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71.84 KB
- 文档页数:5
安徽省芜湖市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Na+、HCO3-、Cl-
B.Ba2+、Na+、OH-、Cl-
C.Ag+、K+、NO3-、CO32-
D.Cu2+、Ag+、Cl-、OH-
参考答案:
B
2. 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0.5 L 0.2 mol·L-1的NaCl溶液,下列哪种仪器不是必须使用的
()
A. 500 mL容量瓶
B. 胶头滴管
C. 试管
D. 托盘天平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配制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容量瓶、胶头滴管,用不到的是试管。
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配制溶液的基本操作。
3. 关于浓硝酸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可用铁质容器贮存 B.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均减轻 D.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
参考答案:
AD
4.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错误的是
A.半径:F—>Na+>Mg2+>Al3+ B.沸点:H2O< H2S < H2Se
C.酸性:HClO4>H2SO4>H3PO4 D.熔点:SiO2>NaCl>CO2
参考答案:
B 5. a、b代表2种金属,下列叙述中,肯定能判断金属活动性a比b强的是
A.常温下,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B.原子的电子层数a比b多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比b少
D.1 mol a 、b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a比b大
参考答案:
A
6. 下列对有机物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硝基、羟基、甲基等都是官能团
B.邻二氯苯不存在同分异构体说明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是完全一样的
C.乙烯、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CH2Cl2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参考答案:
A
略
7. 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N2重114 g,若充满He重102 g,现充满某气体重116 g,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01 B.17
C.32 D.10
参考答案:
C
8. 一定量某营养液中溶质的配方分别如下:
配方一:0.3mol KCl,0.2mol K2SO4,0.1 molZn SO4
配方二:0.1 mol KCl,0.3 mol K2SO4,0.1 molZnCl2
对于两种营养液的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n(K+)相同
B、只有n(Cl-)相同
C、完全相同
D、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完全不同
参考答案:
C
略
9. 铝可与硝酸钠发生反应(未配平):Al + NaNO3 + H2O → Al(OH)3 + N2↑+ NaAlO2,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中水是氧化剂
B. 若反应过程中转移5 mol e-则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11.2L
C.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N2
D. 当消耗1 mol Al时,生成标况下N2的体积为22.4L
参考答案:
B
略
10. 在元素周期表主族元素中。
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紧密相邻。
甲、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子序数。
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丙>乙>甲>丁
B.丁或甲与乙所形成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的物质
C.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丁>甲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甲>丙
参考答案:
D
略
11.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HCO3Na++H++CO32—
B. NaHSO4(熔融)Na++H++SO42—
C. Fe2(SO4)32Fe3++3SO42—
D. NH3?H2O NH4++OH—
参考答案:C
12. 将等质量的钠、钾、锌分别投入等物质的量HCl的稀盐酸中,产生H2的物质的量的多少不会出现下列情况中的
A.Zn>Na>K B.Na>K> Zn
C.Na> Zn >K D.Na>K=Zn
参考答案:
A
13.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O2通入Na2CO3溶液中:CO32-+CO2+H2O = 2HCO3-
B. 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 Cu2++Fe2+
C. 将氯气溶于水中:Cl2+H2O= 2H++Cl-+ClO-
D. 向AlCl3溶液中通入过量氨气: Al3++4OH-=+2H2O
参考答案:
A
略
14. 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共有16种,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①都是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3 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
③对应的含氧酸都是强酸。
④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叫气态氢化物
⑤气态氧化物与水反应都不会再生成气体
A.全部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
A
略
15. 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右图所示),与白磷分子相似。
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93kJ热量,断裂1molN≡N键吸收941kJ热量,则
A. 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724kJ能量
B.N4是N2的同位素
C.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吸收217kJ能量
D. N4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参考答案: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认为苯分子的结构中,碳碳间以单、双键交替结合而成环状.为了评价凯库勒的观点,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①按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仪器;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A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再加入少量铁粉,塞上橡皮塞,打开K1、K2、K3止水夹;
④待烧瓶C中气体收集满后,将导管D的下端插入烧杯里的水中,关闭K2,打开K3,挤压预先装有水的胶头滴管的胶头,观察实验现象。
已知HBr极易溶于水,试回答:
(1)写出A中苯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其反应类型
为
(2)由C中产生的现象可以证明凯库勒观点错误,C中实验现象
是
参考答案:
(1)、,取代反应(或溴代反应)
(2)产生喷泉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4分)有甲、乙两位学生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使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 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的
NaOH溶液中,如下图:
⑴写出甲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⑵写出甲池中电极反应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⑶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活动性更强(填元素符号)。
⑷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正确结论?。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电解质)。
B. 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顺序表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
C. 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5)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了一种新型装置,其构造如右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
它是将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b电极为电池
的极,生成的水可以作为航天员的饮用水,当生成90克水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参考答案:
⑴Mg - 2e- = Mg2+;
⑵Mg + 2 H+= Mg2++ H2↑。
⑶ Mg , Al
⑷ A C 。
(5)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正极, 10mol。
18. Ⅰ.下列各组粒子,属于同种核素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互为同位素的是
___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属于同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
①16O2和18O3② CH4和C3H8③ H、D、T④ 3015R和(核内15个中子)⑤CH3CH2OH和
CH3OCH3⑥和
Ⅱ.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支柱之一。
⑴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①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Ba(OH)2·8H2O与NH4Cl混合搅拌B.高温煅烧石灰石
C.铝与盐酸反应D.C+H2O(g)=CO+ H2
②拆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a kJ,b kJ,c kJ,则1molN2和H2完全反应生成2mol NH3需要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kJ。
⑵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
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中,负极是_______,正极上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若消耗锌6.5 g,则放出气体________g。
参考答案:
Ⅰ.④③①⑤⑥②Ⅱ.(1) ①C ②(6b﹣3a﹣c) (2)Zn 铜片表面产生无色气
泡2H++2e-=H2↑ 0.2
【分析】
Ⅰ.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分子式相同、结构也相同的物质属于同种物质;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
Ⅱ.⑴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
②成键放出的总能量-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反应放出的能量;
⑵原电池中,活泼电极为负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负极是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根据原电池总反应方程式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
【详解】Ⅰ.①16O2和18O3 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②CH4和C3H8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2个CH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③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
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④和(核内15个中子)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属于同种核素;⑤CH3CH2OH和CH3OCH3是具有相同分子式,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⑥
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属于同种物质。
故属于同种核素的是④,互为
同位素的是③,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①,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⑤,属于同种物质的是⑥,互为同系物的是②。
Ⅱ.⑴A.Ba(OH)2?8H2O与NH4Cl混合搅拌是吸热反应,故不选A;
B.高温煅烧石灰石是吸热反应,故不选B;
C.铝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故选C;
D、C或氢气做还原剂时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H2O(g)=CO+ H2是吸热反应,故不选D。
②生成2mol NH3吸收热量1mol×ckJ/mol+akJ/mol×3mol,放出热量
bkJ/mol×3×2mol,放出6b﹣(3a+c)kJ=(6b﹣3a﹣c) kJ。
⑵原电池中,活泼电极为负极,锌的活泼性大于铜,所以负极是Zn;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正极反应式是2H++2e-=H2↑,现象是铜片表面产生无色气泡;负极是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
原电池总反应为Zn+2H+= Zn2++H2↑,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g。
Zn+2H+= Zn2++H2↑
65 2
6.5 xg
X=0.2g。
19. 将甲烷中的所有H用-CH3取代,然后再用-CH3取代其中的所有H,如此这样反复3次,最终所得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C53H108.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