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动物纤毛虫
- 格式:pptx
- 大小:396.25 KB
- 文档页数:15
动物学报 51(3):526-529,2005Acta Zoologica Sinica2004-10-21收稿,2005-02-05接受*本研究得到了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成都市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项目基金的资助[T his research w as funded by the grants from Raising Foundation of Sichuan Scien ce an d Technology Leading Pers on,Committee of Chengdu Urban Construction and M anagement and Chengdu Breeding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Giant Panda]**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1 E -mai l:guangyou1963@yahoo 1com 1cn 1动物学报Acta Zoologica S inica大熊猫胃内纤毛虫检测初报*费立松1 杨光友2**张志和3 汤纯香4 刘选珍3 王 强1 李明喜3张安居311成都动物园,成都61008121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雅安6250143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61008141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四川卧龙623006Preliminary report on ciliates found in stomach of giant panda Ailu ropoda melanoleu ca *FEI L-i Song 1,YANG Guang -You 2**,ZHANG Zh-i He 3,TANG Chun -Xiang 4,LIU Xuan -Zhen 3,WANG Qiang 1,LI M ing -Xi 3,ZHANG An -Ju311Chengdu Zoo,Chengdu 610081,China21Sichuan Agricultural U niversity,Ya .an 625014,S ichuan,Ch i na31Chengdu Breedi ng Research Base for Giant Panda,Chengdu 610081,C hi na41China Conservation an d Research Center for Giant Panda,W olong 623006,Sichuan,ChinaAbstract T w enty three captive g iant pandas,fecal specimens and stomach juice from five captive giant pandas (A il-ur op oda melanoleuca )w er e tested for ciliate in 2004.Of them,ciliates of Ep dinium spp.and Entodinium spp.werefound in the stomach of fiv e g iant panda.Density of ciliates in each stomach of g iant pandas were 4121@104ind 1/ml,6198@104ind 1/ml,3105@104ind 1/ml,4146@104ind 1/ml and 4138@104ind 1/ml r espectively.But all the fecal spec -imens were negative [A cta Zoologica S inica 51(3):526-529,2005].Key words Giant panda,Stomach,A ilur op oda melanoleuca ,Ciliate 关键词 大熊猫 胃 纤毛虫一般来讲,哺乳类动物的消化液中不含分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的消化多由消化道的细菌、原虫和真菌来完成。
原生动物门(Protozoa)——纤毛虫纲(Ciliata)纤毛虫纲的原生动物成体或生活周期的某个时期具有纤毛,以纤毛为其运动及取食的细胞器。
纤毛虫都具有两种类型的细胞核,即大核与小核。
大核与细胞的RNA合成有关,也称营养核(vegetative nucle us),小核与细胞的DNA合成有关,也称生殖核(reproduction nucleus)。
无性生殖行横分裂,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conjugation)。
纤毛虫纲是原生动物中种类最多,结构最复杂的一个纲。
一、形态与结构纤毛虫类是分布极广泛的原生动物,任何水域,甚至污水沟也有分布。
大多数为单体自由生活,少数群体营固着生活。
也有少数营共生或寄生生活。
体长一般在10μm—3mm之间。
体形变化很大,一般游动的种类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爬行生活的种类多呈扁平形。
固着生活的种类具有长柄,还有极少数种类可以分泌粘液或用外来物质粘合成兜甲。
体表均有表膜,表膜外全身或部分披有纤毛或纤毛的衍生物,内质与外质分化明显,外质中还含有复杂的结构,内质中有较多的颗粒,含有食物泡、伸缩泡、细胞核等结构。
最熟悉的纤毛虫纲代表种有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图2-34)及四膜虫(Tetrahymena)(图2-3 5)。
纤毛虫类的最外表有一层表膜,有的种类是一层很薄的薄膜,草覆虫及许多高等的种类表膜呈现整齐排列的突起及凹陷(图2-36A),在光学显微镜下表膜表现成无数整齐排列的六角形小区。
小区的中央即为凹陷部分,称纤毛囊(ciliary capsule),由此伸出1—2根纤毛。
纤毛也整齐排列。
突出部分是由于纤毛基部附近形成的表膜小泡(alveolus)(图2-37),以致成突起状,它的存在增加了表膜的硬度,固定了纤毛及刺丝泡的位置,有利于体形的维持。
纤毛与鞭毛的结构相似,也是由典型的“9+2”微管纤维组成,基体位于外质中纤毛的基部,但纤毛的基体在其一侧发出1—2条很细小的纤维,称细动纤丝(kinetodesmal fibril)(图2-36B,2-37),它前行一段距离之后,与同行其他基体发出的细动纤丝联合,形成一较粗的纵行的动纤丝(kinetodesmata),构成了纤毛虫的下纤列系统(infraciliature)。
尖毛虫射出胞器结构及射出物成分研究原生动物纤毛虫细胞结构高度特化,是最复杂的单细胞生物。
纤毛虫皮层结构复杂,胞质内具有多种细胞器,各胞器协同作用完成多种生命活动。
纤毛虫射出胞器具有防御、捕食、胞间交流等重要功能,而且其对原生动物系统学以及分类学提供了参考依据,因此纤毛虫射出胞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目前,对于模式生物——四膜虫及草履虫的射出胞器研究已经十分深入,而对于高等腹毛目纤毛虫研究较少,且仅有形态学水平的报道,对于其组成成分及其功能未有涉及。
本文通过微分干涉相差显微术、扫描电镜术、透射电镜术对长颗粒尖毛虫(Oxytricha longigranulosa)射出胞器的结构进行研究,通过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阿尔新兰染色法、扫描电镜术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颗粒尖毛虫(Oxytricha granulifera)射出胞器的蛋白质组成成分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主要结果如下:1长颗粒尖毛虫形态观察及射出胞器的研究长颗粒尖毛虫细胞呈细长条形,背腹扁平,长80-110 μm,宽30-50 μm,是具有典型的"8-5-5"腹面纤毛模式的尖毛虫,其左、右缘棘毛各1列。
光镜下可见其表膜下存在无色的圆形颗粒状结构,直径约0.5 μm。
背面观显示,相邻两列背触毛之间球形颗粒排成3-5列长列,并随身体弯曲发生弯曲;腹面观显示,球形颗粒在腹棘毛周围相对分布较少,其多分布于细胞的头部、尾部,以及左右缘棘毛附近。
本文首次从超微结构对长颗粒尖毛虫形态及射出胞器的分布进行了详细描述。
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长颗粒尖毛虫射出胞器位于表膜下,背面多呈长列或者短列状分布,且在背触毛周围稍有聚集;腹面分布与背面有明显的差异,腹面射出胞器多聚集分布在口围带附近,横棘毛下方可见射出胞器3-4排呈"弧形"排列;右缘棘毛左侧2-3列射出胞器纵贯体长;左缘棘毛右侧2-3射出胞器始于腹面中部一直延伸至尾部。
一、原生动物门包含种类:鞭毛虫、变形虫、纤毛虫主要特征:1、真核单细胞动物(绝大部分为单细胞个体,少数为单细胞群体)2、运动和摄食器官:鞭毛(鞭毛虫)、纤毛(纤毛虫)、伪足(变形虫)3、消化:通过食物泡4、呼吸、代谢:体表5、生殖方式:主要无性生殖(纤毛虫接合生殖(有性))6、适应性:包囊(一)鞭毛纲1、三分质膜(表膜条纹)2、绿色鞭毛虫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形成副淀粉粒3、水分调节:伸缩泡吸收过多水分(溶有代谢废物),排入储蓄泡,再经胞口排出体外4、纵二分裂5、动鞭亚纲中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黑热病(1/5),主要靠白蛉子传播,病症是肝脏肿大、发高烧、贫血以至死亡。
6、动鞭亚纲中的锥虫又叫睡病虫(二)肉足纲1、外质与内质2、伪足,变形运动,形成食物泡(胞饮)3、水分调节:伸缩泡吸收过多水分4、二分裂5、有孔虫帮助勘探矿物、石油;确定地质年代6、痢疾内变形虫(溶组织阿米巴)寄生在人肠道,能溶解肠壁组织引起痢疾(三)孢子纲1、间日疟原虫(四)纤毛纲(草履虫)1、三层表膜中间一层+最内一层形成表膜泡:缓冲带2、大小两核3、内外质之间有两个伸缩泡,一个在体前部、一个在体后部4、横二分裂/ 接合生殖二、海绵动物门主要特征:1、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细胞有相对独立性2、没有组织和器官的分化3、侧生动物4、体壁:两层细胞(扁细胞,领细胞)疏松结合,之间为中胶层5、水沟系6、生殖方式:无性/ 有性无性:出芽/芽球有性:精子由领细胞吞食后失去鞭毛和领成为变形虫状被带入卵内7、两囊幼虫、逆转现象8、分类:钙质海绵纲、六放海绵纲(硅质)、寻常(硅质/海绵质纤维)9、原始性(与原生动物相似):领细胞(领鞭毛虫)、细胞内消化、细胞疏松而独立进步性:发育中有胚层分化、具有几种不同功能的细胞且细胞之间有联系、与多细胞动物大致相同的核酸和氨基酸三、腔肠动物门主要特征:1、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2、浮浪幼虫3、辐射对称4、两胚层:腔肠动物第一次出现了胚层分化——内胚层、中胶层、外胚层5、皮肌细胞6、神经细胞:神经网,扩散神经系统7、消化循环腔8、世代交替:有性和无性生殖的方式往往在同一种生活史的不同阶段9、发育到囊胚就孵化出来(一)水螅纲【最低等,由此向其他两纲分化】1、结构简单2、水母型一般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3、生活史大部分有世代交替现象(1)水螅型群体多态现象:同一生活型上存在不同的功能个体水螅体/生殖体(2)水母型(二)钵水母纲1、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2、个体较水螅水母大,无缘膜3、消化循环腔较复杂4、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水母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三)珊瑚纲1、没有水母型,只有水螅型2、螅体构造复杂5、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纲水螅型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包含种类:吸虫、涡虫、绦虫主要特征1、两侧对称2、中胚层: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中胚层,成为三层动物3、皮肤肌肉囊4、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5、排泄系统:原肾管系(焰细胞)6、神经系统:有脑,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7、感觉器官:眼点和耳突8、固定生殖腺,可体内受精9、牟勒式幼虫(一)吸虫纲(寄生虫)1、吸盘2、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哺乳动物、钉螺)3、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更换寄主的意义【纽形动物】——纽虫与扁形动物相似但更加进步,其帽状幼虫与环节动物的担轮幼虫相似,所以介于扁形与环节动物之间五、假体腔动物包含种类:线虫动物门、轮虫动物门主要特征:1、假体腔(原体腔)2、排泄系统:原肾管系3、体表有非细胞的角质膜(一)线虫动物门(人蛔虫)1、呼吸与排泄系统:没有呼吸器官,厌氧呼吸。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的特性和作用活性污泥是城市污水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反应主体,是由细菌、微生物与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所组成的絮状体颗粒。
良好的活性污泥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和良好的沉降性能,絮体的大小约为0.02-0.2mm,茶褐色,微具土壤味,密度1.005kg/m3,含水率99%。
活性污泥中生存着各种微生物,构成了复杂的生物相。
在多数情况下,活性污泥中的主要微生物是细菌,原生动物构成其基本营养层次,然后是以细菌为食的掠食性原生动物占优势。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主要取决于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原生动物能用来改善水质、评价和指示污水厂的运行和处理效果。
原生动物与细菌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功能关系。
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的作用为:分泌粘液可促进生物絮凝;吞食游离细菌和微小污泥有利于改善水质;可用于作为污水净化程度的指示生物等。
原生动物个体大,便于观察,对于环境变化比细菌更为敏感、更容易反映环境的变化。
根据原生动物的生理特征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种属、数量、活性等方面的变化,可以迅速为活性污泥工艺提供有益的指示信息。
因此,直接观察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个体生理的变化情况,也能反映出细菌的生长变化状况,即间接地评价污水处理过程和处理效果的好坏,从而起到指导生产运行的作用。
一、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1、原生动物的形态原生动物为真核原生生物,是单细胞的微型动物,由原生质和一个或多个细胞核组成。
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动物相同,具有新陈代谢、运动、繁殖、对外界刺激的感应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等生理功能。
原生动物个体很小,长度一般在100~300 μm之间,它们都具有细胞膜。
原生动物一般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核,其形状多种多样,它们在其细胞内产生形态的分化,形成了能够执行各项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的胞器。
在运动胞器方面有鞭毛、伪足和纤毛;在营养胞器方面有胞口、胞咽和食物泡;用以排出废料和调节渗透压的胞器有伸缩泡等。
2、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分为以下几类:①动物性营养:以吞食细菌、真菌、藻类或有机颗粒主,绝大多数原生动物为动物性营养;②植物性营养:在有阳光的条件下,一些含色素的原生动物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③腐生性营养:以死的机体或无生命的可溶性有机物质为主;④寄生性营养:以其它生物的机体(即寄主)作为生存的场所,并获得营养和能量。
普通动物学吴志新知识点总结一、原生动物门包含种类:鞭毛虫、变形虫、纤毛虫主要特征:1、真核单细胞动物(绝大部分为单细胞个体,少数为单细胞群体)2、运动和摄食器官:鞭毛(鞭毛虫)、纤毛(纤毛虫)、伪足(变形虫)3、消化:通过食物泡4、呼吸、代谢:体表5、生殖方式:主要无性生殖(纤毛虫接合生殖(有性))6、适应性:包囊(一)鞭毛纲1、三分质膜(表膜条纹)2、绿色鞭毛虫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形成副淀粉粒3、水分调节:伸缩泡吸收过多水分(溶有代谢废物),排入储蓄泡,再经胞口排出体外4、纵二分裂5、动鞭亚纲中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黑热病(1/5),主要靠白蛉子传播,病症是肝脏肿大、发高烧、贫血以至死亡。
6、动鞭亚纲中的锥虫又叫睡病虫(二)肉足纲1、外质与内质2、伪足,变形运动,形成食物泡(胞饮)3、水分调节:伸缩泡吸收过多水分4、二分裂5、有孔虫帮助勘探矿物、石油;确定地质年代6、痢疾内变形虫(溶组织阿米巴)寄生在人肠道,能溶解肠壁组织引起痢疾(三)孢子纲1、间日疟原虫(四)纤毛纲(草履虫)1、三层表膜中间一层+最内一层形成表膜泡:缓冲带2、大小两核3、内外质之间有两个伸缩泡,一个在体前部、一个在体后部4、横二分裂 / 接合生殖二、海绵动物门主要特征:1、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细胞有相对独立性2、没有组织和器官的分化3、侧生动物4、体壁:两层细胞(扁细胞,领细胞)疏松结合,之间为中胶层5、水沟系6、生殖方式:无性 / 有性无性:出芽/芽球有性:精子由领细胞吞食后失去鞭毛和领成为变形虫状被带入卵内7、两囊幼虫、逆转现象8、分类:钙质海绵纲、六放海绵纲(硅质)、寻常(硅质/海绵质纤维)9、原始性(与原生动物相似):领细胞(领鞭毛虫)、细胞内消化、细胞疏松而独立进步性:发育中有胚层分化、具有几种不同功能的细胞且细胞之间有联系、与多细胞动物大致相同的核酸和氨基酸三、腔肠动物门主要特征:1、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2、浮浪幼虫3、辐射对称4、两胚层:腔肠动物第一次出现了胚层分化——内胚层、中胶层、外胚层5、皮肌细胞6、神经细胞:神经网,扩散神经系统7、消化循环腔8、世代交替:有性和无性生殖的方式往往在同一种生活史的不同阶段9、发育到囊胚就孵化出来(一)水螅纲【最低等,由此向其他两纲分化】1、结构简单2、水母型一般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3、生活史大部分有世代交替现象(1)水螅型群体多态现象:同一生活型上存在不同的功能个体水螅体/生殖体(2)水母型(二)钵水母纲1、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2、个体较水螅水母大,无缘膜3、消化循环腔较复杂4、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水母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三)珊瑚纲1、没有水母型,只有水螅型2、螅体构造复杂5、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纲水螅型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四、扁形动物门包含种类:吸虫、涡虫、绦虫主要特征1、两侧对称2、中胚层: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中胚层,成为三层动物3、皮肤肌肉囊4、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5、排泄系统:原肾管系(焰细胞)6、神经系统:有脑,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7、感觉器官:眼点和耳突8、固定生殖腺,可体内受精9、牟勒式幼虫(一)吸虫纲(寄生虫)1、吸盘2、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哺乳动物、钉螺)3、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更换寄主的意义【纽形动物】——纽虫与扁形动物相似但更加进步,其帽状幼虫与环节动物的担轮幼虫相似,所以介于扁形与环节动物之间五、假体腔动物包含种类:线虫动物门、轮虫动物门主要特征:1、假体腔(原体腔)2、排泄系统:原肾管系3、体表有非细胞的角质膜(一)线虫动物门(人蛔虫)1、呼吸与排泄系统:没有呼吸器官,厌氧呼吸。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我国海洋纤毛虫的研究进展学院海洋学院专业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班级 10资环学号 106050019 姓名林燕指导教师陈相瑞我国海洋纤毛虫的研究进展摘要纤毛虫是原生动物门纤毛纲的一类生物的总称,包括全毛目、缘毛目、旋唇目。
纤毛虫是海洋微食物环和经典食物链的重要链接者,在能量流动和物种循环中有重要意义。
纤毛虫是许多水产养殖的危害物种,有些种类爆发时会造成赤潮,而由于其周期短,对环境变化反应灵敏,又被用为生物指示种。
研究纤毛虫的方法由原始的简单的放大镜下的活体观察,逐渐发展到现代的蛋白银染色、分子生物技术手段等多种技术的结合,为纤毛虫的鉴定提供更确切的数据。
关键词:海洋纤毛虫,纤毛虫病,方法,意义,进展引言纤毛虫以纤毛作为运动的胞器,在其生命周期中至少在某一阶段生有纤毛,如果不具纤毛,则仍存在表膜下的纤毛系统。
具有大核和小核两种核型,具有两种生殖方式,即横二分裂的无性生殖和接合生殖的有性生殖。
纤毛虫的生活方式多样,种类较多,是鱼类等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
海洋纤毛虫是指生活在海洋中( 含河口低盐水体) 的纤毛虫种类。
在系统学上分属 4 纲( 动基片纲、寡膜纲、肾形纲、多膜纲) 的20余目。
目前已报道的已超过3 000 种。
纤毛虫作为最古老的真核生物的一支,历经了十分久远的进化和演化史,目前已发现的近万种纤毛虫中,无论是形态特征,生活方式及生境还是其他的生物学特征,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多样性。
纤毛虫处于食物链的枢纽位置,是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造成养殖病害,赤潮等问题,对纤毛虫的研究为预防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纤毛虫生命繁殖周期短,对环境响应速度快,能够及时有效的反应所处环境的变化,作为指示生物的研究,补充水域环境指示生物种类数据库。
1.纤毛虫的研究意义海洋纤毛虫虽然个体微小,生活在海洋大环境中,但是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
从以下方面可以看出:1)构成病害或危害:许多栖生或寄生种类造成海洋水产养殖病害;此外,某些海洋纤毛虫是“赤潮”种,大量繁殖时,会爆发形成赤潮;2)作为海水的清洁工:海洋纤毛虫以有机碎屑和细菌为食物,其适量存在对海水的清洁具有重要作用;3)作为生物指示种:纤毛虫生命周期短,其种类构成与群落结构可对水环境的改变( 如污染发生) 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在海洋环境的生物监测和环境保护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4)在生态学研究方面,作为超微型与小型浮游生物之间的连接环节,纤毛虫在海洋微食物网内的碳循环和加速有机磷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5)此外,纤毛虫具有独特的大小型双核型,个体较大,容易培养,繁殖周期短等优点,像海洋游仆虫等许多种类常被用作核-质关系探讨、遗传学及细胞学研究的理想材料。
原生动物的例子有哪些?原生动物是指在地球上生活了数亿年的古老生物,其特征是拥有简单的细胞结构和基本的生命功能。
原生动物广泛分布于海洋、淡水和土壤等各种环境中,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个代表性的原生动物。
1. 纤毛虫纤毛虫是原生动物中最常见的一类,它们身体呈长条状,表面布满着许多细小的纤毛。
这些纤毛可以协助纤毛虫进行游泳、觅食和呼吸等生活活动。
纤毛虫在水体中广泛分布,对水质的净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纤毛虫还可以作为实验材料,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2. 地壳纤毛虫地壳纤毛虫是一类生活在海洋底部的原生动物,其特点是身体周围覆盖着硅质的外壳。
地壳纤毛虫可以通过纤毛的运动进行移动,以及捕食和获取营养。
同时,地壳纤毛虫还可以促进海洋底部的有机物质分解和再循环。
由于地壳纤毛虫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变化。
3. 草履虫草履虫是一类生活在淡水和海洋中的原生动物,它们的身体形态呈卵形或球形,表面覆盖着许多硬质的外壳。
草履虫以细菌和藻类为食物,通过伪足进行缓慢的移动。
此外,草履虫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形态各异,是研究原生动物进化和分类的重要对象。
4. 鬼针草鬼针草是一类生活在海洋中的原生动物,其身体形状呈针状或棘状,表面布满硬质的骨针。
鬼针草可以通过伸缩的身体进行游泳和捕食。
鬼针草广泛分布于海洋的各个深度,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5. 卵圆藤球虫卵圆藤球虫是一类生活在淡水和海洋中的原生动物,其身体形态呈圆球状或椭圆状。
卵圆藤球虫以细菌、藻类和其他原生动物为食,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重要对象。
此外,卵圆藤球虫在环境污染的监测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以上是几个代表性的原生动物例子,它们分别在不同的环境中展现了独特的形态和功能。
通过对这些原生动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原生动物的认识和理解会越来越深入。
原生动物门(Protozoa)——纤毛虫纲(Ciliata)纤毛虫纲的原生动物成体或生活周期的某个时期具有纤毛,以纤毛为其运动及取食的细胞器。
纤毛虫都具有两种类型的细胞核,即大核与小核。
大核与细胞的RNA合成有关,也称营养核(vegetative nucle us),小核与细胞的DNA合成有关,也称生殖核(reproduction nucleus)。
无性生殖行横分裂,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conjugation)。
纤毛虫纲是原生动物中种类最多,结构最复杂的一个纲。
一、形态与结构纤毛虫类是分布极广泛的原生动物,任何水域,甚至污水沟也有分布。
大多数为单体自由生活,少数群体营固着生活。
也有少数营共生或寄生生活。
体长一般在10μm—3mm之间。
体形变化很大,一般游动的种类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爬行生活的种类多呈扁平形。
固着生活的种类具有长柄,还有极少数种类可以分泌粘液或用外来物质粘合成兜甲。
体表均有表膜,表膜外全身或部分披有纤毛或纤毛的衍生物,内质与外质分化明显,外质中还含有复杂的结构,内质中有较多的颗粒,含有食物泡、伸缩泡、细胞核等结构。
最熟悉的纤毛虫纲代表种有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图2-34)及四膜虫(Tetrahymena)(图2-3 5)。
纤毛虫类的最外表有一层表膜,有的种类是一层很薄的薄膜,草覆虫及许多高等的种类表膜呈现整齐排列的突起及凹陷(图2-36A),在光学显微镜下表膜表现成无数整齐排列的六角形小区。
小区的中央即为凹陷部分,称纤毛囊(ciliary capsule),由此伸出1—2根纤毛。
纤毛也整齐排列。
突出部分是由于纤毛基部附近形成的表膜小泡(alveolus)(图2-37),以致成突起状,它的存在增加了表膜的硬度,固定了纤毛及刺丝泡的位置,有利于体形的维持。
纤毛与鞭毛的结构相似,也是由典型的“9+2”微管纤维组成,基体位于外质中纤毛的基部,但纤毛的基体在其一侧发出1—2条很细小的纤维,称细动纤丝(kinetodesmal fibril)(图2-36B,2-37),它前行一段距离之后,与同行其他基体发出的细动纤丝联合,形成一较粗的纵行的动纤丝(kinetodesmata),构成了纤毛虫的下纤列系统(infraciliature)。
原生动物的分类
原生动物是原生动物门(Protozoa),是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类单
细胞生物,其细胞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具备组织器官、皮层和细
胞骨架等结构,具有一定的形态多样性,依据其生活方式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亚门或类别:
1. 纤毛虫亚门(Ciliophora):具有许多纤毛或睫毛,依靠纤
毛或睫毛运动来推进或捕食;
2. 鞭毛虫亚门(Mastigophora):存在一个或多个鞭毛,通过
鞭毛的运动来寻找食物或者推进自己;
3. 肉质虫亚门(Sarcodina):没有固定形态,通过伸缩膜的运
动变形来移动或是捕捉食物;
4. 准原生动物亚门(Amebozoa):没有固定形态,表面带有假
足或橇足,依靠伸缩变形来移动或者捕食;
5. 放线菌门(Actinopoda):细胞呈辐射状分支,伸出很多细
长的线状足,依靠足的运动来移动或者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