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三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3课时(2)-二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38.13 KB
- 文档页数:5
(教案)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第3课时(2)-二年级数
学上册(苏教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理解“表内乘法”的概念。
2.使学生能准确快速地运用乘法口诀。
3.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使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乘法口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通过实践中不断理解“表内乘法”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表内乘法”,这个知识对我们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会用到乘法的问题,比如说我们要买水果,我们要计算一下一斤多少钱,计算结果就是用到了乘法。
因此学会“表内乘法”非常重要。
二、讲解
1.口诀
“先倍后除,不借不进退”,这是我们学习乘法口诀的方法,
大家觉得这个方法好不好呢?是不是有些口胡都好记呢?那么我们来一起试试,我们从一到十,
1×1=1 1×2=2 1×3=3 …… 1×9=9
2×1=2 2×2=4 2×3=6 …… 2×9=18
3×1=3 3×2=6 3×3=9 …… 3×9=27
……
9×1=9 9×2=18 9×3=27 …… 9×9=81
请大家对着这个口诀跟我一起来读一遍,我们读得又正确又好,每一个题目都出现了。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按照这种方法我们把每一列都计算好了,也很快做出来了。
2.概念
在上一节课,我们提到过加法的概念,现在我们来谈谈乘法的概念。
乘法它是一种多项相乘的运算,就是先选择一项作为后面的乘数,然后不断地把其他的数加入进来,将它们一一与后面的乘数相乘,最后将它们的积相加,就得到了最后的结果。
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表内乘法”的概念。
三、实践
1.实践一
下面是一个小朋友的问题,请大家看看:
学生A:我有15个小球玩具,如果每一个小球玩具要11元,那么我需要多少钱?
大家可以认为这是一个“表内乘法”的题目,既然学生A有15
个小球玩具,那么他需要乘以11,于是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问
题转换成15×11=165元。
你们知道这个题目是不是很简单呢?
那么现在我有另外一个问题,请大家看看:
学生B:我有4个苹果,每一个苹果是2元,那么我需要多少元?
这个问题和上一个问题不太一样,这道题目中我们需要用一个新的概念来概括,那就是“加法”。
大家可以认为这个题目是一个加法题目,因为学生B有4个
苹果,每一个苹果都是2元,那么我们需要把4个苹果的价格都加在一起,就可以得到最后的结果。
2.实践二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要求大家做好读数字的功夫,读数字的时候一定要把它读准确,不要失误呦!
[在池塘里钓上鱼]
在这个游戏中,大家看到的是一张有着钓鱼池的图,图片中有23条鱼,现在我们要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要求大家把图
片中的23条鱼全部钓上。
请大家看看,钓了3把之后,又钓了一把,然后又钓了5把,这样,一共需要钓多少把才能钓上全部的鱼呢?
这一题目就是一个“表内乘法”的题目,因为我们要用到23个
数字,要不然你们钓不上鱼了。
现在,让我们来一起看看结果:23。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表内乘法”,我们学会了基本的乘法口诀,并且了解了乘法运算的概念。
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来提高了我们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说这堂课学到了很多东西呢。
五、拓展
1.乘法口诀的拓展
除了基础的乘法口诀之外,我们还可以进行口诀的拓展,以加强学生们的记忆和运算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进行倍数口诀的推理和运用,例如2, 4, 8, 16, 32…和3, 6, 12, 24, 48…等,这样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乘法的本质。
2.实际问题的拓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拓展来巩固学生们的“表内乘法”能力。
例如,在超市购买商品时,需要计算商品
的价格和数量;在参加比赛时,需要计算比赛时的得分和总分等等。
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加自信和出色。
六、课堂反思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对“表内乘法”有了更加清晰明了的认识,并且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诀和运算方法。
同时,我们还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在乘法口诀、实际问题拓展等方面加强学生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乘法运算的本质,以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