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动网络图的面向扩展的工作流过程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320.62 KB
- 文档页数:4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流在电信EIAC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Telecom's EIAC System学位申请人:冯光学导师姓名及职称:胡赟副教授专业名称:软件工程院、系(所):软件学院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二零零九年五月论文题目:工作流在电信EIAC系统中的应用专业:软件工程硕士生:冯光学指导教师:胡赟副教授摘要工作流技术是是当今一项飞速发展的技术,它最基本的特性就是能够结合人工和机器的行为,特别是能够与应用程序和工具进行交互,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从而完成业务过程的自动化处理。
工作流技术从出现到现在,已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工作流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企业业务流程建模、业务过程管理与集成;帮助企业根据管理需要,定制、固化自己的管理流程,并在运作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促进企业由职能导向到流程导向的管理变革,提高管理效益。
本文详细介绍了工作流在一站式企业信息应用中心(Enterprise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Center,简称EIAC)的实现及应用情况。
在分析总结EIAC流程应用需求基础上,结合对工作流理论的研究,设计并实现出功能全面、扩展性强、配置灵活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从而很好地支持电信MSS (Management Support System,简称MSS)办公及应用,促进了组织变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工作流,工作流管理系统,工作流模型,流程,OATitle:The Application on Telecom's EIAC SystemMajor:Software EngineeringName:Feng GuangxueSupervisor:Associate professor Hu YunABSTRACTToday workflow technology is a rapidly developmental technology,and the most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wokrflow technology is the capability that could combine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behavior of the machines. Especially,according to a series of procedure rules,documents,information or missions which are transfered and executed among different executors, the workflow technology can interact with applications and tools to complete the business process automatically. Since the workflow technology come forth, it has been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With the appliance of the workflow technology, people can implement enterprises'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 Business Process Managing and Intergrating , help enterprises to customize and comfirm their Manage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ir managing requirement. Optimizing and consummating the Manage Process during the execution constantly advance enterprises to transform their management from function oriented to process oriented to increase the managing benefit.This artile introduce the implement and appliance of the workflow technology in the EIAC_OA System in details.The author design and complete a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with full function , easy expansibility , flexible configuration based on analysing the requirement of the Unicom OA Process and the research of the workflow theory .The system can support the China Telecom MSS(short for Mangagement Support System) better , expedite the organization evolution and managing capability.Key words workflow、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Porcess、OA Workflow Model、OA目录第1章引言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目标 (2)1.3本文的主要工作 (4)1.4论文的基本框架 (4)第2章工作流理论研究 (5)2.1工作流概述 (5)2.2工作流模型分析 (6)2.3工作流管理系统 (12)第3章工作流总体设计 (20)3.1架构设计原则 (20)3.2工作流主要处理流程 (21)3.3系统架构 (22)3.4工作流执行服务详解 (28)第4章系统实现 (38)4.1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38)4.2工作流服务详细设计 (45)第5章工作流应用 (53)5.1流程建模 (53)5.2流程控制方式 (54)5.3流程配置 (59)5.4流程表单 (64)5.5流程运转 (65)5.6流程管控 (65)第6章总结 (68)6.1EIAC 工作流优势 (68)6.2EIAC工作流不足之处 (70)参考文献 (71)图表列表 (73)第1章引言1.1项目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电信市场的政府管制力度将越来越弱,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
过程视图是工作流模型的核心视图。
它描述企业的业务流程,定义业务过程中包含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
活动和活动间以连接弧表示控制关系。
通过描述活动的基本属性,如活动由谁执行,有哪些人员、组织或盟员企业负责执行,活动执行需要的软件(如应用程序)和硬件(如机床设备)资源,以及活动的触发条件、执行状态等,可以建立过程视图、资源视图和组织视图的关系。
过程视图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ECA规则来表达过程视图。
基于ECA规则和元操作的工作流建模原理3.1 工作流模型的结构图:工作流模型的结构1.1.1过程视图过程视图是工作流模型的核心视图。
它描述企业的业务流程,定义业务过程中包含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
活动和活动间以连接弧表示控制关系。
通过描述活动的基本属性,如活动由谁执行,有哪些人员、组织或盟员企业负责执行,活动执行需要的软件(如应用程序)和硬件(如机床设备)资源,以及活动的触发条件、执行状态等,可以建立过程视图、资源视图和组织视图的关系。
过程视图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ECA规则来表达过程视图。
1.1.2组织视图组织视图描述企业中的组织单元和组织单元间的关系。
组织单元是具有一定功能和责任的组织实体,一般会承担过程模型产生的各种任务。
组织单元之间往往存在从属或协作关系,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
本文对组织视图描述中,采用一种面向对象的关系模型,不同于传统的层次结构。
是在组织模型中引入类的概念(如角色类、组织类、人员类、职位类等),建立类之间的关系模型,支持层次化的查找和匹配规则,便于工作流的任务分配和执行者绑定。
1.1.3资源视图资源视图描述企业中资源的类型以及资源实体的属性。
资源是工作流模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活动可以执行的必备条件。
资源类型可以是执行活动所需的软件和硬件设施等,或者是活动执行后产生的新的物理实体。
组织视图和资源视图之间存在着映射关系,即每一个资源实体都有与其对应的责任组织单元,该组织单元负责对此资源实体的使用和维护。
可视化工作流建模工具WorkFlowEditor设计与实现袁华;刘鹏;欧阳宁;莫建文【摘要】针对企业业务过程建模的需求,分析目前典型的工作流过程建模方法,并结合工作流管理联盟提出的XPDL过程定义语言,设计一种可视化工作流建模工具WorkFlowEditor.依据"问题分离"原则,对WFMC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元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建立的模型具有易修改、元素可重用等特点.针对建模元素可扩展性的需求,通过定义建模元素类的通用接口和设计一种动态加载方案,在很好地方便企业用户定制建模元素的同时又不需要修改建模工具.针对多任务多分支环境下复杂的流程编辑问题,设计了一种有限状态机(FSM)模型,实现了复杂编辑动作的实时性处理和灵活控制,降低了时间复杂度,并且实现模块化编程,很好地实现了流程的建模.【期刊名称】《微型机与应用》【年(卷),期】2016(035)006【总页数】5页(P15-18,22)【关键词】工作流模型;可视化建模;XPDL;有限状态机【作者】袁华;刘鹏;欧阳宁;莫建文【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因此本文在“基于活动网络的建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引入EPC模型的“路由逻辑”来描述过程模型,即给非专业的人士以直观的表示又可以描述复杂的流程。
采用工作流管理联盟提出的“扩展标记流程定义语言(XML Process Definition Language, XPDL)[9]”过程定义语言来定义过程模型,它为工作流模型的开发和运行环境之间提供了形式上的分离[10]。
利用建模元素类与操作类分离及预留扩展接口等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11],建模工具WorkFlowEditor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通用性,并且引用有限状态机(Finite State Machine, FSM)[12]编程思想对编辑动作的控制进行实时性处理。
软件过程模型(软件开发模型)软件过程模型也称为软件开发模型,它是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典型的软件过程模型有瀑布模型、增量模型、演化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形式化⽅法模型、统⼀过程(UP)模型、敏捷⽅法等。
1、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瀑布模型是将软件⽣存周期中各个活动规定为依线性顺序连接的若⼲阶段的模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与维护。
它规定了由前⾄后、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逐级下落。
如下图所⽰。
瀑布模型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提供了⼀种有效的管理模式,根据这⼀模式来制订开发计划,进⾏成本预算,组织开发⼒量,以项⽬的阶段评审和⽂档控制为⼿段有效的对整个开发过程进⾏指导,因此它是以⽂档为驱动,适合于软件需求很明确的软件项⽬的模型。
优点是容易理解,管理成本低;强调开发的阶段性早期计划及需求调查和产品测试。
缺点是客户必须完整、正确和清晰的表达他们的需要,⽽这往往⼜不可能;在后期很难评估项⽬的进度状态;对项⽬的风险控制能⼒弱。
2、增量模型(Incremental Model)增量模型融合了瀑布模型的基本成分和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它假设可以将需求分段为⼀系列增量产品,每⼀增量可以分别开发。
该模型采⽤随着⽇程时间的进展⽽交错的线性序列,每⼀个线性序列产⽣软件的⼀个可发布的“增量”,如下图所⽰。
当使⽤增量模型时,第⼀个增量往往是核⼼的产品。
客户对每个增量的使⽤和评估都作为下⼀个增量发布的新特征和功能,这个过程在每⼀个增量发布后不断重复,直到产⽣了最终的完善产品。
增量模型强调每⼀个增量均发布⼀个可操作的产品。
增量模型作为瀑布模型的⼀个变体,具有瀑布模型的所有优点。
此外还具有如下优点:第⼀个可交付版本所需要的成本和时间很少;开发由增量表⽰的⼩系统所承担的风险不⼤;由于很快发布了第⼀个版本,因此可以减少⽤户需求的变更;运⾏增量投资,即在项⽬开始时,可以仅对⼀个或两个增量投资。
使用UML活动图进行复杂业务流程建模与优化案例分析与效果评估与实践总结与后续改进方法提出在当今信息时代,企业的业务流程变得越来越复杂。
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许多企业开始采用UML活动图进行业务流程建模与优化。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探讨使用UML活动图进行复杂业务流程建模与优化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最后,我们将总结实践经验并提出后续改进的方法。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UML活动图。
UML活动图是一种用于描述业务流程的图形化工具,它可以清晰地展示业务流程的各个步骤和活动之间的关系。
活动图由活动、控制流、对象流和决策节点等元素组成。
通过使用活动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业务流程,并发现其中的问题和瓶颈。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如何使用UML活动图进行复杂业务流程建模与优化。
假设我们有一个电商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购买商品。
首先,用户需要登录到平台并浏览商品目录。
然后,用户可以将商品添加到购物车并进行结算。
最后,用户需要选择支付方式完成支付。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使用UML活动图来描述整个购物流程。
在活动图中,我们可以使用矩形框表示活动,使用箭头表示控制流。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矩形框表示“登录”活动,使用箭头表示用户从“登录”活动到“浏览商品目录”活动的控制流。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决策节点来表示用户在某个步骤需要做出的决策,例如选择支付方式。
通过这样的建模方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购物流程的步骤和顺序。
在建模完成后,我们可以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
通过分析活动图,我们可以找出一些潜在的问题和瓶颈。
例如,我们可能发现用户在登录过程中需要输入过多的信息,导致流程变得繁琐。
为了优化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入单点登录功能,让用户只需输入一次登录信息即可访问整个平台。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引入并行处理来提高效率,例如在用户结算时同时进行库存检查和订单生成等操作。
在优化完成后,我们需要对优化效果进行评估。
我们可以通过收集数据和用户反馈来评估优化的效果。
UML各章习题第1、2章面向对象与UML1.简述统一建模语言(UML)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种绘制软件蓝图的标准语言。
可以用UML对密集型软件系统的制品进行可视化详述和文档化。
U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可视化建模语言(1分)。
它融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
它的作用域不限于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1分),还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1分)。
UML的作用是用图的形式从静态和动态方面来全面描述将要开发的系统(2分)。
2.简述面向对象分析方法(OOA)的5个基本步骤1)、识别对象,识别对象包括标识潜在的对象和筛选对象两步(1分)2)、识别对象的属性(1分)3)、识别对象的行为(1分)4)、识别对象所属的类(1分)5)、定义主题词(1分)3、什么是高内聚度?高内聚度是对一个类中的各个职责之间相关程度和集中程度的度量。
一个具有高度相关职责的类并且这个类所能完成的工作量不是特别巨大,那么它就具有高内聚度。
包括两个含义:一、不要给一个类分派太多的职责,在履行职责时尽量将部分职责分派给有能力完成的其它类去完成。
二、不相关的职责不要分派给同一个类。
4、什么是对象间的可见性答:可见性(Viibility)指的是一个对象能够“看到”或者引用另一个对象的能力。
5、领域建模的步骤有哪些?答案:列出候选的概念类;画出领域模型图;加入概念类间的关联;加入概念类的属性。
6、什么是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SDLC,SytemDevelopmentLifeCycle)是软件的产生直到报废或停止使用的生命周期,周期内包括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总体描述、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与运行、维护升级到废弃等阶段。
这种按时间分程的思想方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思想原则,即按部就班、逐步推进,每个阶段都要有定义、工作、审查、形成文档以供交流或备查,以提高软件的质量。
7、什么是软件开发生命期?软件开发生命期是指软件产品从考虑其概念开始,到该产品交付使用为止的整个时期。
《软件需求分析》习题集《软件需求分析》课程组编2012 年 4月目录一、单项选择题⋯⋯⋯⋯⋯⋯⋯⋯⋯⋯⋯⋯⋯⋯⋯⋯⋯⋯2二、填空题⋯⋯⋯⋯⋯⋯⋯⋯⋯⋯⋯⋯⋯⋯⋯⋯⋯⋯⋯⋯5三、判断题⋯⋯⋯⋯⋯⋯⋯⋯⋯⋯⋯⋯⋯⋯⋯⋯⋯⋯⋯⋯9《软件需求分析》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1 、软件生产中产生需求问题的最大原因在于对应用软件的()理解不透彻或应用不坚决。
( A)复杂性( B )目的性( C)模拟性( D)正确性2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保证需求的()。
(A)目的性和一致性( B )完整性和一致性(C)正确性和目的性( D)完整性和目的性3 、系统需求开发的结果最终会写入()。
(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前景和范围文档( C)用户需求说明( D)系统需求规格说明4 、现实世界中的()构成了问题解决的基本范围,称为该问题的问题域。
( A)属性和状态( B)实体和状态(C )实体和操作( D )状态和操作5 、功能需求通常分为三个层次,即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
( A)硬件需求( B )软件需求(C )质量属性( D)系统需求6、比较容易发现的涉众称为初始涉众,又称为(),通常包括客户、管理者和相关的投资者。
( A)关键涉众( B)涉众基线( C)普通涉众( D)一般涉众7、如果在最终的物件( Final Artifact )产生之前,一个中间物件( Mediate Artifact)被用来在一定广度和深度范围内表现这个最终物件,那么这个中间物件就被认为是最终物件在该广度和深度上的()。
( A)模拟( B)构造(C )原型( D)模型8、按照使用方式进行分类,原型可分为:演示原型、()、试验原型和引示系统原型。
( A)非操作原型(B)系列首发原型(C)选定特征原型(D)严格意义上的原型9、按照功能特征进行分类,原型可分为:()、非操作原型、系列首发原型和选定特征原型。
( A)拼凑原型( B )样板原型( C)纸上向导原型( D )严格意义上的原型10、按照开发方法进行分类,原型可分为:演化式原型和抛弃式原型,其中抛弃式原型又被细分为()。
软件项目开发流程RUP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统一软件过程)是一个面向对象且基于网络的程序开发方法论。
根据Rational(Rational Rose和统一建模语言的开发者)的说法,好像一个在线的指导者,它可以为所有方面和层次的程序开发提供指导方针,模版以及事例支持. RUP和类似的产品--例如面向对象的软件过程(OOSP),以及OPEN Process都是理解性的软件工程工具--把开发中面向过程的方面(例如定义的阶段,技术和实践)和其他开发的组件(例如文档,模型,手册以及代码等等)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一、六大经验迭代式开发.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就想完全、准确的捕获用户的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需求在整个软件开发工程中经常会改变。
迭代式开发允许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需求可能有变化,通过不断细化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迭代式开发不仅可以降低项目的风险,而且每个迭代过程以可以执行版本结束,可以鼓舞开发人员。
管理需求。
确定系统的需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开发人员在开发系统之前不可能完全详细的说明一个系统的真正需求。
RUP描述了如何提取、组织系统的功能和约束条件并将其文档化,用例和脚本的使用以被证明是捕获功能性需求的有效方法。
基于组件的体系结构.组件使重用成为可能,系统可以由组件组成。
基于独立的、可替换的、模块化组件的体系结构有助于管理复杂性,提高重用率。
RUP描述了如何设计一个有弹性的、能适应变化的、易于理解的、有助于重用的软件体系结构。
可视化建模。
RUP往往和UML联系在一起,对软件系统建立可视化模型帮助人们提供管理软件复杂性的能力。
RUP告诉我们如何可视化的对软件系统建模,获取有关体系结构于组件的结构和行为信息。
项目管理论坛验证软件质量。
在RUP中软件质量评估不再是事后进行或单独小组进行的分离活动,而是内建于过程中的所有活动,这样可以及早发现软件中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