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1例
- 格式:pdf
- 大小:231.17 KB
- 文档页数:2
二十一世纪人工髋关节发展的新趋势X副教授前言:关节置换术arthroplasty一词源自于arthro和希腊语plassein,所谓关节置换是指因为创伤或疾病(关节炎造成关节僵直不适时,采用外科手术再造能活动的关节。
早在100年前人们即提出了人工关节置换的概念。
1930年代以前只有半髋关节置换术(hemi-arthroplasty只能修补关节炎面。
1930年代Wiles设计并完成第一例全髋关节置换术。
1937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Smith-Petersen采用了生物惰性较好的钴铬钼合金(Vitallium制成的金属杯并进行推广使用。
1939年Wiles设计了全金属的全髋关节,被称为现代全髋关节置换的先驱。
1941年,Moore和Bohlman设计了自锁型人工股骨头。
Urist Mcbride改变了关节置换的间隔原则,首先采用将髋臼杯用钉子固定在髋上,成为今天髋臼设计的雏型。
进入1960年代,以英国John Charnley为代表,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方面,确定了金属与超高分子聚乙烯的搭配应用,组成低磨损的全髋关节(low-friction Arthroplasty, L.F.A.,这种搭配应用一直延续至今日,因而被誉为“人工髋关节”之父。
有柄人工髋关节:存在的问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虽然有一些无法避免的并发症,可是往往是患者重新站起来的“唯一”治疗方法。
有史以来人工髋关节就是“有柄”的,为了要把人工髋关节的“柄”插入髓腔,手术的第一刀就是必须要将股骨头及完好的股骨颈全部切除。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是否就是唯一的手术方法?更何况“有柄”的人工髋关节在术后经常会伴随着无法悻免的并发症,例如骨溶解、骨吸收、松脱(loosening、“有柄”人工髋关节的“柄”下沉、髓腔内感染、股骨干骨折、股骨疼痛及步行困难等,以致于到最后只有返修,置换上更大、更长的“有柄”人工髋关节。
那么,伴随着“有柄”的人工髋关节之并发症为什么无法悻免呢?那是因为,施行“有柄”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时必须要将正常的股骨颈切除,而术后留下来的股骨颈无法将身体重量所产生的压力和拉力顺利地从股骨颈分散到股骨的骨干。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在中青年患者中的综合应用价值研究黄启明;白永胜;黄小强【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在中青年患者中的综合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中青年骨性关节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
患者治疗前进行解剖学评估和影像学X射线检测,在患者经治疗后进行随访观察,观察有无并发症并评定疗效。
结果:经随访发现,治疗组患者假肢移位、脱位、松动等现象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早期股骨颈骨折、残余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感染、、跛行、血管神经受损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在中青年患者中应用广泛,其有效的控制了早期翻修率,未损坏骨髓腔,保持了原始髋关节形态。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2页(P1203-1204)【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中年人;青少年【作者】黄启明;白永胜;黄小强【作者单位】陕西省吴起县人民医院骨科;陕西省吴起县人民医院骨科;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是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改善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早期颇高的翻修率的治疗缺点[1]。
为研究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在中青年患者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我院于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对44例患者采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法,观察评估其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采取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的中青年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两组,其中治疗组:44例(男29例,女15例),年龄24~50岁,平均42.5±2.8岁;对照组:44例(男29例,女15例),年龄25~49岁,平均41.8±3.7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以(P >0.05),具有可比性。
全髋置换术对于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治疗被认为是21世纪骨科手术最伟大的突破之一。
但对于青年男性的终末期髋关节疾病,因其较高的活动量以及功能要求,一直是治疗难点,也是对治疗学的挑战。
该类患者在一生中可能面临着多次的翻修术,而采用传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会对再次翻修造成较大的困难。
Dorr等[1]报道45岁以下由于股骨头坏死或骨关节炎而行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的患者,疗效差,平均随访16.2年,临床满意度仅为27%,翻修率为67%,其中30岁以下的骨关节炎患者翻修率高达82%(30~45岁为56%);而未翻修的患者中又有81%即将需要翻修。
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具有许多理论上的优势。
全髋表面置换(HRA)是指一种保留股骨近端骨量的髋关节置换术。
其优点包括骨量的保留、股骨头颈的保留和精确的生物功能修复所带来的功能改善、翻修率和脱位率的降低、更接近正常的股骨负荷及应力遮挡的减少,以及未进入股骨的骨髓腔操作带来的脂肪、空气栓塞概率的降低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9月至2011年9月本科对32例青年男性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患者共35髋施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原发疾病包括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AS)累及髋关节、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伴骨性关节炎等。
年龄21~50岁,平均36岁。
假体采用Zimmer Durom TM系统、Depuy ASRTM系统以及Smith&Nephew公司髋关节置换系统(商品名:Birmingham),3种假体均为混合固定型,其中6例6髋采用Depuy ASR TM系统,1例1髋采用Birmingham,其余25例28髋均采用Zimmer Durom TM系统。
1.2手术方法术前根据X射线片用模板测量以初步确定假体尺寸。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入路采用后外侧入路。
充分暴露后将股骨头脱位,测量股骨头与股骨颈直径,确定股骨头中心,标记中心点后沿股骨颈中心轴线置入导针,保证颈干角在约140°安装桶状锉测量器,围绕股骨颈旋转测量器,确保不会形成股骨颈切迹后以桶状锉磨股骨头,髋臼处理要点同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T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