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做有思想的领导者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校长要做有思想的领导者
作者:代蕊华
来源:《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17年第02期
【摘要】建设一支高度专业化的校长队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要求,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校长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
校长要不断按照专业化的要求,做有正确思想的领导者、有适合思想的领导者、有创新思想的领导者。
【关键词】校长;专业化;有思想的领导者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4-0017-02
【作者简介】代蕊华,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上海,200062)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近日由中组部和教育部共同发布的《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对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建设一支符合好干部标准的高素质校长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设一支高度专业化的校长队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要求,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校长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
校长要不断按照专业化的要求,做有思想的领导者。
一、怎样才是“有思想的领导者”
首先,校长要有正确思想。
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教育的方方面面也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但是无论如何变化,体现教育本质的规律性的内容是不变的。
这些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就是正确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全面。
教育要面向全面发展的人,要关注人的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正确的思想是全面地理解教育而不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教育。
(2)全员。
教育要面向全体,为了一切学生,而不仅是个别学生,尤其不仅是个别优秀学生;教育要关注每一个个体,强调生命对生命的影响,强调对于生命的呵护、润泽和敬畏。
全员不仅包括全体的学生,而且包括全体的教师。
(3)全程。
教育的过程涉及校内外的方方面面,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与充分合作。
教育的全程不仅要关注当下,而且还要基于过去,面向未来,要有历史的眼光和未来的追求,要追求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校长要有适合思想。
我们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只有适合学校的教育思想才是更好的教育思想。
适合的教育思想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学校而异。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才是适合的呢?
适合的教育思想要适合社会要求。
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教育的要求都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教育要关注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要求,要适应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同时不能超越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
适合的教育思想应适合教育现状。
不同发展阶段的学校所关注的教育问题是不同的,义务教育阶段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要充分关注教育均衡与多样化特色化的不同要求,充分考虑小班化个性化教学改革与大班额教学的现实状况。
适合的教育思想应适合学校的基础。
每个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历史、师资、生源等都不相同,各学校的办学理念应适合各学校不同的基础。
机械模仿与照搬照抄别人所谓的先进思想,或者突发奇想地提出一套脱离实际的所谓新思想,都不是可取的举措。
适合的教育思想应适合个人条件。
虽然校长的思想并不就是学校的办学思想,但校长个人的思想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所在学校的办学思想,而校长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不仅要受到所在学校的影响,更不可避免地体现了校长个人的特点,因而,适合的教育思想应适合校长个人的成长经历、学科背景以及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积淀等。
第三,校长要有创新思想。
在不断变革的时代要有不断创新的思想,创新思想的“新”不是为了“标新”而“立异”,而是更多地体现为教育思想的发展性、时代性和独特性,通过不断改变以体现教育思想的逐步完善,体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体现校长个体与众不同的思考。
那么,校长的创新思想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其一,国际视野。
我们不能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讨论教育思想,要有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放在世界范围内来看待中国教育和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借鉴西方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一些有益经验,寻求更好的解决路径。
其二,本土情怀。
解决我们现实的问题,要求我们更要向传统学习、向历史学习、向经典学习,基于我们所在的中国教育和学校所在的历史背景,来思考教育思想的表述,要有中国声音和本土表达。
其三,现实行动。
有思想的校长不能仅仅坐而论道,要有基于现实问题和现实改变的逐步的行动,要不断地推进持续的变革。
校长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实践者。
二、校长如何成为有思想的领导者
基于当前校长专业发展的状况,校长要成为有思想的领导者,需要实现如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从合格到专业的转变。
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合格的校长,更需要专业的校长。
国家已经陆续颁布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为校长走向专业化指明了方向。
《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尤其强调了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办学的公益性、育人的长效性、岗位的专业性等特点,强调加快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拓宽校长职业发展空间,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
特别提出校长任职应具有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资格,明确要求校长做到善于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
二是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
在办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为了追求优秀的指标与标准,而忘记了教育为什么出发的现象。
现实中出现的诸多“学校繁荣而教育衰败”的状况,往往是因为忘记了教育是为了使人成为人。
我们需要正确的价值引领,需要牢记教育的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的卓越尤其表现为思想的卓越和价值的卓越,这不仅体现在校长自身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品行修养和较强的专业能力,而且体现在校长所具有的教育情怀和对教育的正确、深刻而独特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采取的切实有效的教育行为上。
三是从成名到成家的转变。
无论是民间的广泛认可,还是官方的正式承认,许多优秀校长在当地乃至全国都已经有广泛的影响力,已经成了名校长。
但是,仅仅成名还不够,时代呼唤教育家。
培养和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型校长,不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要求,也是回归教育本质的重要体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知名的校长有很多,但能称得上教育家的却屈指可数。
教育家不仅是一种身份标榜,更是需要在实践中践行的职责要求。
教育家型校长从成名到成家的过程,需要校长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具有较高的政策素养和执行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坚韧毅力,具有较高的课程领导和教师发展指导能力,具有较显著的教育教学实践贡献和成就。
教育家型校长在追求自身成长的过程中,既要有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做支持和推力,还要学会克服外部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阻力,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所提供的资源。
正如陶行知所主张,一流的教育家不是“政客的教育家”“书生的教育家”“经验的教育家”,而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立德、立功、立言”,要成为教育家型的校长,立德强调校长的个人素养,立功强调校长的实践成效,立言强调校长要把自己的思想进行展示与传播。
在变革的时代,呼唤有更多的校长成长为教育家型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