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15.33 KB
- 文档页数:65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提要
一、项目名称
——县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项目建设单位:——县人民政府和现代农业开发公司
四、项目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项目建设地点:——县
2、项目建设期限:5年(2016年1月-2020年12月)
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按照“设施现代化、设备智能化、技术标准化、工艺流程化、管理科学化”的要求,依托项目区资源环境优势,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目标,以农业高新技术为依托,建设17680亩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通过标准化育苗中心、高新技术展示区、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引进、试验、示范、展示及推广设施蔬菜新品种;通过建综合管理服务区,将蔬菜、果品贮藏、检测、加工、批发、交易、配送等多种经营方式联合起来,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通过建设生猪养殖示范区,为农业种植基地提供优质有机肥源,发展“畜—沼—菜、果”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循环农业;通过建设特色水果示范区,展示当地特色果品,进一步保护并美化项目区生产环境;通过农业休闲体验区建设,以农业科技化、健康化、特色化、产业化吸引投资者与观光者,更用旅游的放心化、多元化、独特
化不断推动农业园的示范化、科技化,使农业与旅游业最大限度的融合,引导农业旅游经济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方向发展。
最终将示范园建设成为集试验、示范、推广、生产、加工、销售、经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本项目占地面积17680亩,总建筑面积51265m2,包括以下七部分内容:
1、高新技术展示区
该区占地10亩,新建4连栋日光温室3栋,3840m2;硬化道路900 m2;铺设供水管网500m,;架设电力线路500m;绿化3000m2。
2、标准化育苗中心
该区占地10亩,新建4连栋日光温室3栋,3840m2;硬化道路900 m2;铺设供水管网500m,;架设电力线路500m. ;绿化3000m2。
3、综合管理服务区
该区占地300亩,新建气调库1座,5000m2;净菜加工车间及库房8000m2;交易大厅3000m2;商住用房5000m2;检测大楼3000m2;配电室及锅炉房100m2,停车场3000m2;道路硬化5000m2;铺设供水管网5000m,管暖管网3200m,架设电力线路5000m;绿化4500m2;新修通透式围墙10000m,生物围墙15000m。
4、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该区占地15000亩,新建日光温室10000个;新打机井及配套50眼,硬化道路210000m2,铺设灌溉管道5000m,架设电力线路5000m。
5、生猪养殖示范区
该区占地50亩,新建猪舍5625m2,防疫消毒室60m2;办公用房400m2;
辅助用房400m2;配电房15.72m2;道路硬化5480m2;绿化12000m2;新打机井1眼;新修水塔1座,围墙740m;大门3座。
新建沼气池600m3;沼气配套工程800m2。
6、特色水果示范区
该区占地2000亩,苗木栽植2000亩;农技农具库100m2;新打机井8眼;生产道路10000m2;灌溉管道8000m;供电线路8000m。
7、农业休闲观光区
该区占地330亩,新建文化广场10000m2,茶庄500m2,餐厅800m2,购物中心1000m2,茅草屋300m2,凉亭300m2,小品10座;道路硬化2500m2;铺设供水管网2500m,架设电力线路2500m。
五、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66829.18万元,包括建设投资65174.00万元,全部流动资金2021.58万元。
资金构成:申请中省投资35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2.37%),入园企业自筹及社会资金为31829.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7.63%)。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依据以下文件:
1、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加快农业产业化开发的产业政策;
2、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
3、《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4、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决定》;
5、《——县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
6、《——县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
第三节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该项目区以项目区优势资源为依托,以设施蔬菜、特色果品、生猪养殖为主题,采用现代化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经验,建设标准化设施蔬菜育苗中心、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区、高新技术展示区、综合管理服务区、特色水果示范区、生猪养殖示范区及农业休闲体验区,逐步形成集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展示、推广、生产、贮藏、加工、销售及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畜—沼—菜、果”的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项目的实施对促进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新的农业支柱产业,实现高效农业,加快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市场提供丰富的无公害蔬菜、水果及猪肉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与经济效益,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带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项目建设有利于形成当地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蒲城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项目区资源环境条件优良,基础设施完善,具备园区建设的基础。
项目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生产设施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实现区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园区发挥前瞻性和先导性,启迪和提高农民的现代农业意识,探索知识经济条件下旅游和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最佳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生产
率和农业生产效益的高值化,为蒲城县苏坊镇到2020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项目建成后,满负荷年生产蔬菜种苗600万株,设施蔬菜60000吨,储藏蔬菜5000吨,加工蔬菜10000吨,交易蔬菜50000吨,出栏生猪10000头,沼气12.6万方;有机肥2300吨,鲜果3000吨,接待游客120万人次。
生产经营期年均销售及服务性收入43873.12万元,扣除总成本费用16755.11万元和所得税1627.08万元,年均税后利润25490.9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43.53%,投资利润率37.94%,投资利税率2.43%,税后投资回收期6.20年。
该项目选项准确、规模适度、工艺先进、选址合理、投资节约、方案切实可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建设地点及单位概况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旨在创造“局部优化的微环境”,培育现代农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点,是区域农业与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农业竞争力、推进农业与农村现代化进程和加快区域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设施农业是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最佳环境,进
行动植物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设施蔬菜产业是现代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设施蔬菜产品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菜篮子”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在国家鼓励扶持和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有力推动下,我国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设施栽培与设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对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乡市场农产品供给、改善居民膳食结构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加快农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设施农业已成为促进我国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大措施。
种苗是蔬菜生产的基础,是高产、优质蔬菜产业的重要保证,蔬菜种苗的质量不仅影响中后期蔬菜的栽培管理,而且影响蔬菜的上市期和整个蔬菜产业的品质,使蔬菜的“产、供、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由于工厂化育苗可少占用土地,加上提高了育苗生产率、缩短生育期、壮苗丰产,因此,工厂化穴盘育苗对蔬菜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无害化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和蔬菜产业进程的加快,人们思想观念和小生产方式的改变,发展工厂化种苗生产是蔬菜产业化的必然趋势。
目前陕西省蔬菜批发市场基本处于初级状态,起点低、规模小、交易设施简陋,缺少贮藏、保鲜、加工、运输和信息服务设施,功能不全,市场信息不畅,价格波动较大。
目前,大多蔬菜产品的交易仍停留在田间地头、路边交易阶段,在主产区虽然有相对集中的交易范围和一些运销户及外地客商组织运销,但未能形成物流和价格形成中心,严重制约着陕西省
蔬菜产业的发展。
蔬菜加工能力低,限制了蔬菜附加值的提高和农民收入。
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污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趋严重。
相反,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则对有机肥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是促进种养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规模化养殖示范场建设,通过配套大型沼气工程,采用厌氧发酵技术,实现粪污的综合利用,有效地利用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实现了养殖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沼肥兼有长效和速效肥力,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肥力,改变长期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现状,防治病虫害,并为项目区生产有机蔬菜、水果提供优质有机肥料。
菜叶、果叶、烂果与沼液混合是家禽、家畜的优质饲料,可促使家禽、家畜发育良好,生长健壮,形成“畜—沼—菜、果”的农业园生态循环系统。
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卫和社会效益。
另外,随着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向往田园风光,在节假日携亲朋好友去城郊休闲,躬耕田园,乐以忘忧,一洗工作的倦怠和远离城市的喧嚣,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
消费结构的变化,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休闲时间的增多也增加了这种需求。
另外,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增强生态和环保观念也需要城郊有一定的科普教育基地。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各种各样的休闲观光园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观光农业园区是将生态、休闲、科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农村自然环境、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和乡土文化为基础,通过规划、设计与施工,加上系列配套服务,为人们提供生态观光、旅游、休养、了解和体验乡村民居生活的一种旅游形式。
在此背景下,本项目进行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建设,园区分为标准化育苗中心、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区、高新技术展示区、特色水果示范区、生猪养殖示范区、综合管理服务区、休闲观光区等若干小区。
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地的区位优势,以都市农业为载体,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综合利用自然、社会、农业资源。
计划用五年时间建成设施先进、管理一流,集现代园艺、农产品加工、农业贸易、农业旅游于一体的创汇农业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促进周边县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致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示范园区的带动作用。
第二节项目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
——县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部,是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渭河平原的交接地带,地貌类型多样,以台原为主,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地形特征为:北部山原,中部黄土原,北山南坡洪积扇裙,东部河漫滩地。
海拨在370—1200米之间,各级阶地总体阶面平坦,土质肥沃,灌溉方便。
蒲城县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全年多东北风,次为西南风。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偏少。
多年平均气温13.2℃,年平均降水量为541.7毫米,日照2282.4小时,无霜期为219天。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总土地面积1233平方公里。
地处东经108度57分—109度26分,
北纬34度42分—35度06分之间,位于东亚中纬度内陆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
该县习惯用阳历或阴历月份表示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
春季:阳历为3、4、5月,阴历为2、3、4月;夏季:阳历为6、7、8月,阴历为5、6、7月;秋季:阳历为9、10、11月,阴历为8、9、10月;冬季:阳历为12、1、2月,阴历为11、12、正月。
现在常用自然天气即候平均气温划分季节,标准为:当候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季。
二、社会经济条件
——县2014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51.618亿元,比上年增长9.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1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76.106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51.896亿元,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06934.4万元,比上年增长13.3%;地方财政收入6.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77元,比上年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590万元,增长12.8%。
201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50亿元,较上年增长1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元,增长11.1%;地方财政收入5.46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07元,增长17.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30元,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7亿元,增长19.5%。
三、项目建设地选择
本项目建设地位于——县——镇的村。
——镇西邻——镇,北靠——镇,南接——镇,东连——镇,是县的西大门。
全镇54.2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人。
粮食、果业、奶山羊、高效设施农业为该镇的主要产业,全镇产粮田面积3.8万
亩,年产优质小麦1500万公斤。
苹果、酥梨面积1.8万亩,年产优质果品3600万公斤,“红富士”、“嘎啦”、“酥梨”、“早酥”等名优产品畅销国内外。
近年来,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设施果蔬产业。
交通便利,国道公路横穿东西,县道纵贯南北,并与——路相连,村级主干道已全部实现水泥硬化,东距县城24公里。
区位优势明显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增加科技含量,带动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
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引进、转化、示范和推广辐射现代农业科技,立足本地资源开发和主导产业发展的需求,从生产、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上逐步引导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上现代化道路。
推行标准化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国内外竞争力。
本项目利用实施区优越的自然资源,以设施农业带动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
通过把先进技术、设施、优良品种和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发
挥试验、示范、推广、辐射作用,应用高科技成果,完善果蔬生产的各类基础设施,实行技术创新,推行标准化管理技术,通过示范的方式,把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先进农业生产方式和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客观、实际的展现出来。
同时对果蔬进行储藏、加工,形成蔬菜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统一销售,用高产、优质、高效的实际效果,示范带动富平县乃至陕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因此,本项目建设以设施蔬菜为重点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区,是发展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带动富平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项目建设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设施农业技术密集、集约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发展设施农业,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既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克服资源和市场制约、应对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对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施农业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生物潜能,在大幅提高单产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也是当前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设施农业产业不仅是城镇居民的“菜篮子”,也是农民的“钱袋子”。
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据统计,2014年陕西省蔬菜种植面积450万亩,蔬菜总产量1640万吨,总产值485亿元,成为陕西效益最好的农业主导产业。
蔬菜生产在农业生产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成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
源。
设施蔬菜生产特别是日光温室应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全省蔬菜生产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迅猛发展,促进我省蔬菜产品突破了地产地销的限制,大生产、大流通的格局逐渐形成,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初步形成了以农贸市场为主的多方位、多渠道流通格局。
项目建设设施蔬菜示范区,对该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农民收入的增加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保证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建设将极大的促进“畜—沼—菜”发展模式,是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的需要
日趋旺盛的畜产品市场需求和良好的畜牧业发展政策环境,为陕西省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有机农业的发展迫切要求畜牧业的强力支撑,在此大背景下陕西省提出了要以生猪、奶牛和秦川牛为重点,大力促进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迅速做大做强畜牧产业的发展思路。
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发展战略思路也成了全省各地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强县兴农的选择。
各县因地制宜制订了完善的蔬菜产业发展方案。
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生产。
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果畜沼生态农业模式启示了菜畜沼生态农业的发展,并且必将成为促进陕西省蔬菜畜牧业结合发展的模式。
随着集约化养殖得到快速发展,粪便污水的排量剧增。
一是养殖场自身生产、生活空间及周围环境受到了污染,制约了畜禽业的健康发展;二
是畜禽粪尿得不到合理利用,使得果、蔬、粮等种植业对有机肥料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沼气工程集环保、能源、资源再利用为一体,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
通过粪污的综合利用,养殖企业能够减少禽畜发病率,增加出栏量,并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等级,可为企业增收约10%左右,保证了畜禽的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沼气工程中的综合利用技术,还可利用废弃物生产优质的有机肥料,满足了项目区发展种植业对有机肥料的需求。
因此,园区内通过建设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特色水果示范区及生猪养殖示范区,将畜牧业和有机农业有机结合,提高了畜禽饲养的生存发展能力,促进了畜禽养殖与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是对“畜—沼—菜”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极大促进,是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的需要。
四、项目建设是提高蔬菜种苗供应,增强陕西省设施蔬菜规模的要求。
设施蔬菜是蔬菜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保障城乡蔬菜供应的重要手段,也是现阶段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以赋予农民更多权利和利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指出加快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向农业企业流转,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
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将极大的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陕西省各县区都有面积不等的蔬菜种植,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的生产大县达到了20
个,蔬菜产值过亿元的生产大县已经达到33个,蔬菜生产大县总产值已经过百亿元,蔬菜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的比例不断加大。
但是设施规模偏小,单产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工、出口比例太低,人均产量小,距离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为了进一步提升陕西省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设施蔬菜发展步伐成了当务之急,这也是陕西省蔬菜产业大发展的总体要求。
本项目通过标准化、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实行蔬菜种苗统一育苗、统一栽植、统一销售,提高了蔬菜种苗质量,增强育苗能力和为本县及周边县区提供蔬菜种苗的能力,极大的满足了蔬菜产业发展对种苗的需求,对增强陕西省设施蔬菜建设规模,提高蔬菜种植产量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项目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已从过去农副产品长期短缺过渡到了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新阶段。
土地及在土地上进行的一切生产活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主要的是为了进行商品交换,农民及农业企业生产的农副产品,绝大部分将其作为交换的商品。
但是要完成这些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交易,交易市场就成了产销之间必不可少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在以农产品为主的农业生产中,各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产量迅速上升,农产品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到了买方市场,由此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第一、农民家庭小生产与国际国内大市场的矛盾,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方式,已越来越适应不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二、
在组织农产品生产上,传统的行政组织生产手段与市场流通运行规律不协调的矛盾。
第三、农产品销售流通环节中,与城市销地批发市场相比,产地批发市场的数量相对不足,市场建设投入和管理水平也比较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交易迫切需要在农产品产地建设并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使之能够灵敏快捷地按市场信息和价值规律做出反应,并有计划地组织、指导、服务产地农业生产,实现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商品流通,形成市场联基地,基地带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实现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增强农产品产地经济活力,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产业政策环境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加大对生猪、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支持力度,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
201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分类扶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