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T_S型模糊神经网络的机械手轨迹跟踪自适应控制_曾珂
- 格式:pdf
- 大小:164.51 KB
- 文档页数:4
0引言机器人为完成作业,需要按照预期轨迹实现一定的位姿,但由于机器人动力学系统内部的不确定性以及各种外界干扰,导致机器人末端在多次运动后实际轨迹偏离期望轨迹甚至发散,从而无法进行正常作业,因此对机器人关节进行快速精确的轨迹跟踪控制十分重要。
目前针对机器人轨迹跟踪的先进控制策略主要分为如下几大类:滑模变结构控制[1]、自适应控制[2]、神经网络控制[3]与迭代学习控制[4],实际中采用的控制方法往往结合了上述多种控制策略。
OUYANG 等[5⁃6]针对机器人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PD 滑模控制方法,它的控制效果相对于标准滑模控制有所改善;孙明轩等[7⁃8]提出的自适应重复学习控制方法能使轨迹误差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但是控制律含有许多待定参数;BING ÜL 等[9]针对二自由度机器人轨迹跟踪问题提出的粒子群算法解决了机器人抖动的问题。
上述方法存在减小轨迹误差效果不明显、计算复杂等不足。
目前多数工业机器人通常用于重复运动工作,如喷涂、装配、焊接、搬运等,这些情况下机器人末端的轨迹是周期性的,而迭代学习控制(ILC )适合于运动具有重复性的对象的高精度控制,且能实现对轨迹的完全跟踪[10⁃12],因此迭代学习控制方法较其他方法具有一定优势。
但迭代学习方法的缺点是难以与其他控制方法相融合,这是因为经典迭代学习控制需要被控对象具有全局Lipschitz 连续及严格相同初始条件两个前提[13],因此有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新的理论体系,使迭代学习控制能与其他先进控制思想结合成崭新的体系[14]。
本文基于CHIEN 等[15]提出的自适应迭代学SCARA 机器人的自适应迭代学习轨迹跟踪控制张铁1李昌达1覃彬彬1刘晓刚21.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州,5100002.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桂林,541004摘要:为了减小执行重复运动任务机器人的末端位置误差,提出了自适应迭代学习轨迹跟踪控制算法。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轨迹跟踪算法王玉萍;曾毅【摘要】考虑到保障机械手系统工作稳定的需求设计以模型为基础的,结合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器轨迹跟踪算法.兼顾到该自适应控制器外部工作环境的影响因素对其工作形成的影响开展了详细的机械手轨迹跟踪算法.在控制系统中假如使用了RBF审计网络自适应补偿算法控制器,有效改善了外界环境因素对系统形成的不利影响,降低了神经网络的误差,进一步提升该系统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出的Lyapunov函数证明可靠稳定,使得其跟踪轨迹完整而准确.通过数据拟合出运动轨迹曲线结果得出两者之间误差,进一步提升了跟踪准确度,在稳态误差以及超调量方面都有所优化.【期刊名称】《无线互联科技》【年(卷),期】2018(015)008【总页数】2页(P109-110)【关键词】RBF神经网络;自适应;轨迹跟踪【作者】王玉萍;曾毅【作者单位】郑州科技学院,河南郑州 450064;郑州科技学院,河南郑州 450064【正文语种】中文机械手控制中的关键难题就是机器人动力学方程的难度以及系统中相关变化的因素。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自适应的控制器轨迹跟踪算法,使用了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学习来升华控制器对系统干扰的鲁棒性,以全面改善系统的工作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在对机械手仿真建模与运动进行深入计算与分析后,得出了机械手在控制算法的控制下的轨迹与跟踪控制,并且通过数据拟合了运动轨迹曲线对比,从而获得了精确的误差数据,进一步提升了机器人的工作精度[1]。
1 机械手动力学模型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机械手(工业机器人)的控制领域出现了众多可喜的成果,控制方法也层出不穷。
最为经典的PID控制仍然在部分简易系统中普及使用,但是在复杂系统中其使用性能却相对欠佳。
这就需要精确的机械手数学模型来提升其使用性能。
神经网络算法在机械手控制中有着十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在机械手实施轨迹跟踪计算方面,将其与相应控制方法相融合可以良好地满足机械手的轨迹与跟踪要求。
工业机械臂轨迹跟踪自适应控制概述摘要:随着智能制造、制造产业升级等工业概念的提出及深入,工业机械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些高速、高精度的工业应用场合对机械臂的控制性能和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复杂的工业应用环境下,一方面,机械臂的运行会受到关节柔性部件的非线性因素、关节耦合、摩擦以及负载扰动等干扰的影响,系统精确建模困难;另一方面,机械臂控制系统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强耦合和参数时变的非线性系统,轨迹跟踪控制精度难以得到保证。
关键词:工业机械臂;动力学建模;自适应控制;引言随着机械臂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工业应用场合对机械臂运动控制性能和精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机械臂的应用趋势不仅要求机械臂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准确性,同时也要求其对陌生的工作环境能够进行感知和互动,能够具备一定的柔性,配合人工完成人机协作。
机械臂控制系统十分复杂,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机械臂的控制性能和精度。
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是达到上述要求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
在当下机械臂行业的发展背景下,机械臂控制的实际应用仍面临着很多困难,对机械臂控制的相关研究仍是机械臂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机械臂运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控制系统。
机械臂作为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不仅具有未建模动态误差、参数误差以及非线性零部件引入的不确定运行误差,而且其运行状态和控制精度还会受到运行环境未知因素的干扰。
机械臂运动控制系统具有高度非线性、参数时变、强耦合等特性,对机械臂控制策略的相关研究仍是该行业的重点难题。
对模型未知、存在建模参数误差和不确定性外部干扰的多关节机械臂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工作。
1 机械臂系统概述工业机械臂结构如图1、图2 所示。
机械臂是机械连杆依次将关节电机连接而成的机构,其控制系统是多自由度、多变量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工业机械臂的关节可分为旋转关节和平移关节。
为保证机械臂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多轴工业机械臂结构中大多选择旋转关节。
基于神经网络滑模的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刘晶;普杰信;牛新月【摘要】针对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中存在建模误差以及外界干扰造成的控制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神经滑模控制方法.分别选取状态反馈和改进的神经网络滑模方法来控制系统的确定部分和不确定部分.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自适应地学习系统不确定性的未知上界,其输出作为滑模控制器的动态补偿项,Lyapunov函数法推导得到神经网络权值更新律.为保证神经网络映射的有效性,提高收敛速度,采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双关节机械臂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年(卷),期】2019(040)007【总页数】5页(P1934-1938)【关键词】神经网络;滑模控制;遗传算法;轨迹跟踪;机械臂【作者】刘晶;普杰信;牛新月【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23;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23;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410 引言多关节机械臂已发展成为工业控制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核心设备。
设计有效的控制器以实现机械臂末端快速稳定地跟踪期望的参考轨迹是针对机械臂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
工程实践中,机械臂系统存在的建模误差以及受外界干扰等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给实现机械臂的无偏轨迹跟踪带来了挑战[1]。
作为特殊的非线性控制,滑模变结构在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臂控制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2-4]。
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对任意非线性进行逼近,因此将其与滑模控制结合设计机器人控制策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5-11]。
文献[5]设计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RBF)的滑模控制器,并以切换函数作为整个网络的输入,以连续的RBF函数作为控制器,从而消除切换项以削弱抖振。
文献[6]利用算法的表达、学习和再利用能力,设计自适应神经滑模控制器,来满足对参数未知的机械臂系统的轨迹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