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戴香包
- 格式:docx
- 大小:11.81 KB
- 文档页数:4
端午节戴香包的作用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在这个节日,人们有很多的传统习俗,其中包括戴香包。
戴香包是一种特殊的习俗,不仅能够增添节日气氛,更有着很多的文化寓意和功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戴香包的作用。
一、香包的历史渊源香包在中国的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开始使用香包了。
当时,香包被称为“馥香”,是一种用来防止虫蛀、驱蚊驱蝇的草药袋,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了装置香料的袋子。
在古代,香料一般只有皇帝、官员和富人才能使用,而普通百姓则很少有机会使用。
到了明清时期以后,香包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一种民间文化。
二、香包的文化寓意香包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
在端午节戴香包,有着很多的文化寓意。
首先,香包的形状一般是长方形的,象征着“长命百岁”,寓意着祝福人们健健康康长寿。
其次,香包中所装的香料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每一种香料都有着不同的寓意。
比如,龙涎香可以镇定神经、驱邪避恶,白芷可以预防疾病,麝香可以增加生命力和健康度。
最后,戴香包还可以传递情谊,表达感恩之情和祝福之意。
三、香包的功效1. 驱蚊驱虫:香包中所装的香料,往往是一些芳香较浓的植物,如龙涎香、桂花、薄荷等,这些香料可以驱避害虫,特别是蚊子、苍蝇、蚂蚁等小虫子。
2. 驱邪镇宅:在端午节期间,戴着香包可以增加居住环境的清洁度,驱逐邪气和凶煞。
3. 调节神经和心情:香包中所含的香料,可以通过气味刺激神经,达到镇定神经、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
4. 预防疾病:香包中的香料还具有一定的药效,比如白芷可以预防感冒、头痛,丁香可以预防胃病、口臭,长白山人参可以增强免疫力。
四、香包的制作和使用制作香包也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同时可以锻炼动手能力。
一般来说,香包的材料有香料、布和线。
把香料装在布袋子里,用线缝好即可。
端午节期间,可以将香包挂在腰间或者胸前,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和驱虫驱邪的作用。
端午节香包的含义和象征风俗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五月节或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是我国汉族民间传统的节日,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午节香包"是中国端午节时的传统风俗之一,代表了人们对健康、平安及幸福的祝愿。
在端午节上香包不仅是用来记录历史,也代表了一种含义与象征。
“端(duān)”是“顶”的意思,表示顶尖、顶端,也有“极”的意思。
古人认为,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阳气最盛,是为“阳”节,而五月初五,也是古代民间纪念屈原故事传统的节日。
因此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为了祈求平安,借助一些特殊的活动和吉祥物,其中就包括端午节的香包。
香包,又称无心香,源于中国古代和尚草木灰拌制的无心香粉,古时候人们把香粉掺和砂糖或糯米粉等食用品,制成小包,再用竹筒烘烤,可供携带。
人们在制作香包时,常常选用吉祥的图案和祈福的话语,特别是龙、凤、麒麟、狮子、百合等图案,来代表吉祥与美好。
香包制作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将香包放入龙舟或者或者门前挂上五彩丝线等等,寓意着将自己的平安心愿带给龙舟或挂在家门口,祈求平安、祥和和幸福。
香包和端午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香包是端午节上的一件很神圣的物品,人们通常会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开始准备制作,在其上面写下口号、祝福话语、健康寿长等吉祥的话语,来祈祷和保佑自己或家人的平安吉祥。
其次,端午节也是人们为健康祷告,为了防御疾病和邪恶的魔力,高温天气、虫子蚊虫的横行,人们也在香包中包装种类各样的草药樟树叶,放在衣服口袋、枕头下或裤腰带中间,并将它们挂在龙舟和门口上。
例如,有些人会将樟脑丸、艾草、百合、穿心莲等塞入香包,也有的会把食物或各种草药包入,甚至还有人用百合、芙蓉、菊花等花朵摆成吉祥图案,取名“香彩”、祈求家里的祥和和幸福。
不同的地方还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例如北方或东北人会在香包里放入艾草或芳香油,用来驱虫防蚊,南方或西南人则会选择樟脑丸、百合或兰花等,寓意平安之意。
为什么端午节要戴香包系五彩绳为什么端午节要戴香包系五彩绳端午节和清明节一样,都很是有讲究的,在民间端午节那天要为小孩子戴上香包,挂上五彩绳,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之所以戴香包挂五彩绳的目的,希望大家喜欢!端午节习俗挂五彩绳的原因五彩是由红、黄、兰、绿、紫等五个颜色组成。
明代五彩是由红、黄、绿、紫四种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组成。
五彩线,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
端午节最初是给女孩子过的节日,是中国的女儿节。
系五彩长命缕,这是宋代就有的古老习俗。
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颈项上,叫长命缕、续命缕。
明人余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丝命可续”,指的就是这种习俗。
汉·应劭《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名长命缕。
”后人也称“续命缕”。
据此,即此俗直承汉代,至今已两千年矣。
传统之俗,取五色丝线拧成一般,系于小孩手臂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月七日“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
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五彩缕有叫“五色线”、“朱索”、“百索”等,是端午节必备的物品。
陕西风俗,端午节当天把彩色丝缕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据说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
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
陕西地区的传说认为这和药王孙思邈的事迹有关,将花线丢进河里,等于百病也被带走了,具有送灾的性质发展到现在,一般都用绣花用的丝线,颜色多且艳丽,用色比较灵活,多则十多种颜色,少则二三种。
用什么色也很灵活,有些人手头有什么色就用什么色。
等到五月五日这一天,大人小孩都戴上彩缕,走到一起时都会比比看谁的更漂亮,颇有情趣。
当然比较讲究的人家依然是用五色线。
端午节习俗挂香包的原因而挂香包,也有着同样的寓意。
在古代,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是用彩色的碎布和五色丝线缝制而成,内部装有各种香料,戴在孩子胸前,不仅美观大方,香气扑鼻,还有驱避蚊虫的功效和祈求安康的美好寓意。
端午节佩香囊习俗介绍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端午节佩香囊习俗介绍端午节佩戴香囊是华夏民族的古老习俗.香囊是香荷包的简称.香囊又名香包、荷包、香袋、香荷包.据考证,端午节佩戴香荷包源于公元前278年,楚国民以“简棕”即竹简贮米投入汨罗江祭奠屈原,使鱼不损伤其遗体;又据初学记中记载:汉光武年间,长沙人欧回,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屈原官名对他妻子托梦说:“你们祭祀的东西,被江中蛟龙偷走了,以后可以用艾叶包住,五色线捆好,蛟龙最害怕这两样东西”.于是其妻就用竹简制粽,并缠上五色丝线投入江中.后来世代相传,发展为端午节食品及五色丝线缠粽子的民风民俗.到后来,人们又用五色彩线缠、绣各种各样的香荷包,这种古俗愈演愈烈,据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中描写:“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又如:红楼梦书中写道:“宝玉因忙把衣解了,从里面衣襟上将所系的荷包解了下来.”这里的香囊、荷包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是端午节所佩戴之物,但其古俗含义辟邪、熏香、定情物不免也夹杂在其中.元代杂剧就提到这种香荷包,让驰聘疆场的武士佩戴在身边,是用来装针线的,大的像钱包,小的似手袋.我国古俗佩戴香荷包历史悠久,它可追溯到周代之前.据礼记·内则记载:“子弟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男女未冠笄者,咸盥漱、栉纵拂髦、忽角衿缨,皆佩容臭.”这里所说的“衿缨”是编结的香囊;“容臭”是指香囊中的香物.这段文字记载说明周代年轻人在父母与舅姑处时,随身佩戴香荷包香囊,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礼仪,也说出了那时的香荷包尚无装饰意义.在我省许多城乡,尤其是西峡,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总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并举办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耐人寻味的民俗活动.特别是这天,大人小孩都佩戴各色丝绸,精工制作成的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香囊戴于身上、腰间,娃娃们都要带上布制的肚兜,人们认为这些布制吉祥物都有灵气,都具有保护子孙平安成长的特性,因此,在端午节这天佩戴香囊,受到人们喜爱和欢迎,香荷包都是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着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等中药粉,再用彩绸扎绣而成.它们下边还垂上红、绿、青、蓝、紫各种线穗,再穿上银珠光片之类,看上去珠光宝气,诱人喜爱.有些巧手把许多小香包串起来,组合成很有趣的“八仙过海”、“鱼儿钻莲”、“老鼠啃葡萄”、“狮子滚绣球”、“猴娃啃桃”、“虎踏五毒”、“驱五毒簸箕”、“艾虎”.在端午节早晨,大人要把这些香荷包给孩子佩戴在身上.希望香荷包里的香味和小动物可以祛病除恶,祈福降寿.随着历史的演变,祛病求福的观念渐渐淡化,而这制作精湛的艺术品的风俗却保存了下来,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衷心祝愿.作者:曹梅 ,女 ,1980年6月出生,大专文化,西峡县五里桥镇燕岗村人,现在回车镇屈原岗小学任教.。
端午节香包和五彩绳的寓意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民间传播较普遍的节日之一,据说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举行的。
端午节的传统活动有很多,其中香包和五彩绳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而这些活动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香包袋香包袋是端午节时流传的民间习俗之一,它是由一些盛香料的小袋子组成。
据说香包袋可以用来驱蚊、妖、瘟疫等病魔,因此在端午节期间,香包袋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物品。
香包袋的寓意在于它的香味可以使人们身上的不良气息消散,同时也可以祛除瘟疫和鬼魂等不祥之物,象征人们在特定的日子里可以通过香味来祈求健康和平安。
在传统婚礼中,新郎与伴娘都会戴上一部分香包,以期祈求婚姻幸福。
这里也蕴含了另一层寓意,香包的耳朵与香袋的象征寓意是愿新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畅通无阻,感情美满。
五彩绳五彩绳也是端午节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即将五颜六色的线绳编成精美的手链或项链,贴在自己的身上或送给亲戚朋友,寓意着好运、安全和健康。
五彩绳的寓意在于五彩线绳可以在端午节这一高气压的日子里,扮演着消磨时间、祛除疫病与邪祟的重要角色。
携带五彩绳的人可以通过它来祈求自己在未来能够平安与健康,也可以祈愿自己时刻处于神明的庇佑之下。
五彩绳也被视为一种朴素的祈福带,因为它有彩色丝线的艳丽,带有小小的神往与期望,成为了很多儿童最喜欢的玩具之一。
经过手工编织,给人们留下了艳丽的视觉效果,带着祝愿,这也是五彩绳能够在民间广为传播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香包袋和五彩绳虽然是端午节中的非口头传统活动,但却能够带给人们健康、好运与平安的祝福,也是社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作为文化遗产的香包袋和五彩绳,不仅丰富了民间文化的内涵,还增强了人们对民间文化的认同感。
期望在未来,这种深刻的文化传承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端午节佩戴五彩绳和香包的寓意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自于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端午节有多种庆祝方式和活动,其中一种是佩戴五彩绳和香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佩戴五彩绳和香包背后的寓意。
一、五彩绳的寓意五彩绳又称五色绳,是由五种颜色的线拼接而成。
红色代表热情和快乐,蓝色象征和谐与宁静,黄色寓意着成长和勇气,绿色代表生命和自由,白色则代表纯洁和无私。
佩戴五彩绳代表着人们的希望,希望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拥有五彩斑斓的人生,过着充满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此外,五彩绳也寓意着人们的生活境界,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开放的态度,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拥有更加广阔的心胸。
二、香包的寓意香包是端午节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物品,也是广受欢迎的端午节礼品。
香包是由丝绸、棉布等材料制成,内装香料,通过缝制成各种形状,如花、鸟、虫等,然后佩戴在身上或者放在居住的房间里。
香包的寓意在于消除厄运,散发芬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香火文化是与祭祀有关的,通过烧香的仪式,人们向神明祈求健康、平安、幸福等。
因此,在端午节期间佩戴香包,也是一种表达对神明的敬意和虔诚祈愿。
香包的芬芳也带来了另外一种寓意,人们在佩戴香包的同时,也向身边的人传递着美好和友爱的气息。
有人说:“香气沁人心扉,习惯怡神马气宜……在这个不断攀比和争斗的社会里,人们需要一些令人舒适的东西,香包正是这样一种能够传递美好气息的东西,让人时刻感受到生活中的欢乐。
同时,佩戴香包也寓意着人们希望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永远散发着芳香,带给身边的人欢乐和温暖。
总结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
五彩绳和香包作为端午节的一部分,寓意着人们的希望和祈愿,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佩戴五彩绳和香包,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将传承下去,让这种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
端午节为什么要挂香包的原因在端午节的时候,各地都有给小孩挂香包的习俗,那么,在端午节为何要挂香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为什么要挂香包,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挂香包的缘由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简介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佩香包文案精选25句1、戴着香包向祖先祈福,是人们传承的一种民俗习惯,也代表着人们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和关怀。
2、在竞技比赛如龙舟比赛中,戴着香包的人也是常态,这是对比赛队员的祈福和加油的表现。
3、香包是一种以香料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小袋子,一般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可以悬挂在门前、车内、衣柜等地方。
4、转眼端午又到,送你一份清香馥郁的香包,祝愿你幸福美满!5、端午佳节,粽香阵阵,特别为你送上一份清幽馨香的香包,祝你幸福平安!6、伴着儿时的记忆,香气弥漫,愿这份贴心的香包带给你一份回忆与感动!7、香囊闪耀,传统文化弘扬,愿你在这个端午节里收到最真挚的祝福!8、香包是用红布或者丝绸等材料制成,内部装有各种香料和草药,有清香闻名。
9、此外,戴上香包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体现,让年轻一代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同时也保留着一份纯朴的传统习俗。
10、端午佳节,香满衣闺,送你一份淡雅的香包,愿你的生活舒心惬意!11、端午节的香包不仅有形状精美的龙、虎、狮子等动物形象,还有植物花卉等吉祥图案。
12、随着时代的变迁,香包也不再只是戴在身上,而是设计成各种可爱的小装饰品,会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13、端午节是一桩值得庆祝的节日,而戴上香包则是保留这个节日习俗的一个重要方式,传承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14、端午节的香包也可以送给亲友和长辈等,表达着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祝福。
15、节日送礼,必不可少的是香包,愿这份清新清香的香包给你带来好运与快乐!16、在这个充满传统与创新的节日里,戴上香包,可能是一种小小的行动,却能代表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17、端午时节,桂花香浓,送你一份香气袭人的香包,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18、红包、粽子、香包,端午节必备三宝,愿你的每个小小心愿都能够实现!19、桂香四溢,端午节是传统佳节,祝愿你和你的家人在这个节日里快乐幸福!20、传统的香包以艾草、菖蒲为主要原料,因为这些香料有祛病驱邪、祈求平安的功效。
端午节带香包的故事传说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在此时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和促进民众福祉的龙舟竞渡,也会在这个时候进行一些传统的祭祀活动,其中,带香包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传统习俗。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关于端午节带香包的故事传说,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个传统文化。
一、香包的由来关于香包的由来,有很多的传说和故事,最为著名的当属“投江救母”的故事。
相传,春秋时期,吴国国君阖闾之母被叛徒秦康公所杀,阖闾悲痛欲绝,决定为母亲送行。
他披靡头发,悲声载道,从吴江滨水的龙门县一直走到钱塘江边。
此时,江水翻腾,波涛汹涌,阖闾向江中投下母亲最爱的香囊,而在潮水的推动下,香囊就这样漂流到远方。
人们欣赏了这样一段故事,就将香囊制成了香包,并在端午节这一天带上香包,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和怀念。
二、香包的意义端午节带香包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最为重要的当属对爱和感恩的表达。
香包作为一种特殊的礼品和宝藏,是人们对自己的情感和家庭、亲朋之情的表达。
此外,香包还寓意着人们要推崇自己的思念和情感,让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中继续传递和延长,并让人们无论何时都能够保持感恩之心,从而更好地珍惜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此外,香包还具有祈求吉祥和祝福的意义。
人们认为,香包所蕴含的正能量可以激发人们的好心情,并让自己从容和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
同时,香包还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凸显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并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无尽探索和追求。
三、香包制作技艺香包的制作技艺至今仍然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相传,制作香包的技艺源于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宫廷,随后发展成为民间流传的手工艺,成为后人表达情感、寓意祝愿和展示技艺的良好途径。
不同区域的香包制作技艺各有不同,但大致可分为四个步骤:制作香囊、花样拼贴、绣花图案、装配附饰。
精美的香包要有一个漂亮的包身,一个独特的图案,和一些不同的饰品,如线绳、蒲席、珠子等。
总的来说,香包的制作需要非常仔细和小心,其中包括图案的选择、线绳的配色和细节的把握,这使得香包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也是一种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体现。
端午节戴香包习俗的由来: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发展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
香包的主要原料是雄黄、艾叶、熏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就如《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红兜肚,有斗邪必胜的效果。
在所有的端午的习俗中,最富于静态美和温馨气息的莫过于制作和佩戴香包。
以前医药水平不发达,人们就把具有杀菌作用的雄黄、艾草、菖蒲研成粉末,用布包起来戴在胸前,利用它散发出来的气味驱散夏天的蚊虫。
同时,做香包属于女红,也有很多女孩子做来送给意中人。
端午节戴香包习俗的演变:五月俗称毒月,根据风土志记载,农历五月五日为阳极之日又叫中天节,有制造各式各样避邪物的风俗,而在荆楚岁时记,也记载着每逢端午节这一天,以艾草剪成老虎的形状,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来避除一些有毒的东西,另外风俗通上面记载,用五色彩线系绑在小孩子的手臂上,可使他长命百岁,叫它做长命缕。
慢慢的这两项风俗逐渐合而为一,演变成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有袪毒避邪的功用,并成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
于是就此确定了香包的地位。
端午节戴香包的原因: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古语说:"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等等"。
端午节香包的寓意和象征端午节香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它不仅可以体现出中国古老的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还代表了人们对幸福和平安的期望。
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在香包里装好香、草、木香等物品,以祈求上天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借此述说着自己的情感和心愿。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端午节香包的寓意和象征。
一、远离疫病,防御瘟疫在中国古代,香包被视为一种辟邪驱鬼的神器,它可以驱散恶气瘟疫,保佑人们平安健康。
在端午节这个日子里,人们会在香包中添加各类香草、薰衣草、茉莉花等芳香物质,依靠它们来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疫病之害。
这也是为什么在卫生防疫意识逐渐兴起之前,人们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都会挂起香包,祈求家人平安健康的重要原因。
二、祈求平安和幸福在现代社会,人们对香包的寓意更是愈加丰富。
香包被强调为追求平安和幸福的象征,里面装的香料更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
人们会将自己喜爱的香气,如檀香、玫瑰、茉莉等加入香包中,在家里或者手提时随时带着它,借此助力自己护身符。
三、祖先文化中的象征香包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端午节作为民间传统的重要节日,牵涉到众多祭祀活动。
香包在祭祀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祭拜那些人们已逝去的祖先和英雄,是人们与过去、现在、未来衔接的重要梗概。
因此,香包也承载着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和礼仪之美,成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象征之一。
四、送香包,情谊深厚在中国传统礼仪中,赠送香包也代表了人们之间情谊的深厚,即使无法面对面交流,通过此类礼品,也可以向朋友或亲人表达自己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香包也是结交朋友、慰问亲友的原色极佳的礼品,作为以品味和礼仪见长的中国人所拥有的文化遗产,香包也堪称着当今世界文化的精髓。
总体来说,端午节香包的寓意和象征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代表着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也是表达情感和祈求平安的极佳方式。
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这种传统文化和丰富的寓意将在世界文化的传承,尤其是文化交流上赢得更多的声誉和认可。
端午节戴香包习俗的由来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
在这个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戴香包。
那么,究竟端午节戴香包的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它的由来又是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端午节戴香包习俗的由来。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
据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因为忠于国家,反对奸臣,最终被流放到了江南的一处荒芜之地——汨罗江岸。
他坚持不屈,尽忠报国,终日思念自己的故乡和爱人,最终在端午节这一天,投身汨罗江而死。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就开始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
戴香包的习俗则起源于汉朝。
据记载,在汉武帝时期,宫廷中的妇女们都非常喜欢制作香袋。
这些香袋通常是用丝绸或者绢布制成的,内里装有香粉、小草、芳香木等,用来除去汗臭味道和保护身体。
后来,这种香袋被民间广泛采用,并成为戴在头上或者挂在胸前的装饰品。
在端午节这一天,戴香包就成为了民间重要的风俗之一。
在我们祖先的心中,香味是一种可以祛病驱邪的物质,因此戴香包的习俗被看作是一种避邪的方式。
据说,在端午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鬼怪和恶灵会特别活跃,而戴着香包就可以消除这些邪恶的力量。
香包中的草香和香木的味道可以驱走灵异的鬼怪,保护佩戴者不受侵害。
此外,戴香包也有一定的美学含义。
香包可以是绣花,也可以用珠子编织,其制作工艺和外观都非常精美。
戴上这些精致的香包,不仅可以装饰个人形象,而且也可以展示个人的手工技艺和品味。
因此,在一些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香包被描述为各种各样的形状和花纹,成为了一种艺术品,成为了世人赞叹的对象。
到了现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戴香包仍然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习俗之一。
现在市面上的香包种类很多,大多数都是化学合成香精和人造香料加工制成的。
尽管如此,戴香包的风俗被人们所喜爱的理由依旧不变,它象征着消磨精神上邪恶的力量和拥抱美好的愿望。
总的来说,端午节戴香包的习俗既具有神秘的民间传说,又有天然的消磨毒气和美化形象的作用。
戴香包过端午作文“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端午这个传统节日,就像一场民俗文化的盛大狂欢。
而在端午众多有趣的习俗里,我最爱的就是戴香包了。
每到端午前夕,奶奶就像个神奇的魔法师,开始制作香包。
她那些花花绿绿的布料啊,就像是被施了魔法的宝贝。
奶奶坐在那把老藤椅上,戴着老花镜,穿针引线的动作娴熟得不得了。
她先把布料剪成各种可爱的形状,有小粽子模样的,圆滚滚的超级萌;还有像小老虎的,虎头虎脑的,仿佛下一秒就能活过来。
我就像个小跟屁虫似的,围着奶奶转。
看着那些普普通通的棉花,在奶奶的巧手下,变成了香包的“内芯”。
然后奶奶会从她那个神秘的小盒子里,拿出各种香料。
那些香料的味道混合在一起,那叫一个奇妙,有艾草的清香,还有些叫不出名字的香料的淡雅香气。
奶奶把香料小心翼翼地放进棉花中间,就像把珍贵的宝藏藏起来一样。
接下来就是把做好“馅”的香包缝起来啦。
奶奶的针在布料间穿梭,那针线就像是听话的小虫子,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香包就诞生了。
我迫不及待地把香包拿过来,挂在脖子上。
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幸运光环笼罩着,那股香味就萦绕在鼻尖,仿佛把所有的不好的东西都给驱散了。
端午节那天,我戴着香包出门。
就像加入了一个香包展示大会。
小伙伴们都戴着各种各样的香包。
有的香包上还绣着精致的花纹,像古代的刺绣艺术品;有的则是用彩色的珠子做装饰,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
我们就互相比较着谁的香包更好看,更有香味。
“你看我的香包,是我奶奶做的小粽子形状的,里面的香料可香啦。
”我得意地向小伙伴炫耀着。
“哼,我的这个小老虎香包才厉害呢,它能吓跑所有的坏东西。
”小伙伴也不甘示弱。
我们戴着香包在巷子里跑来跑去,那一个个香包就像一个个跳跃的小音符。
而那股淡淡的香气呢,就像是端午节的特殊标记,弥漫在空气中。
这个时候啊,端午可不只是一个节日,它更像是一场关于香包的欢乐聚会,充满了欢笑、童真和浓浓的传统韵味。
戴香包过端午,这小小的香包,就像是一个承载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小口袋,把端午节的记忆、家人的爱还有那股古老而神秘的气息,都一股脑儿地装了进去,让这个节日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关于雄黄香包的故事摘要:一、雄黄香包的起源二、雄黄香包的寓意三、制作雄黄香包的工艺四、雄黄香包的佩戴与使用五、雄黄香包的象征意义六、雄黄香包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正文:雄黄香包,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一种端午节庆的代表物品,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健康的祈愿。
一、雄黄香包的起源雄黄香包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的古人为了驱虫防疫,将雄黄、艾草等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包裹在布袋中,佩戴在身上。
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的香包。
二、雄黄香包的寓意雄黄香包的图案和造型多种多样,有动物、植物、人物等,都寓意着吉祥、平安、喜庆等美好寓意。
例如,龙、凤、鱼等动物图案象征着权贵、尊荣和富裕;莲花、牡丹等植物图案则寓意着清纯、高贵和繁荣。
三、制作雄黄香包的工艺雄黄香包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料、设计、裁剪、缝制、填充、绣花等步骤。
选料讲究质地优良、颜色鲜艳;设计注重寓意和谐、造型生动;缝制要求针脚细密、线头隐藏;填充则以雄黄、艾草、香料等为主,既有药用价值,又能散发宜人的香气。
四、雄黄香包的佩戴与使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将雄黄香包佩戴在身上,以求驱虫防疫、保健安康。
同时,还会用雄黄酒擦拭门窗、洒在墙角等处,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五、雄黄香包的象征意义雄黄香包既是端午节庆的代表物品,也是民间信仰和传统文化的象征。
它传递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智慧。
六、雄黄香包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在现代社会,雄黄香包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不仅传统的制作工艺得以传承,还出现了许多创新产品,如雄黄香包挂饰、雄黄香包香薰等,让这一传统工艺品焕发出新的生机。
总之,雄黄香包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民间智慧。
端午节做香囊的寓意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有着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除了吃粽子和赛龙舟,人们还会在这个节日准备一些香囊,这些香囊有着深刻的寓意。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端午节做香囊的寓意。
一、驱邪避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香囊有着驱邪避疫的功能。
人们相信香囊可以抵挡邪气,保护身体健康。
端午节是夏季,气候潮湿,病毒也比较容易滋生。
因此,在端午节做香囊,并挂在门口、窗户等位置,可以起到驱邪避疫的作用。
二、祈求平安过去,人们没有现在这样优越的生活条件,各种自然灾害、战争乱象都会让人们处在危险之中。
因此,在传统文化中,人们会有祈求平安的心理。
在端午节,人们做香囊,就是为了祈求平安,保护家庭的安全。
三、纪念屈原屈原是端午节的主角,端午节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和爱国志士。
屈原投江身亡,人们非常伤心,于是就开始划龙舟和包粽子,祭奠这位伟大的人物。
而做香囊,则是为了表达对屈原的怀念。
四、神秘的熏香文化中国人喜欢燃香,用香薰人、香馍神的文化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香囊已经成为了中国特有的熏香文化中的一种代表。
在燃香过程中,通过烟雾来纳气灭病、驱邪辟秽,并通过香气来保持身心的清明和净化。
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恒常香料,如广东桂花、兰花香等,也让香囊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特殊香气。
五、传承民间手工艺现代社会,机器生产和工业化已经让很多手工艺逐渐失落。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可以利用假期来制作香囊,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发扬,也是一种传统手工艺的保护。
香囊的制作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手工,这对于今天习惯机械生产的年轻人,是一种难得的手工体验和锻炼。
总之,端午节做香囊的寓意是非常丰富的。
香囊不仅仅是一种物品,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思想价值的体现。
我们可以通过做香囊,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国的熏香文化,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现代生活和机械化生产。
端午节买香包的用意端午节买香包的用意端午节,又称“重五节”、“端阳节”、“午日节”等,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是为了祭祀屈原而设立的。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和历史,有很多传说和故事,其中最知名的是“屈原投汨罗”的故事。
自古以来,端午节在我国各地都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方式,其中之一就是“买香包”。
香包,又称“艾香袋”、“薰衣草袋”等,是一种象征幸运、祝福和清香的物品,它通常是由芳香植物材料(如艾草、薰衣草、桂花等)制成的,内部常装有香料和其他祝福物品(如金针、龙眼、铜钱等)。
香包可以用来散发清香、驱赶蚊虫、保护身体健康,也可以用来祈福、祷告和庇佑。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通常会买一些香包,用来祭祀先祖、祈求幸福、保平安等。
那么,端午节买香包的用意是什么呢?一、祭祀先祖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因此,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祭祀先祖,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而香包则是祭祀仪式中必备的物品之一,它能为祖先带来清香祝福,也能将祭祀者的祷告和心意传达给祖先。
二、祈求幸福香包通常都有一些套路和技巧,如何制作和搭配不同的材料,都能影响到香包的效果。
一些熟悉香包之道的人,会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目的,选择不同的香料和物品,以达到祈求幸福和好运的目的。
比如,有的人会在香包中加入龙眼、铜钱等,寓意富贵吉祥;有的人则会用霸王花、荷叶等配成“清明药包”,清除烦恼,提高免疫力。
三、保平安端午节是传统的节日,人们往往会参加各种活动和聚会,特别是龙舟赛、放风筝等传统活动,人流量较大,容易发生各种意外。
因此,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有的人会在端午节期间佩戴香包,以驱赶邪气、消除恶意、保平安。
综上所述,端午节买香包的用意有很多,不仅包含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对自己和家人、祖先的祈愿和祝福。
虽然如今的生活已经改变了很多,但端午节和香包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让我们共同继承和弘扬这一文化,祈愿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平安幸福。
端午节童谣
端午节是我们传统的节日,有哪些童谣是与端午节有关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童谣,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童谣1
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
端午节童谣2
端午节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
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
端午节童谣3
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端午节童谣4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童谣5
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
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彤彤。
端午节童谣6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
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端午节佩香囊的传说_端午节佩香囊有什么用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佩香囊知识,希望对你有用!在山西乡村,不论丰年欠岁,贫富之家,端午节孩子们的香袋、长命线、艾叶虎是非做不可的。
一个小小的香袋为什么能这样牵动人心,千年不绝?传说古时候,每年的四、五月间各种虫害、瘟疫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玉皇大帝便派了一位神仙下凡,察访民情,治理瘟害。
神仙发现同是天下人,心眼不一般,有的人好,有的人歹,便惩恶护善,掏出五色香袋对善良的人说:每年五月初五,你们同家里的小孩戴上它,“身上戴香包,门上插艾蒿,瘟病全除掉,吉祥光高照。
”奇怪的是,从那以后凡是带香袋的大人小孩,虫害见了便逃之夭夭,而没有香袋的恶人们不免被虫害毒疫毒死了。
传说难免有神秘的迷信色彩,但只要冷静地分析,其中不无道理。
《神农本草经》及《本草纲目》都记载有艾叶茗含芳香油,可用来杀虫,防止病害,亦可用作调香原料。
早在先秦时期,艾就被采集作药用,制灸条治病。
山西的五月初,正是春夏之际,虫害复生,时疫流行。
此时人们首要的就是要消毒防病,民间艺人用香袋包药佩带,既治病除臭驱虫散浊,薰香去汗味,又是人们盼望孩子们健康平安心愿的表露,为孩子们增添了如意的玩物,耍起来小巧玲珑,香爽周身,真是一举多得。
山西乡村的香袋是用棉织布和丝线绣制成各种精巧玲珑的小布包,装上雄黄、苍木、艾等中药。
其中有的绣制成“五毒”形象的蛇、蝎子、壁虎、千爪虫、疥蛤蟆,还有虎、鸡等动物形象的香袋;有的缝绣成瓜果蔬菜,花鸟草虫。
最复杂的是“虎踩五毒串”,最上的一个较大的老虎脚下吊着五种毒虫,意为踩死毒害,消毒免灾。
用五彩丝垂金锡钱锁挂于婴儿胸前,缠纸帛,折菱角,缀于儿童腰间,把孩子装扮得漂亮可爱,既有香洁避秽的功能,又是儿童们随手可抓的玩具。
孩子们把香袋作为端午的耍货,同布虎枕、小石狮一样,集装饰、实用、戏耍于一身。
端午节戴香包
【篇一:美术《做香囊,迎端午》教案】
做香囊,迎端午
教学目标:
1.复习端午节的一些习俗。
2.学习用纸质材料做香囊。
3.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纸质材料制作香囊。
难点:对香囊进行有创意的装饰。
课前准备:
(学生)制作香囊所需的材料(折纸、剪刀、固体胶、水彩笔、报
纸片、毛线、流苏)。
(教师)课件、自制香囊、制作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挂香囊的用途,激发自制的兴趣。
师:同学们,小手举起来,跟着老师拍起来——五月五,是端阳。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荷包香,香衣裳;菖蒲插在门
框上,龙舟下水喜洋洋;这儿那儿都是端阳!
歌谣说的是我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生:端午节
师:对!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忙起来,忙什么?——生:吃粽子、赛龙舟、吃“五黄”、挂艾草、菖蒲;佩戴香囊。
师: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千百年来盛行不衰、历久弥新。
佩戴香囊是
端午节的其中一个传统习俗。
瞧,(课件出示挂香囊的画面)漂亮吧?——漂亮!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内装香料,佩戴时香气扑鼻。
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佩戴香囊呢?
端午节佩带香囊不仅能避邪驱害,还是漂亮的装饰呢。
二、观察香囊,讨论、探索制作香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师:注意了,老师要变魔术了,一、二、三(出示香囊)想知道这
些香囊是怎么做的吗?——生:想!
师:想啊,这节课老师就教你们制作香囊高高兴兴迎接即将到来的
端午节(出示课题)。
小身板直起来,脑子动起来。
看,
问题一:做这样的香囊需要哪些材料?
折纸、剪刀、胶棒、毛线、水彩笔、流苏(课件出示)
师:材料有了,就可以动手了,(出示问题二:)怎样使用这些材
料来做香囊呢,我先露一手你们看看。
(教师示范)
拿出折纸,老师把它对折一下,喜欢什么形状的香囊呢?老师喜欢
爱心就画爱心形吧!(画爱心)看这是什么?(举起剪刀)老师要开始
剪喽!剪好了,变,两颗爱心,现在这两颗爱心光秃秃的不好看,
老师给它们打扮打扮。
(拿出水彩笔在爱心上画图案)ok,老师帮
它们打扮好了!(将画好的亮相一下)
接下来,用胶棒把两颗爱心粘起来,胶棒要涂在没有图案的那面,
注意了,胶棒沿着爱心涂,如果整圈都涂满了,行吗?
生:不行。
师:对啦,爱心上方不要全部粘起来,否则香料塞不进去就不叫香
囊啦。
把流苏粘在爱心下方,再往香囊里填充报纸片让香囊有立体感。
最后把毛线粘在爱心上方,瞧,一只香囊完成了,可以挂在脖
子上!
师:制作香囊一点都不难。
现在,我要考考大家,制作香囊需要几
个步骤?生:第一步用折纸剪出香囊的形状;第二步用水彩笔在香
囊上画图案;第三步往香囊里面填充报纸片;第四步在香囊上方粘
上毛线。
师:我还有个疑问,是不是所有的香囊都是爱心形的呢?
生:不是
师:那你告诉我香囊有什么样的形状和装饰图案?(出示问题三)
老师给大家一些例子,你在做的时候可以模仿上面的也可以画自己
喜欢的。
师:拉长耳朵啦,我还有温馨提示给大家呢?
师:1、香囊两面的装饰内容可以有所变化。
2、使用剪刀时要注意
安全。
3、把剩下的报纸片等材料装入盘子里。
三、在音乐声中,尝试自制香囊。
接下来是你们展示才艺的时候了,比一比,看谁的手最巧,做的香
囊最漂亮。
赶快行动吧!(学生制作,教师随机指导)
四、互相观赏,体验自制香囊的快乐。
佩带香囊有杀菌和提高身体抵抗力的作用,赠送香囊则代表着平安
吉祥和幸福。
下面就让我们互相赠送香囊,把平安和幸福送给同桌。
(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把你的香囊挂在同桌的脖子上,说一句祝
福语吧!挂着同桌送的香囊,心里一定很高兴跟同桌齐诵拍手歌吧:五月五,是端阳。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荷包香,香
衣裳;菖蒲插在门框上,龙舟下水喜洋洋;这儿那儿都是端阳!这
儿那儿都是端阳!
五、升华情感
小小端午香囊,承载了人们对端午民俗更深更美的祈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端午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了更
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得特别有意思。
【篇二:端午节香包一般放什么香料】
端午节香包一般放什么香料
雄黄
雄黄又称作石黄、黄金石、鸡冠石。
雄黄具有较强的杀虫作用。
端
午节一早,人们习惯用雄黄在小孩的额头上点上一个王字辟邪的习
俗已流传数千年。
夏天在香包中加入少量雄黄,挂于室内,能有很
好的驱蚊除害的效用。
但是要注意雄黄有毒性,孩子不要随意服用。
玉兰花
柠檬草
柠檬草又称香茅,一种广谱抗菌的植物,饼又直接抑制流感病毒的
作用。
温暖平静的草本气味也是和协调身体调养,使人感受到单纯
而自然的香氛环境,化解纷扰俗事,净化并提振情绪,疏解抑郁的
心情。
薰衣草
薰衣草又名香水植物,灵香草,叶形花色优美典雅,主要应用于芳
香疗法或按摩方面,并能有效改善睡眠。
除此之外,薰衣草还具有
抑制细菌,平衡油脂分泌,抚慰肌肤的功效,因此被广泛用于各类
高档的洁面产品。
艾叶
叶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悬挂艾叶及燃
烧艾叶可以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
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
痛的功能,
迷迭香
迷迭香拥有令人头脑清醒的香味,所以古人认为它能增强记忆。
现
在中医也认为,多饮迷迭香茶能帮助学生进行大量记忆,提高学习
成绩。
目前最公认的药效是抗氧化作用,因此常常被摆放在室内,
用来净化空气。
【篇三:关于端午节诗歌:端午的香包】
关于端午节诗歌:端午的香包
关于端午节诗歌:端午的香包
小时候,
端午的香包飘着幽香,
姥姥手中的针线又在忙。
长大了,
端午的香包是她的礼葬,
姥姥已不再我身旁。
而现在,
端午的香包是一串念想,
姥姥的爱在外婆桥上。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
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
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
米有些透明,也露
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
包粽子的叶子上沾
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
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
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
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
我却不
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
几个香囊。
那时外婆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
年都会有五六个外婆做的香包。
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
似乎没有重样儿的。
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
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
和心型的。
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
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最好饰品。
于是,我国的满身都是德,犹如天花乱坠。
效益看着我,笑我
臭美。
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妈妈面前玩了。
现在物是人非,我穿过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了,表弟已经七岁,外婆也去世很久了。
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粽子”。
没有
外婆香包的保
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
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
越临近端午,越是如此。
怀念我亲爱的饰物――外婆充满爱意的香包。