮制加工,以提高药材的疗效和安全性。
3. 中药制剂:了解中药制剂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制备各种中药剂型,如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以满足不同的治疗需求。
4. 中药调剂:掌握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医师的处方,准确地调配中药,确保药物的剂量和配方的准确性。
5. 中药质量控制:了解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能够对中药的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中药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6. 中药资源保护:了解中药资源的分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知识,能够参与中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7. 中药临床应用:掌握中药的临床应用知识,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合理应用中药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8. 中药信息检索: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检索和获取中药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信息,为中药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
这些技能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培养和掌握的,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为今后从事中药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名词解释1. 中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
2.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学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3. 本草:本:根本,草:除根本以外的其它植物。
中药包括植物、动物、矿物,但以植物药为最多,使用也更普遍,所以相沿把中药叫“本草”。
4. 配伍: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5.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6. 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7. 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8.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9. 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其原有疗效。
10. 相使: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11. 炮制: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必要加工处理过程。
12. 水飞法: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13. 煅法: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以便充分发挥疗效。
14. 煨法:利用湿面粉、湿纸或黄泥包裹药物,置热火灰加热至面或纸焦黑。
或泥巴焦枯为度,可减轻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加强止泻的作用。
15. 淬法: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使其酥脆的方法。
16. 炙法:将药物快速投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刻取出的一种方法。
17. 中药性能:又称药效。
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等内容,它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18. 四气:亦称四性,指的是药物寒热不同的性质,具体内容包括凉、热、寒、平。
19. 五味:是指药物的滋味,具体内容包括辛、甘、酸、苦、咸、涩、淡。
20. 升降沉浮: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升浮指上升、发散,即向上向外的作用趋势,沉指收敛泄利,降指下降,即向下向内的作用趋势。
中药〃〃〃功效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中药的来源、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中药:凡属自然性状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加工品,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于临床的药物,称为中药。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经》——东汉末年(公元200年左右)——载药365种——首创三品分类法(上、中、下)——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陶弘景——载药730味——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新方法。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唐代(公元659年)——苏敬、李ji等23人——载药844种——首次附有药图和图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又称《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载药1558种,附方3000余首——首次在本草书中附方。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载药1829种,附方11096首,药图1160幅——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东方医药巨典。
《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种。
《中药大辞典》——1977年——载药5767种。
《中华本草》——1999年——载药8980种。
道地药材:中药性能:是药物治病的多种多样的特性和功能的统称,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方面,亦古人所说的偏性。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另外还有平性。
四气的作用:1寒凉药: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用于阳热证。
2温热药: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用于阴寒证 3平性药:寒热偏性不明显,故寒证热证均可配伍应用。
五味:指药物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药味,还有淡味、涩味。
五味的作用;辛味:1能散发散:发散表邪、用于表证2能行行气:适用于气滞证行血:用于血瘀证3能润:润肾燥甘味:1能补补益气血阴阳,用于虚证2能和和中健脾,用于脾失健运调和诸药3能缓缓急止痛:用于筋脉拘急,疼痛缓和药性:缓解药物的峻烈之性酸(涩)味:1能收敛:敛其耗散,主要针对气血津液的耗散2能固摄:固其滑脱,治下焦滑脱不禁证3酸能生津苦味:1能泻通泻:疏通泻下,用于便秘证清泻:清热泻火,用于火热证降泻:降逆气,用于咳喘呕逆证2能燥燥湿,用于寒湿证或湿热证3能坚坚阴,泻火存阴咸味:1能软软坚散结,治痰核,〃〃〃〃〃〃〃等证2能下软坚泻下,治疗燥结便秘淡味:能渗能利,利水渗湿,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芳香味:1辛味作用2开窍3避秽4化湿醒脾升降浮沉:是反映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是与疾病的表现趋向相对而言的。
中药学和中药药理学都是研究中药的学科,但它们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有所不同。
异同点:
1. 研究内容不同:中药学主要研究中药的药材、药性、药理、配伍、制剂等方面,而中药药理学则主要研究中药的药效、药理机制、毒副作用等方面。
2. 研究方法不同:中药学主要采用传统的实验室研究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而中药药理学则更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如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
3. 研究目的不同:中药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药的性质和应用,为中药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而中药药理学则更关注中药的药效和药理机制,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中药学和中药药理学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学科,它们共同为中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中药学的发展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起源、性质、制剂、药理、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学科。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和需求的增加,中药学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中药学的历史发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药学的历史发展中药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的祖先就开始使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物质治疗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为了中医药理论体系。
中药学作为中医药学科之一,开始在宋朝得到正式的确立和发展。
宋代的《本草纲目》是中药学的重要著作,对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明清时期,中药学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为了一批经典著作,如《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续编》等。
近代以来,中药学在西药学的影响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仍然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和发展动力。
二、中药学的研究内容中药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中药的起源、采集、鉴定、炮制、质量控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药资源与采集:研究中药的种类、分布、采集方法等,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
2. 中药鉴定与质量控制:通过化学、药理、生物学等方法,对中药进行鉴定和质量控制,确保中药的安全有效。
3. 中药炮制与制剂研究:研究中药的炮制方法和制剂开辟,改善中药的药效和用药方式。
4. 中药药理与药效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探索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机制,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5. 中药临床应用研究: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评价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推广中药的临床应用。
三、中药学的研究方法中药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实验研究: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探索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机制。
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和份子生物学技术等。
2. 临床观察:通过对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观察和总结,评价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临床病例观察、随机对照试验等。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科目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科目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中药与方剂学基础:中药的来源、采收、炮制、性能、功效等基础知识;方剂的组成、用法、功效等基础知识。
2. 中药药理学基础:中药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中药主要药效学特点和药理作用特点。
3. 中药化学基础: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类、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等基础知识。
4. 中药制剂学基础: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药效学评价等基础知识。
5. 中药鉴定学基础:中药的鉴别方法、依据、标准等基础知识,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
6. 中药调剂学基础: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包括中药处方应付、中药处方审核、中药配伍禁忌等。
7. 中药安全性基础:中药不良反应的类型、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等基础知识。
总的来说,该科目涉及了中药学专业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药学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需获取更多关于该科目的具体内容,可以查阅关于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的教材或资料,也可以咨询中医药专业的教师或专家。
中药学学科门类中药学是指研究中国传统药物的药理学、化学、药剂学、质控学、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学科。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药材学、中药药效评价和中药质量控制等。
中药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门类:1.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在机体内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其对生理、病理过程的影响的学科。
中药药理学可分为药理学基础和药理学应用两个方面。
药理学基础主要研究中药的药效成分、药效物质和其作用机理等。
药理学应用则是将药理学基础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中,对各种疾病进行预防、治疗。
2.中药化学中药化学是研究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特征、药理作用和药效物质等的学科。
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草药中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鉴定和结构解析等。
3.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学是研究中草药制剂的制备、性能、质量控制、稳定性及其在体内的药理作用的学科。
中药制剂包括饮片、膏丸、丸剂、汤剂、散剂、口服液、中药注射剂、外用贴膏等,其制剂方法和理论体系在中药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4.中药药材学中药药材学是研究中药材的资源、产地、形态、组织学、药理学、化学、种质资源保护、中药材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学科。
中药材是中草药制剂的原料,在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和效果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中药药效评价中药药效评价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草药和制剂的药理作用和药效进行评价的学科。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化作用评价、体外试验、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等。
中药药效评价能够为中药的制剂、质控和应用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6.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质量控制是研究中草药制剂的性质、规格、含量、污染物等质量指标的学科。
中药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制剂工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等方法进行质量分析和控制,保证中草药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中药学门类繁多,涵盖多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深远的理论研究意义。
中药学的发展和推广,将为中药的保护、利用和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药学第一章历代本草代表著作中药的定义:中药是用来防病治病和强身健体的武器,以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迄今中药的数量已发展达12800余种。
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重点是研究中药的临床运用知识。
古称将中药或中药学称为本草。
历代主要本草著作:1.汉代《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东汉末年(约公元200年)成书。
载药365 种。
创立了上、中、下三品分类法。
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
奠定中药学基本理论。
2.魏晋南北朝《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南北朝梁代(约公元500年)成书。
载药730种,载药数为《本经》的两倍。
本书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首创了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内容除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外,又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等内容,故可认为本书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的编写模式。
第一部综合性本草。
3.唐代《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由政府颁行,李勣、苏敬等人编写的。
成书于公元659年。
共收载药物850种,并附有药物图谱。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对我国和世界医药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4.宋代《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
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前)成书,全书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以掌禹锡的《嘉祐本草》和苏颂的《图经本草》为蓝本,对宋以前历代文献中有关药物资料都进行了采纳总结。
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5.明代《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成书。
全书分十六部,五十二卷;分十六纲,六十二目。
收载药物1892种,附药图1160幅,附方11000余首。
该书不仅对我国医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等方面,对世界科学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
是世界科学宝库。
6.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清嘉庆八年(公元1765年),全书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载者716种。
对《本草纲目》作了补充,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中药学。
古本草增补新药之冠。
7.当代《中华本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
全书共34卷,共收载药物8980味,插图8534幅。
是载药最多的本草。
前30卷记载中药,后4卷分别记载藏(396种)、蒙(421种)、维(423种)、傣族药(400种)。
考点:各朝代表本草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载药数目,最显著的学术特色及成就。
第二章中药的性能药物的性能,又称药性,是指药物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就称为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方面。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等,是以药材为观察对象。
而中药的性能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效用和不良反应,前者即中药的作用、功效或功能。
后者包括毒性作用和副作用等。
考点:中药性能的概念及包括的内容,与性状的区别。
第一节四气考点:四气的含义,确定的依据。
重点关注药物四气所示的作用,及指导意义。
1.四气的含义: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
2.药性的确定:是依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反应总结而成。
凡能治热证的药物,多属寒性或凉性;能治寒证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
如黄连可以清热泻火,便属寒性;干姜可以温中散寒,则属热性。
3.属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程度上,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4.四气的作用: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凉血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阳散寒,回阳救逆,补阴,温经等作用。
5.“平性”的含义:药物的寒热温凉的偏性不明显。
但实际上仍有偏寒偏热的区别,并没有超过四气的范围。
6.临床指导意义①根据病症的寒热选择性地应用药物,治热病用寒药。
如治气分高热,用性寒的石膏、知母;治亡阳欲脱,用性热的附子、干姜等。
②据病症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
如治亡阳欲脱,选大热之附子,而治一般中寒腹痛,用温性之煨姜;反之,则于治疗不利,甚则损伤人体。
③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至于孰多孰少,据病而定。
④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用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第二节五味考点:重点关注药物五味的所示作用,特别是苦、甘、辛味。
1.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2.确定依据:系经口尝辨别滋味,经临床证实。
所以“味”实际上是药物本身的真实滋味和药物作用的标志。
以口尝定药味是基本的,但最终是根据临床治疗作用来定的。
3.五味的作用:辛,能散、能行。
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如荆芥、薄荷发散风寒、辛凉解表;橘皮、香附能行气散滞;川芎、红花能活血化瘀。
又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
有补虚、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
如人参、黄芪补气,熟地、阿胶补血,沙参、百合补阴;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某些甘味药能解药、食毒,质润之甘味药又能润燥,如甘草、大枣。
又能助湿腻膈助湿碍胃,令人中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酸,能收、能涩。
有收敛固涩作用。
如乌梅、五味子能固表敛汗,敛肺止咳,五倍子能涩肠止泻。
酸甘可以化阴,如乌梅、五味子。
酸味药易敛邪,有“闭门留寇”之弊。
苦,能泄、能燥、能坚。
泄代表清泄、通泄、降泄。
清泄指清热泻火,如黄芩、栀子;通泄即通腑泻下,如大黄;降泄即降气。
如代赭石能降胃气止呕逆、杏仁能降肺气平喘。
燥即燥湿,如厚朴、黄连分别能苦温燥湿和清热燥湿。
苦能坚代表两个含义:一指泻火存阴;一指厚肠止泻。
大苦之药能伤津、伐胃(败胃),津伤脾胃虚弱者不宜多用。
咸,能软、能下。
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作用。
如海藻、昆布能软坚散结治痰核、瘿瘤,芒硝能软坚泻下,治燥屎内结、便秘。
久食伤脉。
另外还有淡与涩味。
淡味,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水作用,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如茯苓、猪苓。
涩味,作用与酸味相似,如石榴皮涩肠止泻。
五味之外,尚有芳香气味,有化湿、辟秽、开窍、醒脾作用。
如化湿的藿香、辟秽开窍的苏合香、麝香、醒脾的佩兰。
4.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5.性与味结合:每味药均有性和味,他们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其中,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
药物之间有气(性)同味不同,或味同而气(性)不同,其功效和作用就有明显差异。
如黄连与沙参均属寒性,但黄连苦寒,可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沙参甘寒可清热养阴生津;紫苏与薄荷味同而性异,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
所以气与味必须结合起来分析,方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药物的性能,正确应用。
6.气味配合原则①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②一药中气只能有一个,味可以有一个或两个、多个,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
7.气味配合规律①气味均一;②一气二味或多味。
第三节升降浮沉考点:关注升降浮沉的意义,(与病势相反,与病位相同)。
关注升浮、沉降药物所对应的作用及各自属性,影响浮沉升降的因素.1.含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趋向。
与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疗疾患的病位相同。
升,上升举陷,趋向于上;降,下降平逆,趋向于下;浮,发散向外,趋向于表;沉,泄利向内,趋向于里于下。
2.升浮与沉降药物的作用药性升浮药物--作用向上向外,能发散表邪,升提中气(升阳),涌吐,开窍,宜于病位在上在表或病势下陷类疾病的防治。
如升麻、柴胡性升浮,能升举下陷之气,疏散在表之邪,常山性升浮,能涌吐痰饮。
药性沉降药物--作用向内向里,能泻下,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清热,降逆止呕,止咳平喘,收敛固涩等。
如大黄性沉降能泻下泄热;代赭石性沉降能平肝潜阳,镇逆止呕;车前子性沉降能利水通淋。
3.阴阳属性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4.决定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1)药物的质地轻重:质地轻者(花、叶类)多主升浮,质地重者(矿物、贝壳、化石、种子、果实类)主沉降,如薄荷、辛夷质轻,其性升浮;代赭石、龙骨、牡蛎、苏子质重,其性沉降。
2)药物的性味:性味属辛甘温热者,大多升浮,如麻黄、桂枝;苦酸咸寒凉者大多沉降,如大黄、芒硝。
3)药物的气味厚薄:气味薄者多主升浮,如苏叶、金银花;气味厚者多主沉降,如熟地、大黄等。
4) 药物的功效5.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1)酒制则升而上行,姜汁炒则外散,醋炒则收敛,盐制则沉而下降入肾。
2)少量升浮药配入大队沉降药中,升浮之性受到制约;少量沉降药配入大队升浮药中,沉降之性受到制约。
药物的升降浮沉既有它的普遍性和共性,也有特殊性和双重性。
如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诸子皆降,苍耳(子)[蔓荆(子)] 独升;川芎既能上行头目,又能下行血海,能升能降。
第四节归经考点:归经的意义,理论基础(脏腑经络理论),确定依据。
一、含义归,归属,经,脏腑经络;归经是指药物对人体某一部分(脏腑经络)作用强,而对另一部分作用弱或无作用的—种趋向。
如杏仁、桔梗止咳,对肺经咳嗽有选择性作用,故杏仁、桔梗归肺经。
二、理论基础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依据药物对脏腑经络病变的治疗作用进行归纳而定的。
如羚羊角、钩藤能清热息风,石决明能平肝潜阳,柴胡能疏肝解郁,分别治疗肝经病变的肝风内动、肝阳上亢、肝气郁结证,故这些药物归于肝经。
三、确定依据一为药物特性,二为药物疗效。
四、归经的临床意义1)临证时可作为辨证选方,随证选药的依据。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2)通过药物归经的主次,可以帮助掌握药物作用的重点;又以归经为线索,可以探索某些药物的潜在功能;3)有些药物能治众多病证,可借归经执简驭繁,便于理解和记忆。
第五节有毒无毒考点:毒性的古今含义,与副作用的区别。
关注确定毒性的依据,影响因素及产生原因。
一、“毒”的含义一开始,“毒”系指具有治病防病功能的药物总称,后来,“毒”泛指药物的偏性大小及功能强弱。
现代中药书籍性味下所标之“有毒”,“小毒”,“大毒”等是指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是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其中,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对人危害较大,因过用、久用所致。
副作用是指常用剂量时药物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对人体危害轻微,停药后自行消失。
二、确定依据①含不含有毒成分②整体是否有毒③用法用量是否适当三、影响毒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品种、入药部位、产地、采集时间、贮存、加工炮制、剂型、配伍、给药途径、用量、用药时间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种属、证候特点等。
四、产生中毒的主要原因①品种混乱;②误服伪品;③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④炮制不当;⑤制剂、服法不当;⑥配伍不当;⑦个体差异;⑧辨证不当等。
五、使用有毒中药的注意事项①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去投药,切忌初用即给足量,以免中毒。
②采制要严格,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严格把住采制药各个环节,杜绝伪劣品。
③用药要合理,杜绝乱用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