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乡村e站体系建设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7
龙源期刊网
科普中国乡村e站
作者:
来源:《科学导报》2016年第71期
“互联网+各行各业”在城市已经逐渐成熟,但在农村很多偏远地区还没有普及智能手机,这是个非常大的潜在市场,有很多创业内容可以做。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农村市场环境逐步改善。
科普中国乡村e站是中国科协科普中国系列信息化项目的组成部分,这个项目是一个公益的开放的农村创业服务项目。
乡村e站由线下实体站点和线上信息化服务平台构成,主要工作模式是:我们为e站提供信息化服务平台,e站再利用该平台向其他农民会员提供技术、政策咨询等服务。
这项服务通过移动智能信息终端,让村民足不出村便可购买到科普惠农放心农资和生活用品,该终端还可以实现农民与专家在线交流互动;观看实用技术文章、视频、挂图、动漫等,学习专业的实用技术;了解农业政策、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供求信息、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和科学生活知识等功能。
如果一个科普中国乡村e站可以服务周围500个老百姓,那么2000个科普中国乡村e站
就可以服务10万老百姓,在这样广大群众为基础的环境下创业,等于有了肥沃的土壤。
2000个科普中国乡村e站很快实现,希望各行各业的创业者们也关注农村市场。
当前“科普e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唐春梅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6期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科普e站”就是利用数字化的资源进行科学普及的新型科普形式,是对传统科普传播方式根本性的变革,是一种全新的科普理念和科普精神。
本课题就北湖区“科普e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开展调研,并提出了加快北湖“科普e站”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科普e站”;问题;建议“科普e站”是基于科普中国服务云,依托已有基层的网络、阅读终端、活动场所等科普设施,借助基层传播渠道(平台)和移动应用等,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活动,实现科普信息服务落地应用的新阵地。
近年来,“科普中国e站”的落地应用取得了各方面良好的效果,打通了科普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让科学触手可及。
为适应科普信息化,加快北湖“科普e站”建设,笔者深入区内社区、学校、乡村开展“科普e站”建设情况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北湖区“科普e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北湖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普事业发展,特别是将科普和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法规政策制定、工作部署、条件保障等方面不断加强科普事业,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面临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北湖科普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地市和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科普 e 站”建设仍然处于探索实践的初期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投入力度不够。
科普信息化工作的推进落实需要资金支持,目前“科普e站”工作的落地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投资,在实际操作上确实是捉襟见肘,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变得很被动。
二是原创优质网络科普内容匮乏。
目前,缺乏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稳定的科普创作人才队伍,优质网络科普内容原创不足,科普网站或栏目更像一个中转站或是信息公告栏。
科普助力农村发展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强科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通过建立科普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全国各地的科普资源,包括科普知识、科技成果、科普教育等,为农村提供丰富的科普资源支持。
同时,组织开展科普资源的下沉式推广,将科普知识和技术送到农村一线,让农民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普知识。
其次,我们将加强农村科普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科普知识培训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农村科普教育网络,推动科普教育资源下沉到农村,让农民能够随时随地学习科普知识,增强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
此外,我们将加强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应用。
通过组织科技成果展示交流活动,搭建科技成果推广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应用。
同时,加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科技、会科技、用科技的农村科技骨干,推动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深度应用。
最后,我们将加强科普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通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升农村居民对科普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同时,加强农村科普舆论引导,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和创新意识,促进科普成果在农村的广泛传播和应用。
综上所述,科普助力农村发展实施方案的制定,将有力推动科普工作与农村发展深度融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农村发展注入更多的科技活力,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
QU创建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社区科普e站李润婷,张学波摘要当前科普信息化大背景下需要创新科普工作,作为科普信息化落地应用的科普e站对切实解决科普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创建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社区科普e站进行了案例分析,并从主体、内容、技术、人员及受众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关键词科普信息化;社区科普;科普中国;科普e站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9)248-0182-03科普e站是原有科普活动信息化的升级版,依托已有的网络、阅读终端、活动场所等科普设施,基于科普中国服务云、借助科普中国App等移动端应用,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活动,是实现科普信息服务落地应用的新阵地。
皿科普e站作为科普信息化的落地应用,对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1社区科普e站建设模式新要求在中国科协印发的《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意见》(下称《意见》)中提出科普信息化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关键的是科普理念到行为方式的彻底转变,即从单向、灌输式的科普行为模式,向平等互动、公众参与式的科普行为模式的彻底转变;从单纯依靠专业人员、长周期的科普创作模式,向专业人员与志愿者、受众相结合,具有实时性的科普创作模式的彻底转变;从方式单调、呆板的科普表达形态,向内容更加丰富、形式生动的科普表达形态彻底转变;从科普受众泛化、内容同质化的科普服务模式,向受众细分、个性精准推送的科普服务模式的彻底转变[2]=2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社区科普e站建设探索在《科普中国e站建设管理办法》中强调,推进科普e站的建设是为了切实解决科学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需要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信息化服务新阵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地开展科普服务。
为创新科普精准化服务模式,提升科普效能,切实解决科普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广州市努力实现科普中国落定应用在全市的覆盖,积极开展科普e站建设工作,推动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建设科普中国乡村e站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xx —xx年)》,实施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根据《关于做好科普中国乡村e站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在全县各乡(镇)和重点村建设科普中国乡村e站28个。
不断完善科普服务体系,突出服务重点人群,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公众提供科普信息化服务。
“科普中国乡村e站”是全国首家农村科普O2O综合服务体,也是中国科协科普信息化工程中“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项目的重要推广平台,主要是运用互联网+科普惠农,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山西科技传媒集团自主研发的农村云传媒终端,通过强大的专家团队,对农民提供点对点、一对一的指导服务,让更多农民从中受益,享受科普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和实惠。
二、工作任务各乡(镇)要安排一名副职协助县科协做好e站站点的规划分布,充分利用本乡(镇)的便民利民服务店和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和商店,按照分配名额预选出符合建站要求的场地和人员,确定好经营服务项目,上报县科协。
县科协要配合省、市科协做好e站建设、服务运行等相关工作,于7月25日前将科普中国乡村e站建设申报表及负责人情况上报市科协,待省、市科协实地考察后确定建站地址。
9月底前完成e站建设、考核验收。
11月底前完成人员培训、运营及技术服务。
三、科普中国乡村e站选址及建站标准(一)“五个有”:1、有场所。
依托现有场所(即科普惠农服务站或农资店、农家店等)改造升级建设科普中国乡村e站;农资经营企业、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新建科普中国乡村e站。
须满足开展科普阅读、视频展播、科普讲座及培训等科普信息化活动,营业面积在30㎡以上。
2、有人员。
科普中国乡村e站要有专人负责,负责人要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一定的农业科普知识和组织推广能力,热爱科普事业,热心为民服务;每个乡村e站要有一定数量且稳定的注册会员,能够引导和带动周边农民依靠科技致富。
科普e站是一个集行政e站、校园e站、乡村e站、社区e站和家庭e站于一体的科普知识传播站,具有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不同形式显示,通过制定不同的活动方案来实现科普知识的全面推广。
科普e站活动开展是科研工作者们检验自身科研工作对公众获取科普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下面以江苏联著实业有限公司开展的kepue站活动方案为例,了解一下。
一、活动概述为配合各级科协单位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本方案将结合科协年度工作重点提供15类互动性活动,结合“元宵节”、“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工作日者”等主题,开展答题抢红包、限时答题、冲顶大问卷调查等活动。
通过全年活动的开展,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活动形式通过科协官方微信平台展开“线上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样,目前可选形式:线上答题抢红包、限时擂台赛、闯关集“字”接力赛、科普知识闯关、线上答题抽奖、“随手拍”投票活动、冲顶大赛、科普“答”人争霸赛、线上答题抽奖、问卷调查等活动形式,可搭配不同的科普主题。
三、活动主题不同的主题可搭配相应的活动形式,主题分为节日类、生态环境类、节能减排类以及“全国科普日”、“科技工作者日”等各级单位规定的特殊主题,各级科协单位也可自行根据地区发展性质自行拟定主题。
四、技术支持江苏联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五、活动方案日期节日名称活动形式活动概述序号1 2月元宵节线上答题抢红包答对一定数量的题目可抽现金红包2 3月12月植树节限时擂台赛规定时间内答题获得积分参与抽奖3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线上答题抢红包答对一定数量的题目可抽现金红包4 4月—6月读书节闯关集“字”接力赛与好友组队闯关集“字”赢好礼5 5月12日防灾减灾日科普知识闯关答题闯关赢好礼6 5月第三周科技活动周线上答题抽奖答对一定数量的题目可参与抽奖7 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随手拍”投票活动拍照上传参与评选8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冲顶大赛同时参与答题,通关平分奖金9 6月食品安全周科普知识闯关答题闯关赢好礼10 6月25日全国土地日科普“答”人争霸赛答题赢称号,题数越多,称号等级越高11 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线上答题抽奖答对一定数量的题目可参与抽奖12 节能宣传周第三天全国低碳日限时擂台赛规定时间内答题获得积分参与抽奖13 9月第三个公休日全国科普日问卷调查科普工作满意度调查14 11月消防宣传月科普知识闯关答题闯关赢好礼15 12月4日中国法制宣传日限时擂台赛规定时间内答题获得积分参与抽奖通过上述表格,可以清晰地看出科普e站进入社会人民生活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知识,可以让民众们学习到权威性的科普知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认知,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同时,采用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结合科普知识,让传播工作能够有效进行。
科普中国e站建设及使用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信息化服务新阵地,切实解决科学传播“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普服务的精细分类、精准推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科普服务,提高基层科普服务水平,增强科普服务的公众获得感,中国科协联合相关单位,全面推动建设科普中国e站。
为切实推动科普中国e站建设和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普中国e站是基于科普中国服务云,依托已有基层的网络、阅读终端、活动场所等科普设施,借助基层传播渠道(平台)和移动应用等,细分公众,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活动,实现科普信息服务落地应用的新阵地。
第三条科普中国e站分为校园e站、乡村e站、社区e站等。
(一)科普中国校园e站是面向学校中小学生、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科普活动、科技教育,以及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培训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校园科普服务的新阵地。
(二)科普中国乡村e站是面向农村居民,开展科技推广与服务、农村创新创业、购销服务,以及健康生活、科普文化活动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村科普服务的新阵地。
(三)科普中国社区e站是面向城镇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科学生活、创新创业、科普文化活动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科普服务的新阵地。
第二章建设与使用第四条科普中国e站建设坚持以科普信息应用为核心,以县级科协为责任主体,以现有条件为基础,采取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基本方式。
科普中国e站建设与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农村中学科技馆、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农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站、栏、员),社区科普益民服务站、科普大学、科普网络(站、校、网)等紧密结合、深度融合。
第五条科普中国e站按照有网络、场所、终端、活动、人员等“五有”的基本要求建设。
(一)能满足正常浏览互联网科普内容信息的网络环境。
(二)能满足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活动的场所。
(三)具有展现科普中国内容信息的阅读(浏览)终端,包括PC终端、电子显示屏等。
科普中国e站情况汇报
中国e站,是一个旨在推广和普及科学知识的平台,致力于为广大网民提供科学、准确、全面的科普信息。
通过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内容发布,中国e站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增强科学素养,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首先,中国e站的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健康等,内容丰富多样。
无论是对于科学知识的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士,都能在中国e站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平台上的文章、视频、图片等形式的科普内容,都经过专业人士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其次,中国e站注重科普内容的传播方式和效果。
除了在平台上发布科普文章
和视频外,中国e站还积极参与各种科普活动,如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等。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中国e站能够更好地将科学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群,提升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和理解。
另外,中国e站还积极与科研院所、高校、科普机构等合作,共同推动科学知
识的普及和传播。
通过与专业机构的合作,中国e站能够获得更多权威、前沿的科学资讯和研究成果,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科普内容。
总的来说,中国e站作为一个科普平台,不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科学知识内容,还通过多种形式的传播方式,将科学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群。
未来,中国e站将继续努力,为推动科学普及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广大用户能够通过中国e站,更好地了解科学知识,增强科学素养,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科普中国e站年度工作计划一、介绍中国e站是一个以科普知识为主题的网站,旨在推广科学知识和促进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
作为公众科学教育的重要阵地,中国e站一直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科学准确、易于理解的信息。
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中国e站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以明确工作目标和规划。
二、工作目标中国e站的工作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提供优质内容、增加用户数量、提升用户体验。
1. 提供优质内容优质内容是中国e站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中国e站将进一步加强科普资源的整合和创新,提供更加丰富、准确的科普知识。
加强对新兴科技、前沿研究领域的科普报道,推广科技创新成果,提高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
2. 增加用户数量中国e站将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扩大用户群体,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科普知识。
加强与学校、科技馆、科普出版社等科普机构的合作,举办科普讲座、科学展览等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科学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 提升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中国e站持续改进的重要方向。
中国e站将继续优化网站界面设计,提升内容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加强用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提高信息精准度和用户满意度。
三、具体工作计划1. 提供优质内容(1)制定科普知识推送计划,为用户提供定期更新的科普知识文章和视频内容。
(2)加强与科学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广科学研究成果,提高科学知识的传播速度和质量。
(3)开设专栏,邀请专家学者定期撰写科普文章,提高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
2. 增加用户数量(1)与学校和科普机构合作,开展科普讲座、科学展览等活动,提高公众对科普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2)制作科普视频,发布到各大视频平台,扩大科普知识的传播范围。
(3)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手段,积极宣传中国e站的科普知识和活动,吸引更多用户关注。
3. 提升用户体验(1)改进网站界面设计,提高用户操作便捷性和信息获取效率。
(2)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开设科普问答、科学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加用户参与度。
(3)开设用户反馈渠道,及时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完善网站功能和内容。
农村科普乡村e站的实施步骤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推动,乡村科普教育的方式也发生了诸多变革。
农村科普乡村e站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农村居民提供科普教育的新方式。
本文将介绍农村科普乡村e站的实施步骤,帮助农村地区顺利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步骤一:确定乡村e站的目标和定位•定义乡村e站的目标受众,例如农村居民、学校、义务教育辅导员等。
•确定乡村e站的定位,可以是提供农业科技知识、农村文化传承、环保知识等。
步骤二:筹备电子设备和网络设施•确保乡村站点有足够的电力供应,以支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配备电子设备,如电脑、平板电脑、投影仪等,用于展示科普内容。
•建立稳定的互联网连接,确保顺畅的在线体验。
步骤三:构建在线平台•选择合适的在线平台,如乡村e站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
•设计平台的界面和功能,使其易于使用和操作。
•开发平台的后台系统,管理科普内容和用户信息。
步骤四:收集和整理科普资源•寻找优质的科普资源,如科普文章、科普视频、科普图片等。
•策划科普课程,将科学知识以简洁易懂的方式展示给农村居民。
•整理科普资源,使其符合乡村e站的定位和目标。
步骤五:培训乡村e站运营人员•为乡村e站运营人员提供培训,使其熟悉平台的使用和管理。
•培训内容包括科普资源的上传、用户信息的管理、活动策划等。
•培训乡村e站运营人员的技能,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步骤六:宣传乡村e站•制定宣传计划,使用多种渠道向农村居民宣传乡村e站。
•创作宣传图文内容,发布在农村报纸、村务公告栏等途径上。
•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如微信群、微博、抖音等。
步骤七:开展科普活动•制定科普活动计划,如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比赛等。
•邀请科普专家参与活动,分享专业知识和经验。
•定期组织科普活动,增加农村居民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兴趣。
步骤八: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乡村e站的运营情况,包括用户数量、用户反馈、科普活动效果等。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合理调整和改进,以提高乡村e站的服务水平。
乡村科普中国e站年度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乡村科普中国e站成立于2010年,是一个致力于推广乡村科普知识的网络平台。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开展乡村科普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素养,加强农村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乡村发展。
二、年度工作目标1. 提高乡村科普活动的覆盖率,使更多的农民群众能够接触到科学知识。
2. 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科学普及教育,提高乡村的科学文化素养。
3. 推广乡村创新理念,帮助农民群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4. 加强与乡村科普基地、农业科技推广站等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三、重点工作计划1. 开展科普讲座和培训活动我们将组织科学院、高校的专家学者到乡村地区开展科普讲座,涉及农业、环保、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素养。
同时,还将开展科普培训班,培养更多的农民科普志愿者,使科普活动的覆盖面更广。
2. 建设乡村科普文化中心我们将在乡村地区建设科普文化中心,配备最新的科普设备和资源,提供各类科普图书、杂志、影视资料等。
乡村居民可以在这里学习科学知识、体验科技成果,促进科学意识的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发展。
3. 打造乡村科技创新示范园我们将与乡村科普基地、农业科技推广站等合作,共同打造一个乡村科技创新示范园,通过展示优质农产品、农业生产技术等方式,帮助农民群众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农业发展趋势。
同时,将引导农民参与科技试验和科技创新,提升农村地区的科技水平。
4. 开展乡村科普活动我们将在乡村地区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如科学展览、科技大赛、科普农家乐等。
这些活动将吸引农民群众参与,增强他们的科学兴趣,提高科学素质。
此外,还将通过互联网渠道,推广乡村科普知识,让更多人了解乡村科普中国e站和我们的工作。
5. 加强与农村学校的合作我们将与农村学校合作,开展科普教育进校园活动,向学生和教师传播科学知识,加强科学文化熏陶。
同时,也将帮助农村学校改善教育设施和教学条件,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
四、工作推进计划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科普社区e站建设年度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科普工作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和形式。
传统的科普活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电子科普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成为了新的方向和重点。
为此,本文拟就科普社区e站的建设与运营进行年度工作计划的设定,并详细列举了具体的内容和实施方案,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科普知识的传播和推广。
二、目标规划1.建立高质量的科普电子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科学知识和资源。
2.分享和传播科学研究成果,提升科普教育的覆盖率和深度。
3.打造互动交流的科普社区,吸引更多的科学爱好者和科普工作者参与讨论和分享。
4.提升网站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科普电子平台之一。
三、具体工作安排1.内容建设(1)制定科普电子平台的内容建设规划,包括科普文章、视频、图片、漫画、专题等多种形式的科普资源。
(2)挖掘和整理优质的科普资讯和研究成果,加强与科研机构和权威专家的合作,确保内容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3)开设专栏和板块,例如科学前沿、科普百科、科技趣闻、知识问答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
2.技术支持(1)完善网站的技术架构和功能模块,提升用户体验和交互性。
(2)加强网站的SEO优化和推广,提高网站的浏览量和访问量。
(3)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如VR、AR等,丰富网站的科普展示形式,提供更立体全面的科学知识展示。
3.社区运营(1)建立科普社区平台,提供讨论和交流的空间,吸引更多的科学爱好者和科普工作者参与进来。
(2)开展线上专题活动,如科普讲座、科普竞赛等,吸引用户的参与和关注。
(3)建立科普专家和志愿者团队,为网站的科普内容创作、维护和管理提供支持。
4.合作交流(1)积极寻求各类科普机构和团体的合作,拓展合作渠道与范围,为网站的内容和资源提供更大的来源和支持。
(2)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为网站的内容增加更多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分享。
(3)加强与媒体的合作,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推广,提升网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科普中国乡村e站体系建设方案科普中国乡村e站体系建设方案某某某地“科普中国”乡村e站体系建设方案(讨论稿)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20年)》、《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意见》(农市发〔〕7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信息进村入户工作规范的通知》(农办市〔〕29号)、《中共某某某地委某某某地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苏发〔〕31号)等文件精神,为发挥科协、农委、供销社共同优势,进一步加快某地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体建设,特提出乡村e站体系建设如下。
一、建设目标整合某地科协、某地农委、某地供销社三方资源与力量,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互联网+”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一站式地便捷服务。
二、e站功能整合全某地已有的基层农技协、益农信息服务社和“新网工程”站点,依托农村科技专家服务团、农技协带头人、乡土人才、农技推广体系及供销社服务三农队伍,结合京东“某某农产品馆”等平台,构建一套“互联网+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形成“城乡”双向的服务通道,发挥供需对接、物流配送、网站引流等三方面作用,开发推广“科技、人才、技术、物化资源、金融贷款”四大产品,实现“农技、农资、生活科学”三下乡及“农产品、农业服务”双进城的目标。
乡村e站建设分为三个类型。
1、基点站。
服务覆盖周边1000-5000亩农业生产面积,具备农村信息进村入户、科普信息化、农资供销等基本功能,可灵活选择开展其它业务。
2、区域站。
服务覆盖周边2-5万亩农业生产面积,在基本功能基础上,具体农产品销售、物流快递服务等功能,能够灵活选择开展其它业务。
3、中心站。
服务覆盖1-2个县域的农业生产面积,在具备区域站功能基础上,具备农产品加工物流、电子商务平台、金融信贷等较全面的服务功能。
三、建设条件与标准建设条件概括为“三有”,指有一定规模的服务场地、有固定的工作人员或服务团队、有主业。
1、有场所。
依托现有场所(科普惠农服务站、基层农技协、益农信息服务社、基层供销社、农资店、农家店等)建设,能够满足开展科学普及、农技推广、市场服务或经济合作等活动的需要。
科普e站建设及使用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信息化服务新阵地,切实解决科学传播“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普服务的精细分类、精准推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科普服务,提高基层科普服务水平,增强科普服务的公众获得感,科协联合相关单位,全面推动建设科普e站.为切实推动科普e站建设和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普e站是基于科普服务云,依托已有基层的网络、阅读终端、活动场所等科普设施,借助基层传播渠道(平台)和移动应用等,细分公众,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活动,实现科普信息服务落地应用的新阵地。
第三条科普e站分为校园e站、乡村e站、社区e站等。
(一)科普校园e站是面向学校中小学生、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科普活动、科技教育,以及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培训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校园科普服务的新阵地.(二)科普乡村e站是面向农村居民,开展科技推X与服务、农村创新创业、购销服务,以及健康生活、科普文化活动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村科普服务的新阵地。
(三)科普社区e站是面XX镇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科学生活、创新创业、科普文化活动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科普服务的新阵地。
第二章建设与使用第四条科普e站建设坚持以科普信息应用为核心,以县级科协为责任主体,以现有条件为基础,采取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基本方式。
科普e站建设与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农村中学科技馆、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农村科普活动站、科普栏、科普员(站、栏、员),社区科普益民服务站、科普大学、科普网络(站、校、网)等紧密结合、深度融合。
第五条科普e站按照有网络、场所、终端、活动、人员等“五有"的基本要求建设.(一)能满足正常浏览科普内容信息的网络环境。
(二)能满足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活动的场所。
(三)具有展现科普内容信息的阅读(浏览)终端,包括终端、电子显示屏等。
(四)能经常性地开展线上线下结合、满足公众需求的科普活动。
农村科普基地建设方案背景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孩子们,由于教育条件有限,接触和了解科学知识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建设农村科普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本方案旨在建设一个以科普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科普基地,为农村地区的孩子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学习平台,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建设内容1. 建设场地选用坚固、耐用的建筑材料,建设场地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场地内包含多功能讲解室、实验室、图书馆、展示厅等功能。
2. 设施设备2.1 多功能讲解室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设计多个讲座区域,每个区域配备视听设备和电子白板,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科普讲座的需求,同时配备专业的讲师和导师,确保讲座内容的高质量和专业性。
2.2 实验室农村科普基地实验室旨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实验室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和齐全的实验设备,同时根据不同年级的孩子们的需求设置不同难度的实验项目。
2.3 图书馆科普图书馆是农村科普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丰富的科普图书和期刊,为孩子们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生动而又丰富的科普图书中,悟出科学的奥秘和真谛。
2.4 展示厅展示厅应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科学领域进行设计,展示最新科技成果和科学探索的成果,以及鼓励孩子们参与科学实践和创新。
3. 活动和课程在农村科普基地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和特点设计多种类型的活动和课程,如科普讲座、科技创新夏令营、科学实验比赛等等,让孩子们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
维护和管理为了确保农村科普基地的长期运营和有效发挥作用,需要制定系统的管理和运营方案,包括人员配备、设备维护、活动设计与实施、财务管理等多方面。
同时,基地管理方应当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共同推进基地的发展。
结束语本方案是建设农村科普基地的思路和建议,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地区的特点进行一定的改良和调整,但核心的建设理念和目标不会发生改变,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开拓和创新,农村科普基地一定能够为农村地区的孩子们带来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未来的发展机会。
科普服务流动驿站方案一、概述科普服务流动驿站是指通过建立一个科普服务站点,将科普服务资源集中到一个地点进行集中展示和宣传,同时将科普服务资源通过定期巡回的方式走进社区、学校、农村和其他公共场所,为广大民众提供科学普及服务。
二、建设目标1.建设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科普服务流动驿站,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浅出的科学普及服务;2.通过流动方式,将科普服务资源覆盖到更多的人群,让大众更全面、更直观地了解科学知识;3.利用科普服务流动驿站建立优质的科普服务品牌,为科学普及事业注入更多正能量。
三、建设内容1. 科普展示区科普展示区是流动驿站的核心区域,是展示和宣传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
该区域应设置丰富多彩的交互式展项和科普实验,提供有趣、互动性强的科学体验,以此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了解。
2. 科普教育区科普教育区是流动驿站的教育基地,旨在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思维能力。
该区域应设置丰富的学术课程和教育活动,包括科学讲座、工作坊、讨论等,为广大群众提供免费学术培训。
3. 信息发布区信息发布区是流动驿站的宣传渠道,应设置丰富的科普宣传文献和多媒体展示,宣传有关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成就,使公众更全面、及时地了解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文化的普及和影响。
4. 社区服务区社区服务区是流动驿站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区域,通常包括科普咨询、科技小物、科技馆讲解等内容,旨在为广大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的科普服务。
四、运营模式科普服务流动驿站的运营模式应综合考虑政府投入、市场化经营和社会参与等多种因素。
以下是几种可能的运营模式:1. 政府投入模式政府投入模式是指政府全额资助科普服务流动驿站,企业或社会组织协助开展工作。
这种模式可降低资金风险和运营压力,但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和实施相关政策。
2. 企业投资模式企业投资模式是指企业全额或部分资助科普服务流动驿站,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或赞助,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
这种模式可增加运营资金,减轻政府负担,但需要科普服务流动驿站有相应的品牌和服务水平,以吸引企业的赞助。
某某某地“科普中国”乡村e站体系建设方
案
(讨论稿)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意见》(农市发〔2016〕7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信息进村入户工作规范的通知》(农办市〔2016〕29号)、《中共某某某地委某某某地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苏发〔2015〕31号)等文件精神,为发挥科协、农委、供销社共同优势,进一步加快某地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体建设,特提出乡村e站体系建设如下。
一、建设目标
整合某地科协、某地农委、某地供销社三方资源与力量,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互联网+”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一站式地便捷服务。
二、e站功能
整合全某地已有的基层农技协、益农信息服务社和“新网工程”站点,依托农村科技专家服务团、农技协带头人、乡土人才、农技推广体系及供销社服务三农队伍,结合京东“某某农产品馆”等平台,构建一套“互联网+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形成“城乡”双向的服务通道,发挥供需对接、
物流配送、网站引流等三方面作用,开发推广“科技、人才、技术、物化资源、金融贷款”四大产品,实现“农技、农资、生活科学”三下乡及“农产品、农业服务”双进城的目标。
乡村e站建设分为三个类型。
1、基点站。
服务覆盖周边1000-5000亩农业生产面积,具备农村信息进村入户、科普信息化、农资供销等基本功能,可灵活选择开展其他业务。
2、区域站。
服务覆盖周边2-5万亩农业生产面积,在基本功能基础上,具体农产品销售、物流快递服务等功能,可以灵活选择开展其他业务。
3、中心站。
服务覆盖1-2个县域的农业生产面积,在具备区域站功能基础上,具备农产品加工物流、电子商务平台、金融信贷等较全面的服务功能。
三、建设条件与标准
建设条件概括为“三有”,指有一定规模的服务场地、有固定的工作人员或服务团队、有主业。
1、有场所。
依托现有场所(科普惠农服务站、基层农技协、益农信息服务社、基层供销社、农资店、农家店等)建设,能够满足开展科学普及、农技推广、市场服务或经济合作等活动的需要。
2、有团队。
有不少于5人的运营团队,热爱三农事业,
具备一定的三农知识基础和组织推广能力。
每个乡村e站要有一定数量且稳定的注册会员,能够引导和带动周边农民依靠科技创业致富。
3、有主业。
乡村e站要有固定的服务主业和收入来源,建立为农民服务的长效机制,在满足定期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基础上,能开展农技推广、市场服务或经济合作等市场化服务。
建设标准概括为“三统一”,是指做到统一服务平台、统一服务规范、统一供应物资。
四、实施步骤
1、统筹规划。
把某地农委、某地供销社相关平台与乡村e站建设同步规划、配套实施,建立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体系。
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优势,合理布局服务站点,既要保证乡村e站的覆盖面,又要保证站点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2、分步实施。
充分考虑农民需求、乡村e站发展潜力、技术力量配备等因素,有计划、分步骤开展乡村e站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对农村科普信息化条件较差的地区,先试点再推广,讲求实效,确保乡村e站建设真正让农民受益。
第一年为试点阶段,在全某地完成200个乡村e站建设。
同时,完成相关APP开发与应用,发展手机注册用户10万人,提供有效惠农服务30万人次,实现产前、产中、产后
的“一站式”服务。
第二年为推广阶段,在全某地再完成1000个乡村e站建设,新发展手机注册用户40万人,提供有效惠农服务200万人次。
第三年为全覆盖阶段,充分依托某地农村现有科技服务、农业、供销社等公共设施,实现全某地全覆盖,总站点数为3000个,形成全某地农村互联网+综合服务网络。
3、统一定制乡村e站设备和产品。
做好乡村e站设备的统一招标、统一定制、集中采购。
向乡村e站推荐产品,进行乡村e站相关产品商标的注册使用、专供产品的认证、推介项目的认证,把好项目、好产品吸引到e站推广。
4、开设多个应用端及某某特色专题。
开发乡村e站的科普惠农信息化终端,包括京东商城“某某农产品馆”、“地平线”农产品网上商城、冷链配送平台、休闲农业O2O等平台以及“农技耕”、“问农答”等APP,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5、做好监督管理培训及信息管理工作。
制定乡村e站管理办法和服务规范,加强乡村e站建设的监督、检查和考评,严格奖惩措施。
某地级服务中心及运营公司定期对乡村e站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乡村e站试点单位要建立服务体系信息档案,并纳入乡村e站信息系统统一管理。
乡村e
站工作人员要统一培训,持证上岗。
6、加强监管考核实行动态化管理服务。
将乡村e站建设纳入各级科协、农委、供销社工作考核指标,每年推荐辐射作用大、示范效应好的乡村e站进行评选,对于评选出的优秀站点给予表彰奖励,对不合格、不规范的站点要及时通报、摘牌。
7、积极寻求社会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
同中国电信、邮储银行、菜鸟及大型涉农企业等实现战略合作,开发乡村e站专用移动终端,推出专项优惠套餐服务,不断提升农村科普信息化水平。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由某地科协、某地农委、某地供销社共同主管,某地科协科普部具体指导,某地科协新技术推广中心、某地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某某集团、某某连锁集团、某某某地供销社电商公司等共同组织实施,某地农技协负责农业技术、专家人才与项目相关服务,项目实施单位负责布局选点、产品推介、示范展示交流、站长及工作人员培训等工作,乡村e站站点负责提供信息、技术、商品服务,培训推广等。
2、体系保障。
坚持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团结抓牢科技、人才、技术物化资源等供应链的两端,一端是
科技及其服务产品生产单位,即科研院所、高中等学校、推广单位及科技工作者,另一端为农村居民与农业从业人员。
由各地农技协、科普惠农服务站、农技站、供销社或有实力的农资企业领办e站,在农民自愿参加的前提下发展会员,享受服务。
3、机制保障。
创新服务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公私合营模式(PPP),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和管理模式。
坚持以需要为导向、从末端入手,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有效甚至高效解决农技推广、科学普及、农产品销售、农业服务进城等方面的“最后一百米”问题。
坚持以市场化机制发展公益性事业,努力做到科学技术及其服务“产品化、交易化、信息化”,将涉农科技、人才资源及咨询、现场指导、研发推广、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过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物化”,转变为可交易的明码标价的产品,提供给广大服务对象,从而达到公益性事业创新发展的目标。
4、经费保障。
争取公共财政支持,某地科协、某地农委、某地供销社三方整合资金,对公益性的板块、专家团队的组建、e站团队和职业农民培训、建设统一的服务平台、规范和供应物资、配备信息化设备等环节投入支持。
5、宣传发动。
形成统一规范的宣传文本,通过广播电
视、报纸网络、宣传标语、群众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乡村e站建设对于推动农村发展的重大意义,力求家喻户晓。
6、工作督查。
加强对方案实施的绩效评估,加强工作经费监管,健全内控制度,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凝神聚力,汇聚各方资源,保障规划确定的各项重大任务得到落实。
2017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