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22
溧广高速公路路基第二合同段
现浇箱梁施工方案(第一部分)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编制说明
为保证现浇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根据现浇梁施工工艺参数及工期要求,编制现浇梁施工方案,旨在指导预制梁施工全过程。
(二)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50—201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4.《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FHEC-2011
5、扬州至绩溪高速公路溧阳至广德安徽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6、安徽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桥梁工程。
(三)适用范围
溧广高速公路路基第二合同段K38+061宣杭铁路分离立交桥现浇梁施工。
二、工程概况
K38+061宣杭铁路分离立交桥桥长456m,与主线交角0°。全桥左幅共5联:4*25+4*25+4*25+6*25,右幅共5联:4*25+3*25+3*25+4*25+4*25;上部结构大桩号侧左幅最后一联及右幅最后两联采用砼预制小箱梁,其余均采用预应力砼现浇箱梁。
本桥为誓节枢纽互通主线跨宣杭铁路桥和A匝道桥、D匝道桥相互衔接的渐变现浇梁桥。全桥现浇梁分为A、B、C、D、E、F六类箱梁,全桥箱梁梁高均1.5m,翼缘板宽2m,梁室高1.1m,底板厚0.2m,顶板厚0.2m,腹板宽0.45m。其中A类箱梁断面为单项四室结构,箱梁底宽13.43-13.68m;B类箱梁断面为单项四室结构,箱梁底宽10.84-14.56m;C类箱梁断面为单项四室结构,箱梁底宽13.68-16.88m;D类箱梁断面为单项五室结构,箱梁底宽14.55-17.55m;E类箱梁断面为单项六室结构,箱梁底宽16.88-23.59m;F类箱梁断面为单项六室结构,箱梁底宽17.55-19.97m。现浇梁段均采用C50混凝土。
本桥共计有C50现浇箱梁砼:9144.5m³;HRB400钢筋1416836kg;HPB300钢筋:3274.4kg;预应力钢绞线:185601.1kg;波纹管:14982m。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①认真复核施工图纸,如发现有异议的地方及时提出,确认无误后方可实施,,确保施工图纸准确。
②原材料已经经过检测和审批,砼配合比已经验证和批复。
③施工方案已经编制,已经进行技术交底。
2、人员准备
根据工程情况本桥现浇箱梁拟投入组织人员80名,具体如下:
现浇箱梁施工人员组织表
3、机械准备
施工中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如下:
现浇箱梁施工人员组织表
4、材料准备
①砂:由试验检测工程师进行含泥量、堆积密度、表温密度、筛分试验自检,合格后上报试验监理工程师抽检,经试验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用于梁板施工。
②碎石:由试验检测工程师进行含泥量、压碎值、筛分、真片状试验自检,合格后上报试验监理工程师抽检,经试验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用于梁板施工。
③水泥:由试验检测工程师进行比表面积、初终凝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抗压(折)强度(3天、28天)试验自检,合格后上报试验监理工程师抽检,经试验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用于预制梁板施工。
④钢筋: 由试验检测工程师进行拉伸、弯曲、焊接试验自检,合格后上报试验监理工程师抽检,经试验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用于预制梁板施工。
⑤其他材料:竹胶板、方木、钢管等其他生产辅助材料情况详件第二部分现浇箱梁碗口式满堂支架验算书。
5、现浇箱梁施工时间
开工日期:2014年6月10日,完工日期:2014年11月20日。
五、施工方案
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地基处理→支架搭设→安装底模→支架预压→安装侧模、支座→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穿纵向预应力束→浇筑腹板及底板混凝土→安装箱室内模→绑扎顶板及翼缘板钢筋→浇筑顶板及翼缘板钢筋→浇筑顶板混凝土→预应力束张拉压浆→预留天窗封顶、清理桥面。
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1、地基处理
地基采用透水性材料回填并碾压密实,压实度不低于93%,并同时采用10cmC20砼进行硬化处理,详见第二部分现浇箱梁碗口式满堂支架验算书。2、支架搭设
详见第二部分现浇箱梁碗口式满堂支架验算书。
3、支架预压
为减少或消除支架系统的非弹性变形计预测弹性变形值,便于准确控制梁底标高,必须对支架系统进行预压。根据工程设计及支架施工特点,预压采用沙袋法。
(1)施工方法
支架顶部铺设方木,用以支承底模板。在支架顶部铺纵向方木及横向方木,上垫高密实竹胶板作为底模,然后安放沙袋。在模板上(按梁体两端、中部、1/4处)位置设立观测点(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密),按箱梁自重的120%进行预压(根据底板、腹板部位的承重不同预压重相应进行调整),预压前用水准仪观察观测点原始标高,并作好记录。然后每24小时用水准仪检测标高变化,在连续三天检测标高无变化后,再卸载。然后隔6小时再检查标高的变化,检测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及稳定性,借以调整底模的标高。
(2) 技术措施
①支架预压加载采取三次加载方法:第一次加载到60%,观测24小时稳定后,第二次加载90%,再观测24小时稳定后,第三次加载到荷载120%。
②预压过程中检查支架的工作情况,杆件有无压弯或变形,方木有无压裂等。
③沙袋堆载应层层递增,不得集中堆载过高。沙袋应采用彩条布等遮盖,以防雨水浸泡,改变预压重量。沙袋堆载先四周后中间,注意保留监控量测点点位。
④支架卸载顺序应与加载顺序相反,层层卸载。
(3)支架标高调整
架体预压前,支架按照设计标高调整。预压后基本消除基础塑性变形和支架的非弹性变形。通过预压,观测计算得出支架弹性变形数值,调整梁底模板标高。梁底立模标高=设计梁底标高+设计预留拱度+支架弹性变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