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对东北地区粮食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244.25 KB
- 文档页数:3
1.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目前关于“入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入世”与政府农业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管理权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权和农产品流通管理权在商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管理权又在外贸行政主管部门。
这种贸工农分割、产供销分离的运行机制显然不适应加入WTO后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需要,现行农业管理体制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不适应农业国际化对农业进行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的需要。
但也有学者指出,中国贸易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是市场化,而WTO规则对贸易体制的规范化有一定的要求,对加快国内流通体制改革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二,“入世”与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环境。
加入WTO大大改善了我国农产品的贸易环境。
在WTO框架下,我国进入了一个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可以享受无条件贸易最惠国待遇,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使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量增加,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可以灵活运用国际贸易规则及争端解决机制减少其它国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非关税限制措施等不公平待遇。
也有学者指出,中美协议中就含有对我国出口农产品使用“非市场经济国家”倾销标准和美国国内法律中的特殊保障措施的内容,使我国农产品对美出口在较长时间内仍然受制于单边措施。
如果类似条款也出现在与其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协议中,就无法保证未来我国与其它国家的农产品贸易能完全置于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框架之下,增加了贸易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
第三,“入世”与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尽管有学者认为“入世”后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将丧失,但更多的学者却认为,不同的农产品情况不同。
劳动力和机械替代较容易的农产品生产,中国不具有生产竞争优势;劳动力和机械替代较困难的农产品生产,即我们常说的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中国具有生产竞争优势;耕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中国不具有竞争优势。
中国加入WTO后的承诺及执行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摘要:从中国敲响复关之门到正式入世历经十五年(1986年~2001年)漫长而曲折的谈判。
期间经历了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台湾问题,曲折艰辛的中美双边谈判、中欧双边谈判等很多挑战和挫折,中国也在不损害国家和人们的利益的前提下不断做出让步,做出承诺。
终于在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举行的第4次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
入世后,我国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恪守WTO基本规则和协定,承担相应义务,切实履行着对外承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抓住了很多机遇,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关键字:承诺机遇挑战一、谈判过程困难重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然不愿意看到一个稳定的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复关入世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大步,美国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蓄意制造事端,搅乱谈判,还频频提出对中国不公平的要求。
1989年中美关于中国复关的双边磋商中,美国代表团提出了针对中国复关的“五点立场”,包括经济改革问题,保障机制等,它的内容大大超出了原来仅仅关注的关税与非关税减让和透明度问题,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在审议中国经济体制的同时,工作组主席基拉德安排了十个主要发达国家和十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参加与中国代表团进行多变非正式磋商,这意味这中国复关进入实质性议程。
美国对此极力反对美国代表在大会上公开提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具体走向也不清楚,应继续对中国经济体制进行审议。
欧盟随即符附和。
当发展中国家对美国提出反对意见时,美国代表当即粗暴打断:“请住嘴,在这个问题上你没有资格发言。
”令在座各国代表错愕。
直到1994年12月20日,中国与美国,欧盟还是没有达成共识,这标志着中国8年来为复关所做出的努力,所受的挫折都没有得到回报,复关失败了。
1995年11月,中国复关工作组更名为中国入世工作组,中国的复关谈判从此转入入世谈判1999年4月8日,中美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出现巨大差异,美国公布的《中美联合声明》出现了三个附件(即《关于农、工、服务行业市场开放承诺》、《关于农产品检疫标准的合作协议》、《关于入世贸议定书承诺》),中国发表的声明中却没有。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民中国加入WTO之后,在享有经济全球化收益的同时,急剧地增长了开放市场的种种风险,这包括现在的社会冲突显现出来,外部冲击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尚不具备利用经济全球化的人群,地区边缘化,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行业和部门受到严重冲击,原有的经济不安全、社会不平等及政治不稳定会随之被放大或者相互关联强化,如果不能够有效地管理社会冲突,就可能由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由社会危机引爆政治危机。
就中国加入WTO之后的具体受益和受损情况而言,那些在近期改革中遭受沉重成本负担的阶层所受到的打击将是最大的1 。
其中,我国八亿农民2,至少在短期和中期内,是受到冲击最大、风险最明显的人群。
因此,中国加入WTO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国家管理社会冲突和协调社会利益的能力,使全社会各利益主体特别是使八亿农民及弱势人群从市场开放中降低各种成本和代价,应使他们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一发展中国家开放的悖论改革不是发展的目标,只是发展的手段。
开放政策不是替代发展战略,而是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美国哈佛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罗得瑞克在总结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中,批评了盲目崇拜开放论或全球化论。
他认为,没有证据为许多人所宣称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本身将改善经济绩效的观点提供支持。
他发现社会冲突及其管理在外部冲击对经济的影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潜在的社会冲突愈大,外部冲击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就越大,例如收入差距越大的国家,经济增长下降的幅度也越大;社会分裂程度越多的国家,对外部冲击的应对能力就越差;同样在给定的外部冲击和社会冲突情况下,解决和处理冲突的管理机构越脆弱,例如缺乏人民广泛参与的政治民主,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和资金补偿利益受损者,缺乏良好的政府治理、司法和公民权利制度保护,那幺遭受经济动荡和冲击的可能性就会增多。
这是许多拉美、中东或其它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中的痼疾,就像“脚后跟”一样,滞后的反映和脆弱的管理能力是这些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内部动荡不止的原因所在。
加入WTO对中国三大产业的影响方波08国贸一班084986060摘要:在今天,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有机遇,也有严峻的挑战。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我们需要寻求稳定、透明、可预见的多边贸易机制的保障,顺应全球化潮流加入WTO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好地趋利避害,保护和壮大自己。
关键词:中国,WTO,关系,影响,产业一、.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第一,“入世”与政府农业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管理权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权和农产品流通管理权在商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管理权又在外贸行政主管部门。
这种贸工农分割、产供销分离的运行机制显然不适应加入WTO后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需要,现行农业管理体制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不适应农业国际化对农业进行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的需要。
但也有学者指出,中国贸易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是市场化,而WTO规则对贸易体制的规范化有一定的要求,对加快国内流通体制改革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二,“入世”与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环境加入WTO大大改善了我国农产品的贸易环境。
在WTO框架下,我国进入了一个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可以享受无条件贸易最惠国待遇,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使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量增加,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可以灵活运用国际贸易规则及争端解决机制减少其它国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非关税限制措施等不公平待遇。
也有学者指出,中美协议中就含有对我国出口农产品使用“非市场经济国家”倾销标准和美国国内法律中的特殊保障措施的内容,使我国农产品对美出口在较长时间内仍然受制于单边措施。
如果类似条款也出现在与其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协议中,就无法保证未来我国与其它国家的农产品贸易能完全置于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框架之下,增加了贸易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
朱艳华—实验报告—WTO规则98分《WTO规则与案例》实验报告一、入世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的影响入世后,东北三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历史机遇,确定了新形势下的发展战略。
(一)辽宁将从八方面取得新突破1、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推动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进行跨所有制、跨区域的战略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2、以“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全省对外开放。
3、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产业基地建设。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精品钢材基地、新型石化工业基地、芳烃及化纤原料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4、以阜新、盘锦试点为重点,加快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
5、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推进节能减排。
6、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加快推进以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和谐辽宁”建设。
8、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为重点,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二)吉林振兴工作从五个方面切入1、装备制造业基地方面,以长客为龙头,研制开发一批新的装备制造产品。
2、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方面,依靠生物化工、精品钢和精细化工等,带动新型原材料发展。
积极发展百万级风力发电、秸秆发电等新能源开发及燃料乙醇等替代产品。
3、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方面,组织实施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工程。
4、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方面,着力发展长春生物和光电子两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5、生态安全保障区方面,加大长白山保护开发工作。
(三)黑龙江着力打造四大经济板块1、哈大齐工业走廊。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发展装备、石化、食品、医药和现代物流等产业集群,提高国际国内竞争力。
2、现代农业产业带。
发挥农垦系统发展现代农业的龙头作用,实施场县共建,努力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地位。
按照中国有关方面权威人士的说法,《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只是以更科学的态度解决了美国西北7个洲TCK小麦(即小麦黑穗病)进口限制问题,同时包括加州在内的美国四州的柑橘品和包括牛肉。
猪肉和禽肉在内的肉类品种问题。
中国方面至今没有公布有关关税减让等方面承诺的任何具体内容。
因此这里分析加入WT0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主要还是根据美国单方面公布的关于中国加入WT0 —揽子农业协定中所涉及的内容。
在分析影响之前,有必要对有关情况予以澄清,首先,美方公布的有关粮食、油类等产品的进口配额其实只是一种市场准入规则,只能说明配额之内的进口不能采取高关税,但具体能否进口、进口的数量、品种和价格等则要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并取决于商业谈判行为的结果。
以我国现有的进口量来说,目前境外公布的配额并不算低,但这并不表明我国每年都要进口那么多,这要取决子我国国内的需要。
其次,关于进口美国西北七州TCK小麦的问题。
中国允许从美国西北七州进口小麦并不是增加小麦的进口数量,只是从品种和地区选择上有所放开。
目前中国紧缺的小麦品种是硬麦,美国西北七州小麦的主要品种多是白软麦,因而美国西北七州小麦对中国并不具备多大品种优势,即使允许其进口也不会造成很大冲击。
因此《中美农业合作协议》中所涉及的进口美国西北七州TCK小麦的问题,实质上是以更为务实的态度寻求突破,确立中美两国共同接受的检疫标准。
再次,关于包括加州在内的美国四州的柑橘品问题。
中国以前把加州等一些地区列为疫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有“地中海果蝇”。
目前双方已就建立共同认可的检疫标准、相应的技术检测手段达成共识。
从实际情况看,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包括加州在内的美国柑橘己经在中国市场出现。
目前由于中国市场的柑橘供给量已经供大于求,价格相对较低,即使允许美国四州柑橘进入,从总量上来说也不会形成很大冲击。
最后,关于包括牛肉、猪肉和禽肉在内的肉类品种问题。
此次合作协议允许此类产品适量、而不是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形成了不仅包括病疫检查、而且也包括质量检查的肉类检疫方法,并规定只允许分割包装而不是整装产品进入中国,其销售范围也将严格控制在宾馆和酒楼范围之内,不上市零售。
关于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政策及其影响研究的论文国际贸易论文论文关键词:粮食问题;国际贸易政策;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保护论文摘要:本文将从中国粮食问题入手,对加入wto中国粮食面临的新的国际贸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粮食问题的基本概况目前,我国粮食消费结构主要是由口粮消费、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等四部分组成。
其中。
种子用粮占整个粮食消费的比例很小,对粮食需求影响不大,而其余三部分的用量较大。
1.口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的改变,居民直接粮食消费数量逐年减少,1993年以后粮食消费量逐年下降,到2002年仅为2.2亿吨。
而同年粮食总产量为4.57亿吨,直接消费仅占粮食总产量的49.1%,我国粮食消费已经呈现口粮消费与其他消费各占一半的局面。
2.饲料工业用粮目前,全国工业饲料用粮总产量达到6800多万吨,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据专家测算,我国现代工业饲料中消耗的粮食比例约65%。
按此比例计算,所消耗的粮食已高达4400万吨以上。
但是饲料用粮总的来说在粮食消费总量中占的比例较小,只有8.7%。
3.工业用粮因为粮食价格低廉,酿造、制药、米粉、味精和副食品等加工企业大量增加粮食的消耗量。
发酵工业中味精、柠檬酸、酶制剂、酵母、淀粉糖等产量1980年为25.3万吨,1998年为166.3万吨,从1990年至1998年共增长了2.4倍。
白酒行业每年生产白酒600万吨,以每市斤白酒耗粮3市斤计算.就需要消耗粮食1800万吨。
工业用粮占粮食消费总量超过四成,为42.2%,在我国粮食消费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见我国几年粮食消费增加主要是工业用粮增加所致。
二、wto框架对中国粮食贸易的影响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未来农业发展政策将置于wto的框架之下,农业管理部门必须减少对部分农产品市场的干预和保护。
这对基础脆弱的我国农业而言,在短期内无疑将遭遇较大的冲击。
我们如何按照wto的基本框架,未雨绸缪,适时调整农业生产和贸易政策,以趋利避害就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