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体表共栖纤毛虫一新种-拟恩茨聚缩虫(纤毛动物门:缘毛目)
- 格式:pdf
- 大小:218.17 KB
- 文档页数:5
海洋纤毛虫—新种——对虾聚缩虫
宋微波
【期刊名称】《海洋与湖沼》
【年(卷),期】1992(023)001
【摘要】于1989年对采自江苏赣榆青浦养殖场对虾体表的纤毛虫研究中,发现
一大型共栖种,经鉴定系一新种,定名为对虾聚缩虫Zoothamnium penaei nov.sp.。
本种特征为:虫体呈Tan状,具有双层的田围缘,表膜无明显环纹而常为细菌及碎屑物所覆盖,群体中个员大小相差显著,柄为不规则对称式双叉形分枝。
模式标本存放于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动物室。
【总页数】5页(P90-94)
【作者】宋微波
【作者单位】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266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117
【相关文献】
1.对虾体表共栖纤毛虫一新种——拟恩茨聚缩虫(纤毛动物门:缘毛目) [J], 宋微波
2.南美白对虾仔虾淡化降温过程中"聚缩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J], 赵春民;高晓东;张武媚
3.孔雀绿除杀对虾幼体聚缩虫的研究 [J], 刘德模;周时强;
4.青岛沿海的自由生聚缩虫属纤毛虫(原生动物,纤毛门,缘毛目) [J], 季道德;宋微波
5.海洋固着缘毛类纤毛虫--聚缩虫两新种(原生动物,纤毛门) [J], 季道德;宋微波;Alan WARREN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土壤纤毛虫一新种和五新纪录种(原生动物,纤毛门)宁应之;刘汉成;刘娜;孙宏飞;张超;杜海峰;王红军;马正学【期刊名称】《动物分类学报》【年(卷),期】2009(034)004【摘要】记述了采自甘肃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和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中的纤毛虫,包括1新种和中国5新纪录种:拟迪氏角毛虫Keronopsis paradieckmanni sp.nov.,多泡伪拟斜管虫Pseudochilodonopsis polyvacuolata,梨形四膜虫 Tetrahymena pyriformis,穴居斯道克虫 Sterkiella cavicola,四棘毛管膜虫Cyrtohymenta tetracirrata和优雅游仆虫 Euplotes elegans.【总页数】10页(P699-708)【作者】宁应之;刘汉成;刘娜;孙宏飞;张超;杜海峰;王红军;马正学【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齐齐哈尔市福拉尔基区第五中学齐齐哈尔 161041;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9.116【相关文献】1.南中国海五种新纪录纤毛虫的形态学研究(原生动物,纤毛门) [J], 范鑫鹏;林晓凤;李继秋;陈相瑞;胡晓钟2.青岛沿岸吸管虫(原生动物,纤毛门)一新属、新种及九新纪录种记述 [J], 陈相瑞;宋微波;胡晓钟3.海洋固着缘毛类纤毛虫--聚缩虫两新种(原生动物,纤毛门) [J], 季道德;宋微波;Alan WARREN4.中国土壤原生动物新纪录种(纤毛虫门:寡膜纲) [J], 宁应之;沈韫芬5.中国土壤原生动物新纪录种(纤毛虫门:多膜纲;异毛目) [J], 宁应之;沈韫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夏造对虾长不大该怪那个原因?之四:纤毛虫和偷死影响对虾生长速度主要水质因素之四:纤毛虫和偷死夏造对虾长不大在寄生虫方面可能不应该避轻就重的把问题归在发病率相对低、暂时没什么办法治疗的微孢子虫那,可能多想一想发病率相对高很多、目前有明确的预防、治疗手段的夏季多发病——纤毛虫感染上会明智一点?一:纤毛虫疾病的表现纤毛虫是一种可以寄生在对虾各个生理阶段的寄生虫,甚至连苗都可能不被放过的寄生纤毛虫。
被纤毛虫感染挂脏的虾苗见视频:纤毛虫一般是不会入侵到对虾的体内器官或组织,而仅仅是寄生在对虾的体表、鳃。
所以纤毛虫疾病的诊断一般是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对虾的游泳足、体表、鳃为主,不需要做肌肉等等的切片检查。
尽管纤毛虫一般并不会入侵到对虾的器官或组织。
但是对虾被纤毛虫寄生过程,往往可能会给对虾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也就是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症状。
在对虾寄生的纤毛虫数量不多时,肉眼可能看不出有什么症状,危害也不会太严重,南美白对虾往往可以通过及时的换壳,就可以摆脱了纤毛虫。
但如果纤毛虫寄生数量太多了,那就可能会带来对虾脱壳不遂甚至脱壳不遂偷死、并发感染其他疾病等等严重的症状。
纤毛虫导致的脱壳不遂见图1:对虾纤毛虫感染严重时,通过肉眼都可以直接看到其体表的异常,比如对虾的游泳足发黄、发红,鳃部变黑,也就是养殖户说的黑鳃。
纤毛虫引起对虾游泳足发黄和影响换壳见图2:纤毛虫感染引起发黑的鳃部,用水洗一洗后,用显微镜看对虾的鳃组织,会看到对虾的鳃部并没有变黑,表明那些黑东西是附着物。
可是这些附着物就可能会干扰了对虾的呼吸,继而影响了对虾正常换壳等等生理现象,严重的还会引起对虾缺氧浮游或者打转的浮游,甚至窒息死亡。
纤毛虫感染很严重的生物,甚至可以看到不仅仅是对虾,包括蟹和小龙虾的体表面也会有绒毛状付着物,也就是养殖户常说的挂脏现象。
见图3南美白对虾、螃蟹、小龙虾纤毛虫引起的挂脏:感染纤毛虫疾病的虾,一般都会表现出活力差,摄食能力降低(吃料慢了),不能正常换壳(脱壳期出现偷死),生长发育停止(长不大)等等,如果不及时控制纤毛虫的寄生任其发展,这些症状可能会变本加厉,结果会引起对虾的异常更加严重甚至大批死亡。
对虾固着类纤毛虫和吸管虫病的防治(1)病原常见的有聚缩虫(Zoothamnuium)、单缩虫(Carchesium)、钟形虫(Vorticella)、累枝虫(Epistylis)、壳吸管虫(Acineta)、莲蓬虫(Ephelota)等。
虫体多呈倒钟罩形,前端为口盘,其上有纤毛(固着亚目)或吸管(吸管虫类);后端有柄,借以固着在对虾体表或鳃上。
有的为群体,有的为单个体;有的虫体能作伸缩运动,有的不能。
(2)症状这些附着性生物,常附着在对虾的体表、鳃和附肢上,也可在虾卵和幼体上附着,与其营养共栖生活。
在附着数量少时,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和病变,也没有危害;但附着数量多时,虾体表面常可看到一层灰黑色、淡绿色,铁锈色等(随不同种类)绒毛状物,或头胸甲鳃区变黑,称为黑鳃。
病虾幼体游动缓慢,活力差,摄食能力下降,生长发育停止,不能变态和蜕皮。
疾病防治期的虾体瘦弱,肌肉失去弹性。
柔软,甲壳表面污损严重。
导致病虾蜕壳难而死亡。
(3)诊断从外观症状基本上可以诊断,但必须从体表、鳃上取少许附着物做成水封片,在显微镜下可见到大量虫体方可确诊。
(4)流行情况此病的流行盛季为:①对虾人工育苗期的4~5月。
②疾病防治期间的7~9月。
传播方式是其端毛轮幼虫(生活史中的一种幼虫阶段)随水流带入,或附着有虫体的基质随水源及投喂的鲜活饵料而带入。
(5)防治①保持水质的清新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放苗前必须彻底清池消毒。
放养后适时换用新水;投喂优质高效饲料,避免过多的残剩饵料沉积于池底。
②育苗用水要沉淀过滤,投喂丰年虫幼体时先要检视,如发现有未孵化的虫卵及卵壳上附有较多固着纤毛虫时,应用50-60℃的热水处理5分钟左右,杀死纤毛虫后再投喂。
③全池泼洒茶饼使用浓度为10×0.000001~15×0.000001,或皂角苷1×0.000001,同时投优质饲料,促进蜕壳。
④全池泼洒高锰酸钾3×0.000001一5×0.000001或0.8×0.000001一1.0×0.000001的纤虫敌具有明显防治效果。
2023-11-08contents •疾病概述•病原学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养殖管理与生物安全•药物选择与使用•案例分析与应用目录01疾病概述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病是一种由原生动物引起的虾类疾病。
定义患病虾体表粗糙,活力减弱,有时出现局部或全身性固着类纤毛虫寄生,严重时导致虾体死亡。
症状定义与症状传播途径该病可通过水体中的生物媒介和虾体间的接触传播。
危害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病严重影响虾的生长发育和生存,降低虾的产量,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传播途径与危害流行病学特点该病主要发生在高温、高湿的季节。
流行季节对虾各个生长阶段均易感此病。
易感群体患病虾和带虫的生物媒介是该病的传染源。
传染源保持良好的水质和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加强疾病监测和及时治疗患病虾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
预防措施02病原学研究种类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病主要由固着类纤毛虫引起,如钟形虫、聚缩虫等。
特点这些纤毛虫具有坚韧的细胞壁和发达的纤毛,以对虾的鳃和体表为寄主,能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或灰色薄膜。
纤毛虫的种类与特点纤毛虫的生活史与传播途径生活史固着类纤毛虫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成虫等阶段,其中幼虫阶段是进行扩散和传播的关键时期。
传播途径纤毛虫主要通过水流、养殖工具、生物媒介等途径进行传播,其中养殖工具的携带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
纤毛虫的致病机制与影响因素致病机制固着类纤毛虫寄生于对虾的鳃和体表,会堵塞鳃丝,影响对虾的呼吸功能,同时还会破坏体表保护层,使对虾容易受到其他病原菌的感染。
影响因素水温、盐度、pH值等环境因素以及养殖密度、饲料质量等养殖因素都会影响纤毛虫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影响其对虾的致病作用。
03临床诊断与治疗收集患病对虾的病灶组织样本,制作临时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纤毛虫虫体。
显微镜观察症状识别确诊标准观察对虾体表是否出现溃疡、糜烂等病变症状,以及伴随的行为变化,如游动缓慢、食欲减退等。
结合以上两种方法,显微镜下观察到虫体或发现典型病变症状,即可确诊为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病。
淡水龙虾聚缩虫病的防治龙虾的聚缩虫病是龙虾中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虾病,它感染速度快,几天之内便可使池中的龙虾绝大部分感染,如不及时防治,甚至会引起感染细菌病,继而发生死亡。
聚缩虫病病原为聚缩虫,病虾往往在脱壳过程中死亡,幼体、成虾均可发生,对幼虾危害较严重。
一、病原体龙虾聚缩虫病的病原体常见种是树状聚缩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缘毛目、钟虫科。
聚缩虫寄附于龙虾的体表和鳃等。
二、发病过程及症状龙虾寄生聚缩虫后,体表似覆盖一层絮状白毛,消瘦,活动减弱,或在池中不动或在水中缓慢游动,趋光性差,极易沉入水底。
聚缩虫群体较大,常附着在龙虾的头甲及腹部、鳃部,呈粘滑的絮状附着物肉眼可见。
病蟹的关节、步足、背部、额部、附肢及鳃上都附着聚缩虫,体表污物较多,活动及摄食能力减弱,严重影响龙虾的呼吸、活动和摄食,患病的龙虾不排粪、不摄食、不蜕皮,严重者常在黎明前死亡。
三、发病原因1、聚缩虫喜生活在有机质较多、盐度较低的水体中。
因此,池中的有机物既为聚缩虫提供了食料又提供了附着基。
2、聚缩虫是通过端纤毛轮的自由游泳体在水中传播的,静水容易使端纤毛幼虫易寄生在附着基上。
3、当池中有机物的含量则越来越多,聚缩虫在这种环境下就会迅速繁殖。
严重时可使龙虾幼体聚缩虫的感染率达到85%。
四、防治方法在龙虾养殖过程中,控制聚缩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其措施有:1、彻底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对该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发生此病可经常大量换水,减少聚缩虫数量对淡水小龙虾的危害。
3、每立方米用虾蟹保护剂15克,放塑料桶内,用1%的盐水浸溶,2小时后,全当泼洒(注意:虾蟹保护剂的毒性与盐度有关,如养蟹池有一定盐度,则每立方米用虾蟹保护剂10克即可)。
4、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25-0.6克兑水全池泼洒。
5、每立方米水中加入新洁尔灭0.5-l克和高锰酸钾5-10克配成混合液,充分溶解后浸洗病蟹10-15分钟。
对虾育苗期的疾病与防治
一、弧菌病
又称细菌病。
通常由弧菌尾的溶酸弧菌、副溶血弧菌所致。
发病幼体活力下降,体色变白,感染率高达100%。
保持虾苗适当密度,水质清新,合理投饵可有效预防此病。
治疗此病的首选药物是土霉素、呋喃西林。
治疗时土霉素可用3-510-6,呋喃西林1-310-6。
二、真菌病
在分类上届于非炎症型,常由链壶菌和离壶菌引起。
感染时,真菌的游动孢子先在卵膜或幼体表面附着形成孢囊,囊孢子长出菌丝并穿透囊壳,进入卵子或幼体。
严格处理育苗用水,清除死卵、尸体,必要时,消毒亲虾、池水。
三、缘毛类纤毛虫病
常见的致病种有聚缩虫、钟虫,少量存在时不会造成很大危害。
较多时,附着于对虾头胸甲周围,影响幼体摄食、呼吸,导致幼体游泳迟缓,生长缓慢,蜕皮困难,直至死亡。
病因是水质未处理好,或投喂卤虫时带人了卵壳(一般附有孢子)。
防治方法:
1、沙滤育苗用水。
2、投喂卤虫时把壳分离彻底。
3、卤虫孵化前严格消毒,投喂优质饵料,适量换水。
4、若繁殖过多,可立即用大网目网箱换水,网目以不损伤幼体为度,经几次换水之后,池中含量明显减少。
5、也可施用410-6福尔马林,12小时后换水,或泼洒0.810-6高锰酸
钾。
四、畸形病
多发生在无节幼体、蚤状幼体阶段。
病体尾棘弯曲且长短不齐,游泳无力。
病因是水质不良、温差过大、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过高等。
减小温差,向池水中加入20-1010-6EDTA,保持水质清新,可防治此病。
对虾纤毛虫病症状和原因对虾纤毛虫怎么处理?
随着温度升高,最近很多养殖朋友发现自己对虾先是黄脚,黄鳃吃料慢,镜检发现对虾纤毛虫。
那么,对虾纤毛虫病症状和原因是什么呢?发生对虾纤毛虫怎么处理呢?
一、对虾纤毛虫病的症状表现
发病初期,对虾鳃部、体表、附肢等呈黑色,体表呈灰黑色,如绒毛状,体表滑腻。
发病中晚期,对虾甲壳上有较厚的附着物,鳃部有污泥,粘液较多,鳃丝受损,体质下降。
当纤毛虫达到中高密度的时候,对虾摄食量下降。
当达到高密度的时候,对虾脱壳困难,停止生长。
部分成功脱壳的对虾,由于纤毛虫寄生部位壳质钙化,新壳、旧
壳粘连,从而容易受伤,后续通常会继发细菌感染而死亡。
二、对虾纤毛虫病的发病原因
1、池塘底部以及水体富营养化,容易导致池塘纤毛虫泛滥。
2、池塘中习惯使用糖浆以及微生物制剂,会加剧纤毛虫的增殖速度。
3、养殖过程中,饵料投喂过多,饵料残余过于严重,从而影响水质。
4、养殖密度过大,对虾体质较弱。
5、使用絮凝剂改底,导致池底积累过多的有机质。
三、对虾纤毛虫如何处理
1、连续使用2-3次福底康,破坏纤毛虫寄生环境,同时配合使用2-3次钙维康+维多c,补充营养,提高对虾的活力,防止纤毛虫寄生。
2、每亩池塘使用0.5瓶解毒活水源或0.33瓶底健康进行杀虫,或者是使用0.5瓶解毒活水源以及0.33包三黄散进行驱虫。
同时每75kg饵料中添加1瓶虾乐福,增强虾的体质。
3、如果感染比较严重,用淡水浸泡茶麸1天,取其滤液泼洒,每亩池塘每米水深泼洒5kg,然后换水,并在第二天的时候,使用碧水源进行解毒。
南美白对虾纤毛虫病如何诊治的一个实际案例纤毛虫病是南美白对虾的严重疾病之一,影响对虾的摄食、脱壳和生长,严重时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可导致对虾大量死亡。
本文是南美白对虾纤毛虫病如何诊治的一个实际案例,现在我们分享出来,希望对养殖者有所启迪。
一、养殖场基本情况发病的养殖场养殖南美白对虾有十多年的历史,水源清洁,增氧设施齐全,放养密度为5万/亩,患病时对虾体长3~8公分。
患病虾池分别为1#、3#、4#,面积均为12亩,水深1.2米,水色黄绿色。
二、症状与诊断患病的南美白对虾体表无明显异常、活力好,剪开鳃盖,可见鳃丝稍黄,有少量污物附着,镜检发现附肢和游泳足固着有大量纤毛虫,鳃丝部位相对较少。
大量固着的虫体以一柄2~3个分支的累枝虫为主(柄不能伸缩),聚缩虫群体相对较少(可一齐伸缩),钟形虫极少(单个虫体伸缩)。
所取6个样品情况大致相似,由此我们确诊1#、3#、4#池所养南美白对虾患纤毛虫病。
我们建议养殖场先用“纤虫净”0.5毫克/升全池泼酒来治疗纤毛虫病,2~3天后再氯制剂或溴制剂消毒,以防止虾体和鳃被细菌感染(尤其是鳃丝伤口易被细菌感染)。
三、治疗措施及过程1、5月18日养殖场用“混杀安”(主要成份:0.3%阿维菌素乳油)全泼酒,用量15ml/亩。
(注:养殖场考虑到混杀安能虫、菌兼治,省钱又省工,所以选用混杀安)2、5月20日复检,纤毛虫依然存在,数量与17日相当,不减不增,证明使用混杀安后效果不佳,我们再次建议使用纤虫净。
可养殖场却加量再次使用混杀安,用量20ml/亩。
3、5月24日复检,镜检发现纤毛虫依然存在,数量相当,不减不增,再次证明使用混杀安杀纤毛虫效果不佳。
当天养殖场采用我们的建议,使用了纤虫净0.5毫克/升,25日使用8%溴氯海因0.3毫克/升消毒处理。
4、5月27日复检,纤毛虫基本消失。
四、讨论1、阿维菌素为新一代高效、广谱混杀类药物,具有很强的杀虫、杀菌作用且扩散性好、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对常规药剂难以防治的顽虫有高效,并可渗入池底污泥,清除有害病菌,能改水、调食、灭藻等具有一药多效的特点,对大部份寄生虫有效。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遇到纤毛虫应该怎么办?纤毛虫营固着生活,靠摄取水中的有机营养物质生活,适于在受有机质污染的水域中繁衍。
在清新、无有机质的水中,纤毛虫则得不到充足营养,生长繁殖被抑制,继而死亡。
对虾是纤毛虫类的主要宿主。
纤毛虫吸附在对虾体表、鳃丝等部位,如果对虾身体健壮,能正常脱壳,则寄生的纤毛虫亦随之脱掉,于对虾无影响。
因此在温度适宜,池中有机营养物质丰富且又有宿主存在时,纤毛虫以有性和无性方式大量繁殖。
特别在大风、闷热、暴雨过后,池底剩余有机质被翻起,纤毛虫在一到两天大量繁殖导致对虾出现异常。
如何判断纤毛虫在对虾身体上寄生1水质水质浑浊、透明度及水色给人感觉矇矇眬眬不清爽,调水、肥水不爽不起,可怀疑对虾有可能寄生纤毛虫;或水“寡”藻类单一的水体也易起纤毛虫;2不加料对虾一段时间不能加料,虾体粗糙,起料台快离水时侧看甲壳有荧光,脚黄、鳃黄,则有可能起纤毛虫,尽快镜检以确定。
3零星偷死吃料正常蜕壳期间出现零星偷死,一般凌晨发现偷死,下午没有,两三天后偷死情况消失,在可能是纤毛虫寄生少量虾导致对虾蜕壳不遂。
4镜检怀疑对虾寄生纤毛虫取样镜检时应注意:多取几次样,一次取样时,多捉几条不同体质的虾。
处理方法综合上述情况判定纤毛虫病发生的病情轻重情况,根据对虾大小、对虾体质、天气、对虾吃料及有无蜕壳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纤毛虫,该杀时要杀但切忌一通乱杀,纤毛虫是杀死了,对虾也跟着受不了1促蜕壳:小虾,体质较好,无其它病症、吃料正常,纤毛虫寄生不严重的情况下采用此方法:一般上午改底,同时进适量的外源水,下午补钙或可促进对虾大量蜕过壳。
2杀灭:原则大量蜕壳期间不杀、天气不好尽量不杀、对虾其它病症高于纤毛虫对对虾的影响不杀、对虾有期它病症慎杀、对虾体质差慎杀、药物选择经适当,杀虫时要注意增氧防应激。
杀虫情况比较复杂,能不杀尽量不杀。
3以驱代杀教您使用安全无污染无药残的赛科车静,不是杀虫,是驱虫,驱除体外,还您健康!赛科车静是一种纯中药提取的产品,不伤虾不伤水体,不仅能够抑制体内外弧菌,使用5-7天还可快速驱虫体内外纤毛虫,从而使对虾恢复健康状态。
对虾纤毛虫病的防治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虾的营养价值极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性功能,补肾壮阳,抗早衰,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
下面为你介绍一下对虾纤毛虫病的防治。
1.对虾纤毛虫病的病原纤毛虫病的病原体最常见的有累枝虫和钟形虫等。
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和虾苗的体表、附肢、鳃上等,大量附着时,会妨碍虾的呼吸、游泳、活动、摄食和蜕壳机能,影响生长、发育。
对虾纤毛虫在鳃上大量附着时,影响鳃丝的气体交换,甚至会引起虾体缺氧而窒息死亡。
幼体在患病期间虾体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致使幼体活动力减弱,影响幼体的发育变态。
2.对虾纤毛虫病的防治方法(1)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注意虾池的环境卫生,经常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2)用3%~5%的食盐水浸洗,3~5天为1个疗程;
(3)每立方水体用25~30克福尔马林溶液浸洗4~6小时,连续治疗2~3次。
1。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纤毛虫的图示及其主要危害和防治方法虾体的纤毛虫,纤毛虫中间的绿色部分是因为纤毛虫摄食了一些小型的绿藻,导致纤毛虫呈现绿色,虾体常见的纤毛虫大致分为单缩虫/聚缩虫/累枝虫。
常见的单缩虫就是一根纤毛固着在虾体,单独的做不定向的摇摆运动(或者收缩运动)。
聚缩虫群体柄的机丝在分枝处是相连的,所有个体都能同时收缩,所以才叫聚缩虫。
在这些固着类纤毛虫中以聚缩虫的危害最大。
累枝虫虽呈群体,但柄内无机丝,是不能做收缩运动的。
纤毛虫生长的环境多为有机质多,在水体静止的水体中容易寄生在虾体的体表/腮部/虾步足和游泳足/尾部等,对虾的危害主要是影响虾的蜕壳,引起虾的烂腮等,严重的会引起虾的死亡。
纤毛虫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严重疾病之一,一旦暴发将直接影响对虾的摄食、脱壳和生长。
纤毛虫属原生动物,常见的有聚缩虫、单缩虫、钟型虫、累枝虫等数种,隶属缘纤毛目,固着亚目。
温度是纤毛虫类生长繁殖的重要环境因素,在不同温度下所生存的纤毛虫类型也不同,一般可分为低温型、中温型和高温型三种。
14~17℃存活的为初夏低温型,19~26℃及21~27℃为初秋中温型,29~30℃为盛夏高温型。
因此整个生长期都有纤毛虫危害对虾。
纤毛虫营固着生活,靠摄取水中的有机营养物质生活,适于在受有机质污染的水域中繁衍。
在清新、无有机质的水中,纤毛虫则得不到充足营养,生长繁殖被抑制,继而死亡。
对虾是纤毛虫类的主要宿主。
纤毛虫吸附在对虾体表、鳃丝等部位,如果对虾身体健壮,能正常脱壳,则寄生的纤毛虫亦随之脱掉,于对虾无影响。
因此在温度适宜,池中有机营养物质丰富且又有宿主存在时,纤毛虫以有性和无性方式大量繁殖。
特别在大风、暴雨过后,池底剩余有机质被翻起,这时即是纤毛虫生长繁殖的最佳时期。
当纤毛虫密度达中高密度时(笔者把纤毛虫的密度分为五个等级,在10×10倍显微镜下,一个视野纤毛虫个数在10粒以下时为低密度,10-19粒为中低密度,20-29粒为中密度,30-39粒为中高密度,40粒以上为高密度),南美白对虾就开始减料,吃食不正常;当达到高密度时,就出现脱壳困难症,停止生长。
致死率排名第一的纤毛虫病,了解这些不信你治不好它纤毛虫病是虾蟹类养殖中严重疾病之一,在南美白对虾过程中,纤毛虫影响对虾的摄食、脱壳和生长,当纤毛虫寄生在对虾上的时候,对虾的活力和抵抗力会下降,对虾更容易感染。
相反,活力好抵抗力强的虾体能更好抵御纤毛虫的感染,就算被少量纤毛虫感染了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可怕的是如果感染了但是没有处理,长时间的感染会造成对虾体质越来越弱,出现食欲下降、软壳、肌肉萎缩等症状,在蜕壳时容易造成蜕壳不遂,严重的话会死亡。
发病情况发病初期,虾体表没有明显症状,只是显得虾行动迟缓,对外来刺激反应比较慢,经鳃部流出的水流缓慢,体表粘液有滑腻感,取患病虾鳃丝、附肢镜检,可见少量钟形虫、累枝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及丝状藻。
滋生纤毛虫病的原因1、经常消毒对虾病害在防不在治,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有部分养殖朋友,却理解错了。
认为经常性的消毒便是“防病”。
其实恰恰相反,经常性的消毒,虽然可以杀灭部分致病菌,但同时也会杀灭有益菌及部分藻类,导致水变,又使对虾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从而体质下降。
给纤毛虫的寄生创造有利条件!2、肥水不当经常使用无机化肥类或粪肥类产品肥水,肥水快速,水色往往绿爽、好看,但是容易培养可以被纤毛虫摄食的小型藻类,给纤毛虫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促进纤毛虫的生长繁殖。
3、对虾体质差投料不足或饵料质量差(蛋鸭料、油糠,烂南瓜,米糠、麦麸等),对虾被迫摄食底泥、死藻,造成苗期营养不良,体质变差,对纤毛虫的抵抗力也下降。
此外,天气变化大,对虾产生应激,也会造成体质下降。
4、营养不足蜕壳慢。
一般蜕壳后,新壳长出来表面没有纤毛虫,如果营养不足,底质缺氧,钙等微量元素不足会导致无法脱壳,无法清除纤毛虫。
防控建议1、适当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以定期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促进养殖水体有机物的分解,减少纤毛虫爆发的概率。
2、水质清新保持虾池水质清新、底质良好,已经出现纤毛虫的对虾,尽量是不建议用化学药物杀虫的,杀虫剂在对虾大量蜕壳期间、对虾体质差、天气不好等情况存在时都不宜使用,不然会在杀虫的同时把虾也杀死了,不杀死虾也可能造成对虾应激、缺氧、免疫力低下等。
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病防治
摘要:病因:聚缩虫、累枝虫、单缩虫、钟虫等感染引起。
病症:虫体附生数量多时,虫体布满对虾的鳃、体表,附肢、眼睛等全身体表各处,外观鳃呈黑色,如绒毛状,特别是游泳足最明显。
病虾早晨浮于水面,离群缓游,反应迟钝,食欲不振或停止吃食,不能脱皮,停止生长。
防治病因:聚缩虫、累枝虫、单缩虫、钟虫等感染引起。
病症:虫体附生数量多时,虫体布满对虾的鳃、体表,附肢、眼睛等全身体表各处,外观鳃呈黑色,如绒毛状,特别是游泳足最明显。
病虾早晨浮于水面,离群缓游,反应迟钝,食欲不振或停止吃食,不能脱皮,停止生长。
防治:
1)养虾池在养虾前要彻底清除淤泥并用生石灰100公斤/亩或虾菌清8斤/亩消毒对虾的放养密度和投饵量要适宜,适当换水。
2)病情较轻,或加强换水,多投喂鲜活饵料,加速对虾脱壳即可。
3)全塘泼洒茶籽饼,使池水成10~15ppm的浓度,促使对虾脱皮,脱皮后再加大换水量。
4)高锰酸钾全池泼洒,使池水成5ppm的浓度,在泼药4~5小时后,大量换水,排出多余的药物,以防药害。
或福尔马林25ppm,24小时后大量换水。
对虾育苗过程中固着类纤毛虫的防治方法
陈淑玲
【期刊名称】《渔业致富指南》
【年(卷),期】2005(000)023
【摘要】固着类纤毛虫病的病原种类很多.最常见的为聚缩虫、独缩虫、累枝虫、钟虫等。
聚缩虫、独缩虫、累枝虫都是群体生活,柄呈树枝状分枝。
聚缩虫伸缩时整个群体一致伸缩,独缩虫群体中各个体单独伸缩,累枝虫不能伸缩;钟虫不成群体,伸缩时柄呈弹簧状。
【总页数】1页(P50)
【作者】陈淑玲
【作者单位】山东省沾化县海洋渔业局,256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45.42
【相关文献】
1.虾固着类纤毛虫病的防治 [J], 薛晖;
2.克氏原螯虾体表固着类纤毛虫种类调查及硫酸锌对其药效研究 [J], 王建国;冯亚明;王洲;顾海龙;陆宏达;王权
3.混养奥尼罗非鱼对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的影响 [J], 方怀义;龚斌;张艳秋;何
芋壮;黄国姬
4.河蟹人工育苗期固着类纤毛虫病的防治 [J], 林凤翱
5.关于对虾人工育苗技术之二对虾育苗中固着纤毛虫病的防治 [J], 季锁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娟姐说虾视频讲解在小龙虾养殖中虾体染上了纤毛虫病该怎么办?小龙虾的纤毛虫病在小龙虾养殖中是十分常见的,纤毛虫是一种很细微的小虫,寄生在小龙虾的鳃部、腹部和脚部,靠吸取小龙虾的体液来维持生命,造成小龙虾呼吸不畅,行动不便。
纤毛虫数量不多时,肉眼看不出症状,危害也不严重。
数量很多时,危害就非常严重。
今天娟姐就来跟大家聊聊小龙虾的纤毛虫病。
纤毛虫病由聚缩虫、累枝虫、钟形虫等纤毛虫类寄生引起。
南方全年都发生,7-11月为发病高峰期。
所有水产养殖品种都会被纤毛虫寄生,纤毛虫病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水产动物大面积死亡,死亡率高达70%~95%。
所以我们在日常管理中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避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病初期,龙虾体表长有黄绿色及棕色绒毛状物,行动迟缓,小龙虾会在浅水区乱跑,在深水区浮头,甚至爬到水边和岸上,对外来刺激反应慢,触角不敏感,体表黏液有滑腻感,活动异常。
用显微镜观察可见钟形虫、累枝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及丝状藻。
发病中晚期,龙虾壳上有厚厚的附着物,鳃部挂有污泥且黏液增多,呼吸困难,鳃丝受损,继发感染细菌病,导致小龙虾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
生长发育停滞,不蜕壳,体质虚弱。
解剖观察可见空肠,肝脏呈浅黄色或深褐色,肌肉无弹性,鳃呈黑色。
极度衰竭,最终无力蜕壳而亡。
小龙虾感染纤毛虫的原因1未定期改底养殖过程中,随着饲料投喂量的增加,残饵、粪便等有机质不断堆积塘底,造成底质恶化,有害菌群大量繁殖,为纤毛虫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及营养物质。
2肥水不当经常使用肥水膏类产品肥水,肥水快速,水色往往绿爽、好看,但是容易培养可以被纤毛虫摄食的小型藻类,给纤毛虫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促进纤毛虫的生长繁殖。
3小龙虾本身体质差投料不足或饵料质量差,造成小龙虾苗期营养不良,体质变差,对纤毛虫的抵抗力下降。
此外,恶劣天气,池塘水质指标突变,易出现藻类大量死亡沉底、水浑等现象,使小龙虾出现应激,也会造成体质下降,同时死亡藻类又有利于纤毛虫的生长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