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版思品二上第三单元《我的家乡》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10
《我的家乡》教学设计《我的家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家乡的美丽景色,初步培养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学会看图用“许多”写—句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生字、新词,背诵全文。
难点:①比喻句的理解;②学习把句子写具体: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解题谈话,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我的家乡》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教学生字“乡”:家乡就是自己的家庭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你和你的爸爸、妈妈居住的地方。
你的家乡在哪里,能告诉老师吗?2.小朋友,你们都有白己可爱的家乡,今天课文中的这位小明友,也有自己的家乡,那么他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家乡又会怎么样呢?二、讲读课文。
1. 课文中“我”的家乡指的是哪里? (用简笔画画出课文中的村子)2.齐渎第1自然段,说说这1段主要讲什么(板书:美丽)(二)学习2、3、4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3段课文写了月亮湾的哪些地方。
(板书:后面、前面、河岸、河对面。
)请说说这些地方怎样的美丽:2.学习第2自然段,去看看村子后面有些什么。
指名读这一段课文。
(板画梨树、苹果树。
)展开想象,说说春天和秋天时山坡上的景色:3.齐读这一节课文;4.具体说说村子后面的美丽景色,美在哪儿,并用“”划出有关句子。
出示句子:│村子前面有河。
││村子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说说哪个句子好,为什么?(板画小桥、流水)出示句子:│河水流着。
││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
│一群鱼在河里游。
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河水很清││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5.出示课文的有关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说月亮湾村子前面的情况。
6.了解河岸上的景色。
板书:桃花、农田。
板画:桃花、农田、厂房;)出示句子:│河岸上栽着许多桃树: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讨论理解,字、词训练:给“栽”换一个近义词:一片火红的朝霞指什么?上面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说说写桃花开的时间、样子,颜色的词分别是哪一些。
《我的家乡》教案《我的家乡》教案(通用1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家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家乡》教案 1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家乡的美丽景色,初步培养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确良2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朝”和“倒”的字音,了解字义;理解“家乡、月牙、倒映、河岸、火红、朝霞、绿油油、农田”等词之意。
3、学会看图用“许多”写一句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有关的词义;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出示“家乡”,读准字音,理解意思。
(家乡就是自己的家庭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
)2、老师的家乡在杭州,谁来说说你的家乡在哪里?3、揭题,提出问题。
出示:7我的家乡(齐读)“我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家乡又怎么样呢?二、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哪一段告诉我们”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个怎样的地方?指名读第一段。
2、哪风段是具体写家乡的.美丽?指名读2、3、4段。
3、齐读全文。
三、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读课文,遇到带有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
读准字音。
2、认清字形,怎么记住这些字,再想想词义。
3、一边读课文,一边看看课文上的插图,想想叶一段告诉我们“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个怎样的地方?哪几段具体介绍家乡的美丽?四、检查字词。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乡、苹、映(后鼻音)栽(平舌音)、绕、朝(翘舌音);多音字:朝、倒2、字形分析。
绕:左右结构,注意右上不要加点,右下是“兀”,不是“几”。
霞:上下结构,上扁下大。
3、词义理解。
理解词义的方法。
看图理解:绕(围),河岸、(河边的陆地);用近义词理解词语:许多(很多)、缓缓地(慢慢地);分析词素来理解:朝霞——朝,早晨;霞,云霞;朝霞就是早上日出时东方火红的云霞。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
2.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与气候2. 家乡的历史与文化3. 家乡的特色与名人4. 家乡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5. 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家乡的历史文化,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特色与名人。
4.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家乡的看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家乡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学生分组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并进行分享。
3. 探究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学生分组研究家乡的历史文化,了解家乡的特色与名人,进行成果展示。
4. 探究家乡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学生分组调查家乡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分析其保护意义,进行分享。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行动意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能够熟练地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
2. 学生能够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出保护家乡环境的建议。
3. 学生掌握了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小组协作顺畅,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七、教学准备工作1. 教师准备家乡的相关资料,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
2. 学生准备家乡的特色与名人案例,以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调查报告。
3.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山东人民版思品二上《我的家乡》教学设计第三单元我的家乡单元分析:本单元共设计了“美丽的家乡”、“家乡面貌新”、“我为家乡做点事”三个活动主题。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知道家乡在哪里,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并能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感知——情感——行为的层次来呈现。
通过让学生感受家乡景色的美丽,家乡的发展变化,从而产生爱家乡的情感,并且把这种情感转化为力所能及的行为。
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上,突出了活动性。
如在“美丽的家乡”主题中,设计了“说说、写写、画画我的家乡”这一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
本单元所有材料、活动都紧紧围绕“爱家乡”这一情感中心,大量的真实图片、美文、活动设计都渗透着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初步树立建设家乡的远大志向。
2、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3、引导学生尝试用参观、调查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宁阳的特产、风景名胜等。
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建设家乡的情感。
难点: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家乡的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检查预习:回答问题:“玉米可以做成哪些食品?如何了解一种食品是不是由玉米制作而成?”教学内容:32-33页活动主题:多样的玉米教学方法与措施:单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有关宁阳新貌的资料和优秀家乡人的事迹。
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单元实践活动:“可爱的家乡”展示会、为家乡设计广告课时划分:美丽的家乡 3课时家乡面貌新 2课时我为家乡做点事 3课时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秋季里,在我们这里收获的粮食作物是以玉米为主,对于玉米的一些常识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我们再来共同回顾一下。
(1)提问:一棵玉米杆上可以长几个玉米?现在收割玉米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2)学生回答:一棵上面最多生长3个,但是最常见的情况是只长一个。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产业等。
(2)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变迁和发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家乡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变迁和发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2. 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3. 利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特点和产业。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家乡的基本信息,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美景。
(2)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家乡信息。
2. 探究家乡的基本情况(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产业等。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整理家乡的基本情况。
3. 对比家乡的变迁和发展(1)教师展示家乡过去和现在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比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家乡的发展变化。
4. 分析家乡的产业特点(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主要产业和发展优势。
(2)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家乡的产业特点。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对家乡发展的建议。
六、教学活动1. 学生展示家乡特色文化(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家乡的特色文化进行展示,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2)各小组展示过程中,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在展示结束后进行评价。
2. 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思考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我为家乡做点事》山东人民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三单元:我的家乡第三课我为家乡做点事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时间:2012年11月14日星期三第四节2012年11月19日星期一第五节教案设计: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中心小学李敏单元概述:本单元设计了美丽的家乡、家乡面貌新、我为家乡做点事三个活动主题。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知道家乡在哪里,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并能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本单元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初步树立建设家乡的远大志向;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教学重点是: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家乡难点是:培养学生热爱学生的思想情感。
“我为家乡做点事”由“我是家乡的小主人”“小主人在行动”两个主题活动组成。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枣庄人,正在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鲁南煤城,从而使学生萌发尊重劳动人民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歌曲《美丽的台儿庄》。
这首歌同学们知道是赞美什么的呢?师引导:家乡景色美,家乡面貌新。
你们知道是谁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这样美丽? 【设计意图:以歌颂自己家乡的歌曲入手,更加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让学生容易走进自己的家乡,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二)汇报课前成果,交流展示1.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都是谁为家乡建设做出的贡献。
2.展示老师布置的作业。
即“我的家乡我来画”和“我的家乡我介绍”。
(课前老师设计的作业纸,要求学生可以画你家乡比较熟悉的风景、名胜,也可以是一般的街道、楼房或桥梁等。
不会画的同学可以收集一些图片或照片。
不过,一定要有图片的说明,即“我的家乡我介绍”。
)学生进行展示和介绍,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按照生活教育的观点,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活动(三)进一步渲染家乡1.播放第二首歌曲《大海啊,故乡》,同学们可以跟着一起歌唱。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2. 家乡的历史文化3. 家乡的风俗习惯4. 家乡的特色美食5. 家乡的自然风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家乡的实例为例,进行分析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概念,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的了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特色美食、自然风光等。
3. 案例分析:教师以家乡的实例为例,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
4. 小组合作: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搜集家乡的资料,进行合作交流。
5.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意识。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2. 学生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关于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特色美食、自然风光等方面的资料。
2. 图书资源:有关家乡的书籍、图片等。
3. 视频资源:关于家乡的宣传片、纪录片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特色美食、自然风光等。
2. 第二课时: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搜集资料,进行交流讨论。
3. 第三课时:成果展示,学生分享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初步树立建设家乡的远大志向。
行为与习惯: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参观、调查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物产资源。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前调查搜集家乡新旧变化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向家长了解家乡有哪些变化,搜集家乡新旧变化资料(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
)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我的家乡》今天我们一起来说说关于我们家乡的那些人,那些事。
二、学习新课1.先说说你对自己家乡的了解(胜利油田、海产品、冬枣......)2.师出示地图,请你在地图上标出我们家乡的地理位置3.师出示小练习我的家乡在---------省--------市--------区(县)--------乡(镇)----------村请学生准确说出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4.师出示家乡代表性景物,你认识它们吗?请你说出名称,风力发电冬枣思考:冬枣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水果,说说冬枣的特点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冬枣广告宣传片请你也为家乡的冬枣写一句广告语吧!5.关于家乡的特产真是数不胜数,出示图片,请你从图片中找出我们家乡的特色产品好吗?6.我们的家乡不但物产丰富,还有悠久的“红色文化”历史呢!板书红色文化出示视频资料《历史文化在基层,黄河故里老鸦村》看了视频之后,你想到了什么?7.关于我们的家乡,有说不尽的故事,吃不完的特产。
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招商引资政策的发展,各种工厂拔地而起,蓝色经济开发区成为我们河口一道靓丽的风景,它为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就业岗位,也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水平。
出示蓝色经济开发区照片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方面,经济开发区工厂的建设为我们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出示环境空气报告。
出示视频资料,了解“雾霾”三、知识拓展面对家乡的现状,你能为我们家乡的环境建设献计献策吗?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师总结:和谐共处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爱护自然四、课后作业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画画、照片、快板等方式)介绍我们的家乡,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我们的家乡。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2. 家乡的历史文化3. 家乡的风俗习惯4. 家乡的名人5. 家乡的发展变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家乡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发展变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家乡的相关问题。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分享家乡的信息。
3.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家乡的实例,深入了解家乡的特点。
4. 采用课堂讨论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热情。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家乡的资料,课堂上进行分享。
3. 课堂讨论:针对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家乡实例,让学生分析家乡的特点和发展变化。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家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家乡基本情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意识。
3. 评价学生对家乡风俗习惯的认同和尊重态度。
4. 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5. 评价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资料。
2. 家乡的名人传记、发展变化的相关报道。
3. 网络资源、图书馆书籍等可用于教学的参考资料。
4. 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乡土观念。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2. 家乡的历史文化3. 家乡的风景名胜4. 家乡的特色美食5. 家乡的风土人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和特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家乡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家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分组搜集家乡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家乡的风景名胜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特色。
4. 运用情境教学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让学生掌握家乡的位置特点。
3. 分析家乡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底蕴。
4. 欣赏家乡的风景名胜,让学生感受家乡的自然美和人文景观。
5. 品尝家乡的特色美食,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
6. 探讨家乡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体验家乡的独特魅力。
8.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家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家乡基本情况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评价学生对家乡风景名胜的特色和魅力的感受。
4. 评价学生对家乡特色美食的认知和喜好。
5. 评价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体验和理解。
七、教学资源1. 家乡的地图和图片资料。
2. 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料。
3. 家乡的风景名胜介绍。
4. 家乡特色美食的图片和资料。
5. 家乡风土人情的案例和故事。
八、教学准备1. 准备家乡的地图和图片资料,挂在教室墙上。
《我的家乡》教案点拨。
一、教学目标《我的家乡》这篇文章主要是阅读理解型文章,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当围绕着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展开。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设立以下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把握文章中的主题思想。
2.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和难点。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正确阅读理解文段。
4.学生能够从文章中认识到家乡的美好之处,增强对故乡的感情认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有哪些知识点和难点是需要关注和突出的。
对于《我的家乡》这篇文章来说,下面是一些可能需要关注的知识点和难点:1.生词和重点词汇2.理解文章中夹叙夹议的写作技巧3.领会文章中所表现的家乡情感和情调4.正确把握文章中的主题思想5.强化语言应用技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三、教学准备在教学准备方面,我们需要充分准备以下工作:1.教学材料:教材、课件、PPT等2.教学工具:黑板、笔、教具等3.教学环境:教室的整洁和安静4.教学经验: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准备自己的语言技能和教学经验,以便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针对小学生的心理,我们更可以采取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的,合理灵活地利用多种教学法和手段,满足教学目标的达成。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内容,推动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
2.情趣教学法:利用教材中生动、有趣的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3.独立学习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4.学案辅助教学法:辅导学生了解所用教学材料的内容、意义和价值,有益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和启发式教学的发挥。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1.前期准备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我们可以预先拟订一些开幕场景,例如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在故乡的经历,或者请孩子们聆听一首歌曲,或者寻找家乡的图片等。
下面是开课场景的一些例子:开课场景一教师:同学们,你们最近都去了哪些地方旅游呢?学生:我去过山东、北京等地方。
我为家乡做点事我佩服的同学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所佩服的同学,发现他(她)的优点。
为自己的学习榜样。
2、学会欣赏、赞美他人的优点,对照榜样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3、学会赞美他人,逐渐养成欣赏、赞美他人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赞美他人的语言。
2、在生活中养成欣赏、赞美他人的好习惯。
德育目标:养成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课件、优点放送卡、奖状。
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在一个班级里学习了一年了,在这一年里,你一定看到了同学的表现,那么,你认为咱班谁最棒?老师这里有几张奖状,我想把这几张奖状奖给咱们班的同学。
你认为到底应该奖给谁呢?1、第一张奖状是勇敢奖,奖给咱们班最勇敢的人。
2、第二张奖状是优点奖——奖给这个团结、进取的优秀班集体中,一个有优点并且能找到别人有优点的同学。
3、第三张是学习奖--奖给能努力学习别人优点的同学。
4、第四张是助人为乐奖——奖给平时热心帮助别人的同学,……同学们快快想想你最佩服谁,这些奖状分别该奖给谁?学生动脑思考,并在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经过一年的学校生活,小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小伙伴,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将感性认识逐渐抽象成对一个人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发现别人长处和优点并积极向别人学习的良好习惯)二、活动中明理: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很认真的找他人的优点,下面我们说说吧!注意:为同学找优点,小组成员发言要有秩序,不发言的成员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在别人讲述自己的优点时,数一数同伴为自己找到了几条优点。
然后,全班交流:你的同伴为你找到了几条优点?你有什么想法?是否很高兴?你以后将怎么做?你为你的同伴找了几条优点?你应该向他(她)学习什么?小结:每个人都有许多的优点,我们应该正确了解自己的优点,积极地发掘它,增强对自己的信心,争取更大进步!评价:同学们,你认为应该奖给谁呢?为什么?1、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原因。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爱我班一、我佩服的同学第二课时我和同学合个影找长处第一课时优点聚光第二课时卡片送给小伙伴和同学相处第一课时小记者在行动第二课时对台戏演一演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第一课相约秋天第一课时秋天到了第二课时秋天的记忆我们去收获第一课时玉米熟了第二课时瓜果飘香第三课时忙碌的人们第三单元我的家乡美丽的家乡第一课时家乡在哪里第二课时家乡有什么主题二家乡面貌新我为家乡做点事第二课时小主人在行动第四单元困难面前我不怕主题一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课时生活中有困难第二课时战胜困难我快乐为我喝彩第二课时困难面前我能行第一单元我爱我班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秉承“见贤思齐”、“宽厚人爱”|“勿以善小而不为”、“诚信”等传统道德精髓,以强调品德回归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在内的统一”、“倡导自主、探究行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为基本建构思想1、使学生明确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
并从有序友爱真诚进取的班级生活中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
2、让学生多参与集体生活3、培养儿童的爱心、责任感、自信、乐观、宽容、欣赏和尊重他人追求上进的情感与态度。
二、单元目标:情感与态度:尊敬老师;喜欢和同学交往;热爱学校和班集体;自信,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与老师、同学交往的技巧,初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尝试用观察、讨论、采访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单元内容:主题一我佩服的同学主题二找长处主题三和同学相处主题四夸夸我的班集体一、我佩服的同学一、教材分析:学生誉班集体的关系首先应该是班内同学的关系,他们与小伙伴朝夕相处,共同学习,共同游戏,共同成长,当然也发生摩和冲突调整出愉快而安定的生活状态,是本课主要之一。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所佩服的同学,确立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2、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鼓励自己不断进步。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我的家乡工业北路小学孙宪斌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共设计了“美丽的家乡”、“家乡面貌新”、“我为家乡做点事”三个活动主题。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知道家乡在哪里?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并能为家乡做一些能及的事,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本单元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感知——情感——行为”的层次来呈现,达到知、情、意、行的内在统一。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注重了活动的创造性。
本单元的所有材料、活动都紧紧围绕“爱家乡”这一情感中心,渗透着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二、学习目标: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初步树立建设家乡的远大志向。
行为与习惯: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参观、调查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物产资源。
三、课时安排:1、美丽的家乡3课时2、家乡面貌新2课时3、我为家乡做点事3课时1、美丽的家乡一、学习内容:教科书40—45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本课由“家乡在哪里”“家乡有什么”两个活动主题组成,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家乡的名称(位置),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物产资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三、设计理念:以教科书的所提供的素材为范例,旨在引导学生从家乡的景色、家乡的物产、家乡的位置三个方面来认识自己的家乡,并且结合家乡实际情况进行主题教育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家乡的美景,用自己的双手来表现家乡的美丽,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物产资源(……,以小主人的身份,向别人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进而感受到家乡的可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让学生养成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良好习惯。
四、主题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2、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3、让学生养成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前调查搜索家乡物产资源的资料及实物,准备有关音像、图片、地图等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指导学生调查搜集家乡美丽风光的资料。
可个人准备或小组准备,以个人为主。
(文字、音像、图画、照片、地图拼图。
)活动时间:第一课时:家乡在哪里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用多媒体播放家乡的图片美文朗诵(课后资料:情系家乡)2、听了美文朗诵,看了我们家乡的美丽的图片,你有什么要说的吗?小结: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这里是童年的乐园、这里是成长的地方。
家乡永远是最美丽、最可爱的地方。
二、地图上找家乡。
1、你能说说你的家乡是哪里吗?(学生普遍认为家乡就是指老家,由于学生来源比较复杂,很多孩子是和爷爷、奶奶长大的,应该引导学生把家乡的名称说完整。
)2、你最喜欢家乡的什么?说一说小时候发生的有趣的事。
师:同学们有的出生在济南市,有的不是出生在济南市,但现在我们都在济南市上学,所以济南是我们共同的家乡。
3、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看看中国地图像什么?(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鸡)○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让每一个同学都能从地图上找准家乡的位置。
4、请完整的说出你家乡的名称。
三、快乐旅游。
1、请同学们把搜集的资料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并说一说。
师:济南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你知道济南的哪些知识?家乡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或着说你最喜欢家乡的什么呢?2、先分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录像、图片、美文等)4、你能用一句话,赞美一下家乡吗?三、总结。
1、今天,我们在地图上找到了我们的家乡,并且还和同学们一块初步了解了家乡的一些风景、名胜、物产等。
四、课后延伸。
济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济南的风景在全国也是非常有名的。
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整理有关家乡济南的风景名胜方面的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旅游,看看我们济南的美丽风景。
(可以是同学们和家乡出去旅游的录像、照片,或是从网上下载的图片、美文。
)第二课时:家乡美丽的风景一、快乐旅游1、小组内相互交流有关家乡风景名胜的资料,让学生进入畅游家乡美景的快乐历程。
2、全班交流: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说一说自己的家乡风景美的图片资料,读一读你找的图片上的句子。
也可以是和家长旅游的录像、相片。
(也可以说一说发生的与此相关的有趣的事。
)3、教师补充资料展示:对济南的风景名胜进行多角度的介绍。
(录像、图片、美文)补充上精神文化内容,如人物,精神文化,风俗等。
4、让学生谈谈旅游的感受。
二、留住美丽1、组织学生讨论,思考介绍家乡美景的方法、方案。
济南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你想怎样把家乡的美景介绍给大家,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欢它呢?2、小组讨论方案。
(1)拿出笔来画画我们的家乡把最美的画面展现给大家。
(2)用相机拍下来。
(3)用录像机录下来。
……3、我的作品展示。
(1)将自己的作品贴在教材“我的作品”园地。
(2)做一个家乡风光展览。
三、课后延伸。
济南不仅是一个风景迷人、名胜古迹众多的城市,其实它还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
要求:可以采访有关专业人士,也可以从网上下载。
1、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有关家乡的物产方面的资料,下节课我们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家乡的物产。
(我们历城区的物产。
)2、家乡举办过哪些大型的活动,这些活动给家乡带来了哪些好处?第三课时:家乡有什么一、我的家乡真可爱。
1、课前要求同学们搜集整理有关济南物产的资料,现在我们汇报资料。
2、小组内相互交流有关家乡物产的资料。
(实物、图片、美文。
)3、全班交流。
4、教师补充资料展示。
教师根据学生资料的展示情况做适当补充。
(从地上、地下、城中、山中,从工业品、农产品、手工艺品,食品药品等多方面使学生有初步的整体了解,从而更加深对家乡的热爱,增强自豪感。
)二、我的家乡“走出去”。
1、组织学生交流家乡举办过的大型活动,交流相关的活动内容。
2、引导学生交流:举办这些活动给家乡带来了哪些好处。
三、谈谈这节课收获,说说你对家乡的感受。
2、家乡面貌新一、学习内容:教科书46—49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家乡面貌新”这一主题以活动的过程层次清晰、明白。
其主旨主要在于: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切身体验家乡面貌的变化。
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引发对家乡的自豪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眼看,用嘴问,动手写,动脑想,全身心参与实践活动,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锻炼自己的才干与能力。
三、设计理念:以教科书的所提供的素材为范例,引导学生采用个人调查、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参观、调查、访问等活动,以点带面的形式,指导学生结合实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展开探究活动,对活动成果以教材提供的参观记录、小调查报告的形式记录,通过对家乡新旧变化的对比,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多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引发对家乡的自豪感。
四、主题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2、用多种方式了解家乡的变化。
3、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前调查搜集家乡新旧变化的图片、文字或录像。
(农村、城市、教育等。
包括衣、食、住、行。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向家长了解家乡有哪些变化,搜集家乡新旧变化资料(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
)第一课时:家乡面貌新一、调查结果汇报交流。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展示和交流:1、说一说自己家乡有哪些变化。
让学生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交流过去和现在分别是什么样的,发生了什么变化?○交流其它方面情况变化的资料展示。
3、教师补充资料展示:根据学生资料展示情况,教师适当补充家乡的变化情况。
(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交通、城市建设、环境……。
)4、把你认为家乡变化最美的地方画下来。
三、作品展示与欣赏活动。
1、展示学生的作品。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乡美丽的地方。
四、畅谈感受活动。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的感受。
第二课时:家乡面貌展览会一、图片欣赏。
欣赏教师搜集的一些资料二、小小讨论会1、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指导学生自由组成调查小组,并制定出相应的调查计划。
2、我当小记者(1)学生根据调查、采访内容的不同,分成各小组:农民生活水平调查组;农业科技进步调查组;城市飞速发展调查组;(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践活动。
三、回报我的收获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来回报各自的参观、调查结果,并以此来表现家乡的变化。
四、家乡面貌展览教师为学生搭建展示舞台,让学生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收获,展现自己的才能。
五、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3、我为家乡做点事一、学习内容:教科书50—55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我为家乡做点事”由“我是家乡小主人”“小主人在行动”两个主题活动组成。
前者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人正在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建设美好的家乡,从而使学生萌发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后者旨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知、情感上升到行为的层面上来,让学生做家乡的小主人,为家乡的建设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设计理念:以“是谁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这样美丽?”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无数平凡的劳动者在建设着可爱的家乡,从而使学生萌发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然生成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由家乡的建设者引发学生对“我是家乡小主人”的思索,指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辩证认识家乡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对家乡存在问题的调查和对策的研究,引导学生把爱家乡的情感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以此引领学生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题活动目标:1、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能为家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让学生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尝试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师生共同搜集一些有关各行各业的工作者的资料,或者是优秀家乡人的事迹。
学生准备:提醒学生在看电视时多留意电视中的广告词。
第一课时:我是家乡小主人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用多媒体展示家乡的面貌师:是谁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这么美丽?二、我向他们敬个礼。
1、出示:教材50页上的图片。
(教师可以补充其它建设者的图片)看一看书上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小结:是呀,正是无数平凡的劳动者在建设着可爱的家乡。
我们应该尊重,热爱家乡的建设者,应该热爱我们美丽的家乡。
2、课前要求搜集一些有关各行各业的工作者的资料,或者是优秀家乡人的事迹的资料。
3、小组内流资料4、全班交流资料。
5、教师补充资料交流。
看到这些图片资料,听了这些各行各业工作者辛勤工作的事迹。
你想说些什么?你想怎样做?6、生交流想法、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