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孔子与老子同步测试3(岳麓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3
孔子与老子1.此刻我国大力提议“以德治国”思想,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弘扬儒家学说中的() 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B.农本思想C.有教无类思想D .“民为贵,君为轻”思想A2.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 ()A .周礼B.友善的人际关系C.礼貌待人D.封建社会的统治序次A3.史册记录,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迫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
这表现了孔子()A .以人为本的思想B.无为的思想C.以理服人的思想D.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思想A4.孔子认为教育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场面,这反响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A .启示引诱B.次序渐进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D5.《论语·颜渊》:“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以下主张或言论,吻合其“礼”的思想是( )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 .依照“忠恕”之道C.为政以德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6.以下列图说明孔子的授课理念是()A .有教无类B.启示式授课C.温故而知新D.见义勇为于师B7.《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反响出()A.孔子重申道德的作用B.老子重视法律C.老子主张适应自然D.老子哲学中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C8.“天下莫纤弱于水,而攻刚毅者莫之能胜。
”——《老子》。
以上言论反响的思想是()A .唯物论思想B.辩证法思想C.无为而治思想D.民本思想B9.面对乱世,孔子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度,但其政治理念最后破灭于现实眼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A.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款待孔子C.孔子的儒学思想走开当时的社会现实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C10.《道德经》记录:“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1课孔子与老子1.四川大学教授、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谢谦说:“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重人生、重亲情、重人伦、重和谐。
”孔子思想中“重人伦”的表现主要是( )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2.《论语》载,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A.启发诱导 B.学思结合C.因材施教 D.温故知新3.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4.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 )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5.某人到青岛崂山旅游,看到岩石上刻有老子的《道德经》。
石刻上会出现的内容是(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B.“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6.某学生为了记忆方便,称我国古代史上一位著名思想家为:思想上“矛盾”,政治上“无为”。
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A.孔子 B.孟子C.韩非 D.老子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论语·为政》材料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二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他们关注的共同点是什么?8.孔子政治主张中的核心内容在其教育思想上最主要的体现是( )A.“中庸之道” 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 D.创办私学9.某学者在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待人学儒家,要做到( )A.兼爱,即爱无等级差别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10.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这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第1课孔子与老子一、选择题1.“在孔子看来,人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彼此的关系如何”。
为此,孔子提出了() A.仁者爱人B.有教无类C.为政以德D.敬鬼神而远之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孔子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能说明此观点的是“仁者爱人”的社会伦理观,A 项正确;B项是孔子的教化主见,C项是孔子的政治主见,D项是孔子的鬼神观,都与材料信息不符。
2.《论语·颜渊》:“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下列主见或言论,符合其“礼”的思想的是()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遵循“忠恕”之道C.为政以德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案A解析“克己复礼”是复原周的礼制,事实上就是维护周的等级名分制度。
而B、C、D三项都是孔子“仁”的思想。
3.四川高校教授、中国民俗文化探讨所探讨员谢谦说:“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重人生、重亲情、重人伦、重和谐。
”孔子思想中“重人伦”的表现主要是()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D.“有教无类”答案B解析“人伦”是指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等级关系。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就是指遵守西周时的等级制度。
4.《论语·先进》中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述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
”材料中蕴含的思想是()A.以民为本B.人性本善C.反对迷信D.注意现实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的意思是:一个人假如对如何与人相处都不清晰、连现实生活都无法正确对待的话,又如何能够处理与虚幻的鬼神以及死亡之间的关系,概括地说就是要求人们首先要注意现实。
故选D项。
5.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精确的一项是()A.主见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主见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实施仁政C.主见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主见教化“有教无类”答案B解析“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材料中“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说明统治者要有“五常”,材料中描述的是五种道德规范,不是人际关系,解除A项,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高中历史孔子与老子同步练习岳麓版必修3学习目标: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认识他们的思想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地位。
学习纲要:一、孔子的学说1、历史地位:孔子是春秋期间的_思想家_、_政治理论家_和_教育家_,是_儒家学派_的首创人。
2、哲学思想孔子思想系统的中心是_“仁” _和_“礼” _,其主要内容是_“仁者爱人” _和_“克己复礼”_。
(1)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_体察民情_,反对_苛政和随意刑杀_;倡议_宽泛地理解和体谅别人_,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固社会次序。
孔子以为要实现“爱人” ,一定依据“ _忠恕_” 之道。
(2)孔子讲的“克己复礼” ,是说做人要_控制自己_。
孔子追求“礼”,是西周期间的_等级名分_制度。
为了实现“礼” ,孔子进一步提出了_“正名” _的主张,即是_依据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杂的社会等级次序改正过来,达到光明正大、贵贱有序_,表现了他政治思想中_守旧_的一面。
3、政治主张(1)孔子倡议“_为政以德_”,要求统治者_珍爱民力_,用“德”教化百姓。
(2)主张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渐_改进政治_。
4、对鬼神的态度孔子对鬼神的态度存在持_思疑_态度,主张_对鬼神敬而远之_。
5、教育思想(1)主张“_有教无类_”。
招收学生,不分贵贱,使受教育者的范围的到扩大。
(2)主张“_因材施教_”。
针对学生的不一样特色,采纳特别的方法启迪指引。
(3)要修业生在学习上要_脚踏实地_,“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 4)主张学习要_频频复习,要有恒心,坚韧不拔_。
“温故而知新” 。
(5)主张把_学与思_联合起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6)鼓舞学生独立思虑,敢于坚持正确建议,“_见义勇为师_”。
6、影响孔子的思想在当时_并未遇到太多重视_,以后经过_历代学者_的弘扬和_统治者_的改造,渐渐形成完好的_儒家思想系统_,成为_中国传统文化_的主流。
其广博精湛的文化品行,在世界文化史上拥有重要影响。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1课孔子与老子一、综合题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指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A.《春秋》B.《尚书》C.《论语》D.《道德经》解析:《论语》是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最能体现儒家思想。
答案:C2.孔子常常教导他的弟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反映出,孔子( )A.提倡为政以德B.主张因材施教C.主张用“礼”规范人们的言行D.不迷信鬼神解析:孔子言论的意思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C项与之相符。
答案:C3.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提倡( )A.启发诱导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诲人不倦解析:题干材料的意思是资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对他们讲授上等的学问,资质中等以下的人就不可以对他们讲授上等的学问,即针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
答案:C4.孔子曾有短暂的从政生涯,其后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
主要是由于( )A.孔子在各诸侯国没有丝毫政治影响力B.儒家思想不适应各国诸侯需要C.诸子百家的宣传使各诸侯国无所适从D.孔子来去匆匆其宣传苍白无力解析:孔子主张恢复礼治社会,主张“仁”,这显然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
答案:B5.(原创)老子在春秋时期创立了道家学派。
“道”指的是( )A.治理国家之道B.为人处世之道C.自然运行的规律D.世界万物的本原解析: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其“道”指的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答案:D6.瑞典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斯1988年在巴黎演讲时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 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孔子的“智慧”主要包括(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克己复礼”③“仁者爱人”④“无事取天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④是老子的思想主张。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
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A.“为政以德”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D.“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2.老子和孔子思想主张的相似之处是A.主张体谅百姓B.主张恢复周礼C.否认”天命论”D.强调贵贱有”序”3.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D.“制天命而用之”4.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百家争鸣趋于合流B.社会长期动荡不安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建立5.老子和孔子思想主张的相似之处是A.主张体谅百姓B.主张恢复周礼C.否认”天命论”D.强调贵贱有”序”6.《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能言,男唯女俞。
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
九年教之数日。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材料说明古人早期家庭常规教育()A.重视伦理道德规范的训练B.日常行为的教育成人化C.以传授生活技能为核心D.强调知识忽视道德教育7.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
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
”如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
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这实质上反映了()A.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B.社会的进步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8.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孔子除了是位披着泥古服装的创新者外,还是他所处时代的孩子,但对于……令人尊敬的大哲人孔子所处的时代,他却只能给予南辕北辙的解释。
训练1 孔子与老子一、选择题1.近年来孔子学院已遍及五大洲。
而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
由此看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伏尔泰不可能了解到孔子的思想B.从图中孔子学院的汉字标识看,其主要职责是推广汉语而非仅介绍孔子C.孔子学院的建立是孔子“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实践D.《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开始流传前,欧洲人不可能了解到孔子的思想2.孔子对待天命鬼神的态度是①主张应该“敬鬼神”②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③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④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右图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A.“有教无类”B.启发式教学C.“温故而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4.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
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 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此中“智慧”是指A.“兼爱”和“尚贤” B.“仁”和“德治”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5.有人说:“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
”其主要依据是A.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风气B.儒家思想一直被古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C.儒家思想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D.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6.《老子》一书中有“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主张小国寡民B.反对人际交往C.不利于社会发展D.主张积极革新7.下列有关老子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认为“道”是构成世界的本原②代表新兴封建主的利益③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④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8.下图反映了老子的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B.“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C.“天道自然”的哲学思想D.矛盾对立转化的辩证法思想二、非选择题9.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地改造和重塑,延续下来的仁爱和谐、敬长知礼、奋发图强等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的国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孔子和老子同步练习1.下图所示人物是……………………………………()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颜回2.孔子主张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
为此要求……………………………………………………()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君君、臣臣、父父、子子C.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D.性相近也3.下列哪一主张说明孔子思想保守……………………………………………………()A.仁 B.忠恕 C.正名 D.有教无类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是……………………()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独立思考 D.学思结合5.打破了“学在官府”垄断局面的是……………………………………………………()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6.阅读材料:材料一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材料二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材料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材料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请回答: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②材料一、材料二中所说的“礼”指什么?为实现“礼”孔子提出的主张是什么?哪则材料符合此主张?③材料四体现了孔子什么教育理念?7.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8.老子思想中的精华部分是……………………………………………………………()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理想C.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唯物主义思想9.右图文献是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此帛书是……………………………………………………()A.《论语》 B.《道德经》C.《庄子》 D.《诗经》10.老子主张无为,希望退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在当时反映了…………………………………………………()A.新兴地主的要求 B.富裕商人的要求C.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 D.手工业者的要求11.“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第1课孔子与老子同步检测1.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其核心思想是()A.以德服人B.“仁”C.克己复礼D.仁政解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根据材料强调“为政以德”“爱惜民力”等可知为“仁”的思想。
答案:B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A.“仁”和“礼”B.“仁”和“为政以德”C.“克己复礼”D.“忠恕之道”解析:孔子的民本思想指的是“仁”,即反对苛政,主张“为政以德”,体现了孔子对百姓的重视。
答案:B3.《论语》载,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A.启发诱导B.学思结合C.因材施教D.温故知新解析:材料的大意是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这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答案:C4.“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重人生、重亲情、重人伦、重和谐。
”孔子思想中“重人伦”的表现主要是()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D.“有教无类”解析:“人伦”是指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等级关系。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就是指遵守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
答案:B5.如图是戴帝王冠的孔子像,这说明()A.孔子的地位无比崇高B.经考订孔子曾经做过鲁国国君C.孔子曾想谋反称帝称王D.孔子拥有帝王的权力解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后世给孔子戴上“帝王冠”,是对孔子的尊敬。
答案:A6.“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
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教育主张是()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不耻下问D.当仁不让解析:从材料中的“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可以得出B项正确。
答案:B7.西安世园会会徽“长安花”是由三、四、五、六边形自然花瓣组合而成的“百花吉印”,其构思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和老子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指出,在封建时代,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
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
这一理论()A. 为君主天人感应提供理论保障 B. 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的依据C. 阐述了君主受命于天的合理性D. 糅合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主张2.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3.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官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A. 在理论上求同存异B. 最终达到殊途同归C. 均为稳定统治服务D. 有相互融合的特点4.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
这说明儒家()A. 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 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C. 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D. 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5.学者评价战国某一学派时说“他们关心的是改革社会……用武力统一国家……法律是专为促进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制定的。
”该学派是()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6.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道,以吏为师。
”这名话反映的是()A. 儒家的思想B. 道家的思想C. 墨家的思想D. 法家的思想7.孔子和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他们的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 人与自然的关系B. 人与人的关系C. 国与国的关系D. 夷夏关系8.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载:“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第一课《孔子与老子》课后测试一、单项选择题。
()1、孔子主张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
为此要求:A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C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D 性相近也()2、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A 和谐的人际关系B 礼貌待人C 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D 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3、下列观点符合儒家学派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的是: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因桀亡”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4、孔子对待天命鬼神的态度是①主张应该“敬鬼神”②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③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④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5、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 “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B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 “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 “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兵家()7、下列表述能够反映孔子思想核心的是:A “克己复礼”,“贵贱有序”B 以爱人之心调解和和谐社会人际关系C “民贵君轻”,“政在得民”D 主张逐步改良认为历史是不断演进的()8、“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这种观点属于:A 孔子的“仁”学思想B 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C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D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9、“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平之相盈也。
”以上论述属于下列哪一派观点: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墨家()10、老子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A 强调人们必须遵守社会秩序,要克制自己B 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C 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D 指出任何事务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二、非选择题。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作业 1 《第1课孔子与老子》
A组基础题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持此观点的是()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2、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①“仁”②“礼”③“为政以德”④“有教无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3、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A、无为的政治主张 B
4
A.人与人的关系 B
C.国与国的关系 D
5
①“仁者爱人”
A、①②
B、①③ C
6
主张属于()
A.儒家思想 B
7
①“仁者爱人”②“无为而冶”③“为政以德”④“克己复礼”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
8.孔子思想中的“礼”是指
A、礼貌
B、礼器
C、法律 D 、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
9.以下哪种观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
A、“无为而治”
B、“守静”
C、“忠恕”之道
D、“天法道,道法自然”
B组综合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材料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材料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材料四“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谁的教育思想?体现的是怎样的教育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该思想家另外的教育思想。
(1)
11
国”
第一单元
作业1《第1课孔子与老子》
1——5ADDAB 6——9ABDC
10.(1)孔子。
材料一体现的是学习要实事求是的思想;材料二体现的是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的思想。
其他教育思想:1、主张“有教无类”的办学方法;2、主张“因材施教”;3、主张”“温故而知新”;4、同时主张学生要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
(2)老子。
材料三反映的是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材料四反映的是老子认为柔弱者生命力可能比刚强者还强的道理,也是辩证思想的体现。
其他思想观点:①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剔除了“天命”绝对权威;②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而“无事取天下”;③其消极思想史向往原始纯朴风气,同时主张统治者治理百姓“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11.(1)“德”的含义不同:孔子所谓的“德”,就是“三纲五常”的道德;现在党中央提倡的德则是一个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要求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2)“德治”和“法治”的关系不同:孔子提倡的“德治”是统治的基础,而“法治”只是治理国家的一种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